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37300000025

第25章 揭开神秘信仰的面纱(3)

《旧约》是一部充满智慧和美感的文学作品。它的神话、寓言、典故与格言,影响了许多代人的观念、习俗、文化和语言,它富有启示性的故事成为中世纪作家取之不竭的源泉。当时的诗歌、戏剧,小说、绘画和雕塑都以《圣经》为主要题材,例如英国中世纪行会剧《诺亚的故事》,布罗姆抄本剧《以撒献祭上帝》,以及叙事诗《亚当的滔天大罪》等都取材于《创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也不断从中发掘素材,画家乔托的《逃亡埃及》、画家马萨乔的《逐出乐园》以及米开朗基罗的雕塑《摩西》和壁画《亚当的创造》,都成为传世珍品。许多近、现代作家也写有以《旧约》故事为题材的作品,如弥尔顿的长诗《失乐园》、托马斯·曼的《约瑟和他的兄弟们》等。《旧约》是西方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之一,要研究欧美的哲学、历史、文学、法律等都必须对它有所了解。

《旧约》是历代祭司教徒们经过不断更改删节才成为了现在的样子,其中有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和神话,也有历史的记载,并非是在神的启示下成书的“神来之笔”。但无论如何,《旧约》仍是人类历史上宗教、文化、法律等很多方面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确有其事的“诺亚方舟”

《圣经》中的《创世纪》有一段传说:自从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违背上帝的意愿,被逐出伊甸园后,他们来到地面,一代一代,人布满了大地,但罪恶也充斥人间。上帝愤怒了:“我要将所造之人和兽、飞鸟和昆虫都从地上除灭,因为我造他们后悔了。”那时,唯有一个叫诺亚的人,心地善良正直,特别受恩宠于上帝,所以上帝告诉他:“在这块土地上,我决定救助你和你的妻子以及你的孩子和他们的妻子。我要使洪水泛滥地上,毁灭天下。你要用木头造一只大船,完成之后,要把你的家族,还要把所有的动物分成雌雄7对,都放到方舟上去,一切准备妥善,我就让雨不停地下40个昼夜,毁掉地上所有的生物。”

诺亚照上帝的吩咐用木头造成了方舟。方舟长130米,宽22米,高13米,分为三层,有1.5万吨级那么巨大。方舟完全落成,诺亚一家、所有的动物分雌雄7对都转移到方舟上。不久,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灾难开始了。大海的泉源裂开了,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一连降了40昼夜的暴雨,上帝完成了他可怕的惩罚。罪恶消灭了,生命也毁灭了。大地茫茫一片,唯有方舟在洪涛中不停地漂泊。据《圣经》记载,150天后,水势减退,诺亚方舟停搁在亚拉腊山巅(今土耳其东部)。又过了40天,诺亚放出鸽子,鸽子叼回一枝橄榄枝,表明洪水已退。于是,诺亚带着一切活物走出方舟,回到地面,重建家园。上帝告诫说:“你们要生育繁殖,遍布大地,切不可作恶,凡留人血的,他的血也必被人所流……”诺亚大洪水的故事是距今6000年左右的传说,不仅在《旧约全书》里有清楚的记载,被称为世界最古老的图书馆——古亚述王国都城尼尼微的文库中发掘出来的泥板文书上,也有着类似的洪水故事的记载。

起初,人们只是把这段故事当成一个传说、一个神话来传颂,并没有当真。但是近代以来,情况发生了改变。

1916年,俄国飞行员拉特米飞越亚拉腊山时,发现上头有一团青蓝色的东西,好奇心促使他飞回细看,他惊讶地看到了一艘房子般大的船,一侧还有门,其中一扇已毁坏。这个奇遇很快就报告了沙皇尼古拉二世,当时他曾令组织一支探险队,只因十月革命爆发,这项计划告吹了。

其实,拉特米并不是第一位发现诺亚方舟的人。早在17世纪,荷兰人托伊斯就写过一本《我找到诺亚方舟》的书,并附有方舟的插图。1892年,耶路撒冷代主教和当地土耳其牧人都说他们看到了“方舟”。

然而,《圣经》里并没有确切指明方舟停放在昔日亚拉腊山的哪座山峰上。在《圣经》时代之前已居于今天土耳其东部的亚美尼亚人与波斯人,早有传说确定“苦难的山”

相传诺亚方舟曾停搁在亚拉腊山(今土耳其东部)

就是方舟停泊之地。亚美尼亚人认为,他们是大洪水后最早居于地球上的种族,而波斯人则称亚拉腊山周围的地方为“人类的摇篮”。

亚拉腊山位于土耳其东端,靠近伊朗国境,是一座海拔5065米的死火山,山顶自古就被冰川覆盖着。土著居民们把这些山丘视为神灵,并且深信“诺亚方舟”的存在,他们从不愿意向外来的人们透露有关这些山丘的秘密。他们把这座山尊崇为神圣的山,相信人若登上山顶会被上帝惩罚。长期以来,谁也没有爬过它。

1792年,一个叫弗利德里希·帕罗德的爱沙尼亚登山家,初次在亚拉腊山登顶成功。随后,在1850年,盖尔奇科上校率领的土耳其测量队也登上了顶峰。1876年,英国贵族詹姆斯·伯拉伊斯在圣山高达约4500米的岩石地带,捡到了木片,并发表了他找到诺亚方舟残迹的消息。

1949年,俄国飞行员罗斯科维斯基拍下了第一张诺亚方舟的照片。照片中显示,一个模糊的暗色斑点出现在山顶厚厚的冰层下,因而不少专家怀疑那就是《圣经》中记载的“诺亚方舟”。

从此,诺亚方舟不再是人们口头的传闻,而是有了照片的实物。更令人吃惊的是,照片放大处理后,测出船身长为150米,宽50米,和传说中的诺亚方舟极为相近。

此后,美国的阿仑·史密斯博士组织了亚拉腊山远征队,以探寻诺亚方舟为目标,可是未能达到目的。1952年,法国的琼·多·利克极地探险家又组织了探查队,并成功地登上了亚拉腊山顶,然而关于诺亚方舟则什么都没有发现。可是,当时的一个叫琼·费尔南·纳瓦拉的队员却思忖:“一定在亚拉腊山的什么地方,残留有诺亚方舟,我要用双眼清楚证实它。”他下定决心,于1953年7月,带着11岁的小儿子拉法埃尔,试图第三次登上亚拉腊山顶峰。正当两人都心灰意冷的时候,他们发现一截方舟的残块有一点露在冰河上面。父子俩异常激动,他们从冰川中小心翼翼地将那方舟的残木块挖了出来。诺亚方舟发现的消息引起了世界的轰动。方舟木块分别被运到巴黎大学、法兰西研究院、西班牙与埃及的最高学府和考古机构,进行了科学的研究。

专家们用碳14及其他先进技术进行测定,证明这些木块是“歌斐木”,是经过特殊防腐涂料处理过的木板。经鉴定,它至少有4484年的历史,正是所传“诺亚方舟”建造的年代。根据木块上加工的凹凸的痕迹分析,专家们认为它是一个大建造物的一部分。专家们推测,这残木很可能就是诺亚方舟的组成部分,或者是诺亚死后,亚美尼亚人为纪念诺亚而特地制造的大方舟的一块木板。无论如何,这是远古人类有关洪水的传说所遗留下来的重要实物。

人们惊呆了,又有照片,又有实物,费尔南坚信自己发现的就是“诺亚方舟”。后来,他根据这些探查结果,写了一本书名叫《我发现了诺亚方舟》(1956);他还在全世界到处举行报告会,引起了强烈反响。

1957年,土耳其几名空军飞行员驾驶飞机考察亚拉腊山顶,发现这个物体呈船型,这更引起了各国考古学家的浓厚兴趣。但由于当时正是美苏冷战时期,苏联以“防止美国间谍接近苏联”为名,禁止各国飞机驶入山脉附近。

但有人却提出了质疑:即使发生特大洪水,地球水位也不会升到5000米的高度,方舟何以能在亚拉腊山巅?难道是地壳变动?

到20世纪80年代初叶,美、苏、法、德、日及中东一些国家的考古学家们发现,在距今五六千年的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的两河流域的确发生过大洪水;在古亚述王国都城尼尼微的拔尼巴国王图书馆遗址里,还发掘出“泥板文书”,泥板上也有关于洪水泛滥的记录。据此,学者们推断,《圣经》中上帝指示诺亚造方舟躲避洪水之事即源于此。专家们认为,诺亚方舟有可能就在达阿禄山上,今天的达阿禄山从山间至山峰仍有厚厚的冰河。

据推测,也许是洪水之后天气巨变,洪水的一部分冻结为冰河,当诺亚等人爬上山顶躲避洪水时,天气突然变冷,竟使他们乘坐的方舟冻结在冰河中。

可以设想,5000年前在美索不达米亚的确发生的一场大洪水,诺亚家族预见到当地的江河有泛滥之征兆。于是他们造了一只船,贮藏了足够的物资,出于自然的冲动,给牲畜留出了舱位。那场洪水使生命财产损失浩大。经过漫长的漂泊,那只船搁浅在某一高地或丘陵上。随着时间的消逝,这件大事的传说就作为家喻户晓的诺亚方舟的故事而流传了下来。

最令人震动的消息,还是20世纪80—90年代的事。美国学者戴维在亚拉腊山以南的乌兹恩吉利附近的穆萨山顶发现了一艘大船,这个村庄与史书上所说的尼塞村位于同一地点。该船船头成洋葱状,船身长164米。1989年9月15日,

米开朗基罗的油画——《诺亚方舟》

两名美国人乘直升飞机飞越亚拉腊山西南麓上空时,发现了诺亚方舟,并拍摄了照片。驾驶员查克·阿伦说,在亚拉腊山的一处通常由冰川覆盖的、海拔4400米的地方发现了一只方舟形物体,而那处地方的冰川今年夏天因该地区高温天气而消退了。阿伦说:“我百分之百地确信,这是方舟。”

1995年,美国卫星图像分析专家波尔谢·泰勒也开始关注这个被称为“亚拉腊山奇观”的神秘物体。

根据飞机航拍、侦察卫星以及商业用遥感飞行器拍摄到的照片,发现亚拉腊山山腰处有一处“不规则区域”。引起人们极大兴趣的“不规则区域”,位于亚拉腊山西北角海拔4663米处,几乎被冰川掩盖。泰勒声称“不规则区域”的长宽比例和诺亚方舟的长宽比例一样。

据记载,诺亚方舟蓝图的长宽比为6:1,而卫星拍摄的照片显示,这一“不规则区域”的长宽比也是6:1。如果是船的话,这是在海上航行抵御各种风浪的最佳尺寸。经过模拟实验证明,这样的船即便面临巨浪也不会倾覆。

被发现的“诺亚方舟”长300英尺、宽50英尺,高30英尺,分为上、中、下三层。这个尺寸是长133.29米、宽22.22米、高13.33米。方舟每层甲板的面积有3000多平方米,约为泰坦尼克号的一半。它的总重量为1.4万吨,完全由木头构成。

诺亚方舟的容积是另一个人们关注的话题。《圣经》中说,诺亚依照上帝的指示,将陆地上的所有动物都带一公一母到方舟内。那么,方舟能够容纳这么多动物并生存300多天吗?

地球上哺乳动物3500种,鸟类8800种,爬行动物及两栖类动物5500种,昆虫25500种。而诺亚方舟的体积为39500立方米,相当于520多个标本集装箱。如果以每个集装箱容纳240头羊来计算,方舟总共可以容纳3.6万头羊。从理论上来说,诺亚方舟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来躲避洪水。

泰勒对这一发现持乐观态度。泰勒说快鸟(Quickbird)遥感卫星拍摄的高清晰照片是“新的重大进展”,“我把这项工作叫做卫星考古工程”。参与这项考古工程的卫星阵容强大,包括快鸟遥感卫星、Ikonos卫星以及加拿大的雷达卫星(Radasat—1),泰勒还可以看到解密的美国情报机构的航拍和卫星照片。

泰勒说他的目标十分明确,那就是要综合所有的照片,使亚拉腊山之谜大白于公众,而且要经得起科学家、影像专家和其他专家的检验。他说:“1993年开始这项研究时,我没有先入为主的观念。”

泰勒在解密了中情局亚拉腊山全景照片后,用红线标注出“不规则区域”。前些年,中情局解密了55000多张世界各地的卫星照片,其中就包括这一张。红线标注的就是“不规则区域”,位于亚拉腊山西北角海拔4663米处。雷达卫星的成像精度可以达到8米。由于雷达卫星不是光学照相卫星,因此图中有硬物的无线电波反射,因此研究人员认为“不规则区域”并不是阴影。

泰勒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推动对亚拉腊山展开实地科考。

为了解开“亚拉腊山诺亚方舟”之迷,近年来已组织了多支考察队开赴亚拉腊山进行探测。探测小组的成员大多表示,对于了解《圣经》的人来说,一旦诺亚方舟被证实真的存在,它就会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标志,以及人类进化发展的一个记录。人们在锲而不舍地寻找诺亚方舟的遗迹,但无论结果将是怎样,诺亚方舟永远是善良和纯真的源泉。

既非神圣也非罗马的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是西欧和中欧的封建帝国。早期为统一的国家,中世纪后演变为一些承认皇帝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人们一向认为“神圣罗马帝国”国如其名,是由罗马人建立的教权高于一切的大帝国。但事实上,

正如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伏尔泰所说,“它既非神圣,又非罗马,更非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由四个阶段而来:法兰克王国→新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

日耳曼民族包括以下部落:哥特、汪达尔、勃艮第、条顿、法兰克、苏肯、舍罗斯克。后因对罗马帝国的战争需要,组成了三个部落联盟:阿勒曼、萨克森、法兰克。

486年,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开始墨洛温王朝。三个世纪后,被加洛林王朝取代。查理大帝在位期间,征战四方,建立了强大的帝国;他又皈依基督教,护佑教廷。受其庇护的教皇利奥三世出于感激,在查理事先不知情且并不情愿的情况下,突然向其加冕,称他为“罗马皇帝”。从此,开始了延续千年的帝教之争,也开启了神圣罗马帝国。

由于是教皇加冕,神圣帝国的皇帝在位期间,其根本国策都是南进,控制意大利,乃至于忽视对国内的管辖。

961年,奥托派兵进入罗马,支持被罗马贵族驱逐的教皇约翰十二世复位,约翰十二世感恩戴德。962年,德意志国王、萨克森王朝的奥托一世建立起了相当于现在的德国、奥地利、捷克等国疆域的王国;随后,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成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也成了罗马的监护人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从此,奥托一世以合法的古罗马帝国皇帝继承人的资格,正式称为“奥古斯都”即“罗马皇帝”。

10世纪,东法兰克王国分裂为五公国,最强盛的萨克森公国的奥托大帝四处征战,吞并了北意大利,强逼教皇为其加冕,称“奥古斯都”,重建帝国。帝国统治者以罗马帝国和查理大帝的继承者自命,对外大肆扩张,对内则以农奴制等形式剥削农民。12世纪中叶,腓特烈大帝又征服了意大利,

这次加冕后被正式称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帝国的疆土,包括今天的德国、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意大利北部和法国东部、荷兰、比利时等地区。这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的起源,这个帝国就是“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

同类推荐
  • 明朝鬼话

    明朝鬼话

    明朝万历年间,文官势力逐渐强大起来。皇帝与文官的矛盾表现在税制方面,神宗皇帝在缺乏有效制衡的情况下,便派太监寻找民间力量对付文官,文中的主人公李圆朗便被选中。圆朗跟文官的斗争集中在三个方面:采珠、木材和矿税,经过层层剥丝捋茧后,终于发现文官集团依靠一个庞大而神秘的宗教组织来操控贵州的一切,圆朗意识到要想打掉这个宗教组织必须也成立一个宗教组织来抗衡它。本书以鬼话的形式表现万历朝最深刻复杂的政治矛盾,风格新颖、内容奇特、情节跌宕,让读者了解晚明时期种种社会形态及社会矛盾,以全新视角展现大明王朝诡异莫测的一面。
  • 四国演义

    四国演义

    桃园依旧把义结,却是项关张;刘备依旧把德玄,却是小人样;四分天下曹刘孙,外加楚霸王;天已死兮天已死,管它苍与黄!
  • 1893年生人

    1893年生人

    2095年,疯狂的华裔博士路易斯-刘收集了中国历史上杰出人物的时空镜像,并将他们捆绑在电影学院的年轻教授方朔身上,进行时光传输。从而造就了一个生于1893年,妄想重建世界秩序,终生被重度精神分裂症及多重人格障碍所困扰的失败的实验产物。
  • 明雪

    明雪

    皇太极窃天河之水下凡筑满清,点燃了女真气运;袁崇焕引南冥离火入世护朱明,延长了汉家国祚;毛文龙脚踩蛟龙俯瞰乘势而起,东江建镇;九千岁立身紫禁之巅啸月当空,宇内第一;江湖之中,有一剑破千骑的白露剑仙,有一刀断海潮的北地刀王,有会飞的剑客,有会转世的和尚……庙堂之上,有一字退敌的大儒学士,有一计篡国的纵横大家,有会沟通鬼神的钦天监,有会画出前世的老童生……这一年,大明江山下起了雪,有一卢姓少年,缓缓走来,他能否在这雪中,留下属于自己的足迹。
  • 和名家一起回眸汉室基业

    和名家一起回眸汉室基业

    这本书以汉朝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把大师、要事、名人等串联起来,讲述一个个生动的任务故事、历史事件。希望每个读完这本书的人,都能有所体悟,有所收获。
热门推荐
  • 《红流纪事》五四风云

    《红流纪事》五四风云

    丛书所选之“重大事件”,只选择了民主革命28年历史当中30件大事,力求通过这30件大事大体上涵盖中共党史基本问题的主要方面。这首先就遇到了选取哪些事件最为合适的问题。就我们的水平而言,很难说就一定能够选得那么准确、恰当。但总体设想是,应以讴歌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业为主,有的也可侧重总结某些历史经验或教训。
  • 我五行独缺爱

    我五行独缺爱

    他是新世纪名声大燥的特种兵,顾家的天之骄子,性格刚毅,勇猛,而又机智;他是感情破裂的家庭中长大的理性少年,性格敏感,压抑而又偏执;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男人,如何找到共通之处,而在异世相互扶持,走出截然不同前人的辉煌之路
  • 我那不堪回首的婚约

    我那不堪回首的婚约

    出差回来,意外发现未婚夫和亲妹妹的奸情,面对罪证,亲妹妹竟然厚颜无耻的说他们才是真爱,而未婚夫说这些只是意外。真相之后,我该何去何从?是选择成全他们还是报复他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楚擒记

    楚擒记

    白雪皑皑昆仑山,人间仙境在身旁,万山之祖神话的起源之地,似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强势锁婚:总裁追妻太难逃

    强势锁婚:总裁追妻太难逃

    “老板救命啊,有坏人追我,求求你帮帮我,要我做什么都可以!”她看也不看,一溜烟钻过一个男人的胯下,翻身滚进了他脚边的茶几下面。“记住你说的话。”某人:真是刚出狼窝又进狼窝……
  • 迷失的文物

    迷失的文物

    本书汇编了我国流失海外的一些珍贵文物的信息。这些文物包括青铜器、瓷器、雕塑和中国书画艺术等,并介绍了它们的由来、历史和艺术价值、流失过程以及现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游戏之炮灰逆袭记

    快穿游戏之炮灰逆袭记

    【推荐新文《重生后夫人开金手指啦》】社会你晚姐,话少路子野。大白很怀念以前的向晚,那时,她傻,她白,虽然她不甜。总之不会像现在的她一样,甚至上演手撕系统现场!!!*高冷将军:“我正一点一点倾心于她。”人妻晚:“将军,人生如戏,逢场作戏。”*天才少年:“我居然对机甲有了反应?”机甲晚:“伙伴之情,我懂我懂!”*自闭小哥哥:“如果我会说话了,我一定要对她说……”反派晚:“可是你不会说话。/摊手”*电竞男神:“我游戏上,从来都是输少赢多。但在你面前,注定输多赢少。”某晚摊手:“队长,队内谈恋爱扣工资!”
  • 宋时歌舞

    宋时歌舞

    北宋末年,风云突变。内有奸臣弄权,外有强敌虎视,中原山河支离破碎,民族已是危亡之时。于大厦将倾之际,一名后世小有名气的演说家,附身在了一名逃难的少年身上,扇动着他弱小的双翅,想要带来一场足以改变民族命运的蝴蝶效应。
  • 玉龙经

    玉龙经

    王凡穿越到龙元大陆没老爷爷,没有金手指,只有天空掉下一本玉龙经,掌轮回得永生万族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