登陆注册
30937100000038

第38章 释争第十二(1)

【原文】

盖善以不伐为大。贤以自矜为损。是故舜让于德,而显义登闻。汤降不迟,而圣敬日跻。郄至上人,而抑下滋甚。王叔好争,而终于出奔。然则卑让降下者,茂进之遂路也。矜奋侵陵者,毁塞之险途也。是以君子举不敢越仪准,志不敢陵轨等。

内勤己以自济,外谦让以敬惧。是以怨难不在于身,而荣福通于长久也。彼小人则不然。矜功伐能,好以陵人,是以在前者人害之,有功者人毁之,毁败者人幸之。是故并辔争先,而不能相夺。两顿俱折,而为后者所趋。由是论之,争让之途,其别明矣。

然好胜之人,犹谓不然。以在前为速锐,以处后为留滞,以下众为卑屈,以蹑等为异杰,以让敌为回辱,以陵上为高厉。是故抗奋遂往,不能自反也。夫以抗遇贤,必见逊下。以抗遇暴,必构敌难。敌难既构,则是非之理必溷而难明。溷而难明,则其与自毁何以异哉?且人之毁己,皆发怨憾而变生衅也。必依托于事,饰成端末。

其于听者虽不尽信,犹半以为然也。己之校报,亦又如之。终其所归,亦各有半。信着于远近也。然则交气疾争者,为易口而自毁也。并辞竞说者,为贷手以自殴。为惑缪岂不甚哉?然原其所由,岂有躬自厚责,以致变讼者乎?皆由内恕不足,外望不已。或怨彼轻我,或疾彼胜己。夫我薄而彼轻之,则由我曲而彼直。

我贤而彼不知,则见轻非我咎也。若彼贤而处我前,则我德之未至也。若德均而彼先我,则我德之近次也。夫何怨哉?且两贤未别,则能让者为隽矣。争隽未别,则用力者为惫矣。是故蔺相如以回车决胜于廉颇,寇恂以不斗取贤于贾复。物势之反,乃君子所谓道也。是故君子知屈之可以为伸,故含辱而不辞。知卑让之可以胜敌,故下之而不疑。及其终极,乃转祸而为福,屈仇而为友。使怨仇不延于后嗣,而美名宣于无穷。君子之道岂不裕乎。且君子能受纤微之小嫌,故无变斗之大讼。

小人不能忍小忿之故,终有赫赫之败辱。怨在微而下之,犹可以为谦德也。变在萌而争之,则祸成而不救矣。是故陈馀以张耳之变,卒受离身之害。彭宠以朱浮之郄,终有覆亡之祸。祸福之机,可不慎哉!是故君子之求胜也,以推让为利锐,以自修为棚橹。静则闭嘿泯之玄门,动则由恭顺之通路。是以战胜而争不形。敌服而怨不构。若然者悔吝不存于声色,夫何显争之有哉。彼显争者,必自以为贤人,而人以为险者。实无险德,则无可毁之义。若信有险德,又何可与讼乎?险而与之讼,是柙兕而撄虎,其可乎?怒而害人,亦必矣。《易》曰:“险而违者,讼。讼必有众起。”《老子》曰:“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是故君子以争途之不可由也。

是以越俗乘高,独行于三等之上。何谓三等?大无功而自矜,一等。有功而伐之,二等。功大而不伐,三等。愚而好胜,一等。贤而尚人,二等。贤而能让,三等。缓己急人,一等。急己急人,二等。急己宽人,三等。凡此数者,皆道之奇,物之变也。三变而后得之,故人莫能远也。夫惟知道通变者,然后能处之。是故孟之反以不伐,获圣人之誉。管叔以辞赏,受嘉重之赐。夫岂诡遇以求之哉,乃纯德自然之所合也。彼君子知自损之为益,故功一而美二。小人不知自益之为损,故一伐而并失。由此论之,则不伐者,伐之也。不争者,争之也。让敌者,胜之也。下众者,上之也。君子诚能睹争途之名险,独乘高于玄路,则光晖焕而日新,德声伦于古人矣。

【译文】

所谓的善以不自我夸耀为最高标准。贤的声名则因自夸而受到损害。因此舜让位给有德行的人,他深明大义的好名声立即传遍了四州。商汤礼贤下士时行动迅速,不敢松懈怠慢,他圣明贤达的名声也日渐提升。郄至总是企图压倒别人,最终的结果却非常可悲。王叔喜欢与人争辩,最后只能落得逃跑避难。由此可知,谦卑恭让、屈居人下,是一条通向成功进取的通达之路。自傲自满,侵压欺凌他人,是一条毁坏名声、阻塞重重的险途。所以君子在行为举止上不敢超越法度,志向和意愿也不敢凌越等级。对自己勤于自勉以求进步,对别人谦虚礼让以表示敬畏。因而怨恨和非难不会上身,富贵和幸福就会保持长久。

那些小人却并非如此,他们喜欢夸耀自己的功劳,自恃才能出众,并以此欺凌别人。当他们得势时就会有人加害他们;当他们立功时,就会有人诋毁他们;当他们失败时,就会有人为此庆幸。所以他们喜欢并驾齐驱,争先恐后地往上爬,谁也不能取得优势,最后只落得两败俱伤,被后边的人赶上超过。由此可以推论出,争执和谦让两条道路是有明显的差别的。然而,争强好胜的人却不以为然。

他们以居人之前为迅速精干的表现,以处于人后为停滞不前,以居众人之下为卑下屈辱,以踩着同辈往上爬的人为奇异杰出的人物,以对敌忍让为屈辱,以欺犯上级为高强厉害。

因此,他们以这种激奋的态度往前走,而不能够自省。如果以这种激奋的态度对待贤人,贤人必定谦逊处下;如果以这种激奋的态度对待残暴的人,必定会构成敌视,造成患难。敌视和患难既已构成,谁是谁非就很难说清楚了。是非混浊难以说明,那么与自取灭亡又有什么区别呢?况且别人诋毁自己,都是由小的怨恨发展起来,从而变成大的争端。他如此做,必定会依托一些事情,渲染事情的始末。听到这些话的人虽然不完全相信,但也会半信半疑。

如果你自己也采取同样的手段去报复对方,其结果也是一样的。最终,听说这些话的人会对你们各相信一部分,对你们信任的程度根据见闻的不同而有差别。因而双方互相呕气、争执,不过是用对方的嘴来诋毁自己而已;双方互相辱骂,以至殴打,不过是借对方的手来打自己而已。这种做法不是太荒缪了吗?然而,追根求源,又怎么会有因自我批评而引起争辩的呢?所有的争辩都是由内心不够宽容,对别人太过苛求,或是怨恨别人看轻自己,或是嫉妒别人超过自己。如果因为我自己浅薄而令别人轻视我,那是我理亏,别人正确;如果我自己贤德而别人不知道,那么对方轻视我就不是我的过错了;如果别人的贤德在我之上,那么我的贤德就还有所欠缺;如果我与对方的贤德不相上下,而对方的地位比我高,那么我的德行就稍逊对方一些。

这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而且,假如两个人的贤德没有什么区别,那么能够谦让的人就更为杰出。假如两个人为谁更杰出争得不可开交,又难分高下,那么以争得较为厉害的为劣。因此蔺相如以掉转车头回避的办法胜了廉颇,寇恂以不与人争斗显得比贾复贤德。事情往往会走向相反的方面,这就是贤德的人所说的“道”。

所以贤德的人知道以屈为伸的道理,因此忍含屈辱而不去争辩;知道谦卑退让可以战胜敌人,因此屈居人下而毫不犹疑。这样做的最终结果是,祸患变为幸福,敌人因佩服自己而成为朋友。使怨仇不至于延续到子孙后代身上,而其美名也会传扬下去,无穷无尽。如此看来,贤德人的道德难道还不够宽宏富足吗?而且有贤德的人能够忍受极小的嫌隙,不会将它变成大的争端。

小人不能忍受小小的怨恨,最后会招来杀身之祸。在怨恨刚刚兴起时,如果人们能够谨慎地对待它,还可以用谦逊的美德消除。而假如矛盾尚处于萌芽状态就相互争执,那么最终将酿成大祸而无法挽救。所以,陈馀因张耳的判变终遭受杀身之祸;彭宠因放不下与朱浮的小恩怨终遭受覆灭的灾祸。祸福转化的玄机,我们不能不谨慎对待啊!因此君子取胜的法则是,以推辞礼让为克敌制胜的武器,以修身自勉为避免祸害的法宝。静止时闭口不言令自己进入高深的境界;行动时遵循恭敬温顺的通达之路。

这样,战胜对手而不通过有形的战争,令敌人屈服而不会招致怨恨。如果大家都如此,不将悔恨怨怒表现出来,那么还会出现什么大的争端呢?那些喜欢公开争斗的人,一定自认为是贤德之人,但别人会认为他是邪恶的人。如果他并非邪恶之人,那么别人诋毁他就没有道理;如果他确实是邪恶之人,那么我们又何必与之争辩不已呢?知道他邪恶还与他争辩,这无异于将犀牛关在笼子里和老虎进行搏斗,我们怎么能这样做呢?犀牛和老虎发怒后会伤害人,这是必然的。《周易》上说:“险而违者,讼,讼必有众起。”《老子》中说:“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因此,贤德的人认为,争执的道路是不应该走的。

所以君子超越俗众,特立独行于三等人之上。什么是三等人呢?没有立下大功,却自以为了不起的人,为第一等;立下大功却骄傲自满的人,为第二等;立了大功而不自夸的人,为第三等。自身愚蠢却争强好胜的人,为第一等;自身贤明却颇为自负的人,为第二等;有贤德又能谦让别人的人,为第三等。宽于律己、严于待人的人,为第一等;对别人要求严格但也不放松对自己要求的人,为第二等;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人,为第三等。凡属于以上这些情况的,都是不同于一般的特殊现象,是事物发生变化的种种表现。经过三个层次的变化才能获得深邃的道理,所以一般人是做不到的。只有懂得了各种变化的道理,才能处于这三等人之上。所以孟之反因从不夸耀自己的功劳,而获得了圣人的赞赏;管叔因以言辞拒绝赏赐,而获得了更为贵重的奖赏。

他们这样难道是以不正当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吗?这只是出于纯粹的自然秉德与常理相一致。那些贤德的人知道自己吃亏受损是有益的,所以他们这样做就会获得双倍的功效。小人不知道自己占便宜实际上是受了损失,所以他们一旦自夸,所有的功劳也随之消失。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出,不自夸有功的人,反而会获得夸耀自己的效果;不争夺名利的人,反而会获得争夺的效果。谦让对手的人,反而战胜了敌人;甘居众人之下的人,反而居于众人之上。君子如果能够目睹与人争执之途的险恶,独自踏上玄妙的道路,就会焕发荣耀的光辉,而取得日新月异的进步,获得的贤德之名将能够与古人媲美。

【解析】

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呢?在第十二章中,刘劭详细地介绍了处理人际关系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深入揭示了人与人之间争强好胜的种种弊端。

刘劭认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不伐、不争。要做到不伐不争,首先要认识不伐不争的益处,和自伐争执的弊害。所以刘劭在文章开篇正面指出“善以不伐为大,贤以自矜为损”,并以舜、汤等人的事例说明谦让和好争的利弊。所谓“卑让降下者,茂进之遂路也。矜奋侵陵者,毁塞之险途也。”在个人的修养方面也就要求“内勤己以自济,外谦让人敬惧”。

谦让是繁盛与进步的最好途径,君子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仕途青云直上;争胜是毁坏与闭塞的险途,是小人的险径,因此寸步难行。

接着,刘劭分析了争强好胜者的心理特点,即“以在前为速锐,以处后为留滞,以下众为卑屈,以蹑等为异杰,以让敌为回辱,以陵上为高利”。说明其必定自毁的根本原因在于不能做到谦让,于是构成矛盾冲突,终于由自矜好争造成自我毁害。刘劭还强调了谦让的必要性。谦让是泯除相争、转祸为福、屈仇为友、化干戈为玉帛的有效手段,同时又是以屈为伸、以退为进、以不争为争的处世方法。所谓“不伐者,伐之也;不争者,争之也”,这才是不伐不争的妙谛所在。

显而易见,主张“谦让”,尚是儒家的内容,“不争”则是地道的道家思想。《老子》曰:“夫惟不争,故无尤”(第八章)。“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六十六章)。“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第六十八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第七十三章)。与“不争”相关的尚有贵柔、守弱、处下等等。“不争”不是示弱,“不争”也不是无能,“不争”的根本目的是达到大争,这种“争”是无形的“争”,是“战胜而争无形”。老子的目的依然在“争”,刘劭也是。“不争”只是种应该有的态度,以这种态度自然达到必然达到的目的。这也是刘劭反复所强调的聪明,“智慧”的具体表现。而这种“聪明”必须以“平淡”为其根基,也就是“不争”。

【人才智鉴】

庞涓争权,陷害孙膑

刘劭在这一章中告诉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不伐不争。然而,能做到这一点的却寥寥无几,而争权夺势导致身败名裂的却不少,战国时的庞涓就因争权而陷害孙膑。

齐人孙膑和魏人庞涓结为兄弟,从师于鬼谷子,同学兵法。三年后,庞涓听说魏国正在广招贤才,访求将相,顿时怦然心动,要下山去魏国应聘,鬼谷子也欣然放行。下山前,庞涓对孙膑说:“我们是兄弟之交,他日如果我能有所成就,一定会向魏王推荐你。”孙膑一听,感激万分,当下与庞涓拜别。孙膑回山后,鬼谷子又独传孙膑《孙子兵法》十三篇。

庞涓来到魏国,拜见魏惠王,尽述自己所学,甚至不惜夸张。魏惠王一听,觉得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便任他为帅,同时身兼军师之职。庞涓终日训练士兵,先后战胜了卫、宋等小国,宋、鲁、卫、郑等国的国君也相继来魏朝拜,庞涓便以为自己立下了盖世奇功。

同类推荐
  • 是企业成就了你

    是企业成就了你

    是企业成就了你,离开企业你什么都不是。不要想着企业能为你做什么,而应该问你能为企业做什么!职业化员工的核心理念。员工是种子。企业是沃土,稚嫩的种子只有投身于沃土才能生机勃勃;企业是船。员工是船员,大家只有同舟共济。企业这条船才能载着所有人挥戈猛进。
  • 鬼谷子与中国式管理

    鬼谷子与中国式管理

    本书采用原典和译文的形式,通过大量的政治权谋、军事斗争、管理实战的案例和分析,深入浅出地剖析了鬼谷子的智慧谋略。
  • 与企业家谈经论道(第三辑)

    与企业家谈经论道(第三辑)

    本书系李亨道、杨致远、陈育新、陈文琦、冯仑、吴鹰、刘广迎、郭凡、房明银等11名企业家关于企业管理的访谈录。
  • 基金赢利精要

    基金赢利精要

    本书不同于一般的基金理财书籍,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深入剖析了中国基金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带着你走进基金公司,揭示了基金公司是如何运行的?基金经理们是如何选股选时的?教你如何踏准节拍,选择多生金蛋的好“基”,真正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同时书中还深入分析了基金投资中的一些误区,提出了规避风险的策略和技巧。总之,这是一本多方位指导基民的投资实用手册,既可以作为投资者理财的实用宝典,也可以作为基金公司教育投资者、指导与客户沟通的培训读本。
  • 最卓越的管理理念

    最卓越的管理理念

    本书针对中国职业经理人所面临的全球化竞争环境和E时代的经营理念挑战,提炼出15个影响中国企业未来的管理理念。
热门推荐
  • 甜甜的短篇小说合集

    甜甜的短篇小说合集

    每篇一个故事,尽量每篇都是甜甜的爱恋,排除我心情不好时,会想写虐文,谢谢!
  • 未来科技行侠义

    未来科技行侠义

    26世纪末,肩负着探索新家园使命的人类之子,在星际航行的最后时刻遭遇意外,奇迹般来到了仙法世界开元大陆,成为了史上最为悲剧的无法修仙的天绝体。但是身怀整个地球文明的高科集合,有着无比辉煌丰富的文明底蕴,站在巨人之肩的他,却另辟蹊径,融合两世之菁华,走出了一条史诗之路,并最终解开了他转世之谜。机械战偶对机关战兽,隐身衣对洞察术,基因修复对转世金莲,空间胶囊对七窍葫芦……地球文明的伟大魅力,开元大陆的神奇瑰丽。且看野蛮生长的坏小子杜腾,如何用高科技在异界行侠仗义,秒天秒地秒空气!
  • 天宋武功

    天宋武功

    《天宋武功》曰:梦回前世,坠崖重生;五代十国,纷乱之世;帝子德昭,力挽狂澜;治世计划,酝酿而出;蓄势待发,商农工兵;匡济天下,美人在怀,燕云回归,华夏一统;世界诸国,天下归宋。太祖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德昭答:“天宋武功,大道德昭!”且看赵小昭缔造不一样的大宋帝国。Ps.英文名The-Legend-of-Song-Epire,又译为《大宋帝国传奇》
  • 大佬别再掉马了

    大佬别再掉马了

    平平无奇校园学渣,竟然有一个神秘身份,最近频频掉马,马甲闪瞎了众人的眼,打了坏人的脸“宸哥,看见没有,前面那女孩,眼睛真亮,腿挺长,够漂亮。你说我要她微信,她给吗”“想多了,那是我的” 宸哥:为了追你,我是又当老师,又做甜品。 本来想靠颜值抓住你,结果你无感 只好利用美味,来抓住你的胃 兮姐:我虽是颜狗,但看的多了,也有些冷静了 哦吼,甜品,美味啊 江怂怂:别问我是做什么的 我是来捡酸柠檬的 我是来吃狗粮的 …… 帅气多金,智商在线男主×美女学霸,身披马甲女主 看他们是如何一步步走进对方的世界的。
  • 重生之心尖宠妃

    重生之心尖宠妃

    前世都是可恨的渣姐搞的鬼! 重生后,竟然发现他变啦~~ 1V1. 小李子×陈大小姐傲娇奶萌陈小姐×霸道粘人李太子食用指南:1.爽文控2.一对一甜宠,重生前不是双洁,重生后才是双洁3.男主霸道腹黑,女主有些小可怜 4.架空架空架空!重要的事说三遍,切勿考究。 名花倾城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初入古言,请关爱脑残作者,爱你们。球评论球收藏,欢迎来看啊小可爱们。
  • 算谋局

    算谋局

    她是算机阁阁主,算得世间万事;他是江湖魔头,杀人不眨眼。两个本该没有交集的人,却阴差阳错地相遇,相恋。当一切都是如此美满之时,三百年前的那场仙魔大战的记忆却渐渐涌上二人脑海。仙魔本不两立,二人的爱情何去何从?这究竟是命运的轮转还是一场算得周密的谋局……
  • 拳皇之我是八神庵

    拳皇之我是八神庵

    阳光帅气的草薙京,憨厚壮实的大门五郎,妩媚忠贞的不知火舞,英姿飒爽的KING。。。拳皇的世界,我八神庵,来了!
  • 实用小生意致富经--180种快速盈利的小生意

    实用小生意致富经--180种快速盈利的小生意

    这是一本帮您怎样做小生意、以小钱赚取大钱、用智慧积累财富的书。本书的上篇,全面而深刻地分析了小生意可以带来大收益,阐述了小生意经营者如何准确定位,运用独特的经营策略和技巧,不断地发展和壮大自已,从而达到做大生意、赢大利润的目的。本书的下篇,分门别类地向读者着重推介出180种快速盈利的小生意,具体而细致地分析了这180种小生意的市场前景、投资方法和利润预测。本书的内容及分析是深刻而实用的。但愿本书对广大的小生意经营者有所帮助,从而使大家在新的世纪里,有所作为,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 我这一辈子

    我这一辈子

    一个幽默的作家,一定是极会掌握语言文学的作家,他必须写得俏皮,泼辣,警辟,使人读了发笑,或啼笑皆非、受到教育。老舍作为一个幽默小说家,便具有这样的语言能力和幽默的心态,世事、异国观光、朋友亲邻,在他眼里皆是有趣的。一如他笔下“穿马裤的马裤先生”、“盼孙子的王老太太”、“院里不是东西的老王”等等,既写实传神,又夸张好笑。且他的这种笑不仅仅是让人捧腹的搞笑,还是一种含泪的笑。他将对当时社会的讽刺批判和自己博大悲悯的人道主义情怀,融入这种笑中,极具感染力,让人发笑的同时,也引人思考。
  • 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本书主要介绍了百年图画书发展历史,百部经典传世图画书,百科全书式精准解读。生动易读的30多万文字、风格多样的近200种图画书实例和清晰精美的800多幅插图,引领读者走进图画书的世界,了解图画书的表现形式,发现图画书的奥妙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