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低估家长在孩子面前的善举
家长是孩子最先接触到的老师,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会贯穿孩子的一生。有时候家长看似不经意的一个举动,会在孩子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从而起到影响孩子一生的作用。所以,家长千万不要低估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表现,培养孩子的善良品性,就要从自身做起,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这比任何空洞的说教都更起作用。心理学家也证明,儿童最初的同情心和怜悯心是成人同情心和怜悯之心的反映,父母同情别人痛苦的言行会深深打动儿童的心灵,感染和唤起孩子对别人的关心。
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倪萍是一个非常善良、非常有爱心的人。事业成功后,倪萍就将很大二部分精力投入到支持贫困儿童的教育活动上,捐钱捐物,并先后资助过很多孩子上学,由于她对贫困儿童的关心和帮助,儿童基金会授予她“爱心妈妈”的称号。
倪萍的这些善举其实主要得益于姥姥从小对她的善良教育。当谈到姥姥对她的教育时,倪萍动情地说:“姥姥以她最质朴最善良的品质影响着我。而今我长大了,才知道这是多么宝贵的一笔财富。没有多少文化的姥姥,改造了我身上许多弱点,这些年来,我一直记得姥姥说过的话‘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倪萍小时候是跟着姥姥生活的,姥姥住在农村。那个时候,农村的人大多都很讲面子。赶集或者出门走亲戚的时候,大人孩子都要穿得体面。如果谁家的孩子没有新衣服或比较好看的旧衣服,就只好向邻居家借,倪萍的衣服几乎都被人借过。
一天,在外地工作的妈妈给倪萍寄来了一双小红皮鞋,倪萍高兴地举着鞋满院子跑,晚上睡觉前把鞋摆在了炕里边的窗台上,刚躺下又忍不住爬起来再看看,不知看了多少回后才睡着。
第二天早晨,倪萍一觉醒来发现窗台上那双小红皮鞋不见了。后来她发现,原来妈妈给自己买的小红皮鞋已经被姥姥借给了邻居爱丽姐了。倪萍急了:“我不嘛,这是我妈妈刚从青岛给我捎来的,我还没穿哪,我不给……呜——呜——”倪萍哭着,想立即去要回那双红皮鞋,但被姥姥严厉地制止了……倪萍非常生气,认为姥姥没经过自己的同意就把鞋借了出去,就赌气没吃午饭。后来爱丽姐把红皮鞋还回来了,但前后的红皮子都不见了,鞋子的原样已经没有了。倪萍病了,为了这双红皮鞋病的。姥姥自然心疼,姥姥一边抱着倪萍,一边给她讲道理:“做人就要心眼儿好,人家就会记你一辈子,哪一家不是靠人家帮才能过好日子。人哪,就得心眼儿好,不管你做好事还是坏事,老天爷都能从天上看见。”倪萍从没有见过姥姥这么认真、这么有耐心地反复讲这个道理。倪萍从姥姥的表情中揣摩出这席话有多么重要。于是,那一幕就永远地刻在倪萍的记忆里了。
在倪萍的记忆中,还有一件事让她记忆深刻。一年冬天,姥姥家来了个要饭的,姥姥把饭放回锅里,在灶里烧一把柴草把饭热热,才给他吃。临出门,姥姥说是让他喝碗热水再走。倪萍不解地问,为什么要对要饭的那么好?姥姥说,要饭的缺衣少吃的,这么大冷的天,要是给他们吃冷饭,他们的肚子会受不了的。肚子里有一口热水,有时抵得上一件棉袄。人哪能有不要脸面的?要饭也实在是没法儿。
就这样,倪萍从小在姥姥善良而朴素的品质影响下,逐渐地成长为一个非常有爱心,非常善良的人。正是童年时期姥姥的一个又一个善行,给倪萍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使她在今后的生活中保持着善良的品质。即使在她成名之后,倪萍也依然生活朴素、平易近人,并且经常帮助别人。当别人感谢她时,倪萍却想要感谢姥姥,她说自己从小耳濡目染姥姥的许多善举,这让她感动,也让她学会了要乐于帮助别人并体验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显然,一个乡下老人不可能有什么深奥的家教理论,倪萍的姥姥也没有对倪萍实施什么系统的教育和指导。但是,老人知道自己的行为会成为孩子模仿的样本,所以她非常注意引导倪萍做一个善良的人,并且她还做到了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倪萍的人生打上了善良的底色。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这并不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而是确实存在的规律。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情况:母亲爱虚荣,女儿也会这样;父亲好喝酒,儿子也会这样;父亲品德败坏,儿子也不会有好的行为。所以说,人之所以成为坏人,大多是父母本身行为影响的结果。
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曾经说过:“任何坏人都不是出于本人意愿成为坏人的。”孩子也是这样,他们的天性中也有善良的成分,只是有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家长正确的引导,才导致他们慢慢地远离了自己善良的本性而已。
现在,社会上没有专门培养孩子品德的机构,于是培养孩子善良品性的任务便自然而然地落在了父母的身上。那么,父母应该作为孩子什么样的榜样,便成了孩子成为好人或坏人的决定性因素。由于父母是离孩子最近的人,也是相处时间最长的人,是孩子模仿的对象,所以,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地成为孩子好行为的引导者。
比如,公共汽车上家长对孩子说:“你看,那个阿姨抱着小弟弟多累呀,我们让她们坐到这里来吧。”邻居阿婆年老生病,家长带着孩子去探望问候,帮阿婆做事。有人缺钱做手术,生命垂危,家长带孩子去捐款,献上一份爱心……经常让孩子看到大人是怎么同情、关心、帮助人的,对于培养孩子善良品质是最好不过的了。
专家给父母的话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未经耕耘的土地,播种思想的种子,就会取得行为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够有品德上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得到命运的收获。如果父母严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表率,努力培养孩子的好品德,就会为孩子的美好前程创造条件。这样的父母是值得尊敬的。
孩子有攻击行为怎么办
有些父母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具有攻击行为,所谓攻击行为是指儿童的某些需求因为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采取危害他人、毁坏物品等破坏性行为。比如,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时想要玩对方的玩具,却遭到对方的拒绝,他就动手狠狠地打了对方一巴掌。如果孩子想要妈妈给他买某种玩具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他就用打妈妈或摔坏物品的方式来发泄不满,这些都是孩子的攻击行为。
孩子的攻击行为是一种不良行为,这是他欲求得不到满足时采取的消极的表达不满的方式,这不仅会伤害别人、损害周围的物品,也会伤害到自己。如果不及时帮助孩子克服攻击行为,形成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就会影响他以后的人际交往,影响他的个性品质的良好发展、影响他的身心健康,进而影响他的生活和事业的成功。
飞飞家境比较富裕,又是家里的独生子,所以家人都宠着他。对于飞飞的要求,他的家人总是有求必应,家长形成了孩子要什么就给他什么的心态和习惯,飞飞在家里完全是一个“小皇帝”。而这也造成了飞飞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在幼儿园里飞飞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认为凡是属于他的、甚至不属于他但是他喜欢的物品,别人绝对不能侵犯。
一天,飞飞一早来到幼儿园就拿了一盒新积木一个人搭起来。小朋友陆陆续续进来以后,有几个男孩子便走过去,想和飞飞一起搭。飞飞对刚想伸手的小朋友挥手就是一拳:“不行,这盒积木是我的,谁也不许动。”“谁说是你的,大家都可以玩!”那个小朋友顶了他一句,他就又挥动拳头打对方。大家看飞飞很霸道,就都不跟他一起玩了。
飞飞的行为就是一种攻击行为,也叫侵犯行为。某些孩子相互交往时产生的攻击行为是很常见的,这是让别的孩子以及他们的父母都很反感的行为。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幼儿的攻击行为呢?
有关专家经过研究发现,攻击行为主要是环境因素造成的,不当的教育方式、父母有攻击行为、不公正的对待等都是造成孩子攻击行为的重要原因。
有的家长在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时,不是教给孩子正确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怂恿孩子去抢、去打。比如,当自己的孩子被别的孩子欺负时,父母告诉他说:“别人欺负你,你也欺负他。”当孩子的东西被其他小朋友拿走时,则告诉孩子去抢、去夺。父母这种不当的教育方式会给孩子造成极坏的影响,容易养成孩子的攻击行为。有的家长在孩子做错事时,不是讲道理说服教育,而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动手就打、张口就骂,或者与家人发生矛盾时粗暴地毁坏物品。孩子模仿能力都很强,他很容易在日常生活中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对父母的攻击行为也会照单全收,养成用攻击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的习惯。另外,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不公正也会引发孩子的攻击行为。比如说,当幼儿之问发生争执时,父母袒护一方,而批评另一方,受批评的孩子内心忿忿不平,他们往往通过攻击行为发泄不满,以寻求内心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