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12100000045

第45章 干校转学记(2)

到湖北的第一个国庆节,我们还借住在省农科所金水分所,上学也在子弟小学里,老师布置要写庆祝“十一”的作文,我靠了一本各省成立革委会的喜报汇编,抄出一篇本班的力作,还作为子弟小学的代表作,上了农科所的“国庆园地”。我站在芦席搭成的专栏下,细细看自己名字底下那些“蓝天为纸,大海为墨,写不尽我们的深情”之类放之四海、四海也都在放的句子,黑墨在红纸上写成龙飞凤舞的大字报体,看的时候一长,眼睛都花了,不过心里是挺有成就感的。这个时候大概是运动已经发展起来了,反而不大写什么批判稿,当时武汉地区有一个比较著名的反革命还是所谓的“五一六”,不记得名字,只记得关于他的儿歌“不怕你耍赖皮,不怕你耍阴谋诡计,人民掌握了毛泽东思想,坚决彻底斗臭你!”至于这个人是做什么的,因何反了革命,一点不知道,竟也没有想知道的欲望。这样的学习生活延续到1976年,我高中毕业的时候,发现自己这个十年一贯的好学生,除了批判稿之外再不会写任何别的文字。

“十一”一过,所有的东西都捆起来,装车,上路,我们要搬家了。

小学只剩下最后一个学期,再去的学校又是什么样呢?坐在颠簸的卡车上想着。

甘棠公社小学

小学就在甘棠镇的老街尽头,一座坡顶的两层楼,白墙灰瓦,像极了邮票上看见的遵义会议旧址。班主任姓黄,脸色惨白,黑棉袄,黑呢帽,永远紧锁的浓眉,像哪儿疼似的,很有些愤世嫉俗的形象,冬天总袖着手,谁也不理。上课时,用纯粹的咸宁话教我们念书,下课了,就到开饭馆的蒋师傅那儿去。蒋师傅个子矮,头上还有癞痢,也是一身黑色,油晃晃的袖子一挽,十分精明。每说起甘棠,就会在心里浮现这一高一矮两个黑衣人并肩说话的样子。同学们说,黄老师总找蒋师傅,是为了“吃香东西”。蒋师傅的店里蒸米糕揭锅的时候,甜白的蒸汽缓缓地香了一街。修战备公路的日子,我在蒋师傅店里买饭,但是不好意思买菜。因为我的同学吃的甚至不是饭,只是红苕。

上学路上,到处都能听见高音喇叭里在教样板戏,“提篮小卖拾煤渣,担水劈柴也靠她。里里外外一把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些我都会做,但我还不算穷人的孩子。我已经长大了,懂得很多事情。我觉得。

班里同学大小不一,都是两个或者更多的孩子轮流上学。大概识几个字,会算算账,已经不错了。一般人家里都没有现钱,用钱的时候,除非下湖打鱼,或是割草去卖,没有别的办法。我不只一次买过同桌的鱼,因为她家里有病人等钱用,我们是要好的朋友。过年的时候母亲叫我去她家里拜年,而我觉得挎着篮子去做客,极其不好意思,找了很多借口不想去,让母亲说了一顿,说这么大了,怎么一点人情都不懂,必须去。只好硬着头皮去了。同桌的母亲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光知道让我吃东西。一大碗酒酿汤圆,湖北的汤圆大,就像北方的元宵,又一大碗荷包蛋,四个鸡蛋,还加了很多糖。走的时候,又在我的篮子里装了好多年货,红苕粉,炒熟的红苕干,糍粑等等。

除了课文里的一两句咸宁话,我不记得在这个学校学会别的功课,好像也没做过作业。倒是这些总吃红苕的同学给了我学校里没有的教育,关于钱和穷,关于人情。

高大的桂树,一些错落的灰瓦的屋顶,笼成一个村庄,一早一晚,会有缓缓的烟低低盘在屋顶上,夹着水牛悠长的叫声,咚咚剁猪菜的声音,小猪吱吱地乱跑,空气里稻草燃烧的香气,显出一种迷离的情绪,深深印在心里。

小学毕业了。

“五七”中学

“五七”中学是一座干打垒的房子,在众多的土坯房中间显得挺高级,这房子就在我家对面,中间隔着“五七大道”和几块长满灯草的水田。教室里只有桌子没有凳子,学生们自己从家扛着、挎着各种可坐的东西,竹椅、竹凳什么都有,坐下来高低不平,地面倒是真平,也是干打垒,就是不能沾一点水,赶上雨季,比冰还滑,几乎每个人都摔过,开始还不好意思,后来也习以为常了。

在“五七”中学的这一个学期里,该开的课都开了,连体育和政治课都开了。政治课老师是东北人,有口音,把“石油输出国”说成“思油酥粗果”,这就成了他的代号,姓什么真忘了。两个教数学的都是女的,劳动时男生老给她们使坏,故意把箩筐里的泥装得满满的,想看老师的“好戏”,不过没看成,女老师挣红了脸,还是把土挑走了。毕竟是在泥里水里干过的人。教英语的戴眼镜,略微有点含胸,好像是电影局还是外国文学出版社的?男生跟他很熟,叫他老汤老汤的,头天晚上看了《打击侵略者》,第二天就让老汤给学学美国兵查哨时说的话,老汤并不着恼,真给学来着,挺像的。

课是全,只是没时间上,总有连队来要人,不是春种,就是秋收,总是在田里的时间多,所以老师教过什么、同学有谁早忘光了,记住的是湖里的生活,育秧、平地、起秧、插秧,还有工棚里的狗什么样,油菜地当厕所,蚂蝗可以在手心里揉成一个栗子,等等,无一不通。

而记得最清楚的,是这个夏天,一个姓孟的男生,中午游泳时淹死了。上午还在一起干活,下午集合的队伍里已经没有他了,听他宿舍的人说,游泳之前他理了发,把所有的脏衣服都洗了,劳动穿的球鞋也刷干净了,没有留下一点让别人操心的事,然后就再没有回来。如果说故事的话,这个男孩是个故事,可惜的是他不能自己来讲这个故事。秋天来了,我们要搬到均县去了。一个十三岁的男孩子,永远留在那个太阳白花花的夏天里,留在我关于“五七”中学的记忆里。

前进中学

均县,民国以前称均州,早在宋代,在对官员的处理上已经有“安置均州”之说。在这样一个地方设了“文化部安置干部办公室”,可说是极有渊源的。因为修丹江口水库,老城被淹,搬迁到丹江口,因为著名的丹江口水电站而发达,甚至丹江口也成了丹江口市。

我上的均县前进中学(现丹江口市一中),是我在湖北上过的最后一所学校。即便在今天也得算很正规的学校,教室、礼堂、操场,甚至还有乒乓球台,家在外县或农村的老师、学生还有宿舍。

在这儿,学过一点英语的毛主席语录,“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还有“毛主席万岁”和“万万岁”等等,数学老师教我们“右分”(应该是“约分”,用湖北口音读就成了右分,直到回北京很长时间以后,我才知道那个字是约),语文老师特别注意记笔记写作业时的回行问题,譬如一行的末尾处只有两个字的空格,就不能让毛主席三个字拆开,要把“毛主”两字也移到下行的开头,类似的词有“毛泽东”、“毛泽东思想”、“毛主席革命路线”等,保持这一类关键词的书写完整性。

劳动倒不是很频繁,一般就是掏掏粪,担到学校的菜地里。大规模的劳动只参加了一次,是全校去水库工地勤工俭学,说是扫水泥。具体操作很简单,就是把倒空的水泥袋翻过来,用扫帚把沾在袋子上的水泥扫下来。照干校的生活经验,这么做一般都是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主,得到的水泥与付出的人力比不计,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不算经济账”。这种做法直到八十年代还在一些模范单位、先进个人的事迹里供人参观学习。不过我们学校可不是为了什么精神,真就是为了水泥。事先安排了嘴甜手快有经验的同学,专门找工地上的妇女,上年纪的人,大娘婶子叫着,叙着家常,手里干着活,大娘婶子们自然乐得歇口气,就全都交给学生了。学生人多,分工明确,活是越干越快,袋里的水泥也越盛越多,半袋,整袋都飞快的传走了,装车了,拉走了,用这些“扫”来的水泥,学校铺了一条贯穿全校的大道,还给每个教室前垒了乒乓球台,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就是混凝土里水泥还是少了一点,沙子就显得多了一点,干燥后,总不断有沙子分离出来,学生们跑在水泥路上,一不小心就滑个跟头。

参加劳动的时候深感不解,这不是偷国家的吗,怎么叫勤工俭学呢?父亲说,这算什么,凡有大工程的地方,都得养点小工程。“四清”的时候,我们队里要修个小水电站,没地方批水泥,也只能找上几个一等的好劳力,趁月黑天,上工地扛去,工分按最高的记。工地上这种情况见得多了,也睁只眼闭只眼的,只当没看见。

那这么做对还是不对呢?

没有什么对不对的,父亲竟然说。

均县这个地名没有几个人知道,我敢说即使在湖北也是。要说丹江口,一定有人问,就是水利发电站那个丹江口吗?

就是。

报纸上说,南水北调要开工了,南端又是丹江口市。

同类推荐
  • 卑鄙的圣人:曹操1

    卑鄙的圣人:曹操1

    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毛泽东的情趣

    毛泽东的情趣

    《毛泽东的情趣》共分七篇,分别是体育篇、览胜篇、博览群书篇、交友篇、诗词篇、书法·题词·对联篇、戏曲·文娱篇。全书从毛泽东日常生活、娱乐等的七个侧面,全面展示了毛泽东的爱好、习惯、娱乐、趣味等鲜为人知的故事,让人们看到毛泽东在工作之余,是怎样生活、休闲的,有哪些特殊的文化娱乐和爱好,从而可以从这些方面探寻毛泽东人格魅力和过人才能的源泉。
  • 张爱玲传

    张爱玲传

    纪念张爱玲诞辰93周年。结合最新史料,最全面详尽的张爱玲传记读本!张爱玲创造了一个奇异的末世世界,里面有关于家族与民族太多的回忆,像重重叠叠复印的老照片,是错综复杂不讲理的过去。家传的首饰,出嫁时的花袄,言说着沧海桑田、浮生若梦的历史谶语;在阴阳交界的边缘上,她感受着历史隧道里古墓式的清凉,虚眯着眼睛看着阳光,却走不进这光芒里去。华丽而苍凉的感觉,华丽而衰败的布景,这是挽歌里的末世。
  • 中国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中国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作者叶永烈与著名科学家华罗庚、钱学森、苏步青、淡家桢、陈中伟等院士有着很多交往,其中傅鹰院士还是作者的老师,这报告文学生动地刻画了中国科学家的形象与性格,记述了他们艰辛的奋斗历程。他是出身理工科的一位作家,用了六十年的时间创作理论2000多万字的畅销作品。书中写了苍蝇专家、跳蚤专家、虱子专家、蚊子专家、蜻蜒专家,他们的科学研究鲜为人知。
  • 知行合一王阳明

    知行合一王阳明

    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悟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热门推荐
  • 穿越之枫花雪月

    穿越之枫花雪月

    一直以为只是一场实验,一直以为无心的我不会有感情,一直以为我不会为了男人哭泣,可是你的出现打乱了我的节奏,扰乱了我的心神,束缚了我的真心,交错的时空,真的会有结局吗?不同空间的你我让我不知道该如何抉择,是潇洒的说:“这只是虚幻的空间,我没有遗落自己的心,我可以继续潇洒的活在没有你的世界!”还是,放弃我的世界,在这里与你相守?迷失的空间,我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厨娘变皇妃

    厨娘变皇妃

    一枚未经雕琢的璞玉,擅以花入厨,做得一手绝佳花肴,赢得“花厨”美名。以花为魂,挽花为器,她竟属于强大神秘的花凤一族。本以为只是做做菜而已,却引来一堆好吃美男,她该大小通吃,还是专注一人?且看她收胃又收心!
  • 青草悠悠与君相恋

    青草悠悠与君相恋

    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散尽而灭这是一个关于‘过往’与‘新生’的故事一次追杀,让她坠崖记忆皆失一夜之间,多出自称相公的人随着古怪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发生真相也随之浮出水面是蓄意的欺骗还是命运的纠缠……
  • 冥府代理人

    冥府代理人

    冥府!掌管生死!平衡阴阳。生者不可往来阴间,亡者不可滞留人世。如今时代变迁!鬼非鬼,人非人。生则不畏法律,死则不惧鬼神。滞留鬼者开始结党企图模糊阴阳两界为了应对日益壮大的滞留鬼集团!于是,冥府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改动!选冷静之异人!下放权力!赐予法力!以人治鬼!这些‘人’以肉身之体魄!穿梭于阴阳二界!
  • 相公真有心

    相公真有心

    他和赵静玉只做了三天的夫妻,那三天他放任自己的心毫无保留地去爱,她的娇羞、天真无邪,单纯恋慕的眸光,唤他“相公”的细软嗓音……教他恨不得将她捧在手心上疼宠,而这一切竟成了他日后的恶梦,三天后他被诬陷入狱,半个月后回来,心爱的小妻子早已抛下他离开,所有的甜蜜幸福恩爱情景……
  • 清心恩仇录

    清心恩仇录

    为了各自的梦想,来从清风镇的石元与伙伴们共同经历了破级入宗、破宗入圣,度生死,封侯拜王,最终成帝的修炼过程,也经历了冲破道宗大陆束缚,在冥宗、混沌海、妖界等地的种种磨难,最终实现梦想。
  • 注意力革命

    注意力革命

    注意力,是产品信息进入消费者心里的唯一通路。只有通过注意进入消费者的意识,才有可能引发消费者的好感和欲望,最终促成购买行为,实现销售。因此,不被注意,就等同于不存在。“用户注意力可以变现为钱”是众所周知的,可是大部分商家并不善于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在用户注意力趋于分散化的形势下,企业如何在社交平台、新媒体平台吸引更多的“粉丝”,并把“粉丝”的注意力转化购买意愿是本书的力量所在。
  • 我的兄弟来自异界

    我的兄弟来自异界

    吾乃冥王,你们这些破神竟敢忤逆我?信不信我将你们打落神位,永世做一只被人踩踏的蝼蚁啊?这修仙的生活多舒服啊?无聊了,就打打所谓的天才,抱抱仙女,调戏一下隔壁的姑娘,撩撩妖精的小妹妹。什么,谁说冥王就不能泡妞了?神经病,你脑子被门夹了吧?过来,大爷送你轮回去。
  • 御棺

    御棺

    这是一个人、兽、魔三界共存的世界,气道为尊,弱肉强食。一名少年意外死去,却又意外的出现在自己的坟墓上,更加意外地得到一口奇异的棺材。“棺材在我手,灵气不用愁。御棺闯天下,三界任我游!”山顶上,杜言一边用手拨着刘海,一边嘿嘿笑道。
  • 逆乱次元

    逆乱次元

    你知道什么是绝望吗?不是你的世界失去了光,而是有一天你突然发现,这个没有光的世界里,只有你自己。这是一个属于现实的故事,尽管它起源于二次元的世界,一个身体,两个灵魂,他们背负着熟悉而陌生的力量踏上本该与自己无关的征程,他们曾视别人眼中的幼稚为信仰,却不得不站在信仰的对立面守护自己的现实。这场战争,一旦开始就无法结束,你们有选择的权利,只是没有退出的选项。游戏开始了,你选择哪一边?真实?或者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