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37100000035

第35章 效难第十一(1)

【原文】

盖知人之效有二难。有难知之难,有知之而无由得效之难。何谓难知之难?人物精微,能神而明,其道甚难,固难知之难也。是以众人之察不能尽备。故各自立度,以相观采。或相其形容,或候其动作,或揆其终始,或揆其象,或推其细微,或恐其过误,或循其所言,或稽其行事。八者游杂,故其得者少,所失者多。

是故必有草创信形之误,又有居止变化之缪。故其接遇观人也,随行信名,失其中情。故浅美扬露,则以为有异。深明沉漠,则以为空虚。分别妙理,则以为离娄。

口传甲乙,则以为义理。好说是非,则以为臧否。讲才成名,则以为人物。平道政事,则以为国体,犹听有声之类,名随其音。夫名非实,用之不效。

故曰,名犹口进,而实从事退。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故名由众退,而实从事章,此草创之常失也。故必待居止,然后识之,故居,视其所安。达,视其所举。富,视其所与。穷,视其所为。贫,视其所取。然后乃能知贤否。此又已试,非始相也。所以知质,未足以知其略。

且天下之人,不可得皆与游处。或志趣变易,随物而化。或未至而悬欲,或已至而易顾。或穷约而力行,或得志而从欲。此又居止之所失也。由是论之,能两得其要,是难知之难。

何谓无由得效之难?上才已莫知,或所识者在幼贱之中,未达而丧。或所识者未拔而先没。

或曲高和寡,唱不见赞。或身卑力微,言不见亮。或器非时好,不见信贵。或不在其位,无由得拔。或在其位以有所屈迫。是以良才识真,万不一遇也。须识真在位,识百不一有也。以位势值可荐致之,宜十不一合也。或明足识真,有所妨夺,不欲贡荐。或好贡荐,而不能识真。是故知与不知,相与分乱于总猥之中。实知者,患于不得达效。不知者,亦自以为未识。所谓无由得效之难也。故曰知人之效,有二难。

【译文】

人们在推荐人才时存在两个困难。第一个是难以识别真正的人才,第二个是已经知道人才却没有办法推荐。什么是难以识别的困难呢?人的内心才智精细入微,想从内心去了解一个人,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识别人才是非常困难的。很多人在考察人才时也不能全面把握。因此,纷纷设立自己识别人才的标准和角度,以自己的能力观察和选拔人才。

有的人看重外表,喜欢以貌取人,有的看其行为动作,喜欢以其进取的努力程度取人,有的人喜欢揣摸他人做事的最初表现和目的,有的人喜欢推测他人模拟的对象,有的人喜欢推敲他人内心的细微之处,有的人喜欢仔细琢磨他人的过失与错误,有的人喜欢看他人说什么话及其观点,并依此取人,有的人则喜欢考核他人的办事能力。

这八种情况混杂在一起而没有一定的标准,所以依此方法识别人才得到的正确结论很少,而过失却很多。所以一定会造成初步接触信其外表的失误,也会由于不了解对方志向和兴趣的变化而造成错误。

因此人们在接触和观察他人时,仅仅依据其行为和名声作判断,就会了解不到真实的情况。所以人们看到将其肤浅的才能张扬、显露于外的人时,会认为他与众不同。看到深沉睿智,沉默寡言的人,会认为他内心空乏,没有内涵。能够在辩论时讲出精妙的理论,会认为他具有明察秋毫的本领。嘴里常说事物的等级次序,会认为他精通经义名理。

喜欢谈论是非,会认为他善于分辨善恶。爱评论他人,总想给他人排列名次的人,会认为他是具有领导才能的人。妄谈国家政理的人,会认为他懂得国家大事,仿佛我们听到某种可以发声的事物发出声音,就会根据它的声音为它命名。

假如一个事物的名字与事实不符,用来也就失去了功效。所以说,名声随着口头流传而显扬,实效则随着事情发展而减退。真正有才华却不显露的人,是另外一种名与实的不副,虽然没有显赫的名声,却因办事得力而卓有成效。

所以这就叫做名声因众人不识而被埋没,实际的本领则随着事业的成功得到了显扬。这是人们初次接触时常有的失误。所以必须看清观察对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志向和情趣,然后才能对他进行识别。因此,观察其日常生活时,要看他安于什么样的生活。发达得志时,看他举荐什么人。生活富裕时,看他施舍什么样的人。穷困时,看他做些什么。贫贱时,看他如何对待财物。然后我们才能知道他是否是个贤人。这是经过考察比较得出来的结果,而不是根据最初的印象看出来的。

所以说,了解了一个人的本质,还不足以知道他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况且面对天下如此多的人,不可能与之全部共处。有的人志向和情趣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有的人还没有确定志向,处于犹豫不决之中,有的人已经有了志向,却又改变了方向。有的人穷困潦倒却非常努力,有的人志得意满却纵欲放荡。这又是仅仅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情况所造成的失误。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出,既要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情况,又要清楚变化时的情况,是难以识别真正人才的困难。

什么是已经知道人才却没有办法推荐的困难呢?具有上等才能的人已经很难识别,况且有些人才尚处于幼年或贫贱时期,没来得及建功立业就已经死了。有的人才在能够识别其才能的人还没有将其选拔出来就去世了。有的人才曲高和寡,虽有人推荐却得不到赞美和重用。有的人才地位卑下,人言轻微,其言论也不被世人重视。有的人才不能容于时代潮流,而不能得到信任。有的举荐人没有处于举荐人才的位置上,没有办法提拔。有的举荐人虽然在那个位置上却受到别人的压制无法举荐。所以良才遇到能够赏识自己才能的人,真是万中之一的机会。能够识别良才的人又正好处于举荐人才的位置,真是百中之一的机会。

具有相当的权势和地位,能够直接推荐并获得成功的,真是十中之一的机会。有的人具有识别真正人才的能力,但因一些因素的妨碍,不想推荐。有的人喜欢推荐人才,却没有识别真正的人才。因此,能够识别人才的和不能够识别人才的人混杂在一起,使人才的任用与不用也变得非常混乱。能够识别人才的人,忧虑的是举荐后不能达到举荐的目的。不能够识别人才的人,也自认为没有遇到真正的人才。这就是举荐人才时的困难。所以说识别和举荐人才时会遇到两个困难。

【解析】

刘劭在这一章中主要说明了难以识人的困难和识人后举荐的难处。

识人的第一大困难就是难以识人的困难。知人的难处,在于人物精微,人心险如山川,本来就不易了解。而且,一般人观察问题不能全面,往往从各自的立场出发,持着各人的尺度标准,如有的以形貌取人,有的以进取取人,有的以行为取人,有的以旨意取人,有的以情理取人,有的以戒慎取人,有的以言辞取人,有的以行事取人,八者游杂,与此相关,时常为假相所迷惑,不能真正了解人物的实质。此外,人物情势的发展变化,“或志趣变易,随物而化。或未至而悬欲,或已至而易顾”,不一而足,难以把握。由此可见,识人非常困难。不但要观其才质,还要看其变化,不仅要观其一时,还得看其一生。识人最忌仅凭初步接触或外表印象,判断人物优劣。

但是,知人的困难可以通过“五视”进行观察,找到解决的方法。所谓“五视”:居,视其所安;达,视其所举;富,视其所与;穷,视其所为;贫,视其所取。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看他安于什么样的生活。如果他在仕途上发达了,就要看他推荐什么样的人;富裕时,就看他施与什么人;穷困时,看他所做行为;贫贱时,看他如何对待财物。这一点,在古代典籍中不时有所涉及。《淮南子·论训》就说:“论人之道,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施;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贫则观其所不取。视其更难,以知其勇;动以喜乐,以观其守;委以财货,以论其仁;振以恐惧,以知其节。则人情备矣。”刘劭在前人的识人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地发挥,指出识人既要知其常情,又要察其通变。这也是刘劭一再给我们的提示。

无法推荐的困难也有多种原因。其一,即使了解到真正的人才,但由于意外变故(“未达而丧”,“未拔而先没”),无由得荐。其二,举荐者本身人微言轻,不在其位,无由得荐。其三,被荐者曲高和寡,或非时尚所好,无由得荐。其四,举荐者身处其位,但迫于压力,无由得荐。其五,举荐者既在其位,又好荐举,但不识真才,依然无由得荐。

刘劭的难以识人的困难与识人后荐举的困难在今天依然有其现实的意义,对我们的某些领导有其启发作用。

【人才智鉴】

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从古至今,鉴识人才都是领导者的一个难题,历代君王都使出浑身解数解决这一问题。庄王鉴别人才的方法可谓与众不同。

楚庄王即位之初,并不是一位让人称道的好皇帝,他纵情享乐,不理朝政。其实,这只是庄王的一个策略,但他并没有告诉任何人,而是自己暗暗地进行,并在暗中观察,以确定自己何时出手,怎样出手。

在这三年时间里,庄王将国家大事抛在一旁,置之不理,整日纵情享乐,沉湎酒色。他不但不理会诸大臣的非议,反而在国内贴出告示,实行“谏者处以死刑”。命令一下,朝中大臣们终日惶惶恐恐,犹豫不决,不知如何是好。一些奸诈之人开始想尽办法,曲意逢迎。心想,只要哄得大王欢心,不愁升官发财。每个朝代都有这样的奸臣,但也必然会有敢于直言进谏之忠臣,庄王的身边也不例外。

一开始,有些大臣觉得大王刚登基,难免有享乐之念,便没有指出什么,但时间一长,大臣中便有些人开始对庄王的行径表示担忧。尽管庄王张贴了“谏者处以死刑”的告示,仍有些忠心耿耿的大臣敢于冒死求见庄王,直言进谏。

大臣伍举乃忠心之臣,一心辅佐庄王坐稳江山。谁知庄王一登基便终日享乐,不理朝政。伍举的担心日渐加重,因此他决心甘冒一死,也要直言相谏。

伍举冒死求见庄王,庄王让他进来。伍举一揖到地,对庄王说:“大王,臣想请您猜一个谜。”

“噢,爱卿好兴致呀,快说来与寡人听。”庄王一听玩猜谜,高兴得眉飞色舞。

伍举见庄王如此,心中暗暗一沉,大王怎么光知道玩呀。但他仍然回答道:“大王,在山岗上有一只鸟,但有三年的时间它既不飞也不叫,请问大王,这还能算是鸟吗?”

庄王一听此话,心中便已有数,但表面仍不动声色。沉默了一会儿,他才说道:三年不飞,但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但一鸣惊人。寡人明白你的意思,你先回去吧。”

“可是,大……”

“怎么,寡人的话,爱卿不爱听?”庄王眉头一皱,表明了不想再往下听。

伍举见此情景,知道多说无益,便退了出来。一面走还想:莫非大王知道我的意思了?如果真是这样,那可太好了。

可是,过去了几个月,庄王依然如旧,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伍举闻知,只能终日唉声叹气,却也无计可施。

朝中大臣眼见伍举上谏却有喜有忧,一些奸臣们暗自窃喜,而那些忠臣则忧患日深。

这一日,大臣苏从再也忍不住,他直言不讳地对庄王说:“大王,臣认为您是一国之君,不能终日只知纵情享乐,而应该勤于朝政,治理国家。”

庄王未置可否,反而提醒他:“苏爱卿,你应该看到寡人贴出的告示了吧,进谏的人将被处死,你不知道吗?”

“臣知道,但如果大王能因此而觉悟,臣甘愿一死。”

“好了,你们都下去吧,寡人累了,想要休息一下,好好想一想。”

退朝后,大臣们聚在一起,面面相觑,谁也不知庄王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被庄王宠幸的那些奸臣们暗自窃喜:没准这次能把那些老头子们一块处决了呢,谁叫他们爱多管闲事。

然而,他们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庄王自此以后便不再纵情享乐,开始致力于政治革新。他首先对那些围绕在他身边,与他一起吃喝玩乐的谄媚之人予以处分,接着又任命曾经冒死进谏的伍举、苏从为最高顾问,使整个国家面貌焕然一新。

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鉴识了伍举、苏从等忠臣,弄清楚了谁是奸佞小人。重贤臣,远小人,终于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康熙坚持考察起用人才

中国古代的君王们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维护国家的安定,特别重视识人、用人。而在众多的帝王中享有善识人、用人美誉的帝王却没有几个。但是,清代的康熙大帝却是这为数不多中的一个。

康熙帝(1654-1722年),康熙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他是清朝很有作为的皇帝,非常懂得举贤用人对于治国安邦的重要意义。因此,他始终坚持在考察之中擢用人才。

同类推荐
  • 精选个股就这几招

    精选个股就这几招

    选股,是投资者买卖股票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选对了股票,投资者才有获利的机会。如果选错投资对象,那么再高明的投资者,也只能感叹“无力回天”。对于投资者而言,如果没有一种自己信任而且习惯的选股方法,那么,即使选出了黑马股,也会因为缺乏自信心而过早斩仓出局,只能看着“煮熟的鸭子”飞走了。一种好的选股方法,不仅能够告诉投资者应该买进什么股票,还能告诉投资者在何时以及何种价位买进股票。如果还能够提示投资者在什么情况下卖出股票,那就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 理念决定成败:管理精英必知的42个黄金法则

    理念决定成败:管理精英必知的42个黄金法则

    《理念决定成败:管理精英必知的42个黄金法则》内容分为决策篇:规划企业理想愿景、经营篇:永远保持竞争优势、管理篇:张弛有度,简单高效、用人篇:引爆团队的最大潜能、沟通篇:营造上下贯通的交流环境。是管理精英必知的42个黄金法则。
  • 网上金融帝国的崛起

    网上金融帝国的崛起

    《网上金融帝国的崛起》是一个金融界名人何世红的生平事迹:从他怀抱梦想,到他历经艰辛,最终实现梦想。这里既有他创业经验,也有他对人生的感悟。
  • 轻轻松松开网店

    轻轻松松开网店

    本书主要通过介绍网上开店的实例,网上开店的优势,网上开店的方法,网上开店怎样找货、交易、发货以及售后服务,网上开店的关键命脉,建立网上店铺诚信档案等内容,充分向读者提供了轻松开网店、快乐赚大钱的方法。
  • 连锁企业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

    连锁企业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

    从思想上来说,管理是哲学的;从理论上来说,管理是科学的;从操作上来说,管理是艺术的。然而,不论管理是哲学的、科学的还是艺术的,首先它都需要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作为支撑。制度是一切管理运行的标尺与准则,因此,建立一套体系完备、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表格在现代连锁业管理实务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总结了许多成功连锁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与做法,借鉴了同类书籍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编写了《连锁企业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
热门推荐
  • 神凡大帝

    神凡大帝

    浩瀚蛮荒,弱肉强食,强者为尊!想要从别人那里获得尊重,你就得有足够的实力。
  • 借位恋人

    借位恋人

    水来,我在水中等你,火来,我在灰烬中等你。笃定你是不会来了,我黯然拔下一根白色的羽毛,然后登岸而去。非我无情,只怪水来得比你更快,一束玫瑰被浪卷走,总有一天会漂到你的手中。每个说不想谈恋爱的人,心里都装着一个不可能的人。
  • 我为炮灰打拼那些年

    我为炮灰打拼那些年

    一开始的苏定对那个每天给他写情书的人没什么好印象,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他开始盼着收到情书,有时候情书送晚了还担心她是不是出了什么意外。苏定将她送的情书整整齐齐的码在一起,虽然这些情书大小不一。当苏定打开情书,发现里面都是一些古诗词、数学题……
  • 美国语文读本5(美国原版经典语文课本)

    美国语文读本5(美国原版经典语文课本)

    《美国语文读本5(美国原版经典语文课本)》主要介绍了狄更斯、华盛顿?欧文、爱默生等名家的诗歌和散文,每篇文章前还增加了作者简介与相关背景知识,内容丰富而有一定深度。
  • 电磁利剑

    电磁利剑

    揭开电子对抗兵之神秘面纱,铸造电子对抗部队之电磁利剑。
  • 灵武尊爵

    灵武尊爵

    风起云涌间,谁又能知晓,昔日遭人轻贱的野种,来日会成为众生之巅的至高尊爵呢?
  • 末世之末路花开

    末世之末路花开

    末日来临,丧尸横行,伪孤女依仗着天赐恩宠,一路大开金手指,踏上漫漫求生路。
  • 冷酷总裁vs妖艳女王

    冷酷总裁vs妖艳女王

    欢喜冤家聚头,双方家庭都是B市上流的。偏生双方最小的女儿和对家的老大两人互看不顺眼,日久生情。以真香定律来告终
  • 天地尊威

    天地尊威

    不善言辞的少年,天赋异禀的奇才,于凡尘中崛起,在生死间成名,道法万界为乾坤之长,威加寰宇乃天地之尊。
  • 破泾

    破泾

    相传渭城泾南桥以北,是雾余楼打几朝前传下来的地基,也是鉴天司挖了数十年也未曾挖出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