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四维图新还是高德,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都是车载导航前装服务。而高德从2006年开始积极向互联网靠拢,提供免费的高德地图和收费的高德导航。不得不说,高德及时抓住了互联网趋势,不管是用户数量还是市场份额,高德都排名第一。但在这些用户身上,高德并没有得到多少盈利。
在移动互联网方面,除了收费导航之外,高德的主要收入来自和手机厂商的合作,三星、摩托罗拉、HTC、联想、华为等手机厂商都是高德的客户,高德通过在这些手机中预装高德导航来获取收入。不过这样的收入模式潜力有限,受到手机厂商以及手机市场波动的影响,并不稳定。
拥抱移动互联网的高德,显然还距离真正的移动入口很远,可以说是只见地图,不见服务。作为地图导航,高德已经做得足够好了,但是在生活服务上,高德并没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去挖掘。就在这时,马云出现了。2013年5月10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以2.94亿美元投资高德,将持有高德地图28%的股份,成为这家中国地图服务两强之一的第一大股东。
与阿里合作,让高德在未来移动互联网以及本地化服务上充满了信心,与百度以及四维图新在移动入口之战中更是有了底气。马云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成熟的电子商务体系、庞大的用户流量和海量的用户数据,这些对高德来说都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本地生活服务,包括团购、O2O,一直都是马云试图打通线上线下的重点。2012年下半年,阿里也推出了淘宝地图,期望用地图带动电子商务本地化消费,形成真正的O2O。淘宝地图从发布到使用都很低调,因为马云对于地图业务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信心。
地图实际上也可以算是搜索业务的一种,而在这方面无疑只有百度具备充足的实力和经验。百度天然的搜索优势,让百度地图得益占据过半的市场份额。而淘宝地图,在移动终端上没有取得任何的成绩。高德地图的加入,无疑给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本地化+移动互联网”的O2O构想,填补了重要的移动互联网空白。
在团购大战之后,马云已经基本上解决了本地化的问题,但是阿里的老毛病移动互联网仍然是马云的一块心病。在移动社交领域,马云未能拿下微信。而如今地图业务也可以成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入口。直到收购高德地图,马云才补齐了最后一环,从电商到本地,从本地到移动,全部握在了马云手里。
2014年2月,阿里巴巴再次宣布以每股21美元的价格,对高德公司股票进行现金收购,经过计算,马云完成全资收购一共花了13.39亿美元。事实上,高德本身还有5.1亿美元的现金及等价物,算下来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阿里拥有庞大的用户数据,而这些数据对于地图来说具有很大的价值,比如每个卖家或者买家都会标注收货和发货地址,也就是说阿里拥有数亿人的详细地址,这些地址能够让地图更加精细化。而在收购高德之前,阿里缺乏一个展示和使用这些数据的平台,高德的加入正好承担了这项任务。
在马云的O2O布局中,高德地图的作用几乎不可替代,其作用和战略意义都堪比微信之于腾讯。在融合阿里的电商资源之后,高德地图从一个工具完成向平台的转变。通过高德地图,用户可以直接接触阿里推广的商家。高德地图也可以自动为用户推荐附近的大型商场,用户使用淘宝账号登录,完成团购或者购买优惠券,最后进入实体店消费。通过高德地图,阿里从线上到线下的用户体验,已经可以非常顺畅,毫无阻碍。
腾讯的地图防御战
坐拥微信入口的马化腾,是移动互联网领域最早领先的一家。在其他人正焦头烂额之际,对于“电商+本地化+移动互联网”的新趋势,早早开始尝试微信电商的马化腾,已经占据了电商和移动互联网两个环节,远远走在马云前面。随着马云通过高德地图成功补齐短板,马云才开始与马化腾同台竞技。
马化腾曾在2012年互联网大会上炫耀腾讯在移动互联网上的优势,“腾讯基于手机QQ和微信做了大量跟LBS有关的服务,目前接口每天对LBS的调用高达7亿次,这是典型的O2O服务,而二维码是打通线上线下的关键入口”。
处在移动领先地位上的马化腾,对于地图业务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如马云。腾讯很早就建立了自己的地图业务SOSO地图,在腾讯收购搜狗之后,SOSO搜索被并入搜狗。实际上,搜狗也有自己的地图业务,而且要比腾讯做得更好。根据速途研究院调查显示,截至2013年11月,在手机地图市场,搜狗地图和SOSO地图分别位列第五和第六,搜狗地图的下载量是SOSO地图的三倍。
但是马化腾选择了保留SOSO地图,没有将之并入搜狗,这也说明了马化腾的思路其实和马云一样。看着阿里、百度都以地图业务为突破口,成功的得到了移动入口,马化腾自然也想将SOSO地图做成腾讯仅次于微信的第二个移动入口,这样腾讯就能继续保持移动领先地位。
马化腾虽然有了这样的想法,但是显然对于地图业务并不熟悉,也尚不重视。SOSO地图发布之后只有导航和街景两个功能,与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相差甚远。和微信相比,SOSO地图得到的资源很有限。
SOSO地图背靠腾讯却依然毫无建树,直到阿里宣布投资高德,马化腾才下定决心加大对地图业务的投入。当时在腾讯内部,有不少人讨论街景和室内地图的投入太高,但是马化腾很坚决,他觉得地图一个战略性的东西,必须坚持。2013年12月,SOSO地图正式更名为腾讯地图。
阿里全资收购了高德地图,所带来的问题是,腾讯地图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正好是来自于高德。从某种程度上,这对马化腾来说,相当于把在地图上搜集的用户信息等数据给了“竞争对手”马云,对腾讯地图业务的未来发展非常不利。
高德在地图领域内的强大不容置疑,不过也并非没有竞争对手,于是马化腾有了打破僵局的办法。
2014年1月,腾讯宣布以6000万人民币的价格全资收购甲级测绘资质公司科菱航睿。2014年5月5日,腾讯再次出手。高德最大的竞争对手四维图新发布公告称,向腾讯协议转让7800万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转让价格为每股15.04元。转让完成后,腾讯将持有四维图新11.28%的股权,成为四维图新第二大股东。
通过两笔股权交易,马化腾成功摆脱了马云在地图上对腾讯的掣肘。在地图业务上,百度地图已经在移动用户端取得领先地位,高德地图紧随其后,形成两强博弈的局面。在阿里收购高德地图之后,三家之中只有腾讯没有地图测绘资质和底层数据资源,腾讯在地图领域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如果这个问题不能有效的解决,那么阿里、百度就能依靠地图威胁到腾讯通过微信取得的移动优势。
即便没有来自阿里和百度的威胁,站在腾讯O2O未来战略的角度看,地图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虽然腾讯O2O战略目前是围绕微信来进行,但微信所具备的LBS功能远远不如地图完善。若在地图业务上有所作为,不仅能够有效防御阿里、百度,也能为微信提供O2O连接支持。
至此,地图大战进入“三国演义”的阶段。BAT三家都已经具备了甲级测绘资质,完成了地图布局。
百度是三家之中优势最明显的。其对地图的布局早于阿里、腾讯,百度地图以超过50%的活跃用户覆盖率领先于其他地图。百度的劣势是支付和社交领域,在这两方面阿里和腾讯显然要领先一步。
在地图争夺中,获益最大的可以说是阿里。地图业务对于阿里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其他两家。高德地图配合手机淘宝,在移动电商以及本地化服务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只不过在用户活跃度上,高德地图要弱于百度地图。而且由于美团网的存在,阿里通过高德完成对本地化服务的改造,难免与美团网发生冲突。
为抢占行业优势,企业最常用的做法就是不断跑马圈地,恨不得将行业内所有渐成气候的企业都收至自己的“麾下”,或者在其中占有一定的股份,方便日后展开合作。收购或投资的企业多了,但又不是将同一行业的所有企业进行整合,难免会出现左右互搏的现象。阿里对高德地图的改造与美团网的冲突,是留给马云解决的一大难题,也是对其他正在进行大肆收购的企业的警醒。
最后是腾讯,地图业务给马化腾带来的价值可以说是三家中最小的,但也不可或缺。腾讯并不缺少用户,而且依托于微信,其用户活跃度也不输于百度,通过地图业务可以对微信提供更好的LBS支持。
腾讯最大的问题依旧是如何掌控本地化服务与移动电商,在入股四维图新之后,短期内也只是给微信带来一定的补充,守住其优势。如何深入挖掘地图价值,与腾讯移动电商、社交等业务形成有效互助,是马化腾接下来需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