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为了自己的前途,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多谋几条出路。具体来说,不妨参考以下三条法则:
第一,要投靠正处于事业上升阶段的人,以保证前程的光明。
一个有才能的人,如果把自己的命运押在一个注定要失败的上司手上,太可惜了,也太不明智了。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这真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啊。此时占据荆州的人是刘表,而诸葛亮正在刘表的统治范围内,诸葛亮却对刘表不感兴趣。
《后汉书》说刘表“其犹木偶之人也”。《三国志》说他“有才而不能用,愚钝得像个木头人;不能知人善任;不能采纳正确的建议”。这三项仅其中一项就足以使一个领导者失败,更何况刘表“三毒俱全”,谁敢跟随这样的上司?诸葛亮当然明白这个道理,跟了刘表,折腾不了多久,就会成为刘表的陪葬品。很多人都知道“伏龙、凤雏得一个可安天下。”这二人都在刘表眼皮底下,他也没想过请人才出山,诸葛亮当然也无意于刘表这匹驽马。
刘备出身好,系出名门,排起来是当今天子的叔叔;刘备名声好,天下人都知道刘备仁义,没有不良纪录;刘备是支颇具实力的“潜力股”,上升空间很大,别的不说,在曹操心中看得上眼的人物,就只有他了;更重要的是刘备当时不缺猛将,关羽、张飞、赵云都有万夫不挡之勇,缺少的是运筹帷幄的谋士,而诸葛亮正是这方面的人才。
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才坐上刘备这辆快车。或许是对所要托付终生的主子的考验,诸葛亮对待择主一事特别谨慎,宁愿刘备多跑几趟,以考验未来主人对自己的“渴求度”。即便冒着刘备因扑空打消聘请自己的念头的危险,也在所不惜。事后证明,诸葛亮没有上错车,借助刘备给予的信任,成就了惊天动地的事业。
为什么诸葛亮不投靠孙权呢?赤壁之战前夕,他到东吴促孙、刘联盟,孙权的谋士张昭劝诸葛亮留在东吴,诸葛亮回绝了。不是因为孙权不够优秀,而是因为孙权不能使自己尽情施展才能。为什么?因为东吴此时谋士众多,人才济济,自己不可能得到充分倚赖。
曹操那里也是如此,郭嘉、荀彧、程昱智囊团内重要人物,在曹操心中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诸葛亮后去者吃亏,很可能会事倍功半。
有专家研究表明,很多公司的高级领导,都是在公司开创时期,就已开始为公司效力。有的是主要开创者,有的是第一批雇员,总之,他们都是早期加入公司的人。先来的就比后来的更容易占据主要领导岗位。
庞统和诸葛亮齐名,他到刘备那里求职,因为面丑狂妄而不受重视,只能当个县令,这只是表面原因,更重要的是庞统来得晚了,刘备有了诸葛亮,对人才的“渴求度”降低了。后来庞统的遭遇,表明他也算找对了马,只不过是自己命运不济罢了。
第二,及早发现自己的“靠山”根基是否已经动摇,然后确定是否要改换门庭。
后唐明宗去世以后,他的儿子李从厚即位。李从厚即位不到四个月,同宗李从珂即兴兵来伐,要夺取帝位,李从厚得到消息后,连臣下也来不及告诉,就慌忙跑到姐夫石敬塘的军中。第二天早上,冯道及诸大臣来到朝堂,找不到皇帝,才知道李从珂兵变,并率兵往京城赶来。冯道这时一反常态,极出人意料。他本是明宗一手提拔,从寒微之族被任命为宰相的,按理说,此时正是他报答明宗大恩的时候,况且李从珂起兵实属大逆不道。但冯道所想的是李从珂拥有大军,且性格刚愎,而李从厚不过是个孩子,即位以来尚未掌握实权,为人又过于宽和优柔,权衡了利弊之后,他决定率领百官迎接李从珂。
就这样,冯道由前朝的元老重臣摇身一变,成了新朝的开国元勋。只是李从珂对他实在不放心,不敢委以重任,把他放到外地任官,后来又觉得过意不去,才把他调回京中,给了他一个没有多大实权的司空之职。
不久,石敬塘同李从珂发生冲突,在契丹人的支持下,石敬塘打败了李从珂,做了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儿皇帝”。他以恢复明宗为号召,把原来明宗的官吏大多复了职,冯道也被复了职,石敬塘对他既往不咎,冯道仍是高官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