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05300000018

第18章 指向现实的积极(1)

做正确的事情,你才有好心情。

——亚里士多德

没有道德愉快的人,行为之正面的和积极的方面不能用自己愉快的体验加以确认和肯定,而行为之反面的和消极的方面却不断地被违禁性犯罪感或羞耻感所强化。

——许又新

一、神经症人格之核心缺陷:正面行为的愉快体验过少

生活中有一类人是具有神经症性格的人,这种人生活较为严肃和刻板,经常处于恐惧和焦虑中,内心充满了对自我厌恶和自责,经常发生心理冲突,潜能得不到发挥。他们好像一个这样的人,一脚踩油门要前进,另一脚却踩刹车要停止,成长和停滞的力量势均力敌,所以,造成了心里的痛苦。

长期以来,人们只知道这些神经症病人的行为表现和症状,严重的恐惧症、焦虑症和强迫症及抑郁症就是这些神经症的代表。但对于神经症的人格特点和世界观却很少了解。现代心理学、病理学已经将这种神经症患者的人格特征和人格冲突揭示出来了。

正如许又新教授描述的,易于产生神经症冲突的人格特征主要同时表现为三个方面:

1.缺少道德的愉快,也就是说很少有做正确的事情的快乐和满足感,这种人的心理能量几乎无法投入到积极的、建设性的事情上,很少做一件“高尚”的事情,然后体验到高级的愉悦。他们的生活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原则,像一个变形虫一样,随时为了避免惩罚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他们遵循的原则是功利主义的、避免痛苦的,而不是建设性地实现某,一个目标。所以,这种人虽然聪明,但是做起事情来顾虑重重,前怕狼后怕虎,对于一点生活小事迟疑不决,几乎所有心理能量都浪费在生活小节上。在外人看来,好像惧怕什么的力量成为支配他们心灵生活的唯一原则和唯,一动力,他们害怕自己的伟大。他们还没有真正大干一场呢,什么就都已经结束了。

2.强烈的违禁性犯罪感或个人的羞耻感,这一点是说,神经症的人经常处于一种犯错误的负罪感中,总是过分提醒自己不要违犯道德禁令,总是处于一种幻想出来的危机巾,不能轻松地活着。每一个微小的错误和失误,都会转化为没完没了的提醒和嘀咕,自我监控的力量过度活跃。他们总是对自己说,我不能违犯这个,不能违犯那个。无论选择了什么行为,都伴随着后悔和怀疑。

比如,系里通知一位老师参加政治学习会,这个教师原本就不愿意去,认为参加政治学习耽误写论文,可不去吧,自己又是一个党员,还是一位老教师,如果不带头参加组织生活,别人背后议论自己怎么办?再说如果今天遇到了点名和检查,后果就更遭了。既然这样想,那就去吧,可去参加政治学习后,他又开始自责了。“我真是一个多余的人,来的人都是机关的人,只有我一个搞业务的,我真是愚蠢,来这里干什么。这儿的人都是我不熟悉的,来了也没有人知道我。我要是利用这三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写多少字啊!”接着更有羞耻感,“我这么一把岁数的人一点都不成熟,这么一点小事都搞不明白,我还能做什么,我是不是有心理疾病啊”。

3.手段不能或很难目的化。人的行为可以分为手段和目的,比如挣钱和某些工作本身是不快乐的,是枯燥的,甚至伴随着痛苦的体验,但它的结果是有利的,能够给我们带来幸福。再比如,背单词和公式,本身是艰苦的,作为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只有通过考试,我们才能拿到文凭,过着高收入和有社会地位的生活。然而,人的生活中有些行为不是达成另外一个目标的手段,而是目的本身。一个画家画画儿,可以从手段和目的两个角度来对待,如果他想着如何把画卖一个好价钱,用这笔钱再去购买汽车和住房,画画儿就是谋生的手段,如果一个画家只是出于创作的冲动和表达自我体验的动机而画画儿,他的画画儿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是终极目的,这种画画儿行为纯粹是一种消遣,就是无动机的。人类的=无动机的行为有许多,如不带竞争性质的游戏,纯粹自娱自乐的歌唱。只有具有安全感的人才有能力真正地投人于娱乐和创作,他们对于基本的需要的满足已经不再担忧。而具有神经症人格的人由于经常处于内心的冲突中,童年的好奇心和游戏性未能发展起来,不能在想像中感到满足,也缺乏审美情趣。

上述三个方面,表面上看违禁行为的犯罪感是神经症人格的典型特征,但根源却不在于此,根源还足由于正向的、积极方向的和做正确事情的愉快体验过少。由于自我惩罚的力量占据主导,刹车的力量大于成长的力量,内心世界中充斥着不做坏事、不要犯错误的良心制约,而不是做正确的事、做道德事情的召唤,所以压抑和抑制的色彩构成了人生的基调,所以神经症人格的人特别刻板、无生机,出于害怕做坏事的惩罚,或者为了得到别人的好评,“这种人不得不极力约束自己,压抑情欲,倾向于苦修主义,过分严肃认真而缺乏幽默感,作风僵化,容易紧张而不容易松弛等等”。

“由于不能体验道德愉快,利他行为就必须附加一个外在目的,行为也就总是摆脱不了名利和性欲的羁绊。这就给行为者造成深刻的自卑感和不完善感,而过分追求完美便成为很自然的代偿。”其代偿的表现形式为过分追求确定,表现为武断、顽固、独特的迷信以及仪式化的生活风格。而代偿失败则表现为犹豫不决、优柔寡断、胆怯懦弱、过分依赖等等。

没有道德愉快的人,行为之正面的和积极的方面不能用自己愉快的体验加以确认和肯定,而行为之反面的和消极的方面却不断地被违禁性犯罪感或羞耻感所强化。害怕犯错误而自我惩罚或感到可耻,冲突人格者只好对人生采取回避的态度。丢开大事不想而专想鸡毛蒜皮,耽于过去的回忆,极力计划遥远的未来,研究抽象空洞的所谓哲理,共至纠缠于荒诞不经的幻想之中,经常后悔,怨天尤人等等。

一些心理治疗理论,如行为治疗以直接控制这些个人内疚感和犯罪感为治疗目标,要求来访者通过想像、呼吸调整和放松技术来最大限度地控制内疚感和犯罪感,然而心理控制有时不起作用,让一个从未有过安全感或者从不知安全感为何物的人学会以放松、安静的方式控制自己的犯罪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就像让…一个从不知道阳光的人享受阳光一样是不可能的,这些患者已经失去了快乐的能力和坦然的能力。神经症人格的人身上,这些罪疚感会自动自发地涌现出来,往往导致控制的失败,而当一个人控制不了自己的坏心情时,反而会因为自控失败而产生新一轮的绝望和新一轮的罪疚感。

在此,根本的解决方案不是治疗和矫正,而是预防,即让神经症人格的人重新发现自己身上的本已经存在的高级潜能,恢复他们内在的做正确事情的能力,让他们体验做道德的事情的愉快,体验利已利他统一的欢愉,体验道德生活安宁和幸福,体验无冲突生活的从容与坦然。当他们学习了体验道德生活和自由选择的愉快后,他们便会自觉认识到冲突和矛盾生活的苦恼,便会将负罪感的生活抛弃在一边,正如一个享受过阳光的人会自觉回避黑暗一样。

二、面对现实的积极:接受不完满与坦然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中年妇女来咨询孩子的问题,她的脸上长了一块明显的胎记,足足占据了右脸的三分之一,冷眼一看会吓人一跳,于是,我开始感觉到不自在起来,这倒不是因为我不接受这样不好看的脸或面对这张陌生的脸感觉到不舒服,而是觉得她会在与我交谈中因为自身的这张特殊的脸而感觉到不好意思,我担心她会形成卑劣感,具有过强的自我意识。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中年妇女十分健谈,一点不自然的感觉都没有,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脸如此地与他人不一样,而是沉湎于介绍孩子的学习表现的交谈中,非常真诚,非常专注,完全忘记了自我,我后来也投身于交流中。事后我想,是我的心理出了问题才会这样想对方,是因为我如果脸上长了一块胎记会产生强烈的卑劣感和不完美感,才会以已度人地去将自己的想法投射于对方。这位中年妇女的心理和感觉是健康的,她已经接受了自己的缺陷,这个不完满已经被承认了,所以对她本人而言,已经不构成不完满了,正如当鞋子合脚时,人们不会感到鞋存在一样。

一棵树不会因为长了一个疙瘩而自我埋怨,它不会对自己说.“真难看,我怎么这样倒霉,这个疙瘩长在谁身上不好,偏偏长在我的身上”。但是一要求一个人做到一点却非常不容易。

如实接纳自我需要极大的勇气,承认人的不完美,承认自己的不足,接纳自身的全部,包括缺点,是一件让人不舒服的事情,会本能地引起人的防御。一般人很容易回避自己的缺点,掩饰自己的短处,让一个人展示自己的风采是容易的,似乎也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如果让一个自尊心强、爱面子的人承认并接纳自己的缺点,是一件令他很恐惧的事情。

问题在于,你不承认、不接纳自身的缺点,这些缺点和不完满也是客观存在的,你如果是一个跛足,你无论如何掩饰,还是要一瘸一拐地走,而且可能会更加难看。每个人都是不完满的,生活本身就不是十全十美的,你的需要不可能总是得到满足,需要不会因为是你的就会得到命运的恩宠。

一个人从感性的角度和情感的立场,会本能地不接受缺陷和挫折,但一个人还有理性,理性保证人们全面、如实地认识客观世界,理性的人才有能力接纳自我的全部,包括缺点。所以接纳自我和积极的情绪不是意味着只看自己的优点,只欣赏自己的优点,而对于缺点和挫折采取回避的态度。

有人说,是的,承认缺点和不足才会使人进步,因为认识到不足才会令人发奋努力,弥补不足。我们的文化不是大力倡导要善于检讨自己的缺点吗?孔子就说过,“吾日三省吾身”,而且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自我批评与自我检讨也是经常可以见到的,人们似乎不太害怕进行自我批评,可为什么还出现那么严重的心理问题呢?为什么不接纳自我还是一个严重的心理问题呢?我认为,许多自我批评都是表面的,都是为了应对外在权威和约束,许多自我检讨都是功利性的。为了解决某一具体行为问题,不止于此,许多的自我批评的情绪都是负性的,没有包含积极的自我接纳和自我宽容,这种自我批评恰恰是以不承认一个会犯错误或者承认他人为什么不犯错误只有我犯错误为前提的,所以,这种自我批评恰好是内疚感的来源,而不是自我接纳的手段。

自我接纳在丁以极大的勇气如实地面对个人的耻辱,敢于面对伤疤,接纳伤疤,认同伤疤,勇敢地承认伤疤就是我的,不是别人的,有能力无罪疚感地承认伤疤就是自己的,在这个缺陷面前变得坦然。有时一个人无能力弥补自身的不足,缺陷是生理的,不足造成的损失已经无法挽回,你的需要就是缺少满足的条件,这时,心理不健康的人(神经症)和积极的人的态度差别重要性就会显现出来。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会容不得缺陷,像眼睛中容不得沙子一样,让眼睛容沙子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就像让一个人动手术是痛苦的事情一样,然而你愿意也得容,不愿意也得容,一切是命运使然,你别无选择。此时,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会对缺点和挫折采取积极的态度,即无为。无为意思是忍受、容忍、接纳、承认、接受、承受,有时,无为是最大的积极,而有为或者叫喊与挣扎才是最大的消极。但无为中包含情绪的积极或者中性,承认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的同时,认为它不是世界的末口,也不等于一切都完了,一定还有比这个结果更加糟糕的情况。接纳挫折和不顺,然后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这种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态度就是积极的。

积极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是全力以付应对挑战,“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态度决定一切”,“意志和努力是成功的法宝”,这些励志格言往往是制造神经症的因素。

心理不健康的人通常对自己有一种苛求,明明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却偏要自己做到。明明不是自己的责任,却偏要自己负责任c明明是自己不能改变的,却偏要求自己必须改变。明明是自己不能控制的,却偏偏要求自己控制。

1.对自我的苛求

(1)明知做不到,偏要求自己做到。这种人的座右铭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小丽今年21岁,因为眼睛不敢与男生对视而前来咨询。这个问题可以追溯到初二。上初二那年,班上新转来一个男生,刚好分到与她的同桌,一天在课堂上,她突然产生了一种欲望,想看一看同桌的男生的长相,她一定是觉得这个同桌男生长相英俊,本能地想多看几眼。这种两性吸引的欲望对于一个处于青春期萌动的女生来说,是正常不过事情,是大自然赋予人的本性。这个欲望说不上好,可也绝对不是恶的,关键在于它是自然的。

可这个欲望一经产生,令这个小丽惶恐不安。“我怎么是这样一个不正经的女孩?我怎么能想到这样肮脏的事情?一个女孩子怎么能有这样可耻的想法?”她所接受的道德力量告诉她,这种想法是可恶的,要做一个纯洁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她拼命压抑这个自然的本能力量,认为正是由于自己缺少道德约束,才产生了这样可耻的念头。如果认为是缺少道德约束,而产生了这个可耻的念头,就意味着我们是有意而为之,就应当对之负责,但是事实上,不是道德的缺乏,而是我们的青春发育,本能的力量导致我们对异性感兴趣。

在此,小丽的问题在于,想控制自己不能够控制的东西,想让自己不产生自然产牛的力量。正如我的好朋友唐登华医生在其《与烦恼相处》这本著作中指出的那样,她误认为自我的东西都是应当主观负责的,不清楚个人的心理现象中有些是主观意志不可控的,也是没必要控制的。她不了解内心对同桌男生的爱慕的客观性,想剔除这个实际上不可能剔除的欲望,导致内心的冲突和思维的固执。

(2)明明不可控制,却苛求可控制。

志强是一个高三的学生,他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在考试中不能集中注意力,经常被一些事情所分心。这些导致分心的事情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环境中的事情,如监考老师的走动,周围同学的干扰;另一类是自己内心的干扰,如想到某个奇怪的人,想到不该想的事情,或者是想上厕所,想喝水等。他越是想克服这些干扰,这些干扰就越强烈。这种感受令他痛苦不已,他坚信,它会妨碍自己的成绩。于是,千方百计地讨教如何才能不被干扰。

同类推荐
  • 你应该知道的280个感恩故事

    你应该知道的280个感恩故事

    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被盗,丢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给朋友回了一封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失窃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从中我们可以悟出这样的道理:心存感恩,海阔天空!
  • 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

    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

    在这个故事里,女性是独立而坚强、温柔而执着的。在事业和感情方面都有自己的原则,有义无反顾的激情,更有遭遇挫折时的刚毅。人生必得如此才会圆满,即使没有心想事成,至少不会有遗憾。
  • 我们都是80后

    我们都是80后

    本书内容包括:回忆80后——记忆中的童年、学在80后——一直很努力、爱在80后——独自等待、奋斗80后——赢得自己、未来80后——我们一定是脊梁等。
  • 改变青少年一生的哈佛EQ情商课

    改变青少年一生的哈佛EQ情商课

    “改变一生的哈佛课”丛书共分两本,《改变青少年一生的哈佛EQ情商课》和《改变青少年一生的哈佛IQ智商课》,分别从情商和智商两方面汲取并总结哈佛大学300年来教育理念中的精髓和哈佛家训的要旨,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寓教于乐的小故事揭示其教育智慧。每个小故事都包涵深刻的教育意义和丰富的人生哲理,可以激发青少年对社会、人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使他们见微知著,洞悟人生智慧,从小培养成为哈佛学子应具备的优秀素养,为将来有所作为打下坚实基础。《改变青少年一生的哈佛EQ情商课》从认识自我、管理情绪、调动潜能、承受挫折、理解他人、正确做事、乐观积极和交往合作,共八个方面剖析、总结了哈佛情商教育的精髓。
  • 责任胜于能力2

    责任胜于能力2

    培训员工强烈责任心的经典读本,打造优秀组织基业长青的通告法则。没有人会注意过程的酸甜苦辣,荣誉只会给予执行到位、担当责任的英雄。把责任心的种子植入员工的血液,将责任化为最强的竞争力和战斗力。也许下一个成功的人,就是你。
热门推荐
  • 重生三国之帝王路

    重生三国之帝王路

    从来到这个世界开始,我便知道我早已踏上了一条帝王路。隐忍十八,终可龙归大海,逆天而行,匡扶大汉,一统天下。收猛将,招谋杀,三千大将账下听令,五百谋士智谋天下。有尔等英豪何愁大业不成。
  • 过海云烟花倾城

    过海云烟花倾城

    曾经的往事,也许是个天大的错误。她为了他可以不惜一切。可他伤她,是因为爱她。她身份神秘,是女娲当年特指的仙境管理者。在人间,他与她同门师兄妹,可她傻傻地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她为曾经犯下的错自关禁闭3年,出来那天一切都变了,她的好姐妹才是“幕后黑手”。她舍弃了一切,随着蒂仙来到天庭,掌管了仙境。终,他她的结局会如何,是天注定的爱,还是就此别过。
  • 云阙春深

    云阙春深

    她是流落民间的公主,他是风华正茂的侯爷世子。始终在命运的彼端遥遥相望。国仇家恨,原来只为成全她凤凰涅磐般的重生。世事安定后,她与他,还能成全这一场倾世爱恋吗?
  • 无职转生之天赋异禀

    无职转生之天赋异禀

    关于无业宅男意外死亡转生入一个充满着魔法与剑的异世界的逆袭之路~林浩轩:在这个世界的第一目标,不做宅男~~
  • 玄幻之眼

    玄幻之眼

    一眼看生死,一眼渡时空,一眼泯万物,一眼破苍穹,每只眼睛都有自己独特的能力!
  • 双面老公惹不起

    双面老公惹不起

    在她丈夫的身体里,藏着两个完全不同的“人”:他单膝跪地,虔诚地将指环套入她的指尖,“嫁给我,今生今世,做我唯一的女主角。”温柔体贴,浪漫忠诚——这是他。他掐着她的下颚,盯着她的眼睛,一字一顿,“我需要婚姻无效。或者,你去死。”冷酷残忍,决绝狠辣——这也是他。这天,他痴痴地望着她,柔声问:“如如,我和他,你更爱谁?”她张口,他却捏起红酒杯,残酷地微笑,“小娇妻,答错了,就准备上天堂。”
  • 人间无还

    人间无还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众生唯她不可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爱就别放手

    爱就别放手

    在事业上,她是强者。在爱情,但她却是弱者,连爱情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什么其他了。不过,她身边的男士还真不错的嘛,知道她是爱情白痴,不仅手把手的教她,还让她了解如何泡帅哥,看来老天爷还是蛮照顾她的啊!
  • 最毒鬼妃

    最毒鬼妃

    祈祷你最好不要再遇见我,否则!杀父之仇,此生必报!毁我容颜,断我双腿,夺我双眼,抽筋之痛,此生我必让你百倍奉还!“你这个恶魔。。。”“恶魔又怎样!即使是成为地狱修罗!我也会让你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