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74100000009

第9章 迂回:曲径通幽的语言魔力

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有时候,我们自己已经跟对方苦口婆心地讲了半天,可是他们还是不为所动。当一切事情都僵在那里,交流也就没法继续进行了。其实,这时只要我们转换一下思路,改变一下说话的方式,一切就会迎刃而解。这就是迂回式气场话语操纵术的艺术所在。

近话远说,迂回入题正切题

在日常交往中,有时候只有绕了一定的路后才能达到我们谈话的目的。人们常用的“以迂为直”策略在许多正面强攻不下的情况,不失为一种灵活有效的办法。

因为它结合明确的目的性与战术的灵活性,避开对方布下的“地雷区”,进攻的路线又带有隐蔽性。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散发出吸引对方的正面能量,可以使得对方在心甘情愿的情况下敞开自己的心肺,与本来抵触的人进行愉快的气场交流。这时,他们就会慢慢放松戒备,并在不知不觉间接受我们的观点。

下面就让我们举触龙说服赵太后的例子说明采用“以迂为直”策略的好处。

公元前265年,赵国的赵太后刚执政不久,秦国便发兵前来进攻。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国提出必须以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做人质,才肯发兵相救。但是赵太后舍不得小儿子,坚决不允。赵国危急,群臣纷纷进谏。赵太后依旧坚决地说:“从今日起,有谁再提用长安君做人质,我就往他脸上吐唾沫!”大臣们便不敢再多说什么。

有一天,左师触龙要面见赵太后,赵太后认为触龙一定是为了劝谏而来,于是她便摆开了吐唾沫的架势。不想触龙慢条斯理地走上前,见了太后,关心地说:“老臣的脚有毛病,行走不便,因此好久未能来见您,我担心太后的玉体,今天特地来看望。最近您过得如何?饭量没有减少吧?”

太后答道:“我每天都喝粥。”触龙又说:“我近来食欲不振,但我每天坚持散步,饭量才有所增加,身体才渐渐好转。”赵太后听触龙每句话都不提人质的事,怒气也渐渐消了。两人于是亲切、融洽地聊了起来。

聊着聊着,触龙向赵太后请求道:“我的小儿子叫舒祺,最不成才,可是我偏偏最疼爱这个小儿子,恳求太后允许他到宫中当一名卫士。”太后赶紧问触龙:“他几岁了?”触龙答:“十五岁。他年岁虽小,可是我想趁我在世时,赶紧将他托付给您。”

赵太后听到触龙这些爱怜小儿子的话,深有同感,便忍不住与他闲谈,太后说:“真想不到你们男人也疼爱小儿子呀!”触龙说:“恐怕比你们女人还更甚呢!”太后不服气地说:“不会吧,还是女人更爱小儿子。”

触龙见时机已到,于是把话题引申一步,说道:“老臣认为您爱小儿子爱得不够,远不如您爱女儿那样深。”太后不同意触龙的这个说法。

触龙解释道:“父母爱孩子,必须为孩子作长远的打算。想当初,您送女儿远嫁燕国时,虽然为她的远离而伤心,可是又祈祷她不要有返国的一日,希望她的子子孙孙相继在燕国为王。您为她想得这样长远,这才是真正的爱。”

太后信服地点了点头。触龙接着说:“您如今虽然赐给长安君许多土地、珠宝,但若不使他有功于赵国,您百年之后,长安君能自立吗?所以我说,您对长安君不是真的爱护。”

触龙这番话说得赵太后心服口服,立即吩咐给长安君准备车马、礼物,送他去齐国当人质,并催促齐国出兵。而齐国也很快地就出兵解了赵国之围。

触龙说服赵太后的方法,便是运用以迂为直的策略典范。在来见赵太后之前,触龙就已经了解到群臣的直谏已经让太后十分反感。这时,赵太后一定被一种愤怒的情绪鼓动着。她的气场也充满了想要惩罚人的戾气。所以,触龙并没有急着去和太后进行正面的气场交流,而是做了许多铺垫。他先是问候太后的身体,继而又谈到自己爱子女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赵太后来讲都是一些无害性的问题,所以赵太后也就渐渐地放松了警惕。而触龙的“攻关”从这时才刚刚开始。

爱子女是触龙埋下的一个重要的伏笔。触龙通过解说燕后的事指出了赵太后的疼爱是出于大义。这使赵太后的心理十分舒服。正是这种舒服引发了双方交流的同频信息,使赵太后彻底敞开了心扉与触龙进行气场上的互动。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赵太后才终于同意长安君作为人质到齐国去的事。

有人说,拐弯抹角的话我可不喜欢听,我还是希望别人有什么话就直接告诉我,不然来回绕弯子多耽误大家时间,还不一定能达到良好效果。可是有时候过于直接的话语会使对方受到强烈的刺激。对方很可能在这种强烈的刺激下散发出负面能量,扰乱双方正在进行的话语气场互动。如果严重一点的话,甚至可能导致对方直接将自己的话语气场关闭,从而使双方之间的话语气场交流中段。所以,在与他人交往时,一定要注意灵活的掌握讲话的方法。有时,近话远说迂回入题才能使双方的交流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下去。

观点不同时,婉转表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遇到与我们意见相左的人。此时,如果有一方强硬地要求另一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就会激起双方体内的负面能量,他们气场的交流也会变成破坏效应的大比拼。而如果一方能以婉转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就会化戾气为祥和,积极的能量就会在双方的气场中流动。双方就会握手言欢,平静下来寻找大家可以进一步讨论的共同点。

美国前参议院议员罗慈和哈佛大学校长罗威尔,在欧战结束后不久,一同被请到波士顿去辩论国际联盟的问题。罗慈感觉到大部分听众都对他的意见表示仇视,可是他决定让听众都赞同他的意见。他该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听众赞同自己呢?

看完他的演说稿开始的十几句话之后,即使反对他最强烈的人,也无法对他提出相悖的意见。

为了称颂听众的爱国热忱,他称听众为“我的同胞”;为了缩小彼此意见相悖的范围,他敏捷而郑重地提出他们共同的思想;为了赞美他的对方,他坚持着说他们的不同点只是方法上琐碎的小枝节,而对于美国的幸福以及世界的和平诸多大问题,他们的观点是完全一样的。他更进一步地说,他也赞成国际联盟的组织是应该有的。分析到最后,他和对方的不同点,只是他觉得“我们应该有一个更完善的国际组织”。

他在演说的开头这样说道:

校长、诸位朋友、诸位先生、我的同胞们:

罗威尔校长给了我这一个机会,使我能够在诸位面前说几句话,对此我感到十分荣幸。我们两人是多年的老朋友,而且都是信奉共和党的人,他是我们拥有最大荣誉的大学校长,是美国最重要、极有权威和地位的人,他还是一位研究政治最优秀的学者和史学专家。现在,我们对于当前的重大问题,在方法上也许有所不同。然而,在对待世界和平以及美国的幸福的问题上,我们的目的还是一样的。如果你们允许的话,我愿意站在我本人的立场上来简单地说几句。我曾用简明的英语,一次又一次说了好多遍了,但是,有人对我产生了误解,竟说我是反对国际联盟的,而无论它是一个怎样的组织。其实,我一点也不反对,我渴望着世界上一切自由的国家,大家都联合起来,成立我们所谓的联盟,也就是法国人所说的协会。只要这个组织能够真正联合各国,各尽所能,争取世界永久和平,促成环球裁军的实现。 任你曾对演说者的意见有过怎样激烈的反对,但是当你听完这样一个开头之后,你都会觉得心平气和。罗慈并没有盲目地开始痛斥与自己不同的人。而是以“我的同胞们”、“我们”这样的字眼开始。这样,人们的心里就会少了几分戒备,减少了充满敌意的负面能量的产生,从而为双方气场的交流奠定了基础。

接着,罗慈又在向往和平的这个共同点上展开了对自己观点的论述。这时,罗慈的不同观点就不再显得那么怪异和无法接受。因为人们已经从罗慈的话语里捕捉到了“爱好世界和平”这种正面的信息和能量。这样,双方气场的交流就在一个平和的气氛中展开了。而罗慈的不同意见也就成了一种同样散发着正面能量但是拥有不同形式的同频信息了。所以,罗慈的讲话获得了成功。

著名心理学家罗宾汉教授曾经用这样一段话来解释为什么直接攻击的方式不会发生效力。“这是我们常常感觉到的,我们并不费什么情感,或是遭遇到什么阻力,就把原来的意见改变了。但是,如果有人明确指责我们的错误,我们立刻会对这指责发生反感,而且还使我们的主意更加坚决。我们的信念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但是,如果有谁来打消我们那种信念时,我们就会十分坚决地以全力来保护它。”

与他人交往时,如果你要表达一个与别人的意见相左的观点,特别是你要说服别人相信自己的观点并抛弃原有的意见时,那么你最好不要一上来就攻击说别人是错误的,而应该机智、委婉地表述自己的观点,然后把听众引到你的观点上来。这样,别人才不会心生反感,激起对方的抵触力量,还很可能会痛痛快快地忘记自己原来的观点。

欲抑先扬,避免直接说“不”的尴尬

生活中的我们总是很难将“不”字说出口。为了不在他人面前失信,我们总是咬着牙硬挺。可有时对方提出的要求并不是不合理,我们也确实很想帮他,但因条件的限制无法满足他的要求。这时候,我们就会变得十分地纠结,不知如何是好。

其实,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欲抑先扬”的方式来婉转地拒绝他们。这样做可以避免直接拒绝给他们带来的严重刺激,尽量减少或避免了充满着反感和哀怨的负面能量的产生。被拒绝方的气场也不会因为自己的要求没有被满足而变得委靡不振。

例如,一家公司的经理对一家工厂的厂长说:“让我们公司做你们的经销商,以我们的名气和你们的实力来打造一个全新的大品牌,你看怎么样?”厂长回答:“这个设想很不错,只是目前条件还没有成熟。”这样既拒绝了对方,又给自己留了后路。

对对方的请求最好避免一开口就说“不行”,而是要表示理解、同情,为双方气场交流奠定可以进行缓冲的基础。然后再据实陈述无法接受的理由,在不对他人气场进行压迫的前提下,获得对方的理解,从而使对方自动放弃请求。

李毅和王静是大学同学,两人毕业后一直没有来往。一天,王静突然向李毅提出借钱的请求,李毅很犯难。李毅这几年做生意虽说挣了些钱,但也有不少外债。这次要是借吧,怕担风险;不借吧,同学一场,又不好拒绝。思忖再三,最后李毅说:“你在困难时找到我,是信任我、瞧得起我,但不巧的是我刚刚买了房子,手头一时没有积蓄,你先等几天,等我过几天结账了,一定借给你。”

有的时候对方可能会很急于事成而相求,但是你确实又没有时间,没有办法帮助他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对方的实际情况和他当时的心情,一定要避免使对方恼羞成怒,以免造成误会。故事中李毅的做法就很聪明。他先肯定了王静对自己的信任,为双方气场的交流找到了同频信息。再是提出了自己的困难,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这样,双方气场之间的交流就会始终在一个安静平和的氛围中进行,而不会受到负面能量的干扰。对方也不会因为受到了拒绝而变得怒气冲天,发生气场的震荡。

另外,拒绝还可以从感情上先表示同情,然后再表明无能为力。

先扬后抑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成是一种“先承后转”的方法,这也是一种力求避免正面表述,而采用间接拒绝他人的一种方法。先用肯定的口气去赞赏别人的一些想法和要求,然后再来表达你需要拒绝的原因,这样你就不会直接地去伤害对方的感情了,而且还能够使对方更容易接受你,同时也为自己留一条退路。

一般情况来说,你还可以采用下面一些话来表达你的意见,“这真的是一个好主意,只可惜由于……我们不能马上采用它,等情况好了再说吧”,“这个主意太好了,但是如果只从眼下的这些条件来看,我们必须要放弃它,我想我们以后肯定是能够用到它的”,“我知道你是一个体谅朋友的人,你如果对我不十分信任,认为我没有能力做好这件事,那么你是不会找我的,但是我实在忙不过来了,下次如果有什么事情我一定会尽我的全力来支持你”,等等。

这样的表述虽然最后结果是拒绝别人,但因为赞扬和抬高了对方,对方接收到的是充满肯定色彩的正面能量,所以他自身的正气场被大大地激发。他们不但不会生怨,还会觉得你是个体贴的人。

与他人交往时,如果我们没有能力答应他人的要求,就可以采用欲抑先扬的方式来予以拒绝。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免直接刺激到对方,造成双方气场正面强势碰撞,还为双方今后的合作留下了余地。

话不投机时,要赶紧转弯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喜欢和那些与我们有共同话题的人进行交流。但是,如果遇到一个话不投机的人,就会变得十分尴尬。因为双方无法找到可以进行交流的共同点。这时,如果可以及时转移话题,双方走入僵局的交流就会“起死回生”。这时,双方会因为同频信息的出现而变得相言甚欢,双方的气场交流也会从强烈抵触变得有声有色。

然而话不投机有多种情况。所以,我们在进行话题转移时必须要因情况而异,而不要无原则地乱说。下面就是话不投机的几种常见的情况。

首先,当某种言谈举止使人为难,那就要及时转换话题,协调气氛。

两个青年去拜访老师,在谈话中提到:

“老师,听说您的夫人是教英语的,我们想请她指教一下,行吗?”

老师为难地沉默了片刻,说:“那是我以前的爱人,前不久分手了。”

“哦?对不起,老师……”

“没什么,喝点水吧。”

“老师,您的书什么时候出版?快了吧……”

这样转换话题,特别是提出对方很愿意谈的话题,就会很快地消除刚才由于言语不慎而产生的负面能量,而以正面能量代替之。这样,双方话语气场的交流就会很快恢复正常,气氛也会变得活跃起来。

其二是双方意见对立谈不拢,但问题还要解决,不能回避。这种话不投机的情况就需要绕路引导。联系工作,洽谈生意,也可能话不投机,陷入僵局。只要还有余地,就可提出新的话题,绕弯引导。

例如,甲方推销四吨卡车,而乙方不要四吨的,想要两吨的。这时,甲方若硬着头皮争执,只会越谈越僵,不欢而散;如能转移话题,绕弯引导,从季节、路途、载重多少与车辆寿命长短等各种因素来促使乙方考虑只用两吨的弊病,或许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开辟新的途径。

第三种情况是在说话过程中,当对方有意无意地触到我们心中的隐痛、忌讳或者自己不愿回答的问题时,如果一时没有好办法应答,那么,就干脆避而不答;或者沉默不语,表示无声的抗议;或者转移话题,使在场者的注意力从自己身上挪开。问话者见我方对其问题不予理睬,在尴尬的同时会很快意识到自己的鲁莽和无礼,从而不再追问。

某单位一女工结婚,在单位散发喜糖,刚巧该单位有一位尚未谈到对象的三十三岁的大龄女青年。大家吃着糖,突然一位中年科员笑着对那位女青年说:“喂,什么时候吃你的喜糖?”大家都望着那位女青年。那位女青年脸微微一红,把脸转向邻近的一位女同事,然后指着那位女同事身上的一件款式新颖的上衣问:“咦?这件上衣什么时候买的?在哪个商店买的?”两个人便兴致勃勃地谈起了那件衣服。

在大庭广众之下问大龄女子何时结婚确实是件很不礼貌的事情。女青年碰到这个尖锐的问题时处境十分尴尬,回答不好可能会引起大家的闲话,再说这事也没必要让大家来参与。于是她立刻把话题转移到同事的衣服上,借以回避对方的无聊问题。这样可能引发的负面能量的总爆发和自身气场的萎缩低迷都被大龄女子巧妙地用转移话题的方式轻轻带过了。问者受到毫不掩饰的冷落,自然也认识到自己的失礼,就没有理由责怪女青年对自己的置之不理。与他人交往时,我们经常会遇到话不投机的情况。这种情况有时是由他人造成的,有时是自己造成的。但无论起因于谁,都会导致双方气场互动受阻,甚至是负面对负面的碰撞。对此,我们都应该主动转移话题,使自己快速从尴尬中摆脱出来。

适时撒个美丽的谎言

“谎言有时也是一种权宜之计。”与他人交往时,为了让事情的发展趋向自己的期望,有时我们不得不使用谎言来达成。这个“美丽的谎言”某些情况下是可以被接受的。因为它可以把看起来比较积极的信息传递给人们,从而使他们避免了因悲观失望而引发的气场危及。这种气场危机会严重地影响到他们自身的气质和内涵,甚至会引发他们的生命危机。

很久以前,在印度的一个小山村里有个很富裕的长者,他拥有一栋豪华住宅。有一天,在长者外出时,他的豪宅突然着火了,火势蔓延得很快。长者的宅院虽然很大,但只修建了一扇门。这突如其来的大火使家人们都很慌张,一个一个争先恐后从屋里逃到了门外。长者惊闻噩耗后迅速赶回家来,但却发现他的儿子们尚未逃出来。

此时房子已经陷入火海中,木柱和房梁都燃起了火苗,灰烬也不停地往下掉。长者爱子心切,奋不顾身地冲进了火海中。他在火海中搜寻儿子们的身影,总算皇天不负苦心人,在一间屋子的角落里,他找到了自己的儿子们。那几个精力旺盛的孩子还没感觉到危险正向他们逼近;他们的玩兴正浓着呢!长者想冲进去将他们救出来,但无情的大火在他的面前形成了一道火墙,火势越来越猛,根本无法往前再踏近一步。情急之下,长者大声喊叫起来:“孩子们,失火了!失火了!快点出来啊!”

但他的叫唤对还不懂事而且玩得正高兴的孩子们来说丝毫不起作用,如果不能马上救孩子们逃离火海,那他们势必会被烧成焦炭。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长者突然想起孩子们这几天一直在吵着要漂亮的嘟嘟车(儿童玩具),因此抱着姑且一试的心理向孩子们大喊:“孩子们,你们不是想要漂亮的羊车、鹿车和牛车吗?现在我买回来了,正放在门外要给你们喔,快出来拿啊!”

困在火海中的孩子一听到父亲带回自己想要的羊车、鹿车和牛车,马上雀跃不已,争先恐后地冲出火海,一下子便冲出大门外。此时,偌大的房屋终于承受不了大火的燃烧而倒塌了。

长者看到孩子们平安冲出火海,不禁用手捂住胸口,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而不知道自己在鬼门关前绕了一圈的孩子们,还一个劲儿地围着他直叫:“快把羊车、鹿车、牛车给我们!”长者笑着说:“好的,这一次我要送你们一辆比羊车、鹿车和牛车都漂亮的大白牛车!”于是,长者真的将很多各种各样的宝石、铃铛以及锦缎装饰成大白牛车送给了孩子们。

这个出自《法华经》第三章中的三车火灾传说,内容浅显易懂,同时也说明了善意谎言的必要性。同样是想救出孩子,但长者的真话却没有引起孩子的注意,因为这并不是孩子们的兴趣所在,双方的交流缺乏必要的基础,所以双方的话语气场根本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而等到他经过冷静沉着的思考后,猛然想起孩子们一直想要羊车、鹿车和牛车的事情,于是“一个谎言把孩子们从火海中救了出来”;正是这个权宜之计成功地触动了孩子们爱玩的这个兴趣点,这样双方话语气场的交流之路就变得畅通了。是这个谎言使得事态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下去。所以,在必要时说谎是值得原谅的。

在上述例子中,这个谎言没有给对方带来任何损害,甚至还带来了益处,同时也没损害到长者的威信。这种能给双方带来利益或好处的谎言,就可以称为“美丽的谎言”。

生活中这样的谎言很多,如果你的亲人罹患癌症,生命危在旦夕。可你却不能向他吐露真相,只好编一些美丽的谎言,借以隐瞒事实,以期望老人家在最后的日子里能快乐一点度过。换言之,也正因为这个美丽的谎言,使得老人家充满希望地顽强支撑。如果有人向你表达爱意,而你却不喜欢对方时,我想你一定不会粗鲁地说“我讨厌你,请离我远点”。大多数人会用美丽而善意的谎言来拒绝对方。比如你会说“对不起,我不适合你,你会找到更好的归宿”或“也许我们做朋友会更合适些”。

这种美丽的谎言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并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在与他人交往时,有时要用一些美丽的谎言来“欺骗”他们。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准备说谎时千万要想清楚,这个谎言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只有“善意的谎言”才能得到他人的谅解,才能给我们与他人的沟通带来希望的曙光,促成彼此心灵气场的能量交换。

言有尽而意无穷

说话含蓄,是一种艺术。“言有尽而意无穷”,把重要的该说的部分故意隐藏起来,或说得不显露,却又能让人家明白自己的意思,这就是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说话者不相信听众丰富的想象力,把所有的意思和盘托出,这样就会使说话者自身的话语气场失去了吸引力,也会使听者产生被小看的情绪,从而阻碍了双方话语气场之间的沟通。

列宁在研究费尔巴哈《宗教本质演讲录》时,摘录了这样一段话:“顺便说说,俏皮的写作手法还在于:它预计到读者也有智慧,它不把一切都说出来,而让读者自己去说出那样一切关系、条件和界限——只有在这些关系、条件和界限都具备时说出来的那句话才是真实的和有意义的。”可见,委婉含蓄主要具有如下三方面的作用:

第一,人们有时在表露某种心事,提出某种要求时,常有种羞怯、为难的心理,而委婉含蓄的表达则能解决这个问题。它可以使人们避免受因羞怯而产生的负面能量的影响,避免自身的气场受到严重的打击。

第二,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在人际交往中,对对方自尊心的维护或伤害,常常是影响人际关系好坏的直接原因,而有些表达,如拒绝对方的要求,表达不同于对方的意见,批评对方等,又极容易伤害对方的自尊。这时,委婉含蓄的表达常能达取到既能完成表达任务,又能维护对方自尊的目的。

第三,有时在某种情境中,例如碍于某第三者在场,有些话就不便说,这时就可用委婉含蓄的表达。它可以间接地将同频信息传给对方,从而使双方的话语气场交流不会受到影响。那么,在什么情况下说话要委婉含蓄呢?

一种情况是有些话不便直说时,要用委婉含蓄的手法。

一辆电车上人很多,这时上来一位抱小孩的妇女。于是售票员对乘客说:“哪位同志给这位抱小孩的女同志让个座?”但没想到她连喊两次,无人响应。售票员站起来,用期待的目光看了看靠在窗口处的几位青年乘客,提高嗓音:“抱小孩的女同志,请您往里走,靠窗口坐的几位小伙子都想给您让座儿,可就是没看见您。”话音刚落,“呼啦”一声,几位小伙子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让座。

这位女同志坐下之后,只顾喘气定神,忘记对让座的小伙子道谢,小青年面有冷色。售票员看在眼里,心里明白,她忙中偷闲,逗着小孩说,“小朋友,叔叔给你让个座儿,你还不谢谢叔叔。”一语提醒了那位妇女,连忙拉着孩子说:“快,谢谢叔叔。”那位小青年听到小孩道谢,脸色由冷变喜,连声说:“不客气。”

生活中,要理解人们的合理需要,爱护他人的自尊心,及时将积极的信息和能量传到他人心中,维护他人话语气场的威严,只有这样才能把话说到别人心坎里去。如果不能根据交际对象的心理,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话一出口先挫伤他人的自尊心,必然引起对方的不快,甚至争吵。

试想,售票员请人让座时说:“那么大小伙子一点也不自觉。”在劝女同志道谢时说:“别人给你让座,你也不知道说个谢。”结果会怎样呢?这里,妙就妙在“曲径通幽处”。

另一种情况是有些话不必直说时,要用委婉含蓄的手法。

日本的大银行不允许职员留长发,因为留长发会给顾客留下颓废和散漫的印象,有损银行的声誉。

有一次,一家银行的经理和人事部主任发现一批经过笔试合格的考生中有不少留长发的男子。为了能使这些留长发的考生都留短发,人事部主任在致词时,没有正面提出要求,而是充分运用了他杰出的口才,只说了几句话,便使留长发的考生愉快地接受了他的意见。

他怎么说的呢?

人事部主任留着陆军式的发型,他说:“诸位,敝行对于头发的长度问题,历来持豁达的态度,诸位的头发长度只要在我和经理先生的头发长度之间就行了。”众人立即把目光投向经理,只见经理面带笑容地站起来,徐徐脱帽——露出一个秃头!

大家顿时“轰”的一声笑了。第二天,大家再来的时候,全是很精干的短发,没有一个留长发的。

试想如果人事部主任直接对大家进行批评,肯定会引起群情激奋的场面。那时大家的身上都喷发着愤怒的火焰,负面能量乌云滚滚,所有的怨恨都会朝着人事部主任袭来。任他的语言气场再强悍,也会败下阵来。不如就这样在笑声中解决了难题。可见,有些话在很多情况下,直接说可能会使对方不能接受,为了避免尴尬,不妨从反面说起。

与他人交往时,如果能恰当地运用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做法,就可以使一些较难处理的事情在笑声中得到解决。同时,这样做也可以为双方的交往加进适当的润滑剂,从而使双方的气场交流朝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同类推荐
  • 半中岁月

    半中岁月

    从世学看佛法,从经典看人生。在各种半半的人生中,透过满观法师新书半中岁月,更能获得悠然觉照。本书结集自人间福报「以书会友」专栏,精辟介绍四十本书精髓,非一般「书评」,而是从书中引发对生命的体验,涵纳世间、出世间的智慧。全书分为“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两卷,期让读者透过丰富的阅读,从不同的思考角度、观点、情感,获得一些省思;而爱书的朋友或无缘一窥原著的读者,更能透过本书开启一扇智慧、修行、全观的视野!
  • 求人不如求己

    求人不如求己

    求人之人缺乏自信,没有魄力,最多小发展。求己之人顶天立地,自强不息,必成大事业。求人,低声下气;求己,扬眉吐气。求人,是是非非;求己,简简单单。求人,躲躲藏藏;求己,垣垣荡荡。求人,得不偿失;求己,利大于弊。求人,受制于人;求己,自强自立。
  • 六度人脉

    六度人脉

    20世纪60年代,“六度人脉”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StanleyMilgram提出并加以验证。最初“六度人脉”是政治圈与财经圈里高端人士必用的成功法则。后来,它以强大的趋势流行到到美、加、英、法、德、意、葡、日、韩、丹麦、荷兰、巴西等160多个国家,并开始进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 感恩挫折,学会坚强

    感恩挫折,学会坚强

    讲述了挫折,是懦夫的拦路石,又是勇士的健身器。只要能坚强面对,它便是成长的一笔财富,人生的一所学校。成长的路上,总会有失意彷徨,对挫折报以微笑,坚强的心上就总能生出无穷的力量。
  • 性格能量书

    性格能量书

    米开朗基罗创造了很多流传至今的杰作,他在雕塑大卫像之前,花了很多时间挑选大理石。因为他知道,材料的质地将决定作品的美感,而当时米开朗基罗的最大心愿就是创造两件完全相同的作品。为了这个心愿,他甚至从相同的大理石上切割另一块下来,试图找到两块完全相同的大理石。可结果却是,雕刻出来的两件作品还是不能完全相同,总是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经过无数次的尝试,米开朗基罗发现让它们完全相同是不可能的,只能是相似。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俯仰之间

    俯仰之间

    小卒本可去读大学,可父母修鞋、修自行车赚得的几千元积蓄被骗子骗走,小卒无缘大学之路。之后小卒和柳斋的同父异母的、却和高干子弟的柳斋天差地别的、生长在农村的姐姐认识,并被柳斋的姐姐喜欢,但小卒依旧无动于衷,柳斋姐姐苦于家庭的贫苦,为了不给小卒添麻烦而嫁给他人。小卒在柳斋去世3年后写完了他的故事,却收到了柳斋托人给他的包裹--里面是小时候他们一起喜欢的玩具……
  • 顺着网线去找你

    顺着网线去找你

    开豪车住别墅,靠着自己爹嚣张跋扈的富二代觉得现实生活太无趣了,非要在网上搞出一片天地,结交朋友,先是被人拉到讨论组里骂到懵圈,到后来成为渣男海王,混的风生水起。本可以现实虚拟两不误的浪子,最终还是碰见了让他收心的小白兔,希望还不晚,她还能接受……
  • 唯你悠悠我心

    唯你悠悠我心

    晓晓你知道吗?我爱你啊,全世界都知道,为什么唯你不知夜铭若不是你我韩晓涵便不会活于世,可惜我爱上了别人,夜铭对不起涵涵我爱你从三岁那年,便一发不可收拾,你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吧……(分界线)韩晓涵你该死,夜铭我喜欢,所以你必须让!,还有,陆豪你以为他喜欢你,不不不,我和他可是青梅竹马,不过,阿豪也很感谢你,不然他可没有今天,哈哈哈哈原来……哈哈哈哈,我……,还没说完,金莹莹便拿着准备好的毒药给准备给韩晓涵吃下金莹莹我韩晓涵来世定不放过你,毒药下肚,韩晓涵看的一道黑影不顾一切的闯了进了,是夜铭,可惜……韩晓涵已经死了重来一次,定要改变结果!
  • 垂钓三千大世界

    垂钓三千大世界

    叮,宿主是否使用十元人民币作为饵料。叮。恭喜宿主垂钓收获一百元人民币!高明那发愣的眼神看着手里破旧的毛爷爷,身子微微颤抖。鬼哭狼嚎地叫道:“老子发达了!”叮,宿主是否确定用一丝先天阴阳气,十亿物质点,一亿能量点,十万天道功德点,十方天运气作为饵料,垂钓绿意本源小千界。高明笑眯眯的看着波纹里展露的世界说道:“开始吧,那就赌一次大的。”
  • 紫葡萄绿葡萄

    紫葡萄绿葡萄

    李凌,男,汉族,陕西临潼人,1936年生,笔名野木、荒沙,号风竹斋主。1959年毕业于西安美专中国画系,后在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任教。作品曾多次展出,发表在省、国家级的展览会和报刊杂志上。曾随作品赴新加坡、香港展出,被国、内外许多朋友收藏。出版有连环画《黎园红哨》、《杨贵妃》书画册。
  • 大觉醒者

    大觉醒者

    末法时代,灵气枯竭,无法修行。然而,在这毫无希望的绝境之中,依然有人挣脱了出来,仰天高歌,昂然前行!
  • 穿越之男帝倾城妖娆

    穿越之男帝倾城妖娆

    女尊帝国,男扮女装,一国王爷,风流天下,天赋异禀,后宫三千美男
  • 我是女配角啊

    我是女配角啊

    颜思走在马路上,手里拿着辣椒酱。呼——的风一吹,竟将辣椒酱给吹跑了!于是啊,颜思就是去追啊,追啊追。可时机不巧,彭——的一声,啊啊啊啊啊,我我我竟然掉下了水井盖!我的美好生活,我的美好美食,我的美好美男呀!离我远行了。咦?我这不是穿到书了吗?赶紧的去抱女主角的大腿。女主角欢迎我,窝好开心。哇!女主角好漂亮哟。哇!女主角身上好香香的。哇!女主角她来啦。我的康阳大道,沃来啦。
  • 快穿之拯救反派进行中

    快穿之拯救反派进行中

    沉睡了三千年的白羽醒来后就发现自己莫名其妙绑定了拯救反派系统,要想获得记忆只能穿越三千世界拯救不断被追杀的反派。(本文无男主,简介无能,望移步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