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墨子言曰:凡出言谈、由文学之为道也,则不可而不先立义法。若言而无义,譬犹立朝夕于员钧之上也,则虽有巧工,必不能得正焉。然今天下之情伪,未可得而识也。故使言有三法。三法者何也?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其本之也?考之天鬼之志,圣王之事;于其原之也?征以先王之书;用之奈何?发而为刑。此言之三法也。
今天下之士君子,或以命为亡。我所以知命之有与亡者,以众人耳目之情,知有与亡。有闻之,有见之,谓之有;莫之闻,莫之见,谓之亡。然胡不尝考之百姓之情?自古以及今,生民以来者,亦尝见命之物、闻命之声者乎?则未尝有也。若以百姓为愚不肖,耳目之情,不足因而为法;然则胡不尝考之诸侯之传言流语乎?自古以及今,生民以来者,亦尝有闻命之声、见命之体者乎?则未尝有也。
译文
墨子说:“凡是发表言论,又或是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就是不能不先树立一个法则标准。如果言论没有标准,就好像把测时仪器放在转动的钧轮上。即使工匠技艺高超,也必定不能得到正确的时间了。可是现在天下的事复杂得很,真假很难弄清楚,所以言论有三种法则。”哪三种法则呢?“有考察其本原的,有审度起事故的,有运用于实践的。”如何考察其本原?要向上溯源于古时圣王事迹。如何推究呢?要向下考察百姓的日常事实。如何实践呢?把它用作刑法政令,从中看看是否符合国家百姓人民的利益。这就是言论有三条标准的说法。
现在天下的士大夫、君子们,有的认为命运是存在的,有的认为命运是不存在的。我之所以知道命运的有与无,是因为众人所见所闻的实惰才知道的。有人听到过它,有人见到过它,才叫“有”,没人听过,没人见过,就叫“没有”。然而为什么不试着用百姓的实际来考察呢:自古到今,自有人类以来,有谁见过命运的形体,听到命运的声音的吗?那是不曾有过的。如果认为百姓愚蠢无能,所见所闻的实情不能当作准则,那么为什么不试着用诸侯所流传的话来考察呢?自古到今,自有人类以来,有曾听过命运的声音、见过命运的形体的人吗?那是不曾有过的。
原文
然胡不尝考之圣王之事?古之圣王,举哮子而劝之事亲,尊贤良而劝之为善,发宪布令以教诲,明赏罚以劝沮。若此,则乱者可使治,而危者可使安矣。若以为不然,昔者桀之所乱,汤治之;纣之所乱,武王治之。此世不渝民不改,上变政而民易教,其在汤、武则治,其在桀、纣则乱。安危治乱,在上之发政也,则岂可谓有命哉!夫曰有命云者,亦不然矣。
译文
那么为什么不试着考察圣王之事呢?古时圣王,举拔孝子,鼓励他事奉双亲;尊重贤良,鼓励他做善事,颁发宪令以教诲人民,赏罚严明而用以奖善惩恶。这样,就可以治理混乱,使危险转为安宁。如果认为不是这样,那么古时侯,夏桀所治乱的社会,商汤却安定了;商纣王所治乱的社会,周武王却安定了,这个世界不变。人民不变,君王改变了政令,人民就容易教导了。在商汤、周武王时就得到治理,在夏桀、商纣王时则变得混乱。国家的安危治乱,在于领导人的政治导向,怎么可以说是有命运决定的呢?所以有人说世界上有命运呀,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原文
今夫有命者言曰:我非作之后世也,自昔三代有若言以传流矣。今故先生对之?曰:夫有命者,不志昔也三代之圣、善人与?意亡昔三代之暴、不肖人也?何以知之?初之列士桀大夫,慎言知行,此上有以规谏其君长,下有以教顺其百姓。故上得其居长之赏,下得其百姓之誉。列士桀大夫,声闻不废,流传至今,而天下皆曰其力也,必不能曰我见命焉。是故昔者三代之暴王,不缪其耳目之淫,不慎其心志之辟,外之驱骋田猎毕弋,内沉于酒乐,而不顾其国家百姓之政,繁为无用,暴逆百姓,使下不亲其上,是故国为虚厉,身在刑僇之中,必不能曰我罢不肖,我为刑政不善,必曰我命故且亡。虽昔也三代之穷民,亦由此也。内之不能善事其亲戚,外之不能善事其君长,恶恭俭而好简易,贪饮食而惰从事,衣食之财不足,使身至有饥寒冻馁之忧,必不能曰我罢不肖,我从事不疾,必曰我命固且穷。虽昔也三代之伪民,亦犹此也,繁饰有命,以教众愚朴人。
译文
现在主张有命论的人说:“有命运这件事不是我在后世才说的,自古时三代就有这种话流传了。先生为什么反对它呢?”答道:主张有命论的人,不知是从前三代的声望、善人呢?还是三代的暴君、不肖之徒?”怎么知道的呢?古时候有功之士和杰出的大夫,说话谨慎,行动敏捷,对上能规劝进谏君长,对下能教导百姓。所以上能得到君长的奖赏,下能得到百姓的赞誉。有功之士和杰出的大夫声名不会废止,流传到今天。天下人都说:“是他们的努力啊!”必定不会说是他们的命运。因此古代的凶暴君主,不改正他们过多的声色享受,不谨慎他们内心的邪僻,在外则驱车打猎射鸟,在内则沉湎酒色,不过问国家和百姓的政事,大量从事无用的事,对百姓凶暴,使下位的人不敬重在上位的人。所以国家空虚,人民亡种,自己也受到刑戳的惩罚。一定不会说:“我疲懒无能,我没做好刑法政事。”必然要说:“我命中本来就要灭亡。”即使是古时三代的贫穷人,都是这样说。对内不能好好地对待双亲,在外不能好好地对待君长。厌恶恭敬勤俭而喜好简慢轻率,贪于饮食而懒于劳作。衣食财物不足,致使有饥寒冻馁的忧患。必不会说:“我疲懒无能,不能勤快地劳作。”而一定会说:“我命里本来就穷。”即使是三代虚伪的人,也都这样说。粉饰有命论的主张,以教唆那些愚笨朴实的人。
原文
圣王之患此也,故书之竹帛,琢之金石镂之余石。于先王之书《仲虺之告》曰:“我闻有夏人矫天命,布命于下,帝式是恶,用阙师。”此语夏王桀之执有命也,汤与仲虺共非之。先王之书《太誓》之言然,曰:“纣夷之居,而不肯事上帝,弃阙其先神而不祀也。曰:‘我民有命’。毋僇其务,天不亦弃纵而不葆。”此言纣之执有命也,武王以《太誓》非之。有于《三代》、《不国》有之,曰:“女毋崇天之有命也。”命《三》、《不国》亦言命之无也。于召公之《执令》亦然,且:“政哉!无天命,惟予二人,而无造言,不自降天之哉得之。”在于商夏之诗书曰:“命者,暴王作之。”且今天下之士君子,将欲辩是非利害之故,当天有命者,不可不疾非也。执有命者,此天下之厚害也,是故子墨子非之也。
译文
圣王担忧这个问题,所以把它写在木帛竹简上,刻在金石上。在先王的书《仲虺之告》中说:“我听说夏代的人假借天命,布告天下,所以上帝痛恨他,就让他失去了他的国人。”这是说夏朝的君王桀主张“有天命”,商汤与仲虺共同批驳他。先王的书《太誓》也这样说,道:“商纣王很暴虐,不肯侍奉上帝,抛弃他的先人的神灵而不祭祀。说:‘我有命!’不努力从事政事,上天也抛弃了他而不去保佑。”这是说商纣王主张“有命”,武王作《太誓》反驳他。在《三代》、《不国》史书上也有这样的话,说:“你们不要崇奉天是有命的。”《三代》、《不国》也都说没有命。召公的《执令》也是如此:“去吧!努力忠诚于王事。不要相信天命。只有我们两人决定天下大事。不要制造谣言。不是降自上天,而是我们自己努力的结果。”在夏商时代的诗、书中说:“命运之说是暴君们造出来的鬼话。”
现在天下的士大夫、君子们,想要辨明是非利害的原因,对于主张有命论的人,不可能不去极力反对。主张有命论的人,是天下的大害,所以墨子坚定地反对他们。
解读
从“昔者桀之所乱,汤治之;纣之所乱,武王治之。此世不渝而民不改,上变政而民易教,其在汤、武则治,其在桀、纣则乱。安危治乱,在上之发政也,则岂可谓有命哉!”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墨子认为国家的兴亡、个人的富贵贫贱不完全是命运的安排,而主要是主观的努力。在这里他提出了统治者的主观努力对天下的治乱起着决定的作用,给以儒家为代表的命定论者以沉重的打击,但因其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所以他把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从不可知的“命运”搬到少数圣王的手中,他认为夏桀、商纣王等人之所以会乱天下,不是命中注定的,而是自己不努力的结果。他的这种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但同时他认为“天下之治”是“商汤、周武王”等人的力量,这却是不符合事实的。处在那种情况下,不是商汤、周武王等人推翻他们,肯定也还会有别人做的。
活学活用
“这也是天意,并非人为的。”这一切都是注定的。唐朝的衰败真的就是注定的吗?为什么在唐太宗时却那么兴盛,而后面一代不如一代呢?墨子说:“列士桀大夫,声闻不废,流传至今,而天下皆日其力也,必不能日我见命焉。”这一切都是努力的结果,而非命中注定。
陆贽上书
唐德宗与陆贽谈及天下变乱的原因,深深自责。陆贽说:“产生今日的祸患都是群臣的罪过。”唐德宗说:“这也是天意,并非人为的。“陆贽退朝后,写上章疏,奏与唐德宗。他认为:“陛下志在统—天下,四次讨伐朝廷叛逆,罪恶的魁首终于被诛杀,叛逆的将领却又相继作乱,战火连年不断,历经三年。征发的军队日益增多,征收的赋税日益繁重,内自京城,外到边陲,行路之人有遭遇刀兵的忧虑,居家之人有苛刻搜刮的困苦。因而叛乱此起彼伏,痛恨和怨言四处掀起,非同寻常的忧患,是亿万人民共同的忧虑。只有陛下一人蒙在鼓里,一点也不知道,致使凶恶的军队击鼓噪进,在白天里攻打宫门,这难道不是朝廷有漏洞,人心离散,给他们以可乘之机吗?陛下有得力辅佐,有亲信,有谏官,有防卫官署,他们见到危险而不能尽力竭心,面对灾难而不敢赴汤蹈火,臣所说的招致现在的祸乱,是群臣的过失,怎么会是凭空乱说呢?陛下又认为国家的兴衰,都是上天注定的。臣听说上天的所见所闻,都是来自人的所见所闻。所以祖伊斥责殷纣王的文辞说:‘我生来是没有命运在天的!’周武王列数殷纣王的罪责时说:竟然说我有天命在身,不肯以自己所受的惩罚为戒。’这些都说明不谈人事而只讲天命是一定行不通的道理啊。所以,治理好了人事,上天却降下变乱,这样的事是没有的,把人事处理乱了,上天却降下安康,这样的事也是没有的。不久以前,征战讨伐的事很多,刑法稍嫌严厉,物力消耗已尽,人心惊恐疑虑,有如置身风波之上,总是动荡不安。上自朝廷百官,下到黎民百姓,宗族邻里友人日夜相聚议论,果真如大家所曾预料的一样,京城人口,往往超过十万,固然并非人人都懂推算之术,个个都晓占卜之书,这正好说明产生敌寇的原因,未必全都与天意有关。臣听说治理有时会产生变乱,变乱有时会有助于治理;有的因为没有危难而失去天下,有的因为诸多危难而振兴国家。而今,产生变乱失去成业的事,已经成为过去,是无法复原的;而那些有助于治理和振兴邦国的事情,则要看陛下能否勤勉而慎重地修明政治了。何必担忧叛乱之人?何必畏惧危难的命运?勤于政事,自勉不息,足以再致太平盛世,岂是只弭平叛乱,光复大唐江山而已!”
智慧金言
《易经》说:“观此履卦,考究吉祥。”又说:“吉凶是得失的表象。”这便是说天命是人为的,意义是非常明确的。圣人贤哲的思想在《六经》中是相互贯通的,都说祸福在于人为,没有说过盛衰是命运注定的。
磨砺心性
日本大企业家松下对率直心非常重视。松下认为,对人而言,既要培养率直的心胸,又要磨砺自己的心性,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发现为人之道的真谛。
松下指出,人的心性要锻炼得柔韧,才能与大自然圆融调和,才能回复人类应有的幸福。
他看到,徜徉在大自然怀抱中的飞禽走兽们,看起来总是一副快乐的样子。
有一位猎人说,他曾经烤食过各种各样的鸟兽,结果发现每一种鸟兽,都极富滋养价值,没有发育不良的现象。这可能是因为它们都懂得顺乎大自然,享受大自然所致吧。
然而,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却过着充满贫困、不安与苦恼的生活,有的甚至营养失调,对生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造成如此悲惨境遇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松下认为,是没有养成与自然调和的生活态度,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却在人定胜天的推动下而日益恶劣了。
人们为了改善生活而盖房子、挖矿藏、制造出精巧便利的电器产品,这种成就若是细究起来,其实也是大自然所安排的。人类的思考范围和创造能力,只发挥了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从无限大的宇宙来看,人类所做的工作,真是微乎其微,充其量亦不过探得了一点儿大自然的奥秘罢了。人类如果自恃聪明,以为人可胜天,忽视了与大自然的运作配合,那么人类就如一只井底蛙,再怎么创造,也不过是一种局限在狭小空间里的成就。
松下认为,一旦知道此理,在采取任何举动之前,都能谋求与大自然的调和,必可带来无限的繁荣与幸福。释迦牟尼、耶稣基督、孔子等,东西方两地的古圣先哲,早就阐述过这种理论。然而直到现代,世界上仍然不能完全达到真正的繁荣与幸福。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做,才能实践这些教诲,与大自然协调无间呢?松下认为首先要培养一颗率直的心,这样心灵之眼就会启开,就能体会出生活的喜乐,明辨事物的正邪,对大自然作一番清晰明澈的观照。
柔能克刚,这种率直之心,就是所谓的“柔”。“刚”看起来很强,但这是人的智慧所凝聚的,实际上很脆弱的。“刚”是要被“柔”所制服的,所以有一句俗语说:“水是随着方圆之器的”。这也是说人的率直之心,就像水一样,是可以融通的,随着不同的状况调整,具有相当大的可塑性,有率直心是最大的力量,它真正能掌握住真理,并产生出繁荣、和平与幸福。
但是长久以来,大家接受了抹杀率直之心的教育,人的知性消灭后,要再恢复原本的纯真,就需要花费同等的精力。例如,要达到初段的围棋水平,非下一万盘棋不可,若要达到率直之心的初段,也像下围棋一样,要思考一万次以上才行。如此不尽苦功,将自己的心回复到纯真状态,才能在行为取舍之际,不致违反了大自然的天理。
率直之心,是了解真相使人的本质得以发挥的重要关键,也是人类一切幸福,繁荣的出发点,希望各位读者能沉思出其中的道理。
智慧金言
松下曾提出与大自然调和,能带给人类无限的繁荣、和平与幸福,而人们为贫困和不安感到烦恼,乃是由于人们自恃聪明,歪曲了大自然的真理所致的观点。其次又谈到睦生无为的真相,我们必须培养一颗率直的心,努力去顺应真理,建立一个身心都很充实适合人类居住的文明社会。
原文
子墨子言曰:凡出言谈,则不可而不先立仪而言,若不先立仪而言,譬之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焉也,我以为虽有朝夕之辩,必将终未可得而从定也。是故言有三法。
何谓三法?曰:有考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恶乎考之?考先圣大王之事:恶乎原之?察众之耳目之请,恶乎用之?发而为政乎国家,察万民而观之。此谓三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