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77900000003

第3章 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手段(2)

雍正的反应怎样呢?只见他批道:“我在京时,如此等言语,我何曾向你说过一句。你在外如此小任,骤敢如此大胆。你之死生,轻若鸿毛;我之名节,关乎千古。我作你的主子,正正是前世了。”这段话批得很口语化,生气的样子活灵活现地表现在眼前。这种发怒当然是装出来的,他这一骂,把自己不想争皇位的姿态骂了出来,既可以让自己的兄弟们放松警惕,还可以让自己的形象更加高大。中国文化讲究不争名利、以义为重,雍正对下属这样的训斥正好迎合了大众心理。

雍正继位后,让人把戴铎的“十启”汇编成册存档,其意大概是想让后人知道,自己并不想作皇帝,你看戴铎这厮当年不断地劝我当皇帝,我不都是在骂他吗?

雍正玩权术的手段很多,自然不止于对“十启”的批判。

康熙晚年时,内心里极度渴望皇位的雍正爱上了佛教,把自己搞得神神道道的。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掩饰,以在众兄弟面前表明自己无意逐鹿皇位,松弛对手们的戒备。

待继位并把异己排除干净后,他不仅拜了喇嘛高僧为师,还自己选刊佛学书籍,展现出虔诚的模样。

但在现实中,他的苛酷严刻却是出了名的。各种武侠小说描绘的“血滴子”,各种史料中记载的文字狱,无不诉说着雍正时代的严厉与毒辣。

因此,他信佛,不过在掩饰自己的残忍,假托慈悲而已。佛学在这里也变成了雍正的一件道具。

应该说,虚伪是一些人的生存常态,确实帮助一些人达到了自身的目的。

唐朝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放言》:“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现实还真是这样,假如雍正没当上皇帝呢?我们是不是也以为他说的那些是真的?

就是当前,还有多少人在我们的身边作着虚伪的表演呢?但我们却茫然不知。

雍正上任时的“两把火”

康熙六十一年(1722)一月中旬,正在边关镇守的皇子允禵收到一道谕旨,要求他速速回京奔丧。与以往不同的是,这道谕旨不是他敬爱的父皇(康熙)颁发的。而是一道由他兄弟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颁发的谕旨。他预感到大事不好。

就在这个月十三日,一生写满了沧桑和传奇的康熙帝永远闭上了双眼。胤禛在刀光剑影、危机重重的争斗中,从众皇子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康熙的继任者。稍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帝位之争,总是充满了血雨腥风。即使一时当上了皇帝,也不见得就长久地当上了皇帝。人到中年才获得极权的雍正当然明白这一点。周围是一群虎视眈眈的兄弟,还有一些反对自己的老臣,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必须狠下心来。如果不将第一把火烧旺,往后的日子可能就难过了。

第一把火:三道谕旨

十四日,刚掌握了君权的雍正一连下了三道谕旨,第一道谕旨,就是让允祀、允祥、马齐、隆科多四人总理事务;第二道谕旨,就是命令抚远大将军允禵奔丧来京;第三道谕旨,则是封允祀、允祥为亲王,封“废太子”允礽的儿子弘皙为郡王。

这三道谕旨,看似匆忙作出的决策,实则是雍正深思熟虑的结果,暗含了权变之术中最重要的“镇”、“抚”二字。“镇”,就是施以压力,甚或削去反对者的权力,让他没有反抗的力量;“抚”,就是重用那些拥护自己之人,或是那些摇摆不定却又十分重要的人物,给他以心理的上抚慰。像隆科多,就是拥戴雍正称帝最为有力者,而一帮“允”字辈的兄弟迅速启用,有的是暗含拉拢之意,有的是为了平复他们想当皇帝而不得的“怨气”。至于允禵被召回软禁,则是怕这个掌握着兵权的大将军在边关生事起兵。所以说,雍正点的第一把火,烧得很有些水平,软硬兼施、恩威并重,有这样高明的手段,谁还敢不听你的呢?

第二把火:解决粮食问题

把人镇住了,算是解决了一个大问题。但农耕社会里,要想稳定,还必须有一定的粮食作基础。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又有语云:“手中有粮,心头不慌。”世故老到的雍正深知这个道理。没有粮食这个物质基础,很多事情会变得十分微妙。饥民、贫民造反的事,在历史上多着呢?只有把粮食的事情办好了,位子才能坐得牢、坐得稳。雍正的第二把火就是从粮食着手的。

此时的雍正正式登基还不到一个月,他又颁布了两道意味深长的谕旨。这两道谕旨,一道下给户部,一道下给户、工二部,措辞都极为锋利,暗含风雷。在给户部的谕旨中,他说:我老爹(康熙)有好生之德,而地方官每每抓住他这个特点,恣意亏空粮食,动辄就成千上万。如此迁延多年,亏空十分严重。一旦地方有急需,不能支持,那可是大事啊。因此,各省督抚三年内要把亏空的粮食如数补足,“毋得派累民间,毋得藉端遮饰。限期不完,定行从重治罪。三年补足之后,再有亏空,决不宽贷”。这话说得不轻。

给户、工二部下的谕旨也极具此种风格,但更循循善诱一些,他说道,“财者利用之源”,古代皇帝强国富民,一定得讲求勤俭节约。我现在刚刚即位,最担心国库里的银子中饱了贪官污吏的私囊。所以,以后你们两个部门,凡是有来报销钱粮米食、物价工料等一应事物的,都要详加核实,造好册子,不可虚开浮估。如果发现有以少作多、以贵作贱,数目不符、核估不实的现象,那你们这些当事人必将受到重罚。

这两道谕旨的内容、语气都十分相似。目的无非一个,要解决吃饭问题,这是民生大计。这个问题不解决,那整个王朝的统治也就失去了必要的经济基础。所以雍正毫不犹豫地烧起了“补粮”这一把火。由于皇帝的亲自提倡和重视,结果这把火越烧越旺,后来又实行了“摊丁入亩”等政策,极大地刺激了粮食生产。

为什么要烧这两把火

雍正上任之初,为什么会烧这两把火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

试想,世上之事,无非“人”与“物”在作祟。用“镇抚”之法,把人的因素摆平;补足亏空的粮食,把物的因素搞妥。这两个主要因素控制住了,其他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纵观历代有点手段的统治者所做的,都没有偏离这两个中心。就是现在,有好多新老板上任的时候,总是喜欢换掉人力资源和财务部门的负责人,其心中所思,和雍正当年大概就是一样的,只是大多时候,我们不作这样的联想罢了。

雍正的翻云覆雨手

在皇帝与臣子的游戏中,话语权一般是掌握在皇帝手里的。有时,皇帝会为了表现某种亲和力,把话语权让渡一部分给臣子。这时候,作臣子的可要小心了,如果以为皇帝真的把权力给你,那就大错特错了。一旦你飞扬跋扈一点,让皇上受不了你的气焰,或是有人看不惯你而在皇帝面前说坏话,那皇帝以前表现出来的亲和,很快就会变成肃杀。左手翻云,右手覆雨,臣子不过雨云之下的泥沙,转眼间就会消失了踪影。

你是我的好哥们

年羹尧只怕是到被赐死的时候才会想起这一点来。因为作为恩主的雍正帝对他实在太过宠信,其程度都叫人觉得有点肉麻了。

有次,雍正在年羹尧呈报的奏折上批示:“尔之真情朕实鉴之,朕亦甚想你,亦有些朝事和你商量。”本来是公文,批得却很私人化。一句“甚想你”,透露出了皇帝对臣子的爱意。这宠爱远远超出了一般的君臣关系,简直有些暧昧。

据说,某次雍正赐给年羹尧荔枝,为了确保荔枝的新鲜,命令驿站在6天内从北京送到西安。这中间不知要累死多少骏马,却从一个侧面展现了皇帝对臣子之爱。这爱,也只有唐明皇对杨玉环的宠爱才可比拟吧!

甚至,雍正还要求自己的子孙臣民记住年羹尧的功劳,他说:不但朕心倚眷嘉奖,朕世世子孙及天下臣民当共倾心感悦。若稍有负心,便非朕之子孙也;稍有异心,便非我朝臣民也。

历史地看,年羹尧确实是有资格享受这等尊荣的。

康熙时代,他就在平定西南、西北的叛乱中立下赫赫战功。到雍正即位,西北一带仍然很不宁静,大小叛乱此起彼伏;加上宫廷斗争十分激烈,雍正必须巩固自己的帝位,把那些闹对立的兄弟们和反对派斗下去。这种情况下,在外围就要有一个得力的大将来支撑。综观当时的时局,年羹尧无疑是不二人选。雍正刚上任时就下了一道谕旨,把抚远大将军允禵从西北召回,并将兵权移交给年羹尧。这样一来,既可以避免他的兄弟允禵起兵生事,又能让年羹尧帮他经营边关,使他有余力对付其他事情。果不其然,由于边疆无忧,雍正对自己的反对力量实施了有效打击,短时间内坐稳了江山。

当时的年羹尧是很争气的。

青海那边形势复杂,罗卜藏丹津等反复叛乱,百姓怨怼,难得安宁。年羹尧率领岳钟琪等人,数次拼杀,浴血战袍,终于在雍正二年(1724)三月平息了叛乱。雍正此际正处在刚刚坐上皇位的时候,有这么一位得力的臣子,当然宠爱有加。雍正自己也说:朕不为出色的皇帝,不能酬赏尔之待朕;尔不为超群之大臣,不能答应朕之知遇。一个皇帝,能将臣子和自己摆在一起评价,不能不说是特别的恩宠了。

我要让你死

然而,一切都是浮云。雍正上台才三年,年羹尧就被逮捕,并遭到极为严厉的处罚。《清史稿》记载得明明白白,雍正三年(1725)十二月,年羹尧押到北京受审,所定的罪名有:大逆之罪五,欺罔之罪九,僣越之罪十六,狂悖之罪十三,专擅之罪六,忌刻之罪六,残忍之罪四,贪黩之罪十八,侵蚀之罪十五,凡九十二款,当大辟,亲属缘坐。后来,年羹尧是被赐死的,没有被“大辟”。但他的儿子年富被斩首,其他十五岁以上的孩子都被发配充军到边疆。和他有关系的几人也得到严酷处理。

其实,年羹尧的那些罪状,有些是值得商榷的。

的确,年大将军嚣张得有点过分,但这一切都与皇帝骄宠有关。比如,说他的罪状“进京,沿途填道叠桥,市肆俱令闭户”,“令总督李维钧、巡抚范时捷跪道迎送”。他为什么敢这样呢?《清史稿》说:“羹尧才气凌厉,恃上眷遇。”这个“恃上眷遇”,讲的就是雍正对他的骄纵。雍正二年冬,年羹尧入京拜见。之前,因为年羹尧要来,雍正下令各省地方大员赴京集会。这实际上已把年羹尧摆在其他同级官员之上。

在任命地方官员时,雍正十分看重年羹尧的意见。年管辖的区域内,大小官员全部放权由年羹尧自己任用。其他官员的任用,雍正也时常听取年的意见。有一次,雍正在安排武职官员时犹豫不决,向年羹尧征求意见,并表示“据实情奏来,朕依尔所请敕行”。这实在是过分的恩遇了。

年羹尧的性格本来就不是老成持重型的,有了这种特别恩宠,当然会飞扬跋扈起来。这应该是雍正早就预见了的。因此,可以猜想,雍正之所以在某一时段对年羹尧这么好,主要还是年羹尧具有较高的军事才能,西北边疆的稳定要靠他。到后来,岳钟琪等一批优秀将领已经培育起来,并且比年羹尧更为听话,做起事情来又没有那么张扬和放肆,那么,年羹尧面临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既然要法办年羹尧,就得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因为年羹尧受到雍正的多次表彰,只有找到极大罪状才能让公众心服。但说实话,雍正处分年羹尧的理由是有些搞笑的,比如说,雍正三年三月,出现了“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的天象,群臣上书祝贺,年羹尧也上贺表称颂。但表中字迹潦草,把“朝乾夕惕”误写为“夕惕朝乾”。雍正以此借题发挥,说年羹尧故意不把“朝乾夕惕”四个字“归之于朕”,认为这是“自恃己功,显露不敬之意”。雍正的这种说法是有些牵强的。不管是“朝乾夕惕”,还是“夕惕朝乾”,意思都差不多,就像我们说“早起晚睡”和“晚睡早起”一样。但当时的话语权掌握的雍正手里,他说你“大不敬”,自然就是大罪了。当时许多的文字狱不都是牵强附会的么?只是这次,竟附会到年羹尧这里来了。

也有人说,年羹尧最后被赐死是因为他想谋反,这就更可笑了。雍正自己都说“朕之不防年羹尧,非不为也,实有所不必也”。所以谋反也是明显给年罗织的罪名。可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因此,加在年羹尧身上的那些大罪,不过是雍正在为自己翻云覆雨找理由罢了。

根本原因在于你并非不可替代

年羹尧的经历和命运轨迹,衬托了一个古代帝王的权术和谋略。

雍正是个极有心计的人。他用人,用的是这个人的可用之处。一旦这个人不合己意,或是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等待他的必然是悲惨的命运。

雍正翻云覆雨的手段在整个中国帝王史上,应该是排得上位置的。隆科多、戴铎这些人,当年都为他登上皇位出过不少力,但最后都不得好下场。年羹尧不过是这个群体中较有影响力的一员罢了。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一道理到了雍正这儿,仍然在发生着效用。

乾隆的“引蛇出洞”术

《四库全书》的编纂,无疑是中国文化事业的一大巨献。乾隆牵头把这件事情做起来,费时之长,耗资之巨,功不可没。

但功劳归功劳,在修纂《四库全书》这件事情上,乾隆还是包藏了一点私心的。这个私心,说到底就是想清除不符合满清意识形态要求的思想,消除文化界的杂音,具体来讲,就是把那些羼杂了“反清”意识的书销毁。

同类推荐
  • 三国之袁世子

    三国之袁世子

    重生成为太傅袁隗的嫡长子。袁颉表示:虽说古与今已有大不同,但生活无非还是人的生活。虽说古代女子和现代女子也已有大不同,但其实宝藏女孩都是差不了多少的。虽然就文化水平来看,古之普通人是赶不上现之普通人的。但我袁颉,幸能接触这些古之大英杰啊。
  • 我叫小强

    我叫小强

    一只蟑螂偶遇江南才子唐伯虎,因慕生爱,由此引发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跨界奇缘,还原一个真实而不一样的唐伯虎。本文根据真实历史改编,虽为恶搞,皆出有源。
  • 朽烂红木殿

    朽烂红木殿

    《大国杀》系列第二部。海洋文明新兴国家萨克森温莎帝国VS老牌世界头号强国马森帝国,鹿死谁手,较量之后见分晓。本部看点是蚂蚁小人物在大历史中制造的蝴蝶效应。很多时候,能决定历史的不仅仅是皇帝国王和将军们,蝼蚁亦可为之!!
  • 三国之毒士无双

    三国之毒士无双

    现代一凡人魂穿汉末之时,卧龙岗前闲坐对弈却赢得毒士之名,那便如此,看毒士扫平天下,混一乾坤,
  • 无双庶子

    无双庶子

    李信,平南侯的私生子。母亲病逝,跟随舅公进京寻亲的他,被平南侯府骂作“野种”,赶出了家门。于是,这个无家可归的少年人,被活活冻死在了破庙里。等他再次醒来的时候,另一个李信来到了这个世界。作为一个光荣的穿越者,李信给自己定下了两个目标。一,活下去。二,打倒渣爹!ps:已有两百万字完结老书《将白》,人品保证,书荒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书友群:640355806
热门推荐
  • 秦猎

    秦猎

    统一天下的责任我担了,给六国公主幸福的活儿我接了,但是扫黄打非为什么被说成焚书坑儒,长城倒了找那个爱哭的女人去,干嘛把责任推到我身上,我穿越过来是做皇帝的,不是来当孙子的。蚩弑天、东皇太一你们两个老东西也想操控我的命运,哼哼,我命由我不由天。
  • 怀孕百科全书

    怀孕百科全书

    孩子是爱情的结晶,所有的母亲都希冀自己的下一代将会是一个聪明、漂亮、健康的宝宝。但同时,也带着几分恐慌与不安,她们对十个月的妊娠生活感到疑惑,担心可能发生什么麻烦和意外,更为将来临盆时能否顺利分娩而担忧。而在本书中,对以上问题均做出了科学的回答。本书避免了枯燥的理论,偏重于使用参与和指导,介绍了孕前知识,对怀孕前的准备与禁忌、如何判断自己怀孕、怀孕期间的保健、孕期胎教,以及有关分娩前后孕产妇所应该注意的是事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本书都有详细的阐述和说明。
  • 一世为安:重生之总裁的宠妻

    一世为安:重生之总裁的宠妻

    错把习惯当成喜欢的云安,困了叶余琛十年之久。十年之后重生的她才幡然醒悟,只因为骨子里的自尊自傲,才非得得到他。等她想明白,也不恨叶余琛错手杀她。“小安安,不管你爱不爱我,我都赖定你了!”爷爷给她订下的婚约对象,在第一次见面是互相不待见,不知道为何,他说下这番话。“只要你不伤害她,我什么都答应你!”刘少天是她遇见的小警察,她以为他只是警察,却是一个世家公子,踏成了她的好朋友,也只能是好朋友。偶然,她发现一本泛黄的笔记本,笔记里的内容却是让她深感迷茫。
  • 磨了10年剑的我终于可以浪了

    磨了10年剑的我终于可以浪了

    十年磨一剑,只为一朝锋芒!穿越到一个肝了一年多的武侠游戏世界之中,白礼觉得命只有一条,一上来就怼天怼地,被像撵兔子一样追的抱头鼠窜,游走在生死边缘的这种任务还是交给别的穿越者吧。我们的口号是,先猥琐发育,通过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先知先觉先练一下号。十年不鸣,一鸣我要天惊地动!
  • 综漫之最强反派

    综漫之最强反派

    李潇站住你别跑!唐三在后面气愤地大喊你再跑一个把你腿打断。萧炎在后面追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飞蝗

    飞蝗

    “我”回乡后面对童年时的“发小”,虽然一再强调“我不是什么狗屁记者”,但农村形成的新的社会矛盾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早已发生变异,“我”再也找不回原来的感觉。“火嫂”为向丈夫的童年旧友要回集资款而悬梁自尽,那带火的蝗虫四散飞舞,正像作者和读者同时置身童年与成人两个阶段的复杂心情,人生与世界、时代和命运、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完全表面化。
  • 天道传人

    天道传人

    我的师父是天道,惹我?那就是逆天!
  • 无我无道

    无我无道

    世间一切皆有道,仙有仙道,魔有魔道。唯独“邪”非善非恶,亦正亦邪,无我无道,有我固有道。看邪帝末裔秦风崩坏山河、扭转时空,三千世界寻那专属于自己的逆天邪道。
  • 微笑的哭泣

    微笑的哭泣

    何卿卿为了傅司南连命都可以不要了可傅司南却一直讨厌她他恶厌她的一切她却喜欢他的所有后来……她明白了,并不是她不好而是他心中并未有过她的地位她消失了……在她离开后的几天傅司南终于开始明白了他想那个曾经粘着自己的女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