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72100000047

第47章 笑掉牙的故事

三个科长讲完故事,大家进行了评点,一致公认,还是老滕科长的故事最好。

大家七嘴八舌。

有人说,故事本身就精彩。

有人说,滕科长编的故事最“圆”。

有人说,哈哈,连相好的都拿出来赌啦!

公平地说,三个科长讲故事的水平不相上下。但如果一定要评个高低,也确实是老滕科长的故事略胜一筹,不但幽默到家,而且生活气息浓郁。姜还是老的辣,不能不佩服老滕科长的老辣。

有人说老滕科长“老奸巨猾”。老滕科长从不拉帮结派,也不参与朱祥科长和杨业科长之间的“明争暗斗”。与其说老滕科长的故事好,不如说老滕科长的人缘好,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嘛,何况讲个小故事。

“下面请老安给我们来一个。”有人提议说。

大家异口同声附“好!”

老安就是安龙,在供销科威信比科长还高。安龙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头脑灵活,公关能力特别强。厂里遇到疑难问题,需要“攻关”,厂长书记不找科长先找他,要先听听他的建议,请他出谋划策。

安龙能力强,功劳大,但并不居功自傲,为人处世低调平和,在供销科很得人心。

安龙在供销科有威信,“人气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敢于为供销员争利益,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安龙发起脾气来,书记、厂长都要让他三分。

为人豪爽义气,爱憎分明,个性十足。敢于仗义执言,口直心快,敢说敢为,敢做敢当。

他虽然不是供销科长,却是书记、厂长的第一号“红人”。在提拔朱担任供销科长之前,厂长、书记曾找过安谈话,可是安坚决不干。说自己是做事的命,不是当官的料。

供销科长朱祥也是供销员出生,朱祥虽然是一个优秀的供销员,但不是一个好科长。朱祥是一个将才,不是帅才。只能做士兵,不能做元帅。朱祥领导供销科,工作有点力不从心。

供销科科长性格懦弱,做事婆婆妈妈,处理问题不果断,不干脆,不敢当机立断,不能快刀斩乱麻。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杨业进供销科就是最好的例子。

朱祥和杨业是“一山容不得二虎”,他们的关系已经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但是当初朱祥完全可以拒杨业于门外,不让他踏进供销科。

杨业是从一个小厂副厂长位置上调过来的。朱祥事先也知道,此人工作有能力,但个性太强,不好相处,而且好揽权,独断专行。这也是他调离原厂的原因。他在原来的厂里和“一把手”厂长关系非常僵。所以杨业的口碑并不好。当初厂长、书记找朱祥谈话,朱祥完全可以以杨业难以合作一口拒绝,不和杨业搭班,不让他进供销科。

由于朱祥的犹豫,造成了现在的局面。朱祥经常要看杨业的脸色,弄成工作十分被动,很难开展。朱祥心里十分后悔,私下里骂自己“引狼入室”。

朱祥科长优柔寡断,不独当一面,不适合做一把手。

这一点,安龙和朱祥不一样。安龙在外敢拍板,在家更敢和厂长书记叫板。

安龙也是春生的“恩人”,后来把“最有油水”的大关系无偿奉送给春生,可是春生却辜负了安龙。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那我就讲一个《笑掉牙的故事》,故事是小时候听来的。”安龙开始讲故事了。

==================

从前,有兄弟两个,老大在城里做生意,老二在家带伙计种田。一天,老大从城里回来见老二已经收工,感到奇怪,就问:“今天收工怎么这么早?”

老二不理睬老大。

老大毕竟是老大,也不计较,见兄弟脸色不对,又问:“生谁的气啦?”

老二恶声恶气地说:“生你的气!”

“生我什么气?”老大莫名其妙问。

“人家个个说,我们俩是亲兄弟,凭什么你逍遥自在、快活似神仙,我却这么苦?”

原来,这老二虽然能吃苦,但为人刻薄,简直不把伙计当人。每天天不亮,老二就吆喝伙计下田干活,不到天黑,决不收工,中途也不歇晌。东家不喊歇,伙计怎么好意思歇?!一帮伙计实在吃不消,于是,商量出一条计策来。

“怪不得人家喊你呆老二,原来你只会跟我们伙计一样卖力死做。看看你们家老大整天东游西逛,吃香的、喝辣的,活得多快活,多滋润。”伙计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挑拨老二。

这老二缺心眼,居然真被一帮伙计“忽悠”了,生起老大的气来!

老大知道老二一定受了旁人的挑拨。自家兄弟自己了解,老二脑子一根筋,老大知道自己这时候无论说什么都不会有用!怎么才能让老二回头呢?看来,不弄点苦把他吃吃,不晓得回头,更不知道别人在外面做事多么辛苦!

老大打定主意,决定弄点苦把“呆老二”吃吃。老大灵机一动,对老二说:“这样吧,从明天起,你去城里打点生意,我在家带领伙计种田。”

老大不放心,再三交待老二,进城后先找什么人,再办什么事,并给了他三十两纹银。

老大没有早起的习惯,第二天睡到太阳八丈高才起,带领伙计下田后,由于老大平时从不干农活,笨手笨脚,很快就腰酸腿痛,累得趴在地上。太阳一晒,更觉得浑身没劲、吃不消。老大扔掉锄头,倒在田埂上,很快就呼呼大睡了。伙伴们见状,纷纷放下锄头,跟着老大歇起来。

花开两朵,各表一支。按下老大这边不提。

不说伙计们计谋得成,且说老二进城。

话说老二第一回进城,心里面感到新鲜,兴奋得一夜没睡好睡,半夜三更起来,天不亮就赶到城门口。

城门还没有打开,好不容易等到麻麻亮才开城门,城门一打开,老二便一头往里冲。这一冲不要紧,麻烦来了,把一个大早起来散步的老太爷撞倒在地。要是懂事、会说话的,把老太爷扶起来,打声招呼,说两句好话,也就没事了。可是这老二笨嘴拙舌,撞了人心里害怕,只往前溜。城里人一看,这还得了,撞倒人不打招呼就想溜,一点规矩都不懂,真是乡巴佬!一帮早上起来晨练,以及散步溜鸟的闲人齐声高喝:“抓住他,抓住他!”老二吓得不敢再跑,很快被众人团团围住,其中有人欺他乡下人没有见识,吓唬他,说要拉他去见县官大老爷,办他的罪。没见过世面的老二怕见官,连忙说:“闯了祸,我赔银子就是了。”二话没说,拿出十两银子。众人暗暗窃笑。

老二来到集场上,看见十几条小猪挤在老母猪身下吃奶,想起老大关照他“逮两条小猪回来养”的话,便不管三七二十一,伸手就抓,被抓的小猪“嗷嗷——”直叫,吓得别的小猪一哄而散,手上的小猪没抓牢,也跟着逃得无踪无影。卖小猪的贩子一把揪住他衣领,说:“还我小猪,赔我小猪。”老二心想,是啊,把人家十几条小猪吓得全跑没了,当然要赔!老二无可奈何地说:“赔你十两银子。”卖小猪的贩子等他走远,一声长长的唤叫,十几条小猪“哗——”又回到老母猪身上吃起奶来。

老二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行走,走到一座庙前,见庙门外两边的菩萨(哼哈二将)恶狠狠看着他,老二心里越想越来气:“人欺人,鬼也欺人!”嘴里说着,顺手操起庙门外的柴火棍,瞬间把哼哈二将砸得粉碎。打砸声惊动了庙里念经的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徒儿,出去看看,哪里来的这么大动静。”小和尚走到庙门口一看,原来是个乡巴佬把庙门口的两位门神砸得粉碎!

小和尚立马指着老二大声叫道:“呔!放肆!好大胆、好无礼、好不懂道理的乡巴佬,为什么砸门神?快跟我进庙里去见师父,看我师父不把你皮扒掉三层,要你的小命!”老二吓得不轻,心想麻烦大了,又来了个“要命的”,幸好自己还有老大给的最后十两银子,赶紧拿出来换自己一条性命吧。于是,老二手捧最后十两银子,跪在庙前向小和尚求饶:“小师父,放我一马吧,我赔你十两银子。”说完,交出银子,拔腿就跑。

小和尚见老二跑得无踪无影,才放心地转身进去回师父道:“不知道什么人把庙门外两边的门神砸了!”

小和尚一人独吞了十两银子。

回到街上,老二又来到一处人多的地方,很多人在围观。看样子好像耍把戏卖艺的在摆场子。

喜欢热闹的老二挤上前去想看个明白,却原来是一位江湖郎中在为人拔牙齿,地摊上写着;“取一颗牙齿,一两银子。”

老二摸了摸自己满嘴雪白整齐的牙齿,数了数正好整三十颗,心里打起了如意算盘:“自己三十颗牙齿正好换回今天损失掉的、老大昨晚给的三十两银子。”

虽然有点舍不得满嘴的好牙,但为了不给老大说自己的理由,只能忍痛割爱了!

“取牙!”老二一阵深呼吸,鼓起勇气,走上前去大声对江湖郎中说。

“取哪一颗牙?”江湖郎中问。

“全取。”老二说。

江湖郎中非常高兴,心想,来了笔大生意。不再多问,就动起手来,三下五除二,很快把老二一嘴的好牙全拔光!然后才说:“一颗牙一两银子,正好三十两。”

老二说:“对!正好三十两。”

两个人几乎同时把手伸向对方要钱。

一个说:“我帮你取牙,给我钱!”

一个说:“你把我一嘴的好牙全拔光,还跟我要钱?!”

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都说从来没见过这般稀奇古怪的事情。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乡巴佬真可笑,取牙还跟郎中要钱。”

也有为老二抱打不平、说公道话的:“郎中只认得钱、只顾赚钱,也不问清楚,就把人家一嘴好牙全拔掉,太缺德。”

不能说哪个对,但好像又都有点儿道理。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各执一词。谁都觉得自己说的有理,可是谁又都说服不了对方。争论不分胜负,毫无结果。于是,又有人建议:“你们这样吵不出名堂来,还是去见官。”

老二和江湖郎中纠缠着,在众人簇拥下,吵吵闹闹来到县衙大堂上。

县官也很为难。大老爷纵然英明,一时也难以决断。一个毕竟是一嘴好牙全被拔掉,傻得可怜;一个帮人取牙收费,天经地义,也说得过去。最后只好和稀泥:“郎中,你拔牙起码要先问清楚,哪是病牙、哪是好牙。为了银子竟把人家一嘴好牙全拔光,丧尽天良,你缺德不缺德!该当何罪?乡下人,你请郎中拔牙居然还跟人家要钱,太荒唐,你咎由自取,自讨苦吃。左右,给我各打五十大板,然后把他们轰了出去!”

轰出县衙后,老二磨磨蹭蹭,一直挨到天要黑才回到家。此时,老大早已收了工,洗过澡,正躺在藤椅上纳凉,见老二空着手回来,便摇着蒲扇走过来问情况:“兄弟,事情办得怎么样?”老二捂着嘴,含糊不清,把这一天进城的经历,从头到尾,一五一十说给老大听。

老大不听还好,一听便哭笑不得、气不打处来!当老二说到把最后十两银子给了小和尚时,老大终于忍无可忍爆发了,指着老二的鼻子发飙:“你还好意思说呢,把人家大牙都要笑掉啦!”

老二立马松开捂着嘴的手,指着自己张开的大嘴巴说:“唉,老大你看,我一嘴的好牙齿全没啦!”

==================

安龙讲完,会议室里又是哄堂大笑。然后,大家照例对安龙的故事进行一番点评。

“呵呵,幸好牙还在。”

“好笑,真是笑掉大牙了。”

有人评论说,老二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有人发表感慨,人的能力有大小,工作分工也有不同。不同的人,不同的用武之地,有时候角色还真不能互换。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则百事兴。

还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说这个故事有贬低我们农村人的倾向。

大家仔细想想,这个故事确实有城里人歧视乡下人的成分。连安龙自己都觉得有点那么回事。

安龙事先也没有想到。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百个人读《哈姆雷特》,就能读出一百个不同的哈姆雷特。

大家还在七嘴八舌地议论,这时候会议室的门被推开。

一屋子烟雾,缭绕着向大门外弥散开去。

大家一看,原来是钱厂长。

钱厂长刚从工业公司散会回来,顺便过来看看。

钱厂长探进头,笑道:“大家讨论什么呢,这么热烈,这么开心?”

朱祥科长一面给钱厂长递烟,一面说:“老安给大家讲故事呢。”

“哦?”钱厂长愣了一下,又笑着说:“那带不带我?我也凑个热闹。”

“那就请我们钱厂长给大家来一个。”朱祥科长第一个鼓起掌来。

钱厂长也曾经做过供销科长,刚做厂长时还兼过一段时间供销科长。现在钱厂长还分管供销,是朱祥科长的顶头上司。

钱厂长大号叫钱生。钱生天生是一个和钱有缘的人。他是钱生的,还是他生的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现在管着钱,或者说正管着一大帮赚大钱的人。

钱生厂长不仅有着人格魅力,而且也是语言天才。

钱生厂长说:“我不会编故事。不过,小的时候喜欢听人讲故事,听的多了,也欢喜讲故事给人听。后来离开学校,跟着师傅学手艺,吃百家饭,走南闯北,在外面到处跑,也常听见多识广,一起做手艺的同行讲过一些笑话,荤的素的都有。大家要听荤的,还是素的?”

“荤的。”刘镇长的小连襟家富第一个举手强烈要求,随后又有几个跟着大声起訇。

“不过新年头的,大家荤的吃多了,还是来点素的好。”钱生厂长依然不紧不慢,微笑着说。

“下面这个笑话是学徒的时候听一个老师傅讲的——”

==================

从前有师徒两个厨子,专门为办大事的人家上门烧菜。

这一天又有人来请,师徒两个人随同前往。

老远看到这户人家,前后有头二十进大瓦房,老厨子心里乐滋滋的:“乖乖,又是户大家人家,又是个有钱的主儿。”马上关照小厨子:“徒弟哎,我一说‘刮刮叫’,你就‘搭手’。”

原来这师徒两个,虽然手艺不错,但有样坏毛病不好,手不稳,专偷主家菜。

“师傅,晓得!”小厨子随即点头,心领神会。

老厨子拿勺,站红锅。

小厨子站白案,配菜。

小厨子看到案板上的两个大耳朵边子在猪头上晃荡晃荡的,就问老厨子:“师傅,猪耳朵边子怎么样?”

老厨子说:“刮刮叫!”

小厨子举起厨刀“咔嚓”“咔嚓”,三下五除二,把两只大耳朵片子剁了下来,揣进左边怀里。

小厨子看到案板上的猪心,又想拿:“师傅啊,猪心怎么样?”

老厨子还是那句话:“刮刮叫!”

小厨子又把猪心藏进左边怀里。

小厨子看到篮子里面的鸡蛋大得像鹅蛋,三个能有一斤,非常喜欢,想问师傅要不要,转念一想,师傅是个大好佬,你不管问他什么,他都“刮刮叫”。除了****,他什么都要。不问了。

于是,小厨子扎紧裤脚,松开裤带,把鸡蛋一个一个放进裤腿。

看到猪大肠,小厨子又是“咔嚓”一刀,斩下来缠在裤腰上。

小厨子心太贪,看到乌黑发亮的木耳也舍不得放手,抓起满满一大把,身上不好放,脱下厨师帽,塞进去,又把高帽子纹丝不动地戴在头上。

那晓得这一下子偷多了,配菜不够用,小厨子急得连忙告诉老厨子:“师傅,木耳不多了!”

老厨子就喊主家老太太:“老太太,老太太,府上木耳不多了。”

老太太是个心细人。平时有个习惯,什么东西都要多买一点,家里再留下一点,防止哪儿不够,或者哪儿需要的时候,可以应付一下急。

老太太事先抓了一把木耳,包好放在碗橱顶上。

裹着小脚的老太太,摇摇晃晃走过来,指着小厨子的头顶说:“小橱头顶上有。”

常言道,做贼心虚。

小厨子听岔气,一下子慌了,以为老太太知道他偷了木耳,以为老太太说的是他头顶上帽子里的木耳。

“老太太我偷得不多啊!”小厨子哭丧着脸,一把掀开帽子。

老厨子在隔壁一听,晓得不好,赶紧提醒他:“你耳朵呢!”

意思是说你怎么不用耳朵听清楚了。

小厨子又会错意。

“耳朵在这儿。”从左边怀里拖出猪耳朵边儿。

老厨子更加着急,说:“你心呢!”

意思是,你怎么不用心想想?!

“心在这儿。”小厨子已经完完全全,彻底的傻了,又从左边怀里把猪心拿了出来。

眼看事情彻底败露,老厨子恼羞成怒,从隔壁飞奔过来,对准小厨子就是一脚。

“你滚蛋吧!”

小厨子被踹出门外,嘴里还在说道:

“师傅啊,蛋在裤脚子里,大肠扎着裤腰呢,滚不出来哟!”

同类推荐
  • 下一站幸福

    下一站幸福

    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爱一个人会爱得很久,足够爱一生一世;或者爱得很深,深到足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是某个瞬间,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只是习惯了,我们只是害怕过一种没有寄托的生活。然后就无所适从。这世界没有不能改变的,是我们不肯去做。
  • 别跑,我的小娇妻

    别跑,我的小娇妻

    她走错房间他缠绵一夜,后来因为意外怀孕不得不被迫嫁给他。可是,他却另有所爱,在婚后依然风流无限,和数不清的女人纠葛不清。后来,她意外流产,他却选择和他的旧情人在她伤痛的时候重温旧梦。她选择离开,想逃离这个梦魇一般让她着迷又痴情的男人,冷酷无情的他却堵住了她所有所有的退路:“女人,别想跑!”
  • 柠月

    柠月

    千年难得一见的双生子,躯体里的灵魂,分开后的重生,命运的轮回重新开启,双生子的命运即将分离,各种人和事情都会让她们刻骨铭心。新的躯体,是让她变得小心翼翼还是放荡不羁。命运与羁绊,在新的世界重新开启,双生子的经历,即将呈现。。
  • 黑道纵情:误买断袖妖夫

    黑道纵情:误买断袖妖夫

    简介:她把一张支票砸到他桌子前面:“一亿买你,卖不卖!”他垂目看了看那张支票,狭长的妖孽眼眸顿时眯成了一条缝:“不卖!”她朝后面跟着的几个彪形大汉挥挥手:“打昏,拖走!”三年后,她成为T国最神秘的影子特工,为复仇归来,再遇一直等着她出现好一洗前辱的他,黑道,不再平静。男强,女更强,强强联手!
  • 奢华红颜:护短先生是初恋

    奢华红颜:护短先生是初恋

    冰冷无情的他在遇到她时,就变得不像他!抵死相爱后,却是命运弄人。三年后,他奇迹般的平安回归,带给她的却是他即将结婚的消息。他不明白,为什么在见到她时,心会莫名的跳动!“不管我想不想的起来,你都是我的!”“这辈子你都休想逃离我!除非我死!”当他想起一切,她却早已躲得远远的!“心儿,我一定会找到你!实现我曾经许下的承诺!原来,自从相遇,便注定痴爱一生!
热门推荐
  • 戎歌

    戎歌

    中国的匈奴是古代蒙古大漠,草原的游牧民族,大部分生活在戈壁大沙漠,最初在蒙古建立国家,前215年秦始皇在位年间,被逐出黄河河套地区,东汉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北匈奴从漠北西迁,中间经历了约三百年。内迁中原的南匈奴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在中原建立前赵、北凉和夏等国家;北匈奴西迁康居。自汉武帝元光六年(西元前129年)起开始受到汉朝军队的攻击,汉武帝元朔六年(西元前123年)匈奴将主力撤回漠北地区,至汉武帝元狩四年(西元前119)匈奴国已经完全退出漠南地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英雄联盟之无极

    英雄联盟之无极

    他一出生便是怪物,母亲指引他将要去异世界找到自己的父亲。受到瓦罗兰大陆的召唤,落入一个怪人手里,赐他战袍,教他奥义,给他佩剑,还帮他取名为“易”,仅仅只是要求他将一个女人带到自己的面前。面对未知的世界,易如何在陷入种种阴谋中脱险;面对强大的对手,易又如何应对;战争面前最亲的人成为仇人,他又如何抉择。一切尽在英雄联盟之无极,给你一个不一样的瓦罗兰大陆。
  • 我的玄幻有些不一样啊

    我的玄幻有些不一样啊

    我到玄幻为什么看起来这么不一样。虽然说是熟悉的开局穿越成一个废物。但是我穿越的是玄幻,为什么会给了我一个二次元特摄系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觉醒妖神录

    觉醒妖神录

    何为妖?先天之灵,草木之精。何为人?天道茫茫,万物主宰。人为主宰,异我为妖。可妖也可为主宰!妖也能成神!
  • 斗罗之辉夜降临

    斗罗之辉夜降临

    由男变女穿越大筒木辉夜,可是时间不对劲啊!穿越成即将被封印的大筒木辉夜是什么鬼?!
  • 中层革命:如何成为最优秀的中层领导

    中层革命:如何成为最优秀的中层领导

    本书详尽为你讲述了如何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完美的中层管理者,让自己真正成为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也让自己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才。无论是渴望突破的中层领导,还是期待中层领导提升的高层领导,甚至是希望被提拔的基层员工,都会在本书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
  • 二把刀

    二把刀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一个身怀江湖大侠梦想的少年的,一个持刀而行的少年,披荆斩棘不断前行!
  • 梨花落雨又逢春

    梨花落雨又逢春

    昭阳公主身子弱不经风,所以便从小跟着辅国大将军习武,武艺没学出什么门道,却偷偷跟着将军府的小公子把上树掏鸟蛋,下河摸鱼这些本事学了个精通。将军府的小公子莫离爱吃梨,皇上便赏了将军府几株极好的雪梨幼苗,不过几岁的昭阳公主和小莫离吭哧吭哧把树种下,昭阳公主从此便惦记上了将军府的几株梨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