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10900000039

第39章 临终与死亡的伦理问题(6)

与国外相比,我国开展临终关怀工作起步较晚。我国临终关怀的兴起和发展是从医学伦理学界对安乐死的关注中引发而来的。在我国,由于安乐死的实施受传统习俗、道德观念、法律条例等方面的限制,理论上的争论,实践上的障碍,使安乐死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临终关怀的引进,无疑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给出了一条新的帮助临终患者的探索途径。此外,人们也意识到,以“死的安适”来帮助临终患者摆脱痛苦固然重要,但是以“活的安适”来帮助临终患者安然度过死前的痛苦阶段和减轻家属的精神忧伤也不容忽视。1986年张燮泉在《医学与哲学》上发表了“HosPice——垂危病人医院”一文,开始了我国临终关怀的讨论。1988年10月,天津医学院在美籍华人、原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副校长、哈佛大学客座教授黄天中博士的资助下,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同年同月,在上海也诞生了我国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南汇护理医院,成为我国第一家以收容退休职工为主要对象,具有医疗、护理和生活照顾设施,能为病故老人提供丧葬一条龙服务的晚期患者收容机构。1991年,北京市“松堂临终关怀医院”开始接待临终患者。现在全国各地都陆续出现了这样的服务机构。

尽管临终关怀在我国起步较晚,临终关怀的讨论也比安乐死晚,然而,却要比安乐死发展快得多,这与医学的发展、临终关怀的特点以及我国的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疾病谱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过去的传染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在我国传染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等的位次不断前移,逐渐成为人类的主要死因。这些疾病在临床上均表现为一个相对缓慢的发展过程,因而临终患者的数量日益增多。加强对临终患者的治疗护理,已成为现代社会对临终医学的强烈要求。医学的发展需要临终关怀,同样社会也需要临终关怀,临终关怀就是在这种社会需要与医学发展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兴起和发展的。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疗保健的改善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寿命不断增长,世界步入了老龄化的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性的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在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年迈体衰、身患重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他人照顾的老人(特别是终末期癌症患者)有12万之多,因此,临终关怀这一具体化的概念越来越为人们了解、重视、接受。临终关怀可以使临终患者在人生的最后过程也像出生时那样,能得到特别的关怀和照顾,在人生的终末历程中同样享有卫生保健的权益。

人的生老病死是客观的自然规律,死亡是生命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人必经之路。科学技术可以延长人的生命,但却无法阻止死亡。对患者来说,希望在最后一刻得到关心和体贴,能够尊严地死去;对家属来说,希望对亲人能尽到最后一份孝心。临终关怀就是具体体现医学人道主义的精神,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满足患者的正当欲望,以同情、关怀和体贴之心,减轻患者在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让他们安宁地、坦然地面向死亡,使逝者死而无憾,生者问心无愧。

(2)临终关怀的道德评价和伦理意义

①临终关怀的特点

临终关怀是一种“特殊服务”,它的特殊性就在于不按正常的、一般的程度,不像对待一般患者那样的治疗方法。临终关怀医院或病房收治的对象是临终的患者,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或有类似疾病身心正遭受折磨的患者。如上海市退休职工南汇护理医院规定:收治的对象为患晚期恶性肿瘤的老年患者;因为衰老或患多种慢性疾病,全身情况极度衰竭,或长期疾病缠身,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的老年人。上述疾病均有其他医院提供的可靠临床资料证明,这些患者虽经长期传统性的治疗和护理,但已不可能得到满意康复;而且长期卧床不起,或虽不经常卧床,然而进食、排便、起居等日常生活大部分需要扶助。在患者入院以前,工作人员通常进行一次家访,以便收住符合医院标准的患者,并可确定护理等级,同时对患者的家庭环境、人际关系、个人生活习惯、嗜好、性格及心理状态等作一初步了解,便于入院后的心理护理。

临终关怀的特点不是以治病为中心,而是以患者为中心,针对住院患者的特点,采取以生活护理和临终护理为主、治疗为辅的方法,以控制症状、姑息对症和支持疗法为主,对住院过程中发生的多种感染、大咯血、上消化道出血、昏迷等急性并发症仍给予救治。临终关怀不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为目的,而是以如何丰富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宗旨,提供给临终患者一个安适、有意义、有尊严、有希望的生活,让濒死患者在剩余的有限的日子中,能有清醒的头脑,在可控制的疼痛中,与家人共度温暖,接受关怀,享受余晖。临终关怀不仅要让临终患者了解死亡、进而接受死亡的事实,使自己活得更像真正的自己,而且要给予患者家属精神上的支持,给予他们承受所有事实的力量,进而坦然地接受一切即将面对的问题。

临终关怀的治疗护理也与其他的医院不同。临终关怀强调个体化治疗、心理治疗、综合持续地治疗。对每一位患者,根据其突出特点制订临终关怀计划,使其带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帮助每一位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及病情的发展,使他们在内心深处以至于潜意识中都产生相应的抗体,平静地提高其兴奋点,配合医生和护士积极治疗和护理,减轻痛苦。

因此,临终关怀是对临终患者全方位地实行人道主义的一种服务措施,是使临终患者在人生的最后历程中同样得到热情的照顾和关怀,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体现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意义、生存的尊严。

②临终关怀的道德评价和伦理意义

从临终关怀开始和发展的全程来看,无一不显示了人道主义(尽管带有宗教色彩)和伦理道德的光辉。第一,临终关怀彰显人道主义的真谛。随着人们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要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临终问题益加关注。每个人都希望生得顺利、活得幸福、死得安详。当一个患者处于治疗无效的疾病末期或其他状况下的濒死阶段时,临终前的这一阶段特别需要人间的温暖、社会的尊重、精神的照护、亲友的依依恋情及其他人的关怀。临终关怀可以使他感到自己生命的尊严,感到自己生命的价值,体验到人道主义的温暖。

第二,临终关怀符合社会道德要求。

临终问题是人类社会中最为普遍也最为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人口众多、且老龄人口不断增多的中国将是一个严峻的问题。1999年1月,新华社公布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2亿;到2050年,中国将拥有世界近24%的老年人,约4.5亿,占亚洲的36%。那时,世界每4个老年人中会有一个是中国的老年人。在这些老年人中虽然有许多生活得相当幸福,身体也十分健康,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老人不是身患这种疾病,便是别的什么恶疾在逼近。而且不必说,人人心中都明白老年人都在程度不同地走向临终的不归之路。这些情况说明,以目前中国的情况来看,1.2亿以上的人要面对死亡的威胁;若以每人5个亲属、10个朋友计,则中国每年约有6亿和12亿人口有间接的死亡问题的困扰,不仅要品尝丧亲和丧友的痛苦,而且还要体验自己面对死亡临终期的极度恐惧。因此,给临终患者提供温暖的人际关系与精神支持,帮助临终患者认识自己生与死的意义,帮助临终患者减轻极度的死亡恐怖,帮助临终患者的亲人从极度的悲痛中解脱出来,消除对死的忌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临终关怀可以说是人类现代社会最具有人性化的一种发展,它顺应了医学模式转变的趋势,符合老龄化国家的客观要求,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卫生保健体系自我完善的必然要求,是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道德要求的,是中国几千年“尊老敬老”优良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体现。

第三,临终关怀是一种更为人们接受的临终处置方法。尽管临终关怀与安乐死的对象大多是临终患者,同样主要以晚期癌症患者为主,但是两者仍然存在着区别。安乐死是一种死亡方式,是出于对临终患者身心痛苦的关怀,偏重于对临终患者死的尊严,然而它忽略了在临终过程中,对患者的全面关怀,包括疼痛的消除、症状的控制、心理的安慰、生活的照料以及对家属的慰藉,其目的在于解除病痛的折磨,以死来摆脱无法解脱的痛苦,求得无痛的迅速死亡,这种以终止患者生命的行为是不可逆的,因此,尽管安乐死的实施在理论上为许多人接受,但是在实践上仍面临着重重障碍,不仅需要有严格及具体的客观标准,而且需要在法律的承认和监督下实施,并且受到道德观念的制约,故恐非一朝一夕可望解决的。

而临终关怀则偏重于活的尊严,以减轻痛苦来提高生命质量,以求得安逸的自然死亡。一方面通过帮助临终患者了解死亡,从而接受死亡的事实,有尊严地生活和死亡;另一方面,给予患者和家属精神上的支持,给予他们面对死亡现实的力量,从而坦然地接受一切。临终关怀所采取的是缓和性和支持性的照顾方法,对临终患者疼痛的控制,对患者家属情绪的支持,目的是为了使每一个患者安适地活,安适地死,既延长生命的量,又提高生命的质。因此,临终关怀在现实中更易为人们所接受,更易为法律所认可。

临终关怀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并不能掩盖其在实践中需要解决和研究的难题。

首先是资金的来源问题。国外的临终关怀组织的经费大多来自慈善团体。而我国的临终关怀医院却很少能得到社会的捐款。如1992年,由中国老年基金会、中国老年报社和北京松堂临终关怀医院联合建立的“夕阳工程”正式启动,可是三年中从社会得到的捐款仅有9726元。由于效果不佳,这个曾与“希望工程”遥相呼应的工程不得不停止运行。我国的医疗体制决定,医疗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但是临终护理不仅要承担医疗费用,而且还要承担护理费用,费用较高,为数不少的临终患者无法承担这部分费用。即使现在有些地方进行了医疗体制改革,但是并未给予临终关怀医院以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如北京的松堂临终关怀医院曾两次申报,但都未能纳入医疗保险范围,致使临终关怀医院陷入困境。现在中国已有几百家临终关怀医院或设立临终关怀病区的医院,比较规范的约100多家。但多数临终关怀医院的经营并不理想,有的刚开张就门可罗雀;有的艰难维持,至今仍在负债经营。

其次是服务条件不配套,经费投入不足,总体服务水平不高。与国外临终关怀医院相比,我国一些临终护理医院的条件远远不能相提并论,有的临终关怀医院为了解决经费问题,往往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既是普通医院,又从事临终关怀服务,容易出现人力、精力和财力上的不足。护理力量薄弱,没有一支稳定的队伍。在医疗服务上,也远未达到临终关怀理想的要求。

再次,社会宣传不够,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与认同。因此,临终关怀需要社会全体成员的关心和重视,使它健康茁壮地发展起来,以充分体现当代医学提出的“对不治之症的照料”“、追求安详死亡”的目的。

同类推荐
  • 公民的责任与权利:中小学法治教育漫谈

    公民的责任与权利:中小学法治教育漫谈

    对责任的理解通常可以分为两个意义。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如职责、尽责任、岗位责任等。二是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教师个人不能任意选择,也不能自行放弃,而且权利和义务具有交叉性,如教师教书育人既是其权利也是其义务。学校是享有一定权利并承担一定义务的社会组织,属于教育法调整的重要对象。我国是一个法治的国家,公民享有基本的权利,但权利与义务并存,在享受权利的同时,我们也要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本书就是从公民的权利与责任出发,让广大青少年更好的了解自己能做什么,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把我国的法治发展推向更好的发展。
  • 汉语词汇认知心理研究

    汉语词汇认知心理研究

    本书共分6章,着重对汉语单音节词汇词义识别的内在心理过程进行了研究。
  • 文艺作品演播选

    文艺作品演播选

    《文艺作品演播选》是配合《文艺作品演播》一书而编写的训练教材。《文艺作品演播选》针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学习文艺作品演播,专门选取了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艺作品(包括散文、诗歌、寓言,童话、小说,广播剧以及影视剧等)。秉持全面性、针对性,技巧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对所选文艺作品的创作要素、文体特点、语言处理、演播方法及技巧运用等方面都给予了一定的训练提示和指导。《文艺作品演播选》对训练学生学习文艺作品演播非常有帮助。
  • 走向承认——浙江省城市农民工公民权发展的社会学研究

    走向承认——浙江省城市农民工公民权发展的社会学研究

    本书是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2007年度重点课题“浙江省城市农民工权利发展状况研究——从国家、市场和公民权的关系看”的最终成果。全书共分7个章节,主要对的基础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浙江省农民工的社会权利、加入工会抑或成立自组织——关于农民工组织化途径的思考、塑造志愿行动的公共空间——一个农民工草根志愿组织的实践逻辑、浙江省农民工的政治权利——以选举权和工会入会权为例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策略研究

    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策略研究

    政府与新闻传媒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成为政府“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动运用传媒提高政府部门执政形象、引导舆论的“新闻执政”理念不仅是西方现代政府的共识,同时也是我国各级政府努力的方向。本书介绍了境外主流媒体、驻华新闻机构及其涉华报道的主要特点,在分析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的各种策略。适读对象:各级政府对外宣传管理人员,国际关系、新闻传播等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及广大师生。
热门推荐
  • 川泽异事录

    川泽异事录

    尘封的怪谈推理诡异的妖魔世界奇闻异物,你想知道真像吗?一个传承千年的神秘职业,终于浮出水面。怪师是谁?谁又是怪师?一名编内刑警如何从懵懂的门外汉,变成灵力高深的怪师?带你走进尘封的秘密,揭开神秘的怪师世界。===========和家欢乐,一个普普通通的大龄未婚男青年,年轻力壮好刑警,在奔三的年纪上,突然继承家族衣钵,成了一名神秘的怪师。大伯的秘密,女友的惊恐,同事的倾心,让原本平静的生活突起波澜。和家欢乐如何面对连串而来的挑战以及无法窥测的神秘事件?
  • 虚彦

    虚彦

    一身白衣立于山巅,面对无尽星空,卿彦心中一片宁静,转身轻笑道:“其实我一直只是想看看另一片天地是什么样子!”
  • 远古战争史

    远古战争史

    中华民族生息繁衍于中华大地的历史源远流长,1927年发现的最早的北京猿人化石,距今已五十万年。丁村人、河套人距今十几万年,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距今也近两万年。母系氏族公社的形成,约距今四五万年。代之而起的父系氏族公社,距现在约五千多年。人类在进入父系氏族公社之前的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长期过着原始群落和原始公社的生活。他们没有典型的私有观念,没有阶级,没有压迫、因而也就没有发生典型战争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基础。
  • 绝顶天才的混蛋:斯坦利·库布里克传

    绝顶天才的混蛋:斯坦利·库布里克传

    对于全世界的影迷来说,1999年的3月7日是个黑暗的日子,就在这一天的凌晨,一代电影宗师斯坦利·库布里克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在此之前,他刚刚完成了由汤姆·克鲁斯和妮科尔·基德曼夫妇主演的新片《大开眼戒》。17天后,在第71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主持放映了3分钟长度的库布里克电影集锦,以表示对这位影坛奇才的致敬与哀悼。库布里克一生只拍了18部作品,其中包括一些纪录短片和电视片,数量之少与他获得的盛名似乎并不相称。但这恰恰体现了他最令人仰慕的一个方面,即他是一个极端的完美主义者,他对完美的追求近乎病态,从而引发出许多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来。
  • 暮归风华

    暮归风华

    作为一只合格的咸鱼,洛瑜决定每天吃吃喝喝再逗逗那清冷的师尊,日子过得好不快乐。过了没多久洛瑜就发现她那师尊,清冷?去他妈见鬼的清冷!清冷师尊:乖徒儿~过来~洛瑜:(内心一片挣扎)面不改色地走过去。(还她那清冷炸毛师尊!)
  • 都市猫侠

    都市猫侠

    老猫奇迹暂由乐心一家饲养。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只老猫居然是有着八百岁高龄的猫仙,不但可以说人话,还能施法将人变成猫!随着城市工业化的蔓延,动物的栖息地越发狭窄,受过人类伤害的动物决心联合起来报复。难道他们真要兵戎相见了吗?理想、友情、成长、责任……乐心的传奇人生才刚刚开始。
  • 欢迎来到捉迷藏游戏

    欢迎来到捉迷藏游戏

    “叮——”“欢迎来到捉迷藏游戏!我是此游戏管理员,你们可以叫我029——”如今,各大千世界位面出现了病毒,此病毒将会使所有存在位面世界的人物消失,消失的人会进入一个名为“捉迷藏”却不仅仅是捉迷藏的游戏生存。大千世界排名前五的位面主角人物接触到病毒,她们莫名其妙来到匹配等待大厅,并且和一批又一批的其他位面玩家一起进入残酷的“捉迷藏”游戏!背叛,谎言,抛弃,放弃,桃之夭夭。各种各样的“游戏”上演在他们身上。从此,大千位面即刻开启了一场惊心动魄,刺激烧脑的生存游戏——“叮——”“各位玩家,游戏开始了,藏好了吗?”〖生存游戏√〗〖新书√〗〖无限流√〗〖主角团√〗〖大千位面√〗
  • 燕纵

    燕纵

    一个气血方刚的江湖游侠,一曲余韵悠长的英雄凯歌,一位经天纬地的旷世大才,一部波澜壮阔的宏伟画卷。
  • 陛下今天也在被迫营业

    陛下今天也在被迫营业

    【腹黑闷骚太傅×佛系明骚怂女帝】Q:请问当您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皇帝是什么体验?A:谢邀。有一说一,甩手掌柜真的舒服,只要吃喝玩乐就行,没事还能调戏调戏小哥哥小姐姐什么的——呃,太傅您什么时候来的啊?对不起我就皮一下您听我解释啊QAQ——“陛下,大顺需要您!”先帝旧臣抓着幼帝的衣袖痛哭流涕。黎晟景扯了扯嘴角:“我觉得大顺不需要我……朕。”“陛下不必妄自菲薄,”不知从哪冒出来的楚念岚冷淡地道,“大顺需要您。”
  • 天穹决

    天穹决

    族人欺压、族长退位,看稚嫩少年雷落如何整顿族人!奸人赶尽杀绝,母亲含恨而终,看少年如何逃离危险!上古神兵、凶兽兽魂、龙神晶坠、绝世剑法……洛城药圣、九阙九皇、圣女天玺、桃源桃陶……看稚嫩少年如何变强,撑起整个家族……筑基期、战士、战将、战魂、战灵、战王、战魔、战皇、战圣、战神、帝魔。弱肉强食的世界里,谁将脱颖而出,修炼至无人可及的帝魔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