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23800000076

第76章

第三广释中疏谓闻无相不惊等者。此不惊等同金刚经诸论皆释。天亲论第二有其二解。一云不惊者。谓于诸无生之理心不惊愕趣生道故。不怖者。谓于诸法无和合相心不怖惧。而于世俗和合相中相续分别不执为实故。不畏者。心不如是永决定故。第二释云。复次不惊等言如其次第。谓闻时思时修习时心安不动。众生等想已远离故。无著论第二云。声闻乘中。世尊说有法及空法。于听闻时闻有法无有故惊。闻空法无有故怖。于思量时于二不有理。闻不能相应故畏。更有一释约三种无性故。即下疏意能断金刚般若论第二云。惊者谓于非处生惧(若正释梵音应云越怖也)违越正理如越正道可厌恶故。言怖者(应云续怖)相续生惧怖既生已不能除断故。言畏者(应言定畏)生决定心一向畏惧。此等若无便成心离惶惑。今疏中总有三释。初一即无著。第二释而展彼论文。次释即合其三释。一正是天亲。第二约三慧释。亦别配论文。二初句越字次句续字后句定字。即正是能断金刚意。三者即此三字亦兼天亲第一释意

疏。又闻有无所有等者。即第三释即同无著第一解故。疏三释已含诸论五释。疏爱乐者思慧之初等者。论云云何菩萨法随法行。当知此行略有五种。谓如所求如所受法。身语意业无颠倒转。正慧正修(此标列五行也)论云。云何菩萨于法正慧。谓诸菩萨独居闲静。随所闻法乐欲思惟。乐欲称量乐欲观察。乃至云。是菩萨由即于此已所得忍数数作意令坚牢故。能于其修随顺趣入。释曰。乐欲思惟即经中爱乐。随顺趣向初终之义。论中广明。今疏略显。爱法乐观为初。久思向修为终。疏专心忆念者修慧之初等者。论云云何于法正修。当知此修略有四相。一者奢摩他。二者毗钵舍那。三者修奢摩他毗钵舍那。四者乐修奢摩他毗钵舍那。乃至云。如是一切所作业。由前四种修相皆得成菩提。释曰。论说四种修相。即此经中专心忆念修习安住。修初后相。论亦广明。今疏略具。以起加行为初。以成加行根本定及依定发慧。而为其体。疏具如瑜伽菩萨地中者。即第三十八万种性品。菩萨所受学法七种方便。于中具多胜解。法随法行第二方便中。广说此义。论云。云何菩萨具多胜解。谓诸菩萨于其八种胜解依处。具足成就净信。为先决定喜乐。乃至云。八者于善言善语善说胜解依处。具足成就净信。为先决定喜乐。谓于契经应颂记别等。皆具多胜解。彼疏云。契经等法是解所印之境。名胜解处。信与胜解得递为因。今取彼信所生胜解。故信为先。言决定者。显胜解之体。喜乐言显胜解之果。喜乐即是喜受也。或即欲乐。释曰。论言信解即此经中深信悟解故。晋经中但云信解。第二顺忍释中。皆用止观者。既行顺诸法行中之要。唯止与观故。疏止思一境者。谓创修之时系缘一境不拣事理。经云思惟。疏止安事境顺其理故者。谓前创修事理容别。今渐深入故。即事入玄。上之二止皆通随缘。体真止中停止止也。二处之观并通空假。皆观达观也。疏谓止惑不生者。即止息止也。以妄息名止故。其正住修习者。即双住空有中道不偏故云正住。义通观穿及与观达。故云观彻前境。疏寂冥理境者。即不止止谓既与理冥。非止非不止强名曰止。智显于心者。即不观观。法界洞朗非观非不观。而强名曰观耳。疏上四皆止观俱行者。亦容有止观别修。则未为真实顺忍。若俱运者方为真耳。第三无生忍。疏释中释初征意云下。疏文有二。先正答前征。后此则以缘集故下。释上答。文偈文具有者。偈云菩萨亦如是观察一切法。悉皆因缘起。无生故无灭是也。疏释第二征意下。此中疏文有三。初明举总摄别称为无生。二以初摄后。但标无生。三重释前义。疏若从别义下。即第二以初摄后释。但标无生。是以信力入印度经等者。彼经广说初地之相。其第二卷云。复次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有五种法。则能清净初欢喜地。得大无畏安隐之处。何等为五。一谓菩萨生如是心。我已得住无生法忍故。生安隐心为令他住无生忍故。起安慰心又言无生忍者。谓证寂灭故。二谓菩萨生如是心。我已得住无灭法忍。故生安隐心。为令他住无灭法忍故起安慰心。又言无灭法忍者。谓证无生法忍故。三谓菩萨生如是心。我已得住身念智故。生安隐心。为令他住身念智故。起安慰心。又言身念智者。谓离身心故。四谓得受念智。受念智者。谓息一切受。五谓得心念智。心念智者谓起心如幻故。后二略引势同前三。今但取前二故。疏不具引。然引有二意。一正证第二义。明有无灭忍。二兼证初义。以无灭成无生故。故彼经云无灭忍者。证无生故。亦得名无尽忍等。疏又此诸句各有二义下。第三重释前义。谓无生中顿具诸义。具相云何故下广释。于中疏文分三。一双标二门。二开章别释。三结弹古义。今初。然二门总释前之初义。其第一后后成前前。兼释第二从别之义。以得无生忍则得无灭等忍故。无灭等忍净无生等忍故。疏然文旨下。即第二开章别释。正释第一门含释第二门。故下牒初门。疏今初云何下释。唯就约理。然无生理中无有次第。由所遣生等有次第故。以不不之亦成次第故。疏先明生灭尽等理所依是事之次第也。后今由前前无下。方显无生理之次第。疏故以后后显成无生者。上方明前前有故后后有等。今例结前以前前释后后以后后成前前疏次四显理者。以尽是有为垢是烦恼。差别是事处是方隅。并所观境。今了即真为理无生。疏后六显智无。生者。以心妄动即名为生。若心寂静即智不生。故偈云下引证约智。理智契合下结成上义。偈举一句。具云无灭故。无尽无尽故无染。释曰此即前四约理也。次偈云。于世变异法了知无变异。无异则无处无处则寂。静其心无染着愿度诸众生。释曰。即后六显智。疏举一句显智分明。等言等余皆约智相。疏三唯约智下。初由了从缘成智之由故。智无起契上理故。起即生义。湛然不迁体不灭无。不动约理无生可灭。正同十地义大之中无生无灭。非一往灭耳。余皆甚深般若无生智相真智妙用不同但空唯遮诸过审须思之

疏。若唯约知下三结弹古义。即刊定记彼中但云。谓法从缘故各无自生。生既无生灭依何灭。故今弹云。若理无生知之为忍。小圣亦有故非等觉深玄之忍。第四如幻忍

疏。今初有三等者。疏文有二。先总科。后初一切下别释。释中有三。初别释第一段。二合释前二段。三别释第三段。初中有四。一正释一切法言。二故大品下引证通义。三涅槃虽真下释经妨难。四引文决择。三中谓有难言。妄法缘生可许如幻。涅槃真实又不从缘。如何同幻故牒释之。释有二意。一明虽真而亦从缘。虽非缘生而是缘。显亦空无性。二明涅槃非幻为破着涅槃心。云如幻耳。是则破心中涅槃亦显涅槃体。即真空而成妙有故。并如智论

疏。广中合云下。第四引文决择中。初引局文明涅槃非幻。次然有法世下。以法通真故该涅槃。次此为有为所隐覆下。释真是世义。后云下引经成立该通一切

疏。就法喻中下。第二合释前之二段。以开五义中具有能所成故。于中分四。第一总开义门。第二对经显意。第三释通妨难。第四别明义理。今初五法不出三性。初一圆成。二三依他。谓二因三果。四明依圆相即五即遍计所执

疏。今经云下二对经显意。于中言以第二为因者。从缘生故令悟。第三即是依他成。第四者即事归理遣。第五病者遍计情亡。归第一者圆成理显

疏。然缘亦下第三释通妨难。谓有难云。若以第二惑业为缘。令第三依他为无性者。第二业惑应当是实不从缘故。故今释云。亦从缘起谓业从惑生。惑由虚妄分别。卒至无住。皆托因缘故。引中论明因果俱幻故。论合云。如初幻化人是则名为业。幻化人所作则名为业果。既未曾有一法不从缘生。为彰缘起故分能所

疏。然上五义下。第四别明义理。于中二。先成有无后成四句。言有无者。以三性中各有二义。皆有无故。圆成二者。一性有。二相无。依他二者。一缘有。二性无。遍计二者。一情有。二理无。今初中即圆成二义。术马皆是依他二义。而术是能成之因。托真而起故。用有体无。用有即是缘有。体无即是性无。三马是所成之果故。相有实无。相有即是缘有。实无即是性无。四明依圆不离。即事同真生喻于妄。死喻于真事泯理显故。生无死有。以无碍故者。出其所因。即事理无碍也。五中就情则有。妄见分明故。就理则无以是妄计必非有故。所以幻喻广说有无者。以惑情所执有无皆失理。无惑计有无皆真。是知幻喻诸法非实非虚非空非有。若无于有不成于无。若无于无不成于有。有无交彻万化齐融故

疏。又五中各具四句等者。第二显成四句也。于中有二。初一重四句。后重重四句。今初又二。先正显后拣非。今初也。初性有相无四者。一有真性有故。二空无诸相故。三亦有亦空义门异故。四非有非空互融夺故。二用有体无四者。一有迷真有用故。二空依真无体故。三亦有亦空体用不坏故。四非有非空无体之用故。非有即用无体故非空。三相有实无四者。一有事相现故。二空缘成无实故。三俱存无性不碍缘成。缘成不碍无性故。四俱非缘成即无性故非有。无性即缘成故非空。四生即是无死即是有四者。一真性显故。二依他即无性故。三性相双存故。四性相即夺故。五情有理无四者。一遍计妄情能招生死故。二即理而求不可得故。三要由理无方知情有。若无情有不显理无故。四情有即理无理无即情有故

疏。然皆具德不同四谤者。拣非也。言四谤者。谓定有者是增益谤。若定无者是损减谤。亦有亦无相违谤。非有非无戏论谤。疏以具德故出不同所由。谓上明四句即是具德。以称真故。不同情计定执四句。今重显初门具德之义。一真如是有义以迷悟依故。不空义故不可坏故。二真性是空以离相故。随缘义故对染说故。三真如亦有亦空。以具德故。逆顺自在故。体镕融故。四真性非有非空以二不二故。定取不可得故。余之四句前已略明。又皆即有之空方为具德之空。即空之有方为具德之有。是则非有之有非空之空为具德耳。又尽有之空尽空之有方为具德。又随一句必具余三。若随阙者则非具德。又四句齐照成解境故。四句齐泯成行境故。皆言亡虑绝方为具德耳。是知若依四谤四句皆绝。若依具德四句不亡。不即不离方知幻法故。楞伽第二令观四句。谓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等

疏。若以诸门交络成多四句等者。第二重重四句也。总有四节。成二十重。第一节有八重。一以第一门中有。对第二门中无成四句。谓一者缘起是有以真性妙有故。二缘起是无业惑无体故。三亦有亦无双照真妄故。四非有非无真妄双绝故。二以第一门中无。对第二门有成四句。谓一缘起是有业惑有用招生死故。二是无一真法界绝诸相故。三亦有亦无双照真妄故。四非有非无真妄双绝故。三以第一门中有。对第三门中无成四句。谓一缘起是有真性有故。二是无以事无真实故。三亦有亦无双照事理故。四非有非无事理相即互相泯故。四以第一门中无。对第三门中有成四句。谓一事相有故。二理相空故。三空有双现故。四空有互泯故。五以第一门中有。对第四门中无成四句者。谓一真性有故。二事即虚故。三双照二故。四互即夺故。六以第一门中无。对第四门中有成四句。谓一无性之理有故。二理无相故。三二义齐现故。四非有非无真中道故。七以第一门中有。对第五门中无成四句。一真理有故。二情计于理无故。三有处妄计无故。四性有即是理无。理无即是性有故。八以第一门中无。对第五门中有成四句。一有在情有故。二无理无相故。三俱存要理无相方是妄情有故。四俱非妄情之有即真理无相故非有。真性无相能为妄情所依故非无。此上以第一门有无。对下四门有无成八重四句。第二以第二门中有无。对下三门又成六重四句。第三以第三门中有无。对下二门复成四重四句。第四以第四门有无。对第五门有无成两重四句。都成二十重四句。不得以后为首更对于前。以不异前门为首对于后故。今具出八重。其十二重取类思之。恐繁不出。疏一约相类者。如睹一叶落知天下秋。见一华开知天下春矣

疏。二约圆融下疏文自有三意。初一事理无碍义。二以理融事下。两门事事无碍义。前门即法性融通门。第三即缘起相由门。就第三门中疏文分二。先举一门后相即。既尔下例于余门于中三。一以即例入。二异体既尔下以异例同。三一门下以门例门。如缘起相由门既尔。无定性门唯心现等诸门亦然。又相即入既尔。微细相容安立门等亦然。疏所非之事亦可次第对前情非情境者。如非男非女。即对前了达众生。非地水火风即对前了达国土等。疏象等非术故等者。即因果相异门。依他之果非遍计缘故。下句反此者。术非象等明遍计非依他。下明相有。即因果相成。疏动寂无二下此下疏文有五。一总释经文。二引证。三释不得有无之义。四举喻帖成。五义门料拣。初门可知

疏。故经云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者。第二引证也。即楞伽第一大惠赞佛偈然彼经叹佛了达三性。初偈云。世间离生灭犹如虚空花。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此明了遍计。次偈云。一切法如幻。远离于心识。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远离于断常。世间恒如梦。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此上二偈明了依他。次又偈云。知人法无我。烦恼及尔焰。常清净无相。而兴大悲心。此偈明了圆成。又此上偈准金光明意。即显佛具三身。谓了遍计成化身。了依他成报身。了圆成成法身。然四偈下半皆同。今经正引依他中如幻下半。其如梦下半如梦忍中更引

疏。由了体空下。第三释不得有无之义

疏。如象生即是象死者。第四举喻帖成。疏此二相对应成四句下。第五义门料拣。于中四。初就第二门似有无性显成四句。第二对第一门明非一异。第三例余三门。第四例释前后。今初成四句者。一非异二非一。三非非一非非异。四非亦一亦异。其所遣病者。一者异。二者一。三者非一非异。四者亦一亦异。如疏思之。楞伽第二名见妄想故须破之

疏。若以巾上二义下。第二对第一门辨非一异。疏文有三。初标所依。二一以巾下列释十句。三若以不异门下总结义旨。今初言巾上二义者。一住自性义。二成象义。初即不变义。后即随缘义。象上二义者。一体空义。二差别义。初即无性。后即幻有。第二别释十句中。初四句非异。次四句非一。九十二句收上二门明非一异。就初非异中。第一句即随缘与差别不异。第二句不变与体空不异。第三句即合前二句以无碍。第四句即合前二句以相夺。今初句中。疏经云法身流转下引证。引二经证。问明已辨。今当更释初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即不增不减经。法身即是真如。流转五道即是随缘。名曰众生是差别义。次如来藏受苦乐与因俱。若生若灭。即楞伽第四。彼云大慧七识不流转不受苦乐非涅槃因。大慧如来藏受苦乐与因俱。若生若灭。解曰。七识念念生灭无常。当起即谢。如河流转自体无成。故不受苦乐。既非染依亦非无漏涅槃依矣。其如来藏真常普遍。而在六道迷此。能令随缘成事受苦乐果。与七识俱名与因俱。不守自性而成七识。依此而得生灭云若生若灭。此明如来藏即是真如。随缘故受苦乐等

疏。二以巾上住自位义等者。住自即是不变。体空之相即是如故。二义相顺而会相归性故。云以末归本。本即是性末即相故。疏经云。一切众生即如下引证。即净名经弥勒章中。然彼经中云。为从如生得授记耶。为从如灭得授记耶。若以如生得授记者。如无有生。若以如灭得授记者。如无有灭。一切众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众圣贤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若弥勒得授记者。一切众生亦应授记。所以者何。夫如者不二不异。若弥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一切众生皆亦应得。所以者何。一切众生即菩提相。若弥勒得灭度者。一切众生亦当灭度。所以者何。诸佛知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涅槃相。不复更灭。是故弥勒无以此法诱诸天子。今疏文略举二句之要。而言等者此有二意。一者等余净名之文。如上所引。是二者等余一切皆如之文。故此经云。一切法皆如诸佛境亦然。乃至无一法如中有生灭等

疏。三以摄末所归之本下。此句即合前二句令无障碍成此一句。斯乃即差别之体空。与即不变之随缘相成故不异。言摄末所归之本者。即差别之体空也。是前第二句体空是本。差别是末。斯即本融于末也。令末同本故差别即体空。言与摄本所从之末者。即不变之随缘也。是前第一句。由不变举体随缘成差别故。末融于本令本同末也。故云此二双融。由不变举体随缘故。本不碍末差别即体空故。末不碍本故云无碍。特由法身成众生故。得众生即如。由众生即如方知法身流转五道作众生也。则第一句本等于末。第二句末等于本。故云本末平等。正本等末时即末等于本故。上二经亦不相违。故云前二经文不相离故。既合前二句相成为第三句。故用前二经以证此句。疏四以所摄归本之末等者。此句亦合前二句。相夺以成此句。谓以即体空之差别。与即随缘之不变相夺故不异。然同用前二句而为悬隔。第三句用第一句。取即不变之随缘故本成末。今第四句用初句。取即随缘之不变。即本夺末也。但颠倒而已。第三句用第二句。取即差别之体空故末成本。今第四句用第三句。取即体空之差别末夺于本也。亦但倒耳。故义悬隔。言所摄归本之末者。即体空之差别也。即第二句。言所摄随末之本者。即随缘之不变也。即第一句。由随缘即不变故。夺差别令体空。则末寂也。由体空即差别故夺不变令随缘。故本寂也。以全本为末故本便隐。全末为本故末便亡也。是则真如随缘成众生。未曾失于真体故。令众生非众生也。众生体空即法身时。未曾无众生故。法身非法身也。故二双绝。二既互绝则真妄平等无可异也

疏。次下四门非一者。此句总标。谓第五门性相相违故非一。第六门性相相害故非一。第七门但合五六二门明违害不同故非一。第八亦合五六二门明不泯不存不同故非一。其五六门但交互第二门耳。谓上第二门以不变对体空故则不异。今对差别则不一耳。第六亦然。五中先正明。言本末相违相背故者。谓本则寂无二相。末则差别万端故相违也。疏。楞伽云下引证可知。起信疏云。此中唯生灭是七识。唯不生灭是如来藏。二义既分。遂使梨耶无别自体故云不在中。此约不二义非约不和合也。何以故。此中如来藏不生灭。即七识生灭之不生灭故。与自生灭不一也。七识生灭即如来藏。不生灭之生灭故。与自不生灭不一也。此中非直不乖不异。以明不一亦乃由不异。故成于不一。何以故。若如来藏随缘作生灭时失自不生灭者。则不得有生灭。是故由不生灭得有生灭者。是则不异故不一也。释曰。上所引义和会非一异义。今此分门正明不一。若会非一异令其相同。即第十门。今以因七识生灭之文便引会耳

疏。六巾上成象等者。上第一句以成象对差别则不异。今对体空故不一。先正明。又楞伽经云。七识不流转下引证。即第四。经如前已引。但前虽具引意在如来藏受苦乐。以取随缘成法故。今疏虽具引意取七识不流转义。以成相反末即空故。言七识不流转者。以本害末令末空故无可流转。唯如来藏受苦乐者。末害本故不守自性。清净之体随缘成有。始欲成象被体空违。方欲体空被成象违。故非一也。疏七以初相背等者。此句即合前五六二门敌对不同。谓相背如二怨家不喜相见。亦如参辰。夫妻反目相害如二怨家。以死相敌。如父母之仇不与同天。亦犹二虎之斗势不两全

疏。八以极相害俱泯而不泯等者。即亦合五六二句。取不泯不存明不一。俱泯不泯即第六句。俱存不存即第五句。何者以前第五相违是存。第六相害是泯。然存上有不存之义。泯上有不泯之义。若唯泯无不泯则色空俱亡无可相即。以不泯故虽相即而色空历然。若唯存无不存则色空各有定性不得相即。由有不存故虽历然而得相即。以体虚故是以第七但合五六之存泯。今第八门乃合五六之不存不泯故。七八二门虽同合五六二义不同。言此是成坏不一者。不存是坏不泯是成。第九门非一不是非异故。二门不一。第十门总融前八称真法界。故亦非异。既无二理岂一异。有殊。疏若以不异门取下。第三总结义旨。疏巾象相对既尔下。第三例余三门。疏上下诸门下第四例释前后。若依睿公十喻之赞。多显空理。如幻喻云。幻惑愚目流眄无已。长勤世间。父父子子我实非我妄想而起。若了如幻此心自止。然彼有十喻。水月镜像既合影中。更有犍城之喻应同幻摄。彼犍闼婆城喻赞云。世法空廓如彼鬼城。凌晨敷影现此都京。愚夫驰赴随风而征。终朝乃悟穷噭失声。第五如焰忍。疏若十喻论法喻各有多义者。智论释如焰云。焰以日光风动尘故。旷野中动如野马。无智人初见谓之为水。男女之相亦复如是。结使烦恼日光热气。诸行之尘邪忆念风。生死旷野中转。无智者谓为一相。为男为女是名如焰。复次若远见焰想之为水。近则无水想。无智之人亦复如是。若远圣法不知无我。不知诸法空。于众界入性空法中。生人想男想女想。近圣法则知诸法实相。是时虚诳种种妄想尽除。以是故说诸菩萨摩诃萨知诸法如焰。释曰。彼就妄说生死。为旷野。今就真妄合说。故以空地喻如来藏。睿云。焰惑痴爱乐之无极。非身想身非色见色。实无可乐莫之能识。若有智慧此心自息。第六如梦忍。疏然开此梦义下。疏文有二。先开义后消文。前中疏一所依谓悟心以喻本识者。若无所熏故则无无明等。亦可喻如来藏。喻本识者诸宗共许故。法相宗明如来藏不受熏故。疏。二所因谓睡盖者。智论云。复次如梦中无喜事而喜。无嗔事而嗔。无怖事而怖。三界众生亦复如是。无明眠力故不应嗔而嗔等。疏。四此梦事非有而有者。智论云。复次梦有五种。若身中不调若热气多。则梦见火见黄见赤。若冷气多见水见白。若风气多则见飞见黑。又复所闻见事多思惟念故。或天与梦欲令知未来事故。是五种梦皆无实事而妄见。世人亦复如是。五道中众生身见力因缘故。见四种我。众色是我。色是我所。我中有色色中有我。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四五二十得道实智慧。觉已知无实。释曰。论中身见力合上身中不调。五道众生亦可合前五梦。初火如地狱火涂道故。白如人善法故。黑如畜生愚痴故。多思如鬼天与如天故。然周体列子皆说六梦。与此五梦有同有异。言六梦者。一正梦。二噩梦。三思梦。四寤梦。五喜梦。六惧梦。正梦谓不思虑忽然而梦。共天神与梦大同。余五多是见闻多摄。庄子第二齐物篇云。庄周梦为蝴蝶。自逾适志与不知周也。注蝴蝶而不知周。则与殊死不异也。然所在无不适志。则当生而系生者。必当死而恋死矣。由此观之。知夫在生而哀死者。误之矣。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周与蝴蝶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意云。昨日之梦今已化矣。生死之变岂异于此。又自周而言蝴蝶称觉。未必非梦此亦可喻万法如梦矣。又列子中有人。昼为主役而夜梦为人君主。则夜梦被役。二者各有其美也。疏。但心变故非见前法者。此通喻合约。喻者即通妨难也。谓有难言。若无实者。何以梦中见色闻声等耶。故智论云。不应言论无实之事。何以故。得缘便生梦中之识有种种缘。若无缘云何生。故今答云。梦中五识不行。所见五尘但心变耳。故智论云无也。不应见而见故。如梦中见人头有角见身飞等。人实无角身实不飞故。二约法者。但心变故合而有义。不见前境合非有义。疏文中初明俱非下。第二释文。于中疏文有三。一总彰文意以成四句。二重释。三引证。疏然此四句皆由以是梦故下。第二重释。于中此上二句标。谓一以是下释。于中有二。先释有无二句复释双非。前中又二。先正释。后然语有下。拣滥于中又二。先举正。后拣非。今初举正。谓有无交彻即梦事而性虚。即性虚是梦事。约法即性空是幻有。即幻有为性空。若是定有不得为空。若是断空不得为有。既无性故有即全摄无而为有也。既缘生故空则全摄有。而为无故结云非有二相。疏非但相有性无而已者。二拣非也。谓诸宗计多有此说。但空自性不空于法。如法相宗。但无遍计非无依他。设学三论不得意者。亦云。法无自性。无自性故说为空。则令相不空矣。今既无性缘生故有。有体即空缘生无性故空。空而常有要互交彻方是真空妙有故。其言大同而旨有异。故令思之。若得此意则下二句义旨可知。疏三以是梦故下。二释双非中亦二。先正释。后然此俱非下融通。亦为拣滥。谓寻常双是义涉相违。寻常双非义参戏论。故令双融令离二谤。成具德句。谓非但二不相违。亦乃二句相成。故云若不夺无令尽无以为无。言夺无令尽者非无也。夺有令尽者非有也。谓若无非无则无亦无。何者若无不尽是定性无故非真无。下句亦然。若无非无则无亦有。以有不尽是定性有。非真有故。故以非有非无。成上亦有亦无。亦更合说俱句成于俱非。含在俱句。及下结中故略不明。若欲别明。应云以亦有是即无之有故成非有。以亦无是即有之无故成非无。疏存亡不碍俱泯自在。方为梦自在法门者结成也。存即是有亡即是无。俱即亦有亦无。泯即非有非无。皆互交彻故云自在无碍。又存者存四句。亡者亡四句。俱者亦存亦亡。泯者非存非亡。故曰梦自在法门。互为坑行岂名自在

疏。经云世间恒如梦等者。第三引证也。即楞伽第一此即中间两句。若具应云远离于断常世间恒如梦。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前如幻忍抄已具引。疏上之四门各双存互夺以成四句者。如第一常无常门云。一者常。二是无常。三合前即成亦常亦无常故云双存四约互夺即成非常非无常无常夺常故。非常常夺无常故非无常矣。谓正以体虚无实即自性无常故。下三门例知也。疏后一句明觉即止观门。下疏文有三。此上标门。二谓要在觉下说立觉所以。三观了上之多门下释止观义。就立觉所以中亦是解妨。谓有问言。此明梦忍那说觉时。故今释云。觉梦相成故须说觉。于中初以觉成梦。以未觉时不知是梦故。于中初要在觉时方知是梦者。正辨须觉所以。谓大梦之夜则必有彼大觉之明。谓我世尊方知三界皆如梦故。上引楞伽叹佛能了于梦。次正在梦时不知是梦者。谓为实故。为诸凡夫长眠大夜不生厌求故睿公云。梦中蒙梦纯昏心也。次设知是梦亦未觉故者。此通妨难。谓亦有人梦知是梦。如人重眠忽有梦生了知我梦。以睡重故取觉不能。喻诸菩萨。从初发心即知三界皆如梦。岂非是觉。何用更说觉时。故今释云。亦未是觉未大觉故。故起信云。若人了知前念起恶能止后念令其不起。虽复名觉即是不觉有生灭故。无明覆心不自在故。次云觉时了梦知实无梦者。非唯觉时知梦。亦知无梦。如八地菩萨梦渡河。喻证无生忍。不见生死此岸涅槃彼岸。能渡所渡皆叵得故。况于大觉。故经云。久念众生苦欲脱无由脱。今日证菩提豁然无所有。疏然由梦方有觉故。辨梦觉时者。上辨以觉成梦。此辨以梦成觉。对梦说觉无梦无觉。既了梦无梦对何说觉。故觉梦斯绝。如无不觉则无始觉觉梦双绝方为妙觉。疏观了下释止观义。照上四门故名为观。觉梦斯绝即不取于梦妄故。无量义经叹佛云。智恬情怕虑凝静意灭识亡心亦寂。永断梦妄思想念无复诸****界入。即知究竟了梦唯我世尊。睿公云。长夜之内大梦所成。皆由心画遍造众形。神传五道备尽跉竮。若能悟之即破无明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三界修罗劫

    三界修罗劫

    人界之人死后,灵体二分,魂归于天、魄归于地。通天为神,入地为祇。「灵魂」所代表精神、记忆、意识。「灵魄」乃血气、本能、天赋。喜马拉雅山,神话之中的须弥山底,尘封着一段远古的过往。萧思,一名历史研究生,在四千年历史的祭坛之中,触碰到了祭坛上的一件事物。尘封的过往被揭开了帷幕,动荡三界的命运齿轮开始转动,再也无法停止。
  • 天狗吃日

    天狗吃日

    天狗出生在一个大户人家,由于家庭的变故,天狗只好和继母存仙来到了大山深处相依为命,深山的荒凉,生活的单调和生活的艰辛以及生活的寂寞,使他们的亲情、爱情紧紧的交织在一起,贲发出了生命的火花。他们在顽强的生活着,顽强的延续着生命。大山深处的世界虽然原始,也很粗糙和荒诞,但是从他们的艰苦努力中可以看出他们在向往着文明,向往着美好,向往着更好的生活。从他们所居住的大山深处的发展变化,可以显现出人类发展的足迹,从生活在大山深处的人们身上可以体现人类原始的真、善、美。
  • 奇迹武装

    奇迹武装

    诡异、疯狂、精彩的未来世界,超时代陆战小说,仅此一家,别无分号远古神话再临,屌丝引发灭世之战,屌丝如何成为灭世狂人。从异界回归的诡异刺客,驰骋在高科技主宰的战场。神奇的未来武器奇迹装甲,在崭新的道路上,屌丝们将如何演绎灭世之路。一群疯子的世界,将会是何等的疯狂。大地之上,谁与争锋?
  • 幻雨阁

    幻雨阁

    提笔淡抹,悠悠陈述。。。。。。。。。。。
  • 最终梦幻之恶魔猎人

    最终梦幻之恶魔猎人

    它一个天地不容的存在,因为它是不稳定的破坏力量。所以为了安全,天地给了它一个没有力量的身体。不过没关系,这个世界,有居心不良的人。他们帮了一个忙。当他与它合二为一之后,这个世界即将为之颤抖。当他回归之后,看,这个支离破碎的世界,将迈入新的深渊【好吧,我承认,我的写法是错误的,没人看,也没人评论提意见,我想重新创作一个作品】不知道行不行
  • 传脉

    传脉

    生灵的繁衍,生存的法则,生性的磨砺……一切世事演化,皆是传承。这是个以“传修”为生存之道的世界!&@&[传修等级:传士、传师、传王、传帝、传宗、传圣、传尊、传仙、传祖、传神][天地为脉,万物传承——在这里,你不可能一个人战斗!]&@&PS:选好你的传伴,练好你的传技,一起遨游大千宇宙,传遍亿万时空!PS2:本书风格为“玄幻+科幻”,节奏超快,准备好就出发吧……&@&欢迎加入:平衡系传修者【40199979】、传修之李派【71787320】(新)
  • 欺世盗冥

    欺世盗冥

    冥九天很认真的解释“记住我们不是小偷,我们只是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利用罢了,我们是这个世界派来的使者,我们是上苍之手。要记住噢!”
  • 桃运教师

    桃运教师

    一个混迹在校园的武医高手,一个班里都是女生的三八班级,一个不爱票子爱妹子的小处男,一个一门心思想当一名好教师的有志青年。这些全都聚焦到了刘忙身上,自此一名处男好教师的桃运生涯开始了,面对各种美女的诱惑,他会做何样的选择呢?
  • 我国投资者保护机制研究:会计准则替代视角

    我国投资者保护机制研究:会计准则替代视角

    《我国投资者保护机制研究:会计准则替代视角》以规范研究为主,辅之以实证研究(含史证研究和案例研究)。全书主要创新点在于构建了一个关于会计准则投资者保护机制的完整框架,并以该框架为标准,对我国会计准则过去20年中在投资者保护方面的表现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 他叫花花

    他叫花花

    花花是个身高七尺五寸、朗目疏眉、衣着褴褛的小伙子。假如衣冠整洁的话,也许是个相貌堂堂的男人,只是现在怎么看怎么落魄邋遢。花花,其实本名不叫花花,他叫脉冬。花花是阑珊给他起的。据说,是他最名副其实,最相得印彰的名字。当然,这个据说,是据阑珊说的。花花,不,脉冬,丐帮第九十八代弟子,是项长老的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