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26900000011

第11章 德国作家(1)

伦茨

伦茨,1926年3月17日生于东普鲁士马祖里地区的吕克。战争结束前不久他加入希特勒的青年团,在纳粹军队崩溃时逃往丹麦。战后在汉堡攻读英国文学、德国文学和哲学。

1950年,伦茨担任《世界报》副刊编辑,1951年起成为职业作家,定居汉堡。他在政治上主张改革,赞同社会民主党纲领。在艺术上反对艺术为政治服务,主张艺术为道德服务。他认为作家应该是勇于揭示社会弊端和群众疾苦,不应该对现实置之不理。他初期的创作曾受托马斯·曼、陀思妥耶夫斯基、加谬、福克纳、海明威的影响。

1951年,伦茨发表第一部小说《空中群鹰》。他的成名作《德语课》(1968)是战后西德流行较广的小说之一。这部小说取材于画家埃米尔·汉森在纳粹统治时期被禁止作画的真实事件。一个警察为忠于职守而严格禁止画家作画,没收和焚毁他的画;而警察的儿子却帮助画家,因为从展览会上偷走他的画而成为“少年罪犯”被送进教养所,在德语课作文时对这件往事作了回忆。

伦茨的重要小说还有《与影子的决斗》(1953),写一个德国上校重访非洲战场,受到良心谴责。《激流中的人》(1957)写一个老潜水员担心被辞退而涂改证件上的年龄反而被辞退。《面包与竞赛》(1958)写一个运动员坎坷的一生。《满城风雨》(1963)提出了战争罪责问题。长篇小说《榜样》(1973)写3个教育工作者四处搜寻可以编入书中的“榜样”而终未果,告诉读者真正的榜样有待在生活中追求。《家乡博物馆》(1978)写一个地毯工人看到过去的纳粹省长被选为家乡博物馆的馆长,亲手把博物馆放火烧掉,体现了他对历史的本质和意义的怀疑。

《苏莱肯村曾经如此多情》(1955),是伦茨给妻子描绘童年情景的20个故事,是他的短篇小说集。其他短篇小说集还有《雷曼的故事》(1964)、《汉堡人物》(1968)、《嘲讽的猎人》、《败兴的人》(1965)、《爱因斯坦在汉堡横渡易北河》(1975)等。

克莱斯特

克莱斯特,1777年10月8日生于奥得河畔法兰克福一个军官家庭。1792他年进波茨坦近卫军团服役,1793年参加对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干涉战争。1799年他辞去军职,攻读哲学、物理学和数学。1800年迁居柏林。曾到各地旅行,与歌德、席勒、维兰德等人相识。

1805~1806年,克莱斯特在柯尼斯堡的普鲁士政府机关供职。1807年辞职,他在前往柏林途中被法国占领当局逮捕。获释后移居德累斯顿,与作家亚当·米勒合办文艺杂志《太阳神》。1809年5月他曾参观奥地利军队在阿斯佩恩-埃斯林战胜拿破仑战场。1810年他在柏林创办《柏林晚报》,批评政府的改革,受到当局的干预。他于1811年11月21日自杀。

克莱斯特的创作处在德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时期,作品带有神秘主义和强调德意志民族优越的德意志国粹主义。他的《海尔布隆的小凯蒂或考验》是一出典型的浪漫主义骑士剧,不少文学史家因此认为他是浪漫派作家;但他的创作大多以古希腊、罗马和古日耳曼的历史为题材,着重人物心理刻画,因而又有一些文学史家称他为“介于古典和浪漫派之间”的作家;而克莱斯特有几部作品的现实主义因素却又非常突出。他的现实主义代表作是喜剧《破瓮记》与莱辛的《明娜·封·巴尔赫姆》、豪普特曼的《獭皮》并称为德国文学中的3大喜剧。这部作品对殖民战争和官厅欺压人民的现象进行了有力地抨击,揭露普鲁士司法制度的腐败,他的另一部现实主义代表作中篇小说《米夏埃尔·科尔哈斯》(1810),描写16世纪德国农民战争时期一个贩马者在逼迫无奈、走投无路时成为了一个匪徒,官府也束手无策;最后他听信马丁·路德的“调解”,放下武器,结果被捕而遭杀害。这部作品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无耻的本质,颂扬了人民反抗压迫的英勇斗争。《智利地震》(1807)是着名的短篇小说,以智利的一次大地震为背景,描写一对相爱的年轻人悲惨的遭遇,揭露了教会的罪行,歌颂了作者理想中的人性美德。

克莱斯特的创作主要是戏剧,《赫尔曼战役》(1808)以日耳曼英雄赫尔曼击败罗马占领军的史实为题材,以激励人民反对拿破仑的占领。《洪堡王子弗里德里希》取材于普鲁士勃兰登堡历史,描写洪堡王子因不愿坐失战机,擅自出击敌人,取胜后却因违反军纪被判死刑,最后得到赦免。作者意在批评当时普鲁士王对拿破仑入侵无所作为的态度,而通过对王子的赦免,又反映了他希望普王抗法的愿望。这部剧本于1810年完成,未能上演,也未出版。他的剧本还有《施罗芬施泰因一家》(1803),悲喜剧《安菲特律翁》(1807),悲剧《彭忒西勒亚》(1808)等。

克莱斯特着名的短篇小说还有《圣多明各的婚约》(1811)。他还写了许多简短的轶事,《近期普鲁士战争的“轶事”》、《困惑的市参议会》、《酗酒者和柏林钟》等是其中着名的。他的文学论着《论木偶戏》(1810),说明艺术的优美出自艺术家在创造时不受拘束的心灵状态。《论在讲话过程中思想的逐步形成》(1806)谈到语言与思想不可分割的联系。《一个画家给他儿子的信》、《一位青年诗人给一位青年画家的信》、《一位诗人给另一位诗人的信》等作品申述他对写作方法、学习遗产、内容与形式等问题的见解。

克莱斯特的作品对普鲁士政府和军国主义制度进行了一些批判,表现了人们为权利、爱情、真理和祖国而进行斗争的决心,情节紧张,戏剧冲突鲜明,人物形象生动,富有创造力;但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这种神秘主义创作思想削弱了作品的艺术力量和教育作用。

海涅

海涅,1797年12月13日生于杜塞尔多夫。他的父亲参孙·海涅是犹太商人,母亲出身于医生家庭。海涅童年和少年时期经历了拿破仑战争。

海涅曾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的银行和汉堡地的叔父所罗门·海涅的银行里工作。1819年秋,经叔父同意进入波恩大学学习法律,与浪漫派代表作家奥古斯特·威廉·施莱格尔接近。1820年秋转入格廷根大学。1821年因决斗被学校处分,休学半年,不久转入柏林大学,听黑格尔讲课。在柏林时结识法恩哈根·封·恩泽夫妇以及作家沙米索、富凯等。受他们的影响,1821年在柏林海涅的第一部《诗集》出版。继《诗集》之后,1823年发表了《悲剧——抒情插曲》。犹太人不幸的命运激励海涅反抗压迫,积极参与柏林的“犹太文化科学协会”的工作。

1824年1月,海涅在格廷根大学学习法律,并继续写诗,完成了《还乡集》。后来写出《哈尔茨山游记》,这是他的第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散文作品。

1825年,海涅接受基督教洗礼,同年获法学博士学位。《还乡集》增订后与《哈尔茨山游记》和《北海纪游》中的第1部分组诗,汇编为《旅行记》于1826年发表,引起强烈的反响。同年他写《北海纪游》第2、3部分。

1826~1827年,海涅写作类似自传体的散文《勒·格朗集》。1827年初到汉堡,同年,《旅行记》第2卷出版。去英国旅行后回到汉堡他的《歌集》出版,收入在此之前发表的大部诗歌,为海涅成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奠定了基础。

1827年,海涅应出版商科达的邀请,到慕尼黑主编《普通政治新年鉴》。重返德国后在柏林和波茨坦写《旅行记》第3卷,内容是《从慕尼黑到热那亚的旅行》和《卢卡浴场》,《卢卡浴场》的最后部分是对诗人普拉滕的论战。1829年监印《旅行记》第3卷。

1830年夏,海涅在黑尔戈兰浴场治病期间,巴黎爆发七月革命,他为此热烈欢呼。

七月革命使海涅决定前往巴黎。行前他在汉堡刊印了《新春集》,收入组诗14首,结束了青年时代的爱情诗。还有一卷《旅行记》的补遗出版,包括《卢卡城》和《英国片断》。

1831年5月,海涅到达巴黎,与巴尔扎克、贝朗瑞、柏辽兹、肖邦、大仲马、雨果、李斯特、乔治·桑等人结识,并与圣西门的信徒们交往。1833~1834年在奥格斯堡的《总汇日报》发表《法兰西现状》、《论法国的画家》等报道,并为法国报纸撰写《德国近代文学史略》(1836年扩充为《论浪漫派》)和《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

当时流亡巴黎的德国政论家路德维希·伯尔纳与海涅发生争论。伯尔纳斥责歌德和黑格尔是“押韵的奴才”和“不押韵的奴才”,攻击海涅是“唯美主义者”。伯尔纳虽是个爱国主义者,但是个狭隘的小资产阶级激进派。海涅以在1840年发表《路德维希·伯尔纳,亨利希·海涅的备忘录》作为回答。

1834年春,海涅在巴黎与法国女工克雷斯琴斯·欧仁妮·米拉(即玛蒂尔黛·米拉)相识,1841年结婚。1835年德意志联邦议会查禁“青年德意志”派作家的作品,海涅本来不属这一派,却名列第一。受到迫害同时,他与叔父不和,失掉经济援助,因而在万般无奈,经济窘迫的情况下接受了法国政府提供的救济金,因而受到反对者的攻击与诽谤。

1843年,海涅从巴黎回国。这次旅行使他对《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开始构思。年底重返巴黎后,便动手写作了。年底在巴黎结识了马克思,思想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此后,海涅常在卢格和马克思共同编辑的《德法年鉴》上发表讽刺诗。1844年7月,海涅为监印《新诗集》又到汉堡,并从汉堡把《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的清样寄给马克思,由马克思代为在《前进报》上发表。

早在30年代,海涅便出现了瘫痪症的迹象,40年代身体越来越差,由于患眼病,差点失明。1844年12月底,海涅左眼完全失明,右眼视力很弱。这时他的叔父也去世了,留给他的遗产只有区区几千马克。他的堂兄卡尔·海涅不让发表关于他们家族的任何文字,并答应以一份年金作为交换条件,海涅被迫毁掉精心写作的《回忆录》。现在保存下来的《回忆录》是后来重写的。1846和1848年恩格斯每次到巴黎都去看望病中的海涅。

1848年5月,海涅由于病情的剧烈恶化导致完全瘫痪,以后在“褥垫墓穴”的病床上躺了长达8年的时间。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写作,口授完成诗集《罗曼采罗》,于1851年出版。他还写了一些散文作品,把40年代为奥格斯堡《总汇日报》写的通讯精选成集,题为《卢台奇亚》(巴黎的拉丁文别名)。从逝世前几个月为《卢台奇亚》法文版写的前言中可以看到,他对现存社会中贫富悬殊以及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深刻不满,因而祝愿共产主义获得胜利,但又担心共产主义社会来临后那些“无知的偶像破坏者”会毁掉他的《歌集》。1856年2月17日,海涅在巴黎逝世。

海涅的一生,为后世留下了无数的珍贵的精神财富,现将他的主要着作介绍如下:

1.诗歌:海涅在文学史上被认为是除歌德之外以后德国最重要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根据他一生的3个时期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是早期抒情诗,代表作为《歌集》。海涅酷爱文学,再加上在波恩学习期间,受到奥古斯特·威廉·施莱格尔在韵律学上专门指导,因此早期的抒情诗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民歌的曲调和韵律。内容大多是抒写他的经历、感受、憧憬,特别是爱情的欢乐和痛苦。《北海纪游》组诗是德国诗中最早讴歌大海而又最为精彩的诗篇。

海涅早期的抒情诗虽然有较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但不像一般浪漫派诗人惯于创造梦境,使人沉浸其中,忘却现实,而是用“浪漫主义的嘲讽”的手法,使梦境破灭,正视现实,从不以诗之美去刻意掩盖现实的丑。诗中包含着对社会的批判。

海涅的抒情诗虽然主要是歌咏爱情,但具有新时代的内容,体现了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赞扬,对封建主义复辟及其主要支柱教会、贵族的蔑视,对新兴资产阶级的市侩习气及其道德的反感,在《歌集》最早的一部分《青春的烦恼》中和《两个掷弹兵》都属于政治色彩鲜明的诗篇。

第2阶段的主要诗歌创作是:包括《时代的诗》在内的《新诗集》、长诗《阿塔·特罗尔,一个仲夏夜的梦》和《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海涅在30年代思想更加成熟,他研究了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后来又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并且亲身参加了当时的革命运动,因此,在文艺创作上他既反对脱离现实的浪漫派诗歌;又反对当时毫无诗意只有革命口号的所谓“倾向诗”。

长诗《阿塔·特罗尔,一个仲夏夜的梦》(1843)便是以跳舞的熊为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内容空洞的倾向诗的作者们。在这首长诗的序中,海涅说他忍不住要嘲笑褊狭的同时代人怎样粗鲁、拙劣而蠢笨地了解人类理想。他认为写出诗意浓郁、内容新颖、符合时代精神的诗篇。《时代的诗》是一首政治诗,就是用优美的诗歌形式表现新的认识、把政治观点和美学思想有机结合的诗篇。因此他的诗歌不仅有强烈的战斗性,而且有很高的艺术性。《教义》、《警告》、《倾向》、《等着瞧吧》以及讽刺普鲁士国王威廉·弗里德里希四世的《中国皇帝》和鞭挞德国小资产阶级的《阐明》等都是政治与艺术巧妙结合的优秀之作。

海涅自称《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一部诗体的旅行记,它将显示出一种比那些最着名的政治鼓动诗更为高级的政治”。这部长诗是海涅诗歌创作的顶峰。本诗以1843年汉堡之行的所见所闻为题材用光怪陆离的梦幻表达出来,揭露和讽刺德国的封建割据、市民的庸俗、普鲁士的专横,同时也表达他的哲学观点、政治信念和对人类前途的希望。

1844年西里西亚爆发纺织工人起义,海涅写了着名的《西里西亚织工之歌》。恩格斯曾称赞这首诗说:“德国当代诗人中最杰出的一个亨利希·海涅参加了我们的队伍,发表了宣传社会主义的诗歌。”海涅这个时期的诗歌,直接为1848年革命的准备吹响了号角。

第3阶段:1848年革命失败,海涅瘫痪不起,但他仍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1851年出版的《罗曼采罗》和《1853年~1854年诗集》,以及一些遗诗,有的写历史事件,有的是“时代的诗”的继续发展。诗歌的情调有时悲愤填膺,有时忧郁满怀,但是讽刺的锋芒和细腻的抒情仍隐含其中。海涅一直都没有放弃对祖国和人类将来的希望,诗中洋溢着战斗的豪情。《决死的哨兵》、《奴隶船》等是这一阶段有代表性的名篇。

同类推荐
  • 中国寓言

    中国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通常采取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集说理、劝诫、嘲讽、讽刺、诙谐于一体,给人以启示。同时还用短小精悍的话把十分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使得读者喜闻乐见,容易接受。
  • 我们把守护忘记了

    我们把守护忘记了

    这是一部纪实作品。作者生活在一个有患病父母的家庭,个人的事业已无暇顾及,生活的重心是如何照顾二老的生活的起居及看病养护。病中的父亲不通情理,无端的猜忌怀疑,夫妻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全家人的生活都处于极不正常的状态……作者对自己几年来的亲身经历进行了追述,巨细无遗,尽情倾诉,展示了一种真切而又复杂的情感体验。
  • 读不懂的女人

    读不懂的女人

    本书讲述女人的各个方面的情况。这本书会让你更了解女人,更读懂女人。
  • 大地大地

    大地大地

    “城市的灯光再亮,能亮过乡村夜空的那一颗星星吗”“再美不过是乡愁,再亲不过是乡土”,这是姚江平在诗集《大地,大地》里发出的呼喊和感叹。浓烈的乡情,永远的乡愁,是这部诗集的主题。诗人对故土的一咏三叹,对农人的殷殷深情,都体现在一行行的诗句里。诗集中的百余首短诗是作者近几年的呕心沥血之作。
  • 寂寞的守望

    寂寞的守望

    《寂寞的守望(文艺评论集)》介绍了:秦发生这部文艺评论集主要分为作品论,文艺论文,文化工作探索,灯下偶感四类。我们根据内容又将其概括为两类,其中一类是对宁夏当代文学艺术比较完备而准确地扫描与解读,在这方面,他是颇具功力的。
热门推荐
  • 从伍六七开始穿越

    从伍六七开始穿越

    斗罗某唐:谁敢欺负筱筱?吃我一记诸葛连弩...某兔:谁敢欺负筱筱?吃我一记兔登鹰...某清:...幽冥百爪...某白某荣某胖:不说了,看招...众人:Σ(?д?;)夜筱筱(夜晨)无奈:我真的不柔弱啊...(???ω??`)迎风泪流后续世界待定。。。
  • 与女鬼共处的岁月

    与女鬼共处的岁月

    一个出身农村的大学生大学报道后被一只生前只有过一面之缘的女鬼缠身,几经挣扎后无果,后在女鬼的协助和感召下修炼阴阳道法和穿越心经,出入阴阳,穿越梦境,与鬼怪斗争,救死扶伤,破获一个又一个离奇事件......
  • 芝加哥温暖

    芝加哥温暖

    在生活里我们永远只看得到别人的轻松与惬意时常会想要是我是他就好了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烦恼也许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他也正在羡慕着你我仔细回想回想周游的过去突然觉得如果没有这些变故其实他也不会成为现在的他自己我们经历磨砺不是为了成功而是为了丰富生活找到生活的意义
  • 仙魔创世纪

    仙魔创世纪

    热血的胖子,热血的宇宙!不一样的胖子,不一样的仙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半盏余香

    半盏余香

    记事,记情,记前尘往事,记所有想记之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正天荒变

    正天荒变

    世界之大,高人遍布天下,夜郎自大,不过谷底雀鸦。
  • 无良帝王的追妻之旅

    无良帝王的追妻之旅

    见过血流成河吗?某天夜里,邵爷心情不好,屠杀官宦千万,皇城再次换帝。殊不知,当天夜里,是那阎王爷见邵爷死的冤惨特意给的特赦让他重活一次。这一次邵爷“洗心革面”该杀的都杀,挡道的好汉全丧命。但传闻邵爷从小就有个喜欢的人,那人要邵爷往东他绝不往西,世人大惊忙问这姑娘是谁?原是城东头将军府里的“母夜叉”。
  • 诚信小郎君

    诚信小郎君

    满嘴谎言的街头小混混意外魂穿,获得诚信系统加持,从入赘的深渊一步步脱身,翻身做主迎娶女神,踏上不一样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