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22200000007

第7章

含德之厚,退藏於密。比於赤子。純一不雜。毒蟲不螫,猛獸不攫,玃鳥不搏。螫,音釋。攫、玃,並厥縛切。我忘於物,物亦忘我。骨弱筋柔而握固。筋,音斤。神全。未知牝牡之合而作,,最平聲。精全。精之至也。自然。終日號而不嘎號,平聲。氣全。和之至也。柔和。知和曰常,此天混然。知常曰明,此天洞然。益生不祥,益則有損。心使氣曰強。氣動則剛。物壯則老,剛則易折。是謂不道。錯。不道早已。喪失天真。

右五十五章 善建者不拔,德之厚也。故次之以含德之厚比於赤子者,不失赤子之心也。赤子之心純一不雜,無害於物,物亦不能害。不知有男女之別,其絞亦作,精氣所至也,雖作而無心,故能全其至精。終日號啼,其聲不變,冲和所致也。修身以此,則能全其本然,是謂含德之厚。苟失其赤子之心, 作而心動,天真喪也。赤子之心既發,便不自然,發而不遠,而知覺亦可反常,故曰明。苟不知覺而縱其所欲,日增日盛,精氣耗散,故曰不祥。血氣既盛,又縱心而使之,愈盛也。氣血盛則形衰矣,是謂不道,不道則早已也。頌曰:欲識混元面,先存赤子心。此心常不昧,法體證黃金。

知者不言,默而成之。言者不知。口頭三昧。塞其兌,無言。閉其門,無見。挫其銳無争。解其紛,無事。和其光,無我。同其塵,無人。是謂玄同。一以貫之。故不可得而親,忘情。不可得而疏;忘形。不可得而利,忘物,不可得而害;忘機。不可得而貴,忘有。不可得而賤。忘無。故為天下貴。一切忘盡,真常獨存。

右五十六章 含德之厚則能緘默,故次之以知者不言。非不言也,無可得而說也。尹真人云:非道不可言,不可言即道。正謂此也。予謂多言獲利,不若默而無害也。噫。頌曰:絕利終無害,無親便不疏。多言應有失,争似觜盧都。

以正治國不偏不倚。以奇用兵,無計無謀。以無事取天下。無為無執。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性徹理融。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利欲所惑。民多利器,國家滋昏。奇貨所眩。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末伎所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法出奸上。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不尚權謀。我好靜而民自正,不用利器。我無事而民自富,不貴奇貨。我無欲而民自朴。樸,蒲卜切。以正治國。

右五十七章 上章云知者不言,得其正也。故次之以正治國也。多忌諱,多利器,多伎巧,多法令,皆不正也。上無忌諱則民裕,絕權謀則民化,薄稅斂則民富,道之以德則民樸。無為無事,無欲好靜,皆正也。以此治國,則海晏河清;以此行道,道泰時亨;以此修身,氣固神凝。一人正,萬民皆正;一心正,萬化皆正;一身正,萬事皆正。正之義大矣哉。頌曰:著意頭頭錯,無為又落空。自從心路絕,無日不春風。

其政悶悶,悶音門。無為寬裕。其民淳淳;質樸有餘。其政察察,有為嚴謹。其民缺缺。缺,音軋。貪婪無足。禍兮福所倚,畏禍則福必至。福兮禍所伏。忽福則禍必至。孰知其極,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其無正耶?惟正可守。正復為奇,恃正則為奇。善復為妖。矜善則為妖。民之迷,與道相反。其固日久。迷遠不復。是以聖人方而不割,方正其身,使心自化。廉而不穢,清廉其德,使民自化。直而不肆,梗直其行,使物自化。光而不曜。含畜其光,天下化成。

右五十八章 上章無為無事,使民自化,寬大之治也。故次之以其政悶悶。是謂上寬裕則民淳實,上多事則民昏暴。悶悶,寬也。察察,謹也。寬則得眾,盡法無民。禍福相倚,正奇相待,善妖相反,理之然也,可不戒諸。修福不如遠禍,用正不若閑邪。正雖為善,苟自矜為奇德,則反為妖。正之為正,斯不正已。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是以聖人方正其身,刑罰清而萬民服;清廉其德,不惡而嚴;梗直其行,和而不流。清明在躬,慮其太察,自昭明德,故結句云光而不曜。學者洞此,長生久視之道得矣。頌曰:倚善功難遂,矜奇事轉迷。世間無限事,伶利不如痴。

治人事天,存心養性。莫若嗇。嗇,音色。凡事從儉。夫惟嗇,夫謂早服。妙在機先。早服謂之重積德。含德之厚。重積德則無不克,無所不至。無不克則莫知其極,廣大悉備。莫知其極,可以有國。天理在我。有國之母,可以長久。生生不窮。是謂深根固蒂,性海彌深、命基永固。長生久視之道。曷有終窮。

右五十九章 接上章其政悶悶之義。治人事天莫若從儉。以國言之,省刑罰,薄稅斂;以身言之,省言語,節飲食;以心言之,省思慮,絕視聽。盡其心,養其性,可以事天也。頌曰:生事事生,省事事省。不省不生,斷綜絕影。雲在嶺頭閑不徹,水流澗下太忙生。

治大國,若烹小鮮。撓之則糜。以道莅天下,莅、音利。清靜無為。其鬼不神。陰魔俛首。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邪不干正。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大制不割。夫兩不相傷,形神俱妙。故德交歸焉。道德感通。

右六十章 以正治國,其政悶悶,治人事天,皆治大國之義。小鮮者,細小之魚也。譬如烹鮮,撓之則糜,言治平天下,撓之則亂也。以無為正其心,以清靜養其性,卑以自牧,則民心悅服,天下歸往也。往而不害,天下和平,使剛暴無以施其能,鬼不神也。至於化暴從善,雖有強能,而無害物之心,聖人亦不加刑於小人,上下以德相交,故兩不相傷。以之修身,清浄無為為本,則情欲絕而陰魔消散,形存壽永,精復神全,此長生久視之道也。頌曰:本自見成,何須扭捏。纔著一毫,眼中著屑。一句合頭機,萬載擊驢橛。

大國者下流,上善若水。天下之交,眾高附下。天下之牝。眾剛附柔。牝常以靜勝牡,靜為躁君。以靜為下。眾動附靜。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以大就小。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以小事大。或下以取,小必歸大。或下而取。大必納小。大國不過欲兼畜人,畜,凶入聲。謙卑接下。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卑順承上。夫兩者上遜下順。各得其所欲,各當其分。故大者宜為下。高以下為基。

右六十一章 接止章德交之義。下流者如水之卑下,則眾水歸之。柔勝剛,靜勝動。聖人卑謙自牧,安靜應物,則天下化成。上以下下下,下以下順上,上遜下順,德交歸焉。修身以此,心愈下而道愈高,身愈退而德愈進,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故曰大者宜為下。頌曰:大不做大,小不做小。好笑好笑,當面諱了。等閑伸出無為手,不動干戈定太平。

道者,萬物之奧,無所不容。善人之寶,至尊至貴。不善人之所保。皆賴道應。美言可以市,足以悅眾。尊行可以加人。行,去聲。足以出眾。人之不善,我亦善之。何棄之有?亦可使之反善。故立天子,置三公,作之君,作之師。雖有拱璧以先駟馬,非寶非貴。不如坐進此道。道尊德貴。古之所以貴此道者,善人之寶。不日求以得,見成有底。有罪以免耶?不貴於人。故為天下貴。善貸且成。

右六十二章 接上章之義。奧者,大也。寶者,貴也。保者,萬物恃之以生也。雖下愚不肖者未嘗離也。舉動應酬,無非此道。百姓日用而不知者,為塵識所昧。立天子置三公,作之君作教師,教化下民,使不善者從其化,拱璧駟馬見不足為貴,不如坐進此道。修己以安百姓,先之以敬讓而民不争,陳之以德義而民興行,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求則與之,有罪宥之,不責於人,有罪以免,故天下尊之也。頌曰:終日忙忙走,回頭便到家。悟來無一事,不會亂如麻。

為無為,藏神於神。事無事,藏心於心。味無味。藏形於形。大小多少,倒行逆施。報怨以德。不貞於人。圖難於其易。易,去聲。下同。其脆易破。為大於其細。其微易散。天下之難事必作於易,從微至著。天下之大事必作於細。積小成大。是以聖人終不為大,聖人不自聖。故能成其大。成聖在民。夫輕諾必寡信,得之易,失之易。多易必多難。輕易難成。是以聖人猶難之,不可輕示。故終無難。得之難,失之難。

右六十三章 為無為,發上章萬物之奧。為無為,無所不為;事無事,事事有成;味無味,其味幽長。此三者,道之奧也。大者小之,多者少之,怨以德報之。圖難於易,為大於細,積小成大,從微至著,聖人功業大成,不自為大。天不自天,成天者物;聖不自聖,成聖者民。以其不自聖,故能成聖。為大必自細,升高必自卑,難事易成,易事難成。易事不可輕示,輕則人忽之,故聖人猶難之。得之難,失之難,凡事不輕易則終無難。頌曰:說易非容易,言難却不難。箇中奇特處,北斗面南看。

其安易持,易,去聲。下同。居安慮危。其未兆易謀,作事謀始。其脆易破,圖難於易。其微易散。圖大於細。為之於未有,防患於未然。治之於未亂。治之於未有。合抱之木,生於毫末;從微至著。九層之臺,起於壘土;積小成大。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自近至遠。為者敗之,貴在謹始。執者失之。謹則不失。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不克。無執故無失。善抱不脫。故民之從事,有所施設。常於幾成而敗之,不謹其始,焉得有終。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初心不昧,焉得有敗。是以聖人欲不欲,欲人之不欲。不貴難得之貨;轉物。學不學,學人之不學。復眾人之所過。遷善。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識法者恐。

右六十四章 接上章之義。其安易持,言作事謀始,脩真志士正心於思慮之先,抑情於感物之前,則心易正,情易絕。苟治事於已亂,遠禍於已萌,不亦難乎?積小成大,不可救也,故《易》有履霜堅冰之戒。《傳》曰: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辨之不早辨也。《擊》云: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又云:惡積而不可解。可不戒之哉。苟有覺於已差之後,篤力而反,猶可復元,終不如未見形邇而解,不勞而復。故曰其微易散,其未兆易謀也。又云:為者敗,執者失。戒之猶切。聖人學人之不學,欲人之不欲,無執無為,終始如一,永無危殆。若向這裏會得,凡事謹始,焉有敗失。事之未萌,悉皆先兆,知則不為,為則不失。復初九以之盡此道者,其惟顏子乎。頌曰: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急走回來,猶落第二。臨壓馬失收韁晚,船到江心補漏遲。

古之善為士者,非以明民,不識不知。將以愚之。其政悶悶。民之難治,以其智多。其政察察。以智治國,國之賊;道之以智,其民不足。不以智治國,國之福。道之以德,其民有餘。此兩者亦楷式。楷,口駭切。寬則得眾,盡法無民。常知楷式,捨短從長。是謂玄德。合道。玄德深矣遠矣,愈探愈深,愈求愈遠。與物反矣,不與萬法為侶。然後乃至大順。逆行順化。

右六十五章 其安易持,反善之速也。故次之善為士者,非以明民也。言無為寬大,治平天下,民之福也。有為嚴謹,宰制下民,國之賊也。民之難治,以其多事,是以聖人以無為清靜治國,使夫知者不敢為。雖與物反,久慣自然,民遂其生獲百倍之慶,天下治平成大順之化。盡此道者,是謂玄德。頌曰:一切有為法,三千六百門。從頭都勘過,皆是弄精魂。惟吾獨抱無名樸,無限群魔倒赤旛。

江海所以為百谷王者,由其卑下。以其善下之,大國下流。故能為百谷王。異派同歸。是以聖人欲上民,以言下之,謙退。欲先民,以身後之。克己。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民忘其勞。處前而民不害,民忘其死。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樂,音洛。以德服人中心服。以其不争,謙讓也。故天下莫能與之争。天下和平。

右六十六章 善為士者卑以自牧,故次之以江海為百谷王,即上善若水之義。以言下民,民忘其勞;以身後民,民忘其死,皆道德感通也。脩真志士以卑自牧則身脩。頌曰:上善若水,利物無窮。貫金透石,隔礙濳通。有意留人千里月,無心送客一帆風。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君已入我心

    君已入我心

    你可知,同心结代表一生一世一双人,你可知,木槿花下处处有雪莲。
  • 太子殿下是狸猫

    太子殿下是狸猫

    叶柒是女扮男装从的军。别人年方二八的年华和相公恩恩爱爱,她的二八年华,和一帮大老爷们在边塞打仗.不过她过的还挺开心,因为带她的将军是她的贵人。她每天都在向着将军靠近,目标很明确。一次打仗回营她偷偷的捡了只狸花猫回来。边塞很冷,那只猫自发的当暖炉晚上靠着叶柒睡,叶柒早起神清气爽,揣着猫去了将军的帐篷。猫不喜欢将军,它委屈的喵喵喵,抱着叶柒不撒手。新来的太子殿下也不喜欢将军,围着叶柒转。某日叶柒突然发现,太子殿下跟自己的猫好像。她努力的把这个诡异的想法甩出去,可是隔天,她亲眼看见了太子殿下变成了自己的猫。太子殿下贺离,人前冷冷淡淡的太子殿下,妖前又威严又和善的大妖。叶柒前,粘人又撒娇的猫儿,有求必应的太子殿下。
  • 臣女:颜宠天下

    臣女:颜宠天下

    一张丑陋的脸蛋陷她一生污秽,一张俏脸还她一生荣华富贵,丑女大翻身,妖颜天下!前世误信渣男,葬送了凤家全族,重来一世,她告诫自己,万事可动,万万不可再动心!可谁知前世赫赫有名的战神皇子竟然缠上身!他替她解毒,还她倾世美颜!战神太强势,她只想收拾身家快逃,可却被对方扛走。“夫人,成了亲拜了堂,你就是我的人!”“你想干什么?男女授受不亲!救命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地异闻录

    天地异闻录

    天地有人儿有史,方的万世传承,而天地间不只有人万物皆有灵,其间多少的故事或许有些比较的可怖,【在人看来】可也是于这天地间也是一段段的传奇,于天地一遭,千年万年,历多少风雨,却不见留下印记未免可惜天地遂生一录录着世间一切非人之事。
  • 似此流年

    似此流年

    地球暂住委员会“姓名?”“呃呃....不知道。”“....性别?”“额....什么鬼?”“!!!为什么来这里?”“这个我知道!”“什么?”“找对象!”“噗。”执法人员口吐鲜血,倒在桌子上起不来。紫寂趁机偷偷摸摸的来到了地球。于是,一段美(虐)好(心)的爱情诞生了
  •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来自西班牙的破落骑士阿勒瓦尔·彻辰,怀揣着骑士梦想,在1655年的东欧大陆,演绎了火器时代下的骑士风云。
  • 六道诡事

    六道诡事

    夜幕降临,一个少年独自行走在都市之中,神情恍惚,眼睛中不时流下几滴眼泪……
  • 凤转九歌:绝色魔王狠狠爱

    凤转九歌:绝色魔王狠狠爱

    九歌,九歌。网络版:她是废柴一枚,受尽欺凌。她是特工一个,杀伐果断。当她变成她。废柴各种逆天叼,打怪升级,各种boss,神兽小弟都朝它涌过来吧!却不想,被一只腹黑妖孽缠上,从此……文艺版:同样的起点,我生来黑暗,你却天生光明。同样的名字,截然不同的命运。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天堂,我要上,地狱我也要你陪我下。
  • 木槿暖夏七纪年

    木槿暖夏七纪年

    穿越千年,爱了三年,恨了三年,到最后只执守了一年...七年前,初晴莫名来到这个架空的大陆认识了他和他,一个是最初所谓的幸福,一个是最初痛心的错过,剑落了,血尽了,心碎了,当一切回到原点,这份爱是否还能继续......
  • 金融的狼性:惊世骗局大揭底

    金融的狼性:惊世骗局大揭底

    一场与金融骗子之间展开的零和博弈正在上演……记住,下一个牛市,骗子们将蜂拥而至!稍有不慎,他们就会将你的利益踩在脚下!投资者最为害怕的,莫过于遇上金融欺诈。然而,金融市场的特点之一恰恰又是充斥着或大或小的金融诈骗。如果你接触了投资领域,就会发现金融丑闻层出不穷,而有时骗子们的行骗托词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很多损失惨重的投资者最终也没搞清楚,自己的钱到底是被谁偷走的,又是怎么被偷走的。在本书中,作者收集了近25年以来金融史上的庞大骗局,从人性、心理、人格特征、金融监管的特点等角度深刻明了地剖析了骗子们的行骗动机、行骗手段、行骗借口以及他们妄想逃脱制裁的方式;作者还告诉我们在直面贪婪、背叛与谎言的时候该如何保护自己的财产,警示我们该如何吸取宝贵的经验教训来保障投资安全。通过阅读本书,你将会知道:你为什么会上当受骗?骗子们究竟是什么样的人?骗子们为何会屡屡得手?诈骗案为何在牛市中高发?监管者为何难以阻止诈骗的发生?你该如何识别让人眼花缭乱、看起来很诱人的投资产品的真伪?你又该如何防骗和保护自己的财产不受损失?本书将帮助读者擦亮双眼,构筑起金融诈骗的第一道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