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齿亚纲是两栖纲的一亚纲,因其牙齿和总鳍鱼类相似,齿冠的珐琅质褶皱在横切面呈迷路构造而得名。头部低平,覆有坚硬的骨甲,故又名坚头类。最早的化石代表为产于格陵兰上泥盆纪的鱼石螈。已经出现了四肢,但仍具有与总鳍鱼相似的一些特征,如鳃盖骨系统和尾鳍等,是介于总鳍鱼类和两栖类之间的过渡类型。两栖类起源于总鳍鱼类。泥盆纪陆地面积扩大,气候干旱,生活于水中的许多鱼类遭到灭亡,而某些总鳍鱼类因具有内鼻孔,有能进行呼吸的肺及强大的偶鳍,适应了环境的改变,上到陆地生活,演变而成两栖类。原始两栖类的出现代表了脊椎动物趋向陆地生活的开端,并进一步进化为较高等的爬行动物。迷齿类动物最早出现于泥盆纪晚期,石炭纪及二叠纪大量繁衍,三叠纪逐渐衰亡。中国的山西、新疆三叠纪均发现迷齿类动物散碎骨片化石。
无颌类
无颌类与有颌类相对,为一群鱼形、无颌的原始脊椎动物,现存的种类较少,只有圆口类,栖息于海水或淡水中,约50种。主要特征:(1)口无上、下颌,呈漏斗状,为吸盘式结构;(2)具角质牙;(3)只有一个鼻孔,位于头部背中线上;(4)鳃呈囊状;(5)无胸鳍和腹鳍,是脊椎动物中唯一无附肢的动物;(6)体表无鳞,骨为软骨,脊椎不发达;(7)内耳只有一或两个半规管,心脏-心耳-心室;(8)有许多种类营寄生或半寄生生活。
缨尾目的分类
缨尾目是昆虫纲的一目,已知约550种。是中小型昆虫,多在树叶、石块、青苔下等潮湿场所生活,取食菌类和苔藓植物。体表常被鳞和毛。触角长,丝状,复眼及单眼有或无,口器外露,咀嚼式。无翅。腹部11节,有1对分节的长尾须和1条中尾丝。第2~8腹节的腹面具腹刺多对。缨尾目常见的有2科:石蛃科,体向背面拱弯,眼大,相互接触,下颚须7节;衣鱼科,体扁平,眼小,相互分离,小颚须5~6节。
缨尾目动物的生存环境
常见的缨尾目动物,大多栖息在山地岩礁、森林、草地中的树皮、枯木、树洞、苔藓以及砖石下面、瓦砾堆中或土壤中,也有些种类栖息于白蚁巢中,体色与栖息环境相似,活泼、善跳,受惊后常跳跃,主要以藻类、地衣、苔藓、植物碎屑等为食。还有的生活于室内故旧书籍、衣物、丝绢品之间,或在厨房附近,夜间活动,以纸张、书籍、衣物、淀粉物质等为食。有的还传播细菌。
革翅目
革翅目又称蠼螋,昆虫纲的一目,已知1200余种,中国记录70余种。中小型昆虫,多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常为夜行性,白天藏于土壤中、树皮下或杂草下,杂食性。体黄褐至黑褐。口器咀嚼式,触角丝状,通常有发达的复眼,缺单眼。多数种类具翅2对,前翅革质,无翅脉,很短且后端平截,两翅沿背中线相遇,后翅呈褶扇状藏于前翅下。胸足蹦节3节,腹部11节,尾须坚硬呈铗状,用以防御、捕食和协助交配,雄性尾铗大而弯,雌性的短而直。发育为渐变态。雌虫产卵于土中,有护卵育幼习性。白角蠼螋为害贮粮及贮藏果品。有时在肥料堆可见日本蠼螋。
脉翅目
脉翅目昆虫包括草蛉、蚁蛉、螳蛉、粉蛉、水蛉等,成虫和幼虫大多陆生,均为捕食性,捕食蚜虫、蚂蚁、叶螨、蚧壳虫等软体昆虫及各种虫卵,对于控制昆虫种群、保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十年来,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都已将脉翅目昆虫成功地应用于害虫的生物防治。全世界已知约4000种,可分为3亚目6总科20科。
原尾目
原尾目又称螈,昆虫纲的一目。体长0.5~2.5毫米,表皮柔软无色,在潮湿的土壤中、石下或树皮下生活,多以真菌菌丝为食,已知200余种。头部无触角和眼,行动缓慢,行走时以第1对足举在头部前上方,状似触角。口器为内藏的钻刺型。胸部无翅。腹部12节,第1至第3节各有1对退化的腹足。初孵若虫腹部有9节,每蜕皮1次,在最后两节之间增生1节。常见的如华山曙螈。本目昆虫无经济意义,在探讨昆虫的进化方面有重要性。
双尾目
双尾目又称双尾虫,昆虫纲的一目,已知约600种,温带及热带种类较多。在土壤内、洞穴中或枯枝落叶下等潮湿之处,以腐败有机物为食,极怕光,行动活泼。体长一般在20毫米以下,头部前口式,口器为内藏的咀嚼型。触角1对,丝状。无眼。胸部3对足,无翅。腹部11节,前7节腹面具成对的刺突。腹部末端有尾铗或分节的尾须。
节颈目
节颈目为盾皮鱼纲的一目。头部与身体前部均覆盖有板状骨甲,头甲与体甲以关节相连,上颌和头可以活动,下颌不能活动,故名节颈鱼。身体较宽大,口及眼均大。胸鳍或为不能活动的棘状,如有腹鳍,一般也较小。生活于淡水或海水,出现于晚志留世,泥盆纪末即灭绝。恐鱼为其代表。中国节颈目化石有发现于四川中泥盆世地层的江油鱼、贵州下泥盆世地层的贵州鱼等。
正形贝目
正形贝目是一类已绝灭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属腕足动物门具铰纲一目。壳体圆或半椭圆,双凸、平凸或颠倒型。铰合线直长。铰合面发育,三角孔洞开,少数具假窗板。具腕基及铰板,有时有齿板或匙形台。主突起显着,多简单,偶有分叉或缺尖。肌痕发育。无疹或具疹,偶为假疹。壳面多具放射饰。自寒武纪出现至二叠纪灭绝。
变形虫
变形虫又名阿米巴虫,根足纲变形虫目原生动物之通称。体无厚的表膜或壳,细胞质常分化为外质和内质。外质透明,韧性较强,内质多颗粒,含1至多个细胞核、食物泡、消化后的食物颗粒等。淡水生活的种类至少有1个伸缩泡。伪足呈叶状。无性繁殖为二分裂或复分裂,包囊现象普遍。
变形虫的生存环境
变形虫生活于淡水、海水、潮湿土壤和覆盖有腐败落叶的地面。大变形虫直径可达600微米,生活于淡水的缓流或静止的池沼,常在浮叶下面,以细菌、藻类及其他原生动物为食。
“永生”的变形虫
变形虫的身体只有孤零零的一个细胞,细胞由薄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没有心肝脾肺肾。但动物的一切生理机能,如运动、消化、呼吸、排泄等,都可以由这唯一的细胞承担。变形虫通常在污水、池塘或湿土中生活,当它捕食、运动和抗敌时,细胞质便伸出去,形成“伪足”。这个伪足可以从身体的任何一部位延伸出来,而且各条伪足经常在伸缩着,因此它的形态也就经常变换,不能定形。自古以来,各种动物死了之后,都留下自己的尸体,然而变形虫却死不留尸!原来,当变形虫长大之后,就开始繁殖,由一个分裂而变成两个。这样,老的变形虫就消失了。难怪科学家称变形虫为“永远不死”的动物,或者称之为“永生的虫”。
不可小看的变形虫
变形虫是一种极小的原生动物,全身直径通常只有0.01厘米,最大的变形虫直径也只有0.4毫米,用肉眼看,不过是一个模模糊糊的小白点。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变形虫这一家族有不少种类。例如在海水中生活的有孔虫、夜光虫、放射虫,在淡水中生活的太阳虫、变形虫,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寄生的疟原虫、痢疾内变形虫。痢疾内变形虫寄生在人的大肠里,能溶解肠壁上的细胞,引起“阿米巴痢疾”,危害人体健康,所以不能小看它。
痢疾内变形虫
痢疾内变形虫又称溶组织内阿米巴,寄生于人肠道,溶解肠壁组织为营养而使人得痢疾。生活史分两个阶段,滋养体为摄取营养阶段,亦能繁殖,大滋养体运动活泼,能溶解肠壁组织,小滋养体活动缓慢,不致病;包囊是感染阶段,不摄食,囊内有4个核,通过沾染有病原的食物、饮水而传播。
海豆芽
海豆芽属无绞纲海豆芽科的一种腕足动物。形似黄豆芽,以长约7~10厘米的柱状肉质柄部固着于海边的泥沙中,柄可随潮水涨落而伸缩。柄的上方为背腹扁平的身体,外有两片表面光滑的几丁质壳片,壳为外套膜分泌而成,绿色,上有明显的生长线。背壳较短,基部圆形,腹壳则较尖,外套膜的边缘有刚毛,可激动水流获得新鲜海水及食物微粒。雌雄异体。发育过的幼虫类似担轮幼虫。海豆芽在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即已出现,为着名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