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指出的是,在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的问题上,一定要科学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正视其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外来文化,都有其精华和糟粕两个方面。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我国今天的实际情况来说,要实现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民主化、科学化,必须在继承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反对专制主义、宗法观念和臣民意识的残余,必须在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成果的同时,自觉抑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防范其对社会主义思想意识的干扰和损害,从而在政治文化的层面上维护社会主义公共政策的良性运行。
④公共政策的国际环境
公共政策的国际环境,是指某一国家外部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境况。国际环境历来对一个国家的公共政策有着极大的制约作用,尤其在国际交往日益密切和国际联系日益广泛的今天,这种制约作用更为明显。
正确判断国际环境是正确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的重要前提。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和平与发展,总的特点是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与民主化。在这一总的趋势和特点中,也同时存在威胁和平、妨碍发展的危险因素,这就是国际关系中的某些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某些不合理的世界贸易及文化交流规则。这些因素严重威胁着方方面面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和安全,阻滞着这些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不利于发达国家的长远利益。所有这些境况,都要求各个国家理智地做出自己的政策选择,以求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当前的国际环境来看,其对各国公共政策制约,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影响各国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
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是当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特点,这一特点中形成了一系列相关的国际规则,决定了各民族国家(国际组织)要在这些规则中进行交往,不能完全凭本国家和本国际组织的意志行事。于是便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各民族国家的意志与相关国际规则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很显然,在目前人类社会发展阶段上,各民族国家不会完全放弃自己的意志以迎合国际规则。在一个民族国家的主权和安全与所谓的国际规则发生冲突的时候,任何一个民族国家都会毫不犹豫地维护自身的安全与主权。
B。影响各国公共政策的目标确定。
相对于国际环境而言,一国的公共政策目标是维护既定的国际规则,力图在国际交往中为本国争得最大的利益。根据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和总特点,以及在这一总趋势和总特点中存在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各国公共政策的目标必然包括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一方面,“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符合所有国家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另一方面,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不合理的世界经济秩序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努力的目标。
C.影响各国公共政策的途径选择。
受前两点所制约,各国相对于国际环境所作的公共政策途径的选择,也必然有两个密不可分的方面:一是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不断完善合作机制和原则,共同改善国际环境;二是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种领域尽力发展自己,以求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前者可以使人类社会的发展朝好的方向演化,后者则可能引发竞争失控秩序混乱,甚至导致世界战争悲剧的发生。
(三)把握政策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有利于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调整
诸多的环境因素,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但从总的方面看,其突出特征有以下四个方面:
①多样性。任何一个政策(或政策系统)从制定到实施的全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环境因素都会对其施加影响。这种影响,从关系上看,有强也有弱。政策制定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综观全局,抓主要矛盾,注重人民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全面协调各种因素之间的矛盾。
②动态性。所有的环境因素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从整个社会看,社会的基本矛盾处在不停地运动发展过程中,由此而引起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也必然地相应发生变化。同样,自然界在变化,国际环境也在变化。这一切变化都说明,任何一项政策的制定不可能一劳永逸,政策是随着国情的变化而变化的,各国应不断制定出与国情相适应的新政策或调整已有的政策。
比如,政策环境变化问题。在20世纪以前,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政府公共政策的环境基本上是稳定的,表现在既定的公共政策所涉及的主体、客体以及相关的政策因素在相当的时间长度内基本上是不变的。但在现代,尤其是当代条件下,情势已大不相同:首先,原先设定的政策条件可能会突然发生某种变化,致使原定的政策脱离实际。如:过去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和谈进程,由于以色列前总理拉宾的突然去世而急转直下。其次,政府未能准确地判断政策因素变化的速度,影响政策实效。如:过高或过低估计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都可能造成有关国家外交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偏差。第三,许多问题本身具有极强的变动性,如果估计不足,将有可能出现政策滞后。如:如果对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的更新换代的速度估计不足,将有可能对本国的经济发展、科技开发、教育事业的推进和国民素质的提高等产生灾难性的影响。
③交叉性。多个环境因素对政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共同作用上,而且还突出地表现在交叉作用上。这种交叉作用常常会引起预料不及的连锁反应,使得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人口政策是从我国人口的现状出发,主要是针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土地政策则主要是针对土地的使用与管理的。人口政策一旦失误,定会对土地资源产生巨大的压力和影响,从而影响到我国的粮食生产。粮食问题是关系到亿万人民生活的大事,如果人民群众的温饱受到了威胁,必然将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带来严重恶果。环境因素交叉作用于政策,政策又交叉作用于环境,造成了政策间的交叉作用。因此,所有被制定出的政策,一定要组成一个有机的政策系统,不同的政策间要注意相互协调、配套。
④突发性。环境因素的这种特征大量地表现在自然因素的突发事件上。当今世界,生态危机是人类面临的共同危机,如“温室效应”加剧、臭氧层严重破坏、酸雨污染等等已逐渐扩展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加快,常常出现突发性的天灾。除此之外,国际上的突发事件以及国内局部地区的突发事件,都会对政策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我们的政策既要表现出它的刚性,又要表现出它的弹性。执行政策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政治上的坚定性与策略上的灵活性相结合。
二、充分认识现代公共政策在国家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公共政策是国家实现领导和管理职能的手段,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是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的调节机制。所以,分析和研究公共政策在国家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公共政策的作用,也常常被称做公共政策的功能,它是指公共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和效用。公共政策作用总是在与某种社会目标的联系中得到判定的,因此不同的公共政策就有不同的作用。尽管不同层次的公共政策作用各有其范围和特点,但从总体上来说这些作用都有共同之处,即导向性作用、制约性作用、管理性作用和分配性作用。
1.导向性作用
导向作用即指导和引导作用。公共政策是针对社会利益关系中的矛盾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提出的(为解决某个公共政策问题,政府依据特定的目标,通过公共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加以引导,使整个社会朝着公共政策制定者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导向性作用是公共政策的积极性功能,公共政策制定者根据某一时期的客观实际,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具体规定了方针、步骤、条件、措施、方法等,以此统一人们的思想,规定人们的行为准则,从而使整个社会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发展。因此,公共政策的导向性作用的主要内容是规定目标、确定方向。公共政策制定者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及其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并且提出所要达到的目标,根据这一目标确立人们努力的方向。规定目标就是把整个社会生活,包括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由复杂的、多面的、相互冲突的、漫无目标的状态,纳入明晰的、协调的、目标明确的轨道,使社会有序地发展。
公共政策的导向性作用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直接引导,另一种是间接引导,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间接引导会转化成直接引导。直接引导是指对公共政策对象的引导,间接引导是对非公共政策对象的示范和影响作用。例如,政府的许多农村政策,既直接引导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同时也间接地对城市居民的工作与生活发生了影响,引导与制约了他们的行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必定会对城市的发展与管理以及居民的生活发生积极的影响,从而起到了农村政策间接导向的效果。间接引导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变成直接引导作用。据有关新闻媒介报道,不少在城市从事经营的个体户,看准了在山区开山造林的发展前景,主动放弃城市中优越生活条件,承包山区的开发工作。
公共政策的导向作用,不仅反映在行为上,更反映在观念的转变上。公共政策的导向,是行为的导向,也是观念的导向。公共政策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它告诫人们应该按照什么原则,做什么事而不能做什么事,这必然会对社会观念产生巨大影响,尤其在体制变革的年代,这种影响会更突出。我国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政府的许多经济政策,对人们的观念导向比起对行为的导向作用可能更大。因为由于受社会、历史环境、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在观念上的需求动机的变化不一定在行动中立即或全部表现出来。
公共政策导向性作用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用所确立的目标、方向来教育群众,统一人们的思想,协调人们的行为。公共政策的导向性作用表明,任何决策,不仅要告诉人们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而且还要使人们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那样做,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属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各种公共政策的这种作用尤其突出,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强调在物质文明大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和道德规范,防止和遏制腐朽思想和丑恶现象的滋长蔓延;在扩大对外开放、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挑战的情况下,大胆吸收外国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精华,防止和清除文化垃圾的传播,抵御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
公共政策的导向作用,从结果看存在较为复杂的状态,既有正向引导功能,也有负向引导功能。两种功能在特定条件下相互交织。正导向,是公共政策对事物发展方向的正确引导,体现了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所表现出的正确认识。关于负导向作用,有些人认为,那些违背事物发展规律、对事物发展方向起逆转作用,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公共政策,才具有负导向作用。我们认识这种理解未免太窄。原因是任何一项公共政策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正确的公共政策、违背绝大多数人利益的公共政策固然具有负导向作用,而那些基本正确的公共政策,在后果上也可能产生负导向作用。比如一些西方国家实行医疗费补贴制的福利政策,由于医疗机构关心获取补贴,而不关心提高服务质量,造成了医疗资源的大量浪费。公共政策所具有的导向作用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要充分发挥公共政策的正导向功能,又要清醒地认识到公共政策的负导向功能,要主动地调整社会的利益关系,克服它们的消极影响,特别要尽量避免那些因错误公共政策所产生的负导向作用。
2.制约性作用
制约性作用所达到的目的是制约、禁止公共政策制定者所不希望的行为发生。公共政策作为阶级利益和意志体现,表达了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维护着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因此公共政策在规范人们的行为时,必然要规定什么是可为的,什么是不可为的。这就是公共政策的制约性作用。
公共政策的制约性作用,在形式上表现为对特定对象行为的制约。首先是针对侵犯统治阶级利益的言行,用公共政策来给予打击。任何社会、任何阶级公共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维护本阶级的统治,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严厉禁止被统治阶级的任何有损于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的行为发生。
其次,公共政策制约作用对统治阶级内部也是适用的。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内部每个人、每个社会集团、每个社会阶层都有着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各自的特殊利益,并为追求这种特殊利益而活动。这样,在个人与个人、集团与集团、阶层与阶层之间,以及个人与集团、阶层与整个社会和国家之间,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关系或利益冲突。为了协调各种关系,就必须用公共政策来规范、约束个人、集团或阶层的行为,因势利导地把各方面的行为统一到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再次,从内容上讲,公共政策的制约性作用表现为诸如政治政策、经济政策、军事政策、文化政策等各项公共政策不同的具体制约性作用。如我国的人口政策最能体现公共政策的制约性功能,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庞大的人口数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大力提高人口素质”的计划生育政策就成了我国的基本国策,该公共政策明确表示对人口过快增长的限制,同时也体现了保持合理人口结构与素质的意图。
3.管理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