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12100000027

第27章 递进的有标记和无标记(6)

第五节无标记递进体的构成和功能

一、无标记递进体的构成

1.1词递进体由词构成,无标记的递进体可以是短语、句子、段落、篇章。由词构成的递进体往往是短语。如:

(1)拘传、罚款、拘留,必须经人民法院院长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2)严禁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的污染。(《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例(1)“拘传、罚款、拘留”是动词以并列形式存在,在语义上有递进义。例(2)“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存、销售”在时间上有承接关系的词,在行为的发生时间上实现递进。

1.2短语递进体由短语构成。由短语构成的递进体往往是一个更大的短语。例如:

(3)一个省只要一两个县、一两个区、一两个乡做出了相当像样的计划,就可以迅速传播开去,叫其他县其他区其他乡仿照办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

(4)世上如果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就先该敢说,敢笑,敢哭,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这可诅咒的时代!(鲁迅《忽然想到》)

例(3)短语1“一两个县”、短语2“一两个区”、短语3“一两个乡”由大到小排序:县>区>乡。凸显地域大小的呈递降性,从而在语义层面上形成递退。例(4)短语1“敢说”、短语2“敢笑”、短语3“敢哭”、短语4“敢打”,按行为的严重程度排序:说<笑<哭<打。凸显行为后果的严重程度的呈递升状态,从而在语义层面上形成递进。

1.3小句由小句构成的递进体是复句。如:

(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6)早晨,看日出,看五彩朝霞,看雾蒙蒙的远山。(吴伯萧《海》)

例(5)小句A1“天时——地利”,A2“地利——人和”这3项本无递进,但由于“不如”的引入,形成了“资源”的程度差:天时<地利<人和。这是由语义的决定性构成的递进。例(6)小句A1“看日出”、A2“看五彩朝霞”、A3“看雾蒙蒙的远山”是3个独立的行为,但由于所看对象“日出”、“朝霞”、“远山”在地域范围上的大小远近有别,从而形成一个大致的程度差:日出<五彩朝霞<雾蒙蒙的远山。如此排序从而实现递进。

1.4句子递进体由句子构成,由句子构成的递进体是句群。如:

(7)天安门是皇城的正门。皇城之内是护城河。护城河之内是紫禁城。紫禁城之内是皇宫。(聂华苓《三十年后》)

(8)雪!洁白的雪!晶莹的雪!吱吱作响的雪!我的灵魂好像是要和它融合在一起了。(穆木天《雪的回忆》)

例(7)小句A1“皇城之内是护城河”,A2“护城河之内是紫禁城”,A3“紫禁城之内是皇宫”,这3项本无递进,但由于按由大到小的地域面积排序形成了“地域”的程度差:河<城<皇宫。例(8)小句A1“洁白的雪”,A2“晶莹的雪”,A3“吱吱作响的雪”,这3项本无递进,但由于按雪呈现出的不同状态给人以寒冷的程度加深的感觉,因而形成程度差:洁白的雪<晶莹的雪<吱吱作响的雪。这是由语义的决定性构成的递进。

1.5段落由段落构成的递进体,由段落构成的递进体仍是句群,是比段落大的句群。如:

(9)前天路过黄泥坡,

黄泥坡上草成窝。

草窝窝里跑野兔,

黄泥坡上多寂寞。

昨天路过黄泥坡,

黄泥坡上人马多。

千军万马齐开荒,

梯田块块遍山坡。

今日路过黄泥坡,

坡上姑娘唱山歌。

合作社里力量大,

荒坡要变米粮坡。”(郭沫若周扬编《红旗歌谣》)

(10)梳妆台呵,千万载,

梳妆台上何人在?

乌云遮明镜,

黄水吞金钗。

但见那:辈辈艄公洒泪去,

却不见:黄河女儿梳妆来。

梳妆来呵,梳妆来!

——黄河女儿头发白。

挽断“白发三千丈”,

悲杀黄河万年灾!

登三门,向东海;

问我青春何时来?!

何时来呵,何时来?……

——盘古生我新一代!

举红旗,天地开,

史书万卷脚下踩。

大笔大字写新篇:

社会主义——我们来!

我们来呵,我们来,

昆仑山惊邙山呆;

展我治理万里图,

先扎黄河腰中带——

神门平,鬼门削,

人门三声化尘埃!(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

例(9)是民歌,由三个自然段组成,分别叙述了三次路过黄泥坡所见到的不同情景,由远到近,由坏到好,逐层反映了黄泥坡的巨大变化,从而热情地歌颂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例(10)每小节的首尾与上下节的首尾连接,造成回环复沓而又层层递进的语势。

二、无标记递进体的功能

2.1成分无标记递进体在单句内可以充当各种成分。如:

(1)随着指挥棒的移动,上百人,不,上千人,还不,仿佛全部到会的,上万人,都一齐唱歌。(吴伯萧《歌声》)(主语)

(2)我们拥有了一片热土——不尽的人才将在这里萌芽、抽枝、拔节、结果。(《大公报》1994、9)(谓语中心语)

(3)兴高采烈的姑娘们和小伙子们,都拥上前来,把一碗碗一盒盒一桶桶带着美好祝愿的清水,泼在总理身上。(定语)

(4)他欣赏自己的能打、会打、肯打与胜利。(宾语中心语)

(5)只要能保住我们的新中国,使我们的人民、我的母亲安全,我个人死在国外又算得了什么?(魏巍《战士和祖国》)(递进体作兼语成分)

例(1)“上百人,上千人,上万人”充当句子的主语,实现数量的递进。例(2)“萌芽、抽枝、拔节、结果”是植物生长的自然过程,也是时间上的递进,充当谓语中心语。例(3)“碗、盒、桶”充当定语来实现容积的递进。例(4)“能打、会打、肯打与胜利”是行为的结果,充当宾语中心语来实现行为的递进。例(5)用“我们的人民、我的母亲安全”充当兼语来实现关切对象的递进。

2.2复句无标记递进体可以充当复句。如:

(6)应该说,这也是一种丰收,是一种精神品质上的丰收。(峻青《秋色赋》)

例(6)“一种丰收”是比较抽象的,而“是一种精神品质上的丰收”则将递进现实化了,同时也具体化了,这是复句中的递进。

2.3句群无标记递进体可以充当句群。如:

(7)年青的尚未成家的男教师们,私下讨论这找老婆时,充满了这类感叹:“要能找夏晚宜那么个老婆,这辈子算掉到蜜罐里了!”“有她二分之一的水平就知足啦!”“到她四分之一那个程度的也难找啊!”“嗨!我要能找着个顶她十分之一的也甘心啊!”(刘心武《茶话会》)

例(7)递进的构成都是通过句子所表述事件的程度差来实现的:“找那么个老婆>有她二分之一>有她四分之一>顶她十分之一”。

第六节层递项研究

一、层递

1.1内涵层递是为了表达客观事物间层层发展的关系,有目的地采用由浅到深,从轻到重,或从重到轻,从大到小,从高到低的一种语言规格模式,达到构成语意(指语句的、语段的)上的层层深入,逐次加码的一种修辞方式和修辞方法。层递有人直接称为“递进”。层递就内容而言,分为“递升”和“递降”两类。如:

(1)在这个问题上,钟亦成曾经充满了火热的希望,从那个时候起,许多的黑夜和白天,许多的星期,许多的月,许多的年都过去了。每过一天,他就把希望埋得深一点,最后,深得他自己都看不见了。(王蒙《布礼》)

(2)本市,你可以说它是一座大城市,也可以说是一座中等城市,甚至可以说它是一座小城市或者一座小镇。(蔡测海《未市地震》)

例(1)是递升,“许多的黑夜和白天,许多的星期,许多的月,许多的年”时间越来越长,例(2)是递降,“可以说它是一座大城市,也可以说是一座中等城市,甚至可以说它是一座小城市或者一座小镇”范围越来越小。

1.2分类层递从构成的成分看,又可以分为五类:词的层递;短语层递;小句层递;句子层递;段落层递。如:

(3)一颗伟大的心灵吸引着公社,县,省以至天南海北的仰慕者,想到这里接受革命的洗礼。”(吴伯箫《英雄乡》)

(4)“他说四川有一只民谣,大略是‘贼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的意思。汽车飞艇,价值既远过于大轿马车,租界和外国银行,也是海通以来新添的事物,不但剃尽毛发,就是刮尽筋肉,也永远填不满的。”(鲁迅《谈金圣叹》)

(5)祖国是一座花园,北方就是园中的腊梅;小兴安岭是一朵花,森林就是花中的蕊。花香呀,沁满咱们的心肺。”(郭小川《祝酒歌》)

(6)一个人写党八股,如果只给自己看,那倒还不要紧。如果送给第二个人看,人数多了一倍,已属害人不浅。如果还要贴在墙上,或付油印,或登上报纸,或印成一本书,那问题可就大了,他就可以影响许多的人。(******《反对党八股》)

(7)前天路过黄泥坡,黄泥坡上草成窝。草窝窝里跑野兔,黄泥坡上多寂寞。/昨天路过黄泥坡,黄泥坡上人马多。千军万马齐开荒,梯田块块遍山坡。/今日路过黄泥坡,坡上姑娘唱山歌。合作社里力量大,荒坡要变米粮坡。”(郭沫若周扬编《红旗歌谣》)

例(3)是词的程度差非常明显:“公社<县<省<天南海北”。是由小到大排列实现层递。例(4)是短语层递,是由主谓短语的NP比喻的程度差:“贼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由浅入深排列实现层递。例(5)是小句层递,是由四个小句逐步深入聚焦来缩小范围形成程度差:“祖国是一座花园>北方就是园中的腊梅>小兴安岭是一朵花>森林就是花中的蕊”实现层递。例(6)是句子层递,是在三个假设复句“如果…,那…”框架中插入具有程度差的NP:“自己看<第二个人看<贴在墙上、油印、登报”。由少到多,影响由轻至重排序从而实现层递。例(7)是段落层递,由三个自然段组成,由时间推移引发的变化构成程度差:“前天[荒凉]<昨天[奋斗]<今日[收获]”按时间顺序排列从而实现层递。

这里我们把层递的构成成分叫做层递项,可见层递项是由词、短语、小句、句子或段落构成的。

二、层递项

2.1基本要求关于层递的基本要求,陈望道(1932,2001)认为:“(一)要说的有两个以上的事物;(二)这些事物又有轻重大小等比例;(三)而且比例又有一定的程序。”张弓(1993)主张“第一有三层以上的事件(起码三层);第二彼此事件成比例;第三比例有一定的等次”。这两种观点基本代表了对层递形成条件的争论。

层递项至少两项。关于层递格要求“两个以上的事物”或“三层以上的事件”,这里的“事物、事件”并不是我们所说的层递项,层递项是句法单位,而事物或事件可以是指层递项,也可以是指构成层递项的成分。如:

(1)丑闻传开了,从公社到县城,从县城到地区,从地区到全省。

例(1)三个层递项是四个事物:公社、县城、地区、全省。可见,对事物事件的理解不同,就会对层递项的数目多少规定不同。实际上要构成层递序列至少要三项事物,这样的级次差别才会有层递的效果。但三项事物只是用两个层递项来表达,这时层递项最少也应该是两项。可见关于层递项的数目的规定至少两项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但是多数还是三项以上的。

2.2级差层递项要有等次性差别。陈望道认为层递项之间有“轻重大小等比例”,而且“比例又有一定的程序”。张弓先生认为层递项之间“成比例”,而且“比例有一定等次”。这里两位先生都强调了层递项构成要有“比例”的条件,但是陈先生要求比例要有一定的“程序”,张先生要求有一定的“等次”。“程序”和“等次”是不同的。刘小南解释为“程序指的是事物之间的先后排列顺序;“等次”指的是事物之间的等级次序。”我们认为把两者的含义合而为一仍叫“等次”。具有等次性差别是层递项的基本要求。如:

(2)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

(3)此刻她躺在秀林那宽阔温暖的怀里,埋在内心深处的那颗爱情的种子,象雨后春笋,很快地生根、发芽、拔节、抽枝。

例(2)层递项之间是在范围上由小到大:“平津<华北<中华民族”形成地域上面积大小的程度差,也就形成了一定的等级次序,按此排列也就构成了层递。例(3)层递项之间则反映了植物的生长的客观过程,即时间变化形成的阶段:“生根发芽拔节抽枝”即事物的发展过程。

由此层递项的基本要求有三条:1)层递项至少要两项;2)层递项在逻辑上应当有一定的等次性;3)层递项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满足了这些基本条件,层递项在具体选择时还是会受到一些限制的。

三、层递项选择的制约因素

3.1句法句法有强制性。层递项往往在句法上具有一致性,它的一致性可以是结构相同,也可以是结构成分的性质相同,有时可以体现为有共同的成分或重复的词语等等。如:

(1)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一月一月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真理老人所撒的种子,也一天一天地生长,一月一月地开花,一年一年地结果,一粒种变成一百粒,万粒,千万粒……(圣野《两袋种子》)

(2)一九七六年十月。早晨,那是多么好的一个早晨啊!曙光升起来了,朝霞升起来了,红日升起来了!(徐刚《曙光升起的时候》)

同类推荐
  • 学校德育美育体育的规范化管理(下)

    学校德育美育体育的规范化管理(下)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视角(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

    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视角(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

    本书是作者多年思考和积累的结果。书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和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中国的创新机制;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和学术崛起;考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及其应对策略;探寻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视角,比如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微循环、科学研究的育人作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换等。此外,本书还探讨了信仰的根基、爱国的理由,以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步骤。
  • 陈力丹带你读新闻传播学经典

    陈力丹带你读新闻传播学经典

    恩格斯说:“新闻事业使人浮光掠影,因为时间不足,就会习惯于匆忙地解决那些自己都知道还没有完全掌握的问题。”不论外部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读书对于弥补新闻从业人员的缺陷都是必要的。为鼓励读书,自2011年8月至2015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在《青年记者》主持“读新闻传播学书”栏目,形式为陈力丹导读按语+3篇学生的读书笔记,组织学生读了53本书,共发表读书笔记162篇。经过进一步筛选,《陈力丹带你读新闻传播学经典》将书目压缩至41部,新组织了2组我国新闻传播学界不熟悉的传播学格拉斯哥学派的两个系列书(共5本)的读书笔记(共5篇)。这样,本书共涉及关于46本书的128篇读书笔记,这些书的选择和关于这些书的读书笔记,对于在读的和未来的新闻传播学本科生、研究生,在读书方面会有一定引导意义。本书所列,大部分是与新闻传播专业有关的书,按大的主题分为9个专题,从马克思的经典论著到我们对互联网的认识,涉及新闻生产与传播、传播主体、传播史、传播理论、传播政策、传播现象、电视批判等方面。
  • 像绣花一样精细:城市治理的浦东实践

    像绣花一样精细:城市治理的浦东实践

    本书为“城市治理理论与实践丛书”之一。全书包括绪论、党建引领篇、先行先试篇、分类治理篇、攻坚克难篇五个部分,以案例的形式展示了近年来上海市浦东新区在城市精细化治理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以及取得的宝贵经验。
  • 农村社会治理新理念研究

    农村社会治理新理念研究

    《农村社会治理新理念研究》主要从农村社会治理是什么、为什么要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在哪些领域开展农村社会治理的逻辑思路展开,具体研究内容主要有:梳理了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农村社会管理与农村社会治理等概念,阐述了农村社会治理新理念之“新”;分析了农村社会治理新理念形成的现实基础;剖析了农村社会治理新理念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联系;挖掘了农村社会治理新理念的内容体系;探讨了农村社会治理新理念的实践领域;分析了农村社会治理新理念展现的现实价值。农村社会治理新理念的内容体系与实践领域是本研究的重点,也是创新点。
热门推荐
  • 幻夜君主

    幻夜君主

    某日,因缘际会,一名对命运不屈的平凡普通人在老死之际重生到异世大陆,年轻的身躯,变幻无穷的幻气以及各种恩怨纠葛,且看如何逆袭成为一代君主。
  • 八方物语

    八方物语

    一个少年追寻自我的历程。所谓力量,所谓情感,所谓得失,都是成长中必经之路。
  • 我是潘小来

    我是潘小来

    末日之时,总有伟大的领袖诞生。总有热血男儿从军抗争。末日之事无非时势造英雄或者英雄造时势。公元年3678年,人类的科技日新月异。怎样才能算作一个人?外表四肢?美丑皮囊?或许我们为人的心,才是我们称之为人之所在!我是唐草。我为你讲述潘小来的故事!
  • 意料之外的结果

    意料之外的结果

    她——陈家大小姐,从小坐享荣华富贵,但却“富贵不淫,贫贱不移”他——来历不明,身份不详,但修炼却意外高他想了解她。她喜欢上他。他们相爱了,而她却害了他,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究竟因果为何?敬请期待!
  • 新武道天尊

    新武道天尊

    你们所遵循的道,我会用我自己的方法来改变,我就是离家少主离云落。
  • 云上的日子

    云上的日子

    本书分浮生、物语、风情、流光、玄谈五部分,阐述了禅宗智慧。禅在路上,有得而心安,活在当下,云上的日子。
  • 凡心净土

    凡心净土

    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里,有美丽善良的花族,柔情似水的月族,不近人情的冰族,黑喑的地族,诡异的雾族。强大,奇异的异界种族。在百族中最弱小的人族,等待他们的命运是什么,灭亡还是崛起。一个普通的人族孤儿,没有绝世的功法,没有逆天的奇宝。只有一颗永不放弃,自强不息的心,用别人十倍的汗水,去顽强拼搏,只为了心中的那片净土。
  • 宇宙的起源(宇宙瞭望书坊)

    宇宙的起源(宇宙瞭望书坊)

    人类是宇宙演化的杰作,宇宙是神秘莫测的存在。当宇宙的精灵与莫测的神秘结合在一起时,便碰撞出无数精彩的篇章。人类对宇宙的解读和探秘跨越了千年,宇宙的面貌也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类面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研究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本书着重注意的地方。专家们关于古史分期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本书试图从正面进行阐述,提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看法,以论证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