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4500000012

第12章 行为规范的《弟子规》

那是在清代顺治年间的1647年,山西新绛的一个山村里,李家一个名叫李毓秀的孩子出生了。李毓秀从小并没有展示出多么过人的天资,人生经历也很普通,但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性情温和豁达。

李毓秀年轻时师从同乡学者党冰壑,游学近20年。科举不中后,就放弃了仕进之途,终身为秀才,开始致力于研究学说。在研究了不久之后,他慢慢对《大学》和《中庸》产生了不小的兴趣,决定仔细钻研。

后来,李毓秀想把自己所知的心得和学术上的成果惠及各方,就创办了敦复斋讲学。当时的人也有讥讽他的,但是李毓秀毫不在意。在他看来,自己并不是什么所谓学术大家,也不是要博取美名,办学堂只是自己的想法罢了。

李毓秀平和的心态和毫不矫揉造作的讲学风格吸引了很多人,再加上他对儒家的学说钻研得深,又有准备科考的学术底子,因此也能出口成章,语言风格平易近人。渐渐地,来听他的课的人越来越多,路过李毓秀家或学堂门口的人,都会看见地上有密密麻麻的脚印。

想讲学就不能没有教材。李毓秀同样认为《大学》这种典籍不适合理解,尤其是不适合小孩子理解。如果只会背诵其中的句子而不解其意,就和不会没什么两样了。

在这个想法的推动下,也结合他自己的教书实践,李毓秀写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存仁的修改订正,改名为《弟子规》。

也许连李毓秀自己也没想到,自己和朋友的一个举手之劳,一个为了成全讲学而编出的教材,居然成了传世的教化之书。

《弟子规》吸引人的地方也是李毓秀本人的性格魅力所在。李毓秀是个乐观豁达的人,基本上对于什么事都想得开。在他的意识里,考不上功名就回家呗;想讲学的话,那就开个学堂好了;没有教材,自己写一本不就好了。这种随性又亲切的处事风格也被李毓秀带进了《弟子规》里。

《弟子规》除了宣扬儒家传统美德之外,还引用了大量典故和民间故事举例,没有以往典籍相对普通百姓的生硬和晦涩,因此十分受欢迎,流传得很快。

比如,《弟子规》里面讲勤学苦练的重要性时,就有一句“有余力则学文”,这讲的就是董遇善于利用时间,刻苦求学的故事。

根据三国时代记载魏国历史的史书《魏略,董遇传》的记载:三国时期的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他自幼生活贫苦,性格木讷,却十分喜爱学习,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也会抓紧时间看书,他哥哥耻笑他多次,但董遇丝毫不受影响。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后来,他的学问已经大到可以为《老子》作训注了。董遇对《春秋左氏传》也下过很深的工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了《朱墨别异》。

由于董遇的名声越来越大,不久之后,有人来向董遇求学,但董遇却不教。他对那个人说:“你先去把书读上百遍再说吧。读上那么多次之后,书中的道理就不言而喻了。”

来求学的人面露难色抱怨说:“可是我没有时间读那么多次书啊。”

董遇反问他说:“你利用‘三余’的时间不就行了吗?”

那个人又问“三余”指的是什么,董遇回答说:“三余指的是三种空余时间: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一天之余,雨天是平日之余。”

那人听了恍然大悟,原来求学之道就是要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读书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弟子规》里面也强调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作用,认为古今以来孩子大都贪玩,最重要的是要能在父母的合理监督下认真求学不松懈。因为世上本没有天生的圣人,而是一点一滴的坚持和改变造就了人们的生命轨迹。

《弟子规》引述了我国古代妇女学古籍《列女传》中记载的孟母断杼教子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李毓秀强调母亲教子的重要意义。

《弟子规》中的一句“冬则温夏则凊”,指的是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古籍《二十四孝》中的首位孝子黄香的事迹。

黄香家住云梦县城北,他9岁时,母亲不幸去世,家里非常贫寒,他对母亲十分怀念。安葬母亲后,黄香在母亲坟前盖了个草庐。黄香白天帮父亲劳作,夜晚在墓庐里一边守墓,一边挑灯夜读,这一守就是3年。

不仅如此,黄香对父亲格外孝敬。夏日炎炎,他为父亲摇扇驱蚊解暑,直到父亲入睡,方才回墓庐学习;严寒冬日,黄香总是先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捂热后,再请父亲入睡,唯恐父亲受凉。

《弟子规》中提到的《二十四孝》事迹不止这一个,“亲所好力为具”讲的是春秋时期郯国国君郯子以鹿乳奉亲的事情。

郯子是春秋时期人,十分孝顺。当时,郯子的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在一次取乳时,猎人看到了郯子的装扮,以为是麋鹿,想射杀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免除了被误杀的危险。

从此,郯子的贤名不胫而走。人们慕名而来,纷纷拜郯子为师,学知识,学做人。有的人为了求学的方便,干脆就在这里住了下来。就连孔子也曾经来此住过一段时间,接受郯子的教诲。

人越聚越多,郯子的家乡由乡村变成了城镇,又由城镇变成了邦国,就称作郯国。当地的人们都一致推举郯子做了郯国的第一任国君。

《弟子规》中的“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讲的则是晋代人王祥为了继母而卧冰求鲤的典故。

晋代的王祥在幼年时就失去了母亲。父亲又娶了继母,继母朱氏不喜欢王祥,经常在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久而久之,连父亲也不喜欢他了。虽然失去了父母的宠爱,但是王祥仍然很孝敬自己的父母。

有一年冬天,继母病了,想吃新鲜的鲤鱼。当时天寒地冻,河面都结冰了,一般渔民都已经不出去捕鱼了。王祥为了捉到活鱼,竟然脱掉衣服卧在冰上,希望能用体温化开河面的冰以后再捕鱼。

这时,冰忽然自行融解裂开一条缝,从里面跃出两条鲤鱼,王祥于是拿回去供母。王祥的孝行感动了继母,以后继母对他也就格外关心起来了。一家人的生活慢慢融洽和谐起来。

《弟子规》中说的“亲有过,谏使更,恰吾色,柔吾声”,指的也是《二十四孝》中的内容,是“芦衣顺母”这个典故。

周代时候有个孝子叫闵损,字子骞。闵子骞是孔子的学生。生他的母亲,早已过世了,他的父亲娶了一个后妻,生了两个儿子。那个后母很厌恶闵损,冬天的时候,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做了棉絮做的衣裳,给闵损穿的衣裳却是只装着芦花的。

有一天,他的父亲叫闵子骞推车子出外。可是因为衣裳单薄,身体寒冷,一个不小心,不觉失掉了车上驾马引轴的皮带子。他的父亲起初以为儿子太粗心很生气,就手拿鞭子拍打他。鞭子把衣服抽破了,露出全是不保暖的芦花,父亲才知道闵子骞是穿着芦花的衣服。

回家后,父亲再摸摸另外两个孩子的衣服,却是暖和的棉花。闵子骞的父亲十分惊讶,终于明白是妻子虐待了闵子骞,一气之下,就要赶走后母。

这时,闵子骞跪下来哀求父亲,说:“母亲在家,只有孩儿一人受冻,如果母亲走了,家里就有三个孩子要受寒。”

这两句话感动了父亲,留下了后母,也使后母知道反省改过,而变成了慈母。

七十二贤人之一的闵子骞的孝行是发自天性的,不管父母对他是疼爱或是憎恶,他始终都是用心尽孝的,安顿了一家人的心,让一家人世间各安其分,因而保全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

所以孔子在教学时,还特别称赞闵子骞说:“你真是难能可贵的孝子啊!”

《弟子规》全文1080个字,本是童蒙养正宝典,看似一本不显眼的小书,实际上里面蕴含着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弟子规》的总叙中有7个科目,即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前6项属于德育修养,后1项,即学文,属于智育修养。

《弟子规》汇集了我国至圣先贤的大智慧,首先教育孝顺父母、恭敬兄长,继而教育把对父兄的孝敬扩大到社会,“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进而教育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通篇讲的是爱心。

学好《弟子规》,对于“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培养健全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弟子规》所讲的道理,正是圣人的训诲,从“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亲仁及余力学文着手,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要经常广泛运用,逐步孕育出重德、崇德、立德、尚德、明德、修德、厚德品行。

《弟子规》对后世影响颇大,可以使后人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

同类推荐
  • 中华智慧书全读本

    中华智慧书全读本

    以独特的视角用故事说古道今。集中展现古人在治国安邦、治军用兵、断案决讼、平定动乱、经营产业、为人处世等方面的高超智慧。讲一则故事,阐发一种智慧,点拨一点道理,融哲理性、故事性、趣味性于一体。书中的故事蕴涵着古人的聪明才智和文韬武略。战场、商场、官场、情场;奇事、奇情、奇计、奇谋,纵横捭阖,无不包罗其中。《中华智慧书全读本(超值白金版)》既可启迪智慧、增长才智,亦可供随意翻阅,平添阅读休闲之乐趣。
  • 巴蜀咽喉 瞿塘关(文化之美)

    巴蜀咽喉 瞿塘关(文化之美)

    中华大地受大自然厚爱,山川大河,茂林平川,各具特色。天府之国,巴蜀平原素来有富饶美丽之名,然而李白却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说,可见要及进入这富饶之地也是不简单。而瞿塘关却被称为巴蜀之咽喉,可见其特别,而本书将为读者整理讲述这瞿塘关的历史渊源、古迹名胜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 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个历史文化之谜

    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个历史文化之谜

    本书是一本囊括古今中外历史知识的读物,通过上百幅实地照片展示了那些令人困惑不解的未解之谜与神奇现象。
  • 记忆里的中国:金银玉器

    记忆里的中国:金银玉器

    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创造出了灿烂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金器、银器、玉器、陶器、瓷器、琉璃器、漆器、青铜器……在这些方面中国都曾领先于世界,创造出了令世界叹为惊奇的成就,其中玉器和瓷器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沉淀入国人的精神,成为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
  •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世界各国的文化与教育各有所长,如何汇集国外文化与教育的优势资源,建立符合本国实际的先进的文化与教育体系和模式?《西方文化与教育史》就是致力于这一目的的研究成果。我国文化与教育的深刻变革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需要经过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要想真正地赶上和超过国际先进文化与教育发展水平,必须要有一个大的跨越,必须对西方几千年来文化与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整体的梳理,对与孔子齐名的一大批教育思想家及其教育理论进行认真的分析、批判和总结,必须通过对其整体脉络的发展变化的把握来对国人进行思路的创新,才能够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
热门推荐
  • 武道异兽录

    武道异兽录

    洪荒纪元,天下分为九州;各州之上生活着人类,同时也生活着一种特殊的生物——灵兽,灵兽之中,以异兽为尊;异兽之中亦有强弱,人们在那时便作异兽录收录异兽,其中异兽录前九名皆是各州异兽霸主。………………万年过后,九州并为一块大陆,一批武者拥有了灵兽身上的灵气……………………
  • 顽仆

    顽仆

    我命由我不由人,都要我死,我偏要活!两个本不该存于世间之人,阴差阳错亦或命中注定的相遇,揭开一场血雨腥风的序幕……
  • 没有王子的公主

    没有王子的公主

    她们,调皮可爱,温柔中也不少一点毒辣;他们。冷酷,帅气中,也不少爱,当他们捧在一起,又会发生生么样的故事,这,究竟是个童话,还是家族的......阴谋?,详情请见{没有王子的公主}
  • 三生有幸能够遇见你

    三生有幸能够遇见你

    夏之陌是一个孤儿,在学校求学时受到了不该有的遭遇,随后不幸溺水,醒来时却已是另一个人,拥有高级智商的她,人生从此开始走向正轨。在学校结识了上官秋月、林宇轩等人,在一次次的交往中,林宇轩喜欢上了这个处处令人惊讶的夏之陌,而上官秋月喜欢林宇轩,三人的感情纠纷开始拉开序幕。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磨难,林宇轩和夏之陌两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 看傻丫头和帅小子的悲欢离合

    看傻丫头和帅小子的悲欢离合

    小学相遇,中学分离,高中相爱,大学离开,青春就这样走了,我们为爱疯过
  • 暖暖的他们

    暖暖的他们

    自从被SY拉进坑后,某苏成了一枚彻彻底底的腐女,偶尔看见某些暧昧的小文章啦,怎么可能不YY呢。欢迎入坑,不定期更新,老司机带你彪起来【其实我是一个纯洁的小天使小短篇,纯属YY,不喜误入,么么哒
  • 龙女现代录

    龙女现代录

    传说公龙性淫,龙女思衷。也有人说公龙与万物生异类,而龙女与万物生龙女。漫漫长河,世间已无公龙身影,但是龙女一直得以继承,但与之祖先,能力与寿命都在退化,等到了我这一代,几乎都是短命的。一场无意雾海的旅行,一颗龙王之眼的贪婪,导致我进入异世,与鲛人结下缘分,遇见先祖,经历一番折磨与痛苦,恍然得之真爱,一起共赴新生。
  • 水月轩

    水月轩

    心中的世界很美好,手指间的文字很动人。说出心中所想,绘出心中所爱。
  • 桃七馆

    桃七馆

    明明知道了结局会是这样,还要义无反顾,这是不是傻?不过管它傻不傻,值得就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