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在平津战役爆发之前,辽沈战役已取得胜利,淮海战役也正在紧张地进行着,全国军事形势发生了根本的转折,人民解放军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此时,人民解放军第3兵团位于绥远东部,准备围攻国民党军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所部的后方基地归绥(今呼和浩特)。东北野战军主力位于沈阳、营口、锦州地区休整,准备向山海关内开进,同华北军区部队协力歼灭傅作义集团。
在这种形势下,傅作义和蒋介石从各自的利害出发,对华北作战有不同打算。蒋介石考虑放弃北平(今北京)、天津等地,要傅作义率部南撤,以确保长江防线,但又怕南撤后产生不利的政治影响,故徘徊不定。傅作义是长期活动于绥远地区的地方实力派,深怕南撤后其主力为蒋介石嫡系吞并,西逃绥远又怕势孤力单难以生存。因此,蒋介石和傅作义都左右徘徊,难下决心。11月初,傅作义赴南京同蒋介石商谈华北作战方针,认为华北军区部队在兵力上不占优势,东北野战军需经3个月到半年的休整才能入关。基于上述判断,决定让傅作义部暂守北平、天津、张家口,并确保塘沽海口。
傅作义于11月中下旬调整兵力部署,除归绥、大同两个孤立地区外,以50余万人部署于东起滦县、西至柴沟堡长达500公里的铁路沿线。其中,以蒋系的25个师防守北平及其以东廊坊、天津、塘沽、唐山一线,以傅系的17个师防守北平及其以西怀来、宣化、张家口、柴沟堡、张北一线。这种部署反映了蒋介石和傅作义虽然在方针上已统一于暂守平津,但仍各有打算,如果战局不利时,蒋、傅两系部队分别向南和向西撤退。
11月17日,中央军委明确提出抑留并歼灭傅作义集团于华北地区的作战方针:命令华北军区第1兵团停攻太原,第3兵团撤围归绥,以稳定傅作义集团,不使其早日撤逃;命令华北军区第3兵团首先包围张家口,切断傅作义集团西逃绥远的道路,吸引傅作义派兵西援;命令北军区第2兵团和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出击北平至张家口一线,隔断北平与张家口的联系;命令东北野战军主力立即结束休整,迅速隔断北平、天津、塘沽、唐山间的联系,切断傅作义集团南逃的道路,以便以后逐次加以围歼。1949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决定以林彪、罗荣桓和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组成中共总前委,林彪为书记,统一领导北平、天津、张家口、唐山地区的作战和接管城市等一切工作。
1948年11月23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向北平、天津、唐山、塘沽地区隐蔽开进。25日,华北军区第3兵团司令员杨成武、政治委员李井泉率第1、第2、第6纵队由集宁地区东进。29日,华北军区第3兵团首先向张家口外围国民党军发起攻击,平津战役开始。到12月2日,野战军对张家口形成包围态势。
经过:傅作义认为华北军区部队对张家口的进攻是一次局部行动,决心乘东北野战军尚未入关之际,集中主力首先击破华北军区部队的进攻,然后以逸待劳,迎击东北野战军的攻势。于是,他命令第35军及第104军第258师分别由丰台、怀来出发,向张家口驰援;第104军移至怀来,第16军移至南口、昌平,以确保北平与张家口之间的交通畅通。至此,东北野战军吸引傅系主力西援的目的已经达成。
12月2日,中共中央军委命令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罗瑞卿率三个纵队由易县、紫荆关向涿鹿、下花园急进,切断怀来、宣化间的联系;命令司令员程子华率先遣兵团由蓟县向怀来、南口急进,切断北平、怀来间的联系。这两个兵团协同华北军区第3兵团抓住平张线上的守军与援军,使其既不能西逃,也不能东撤。5日,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在行进途中攻克密云,然后主力继续南进。傅作义得知密云失守后,感到北平受到威胁,急令第35军星夜东返;令第104军主力及第16军由怀来、南口向西接应;令第94军及第92、第62军由杨村、崔黄口、芦台地区开往北平,加强防御。
12月6日,国民党军第35军东撤,华北军区解放军节节阻击,将其滞留于新保安地区。华北军区第2兵团主力赶到新保安以东,并于8、9两日打退了第35军及第104军主力的东西夹击,将第35军包围于新保安。进至康庄的国民党军惧怕被歼,掉头向北平撤逃,10日被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歼灭于康庄东南地区。国民党军第104军主力发现腹背受到威胁,放弃接应第35军的计划,由新保安以东地区经怀来向北平撤退。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立即展开追击和堵击,于11日在怀来县城以南的横岭、白羊城一带将其全部歼灭。与此同时,华北军区第3兵团解放宣化,8日完成对张家口的包围。随后,华北军区第3兵团攻克张北,歼灭守军一部,孤立了张家口。此时,人民解放军已切断傅作义集团西逃的道路。
为断绝傅作义的逃跑之路,华北军区第2、第3兵团以防止新保安、张家口之敌向东、向西突围为重点,构筑多道阻击阵地,待命攻击;东北野战军主力克服疲劳、寒冷等困难,向北平、天津、唐山、塘沽等地急进。傅作义匆忙放弃南口、涿县、卢沟桥、芦台、廊坊等地,向北平、天津、塘沽收缩兵力,将第62军、第86军开往天津,将第87军开往塘沽,并将北平和天津、塘沽划为两个防区,实行分区防御。
到12月15日,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占领南口、丰台、卢沟桥,从北面和西南面包围了北平。东北野战军第1兵团及华北军区第7纵队占领通县、采育镇、廊坊及黄村,从东北面和东南面包围了北平,17日又攻占南苑飞机场。至20日,东北野战军一部分军队占领唐山、军粮城、咸水沽、杨柳青、杨村等地,切断了天津、塘沽间的联系,东北野战军第38、第39、第49军及特种兵部队正由宝坻、汉沽、山海关向平津疾进。至此,人民解放军已将傅作义集团全部分割包围于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塘沽等地,封闭了其西逃和南逃的一切道路,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2月21日,华北军区第2兵团共9个旅发起新保安战役,22日晨开始攻城,经9小时激战全歼第35军军部和2个师以及保安部队。12月23日拂晓,张家口国民党军全力向北突围,华北军区第3兵团指挥11个师在北岳、内蒙古军区部队配合下展开堵击和追击,当晚解放张家口。24日16时,将逃跑的国民党军5.4万人歼灭于张家口东北西甸子、朝天洼一带。
在津、塘方向,前线指挥员决定以少数兵力监视塘沽,集中兵力先打天津。天津市是华北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国民党军长期设防,工事坚固。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指挥10个师及非正规军共13万人,附山炮、野炮、榴弹炮60余门,企图凭恃“大天津堡垒化”的防御体系固守。
1949年1月2日,各攻击部队进至天津周围,至13日基本肃清了外围据点。东北野战军决定采取东西对进、拦腰斩断、先分割后围歼的作战方针,发起天津战役。1月14日10时,各部队对天津发起总攻,迅速在东西南三面九个地段突破城防,15日晨主攻集团在金汤桥会师,将守军分割成数块。后来经过激烈战斗,至15时全歼守军,解放天津。
新保安、张家口、天津相继解放后,驻北平的国民党军华北“剿匪”总司令部陷于绝境。中共中央军委鉴于北平是驰名世界的文化古城,为保护文化古迹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决定争取通过谈判和平接管。傅作义在抗日战争时期主张抗日,和共产党有过友好往来,并且随着国民党军的不断失败,对蒋介石的统治失去信心。1948年12月15日,傅作义派代表到平津前线司令部进行谈判。平津前线司令部参谋长刘亚楼表示,希望傅作义集团自动放下武器,人民解放军可保证其生命财产的安全。但傅作义认为尚有实力,可再坚持3个月,以致谈判未获结果。
1949年1月7日,傅作义派代表到平津前线司令部进行第二次谈判。林彪、聂荣臻向其指出:北平、天津、塘沽、归绥各点守军应开出城外,按照人民解放军的制度进行改编。但由于傅作义仍持观望态度,也未能达成协议。1月13日,傅作义派与中共素有交往的邓宝珊到平津前线司令部进行第三次谈判。在谈判中,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向其指出:各点守军出城后应一律解放军化,其驻地一律解放区化。这次,傅作义终于选择了和平道路。
1月22日—31日,驻北平的国民党军撤出城外,听候改编为人民解放军。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在北平人民的欢呼声中开入城内,进行接管工作。至此,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结束。
结果与影响:北平的和平解放,创造了将国民党军和平改编为人民解放军的“北平方式”,争取了大批国民党军高级将领和建制部队站到人民方面来,是中共中央战略指导的一大成功。
在平津战役中,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成功地将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抑留于华北地区,进行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予以各个歼灭,并以军事压力与政治争取相结合,实现了对北平守军的和平改编。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的胜利,为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巩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