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45400000046

第46章 后继有人故事没完(1)

●远生的长子黄席群,自幼有神童之誉。

●陈叔通和刘厚生,总是把钱准时汇到他们手中。

●死又何足悲,生又何足喜,远生的先见之明百年后也不会磨灭。

●公元1956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电报指示。追认黄远生为烈士。

●各大学新闻系师生及研究中国新闻史和近代史的学者,想买一部《远生遗著》作参考,到处都买不着。

●有人说,他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个以笔作枪的爱国英雄。

●1992年,盗墓贼看到黄远生坟头上的墓碑,新乡人说是文物,便动手挖坟盗宝。

远生的长子黄席群,自幼聪明,博闻强记,有神童之誉。母亲一生只生育了他这么一个儿子。生他时难产,产钳在婴儿脖子上留下一个永久的疤痕。他很弱小,出生后三天不睁眼睛,是庶祖母用棉花滴奶,把他喂养活了。

黄席群从金陵大学毕业后,在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供职。他总忘不了父亲的生前好友为着扶孤的那份责任,对他和弟弟们给予的关心帮助。本来父亲遗留的钱,由陈叔通、刘厚生二位先生共同经营,后来因为陈叔通是兴业银行的董事,便由刘厚生一人经营。刘厚生,名刘垣,字厚生,江苏常州人,民初曾任农商部次长,以后一直经营张謇(季直)的大生纱厂。无论是陈叔通还是刘厚生,他们总是把钱准时汇到远生的眷属手中,使一家大小衣食无忧,兄弟三人能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业,直到大学毕业以后好几年才不管了。

民国九年,陈叔通路过九江,特意上岸探望远生的遗孀和儿子,还带着席群到1 5里外的莲花乡为远生上坟祭奠。

黄席群在南京金陵大学读书及后来在中央通讯社任职期间,刘厚生每次路过南京几乎都要写信或打电话约席群到下关旅馆去吃饭,询问其学习和工作情况。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中,陈叔通和刘厚生筹划并督导远生的次子席椿、三子席棠由上海赴德国留学,分别攻读无线电和地球物理专业。后来二人均为大学教授。

1931年,商务印书馆向内政部申请审定,准备重印《远生遗著》。部方认为其中《对三大势力之警告》、《记者眼光中之孙中山》等五篇应该删削掉。远生之子席群不同意。直到1934年,陈叔通、陈陶遗与主持申报的史量才商定,由申报馆出资500元,将该书交上海科学公司重印,将上述五篇别为附录,印成薄薄的一本小册子同时发行。1938年1月又印发了增订初版,书为二册,由黄席群作序,书中补了《与陈叔通书》、《与傅分文之书其一其二》、《亲民电报汇编序》及《小叫天传》、《新茶花一瞥》共六篇。后面这两篇谈论戏剧的文章正是林志钧当初选编时多方托人在上海转抄而始终未抄得的,是一位亲戚在常熟某家小报上看到后剪寄给编者的。

在此增订初版印发之前,席群分别请父亲的生前好友关赓麟、张君迈为此书写序。二位欣然应允。席群在金陵大学拜访关赓麟时,关就像见到了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到远生的儿子已长大成人,且慷爽好学,循循克家,关感到很是欣慰,对席群回忆说:三十二年前在北京我与令尊相识,同在邮传部共事。我去欧美回来后转人邮传部,那时黄先生去日本留学,归国后我们又在同部任职,办公之暇从事新闻业,时时相见于人海中。黄先生健谈又好客,论议风生,常常使四座倾倒。当时被誉为中国三少年的,就是黄远生与张君迈、蓝公武。黄先生尤其善于条理文字,是天生做新闻记者的人物。他主持的报纸风行一时,不胫而走全国。他与其他同业者不一样的是,论事不存成见,争辩中能尊重对方的人格,肯认自己的错误,这都是个人修养的美德。其论文艺,第一义在大胆,第二义在诚实无欺。自民国初元以至三四年间,国事操在项成之手,黄先生在《少年中国周刊》、《论衡杂志》、《庸言》上发表论著最多,其责备讽刺警告项成及其左右,为说百端,不少隐避。说我国的政治家是不倒翁,是皮球、是猪脬,是琉璃蛋。说政客无节操无主张,一以便宜感情用事。批评之言,逆耳至此,人所不敢而君能之。

关赓麟所写的序文中说:“当时海内名记者寥落可数,黄远生初与丁佛言、刘少少齐名,而其终乃先邵飘萍、林白水及祸。岂不哀哉!”

张君迈的序写于1937年2月。张见到席群时颇为伤感,悲痛地说,当年在伦敦听到远生遇难的噩耗后,就常想写一篇纪念文章,今日你来索文,正好补上以前的过失。他回顾了二十五年前与远生共同创办《少年中国周刊》的情景,还特别提到当年帝制风潮,他自德国去英国时的一段经历:经驻英使节施植之的介绍,张认识了《每日先锋报》的某编辑,就在先锋报上投登了一篇稿件,力言袁氏背叛共和国体之非。此文被北京《英文导报》主笔陈友仁先生转载。袁世凯知道后,就电告驻英施植之查究。施派馆员曹云祥找到张说:“孙文拘囚的房子还在,如果先生在英国再有文字登报,惟有以对待孙文的办法对待。”张回答:“公等此言既出口,我只有视为使馆负责人之言,将报告英国政府以求保护。”大概也知道这种违犯公法的举动,可一不可再,曹便说:“这是与先生戏语,并非真有为难的意思。”后来国内反袁斗争广西继云南而起,张君迈请发护照返国,使馆中填日月坚持要用洪宪元年的官印。张坚决反对,并就此事在英国大加宣传。一天,他去吴稚晖先生寓中拜访,适逢吴自阅报室回来,一见面就对张说,黄远生在旧金山被刺。张君迓慨叹,反袁之同志,如远生这样的人,竟死于非命,这是政敌之误会所致。但死又何足悲,生又何足喜,远生的先见之明百年后也不会磨灭。

在序中张君迈写道:我在此十余年的政治巨变中,一无所建树,只能保洁白之身,不起抢夺政权之念,不作乞援外国人之举,不忍牺牲青年作为政争的工具,不放弃良心之所信以求一己之富贵利达。我只有尽国民一分子应尽的义务,不苟同,不立异,所以自守者如是。公在黄泉之下,倘以为可友而犹以之为友,则两人生死虽异,而仍不失为柏拉图所说的灵魂合一的良友。

抗战时期,一个偶然的机会,黄席群认识了政府要人张厉生。此人也很爱读远生的文章,颇想设法重印《遗著》,但因筹不出一大笔钱,又买不到好纸,只得作罢。张厉生对警告三大势力及访孙中山那几篇文章也未表示异议。尔后,席群再没有为谋重印《遗著》而奔走。

解放初期,黄席群托人向中华书局商洽重印《遗著》,并寄去初版一部,请检查考虑。搁置经年,毫无结果,后来只好将书索回。

公元1956年11月26日,江西省民政厅转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11月1日有关电报指示精神:根据黄为基(远生)的实际情况,追认他为烈士,给予一次性救济。

“文化大革命”的阴霾廓清以后,学术空气日趋浓厚,我国新闻工作者、各大学新闻系师生以及研究中国新闻史和近代史的人们,想买一部《远生遗著》作参考,到处都买不着。

岁月悠悠,转眼黄席群也到了古稀之年。经历了许多磨难沧桑,劫后余生的他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当年父亲虽公开反袁,但不只身远游赴美求学,而暂时隐居在上海或者别处,过上几个月,等到袁世凯一命呜呼之后,他也可保安然无恙了。但他很快否定了自己这种近似天真的想法。因为父亲即使不死于1915年,只要他争取自由,力图上进,依旧大胆地批评独裁和腐败,也难免像林白水、邵飘萍、史量才那样死于奉系军阀或蒋介石之手。如此看来,要想做一个真正追求光明,主张正义,维护真理的新闻记者,非把生死置之度外不可。

1985年9月,黄席群登上庐山,参加黄远生的学术讨论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首次召开的有关黄远生的研讨会。由全国新闻学会主办,出席会议的都是中国新闻界、史学界、教育界、出版社、图书馆、博物馆、情报资料和理论宣传部门的知名学者和专家,近80人。

与会者的发言和论文都充分表达了后人对新闻界先驱者的尊敬与怀念。许多学者认为,远生一生短暂,声名显赫,虽然他理想的光焰被黑暗扑灭,但生命并非终于墓穴。他早已长眠于宁静的天界故乡,但活着的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他的价值。

就在这一年的年初,甘肃新闻学会、甘肃新闻研究所及兰州大学新闻系,在兰州大学举行了黄远生诞生一百周年纪念会,特邀在西北师范大学任教的黄席群教授出席。此前《新闻研究资料》于1984年开辟了《纪念黄远生》专栏。而此次在九江召开的黄远生学术讨论会,是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商务印书馆和江西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发起的,会期五天,收到论文29篇。会议还收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德珩、全国政协常委著名学者梁漱溟、全国政协委员老报人顾执中、徐铸成、陆诒五位先生的题词。

与会者认为,黄远生热爱国家、追求进步,在20世纪初的那个年代,在民国初年就提出报纸应该是公共的舆论机关,要为社会立言,为人民奔走呼号,要向当时的当权者督权,这些都是了不起的。

黄远生可称之为暗幕上的一颗明星,仅仅四年的记者生涯,短暂而灿烂。在他身上看不到阿谀奉承,看不到奴颜婢膝。他的笔像利剑击中黑暗势力和腐败堕落。像他那样在乱世中驰骋的新闻记者,对当今的新闻记者来说,简直不可思议。有人称远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个以笔作枪的爱国英雄。有题词说,远生学问渊博,胆识过人,文章健美,词锋犀利。

时任全国新闻学会会长胡绩伟特为此次会议作词《九江会》:

滔滔九派育奇英,笔战枭雄天地惊;

字字敲抨千夫首,篇篇激励百姓心。

牯岭脚下研遗著,竹泉庄中学精神;

百家畅怀抒己见,待放百花盼来春。

两位广东来客在此学术讨论会上出语惊人:“黄远生系阴差阳错被中华革命党误杀。刺客名叫刘北海,是一个反袁英雄。”

与会者听后一片谔然。就在几个月前,即1985年3月18日至21日,纽约《联合日报》还以《报界奇才黄远生》为题发表文章说,误杀之说,未可轻信。从现在的史料看,黄远生由京而沪,由沪而美,不但不受抬举,反而一再表示悔恨。这个黄远生,对老袁来说,是他的心腹大患。何况黄在京多年,知道许多政海秘密,如果他再接二连三地端出来,袁世凯将何以见人!以袁的力量,黄远生即便远走美国,照样也逃不出他的手掌。黄远生死于袁世凯的密谋,应该是势所必然和毋庸置疑的。

广东来客黄流沙是广州市文管会研究室主任,1961年曾在《新闻业务》杂志上发表过《从进士到记者的黄远生》一文;孙文铄是广州暨南大学新闻系研究室主任。二位学者几十年不懈地关注并查访这一世纪悬案,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从旧金山华侨口中获悉1915年黄远生血溅都板街的实情,言词凿凿。

至此,适逢黄远生诞生一百周年,遇害七十年之际,其被误杀的真相大白。黄孙二位学者终于为七十年来对此案各种各样的猜测,划上了一个句号。

故事还没有完。1992年11月间,一个盗墓团伙来到了九江十里铺,从大路拐进路西一条布满杂草的小路,走田埂,翻小丘,来到第二个小山丘的半坡上。

黄远生的坟茔在大半个世纪的漫漫岁月中静默着,与绿草灌木青松相伴,除了鸟鸣婉转,偶尔会有樵夫匆匆的脚步。

这伙罪犯刚盗掘了岳飞太夫人等几位名人墓葬。到这儿一看坟头上的石碑很大,肯定是乡人所说的那个姓黄的,是文物。于是就动手挖坟盗宝。怎奈七十三年前下葬时,内棺外棺都是用粗瓷碗加糯米饭密封的,很坚固。盗墓贼汗流浃背无法打开,只好将棺材钻开两个小洞,掏出尸骨寻找金子和文物。结果却空手离去。

第二天,守山人上山砍柴时发现尸骨抛在外面,方知盗墓贼所为。不久,此盗墓团伙被抓获。他们供称:乡间传说,十里铺那个墓主人了不起,被砍头后脖子与头之间用金子箍着。我们是想发财,抱着“要致富,就盗墓”的思想去的,但什么也没有挖到。事后文化局及文物保护部门提供2万元,由山主人收拾整修好坟茔。

2004年9月政府将黄远庸墓迁入九江烈士陵园。

远生没有留下金银财宝,但他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无形的精神财富。时间愈久,愈加珍贵。

附记:黄远生的子孙们

远生的三个儿子均为大学教授。其中次子席椿为博士生导师;三子席棠为博士;三儿媳高怀蓉是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福建省政协常委,任美国IEEE高级会员,其传略被收录在《华夏妇女名人词典》,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世界杰出妇女名人录》、《当代中国科技名人成就大典》、《国际名人辞典》等多种传记书典。

他的孙子孙女几乎全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多为教授、高级工程师、硕士、博士乃至博导。孙女黄兰、黄上仪均为高级工程师;孙子黄上腾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导,曾获国家863高技术计划“七五”重要贡献个人二等奖;孙女高上凯系清华大学教授、博导;孙女高上达是福州医大副教授;孙女黄上元是上海交通大学工学博士,现居美国从事IT行业;孙子黄上恒是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孙子黄上涵,留学美国麻省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为美国某公司高级软件工程师。儿孙大多从事教育事业。其中孙女黄蓉获兰州市优秀教师、甘肃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他的重孙辈更是注重高学历,有数名在美国留学。一个叫黄谦的重孙,中学毕业就考过了托福和GRE。真可谓黄氏家族人丁兴旺,人才辈出。尤其是三个儿子的身世具有传奇色彩:

长子 黄席群

黄席群,字济生,笔名雪禽、西琼、君羊。1909年出生。1931年毕业于金陵大学,曾在燕京大学研究院历史学部进修一年。先后在金陵大学、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任职。1951年来兰州,历任兽医学院、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如今,95岁高龄的黄席群,退而不休,仍以其深厚学养为国尽心尽力。

黄家的小孩是“神童”

宣统元年闰二月(1909年四月),黄席群诞生在江西九江莲花乡的一个四合院里。不料席群6岁丧父。在他幼小的记忆中,父亲对他十分疼爱。辛亥革命那年,他和母亲由北京回到九江老家,是父亲留着眼泪送他们走的。到九江后,3岁的席群在距离九江五十多里的赛湖桥下听到了辛亥革命的枪声。

母亲余氏比父亲大一岁,一生只生育一子。她虽然识字不多,却一心供儿子读书。6岁的席群被送到亲戚家聘请的一位叫刘奉书的先生门下念书,是私塾式的。第一课,就是刘先生教学生认字,席群一下子就认了一百多个字。先生让他从头再认一遍,他居然全都认得出来。刘先生惊讶地说:“我这些年教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学生,从未见过如此聪明的孩子,真是个神童呀!”于是,黄家的小孩是神童的话,一下子在家乡传开了。

同类推荐
  • 灵魂的时刻:惠特曼散文选

    灵魂的时刻:惠特曼散文选

    日记往往最能剖析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想法,探索自己的“灵魂时刻”,而这本散文集不限于日记,汇集多种体裁,为你真实呈现惠特曼的一生。
  • 大家小书:有琴一张

    大家小书:有琴一张

    资先生在这本书的前言提到,“在不同的契机中还不止一次为自己录了音,留下纪念。衰年自得,有忘年之乐。最近几年撰写回忆录时,围绕音乐生活的忆旧怀新不断涌现出来。于是接受出版社建议,在早已绝版的《锦瑟无端》小册子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内容,续成一本小书,雪泥鸿爪,以飨同好。无以名之,想起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六一’之中我得其三:书一万卷、琴一张、老翁(媪)一个,遂以《有琴一张》为名。”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家讲座第二辑:尚永亮说唐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家讲座第二辑:尚永亮说唐诗

    本书是尚永亮教授的国家级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唐诗艺术》首次结集修订版。用讲座的形式,以诗歌艺术手法为金线,对浩如烟海的唐代诗歌进行了串讲。分唐诗特点概说、声律论、立意论、结构论、语言论、比兴论、剪裁论、情景论、言意论、技巧论、时空论、诗画论等十一讲。解读精到而不故作高深,征引广博而无琐碎之嫌,深入浅出,可为大众学诗之津筏。
  • 随园诗话(第二卷)

    随园诗话(第二卷)

    批本随园诗许,原藏清人某待郎家。近人冒广生据第十六卷跋语,知为满人福建总督伍拉纳之子所作;乃删润刊行。邓之诚复据伍拉纳子舒石舫所着适紊居士集及其行述,疑此批本作者卽舒之兄仲山;并加批语及引证若干条于书眉。此次,卽据王利器同志所藏邓、张二氏手批之本印行。
  • 盘点四十年:孟大鸣散文随笔选

    盘点四十年:孟大鸣散文随笔选

    作者用自己良好的文字功底形象的描绘出那四十年的风风雨雨,历史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值得一读。《大厂》系列叙事体散文——《偷来的生活》发在2009年第二期《散文》杂志,《工作服》发在2009年第五期《文学界》。省内外还有一些刊物,对这个长篇系列叙事体散文也感兴趣,稿件正在终审中。《盘点四十年》这本散文随笔选,没选《大厂》系列散文只言片字,是考虑到《大厂》系列的系列性和连贯性。
热门推荐
  • 岸湖

    岸湖

    那声哥哥,那颗糖,是他童年里唯一的光亮。
  • 大日神藏

    大日神藏

    新书《通天武藏》已发,谢谢!萌萌哒附上一段简介:少林弃徒带着一座少林千百年来集天下武学之大成者的倾世武藏,穿越武洲大陆的一个残废少君身上。从此,顺者昌,逆者亡,誓要踏出一条通天武道!
  • 相交之旅

    相交之旅

    相遇是缘分,也是磨难,只愿来生,无锥心之痛。
  • 腹黑大神领回家

    腹黑大神领回家

    当花痴逗比女夏未初暗恋同校计算机系的系草时,心想男神应该是高冷!圣洁的!!!当游戏里被虐上瘾喜欢上腹黑大神时,整个人是不好的。当发现男神竟然是逗比大神时,愤然咆哮道:“为什么要毁了我对男神美好的幻想!”(小花:梦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 总裁的玩奴

    总裁的玩奴

    三年前,父亲蓄意设计的阴谋将她推到那个陌生男人的身边,做了替嫁新娘,夫妻间该做的事,男人一样没少做,对她身心皆夺却从无爱情,害她怀着身孕被迫离婚、堕入欢场。谁想,纸醉金迷的夜场,二人再一次重逢!这一次她又将如何面对!
  • 天道奉我为主

    天道奉我为主

    许漠本来是拥有黑科技系统的人生赢家,但是一向健康的他,在25岁那年猝死了!!!后来,他胎穿到了修仙界,遗憾的是,他的黑科技系统消失了!所以,他什么金手指都没有了!不过,他的运气却变得超级好!!!机缘都是他的!许漠却惶惶不安着,天道对他这么好,这是要他干大事啊!嘶!有阴谋!细思极恐!天道:我真的只是在讨好你啊!不要阴谋论!啊喂!(本书有百分之九十的概率是无女主,不喜勿入,禁人身攻击!)ps:作者纯新人,求轻喷,第一次写文,请各位读者大佬见谅!简介无能,请移驾正文!
  • 只一次的爱

    只一次的爱

    她碌碌无为二十几年,偶得空间回到十岁,终于得到她前世想要的亲情和爱情
  • 关东军的噩梦

    关东军的噩梦

    在东北军撤离东北后,周三元兄弟四个,开始在东北展开抗日活动,成立一个抗日小分队名字就叫“关东军的噩梦”,给予关东军无限打击。
  • 你是我的亲戚

    你是我的亲戚

    一个平凡的女人,一段普通的感情,一场短暂的生命旅程。
  • 弑天之战

    弑天之战

    宇宙是囚笼,生命如蝼蚁,谁能不死不灭?纵然称帝,只能徒增苍白。道还是道,但天已不公。号角悠悠响起,纪元之战开始,纵然知道结局又如何,我还是要战斗,不为齐天,只为有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