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558500000005

第5章 拂尘书林(1)

1、《水留痕:八十述往》

辛巳霜降后一周,偶然在南京获缘得读台湾老报人尹元甲先生晚年所撰回忆录《水留痕:八十述往》,该书由忆主借台北飞燕印刷公司于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自印问世,旨在分赠亲友,以代家书,兼留雁声也。

所谓“水留痕”,并无典故,用忆主自序中的逊言,乃因“庸碌一生,实无可记述,因念生当有史以来罕见之大时代,常能履险如夷,平安走过。垂暮之年,诚望载我生命之舟,在历经惊涛骇浪,航抵彼岸途中,留下一些水痕,也算不虚此行”。

实则尹老先生此语,未免谦抑过甚。自少年英俊时在镇江尝试编辑《京报》,到抗日战争初期一腔热血,在淮阴报名加入军旅,尽管后来实际参与的主要是“笔杆抗战”,即编辑苏北战区的《战报》(一九三八年元旦始刊),到日租界内的《华报》(一九三九年四月始刊),到《青年战士报》(一九五二年)的总编辑和乃后《新生报》(一九六七年)的副总编辑,职业所系,不仅于中国现代报业多所参与,且因身经翻天覆地之“大时代”,耳闻目睹,自多珍贵的见闻乃至高贵的见识。

或如启迪忆主卒以“水留痕”三字命名本书的世纪老友、工业总会副秘书长邵育云先生序言中所说:

挚友尹元甲兄,家学渊源、才情横溢,为名记者,为名编辑,为名作家。不仅政论文章,认事真切,议论精审,小品文章,亦极具情趣,每一篇出,常传诵不已。身处动荡时代,历经“抗日”“戡乱”,艰难困苦,出生入死,备尝可泣可歌之处境。

(是书)字里行间,无一字虚言,无一字夸大,浑朴天真,信雅兼具。尤其追念父母,孝思不匮。对伯叔兄弟姊妹等姻情友情,刻划深入,跃然纸上,非大手笔曷克臻此?至情至性,深获我心!其经历各项战役,描述甚详,足可补历史之不足。至于从业新闻、对江苏报业发展,由于身历其境,更能亲切有味。

毕竟是阅历与经验俱丰的老报人,尹老先生的叙事极有章法,有条不紊地将自己所经历的人事世事娓娓道来,便引人入胜。

对于往日社会面相的揭示和报业珍闻的记述,大有史料之价值。如:“(占地宽广的)中央大学的前身是南高师,两者都是中国着名学府,也是白下人士心目中的夤宫圣地,但并不门禁森严,巍峨的正门和四周的侧门,都任人进出,不稍限制”(第十九页)。“当时大陆各地,内乱正殷,五毒横行(所谓‘五毒’系指立监委、国大代、新闻记、散兵游、流亡学)。”并特别指出:“‘五毒’之一的流亡学生,到处流荡,肆无忌惮,无法无天。商、民碰上他们,无不退避三舍。设若躲之不及,只有任令予取予求,以期破财挡灾。”(第六十四页)

尤其令人感怀的,是渗透在作者思想深处的爱国持家传统和民族大义的自然流露。如他为中学拜把弟兄、国军团长秦鹏云在国共黄桥战役中阵亡惋惜道:“抗战期间,未死于杀敌疆场,却在一场不明不白的内战中丢了命,令人无限叹息。”

当然,上述种种,自然在必然中有偶然,偶然中又包含着必然。故而作者在本书的《结语》中感慨说:“人生际遇无常,每因偶然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一生的方向。”

他认为,在人生道路上至少有两件事改变了他一生的方向:一是一九三七年底在淮阴公园内与一位从事新闻工作的族叔的巧遇,让他由枕戈从戎的军士转而为荷笔从戎的抗日报人,以至于他“虽是历劫余生,仍有愧对历史的遗憾”;二是一九四九年年底前夕,大陆与香港边界尚未关闭时,假如选择全家居停香港,则阖家团聚,人生也就没有后来的种种变故波折了。“这两件事,都决定于一念之间”,然而又确实改变了他“一生的方向”。

然而令作者聊可自慰的,是“匆匆走过八十寒暑,最骄傲的是,对得起国家,对得起坚持的理念,也对得起历史”。也许正因为如此,才令这位老人有足够的勇气和自信,在八十高龄拿起笔来,写下了这部与其说是个人回忆录,毋宁说是一个报人经历史的珍贵自传。

2、《镇江沦陷记》

岁月无情,如今还能见证中日战事的“抗战老人”多已凋逝,不过一部真实生动的中国军民抗战史却不容因此而失传。所幸历史文献的留存,忠诚地为我们保存着珍贵的记忆。只要打开那一代人留下的图片、自传、回忆录等,仍然可以从中获得最真切的中华民族所曾经历的救亡图存、保家卫国的艰难史。

今春四月下旬,我在香港淘到一部旧书,作者在其中一篇《抗战八年》中有这么一段话:

明治维新,日本一步登天的现代化了。从此睥睨邻邦,虎视东亚,而以公元一九〇二年日英同盟为“大日本帝国”踌躇满志、趾高气扬之巅峰。由于国力之不断膨胀,早垂涎于我东北“山川之壮丽,物产之丰隆”,更视我国乃至整个东亚为其囊中物;益以蓄谋之久,准备之充实,竟于“九一八”伸其魔掌,继之以淞沪、华北“欺负到头上”的百般侵凌,而卒迫使我国忍无可忍,于“七七”燃起抗战的炮火。在日本帝国军阀的如意算盘下,满以为经过一番“膺惩”,“独霸东亚”的美梦,正如希特勒第三帝国之席卷荷兰、卢森堡、比利时,一举击溃法兰西那样容易而迅速的实现。哪知我国在受尽屈辱之下,不抗则已,一抗便是以持久消耗对付速战速决……

而六年前的香港之行,在青文书屋淘到的旧书《山河恋》的作者也有记述:“卢沟桥的一场血战……桥上被毁的碑亭及弹痕,至今犹存,耐人回味当时的紧张场面。那时,笔者年方弱冠,城陷后逃出”,而“在北平——这座文化城里的十几万知识青年,眼前摆着两条路:第一条就是逃走参加抗日的救亡工作;第二条路就是苟延残喘,在(北)平等待敌人的蹂躏……”余之良在《我向南逃》中则指出:“对日战争八年中,日本对付我们有两种手段:一种是以优势的军事武力,以战逼降;另一种则是政治的所谓以华制华,来牵制分化我们的反抗力量。像他们扶植的东北满洲帝国、华北自治区、内蒙古盟旗联盟、日满支提携、大东亚共存共荣等等……”

“落后是要挨打的”。这七个字既是民生的血肉教训,更是中华民族的惨痛经验。六月十二日下午,笔者应邀参观了南京先锋书店举办的“抗战一瞬间”历史图片展览,并得到台湾收藏家秦风先生赠送的一部同名书籍。

《抗战一瞬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二〇〇五年六月),是以历史照片所反映的主题情境,照片外均有图注,真切地反映了抗战时期的种种“瞬间”。这是编着者向世人“呈现更丰富、更生动的抗战图像”的一种尝试,他说自己“试图以许许多多的小人物、小情境汇集成大时代的洪流,流入今天你我的血液中”。

秦风先生在本书自序中表示:“今年是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笔者对自己这几年所收集的抗战照片做了一个总结,编成了这本书,以期对六十年前结束的那场民族圣战做一个感性的回顾,对于牺牲生命成全国家的先人表示无限的崇敬——由于他们勇敢地面对苦难,承担了民族觉醒的重责大任,今天的我们始能在一个强大的基础上继续向前迈进。”

抗日御寇的终于胜利,是中华民族不可亡的精神里程碑。因此,中华民族整体的繁荣和发展,应该成为全体华夏子孙的一种共识,更应成为和平崛起过程中的一种政治智慧。在此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之际,爰取日常雁斋所藏书略加串读,唤醒民族记忆,以为“后事之师”。

上一个农历丁丑年的十一月,正是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八日,张怿伯先生在江苏兴化开笔补记了两个多月前目睹耳闻的日寇侵占镇江的事实,命名为《镇江沦陷记》。本书虽然只是“一地方一时间的痛史”,但是作者以身历之痛,披露“亡国滋味”,激发“同仇敌忾”,呼唤“民族精神”,增强“抗战意识”的初衷甚明,加上作者所取纪实叙事笔法,更添真实。

由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二月新版的嵇钧生编注的《镇江沦陷记》,分为上下两编。其中上编除上述外,还编入了张怿伯先生《守厂记》,德峻和尚《焦山沦陷记》,以及嵇钧生所编《镇江地区沦陷前后(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二月)》等史料;下编则为嵇钧生所撰张怿伯及其《镇江沦陷记》的背景传记,一九九八年北京海王村拍卖公司拍卖《镇江沦陷记》手稿的故事,以及齐锡宝《纪念先翁张怿伯》等,因此本书实为一部翔实真切的抗战镇江沦陷实录。

镇江沦陷日寇之手前,系国民政府江苏省的省会,是江南一座正在建设和崛起中的新兴都市。当昆山、苏州失守以后,镇江的学校已经停课散学,公务人员纷纷搬家,银行相继停闭,市面也随即停歇,于是“江苏省会若干万众,处于无政府状态下了。官府对民众,已弃之如遗,死活存亡,只好你们各自打算了”。

那么当日寇盘踞镇江以后,市民的表现又将如何呢?请看:

敌军入境后,路上行人个个臂缠白布,布上都有一块笔画或布做的红圆圆,形同膏药一样……秩序比较安定时,与(敌兵)在路相逢,尽可各走各的。但每有人,见敌兵过,就停了步,垂首落肩的站在一边,既举手,又脱帽,还要忙鞠躬,所有全套恭顺礼节,恨不得都在一个时间,一齐表现出来,用奴颜婢膝四个字,来描写那副神情,恐犹不足以形容。敌兵也有把糖果香烟等物,送给人吃,或把抢来东西,转送给人。受到的人,就会觉得荣幸,逢人宣扬,这些对敌的逢迎献媚,表现了我国民智太低,缺乏教育。如此国民,虽然见之齿冷,但还是国家教育不好的缘故。今后负教育责任者,该当怎样注意呀!

这就是作者笔下所记的镇江实态。作为辛亥革命先驱者之一,张怿伯先生撰写本文可谓极尽伤生忧时,其中夹叙夹议,完全可当一篇致国致民的奏议献策来读。

作者以两个多月的亡国奴见闻,笔之于书,以期惊醒愚昧无知甚且对于日寇统治抱有幻想的国民:“回想东四省沦亡六年,百姓怎样的被束缚不自由,我们见不到,听不到,照现在沦陷区中的防范情形,就可想见东省同胞之如何受苦,当初以为东省还在老远,他的沦亡可以漠不关心的,岂料一转眼间祸已临到头上,自己尝到苦味了。看看眼前的事实,只有大家一致努力求果,除非争得整个国、族的生存和自由,任何地方的百姓,将来都免不了要受罪呀!”

如记日寇“对上城乡民,除强迫出费打针外,并令行鞠躬礼,如不娴习,或觉其鞠躬时间缺乏诚意,当即勒令跪在地上,复令头上顶一重约十余斤之砖石,历久始放……”镇江沦陷以后,城乡居民“谋不到生计,烟赌之风大盛,于是造成窃贼遍地、宵小横行的世界。妇女则为贫所迫,操淫业者,日见增多。大好江苏省会,已经弄得不成人境……安居乐业,在沦陷区中,是不要梦想的”!

可注意的是,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沦陷城市生活以后,作者总结道:“本篇淫掠烧杀等门,所列举之日寇暴行事实,计有五十六件。其中属于本公司自身,及公司人员各家所遭遇的,达二十一件。仅仅乎这几处,遭遇已如此,推而至于全城受祸情形,不亦可以想见么?”于是他以切肤之痛,更发七点“感想”,其中有关于战时报道和纪实方面,关于战区军民医疗治伤方面,关于战区政府组织百姓疏散撤退方面,关于县级长官守土问责方面,关于破除未沦陷区幻想方面,关于民拥兵、兵护民的兵民合作的关系方面,尤其是关于全民爱国抗日的决心动员方面,字里行间不断闪烁着的是拳拳爱民之心和灼灼救国之见:

此次日寇挟带战胜威风来到镇江,穷凶极恶,十足道地,做了一番毁灭的工作。十余万人的镇江,全城家家户户弄得无家不破,无室不空,毁坏财物,不计其数,杀戮生命,无从统计……未遭铁蹄蹂躏下的地方同胞们,乘早尽量出钱出力,帮助国家抗战。卫国就是保家,救国就是救自己,切弗作壁上观,坐失机会,及至国破,家也随亡,那就悔之无及了。

未受敌人蹂躏的地方的同胞们,切莫以为敌人入境,不过是统治的变更,还可安居乐业,照常享受。笔者真诚告诉你们,这实在是梦想,断断没有这会(回)事。敌军一经来到,百姓就要下十八层阿鼻地狱。如果想过舒服日子,还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尽量帮助国家抗战,得到最后胜利,才有安身之日。

张怿伯先生的《镇江沦陷记》,是一篇抗战之初作者家乡沦陷于日寇的实录,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抗敌御侮、保家卫国的倡议书。作者推己及人的真诚,忧国忧民的赤诚,令我们这一代人在和平环境中长大的人读来依然动容。

总之,《镇江沦陷记》不仅是镇江人氏乡土血泪的记事本,更应当成为全体炎黄子孙不可须臾忘怀的历史教训的教科书。

3、《我向南逃》

乙酉小满后一周,接到台北尔雅出版社发行人隐地先生寄来的一册《我向南逃》,作者为台湾作家余之良。据书后附印的“写作纪事年表”,本书十万字,开笔于二〇〇一年七月,十月定稿,次年二月二十日由尔雅出版社出版。

《我向南逃》乃“尔雅文学人传记”之一,书系中尚有《涨潮日:隐地自传》等。据尔雅社的推介广告:

一个在动乱时代成长的文艺少年——写过小说集《番戏》的余之良,随着空军电台撤退,到了北大荒的鄂尔多斯草原、西北方的零陵、南方的广西、海南岛……他以一字一句,诗一般地诉说着他的生命里程,同时也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一个已经随风飘逝的大时代的悲欢离合……

其中提及的小说集《番戏》,当为余之良先生的代表作。据介绍系“塞外夷族的写实录,也是余之良的精心杰作”。

《番戏》其实只是集中的一篇名作。余之良先生曾经自述,一九六九年写成这篇两万五千字的中篇小说以后,即投稿至香港的《今日世界》:“这是一份美国在亚洲销路最广大的宣扬性杂志。我的稿件寄去立即被采用,杂志社回信,在十个月以后分四期发表。并先寄来三千元稿酬。那时我正被穷困缠绕,三千元是个大数目,它解除我很多生活上的窘境。”

《我向南逃》从河南省城开封的初中时代写起,直至一九四九年兵败退海南岛,又在年底从海南岛由空中败退到台湾岛为止。当年由于日寇侵入中原腹地,因此遽然中断了作者在河南省会开封的高级中学生活,进入到向“大后方”四川逃亡的难民群中。他们历尽辛苦,终于经湖北宜昌,由江轮上行到达成都。

尽管作者的父亲是陆军军官学校战术教官,但他却因家庭艰困而不得复学,于是在二十一岁时投考进入中国航空委员会的无线电班,后来成为中国空军的一名无线电技术兵。他在书中写道:

那个时候,我们抵抗日本侵略已经是第四年,美国还没有参战。我们的物质几乎全仰赖苏联援助,尤其是苏联的汽油,很不容易的从遥远的新疆一辆接一辆的由卡车运送过来。飞机除了自己买的霍克三和北美,在作战性能上,是无法与日军的装备相比的,可以说完全是以劣势对抗优势。像我生活在成都这么大的都市,对空火力方面连一架高射炮也没有,可见当时我们的武器和装备是多么的困难……日本鬼子为了使大后方屈服,只好以大批的轰炸机飞进四川轰炸,他想瘫痪我们。他的九六式轰炸机只要天气好,便成群的像蝗虫般的飞到四川滥炸,每天几乎没有停过。

同类推荐
  • 空间·边缘·对话

    空间·边缘·对话

    本书为西北民族大学全国社会科学基金配套经费赞助项目。全书分为三部分:世界文学研究、民族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汇集了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专业学术论文20多篇,从文本的角度深入解读有影响的世界文学作品,并结合中国文学研究的成果从比较文学的视野展开,有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平。
  • 刘洁岷诗选

    刘洁岷诗选

    中国新诗自“五四”发轫,至今已近百年历史。本丛书每位诗人单独成册,力求系统地收录诗人迄今为止的主要作品。书前附有诗人生活照片二帧,书后附有“诗人简历”,以说明诗人生活与写作之基本情状。
  • 花间集

    花间集

    《花间集》中国词史上首部词总集。收录温庭筠、韦庄、牛希济等十八家词,共五百首。所收词包含男女相思、史事古迹、风物人情、边塞旧事、山水花鸟等。《花间集》介于唐诗、宋词两大文学巅峰之间,以其清艳、婉丽之风为文坛确立了一种新的审美规范。有“词中离骚”之美誉。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等电视节目的热播,《甄嬛传》用《花间集》中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被为电视剧插曲,由刘欢作曲,姚贝娜演唱。古典诗词类作品市场热度逐渐高涨。这本普及版《花间集》必将脱颖而出。
  • 陈迹·清欢

    陈迹·清欢

    自古以来,无论是淡酒、清茶、疏梅、幽兰,还是老巷、石桥、山水、花鸟……都如诗般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漫漫长河中,也都出现在我们触手可及的生活各处。无论文人骚客,还是市井小民,都或多或少地沾染着这风雅的趣味。白落梅以其优美典雅的文笔,将这其中的闲情逸致娓娓道来,点缀以诗词典故,向读者铺张开了一卷美好的画轴,其中的风华,读者自知。
  • 避免受到伤害的途径

    避免受到伤害的途径

    文字清丽、平易而富有感性,同时涵有女性的精致与细腻,是朱文颖这本作吕的最主要特色。作为20世纪70年代作家的群的代表之一,读者更多了解的是她在小说中创设的优美竟境,本作则以散文随笔和对谈两种形式,从作家对生活的感悟、对文学的理解和阅读习惯等多重角度的为我们展示了其鲜活立体的内心世界。
热门推荐
  • 纨绔庶妃:王爷太腹黑

    纨绔庶妃:王爷太腹黑

    我靠!睡觉也能穿越,而且还穿越到丑女身上!爹不疼,娘不爱,人人躲而避之。没想到就这样,还招惹到一个不要脸的妖孽。片段一:“娘子,我饿了”某男“你就去吃饭”某女翻了一个白眼。“娘子,其实我想吃你。”某男说完便扑了上去。片段二:“王爷,不好了,王妃她跑了。”侍卫急匆匆跑进来。“没事,她只是出去玩了。”某男一脸云淡风轻。“王妃她还说你对她太苛刻,她要找一个对她好的。”侍卫接着说。“什么!她敢!世间上有谁比得上我对她好!!等她回来,她就死定了。”某男吼道。
  • 我的娘子可是绝世高手

    我的娘子可是绝世高手

    高黎,带着一双AR眼穿越古风世界,能一眼看穿众人经脉。在这妖魔乱舞之地,他唯一要做的,就是先赚他一个亿。然后打造一个全新的【真气朋克】世界!
  • 语文新课标必读-复活下

    语文新课标必读-复活下

    本书是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晚年呕心沥血十余载的长篇巨著,也是他一生思想和艺术的结晶,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小说通过描写男女主人公复杂曲折的经历,展示了俄国当时社会的黑暗,在对政府、司法、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深刻批判的同时,也在宣扬不以暴力抗恶和自我修身的说教。
  • 我不是文娱才子

    我不是文娱才子

    在媒体和粉丝眼里,他是才华横溢、学贯中西的大才子。在他们看来,张扬会成为一个时代的标签。但是张扬不想这样,他不想当才子,压力太大、负担太重。他不想当明星,那样太累、不自由。他想要当一个个性洒脱、口无遮拦的人,他想要当一个可以肆意洒脱的人。
  • 请叫我玛丽苏本苏

    请叫我玛丽苏本苏

    【暂停更新】唐意睁开后,发现自己竟然重生在她十五岁的时候。好好学习,得个高考状元?抢夺先机,当个全国首富?唐意表示:我他妈好不容易过了半辈子,又让我重新开始?谁让我重生的,我#&#,你妈买菜必涨价!你打麻将必炸胡!某场景唐意无语的看着眼前的男人,她刚才没拿稳球,球滚到了这西装男人脚边她对不起也说了,谢谢也说了,这男人就跟没听见一样拿着球也不说话直直看着她,足足有五分钟了!!“大哥,能把球还我了吗”男人这才把球递给了唐意唐意说了声谢谢迅速离开,她怕这男人又找茬刚开跑就听见身后传来“女孩,你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唐意:???这哪里的傻子,长得好看可惜是个傻子
  • 明七子诗选注

    明七子诗选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方战神

    一方战神

    悲催的少年本想用跳楼来结束自己悲催的一生,却意外的穿越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自己还是一个悲催的少爷,少年不甘心,他发誓,我打破悲催,让人生变得传奇炫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美丽人生

    美丽人生

    [花雨授权]当年他的一份孝心感动她,于是她答应嫁给他。可是,王子并没有爱上公主。三年的婚姻只用三分钟解决掉!三年后的今天,再次相遇时才发现,原来爱情早在不知间渗透,那么重新开始,是否一切将会不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