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具有攻击行为的孩子,父母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对其进行教育:
1.寻求横向帮助
家长要充分意识到幼儿攻击行为的严重危害性。调查证明,攻击行为如果得不到纠正,就会导致孩子出现学习障碍、多动症、不守纪律、不服管教等现象。家长应该积极进行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合作,学习其他父母的教育经验,寻求横向帮助,或与其他家庭合作,组织各类活动,利用同伴效应帮助自己的孩子纠正攻击行为。家长还可以与幼儿园和学校相互沟通,积极配合幼儿园和学校的教育,双方共同努力,及早帮助孩子纠正攻击行为。
2.优化孩子的情绪
父母要给孩子做好榜样,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对孩子粗暴地大骂或体罚。此外,父母还要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引导孩子调节不良情绪,引导他通过合理的方式宣泄内心不良的情绪。比如通过体育运动、倾诉、画画等途径宣泄内心的不快,让他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3.晓之以理
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时,家长应尽量避免采取体罚的方式,耐心地同孩子讲道理。要让孩子明白同伴之间的交往要遵守规则,要学会公平待人、谦虚有礼,要与同伴友好合作。让他明白采用攻击行为解决问题往往会害人害己,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这也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专家给父母的话
幼儿的攻击行为不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对己对人都有害。如果父母放纵孩子的攻击行为,就有可能成为孩子远离善良本性的肇始。所以,当父母发现孩子有攻击行为时应予以重视,并采取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纠正。
培养孩子的善念从结束恶作剧开始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们会有一些让家长哭笑不得的行为发生,比如,男同学在女同学课桌抽屉里放一只毛毛虫,把她吓得手足无措;比如在小狗的尾巴上拴上一卷报纸点燃,任由它惊恐地大叫;比如将爸爸的剃须刀藏起来,害他涂着满脸的剃须泡到处找……这种行为其实就是典型的恶作剧.,也就是用开玩笑的方式来捉弄别人,使别人感到尴尬和难堪的淘气行为,孩子的恶作剧有时候会令家长感到很生气。
其实,喜欢搞恶作剧的孩子一般来说都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他可能为了设计一个戏弄别人的方案而动很多脑筋,而这对孩子的智力发育无疑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另外,恶作剧还可增强孩子的独立性,因为恶作剧的一个特点就是超越常规的限制,独立性的形成恰恰需要这种超越。
由此可见,恶作剧行为往往是孩子无意间偶然的灵机一动,并不是其品德意识直接而真实的反映,孩子偶尔搞点恶作剧对他的智力发育是有好处的,家长不能盲目地斥责甚至打骂孩子。
但是,不能不说孩子的恶作剧行为也是他内心中丑恶的那一面的反映,如果父母不重视它,任其发展,那也必然将会使孩子内心的丑恶行为得到强化,从而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不利于孩子自身的健康成长。
所以,对于孩子的恶作剧行为,父母既要帮助改正这个毛病,义不能打击孩子的情绪。父母应该以培养孩子的善良品质为目的,分清原因,对症下药,让孩子告别恶作剧,培养起善良的品质:
1.冷处理
喜欢恶作剧的孩子一般比较机敏,大都具有强烈的表现欲。常通他们并无恶意,仅仅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或逗人一笑。所以,面对孩子开玩笑的恶作剧,如在大人的衣服上贴纸条、把大人的东西藏起来等,家长不妨试用一下“冷处理”,不和孩子计较,不表现出任何情绪反应。
如此反复多次后,孩子自己会感到无聊,慢慢就会没兴趣再搞恶作剧了。
东东很爱搞恶作剧。有一次,他把一根鸡毛插在妈妈大衣的帽子里,不知情的妈妈上班到单位后才被同事发现。想到自己一路上插着鸡毛满街走,妈妈非常气恼。下班回到家后,东东看见妈妈帽子里的鸡毛没有了,就急着问道:“妈妈,今天你没发现自己的帽子不一样吗?”妈妈佯装什么也不知道,东东一直追问,妈妈一直回避,他感觉很无趣。
第二天,东东又把鸡毛放在妈妈的帽子里,妈妈依然当作什么事也没有一样。几次之后,东东失去了兴趣,再也不干这个了。
所以,面对孩子的恶作剧,家长不妨采用冷处理,不要和孩子计较。一段时间以后,孩子自己感到无聊,慢慢就会改了这个毛病。
2.多关心孩子
童童喜欢藏大人的东西。有一次,她把妈妈的手表藏起来了。看到妈妈着急的样子,童童主动过来问道:“妈妈,你的手表呢?”妈妈告诉她,手表被大灰狼拿走了。童童不做声,妈妈接着说,“不过,一会儿兔宝宝会帮我去找回来的。”过了一会儿,她跑来和妈妈说:“妈妈,你的手表在这里呢!”妈妈故作惊讶地说:“啊,兔宝宝真好真乖!我们宝宝和兔宝宝一样好,是吗?”童童点点头。
看着孩子那双清澈的眼睛,妈妈不禁想到:孩子和大人一样,也非常需要情感的交流与鼓励。有的孩子常常会因为被父母冷落而感到孤单,这时他就可能会故意给家长捣乱,企图用恶作剧的行为来引起父母的注意,来得到父母更多的关心。所以,对于孩子的这种心理,家长也要反思自己,一定要多关心孩子,主动与孩子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和孩子建立起和谐的亲子关系。
3.让孩子体验后果
兵兵在学校里非常淘气,老师经常向兵兵的父母诉说兵兵在学校的种种“恶行”。这几天,老师说兵兵经常把同学关进卫生间,老师和爸爸一起教育他多次,效果不明显。为了惩罚他,有一次爸爸故意把他反锁在卫生间,任他怎样敲门哭喊都不理睬。兵兵哭着说:“爸爸,我以后再也不把同学关进卫生间了。”爸爸告诉兵兵,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正像他不愿成为被戏弄的对象一样,别人也没有理由去接受他的恶作剧行为。从此以后,兵兵再也不捉弄同学了。
有时候孩子爱搞恶作剧,常常是因为他在有意无意地捉弄别人的行为当中感受到了所谓的“有意思”、“好玩”,而忽略了自身行为可能带来的危险或不良后果。对于孩子的这类恶作剧,父母要帮助孩子认识自身行为可能带来的麻烦。父母可让孩子适当体验一下被捉弄的感觉,通过亲身经历,孩子就会明白被人捉弄的感觉不好受,这样孩子就会长记性,这比单纯说教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4.对孩子讲道理
孩子虽小,但也懂得一定的道理,如果父母对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孩子也会在明白事理的基础上改掉恶作剧的毛病。
欣欣发脾气的时候最爱扔东西。开始的时候她不是故意的,当她看见大人们着急的样子,她觉得很有趣,就变成故意的了,一不高兴就乱扔东西。有一次她又在乱扔东西,妈妈气极了就和她一起扔玩具。看到妈妈也扔玩具,她呆住了。妈妈什么也不说,拿起扫把要把玩具扫掉,并对她说:“你既然不要玩具了,那它们就变成垃圾了,妈妈就扫掉它们。”她急了,连哭带喊:“我的玩具,我的玩具!”妈妈明确地告诉她,让她整理好玩具。她哭着说:“妈妈和我一起整理。”于是母女俩就一起把玩具整理好。事后,等欣欣情绪稳定了,妈妈对她说:“玩具是陪你一起玩的,你这样对待它们,它们会伤心的。妈妈扔你玩具的时候,你感到很伤心,也很难过。那你想想你扔东西的时候,妈妈的心情怎样呢?”
经过几次反复后,孩子扔东西的次数逐渐减少了,现在她再也不乱扔东西,也知道整理东西了。
5.换个角度看待孩子的恶作剧
有的孩子之所以会恶作剧,是因为他想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感情,但由于表达方式不对而让人产生了误会。
丁丁很顽皮,有时候在学校把同学的帽子或铅笔藏起来,有时候在家里的钢琴盖上撒糕点屑。爸爸开始很恼火,就责问丁丁,丁丁反而笑嘻嘻地说:“爸爸,我藏一会儿就给他了。”“爸爸瞧,我把我最喜欢的东西与您心爱的钢琴放在一起了。”爸爸明白了,孩子这种恶作剧有时是好奇,有时仅仅是出于一种“爱”的表示,只是方法有待于改进而已。于是,爸爸没有责怪丁丁,只是轻轻告诉他不要把糕点渣撒在钢琴盖上,可以放在盘子里。不要把同学的东西藏起来,同学会着急的。在爸爸的关注下,丁丁虽然还是那么顽皮,但没有再搞这样的恶作剧了。
专家给父母的话
孩子的很多恶作剧常常会给别人、给自己或给周围的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不利后果。父母要帮助孩子培养起对他人、对自己、对环境的一颗善心,教育孩子不要不顾后果地搞恶作剧,要考虑到恶作剧可能会给别人、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后果,要把孩子喜欢搞恶作剧的精力导向他正当的兴趣和事情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