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表现
多发生在妊娠的中、晚期,主要症状为血压升高、头昏、头痛、腹痛,眼花、尿少、下肢或全身浮肿等,严重时可引起抽风、昏迷。水肿、高血压、蛋白尿是妊高症的三大症状,必须引起重视、及时治疗。
妊娠高血压的孕妈妈初期通常不会有什么不适,顶多合并轻微的下肢水肿,及偶发性头痛。若血压随着怀孕周数持续增加,尤其是舒张压不断上升,使得蛋白质在肾丝球的滤过增加,“蛋白尿”便会开始出现。由于血压升高加上血管壁通透性改变,让过多的水分滞留在组织中,造成“全身性水肿”。
水肿多由脚踝开始,渐延伸至小腿、大腿、外阴部、腹部,按压后会呈现凹陷的现象,因此又称为“凹陷性水肿”。再加上怀孕期间也因下肢血液回流受阻,而让下肢水肿变得更加严重(犹如象腿)。由于妊娠高血压所并发的水肿大都是全身性,下肢水肿也比较不会因抬腿而消失。
病情渐进发展,严重时血压居高不下,往往大于160~110毫米汞柱,全身水肿加剧,并发头痛、恶心、呕吐、颈部僵硬的现象,甚至出现视力模糊,视网膜剥离、失明等症状。另外肾功能恶化,小便量减少、尿液中蛋白大量流失。肝细胞缺血坏死、肝脏周边水肿,造成持续性上腹疼痛,肝功能指数上升。且因血管紧缩,造成血小板活动凝集,血小板数目下降、凝血因子耗损。
有的孕妈妈水肿、高血压症状明显,肾脏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尿中可出现正常情况下不应有的成份,如:蛋白或管型等。
产生原因
“妊娠高血压”是最常见且严重影响母亲与胎儿健康的疾病。妊娠高血压指的是血压的收缩压大于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大于90毫米汞柱,另外,若怀孕后期的血压要比怀孕早期收缩压高出3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高于15毫米汞柱,且至少出现2次以上,每次中间须间隔6小时以上。若能在孕前检查时及早发现、处理,则可减少因妊娠高血压所导致危害孕妈妈与胎儿的并发症,甚至降低母亲或胎儿的死亡率。
预防措施
定时做产前检查。这是及早发现妊高征的最好方法。每一次检查医生都会测量血压、验尿及称体重,并检查腿部水肿现象。这些均是判别妊高征的重要指标,如有异常医生会马上发现,及早采取对症治疗,使病情得到控制,不致发展得很严重。
合理安排孕期饮食。妊高征与营养因素密切相关。动物脂肪、热能摄入太多,蛋白质、各种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摄入不足,都会诱发或加重妊高征。因此,正确指导孕妈妈合理安排饮食,对预防和控制妊高征的发生发展非常关键。
生活规律并加强自我护理。从孕7个月起不做过重、过于激烈的工作和运动,减少家务劳动;身体疲乏时马上休息,每天保证睡眠和安静歇息至少在8小时以上,包括中午休息半个到1个小时;心态要平稳,情绪不大起大落,感到不适赶快去看医生。睡眠时取左侧卧位,避免子宫压迫脊柱旁大血管,使下肢大静脉血液正常回流心脏,减轻或预防下肢发生水肿。
坚持做适量运动。经常散步、游泳或森林浴,增强抗病力,但同时要注意掌握以运动后感到舒适为原则。
控制体重过于增长。身体过胖容易引起妊高征。一般在孕28周后每周体重增加应控制在500克以内。体重增加过快可能是合并了妊娠水肿,必须马上看医生。
饮食原则
控制热能摄入。控制体重正常增长尽量少吃或不吃糖果、点心。
食盐摄取要适度。不宜吃咸食,如腌肉、腌菜、腌蛋、腌鱼等。
防止蛋白质摄入不足。多吃禽类、鱼类和大豆类可改善孕期血压。
保证钙的摄入量。保证每天喝牛奶,或吃大豆及其制品和海产品。
恰当摄入饮食中的脂肪。每天烹调用油大约20克,少吃动物脂肪,动物脂肪与植物脂肪应保持≤1的比值。
多吃蔬菜和水果。保证每天摄入蔬菜和水果500克以上,但要注意蔬菜和水果种类的搭配。
应对方法
定期接受产检,因每一次产前检查都会测量血压及检验尿蛋白,以期提早发现,及早控制处理。
怀孕时期常保稳定愉快的心情,减少生活压力与工作辛劳。
培养适度的运动习惯有充分的休息。
专家提醒
轻度:收缩压比原来升高30mmHg,舒张压比原来升高15mmHg,并伴有轻度蛋白尿和水肿。
中度:收缩压低于160mmHg,舒张压低于110mmHg,尿中蛋白为“ ”,或伴有水肿。
重度:收缩压高于160mmHg,舒张压高于110mmHg,尿中蛋白为“ - ”,或伴有水肿。
这三大症状可同时存在,也可只出现一个或两个。如果病情未能控制,将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先兆子痫,出现头晕、眼花、胸闷等症状,恶心并伴呕吐。待出现全身抽搐和昏迷时,已经发展为危及生命的子痫了。
很多因素都可诱发妊娠高血压。如气温变化,一般在冬春或秋冬季节交替时容易发生妊娠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