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2900000121

第121章 后记

霍去病是华夏兵家的杰出代表,然而这样一个不凡的人物,史书上的记载却又非常简略。可能正是因为复原那段历史有难度,所以专门写他的历史小说并不太多。笔者在写作过程中,感觉有四个方面是比较花力气的,总结如下:

(一)军事问题

写霍去病,军事肯定是第一个难点,他究竟是怎么打仗的?为什么他能够取得那么辉煌的胜利?《史记》中对此几乎没有记载,而《汉书》的这一段又几乎是照抄《史记》,所以军事部分是花力气最多的部分。

霍去病创建的阵法名叫“车悬阵”,但历史上仅存其名。一般见到“车”字,自然都知道指的是战车,但是不太容易想到的是,“车”字还有一个古老的意思,那就是旋转。此外,皋兰山下的古战场,至今仍叫“锯条山”,“旋转”和“锯条”合在一起,有了“旋刀”这个名字。见过车床的读者可以回忆一下车床,见过油锯的可以回忆一下油锯,就可以理解旋刀冲锋的厉害之处了。

旋刀纵队的两大法宝,第一个正是“用旋转来保证速度”,第二个则是“旋刀队列很薄,故两侧敌人均无法向我放箭,而我可以向他们放箭”。《史记》中记载霍去病“所将常选,然亦敢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军”,说明他们是深入敌阵的搅杀,而且他本人与一些“壮骑”是身处刀尖部位的。

《史记》中记载了漠北之战有武刚车,但只说了卫青是用连环阵,但霍去病的阵法就没有描述了。挖掘这个“悬”字,最后本书取了悬停之意,也就是以战车为节点,疏而不失地网住整个战场,因为这是全攻全守的打法,有鲜明的霍氏风格。

至于河西之战有没有用战车,《史记》里没有提到用战车,笔者也认为应该是没有用。首先车悬阵也需要一个发展成熟的过程,其次河西第二战明确记载了是在祁连山里打的,车战并不适合山区的地形,所以本书中写河西两战,只用了旋刀纵队。

其实这个纵队的“纵”字,还是从《史记》中找到的。所以有时候司马迁真让人挺无语的,你说他完全没记载吧,他实际上也记了点,但就是惜墨如金,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的仔细去抠。而且对于霍去病的作战,他都是直接引述天子诏书,报一下人名地名和数字而已,读起来完全是一副“反正是天子这么说啊,其他的我就呵呵了”的口气。引诏书就引诏书吧,还偏偏把诏书里最关键的一句话给省去了——那句话正是汉武帝对霍去病的评价,“可谓能舍服知成而止矣”,意思是“能宽大降服者,功成而知止”,如果不是班固在《汉书》中又把这句话给记上了,后人都不知道霍去病得到过这么高的评价。

所以若要评价司马迁笔下的霍去病写得怎么样,我只能说,似乎司马迁是煞费苦心、处心积虑地不好好写呢。由此也可以看出,卫霍当时并不怎么见容于官僚世家集团,司马迁也对卫霍有一定的偏见,这个题目已经有很多人论述过了,我就不再多说了。当然还是要感谢太史公的,毕竟人家还是写了,人家要是不写,我也不能把人家找出来扁一顿。我把《史记》中的卫霍列传附录于后(见附录一),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看。

关于战争的地点和路线,笔者先后五次实地考察,也参考了很多考据资料和研究文献,得到了很多当地人的指点,虽然只是本小说,但也尽量争取自圆其说吧,书末附录了一份简要的路线示意图(见附录二),以供有兴趣的读者参看。

军事这一部分,必须要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我一个人是做不到的!

(二)思想境界的揣摩

揣摩霍去病的思想境界,是本书花费力气第二多的地方。霍去病是华夏兵家的代表人物,他是在华夏文化的滋养下成长起来的,所以,必须站在华夏文化和道统的角度来揣摩他的思想境界。

首先必须强调他许身于国、许身于使命的赤子之心,然后,以武止戈、协和万邦,正是历代华夏兵家的共同理想,并不是单纯的追求武功,更不可能为杀而杀。除此之外,他对人生中各种问题的看法和处理方式,也是要从当时的文化角度去揣摩的。

为了从道统的角度把这些思想讲清楚,笔者决定借助于《易经》,因为《易经》是华夏的群经之首,是华夏文化的元典,是诸子百家(当然也包括兵家)的活水源头。

所以结合故事情节,本书中一共谈到了六十四卦中的八个卦,其中六个是三对覆卦。“师”与“比”这一对覆卦,是讲用兵打仗与协和万邦的对立统一关系,以便于读者理解华夏兵家的境界。“咸”与“恒”这一对覆卦,是讲恋爱与结婚的关系,以便于读者理解古人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渐”与“归妹”这一对覆卦,则是为了说明正室与侧室的问题,因为这种情节,如果不把问题从原理上讲透彻的话,写起来就容易流于低俗了。此外还提到了“蒙”卦和“萃”卦。

在易经这方面,我要衷心感谢李守力先生的教导!对《易经》有兴趣的读者,我也大力推荐您可以去读读李守力先生的著作。

(三)关键情节——为何杀人

众所周知只要写霍去病,绕不过去的一个点就是他杀了李敢。杀人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我认为此事绝不简单,而是一个重大关节。李敢击伤了卫青,霍去病第一时间不可能不知情,气头上他并没有出手,就说明不需要他出手。而到狩猎时已经又过了一段时间,已经不在气头上了,若说他是处心积虑地设计好了在那会儿下手,我个人是完全不信的,李敢曾是他的手下,他们曾在漠北共同出生入死,试问他下得了手吗?我认为,他只能是在情绪激动以及无可选择的状态下、为了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才不得不出手的,而且这是一次风险非常高的仓促出手。

这时候我就注意到李敢的叔父,丞相李蔡的死正好就是在三月,时间点上吻合于春猎,而且他是被汉武帝以一个非常牵强的罪名“侵占陵园土地”逼得自杀的,这个罪名不是很大,《汉书》中说这会“下狱”,而他却自杀了,也就是说其实是汉武帝起了要他死的心,他也就只能死了。

何况,司马迁在《史记》里明确地说了李蔡的人品差,原文是“蔡为人在下中”。司马迁和李家的关系众所周知,就连他受腐刑也是为了帮李陵说话,所以司马迁若说李蔡人品差,那肯定是真的差了。但司马迁又没写任何事情来证明其人品差。若李蔡是弄权枉法、贪污腐败,他完全可以记录,之所以不记,说不定李蔡做的,正是一件不能记录的、隐秘不宣的事情,在这件事败露后,李蔡被汉武帝迅速找借口除掉。而他的侄子李敢,则很可能是这个事件的牺牲品,李敢的死正是这件事情的转折点。

那么这件事情究竟应该是什么?我觉得应该与夺嫡有关,因为,除非是太子受到直接的威胁,霍去病为了任何别的理由,都犯不上直接出手去杀李敢,何况还是风险如此之高的仓促出手。

而《史记》里的三个“不写”,则构成了我的“证据链”。首先《史记》没有写李蔡到底是做了什么才得到如此差评。其次《史记》没有写李蔡之死的时间,要看《汉书》你才知道原来是“李敢死后一个月”如此敏感的一个时间点。第三司马迁记载汉景帝的十四个儿子时,都记下了他们的母亲是谁,包括位分较低称“姬”的,但是写到汉武帝这里,却提都没提皇三子和皇四子的母亲是谁,直到《汉书》,班固才记录了他们的生母是李姬。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史书里不写什么,往往比写什么更耐人寻味。这三条很像是司马迁故意不写的,说明其中可能有隐情。在跟李家有关的事情上,太史公多少有点特殊对待,这也是很多人都有的看法。所以,这个李姬很可能来自陇西李氏,而李蔡集团暗中有夺嫡的动作,最后因李敢被拔掉而阴谋破灭,李蔡迅速被汉武帝除掉,之后知情人也就缄默不言了。

以上是把我的猜测过程交代给大家,至于读者能不能够接受,那肯定是因人而异了。霍去病扶保太子的态度是史有明载的,他带头请立三位皇子为王的奏疏就载于《史记》,不难看出,在阴谋者谋夺东宫的计划已经破灭之后,太子一方以这一手作为收尾是非常漂亮的,也非常符合霍去病不留后患的战场风格。

还有,除了《史记》里明确说了人品不行的李蔡,其他有名有姓的我没有写第二个坏人。因为我从史书里没有找到他是坏人的证据,我觉得自己不能硬把人家写坏。当然写小说也可以虚构一个坏人来推动情节发展,可是我想,只要情节的逻辑能够自洽,也不是非得有这么一个角色不可的。

(四)素材选择

本书在材料选择上的原则是:《史记》和《汉书》是不敢违背的;《史记》与《汉书》之间若有差异的,以有利于卫霍为准;《资治通鉴》及其他史书中若有与前两者相冲突的地方,均以前两者为准;史书以外的其他材料选择,以有助于把故事讲圆为准。

关于《史记》和《汉书》的不同之处,在汉武帝这一朝,还是值得好好分析一下的。因为司马迁是这一朝的当事人之一,有他的局限性,比如他笔下的汉武帝,神神道道、不务正业,与班固写的汉武帝完全就是两个人!而卫霍的传记,《汉书》基本是照抄《史记》的,在这种大前提下,凡是二者有不同之处,正说明这是班固认为必须要改、不改不行的!而且仔细考察这些差异,《汉书》的说法都对卫霍更有利,所以本书在两者不一致的时候都取《汉书》,后文也专门附录了这些不同之处(见附录一),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

史书以外的材料选择,比如倒看北斗、酒泉御酒、柏梁联诗、神君现形、琴歌、霍去病名字来历,历来都有人说只是传说而已,我觉得作为小说,作者可以自由选择用还是不用。举个例子,柏梁台联诗,一般说法是柏梁台落成的时候霍将军已经去世,所以他不可能参加那次联诗,但是这种说法无法解释诗里面的“大司马”是谁,明明是一人一句诗,难道让卫青一个人联两句吗,根本不合理啊。

后来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关于柏梁台位置的研究文章,其中提到了柏梁台就位于昆明池边,是在开凿昆明池的时候堆土而成的。我觉得这个讲法很有说服力,确实完全可以先堆山,再慢慢地盖上面的建筑(即那些著名的承露金人之类)。史有明载,昆明池是在元狩四年挖好的,那么土山应该也是那时候堆起来的,所以我就这么写了。其实,柏梁联诗的每一句,细品也都很有味,的确都扣着每个人的身份,从中能揣摩出不少东西,这也不像是伪作能有的高度。

再举个例子,封狼居胥之后的《琴歌》也有说是后人托名伪作,不是霍将军写的,但是我细品这诗的每一句,不折不扣是华夏兵家的情怀,伪作能有这个高度吗?还有人认为霍去病不见得有这个文采,我的想法是正好相反,霍去病太可能有这个文采了,因为华夏兵家历来强调的就是文武双全,《吴子兵法》论将,上来就说“总文武者,军之将也”,从写兵法的孙武、吴起、尉缭、李靖,再到留下著名诗词的辛弃疾、岳飞、戚继光,华夏历代兵家有文采的多得是!再说《琴歌》其实也不是有多好的文采,受过《诗经》熏陶的西汉文化人,写出那样的辞句很正常,何况是接受过贵族教育的霍去病。

还要说明一下,有一条素材是我亲身接触过的,那就是本书第十五至十七章中有关“数”的那些内容,就连摆图见心相的事情作者也亲身经历过,这就是至今仍有传承的华夏内数文化,猛一看似乎很神奇,然而却是真实存在的,在此我要衷心感谢王丰满老师的教诲,如果哪位读者有进一步了解的兴趣,我也郑重推荐您去跟王老师深入学习。

以上作为后记,主要是向各位读者汇报一下我写本书时的一些想法,同时欢迎您批评指正书中的问题。

最后,谢谢您读到这里。

觉明堂主

二〇一七年于北京

同类推荐
  • 三国仁德记

    三国仁德记

    仁德为主,万事皆仁,可平天下,得人心者得天下。我本不欲争天下,可天下为何要来与我画上因果!!!不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人物!不一样的时间!
  • 三国蓝洞人

    三国蓝洞人

    “哥,为什么我总觉得我是女孩子?”“嬴儿吖,你不能老是想着自己是女孩子,你要记得,你是个男孩子。”“知道了,哥。”原本在末世霸主一方的小情侣为了唤醒玄纤冢而穿越三国,未想成为了亲兄弟所谓蓝洞人,借卢氏之名,引申为开挂之人
  • 破元史记

    破元史记

    人类突然收到LYB3510宇宙文明传递的求救信号以及他们的历史文件,奈何人类无法支援外星友人,只能将他们的历史在我们的世界中传承下来
  • 泱泱武周

    泱泱武周

    泱泱武周朝,传九世历六帝三女皇,武周建中八年,21世纪宅男重生于广南东路广州府一富贵人家中,本想着苟且因循的混日子,可是内有乱臣贼人,外有野蛮辽、金,不得已开始了“改变”……
  • 东汉大才子

    东汉大才子

    穿越千年历史,重回东汉末年。与曹孟德把酒言欢;与刘关张义结桃园;与袁本初青楼醉酒;与孙公台共问英雄……我要战,握手中长枪,率麾下铁骑;战尽群雄,横扫八荒;手掌屠刀,斩尽不平。我守护,天下纷乱,百姓疾苦;外族入侵,犯我疆土。立我万里长城,护我大汉疆土!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唯爱卿,伊人所在,情之至深。心之所念,唯思唯忆。待天荒地老,沧海桑田,愿今生相守,不负流年!
热门推荐
  • 华为经营法:任正非的企业管理哲学

    华为经营法:任正非的企业管理哲学

    华为最初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成立至今仅仅30余年,然而其成就却是遥遥领先。作为令人关注的企业之一,华为如今已是中国科技企业的一张名片,华为内部的谈话内容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华为经营法:任正非的企业经营哲学》一书,全面梳理了华为的内部讲话,结合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将华为人的经营管理理念融入其中,为读者全面展示华为人真实的思想。
  • 天使的恩赐

    天使的恩赐

    世界末日过后,部分人类获得了超自然的力量。科技力量的政府,魔法力量的教会,变异异能的亚人种,三方激烈冲突最终爆发了惊世骇俗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肆虐之处,陆地沉没,狂洋奔流。战争结束之后,科学侧在北太平洋建立了水上之城帝都,魔法侧大西洋上空建立了天空之城魔都,亚人类则占据世界屋脊建立了幽幻之城雾都。而故事就在这样一个和平的年代……
  • EXO之雨季保镖

    EXO之雨季保镖

    江城,一个不繁华的小城。我想我还是会很喜欢你,不管是三年前的失忆还是两年后的重逢。
  • 掌巫

    掌巫

    江陵巫主之位,至尊无比,薛翎却过得谨小慎微,含恨而终。再一次睁开眼,她回到了从前……这一世,她要以巫为谋,以医为策,权势,名声,性命,她都要握于手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珑华似锦

    珑华似锦

    关于复仇和毁灭的故事······玲珑阁历代阁主都背负着一个使命,据说转世的莲花能够找到玲珑塔的下落,玲珑阁的存在,从来只为守护玲珑塔而存在。玲珑塔一旦现世,三界必将大乱······
  • 作秀

    作秀

    以小人物杜蘅的视角,揭示“名校”潜规则——“名校”离普通人有多远?“名校”教育价值何在?“名校”教师都在忙什么?“名校”是什么人的天堂又是哪些人的地狱?......
  • 魔王大人不好惹

    魔王大人不好惹

    原本她只是小渔村中一个普通的凡人女子,有着平静美好的生活。直到一场巨大的灾难袭来,她从小生活的渔村被屠戮殆尽。侥幸逃脱的她,发誓要修炼报仇!然而江湖险恶,步步危机,这一路无疑是辛苦的,而报仇的前提便是自己得要活着。她牢牢记着爹的话,明哲保身,不要去招惹危险的人和事,比如,黑名单上某久负“盛名”的大魔头。越是怕什么越是来什么,她不去招惹别人,别人却主动送上门来招惹她,重点是,招惹她的人偏偏还都是她惹不起的人!楚觞深深凝视着她,表情似狡黠又可爱的小狐狸般,一副委屈之色,绝美的眸中仿佛盛着一汪春水:“娘子,为夫曾经很愚笨,不懂得爱是何物,更不懂得如何爱人,伤了娘子的心。娘子是为夫捧在心尖尖上的宝贝,为夫对娘子的爱,哪怕天崩地裂,日月消融也不能减少半分。为夫发誓,此生此世,生生世世,只爱娘子一人,我楚觞只属于叶晓萸。”叶晓萸欲哭无泪:“不要啊……”
  • 谋略始祖——姜尚

    谋略始祖——姜尚

    姜子牙,字子牙,号飞熊,也称吕尚。商朝末年人,其始祖四岳伯夷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因此得吕氏。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 双向暗恋吧会长大人

    双向暗恋吧会长大人

    【番外正片都已完结,可放心食用】【新书《我被黑化大佬绿茶了》欢迎收看】校园歌姬x学生会主席(羞涩萌系美少女x腹黑双面校草)杨玖自从认识了唐遇怀,就无时不刻不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自己怎么会认识这么一个无赖的人?第二:自己为什么会喜欢上这个家伙?看着唐遇怀身边肤白貌美大长腿的女生,见色起意的杨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将喜欢藏在心里,绝不让别人发现。只是懵懵懂懂的小白兔不知道,披着羊皮的大灰狼其实早等着这朵小花长大,然后以公徇私,再恶狠狠将她拿下。多年后,一代乐坛女神被爆隐婚。而第二天,律界大佬变发了微博,引发众人热谈:“唐太太,好久不见。@布丁奶糖”而微博名为布丁奶糖的乐坛女神也低调回应:“唐先生,别来无恙。”微博后还配了一张照片。照片上,年轻的少年和少女并排站在一起,阳光正好,笑容正甜。双向的暗恋,谁也不知道谁先喜欢的谁。但青春的甜蜜,却融化在浓浓的时光里,惹人沉醉。“你是我永远无法割舍的月光,”“而你,是我此生唯一的依靠。”从此,携手一生,无问离别。【小甜文,细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