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流动少年儿童慈善项目的建议
1.对流动少年儿童群体进行细分,根据不同的群体设计不同的项目
对流动少年儿童群体进行细致分类,并设计多个单独又纵向衔接、横向互补的项目。既可以在纵向上对不同年级进行分类,将三、四、五年级为一个群体,六、七年级为一个群体,八、九年级为一个群体;又可以在横向上根据流动少年儿童的未来打算进行分类,打算回老家读书的为一个群体,打算在北京读职高的为一个群体。
2.重视加强对社区的服务
11、12岁的流动少年儿童的行为方式逐渐社会化,并且交际范围也越来越宽泛,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在流动少年儿童群体中构建积极向上的氛围,引导他们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而这关键在于营造一个良好的社区风气,流动少年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够健康成长。选择社区作为服务点,覆盖面更广泛,而且服务内容也不同。它的重心不再是助学、教授知识,而是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3.重视对打工子弟学校教师的资助
打工子弟学校最实质的问题是师资力量不足,学校的副科无法保证。而且老师不享受最基本的保障,寒暑假也没有工资,工作不踏实,队伍不稳定。老师对教学的投入态度必然会极大地影响流动少年儿童。但是目前的资助主要集中在硬件设施方面,譬如给学校捐赠桌椅、办公桌、电脑、投影仪等,但是这不能解决实质问题,因为光有设备,没有好的老师,也无法发挥作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也无法达到预期目的。因此,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基本保障,包括五险一金及寒暑假待遇,吸引教师到打工子弟学校任教。
4.提高流动少年儿童的规划未来能力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希望学生“好好读书,将来考上大学”,但是一进入七年级,这个目标对于学生来说越来越模糊,于是学生没有了目标。老师苦恼的是学生都不爱学习,家长见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对小孩也不抱期望了。“这边的学习风气很不好,我们班没有一个学生在学习。八年级是最闹的年级,家长对他们看不到光明,说混两天得了。”虽然他们中的很多最后都会选择上职高,但这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以后只能上技校、职高,对自己的未来挺迷茫的,父母的态度是上一天是一天。”
流动少年儿童普遍对未来感到迷茫,对自己未来职业没有规划,也不知道该如何规划,极度缺乏规划未来的技能和资讯。他们对未来的想象,更多的是受媒体的影响,而不是根据现实设计切合自己的未来。因此,当失去了“考大学”的目标后,他们变得无所适从。对于打工子弟来说,他们的未来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回老家参加中考、高考,另一条是在北京上职高。流动少年儿童需要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对自己的未来做出选择,制订目标和计划,并付诸实践。
5.提高流动少年儿童的自律、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下课后,有大段的自由时间,但学生往往没有自控能力,沉迷于网络之中。而家长也忙于生意和工作,无暇顾及他们。在脱离家长管教的情况下,如何自律?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学生由于学习差,没有自信心,自暴自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有的调皮的孩子不愿学习,厌学。在失去了学校的管理后,如何实现自主学习?如何让学生愿意去学习?这些是远比书本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应该帮助流动少年儿童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注 释
[1].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市 201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N].北京日报,2014-02-13(4).
[2].吕涛,罗粤舟.高校学生欠费原因及对策浅析 [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286~293.
[3].李远贵.高校贫困生心理与教育对策探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13~16.
[4].胡凛.心灵驿站——女大学生的心理报告[D].上海:三联书店,2002:95.
[5].曾九江,叶金辉.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对特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4).
[6].龙晓东,廖湘蓉,邓治文.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J].湖南社会科学,2003(04).
[7].王意明,李世光.我国高等教育助学体系定位问题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7(3).
[8].王晓倩,潘俊.大学生助学模式新探——从经济助困到心灵助困 [J].文教资料,2006(10):69~70.
[9].陆士桢,宣飞霞.关于中国社会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问题的研究[J].青年研究.2002(7):6.
[10].孙莹.中国城市贫困家庭第二代就业问题研究[J].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124.
[11].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市 201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N].北京日报,2014-02-13(4).
[12].阎凤桥.试析我国民办学校的产权形式和治理结构——基于对非营利组织特征的分析[J].教育研究,2006(2):42.
[13].谢 桂 华:《 新 生 代 农 民 工 问 题 概 述 》,中 国 共 青 团 网,http://www.ccyl.org.cn/10hlzc/bzlt/201012/t20101210_436912.htm,2010。
[14].李培林,田丰.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态度和行为选择[J].社会,2001(3).
[15].谢桂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概述 [EB/OL].中国共青团网,http://www.ccyl.org.cn/10hlzc/bzlt/201012/t20101210_436912.htm,2010.
[16].安雅丽,杨淑娥.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分析[J].人民论坛,2010(32).
[17].李国新.农民工的文化生活需引起重视——关注新生代文化需求 [EB/OL].中国文化传媒网,2011-10-21.
[18].谢桂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概述 [EB/OL].中国共青团网,http://www.ccyl.org.cn/10hlzc/bzlt/201012/t20101210_436912.htm,2010.
[19].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
[20].彭国胜,陈成文.关于就业质量问题的研究综述——以青年农民工为例 [J].中国青年研究,2009(12).
[21].段成荣,周皓.北京市流动儿童少年状况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1(1).
[22].吕绍青,张守礼.城乡差别下的流动儿童教育——关于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调查[J].战略与管理,2001年(4).
[23].赵娟.流动人口家庭子女教养方式的质性研究[J].青年研究,2003(8).
[24].高明华.父母期望的自证预言效应——农民工子女研究[J].社会,2012(4).
[25].李运庆.区隔与认同:农民工子弟的人际交往现状研究——以南京市一所民工子弟学校为例[J].青年研究,2006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