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人当以孚众为要。孚众这一个综合指数,其中包括德、识、权、能等诸多因素。在德、识、权、能四因素中,“权”是上级或民众给予的;“德、识、能”是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德、识、能、权有机结合,构成“威”。一个“威”字,隐藏着多少权术,释放出多少能量,难以言表;一个“威”字取信多少民众,凝聚着多少人心,难以数算。
管人者须掌握管人原则,掌握这个原则,就掌握了权力的阴阳变化之道,正反结合之理;遵循这个原则,就能恰到好处地使用手中的权力,使所管的人觉得你有运筹帷幄之能,指点江山之才;遵循这个原则,才能使你的员工按照统一号令行事,使团体的每一个程序都能得到正常和有力的运转。
1.规范化原则
规范化原则,是管理者实施正确的纪律约束,以规范员工行为的管理原则。
作为管理者,除了规范自己的行为,自然还要规范员工的行为,使自己管理的团队成为有纪律的团队。员工对自己成为有纪律的工作团队的一部分会感到舒畅,因为在那样的团队中,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行为清楚,主管对待员工态度公平公正。管理者也能因培养了有纪律的工作团队而获益。在那样的环境中,员工的行为表现问题相对较少,而工作效率却要高得多,与此同时,还能相应降低减员率以及与之相关的各项费用。
尽管“纪律”一词常带有消极含义,一支有纪律的工作团队却是企业的一份财富。管理者应不断强调纪律,努力实施正确的而不是惩罚性的纪律约束。提高员工的纪律性意味着通过培训、督导和规范员工,使他们在工作中呈现出良好的行为。
(1)宣布工作场所纪律
员工要符合公司行为和工作表现标准,就必须知道这些标准是什么。
对新员工应先给一份员工手册,其中包括他们要遵守的规章纪律。对员工进行培训时,主管人士应该向他们解释规章纪律和必须遵守的理由,说明违反了规章纪律时会有什么特别后果。通过对规章制度的解释,以及解答员工对这一方面提出的问题,就能促进员工实现公司的期望,因为大部分员工会是理性的,只要他们清楚了规章制度是什么,就会很乐意服从规章制度的。而由于已将公司的期望和要求向员工解释清楚,你在批评、惩罚员工违反规章时就不会听到“我不知道有这样的规定”的借口了。
在宣布什么是公司要求的适当行为时,最好在请病假、迟到、未经允许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不遵守工作安排、未经同意会见来访者、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条例及吸烟条例,偷窃损坏公司财产、恶意破坏闹事、达不到工作表现要求、伪造篡改工作记录等方面说明具体要求,要全面讲清有关规章和设立的理由,最好在每个方面都强调一下要求,明确解释一下什么是违反规章,违章发生时会有什么惩罚。
(2)建立工作场所的道德标准
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关职业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问题便由此而生。现在的社会比以往具有更大的道德冲突,而作为社会的一面镜子的工作场所,显然必须面对并处理这些冲突。
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当代管理者已认识到,好的职业道德打造好的企业形象。现在的企业比过去有了更清楚、明确的道德准则。
1987年对2000家企业的调查表明,美国有76%的企业已有了团体道德规章;而1992年所做的相同调查显示,美国公司中已有83%建立了道德规章;“美国企业道德中心”在1992年所做的调查研究发现,在1000家大企业中已建立道德规章的,也有近似的比例。所有这些都表明,道德准则在今日的企业中已越来越普及。
2.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也叫理顺原则,它与规范化原则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说规范化管理是刚性管理,那么理顺管理便是柔性管理;如果说规范化原则是堵塞管理原则,那么理顺原则便是疏导管理原则。
人们都不会忘记中国古代大禹治水的故事。
大禹的父亲采用堵塞的方法治洪水,却因没有成功而被杀身亡。
大禹接过治水的任务后,吸取父亲失败的教训,用疏导的办法治水,最终将洪水制服了。事实上,仅仅只用单方面的堵固然不会成功,然而只用导而不用堵也未必成功。因为事实很简单,当水流向不利的方向时,大禹不可能不堵,有了这样的堵,对水才能更好地疏导。因此,有的地方要导,有的地方要堵,孰重孰轻,以谁为主才是关键,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强调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在管理工作过程中,时常会遇到疏导与堵塞的问题。如何正确使用疏导与堵塞的方法,如何正确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必须认真加以把握的。
在管理活动中,既要有疏导又要有堵塞。一般认为,应以疏导为主,堵塞为辅,二者结合,相辅相成。在二者的使用上,要防止片面性:那种因疏导而把必要的堵塞看成是错误的,因而放弃堵塞的做法是不对的;反之,那种因需要堵塞,而过分强调和使用堵塞,轻视疏导的做法也是不对的。在这个问题上,主要是领导者要根据问题的性质、时间、条件等情况把握好“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
3.正己原则
领导者只有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才能团结下属或员工完成领导目标。而群众对领导者的信任程度,直接关系到领导者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大小。当群众对领导者有好感时,他的指令就容易被他人所接受;当群众对领导者的道德的纯洁性产生怀疑时,他的威信就会降低甚至丧失。在实际活动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领导者总是一呼百应,而有的领导者虽然一再催促,群众也难得一动。这两种不同情况的出现,虽然有领导能力的差别,但主要还是由于领导者道德素质的差异。领导者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就能吸引群众,动员群众,也就增强了领导者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因此,领导者要想做好管理工作,必须坚持正己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