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我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回首博士求学之路,有太多的事,值得用心去想,有太多的人,值得用心去谢。
感恩知福,饮水思源,首先感谢恩师黄登仕教授,三年前,与先生素昧平生,偶然机缘,蒙先生厚爱,破格纳入门下,使我能踏上学术之旅,开始学术人生,续写儿时的梦想。因此,得入管院之门,全因先生提携,可谓知遇之恩。博士三年,先生言传身教,耳提面命,所获远远超过多年的自我探索。先生积极倡导实证研究方法,鼓励追踪国际学术前沿,植根于本土的管理实践和制度环境,进行原创性和严谨的学术研究,让中国管理学术研究逐步走向国际,影响世界。先生教诲,学生永远铭记在心。先生积极鼓励弟子向海外学者学习,出资让学生参加香港中文大学在国内开办的博士生培训项目和高水平的学术会议,让学生获益良多。学为人师,行为世是先生的写照,其才学和人品是学生永远的楷模和受益终生的财富。师恩浩荡,无以回报,只能用永远不变、日久弥深的师生情谊来证明。“坐而谢,不如起而行”,唯有在今后学术事业的进步,报答先生的培育。
朱宏泉教授和周庭锐教授是我论文的另外两位指导老师,朱老师严密的数理思维逻辑和实证金融文献的讲解,引学生进入实证研究的丛林,其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的精神,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学无止境。初识周老师,是在旁听他为硕士生开设的管理研究方法课程上,他渊博的才学、国际化的视野、睿智幽默的谈吐,令学生折服。谢谢你们,学生的点滴进步,都包含了你们的心血和汗水。
感谢四川大学的毛道维教授,他是我硕士时的导师,在我读博期间,仍时时关心我的学业和进步。学生毕业之际,再一次感谢您对我的培育和关心。
感谢湾政治大学的沈中华教授、戚务君教授所开设的公司财务、计量经济应用、财务会计、审计的前沿学术专题讲座,你们的讲座让学生领略了学科前沿,感受到中国管理学术研究与国际水平的实际差距,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学生只能奋起直追。
感谢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各位老师,正是你们的传道、授业、解惑,使我愚窦初开。
感谢陈洁老师、官振中老师,在我论文评审、学籍管理、课程安排方面给予诸多帮助、关照,并给我提供了一些助学机会,衷心谢谢你们。
感谢同门学长、学弟:魏宇、周嘉南、张凤、汤海溶、高勇、林宇、张征争、杨杰、郭彦峰、徐凯、张敏强、朱菁、余怒涛、刘孟晖、卫贵武……我们一起上课、讨论、交流、切磋和沟通,相互学习,一起分享成功、沮丧和困惑,与你们相处的日子,是我人生的一段美好记忆。
本书部分章节的初稿曾入选2007年1月在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召开的“会计与治理”国际研讨会和2007年10月在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召开的会计则国际研讨会进行大会报告,感谢会议主办者中山大学会计系、香港城市大学会计系以及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提供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感谢在会议期间,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辛宇教授的评论意见,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夏立军教授的热情指导和建设性意见,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王鑫博士的评论意见,感谢与会者给予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感谢香港理工大学教授、《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执行编辑陈世敏先生的多次指导和中肯的建设性意见,感谢《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会计研究》匿名审稿人的诸多建设性意见。所有这些意见和建议,明显提高了论文质量。
感谢所有见证我成长的同窗、朋友,特别是互联网上的无名英雄,无偿提供和维护了大量有值的学术资源,感谢曾寄给我最新工作稿的海外学者,正是你们的鼓励、关心和帮助,使我能完成学业,成为今天的我。
感谢我的父母、妻子和儿子对我的理解和支持。他们总是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我,在我最沮丧的时候鼓励我。我们一同走过的岁月,无论多么艰苦,都是那么快乐!
补记:2007年6月我从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毕业后,有幸进入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任教,感谢西南财经大学学术专着出版基金对于本书出版的资助,感谢审稿人的积极评,感谢本书编楫出色的编辑工作,感谢会计学院的各位领导和各位老师对我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支持和帮助。感谢美国Temple大学Fox商学院会计系Sudipta Basu教授在西南财经大学讲学期间对于本书的写作指导和修改建议。
目前,会计学院正以“211”三期建设为平,聚人才,锐意创新,创建一流。我能为此添砖加瓦,深感荣幸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