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2200000014

第14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帝王(2)

孙权

孙权像当曹操和袁绍在北方激烈争夺的时候,南方有一支割据势力逐渐壮大起来,这就是占据江东的孙策、孙权兄弟。

后来,孙策中暗箭身亡,孙权继承其父兄的事业之时,虽已拥有会稽、丹阳、吴郡、豫章、庐陵和庐江六郡,但这些地方新占不久,人心并未归附,统治并不巩固。将士新增主帅,见即位者年轻,放心不下。许多江东英豪和北方侨寓之士,也多徘徊观望,有人甚至想改换门庭,另投新主。在此关键时刻,江东名士周瑜从驻地巴秋率军前来,稳住了军心,与张昭等说服众人齐心辅佐幼主,到处宣传孙权有帝王之相,可以共成大业。于是,江东人心渐安。

孙权为巩固在江东的统治,调兵遣将,开始征伐不服从自己的人。他先后将叛乱的庐江太守李术、孙权的叔伯哥哥孙辅及黄祖等人消灭,巩固了在江东的统治。随后,他又将统治区内的山越人收服,使得自己的统治区域扩大至今广州一带。

公前208年,曹操亲率80万大军进攻大吴。孙、刘联合,在赤壁大败曹军。

经过这场赤壁大战,三国分立的局面已经基本形成。

孙权把都城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西迁至秭陵,筑石头城,改名建业(今南京市)。同时,他在通往巢湖的濡须口设立夹水坞,控制通长江的水道,以防曹操南下。

公元219年,刘备与曹操战事又起,驻守荆州的关羽也出兵攻打曹操的襄阳、樊城两地,并在樊城外水淹七军,威名大震。曹操无奈之下,便想利用孙刘两家之间的矛盾,与孙权攻打关羽。

刘备和孙权两家虽然结了盟,但是矛盾很大。鲁肃在世的时候,是主张吴蜀和好,一起对付曹操的。后来鲁肃死了,接替他职务的大将吕蒙,就和鲁肃的主张不同。

吕蒙,是三国时东吴的著名大将,少时家贫,年幼从军,没有条件读书。赤壁大战,吕蒙因勇猛过人,战功显著,晋升为偏将军。吕蒙接替了鲁肃的职位以后,率军驻扎在陆口。他认为关羽有兼并东吴的野心,向孙权上书要求出兵对付关羽,说:“刘备、关羽君臣,都是反复无常的人,不能把他们当盟友看待。”

正好在这个时候,曹操派使者来联络,要他夹攻关羽。孙权马上复信,表示愿意袭击关羽的后方。

关羽也听说吕蒙厉害,他虽然亲自率大军进攻樊城,但对在他背后的吕蒙这一头,可并没有放松防备,在蜀吴交界一带,他沿途设了多个烽火台,一旦吴军来攻,只要点燃烽火,关羽就可回师荆州。

吕蒙称病,孙权派了一个年轻的陆逊去接替吕蒙。这个消息很快传到樊城。关羽也就放了心,遂抽调兵力去增樊城之围,不再以后方为虑。

借此机会,吕蒙把所有的战船都改装作商船,选了一批精锐的士兵躲在船舱里。船上摇橹的士兵扮作商人。就这样,一列又一列商船向北岸进发了。

到了北岸,蜀军守防的兵士一看都是穿白衣的商人,就允许他们把船停在江边。没想到一到晚上,船舱里的兵士一齐出来,偷偷摸进江边岗楼,把岗楼占了。

吕蒙大军神不知鬼不觉地占领了北岸,进占公安。

这时候,曹操派去的徐晃率领的援军,已到了靠近樊城的前线。关羽得知吕蒙袭击后方的消息,正在进退两难的时候,徐晃发起进攻,打败了关羽,使关羽不得不撤去对樊城的包围。

关羽到这时候,才知道对东吴的防备太大意,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他只好带了人马逃到麦城。孙权进军麦城,派人劝关羽投降。关羽带着十几个骑兵往西逃走。孙权早已派兵埋伏在小道上,把关羽十几个骑兵截住,活捉了关羽。孙权欲不杀关羽,众人一齐劝谏。于是,孙权便杀了关羽父子,将荆州全部夺回。

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子曹丕代汉称帝,建立魏国。孙权知道自己已夺回荆州,刘备必然出兵再争荆州。为避免两面受敌,他派使节向曹丕祝贺称臣。吴魏两国暂时保持了友好的关系。

曹丕受到迷惑,不再考虑出兵攻吴,孙权避免了魏的攻击,得以全力对付刘备,这时,刘备倾国来攻,孙权派陆逊前往抵御,陆逊设计火烧连营,将刘备大军击溃,取得全胜。

这时,吴蜀联盟彻底破裂。孙权表面上虽向魏国称臣,但并非出于真心。曹丕为加强对东吴的控制,再三要求孙权把儿子孙登送到魏国作人质,孙权自然拒绝了,于是魏吴之间战火又起。

公元222年,曹丕派三路大军向东吴进攻,孙权连忙调兵遣将、抵挡曹军。

这时,孙权意识到如果继续与蜀汉为敌,将有两面受击的危险,于是主动派人前往蜀汉,与其修好,蜀汉丞相诸葛亮也想继续执行联吴抗曹的策略方针,一心想先经营西南,然后再作他图。于是你有情我有意,吴蜀联盟重新建立,孙权也得以抽身对付南侵的魏军。他接受手下将领的建议,在长江南岸多树木桩,围上芦苇,涂上泥灰,建造假楼疑城,迷惑魏军,使得曹丕无可奈何地撤军北还。

这时,诸葛亮也带领蜀军,对魏国不断发动进攻。曹魏无法分兵东向,于是,孙权建国称帝的时机终于成熟了。

孙权并将心思用于发展江南经济,使江南社会生产力逐步上升,东吴的国力也越来越强盛。这时,孙权见曹魏幼主临国,不会有大的作为,吴蜀联盟关系融洽,国内统治十分稳固,便于公元229年称帝,正式建立吴国。

即位后的孙权,继续执行即位前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政策,国力日渐增强。

孙权在用人方面很有一番心得,孙权恩威并重,以恩义为主,博取众将之心。正因为孙权能礼贤下士,爱才如命,天下之士才视孙权为圣君明主,望风而归,使东吴贤臣如林,猛将如云,故能保江东几十年基业。

孙权还虚怀若谷,从善如流,对臣下的正确谏诤,勇于采纳。孙权与群臣曾在武昌临钓台饮酒,皆酩酊大醉。孙权还兴奋地说:“今天晚一大家都要畅饮,一醉方休!”老臣张昭沉默不语,起身走出台外,孙权派人将张昭叫回来,问张昭说:“不过是一起作乐,你何必生气?”张昭答道:“过去商纣王作酒池肉林,竟长夜之饮,当时也认为是作乐,而不觉得是作恶。”孙权听后,默然不语,思虑再三,深感惭愧,遂命罢酒。

不过孙权到了晚年,也难免犯了老人病,他刚愎自用,猜忌群臣,信用奸臣,排斥忠良,与前期英雄作为相比,简直判若两人。随着猜忌心的日益加重,孙权专门设置了校事、察战两职,用以监视文武百官。

公元252年,孙权病死。

司马炎

公元265年,司马炎以当年魏王曹丕接受汉献帝禅位几乎一样的口吻,接受了魏帝曹奂的禅让,建立晋朝。

司马炎即位后,首先要处理的是内忧外患。这内忧是他的父祖带来的。为了给司马氏家族夺取皇位铺平道路,司马懿与司马师、司马昭曾经对曹氏家族以及附属势力进行了残酷的屠杀,人们仍然对此心有余悸。外患即是东吴,蜀汉已平,而此时的东吴虽不足以与西晋抗衡,但毕竟也是一个不小的威胁。因此,要解决内忧外患,巩固自己的统治,就必须采取怀柔政策。于是司马炎刚即位,就下令让已成为陈留王的魏帝载天子旌旗,行魏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皆如魏旧,上书不用称臣,同时又赐安乐公刘禅子弟一人为驸马都尉,然后又解除了对汉室的禁锢。这一箭三雕之法,缓和了朝廷内患、安定了蜀汉人心,还赢得了吴人的好感,进而为吞并东吴取得了主动权。

为了使国家从****的环境中摆脱出来,为统一打下牢固的基础,无为与宽松成了西晋之初的立国之策。司马炎力求在国家的大政方针中充分体现这一点。当年曹操曾为了安定人心,恢复国力,实行了比较宽松开放、节俭求实的建国方针,但到了曹丕,政治渐趋严厉,社会风气亦向腐败转化,魏武当年的风范已是明日黄花。皇帝往往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断把强大的物质重负转移到百姓的身上。而连绵的战乱,更使百姓处于惨淡的生计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司马炎提出无为而治的方针是适宜的。

公元279年,司马炎下令,晋军二十万分几路伐吴。吴军为了阻挡晋军的进攻,也早有准备,他们在长江的险要之处,布下长长的铁链,又在江中埋了长丈余的铁锥,企图使晋军的战舰陷入尴尬的境地。王是个有谋略的将军。他早就作好伐吴的准备,在益州督造了大批战船。这种战船很大,能容纳两千多人。船上还造了城墙城楼,人站在上面,可以四面眺望。所以也称作楼船。见吴军的防御如此,王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吩咐晋兵造了几十只大木筏,每个木筏上面放着一些草人,披上盔甲,手拿刀枪,还在木筏上灌足了麻油,一点就着。他又派几个水性好的兵士带领这一队木筏随流而下。这些木筏碰到铁锥,那些铁锥的尖头就扎在木筏底下,被木筏扫掉了。在碰到拦在江面的铁链以后,王命令点燃木筏,一时间,木筏燃起熊熊大火,烧了一段时间以后,那些铁链铁锁都被烧断了。王的水军扫除了水底下的铁锥和江面上的铁链,大队战船就顺利地打进东吴地界,很快就和杜预中路的大军会师。

他们一路南下,直驱建业。这时,另一路陆路大军在王浑的率领下也势如破竹,合围建业。在两路大军的夹攻下,建业城中的孙皓成了瓮中之鳖,只得素车白马,肉袒而缚,投降西晋。东吴这个立国近60年,曾经雄踞江东的国家,终于断送在亡国之君孙皓的手中。

司马炎灭吴之后,认为基业已成逐懈怠下来,开始追求享年。当年雄姿英发的司马炎,由于纵欲纵乐,很快就体虚理力亏,朝不保夕。公元290年,这位开国皇帝与世长辞。

刘渊

刘渊是个典型的“追星族”,他追的这“星”就是汉高祖刘邦和光武帝刘秀,因而建立的国家称“汉”,就连自己死后的谥号与庙号都与刘邦和刘秀的差不多,刘秀是“汉光武帝”,刘渊则是“光文帝”刘邦是“汉高祖”,刘渊也是“高祖”。刘渊所作所为,也是一直以刘邦刘秀之所为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西汉末年以来,一部分匈奴人散居在山西一带的边远郡县,他们逐渐接受了汉族的文化。匈奴族认为祖先曾多次跟汉朝和亲,是汉朝皇室的亲戚,后来就改姓刘。曹操统一北方后,把匈奴分为五个部,每个部都设部帅,匈奴贵族刘豹是其中一部的部帅。刘渊便是刘豹的儿子。刘渊很喜欢学习,年少时就阅读了大量古代典籍,而且还练就了一身的好武艺。

刘渊十几岁时,以人质的身份到了洛阳,他在这里广泛结交汉族官僚。刘豹病死后,刘渊接替左部帅之职,后来又被封为北部都尉。刘渊从严治理,轻财好施,以诚相待,逐渐吸引了一大批有志之士。匈奴五部都归附了刘渊。后来刘渊又被调到邺城,升任宁朔将军,负责匈奴五部的军事工作。

这时“八王之乱”已经拉开了序幕,北方地区成了西晋宗室互相残杀的舞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匈奴左贤王刘宣等人见恢复匈奴故业的时机已到,便秘密推举刘渊为大单于,并派人到邺城请刘渊回来。

刘渊接到邀请后,迫切希望离开邺城,但司马颖不同意,刘渊只好暂时作罢。公元304年,王浚、司马腾起兵反晋,刘渊乘机对司马颖说:“王浚、司马腾兵多将广,仅凭我们目前的实力恐怕很难把他们消灭。我想回去为殿下调动匈奴五部的兵马,共同对付他们。”司马颖答应了。

刘渊离开邺城,马不停蹄地赶到左国城,自称大单于,起兵攻击司马腾,不到20天,手下士兵就发展到五万人。

刘渊离开邺城不久,王浚手下就率领鲜卑人包围了邺城。刘渊听到这一消息时,准备发兵攻打鲜卑、乌桓,解邺城之围。刘宣等人劝刘渊说:“西晋君臣不值得相救,难道你忘了他们把我们像奴仆一样对待,这口气您能咽得下去吗?现在司马氏互相残杀,正是灭晋的大好时机。况且,鲜卑、乌桓与我们同是受欺压的少数民族,我们可以联合他们,使他们成为我们的外援,怎能去伤害他们呢!”刘渊一听如梦初醒,激动地说:“好!我现在有十万雄兵,消灭晋朝,就像秋风扫落叶般容易。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占有天下需要赢得人心。从长远利益着想,我们应当打出汉朝的旗号。我们都知道,我们的祖先冒顿单于曾经娶汉女,和汉高祖刘邦是结拜兄弟,我们都是汉朝的外甥。这样,我们把国号叫做汉就名正言顺了。”于是刘渊便自称汉王。这时,汲桑、王弥、石勒遭到晋军重创后,先后投入了刘渊的怀抱,刘渊的势力更加强大了。公元308年,刘渊自称皇帝,把国都迁到了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北),以图进攻洛阳。之后,刘渊派王弥、刘曜两次进攻洛阳,但都没有成功。公元310年,刘渊病死。

石勒

石勒年少时,家庭条件还不错,后来家道中落,石勒为生活所迫,14岁时就常常到洛阳做些小生意。

到了公元4世纪末,石勒家乡出现******,白骨露于野,活下来的人都逃荒去了。石勒也跟着去逃荒,结果被卖到冀州为奴。后来,他的主人见他是个人才,就让他重新获得了自由。

获得自由后的石勒,万般感慨在心头,正巧这时八王之乱开始,天下大乱,石勒乘机召集了18个人起义,号称“十八骑”。后来,石勒率18骑先是投靠了起兵反晋的公师藩,公师藩被杀后,石勒收留了公师藩的残余部队,又召集了一些犯人和流民,终于建立了他的武装。公元307年,石勒投靠刘渊,被刘渊封为辅汉将军、平晋王。

为了得到刘渊的重用,石勒向刘渊献计,并亲自执行,杀掉不肯向刘渊投降的伏利度,然后领着伏利度的兵马向刘渊报功领赏。刘渊大喜,于是提拔石勒为督山东征讨诸军事,并把伏利度的兵马交给石勒管理。

公元308年,石勒先后攻陷了魏郡、汲郡、顿丘、邺城、赵郡,中丘,迅速扩大了自己的实力。公元312年,石勒准备进攻建邺,于是征集民工赶造战船,结果大雨连下三个月,使得石勒的兵力大为受损。这时,司马睿又命令各路大军讨伐石勒,无奈之下,只好率兵后撤。

石勒到了邺城,在谋士张宾的建议下,占领襄国,并让其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发展生产,扩充武装,然后四处征讨。先后击败占据河北之地的王浚、刘混等势力,使自己的力量迅速壮大。

公元318年,刘聪在临终前,将太子刘桀托付给刘曜和石勒。刘聪死后,刘桀即位不久,就被靳准发动叛乱杀掉。之后,刘曜称帝,石勒认为自己与其实力相当,但却要向刘曜称臣,于是与刘曜翻脸,分道扬镳。

这时的石勒已经有了称帝之心,谋士张宾、张敬等人看出他的企图,于是联名劝进,请求石勒称帝。石勒在半推半就下,于公元319年自称赵王,建立后赵政权。

建立后赵国后,石勒将一心扑在发展生产,增强国力的朝政上。为了笼络统治区的人民,石勒下令对普通百姓实行减租,给每位孤寡老人三石谷子,对出名的孝子孝孙和努力耕作的农民赐给数量不等的帛;又对有功的大臣进行分封,迅速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除此而外,石勒为得到中原地主的支持,以便自己在中原地区站稳脚跟,于是让张宾负责制订门阀士族的等级还命令公卿及州郡推荐人才,笼络人心。

石勒称王后,对戎马生涯已感疲惫,主要精力都放在国家的长治久安上。当时祖逖正准备北伐,石勒为与之交好,下令修复祖逖的祖坟,从而使一场战争得以避免,保证了人民的休养生息。

公元325年,国力日盛的后赵,准备出兵讨伐刘曜,经过多次战争后,石勒终于率兵打败刘曜,灭掉前赵。

公元330年,石勒在大臣的劝说下先是自称大赵天王,后来又称帝,改元建平。随后于次年迁都邺城。

晚年的石勒,也喜欢评价自己的功过。公元332年,石勒大宴群臣,酒兴正浓时,石勒问手下大臣说:“我可以和前代哪位皇帝相比?”善于拍马屁的大臣赶紧回答:“陛下的功绩要高于汉高祖刘邦。”石勒高兴极了,笑着说:“人有自知之明,你说的太过分了。如果我遇到汉高祖,一定向他称臣。大丈夫做事情应当光明磊落,不能像曹丕、司马炎那样靠欺负孤儿寡母夺取天下。”大臣们听完,少不了高呼几声“陛下万岁”。

公元333年,石勒病逝,享年61岁。

石虎

石虎从小就被叔父石勒收养。但在11岁时突然失踪,直到17岁时,石虎才重新回到石勒身边。也许是这些年,石虎经受了太多的磨难,其间痛苦和耻辱也给石虎留下了强烈的心理障碍,加上流浪当中,多习了一些流氓性格,造成后来石虎在称帝后大肆杀人,成为一个暴君。其实在他刚回到石勒身边时,他的残暴就初露端倪。石勒为此曾想杀掉他,以绝后患,还是石勒的母亲劝阻了他,石虎方才有命活到后来称帝。但就是石勒的仁慈,使得石勒子孙被石虎杀个精光。

石虎成年后,在每次战斗中,都英勇杀敌,所向披靡。石勒也慢慢地对他比较器重,提拔他为征虏将军。公元330年,石勒称帝,封石虎为中山王、尚书令。石虎本来以为石勒称帝后会把大单于的位子送给自己,不料石勒却给了儿子石弘。石虎从此有了怨恨之心。石勒病死后,石虎终于有了发泄的机会。他先逼迫太子石弘即位,之后又将其废为海阳王,不久,又将石弘及其他石勒的儿子们全部杀掉,总算解了心头之恨。

称帝后,石虎就开始大兴土木,下令在襄阳建太武殿,在邺城建东、西两宫,又在显阳殿的后面营建灵凤台九殿。这些工程完工后,石虎就派人在民间挑选一万多名女子,分配到各殿,以供自己玩乐。

石虎还喜欢炫耀一下自己的武力,于是穷兵黩武,四处征讨。但他的讨伐大多以失败告终。征伐不力的石虎,就把一厢怒气全撒在了后赵臣民的身上,他早已在民间搜罗了三万多女子充实后宫,还嫌不够,又于公元345年再次搜寻民女。各郡县官吏为了讨好石虎,四处寻找美女,也不管是否结婚,只要漂亮就给抢走送给石虎。地方官吏也趁火打劫,抢夺美女,一时后赵国内人心惶惶,百姓日益不满,眼看一场大起义就要爆发了。可石虎不管,还是照样鱼肉百姓,公元347年,石虎听了和尚吴进的胡言乱语,命令征发男女16万人、10万辆车,在邺城北边修筑华林苑和几十里长的苑墙。这时,太子石宣杀掉了为石虎祈福的儿子石韬。石虎闻知大怒,他让人在邺城北部堆起干柴,让人分别拖着石宣的头发,扯着石宣的舌头,把石宣拖到干柴上面,又让人把石宣的手脚砍断,挖出眼睛和肠子,然后点燃了干柴。石虎亲眼看着大火把石宣烧成灰烬,但仍觉得解不掉心头之恨,于是又把石宣的妻儿全部杀掉。石宣的小儿子才有几岁,从小就跟着石虎长大,此时吓得抱着石虎的腿哇哇直哭,石虎产生了怜悯之心,就把他抱起来,但执行命令的刽子手硬是把他从石虎怀中夺去杀害。

公元348年,染病在身的石虎本想通过称帝、改元消灾冲喜,于是称帝,改元太宁。但此时的后赵人民的起义已是箭在弦上,就在石虎称帝后不久,被石虎派去戍边的士兵在梁犊领导下发动起义,石虎倾全国兵力才把起义军镇压下去。

公元349年,石虎在平息起义中耗尽精力,终于病死。

苻坚

苻坚(338~385),最初是前秦的东海王,后杀苻生,自立为秦大王。他任用汉人王猛,压制不守法令的贵族,加强中央集权。他先后攻灭前燕、前凉,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并夺取了东晋的益州。公元383年,苻坚带领90万大军南下,进攻东晋。淝水之战大败,各部首领趁机自立,苻坚被羌族首领姚苌擒杀。

苻坚是氐族人,其祖上为氐族的部落酋长,到他爷爷苻洪为部落酋长时,正值西晋大乱。氐人部落势单力薄,苻洪先后率部落投附前赵和后赵。冉闵灭后赵后建魏,滥杀胡人,逼迫氐、羌各族纷纷逃回本土,苻洪乘机收罗人马达10万余人。随着氐族部落势力的增强,苻洪自称三秦王。

苻洪死后,其子苻健占据长安,并于公元351年自称大单于,后改称皇帝,国号秦,史称前秦。苻健死后,其子苻生即位。苻生昏庸无道,在宫中设置刀斧锯凿,杀戮大臣,众叛亲离。苻健的侄子东海王苻坚在族人中威望甚高,对苻生的荒淫残暴十分憎恶。公元357年,他在氐族贵族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杀死苻生,自己登基。这一年,他才19岁。

苻坚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他仰慕汉人儒雅谦恭的君子风度,厌恶氐人浅薄粗鲁的蛮族作派。他8岁那年,祖父苻洪请先生教他读书。苻坚和他的兄弟们学习汉族文化和汉人礼仪制度,由于长期受汉文化的陶冶,苻坚成了一个知书达礼,颇具汉人士君气质的年轻人。史称苻坚“风流儒雅,有贤君风范”。

苻坚称帝后,鼓励农业生产,休息民力,使被战乱破坏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他大力推行儒学礼教,学习历史上的圣明皇帝,广招贤士,整顿纲纪,镇压豪强,使前秦出现了汉魏以来少见的清明政治。苻坚十分注意人才的招揽,他即位的当年,就下诏要各地推荐汉族士人为官,不论出身贵贱,无论士族还是寒士,只要是贤才一律录用。对平民出身的王猛,他重用不疑,曾一年内连升五级。

王猛(325~375)是北海剧(今山东寿光东南)人。少时家境贫苦,靠自学博览群书,并且研究兵法,留心时事。王猛29岁那年(354),东晋大将桓温率4万大军北伐攻前秦,一路汉族百姓夹道相迎,行军途上畅通无阻,深入秦地,大败前秦军队。此时都城长安只有苻坚率老弱残兵6000余人守城,灭秦眼看唾手可得,谁知桓温到了灞水(西安市东)上,就驻军不前了。

王猛听说桓温带兵打到关中,逼近长安,便特意到灞上来求见。

王猛见了桓温略略施了一礼,没等主人让座,便很随意地坐在了几案旁。桓温看这人虽然穿着破衣短衫,行为放荡不羁,但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气度不凡。桓温想试试王猛的学识才能,请王猛谈谈当今天下形势。王猛把南北双方的政治军事形势分析得一清二楚,见解十分精辟,桓温听了不禁暗暗佩服。

王猛一边说一边伸进衣襟里东抓西挠,起先将士们感到莫名其妙,不一会儿大家明白过来,原来这位儒生正在捉虱子。这就是现在人们经常讲到的“扪虱而谈”的故事。

桓温问他说:“这次我带了大军,奉皇上的命令远征关中,为百姓除害。但是为什么我来到这里,地方上的豪杰都不来找我呢?”

王猛淡淡一笑说:“您不怕千里跋涉,深入敌人腹地。但是长安近在眼前,您却不渡过灞水。大家不知道您心里怎么打算,所以不愿来见您啊。”

王猛这一番话正说中了桓温的心事。原来桓温北伐,主要是想在东晋朝廷树立他的威信,制服他在政治上的对手。他驻军灞上,不急于攻下长安,正是想保存他的实力。

桓温无话可答。但是他看出王猛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从关中退兵的时候,他再三邀请王猛一起南下。王猛知道东晋王朝的内部矛盾很大,拒绝了桓温的邀请,仍旧回到华阴山去了。

但是这样一来,这个捉虱子的读书人却出了名。

苻坚听人说“王猛扪虱论天下”的故事,便盛邀王猛与他共事。两人一见如故,从古论到今,话语投机,见解相通,都有相见恨晚之感。苻坚叹服王猛的真才卓识,视王猛为“我之诸葛孔明”。王猛敬佩苻坚的王者风范,如遇知音,决心竭尽全力辅佐苻坚创建大业。

那时候,王猛才36岁,年纪轻,又是汉族人。前秦的氏族老臣见到苻坚这样信任王猛,哪会心服。大臣樊世是跟着苻健一起打下关中的,有一次见到王猛,很生气地骂他:“我们耕好土地,你倒来吃白饭。”

王猛也顶了他一句说:“你们不但要耕地,还要给我做饭呢!”樊世更冒火了,说:“我不把你的头割下来挂在长安城头上,我也不想活了。”

隔了几天,樊世和王猛在苻坚面前又争论起来,樊世当着苻坚的面,要打王猛,苻坚觉得樊世闹得不像话,把他办了死罪。从此以后,氐族官员再不敢在苻坚面前说王猛的坏话了。

王猛受到苻坚的信任,帮助苻坚镇压豪强,整顿朝政。王猛兼任京兆尹的时候,太后的弟弟、光禄大夫强德酗酒闹事,强抢人家财物和妇女。王猛一到任,就逮捕了强德,并派人报告符坚。等到苻坚派人来宣布赦免强德时,王猛早已把强德处决了。以后几十天里,长安城的权门豪强、皇亲国戚,被处死、判刑、免官的20多人。朝廷官员大为震惊,坏人也不敢胡作非为了。苻坚赞叹说:“我现在才懂得国家应该有法制啊!”

过了十几年,前秦在苻坚和王猛的治理下,国力越来越强大,先后灭掉了前燕、代国和前凉三个小国,统一了黄河流域。

公元375年,王猛得了重病,苻坚去探望他。王猛恳切地对苻坚说:“东晋虽然远在江南,但是它继承晋朝正统,而且现在朝廷内部相安无事。我死之后,陛下千万不要去进攻晋国。我们的敌手是鲜卑人和羌人,留着他们总是后患,一定要把他们除掉,才能保障秦国的安全。”

当时,苻坚答应了王猛,保证按照他的设计行事。不料,这位清明的君主到晚年却犯了糊涂病,王猛死后不久,他便把王猛的忠告抛到了脑后。

王猛认为前秦的敌手是鲜卑人和羌人,但是苻坚却十分相信从前燕来投奔他的鲜卑贵族慕容垂和羌族贵族姚苌。王猛劝他不要进攻东晋,但苻坚却把东晋当作惟一的敌人,非把它消灭不可。

王猛死后的第三年,苻坚就派他的儿子苻丕和慕容垂、姚苌等带了十几万大军,分兵几路进攻东晋的襄阳。守襄阳的晋将朱序坚决抵抗。秦兵花了将近一年时间,把襄阳攻下来。

苻丕把朱序俘虏了,送到长安。苻坚认为朱序能够为晋国坚守襄阳,是个有气节的忠臣,把他收在秦国做了官。

苻坚接着又派兵从襄阳向东进攻淮南。东晋守将谢石、谢玄率领水陆两路进攻,把秦兵打得一败涂地。

但是,苻坚不肯就此罢休。到了公元382年,他认为准备成熟,又要大举进攻东晋。他在皇宫里的太极殿召集大臣商量。苻坚说:“我继承王位到现在已快30年,各地的势力差不多都平定。只有盘踞在东南的晋国,还不肯降服。现在,我们有97万精兵,我打算亲自带领去讨伐晋国,你们认为怎么样?”

大臣们纷纷表示反对。大臣权舆说:“晋国虽然弱小,但是他们的国主还没犯什么大错,手下还有像谢安、桓冲那样的文武大臣,团结一致。咱们要大举攻晋,恐怕不是时候。”

苻坚沉下脸来,说:“连你也会说出这种丧气的话来,真叫人失望。我有精兵百万,兵器、粮草堆积如山,要打下晋国这样的残余敌人,哪有不胜的道理。”

他的弟弟苻融看见苻坚这样一意孤行,他苦苦劝告苻坚说:“现在要攻打晋国,不但没有必胜的希望,而且京城里还有许许多多鲜卑人、羌人、羯人。陛下离开长安远征,要是他们起来叛乱,后悔也来不及了。陛下难道忘记王猛临终前讲的话了吗?”

苻坚不听,仍然固执己见,京兆尹慕容垂别有用心,劝苻坚伐晋,苻坚大喜过望,认为“与我共定天下者惟有你一人”。于是,伐晋之事决定下来。

公元383年7月,苻坚下诏大举伐晋,百姓每10丁中抽1人当兵,年20以下身体强健者都授羽林郎官号。8月初,苻坚派遣苻融、慕容垂等率步兵25万为前锋,以兖州刺史姚苌为龙骧将军、监督益梁诸州军事。苻坚自率步兵60余万,从长安出发。

先锋迅速占领寿春,直指扬州。东晋政府忙派都督谢石、谢玄等人,率北府兵8万多人迎敌。

秦军虽然号称百万,实际其中大多数是汉人与其他各胡族百姓,不愿为前秦作战,士气很低。而且秦军并未全部到达前线,凉州军队才抵咸阳,巴蜀军队正顺江东下,河北军队刚刚到彭城,真正抵达前线的不过20多万。

苻坚自恃兵多,骄傲轻敌,派东晋降将朱序前往晋营诱降。朱序心怀故国,将苻坚虚实全部告诉晋将,并建议晋军趁秦大军尚未集中,主动进攻。谢石采纳了朱序的意见,派北府将领刘牢之率5000精兵,偷袭洛涧的秦先锋部队。晋军夜袭成功,临阵斩梁成等10将,歼灭秦军15000多人。

东晋大胜后,乘胜水陆并进,屯军于淝水东岸,与秦军隔水相望。11月2日,谢玄派人前往苻坚营中,要求秦兵稍稍向后转移,使晋兵渡河决战。苻坚与苻融打算趁晋兵渡河之机,突然以铁骑出击以打跨晋军,便同意谢玄建议。但由汉人及各族被奴役者组成的秦军不愿再战,听到命令后,一退不可收拾。这时朱序乘机在阵后大喊:“秦兵败了!秦兵败了!”秦军阵势大乱,晋兵乘势渡河猛攻。苻融欲阻止秦军退去,却于乱军之中落马被斩。秦军群龙无首,溃不成军,谢玄乘胜追击,直杀至寿阳城西30里处。秦军溃逃时,听到风声鹤唳,以为是东晋追兵,自相践踏而死者无数。苻坚身中流矢,单骑北逃。

风声鹤唳的典故便出于此,《晋书·谢玄传》:“坚众奔溃,余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淝水之战是南北分裂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决战。这时,东晋存在着北伐的有利时机。宰相谢安本也有北伐愿望,但怕功高招嫉,迟迟不敢出兵,坐失良机。此后,南北双方再无谁能统一。

淝水之战后,苻坚的控制能力下降,前秦的各部族纷纷拥兵自重。公元384年,慕容垂建立后燕,姚苌建立后秦。苻坚领兵平叛,反被姚苌擒杀。此后,曾被前秦统一的北方重又分裂,形成北方十国。

刘裕

“生子当如刘寄奴”,刘裕在两晋南北朝时期算是一个比较圣明的君主。刘裕出生寒门,凭借着军功一步步爬到皇帝的位置,这在以士族为统治基础的南朝皇帝中是惟一的一个。刘裕当大将的时候治军严明,深得将士们的爱戴,即位后又提倡俭朴,改变了自西晋以来的奢靡之风,可谓功劳大大的。

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刘裕早年丧父,家境贫寒。年轻时的刘裕,曾挥汗躬耕于田野,上山砍柴,下泽捕鱼,备尝生活之艰辛。

如果没有公元402年所发生的一次****,也许刘裕将会扛一辈子的锄头,但机会确实摆在他面前了。这年,桓玄叛乱,东晋朝廷派司马元显和刘牢之率军讨伐桓玄。但由于司马元显怯战、刘牢之被收买,桓玄挥师进入建康,从此总揽朝政大权,成了东晋的主宰,刘牢之也随之被杀。

刘牢之死后,桓玄又先后杀害北府将领高素、竺谦之、竺郎之、刘袭、刘秀武、孙无终等人。这时的刘裕在北府军中的资格还不算老,桓玄不但没有杀他,反而起用了他。刘裕后因击破卢循之功,又加官彭城内史,深得桓氏倚重。他不露声色,表面上对桓氏忠心耿耿,暗地里却加紧活动,团结了一大批北府军中下级军官,时刻准备举旗倒桓。

公元403年,桓玄正式即皇帝位。刘裕遂于次年与何无忌、檀凭之等人在京口起兵。桓玄闻知刘裕等举兵反,非常害怕。有人很不理解,问他说:“刘裕等人乃乌合之众,势力微弱,必然不会成功,陛下为何如此忧虑?”桓玄摇摇头,叹道:“刘裕足为一世之雄刘毅家无斗粮之储,而郁蒲却一掷百万何无忌酷似其舅这些人共举大事,怎敢说他不会成功。”

刘裕率军击败桓玄手下的骁将吴甫之,并将吴甫之斩杀。随后乘胜进击,遇到了右卫将军皇甫敷的阻击。檀凭之战败阵亡,只剩刘裕孤军作战,被敌兵层层包围,被皇甫敷差点杀死。正在危急时刻,刘裕的援军赶到,将皇甫敷杀死,刘裕方才得救。桓玄听到两将战死的消息后大惊,一面继续派将出战,一面悄悄预备舟船,准备形势紧急就溜之大吉。

刘裕率军又击败桓谦部队,吓得桓玄率亲信数千人,诈称出战,坐船逃走。刘裕遂进入建康城,派刘毅、何无忌追击桓玄,自己坐镇京师。

刘裕进入建康后,经过一番整顿,使建康民心安定下来。之后,桓玄被刘裕追兵杀死,桓氏之乱遂平。公元405年,刘裕将白痴皇帝司马德宗迎回建康,重登皇帝宝座。公元408年,由于朝臣拥护,刘裕入京辅政,掌握朝廷大权。

公元409年,刘裕率军北伐南燕,很快将南燕消灭,生擒南燕国君慕容超,送至建康斩首。这次北伐南燕的胜利,收复了青、兖广大地区,朝廷内外无不赞颂刘裕的功德。刘裕的功业,此时已经超过祖逖、桓温,他的声望一下子大大提高,朝中再也无人能与他相抗衡了。

这时,刘裕与刘毅产生矛盾,发生战争,随后刘裕在桑蒲州击败刘毅,又乘势将起兵叛乱的卢循、徐道复消灭。刘裕的威望进一步提高,遂有代晋自立之心。这时,在桑落州遭惨败的刘毅见刘裕得胜而归,威望大增,自己却毫无建树,便增添了怨恨之情。于是起兵,反对刘裕。刘裕立即派手下的两员得力战将王镇恶、蒯恩为前锋,讨伐刘毅。王镇恶与蒯恩很快击败刘毅,逼得刘毅兵败自杀。

刘裕又亲率大军,先后剿灭诸葛长民、司马休之、鲁宗之、谯纵等江南的割据势力,平定江南。

随后,刘裕开始实践他收复中原的抱负。公元416年,刘裕亲率大军北伐后秦。

北伐大军分四路挺进,一路由王镇恶、檀道济率领步兵自淮、泗进取许昌、洛阳一路由沈林子、高遵考率领水军,与王镇恶等配合,由汉水经荥阳石门入河一路由沈田子、傅弘之率领,径取武关一路由王仲德率领水军,由桓公渎自淮入泗,自泗入清、济,自清入河。刘裕自己率领主力,也走王仲德这条路线。

公元417年,刘裕率主力先下洛阳,又抵潼关,破魏败秦,直逼长安。刘裕率主力到了潼关,命王镇恶攻打长安。王镇恶使出破釜沉舟之计,率军来到渭桥,令将士吃饱之后,便弃船登岸。王镇恶激励将士道:“诸位家都在江南,这里是长安城北门外,离家万里,而船只衣粮全已随流而去,岂有求生之计!惟有死战,可以立大功,不然,谁也别想活着回去!”众人听后,莫不踊跃争先,很快攻陷长安,姚泓率妻子、群臣出降。后被送至建康斩首。后秦遂亡。

这时,从京城传来刘穆之病亡的消息,刘穆之死后,京师空虚,有大权旁落的危险,再加上将士久役思归,所以刘裕决意东归。

这次北伐后,刘裕威望大增,人心莫不归附。刘裕便加紧了篡位自立的步伐。因为有谶语说:“昌明之后尚有二帝”,所以他想在司马德宗之后再立一帝,以应“二帝”之语。随后,刘裕便指使亲信害死白痴皇帝司马德宗,立司马德文为帝。

这时谶语已经应验,刘裕便迫不及待地想当皇帝了。

公元420年,文武百官得到刘裕的授意,纷纷上表要求皇帝司马德文禅位,司马德文被逼无奈,只得宣布禅位,刘裕随后登基称帝,建立刘宋。即位后,刘裕下令赦免因逃避兵役、租税而流亡者;在限期内还家者,可以减租布二年;人民拖欠政府的诸种债务,不再收取,这些措施,得到人民的欢迎。

公元422年,刚当了两年皇帝的刘裕病重,便将太子刘义符叫到跟前,嘱咐说:“檀道济虽有谋略,但无远志,徐羡之、傅亮二人忠心耿耿,不会叛逆。只有谢晦一人,他经常随我北伐,有谋略而又有心机,你即位后,一定要堤防此人。”然后又将下诏说:“如果大宋日后有小皇帝登基,那么朝政都要委托给宰相,皇太后不得临朝。”刘裕又任命徐羡之、傅亮、谢晦、檀道济为顾命大臣,铺佐幼主。把后事的安排妥当之后,刘裕终于闭上眼睛,驾鹤西去。

萧道成

由于宋武帝刘裕的继母为萧氏,故萧道成父亲得以在刘宋为官,且因军功屡迁。萧道成也由此走上了通往帝位的坎坷之路。

公元465年,南朝宋明帝在前废帝刘子业被杀后即位,统治集团内部立即爆发了一场大混战,一方是以晋安王刘子勋为首的孝武帝系诸王,另一方是以明帝为首的文帝系诸王。四方州郡大多举兵应晋安王刘子勋,明帝势单力薄,形势危急。

此时的萧道成步步高升,到明帝初年,已官至右军将军。经过多年征战的锻炼,他不仅具备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和指挥才能,而且成为了一名目光远大的谋略家。在宋皇室内部爆发的这场大规模混战中,他审时度势,坚定地站在明帝一边,被授以辅国将军,前去讨伐叛军。明帝平定四方之乱后,萧道成与其他忠于明帝的将领迅速崛起,成为国家的重臣藩将。

在明帝末年针对权臣的大屠杀中,萧道成都机智的避开了杀身之祸,最后还被明帝命为托孤大臣。

公元474年,江州刺史、桂阳王刘休范起兵,直逼京师。萧道成见朝中大臣无人敢应战,认为这是一个谋权并树立威信的好机会,于是自告奋勇,请命出战,率军经几次大战,终于平息叛乱。此后,萧道成名声鹊起,与袁桀、褚渊、刘秉一起,轮流入值决事,被称为“四贵”。从此,萧道成逐渐掌握了朝政。

刘昱凶狠残暴,以杀人为乐,朝廷内外人不自保。萧道成因功高权重而遭其嫉恨,几次险遭杀害,故深为忧虑,遂起废立之心。那些不满刘昱的人纷纷投靠萧道成。

公元477年农历七月七日晚,刘昱被杀后,王敬则立即跑到萧道成的府上,大喊“开门”,并向萧道成报告说刘昱已被左右杀死,速请萧道成入宫主事。萧道成听后仍不敢开门,害怕是刘昱设计骗他。王敬则急了,隔墙把刘昱的人头扔进去,萧道成这才换上戎装,骑马直奔皇宫。

天一亮,萧道成以太后令召袁桀、褚渊、刘秉入宫商量大事。用武力逼迫3人不再管理朝政,于是萧道成尽掌刘宋朝政大权。此时,萧道成已有代宋自立的野心,他开始为篡位事宜进行准备。他首先要做的,就是镇压荆州刺史沈攸之和袁桀等人的起兵反对,清除所有反对势力。平定沈攸之叛乱后,萧道成又将黄回杀死。从此以后,萧道成的主要反对派就全部被消灭了。

萧道成要代宋称帝,就需大量网罗有识之士和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时贤参赞大业。萧道成首先重用的就是出身琅邪王氏的王俭、王僧虔、王延之等人。除琅邪王氏外,萧道成还很看重在江南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另一支世族高门谢氏。

萧道成还利用一切手段争取褚渊的支持。一次,他到褚府造访,说了一大套闲话后才道:“我做了一梦,梦到我应得官。”褚渊答:“萧公刚加太尉、都督,恐怕一二年间不容移官,况且吉梦也未必应在旦夕。”见褚渊不答应,萧道成无奈而归。后来,亲信们摸准褚的脾气施压,褚才不敢反对。

公元479年,萧道成终于代宋称帝,建立南齐。

萧道成即位后,颇为踌躇满志。为了稳固基业,萧道成广开言路,要群臣议政,大臣们有的建议废除宋时苛政细制,有的建议停止讨伐交州,有的建议减免宋时的苛捐杂税,限制贵族富民封略山湖侵渔百姓等等,百官热烈上言,萧道成皆加以褒赏,并根据百官的建议一一加以解决。

针对宋奢侈浪费之风,萧道成特别强调节俭。一次,他发现主衣库中有玉导,很不高兴,马上命人击碎。又命人翻检有何异物,凡认为能助长豪华奢侈风气的,全部销毁。

公元482年,这位一生叱咤风云的南齐开国皇帝逝世,终年56岁。

魏孝文帝

魏孝文帝姓拓跋(后改姓元),名宏,生于献文帝皇兴元年(467),卒于太和二十三年(499),因死后谥号为“孝文皇帝”,庙号“高祖”,故史书上通常称之为“孝文帝”或“高祖”。

孝文帝3岁时即被立为皇太子,5岁时,父亲献文帝让出皇位,自居太上皇。10岁时,太上皇去世,国家大事由祖母冯太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裁决。冯太后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女人,孝文帝初期的一些改革活动,如班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的实行,均与她的支持和帮助密不可分。

太和十四年(490)九月,冯太后去世,24岁的拓跋宏于第二年亲揽朝政,独立自主地处理所有国家大事。他掌权之后,立即着手迁都洛阳。

北魏自建国以来,就定都于平城(今山西大同),经过近百年时间,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上,由于鲜卑族原来一直过着游牧生活,靠掠夺为生定居以后,尽管统治者也采取一些鼓励耕种的政策,但终因平城地处边塞,气候寒冷,变化无常,农业生产条件较差。随着人口日益增加,粮食供应时常发生困难。军事上,由于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势力日渐强盛,平城常受到其威胁和骚扰,极不安全,对于经略力量较弱的南朝,又觉得过于遥远,鞭长莫及。政治上,为了巩固统治,他们需要进一步消除已经缩小了的民族界限,实行汉化政策,但旧都平城,保守势力顽固,推行汉化政策的阻力很大。所以,为了把改革事业深入下去,必须迁都中原。

但是,魏孝文帝知道,迁都是一件大事,必然会遇到守旧大臣的反对。于是他把文武大臣召集起来,假称要调兵遣将攻打南齐。太和十七年(493),魏孝文帝亲率30万大军,进驻洛阳。此时,正值深秋季节,阴雨连绵,道路泥泞,士卒十分劳累,随行大臣也叫苦不迭。孝文帝戎服执鞭,御马而出,下令军士继续前进。群臣跪在马前,苦谏不可南伐,孝文帝说:“讨伐南齐的大计早已确定,现在大军就要挥师南进,你们还想干什么?”群臣依旧苦谏,孝文帝又说:“现在兴师动众,非同小可。如果不能成功,如何向后人交待?不南讨,便迁都。列卿们赞成吗?赞成的站在左边,不赞成的站在右边。”群臣虽然不愿迁都,但更不愿攻打南齐,因而不约而同地都站到左边去了。这样,迁都之事便定了下来。接着,孝文帝一面派大臣李冲等人营建洛阳,一面派拓跋澄回平城,向留守的贵族传达迁都的决定。第二年,北魏的都城正式迁到洛阳。

此外,孝文帝还采取了其他一些措施,如禁鲜卑服,禁鲜卑语,建立门阀制度。

魏孝文帝所采取的这些改革措施,在推行中遇到很大的阻力。太和二十年(496),孝文帝到嵩山巡视,太子拓跋恂因不习惯洛阳的炎热气候和宽大的汉服,趁此机会率领亲信准备逃回平城。孝文帝获悉之后,立即将太子囚禁起来,对群臣说:“大义灭亲,古人所贵。太子恂违背父命,叛逃北方,这样大的罪恶,如不除去,就会造成国家的祸害!”于是废掉太子,后来又派人用药酒将其毒死。

孝文帝比较关心老百姓的生活疾苦,他经常到民间进行调查和访问,尊重老人,有时还赏赐给他们食物和钱财。对因穷困而娶不起妻子的人,就将宫女赏给他们做妻子。一旦出现灾荒,他一面反省自己治国的过失,一面下令开仓赈灾,有一次一下就救济灾民70多万。在行军打仗的途中,他能与士兵同甘共苦,对生病的士兵问寒问暖甚至在下雨的时候,去掉自己遮雨用的盖布,跟士兵们一起淋着雨前进。

在生活上,孝文帝对自己的要求比较严格,他常穿粗布衣服,骑没有鞍子的马。有一次,有人溜须拍马,建议他修复景阳山,他说,过去魏明帝就是因为奢侈而失败的,这个教训我要永远记住,决不能奢侈腐化。他还告诫自己的亲属不要仗势欺人、骄横无理,不要奢侈腐化,更不要过多饮酒。由此可见孝文帝比较注意约束权贵。

孝文帝志向远大,自亲政以来,念念不忘进军南齐,统一全国。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他三次亲自率兵攻打南齐,然而,由于南伐的时机尚未成熟,带兵将领无能,再加上孝文帝的指挥不当,三次南伐并未取得什么显著成果,反而造成北魏政权内部矛盾重重,影响了国家实力。太和二十三年(499)4月,孝文帝病逝于南伐途中,年仅33岁。

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各族的封建化和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大融合,对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因此,拓跋宏不愧为鲜卑族杰出的改革家。

同类推荐
  • 乱语公子

    乱语公子

    李峰穿越到唐朝后,本想大干一场,却发现自己穿越的这个主角居然是个神经病,从此开始了一段啼笑皆非的逆袭历程。
  • 也是历史:一本周刊20年的中国记忆

    也是历史:一本周刊20年的中国记忆

    本书是对共和国近20(1989~2008)年来,与普通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当年的被普遍关注的一系列事件,例如89年的民工潮、90年的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三陕工程开工、气功热潮、香港和澳门的回归、98抗洪、企业职工下岗、美国袭击中国使馆案、“远华走私案”、高教收费、SARS等重大事件的一种历史性回顾。作品均选自当年的《新世纪周刊》的现实报道,具有及时性、准确性等新闻特点,不仅对当时的人们给予一种信息传播、思想讨论的时代意义,对今天的我们同样具有一定的深思、回顾与纪念意义。
  • 纯粹的爽文

    纯粹的爽文

    沈洋看小说的时候,总能看到很多读者说作者灌水,比如一篇历史小说,作者描述了那个时期的食物或者服饰,就有人说好水啊,没有干货。沈洋觉得深以为然,小说不就是看爽嘛,说那么多废话干嘛,什么人物描写,环境描写,风景,人文,毫无必要。“简直浪费时间!完全不够爽!”
  • 药鬼子

    药鬼子

    一个国家的痛苦回忆。一个民族品牌的百年兴衰沉浮。一个从民国到改革开放之间的商道传奇,一个铁骨男人甚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烽火中不屈的信念。国恨、家仇、私怨、荣辱,一切从这里开始——药鬼子
  • 76号特工总部

    76号特工总部

    本书为大众学术著作。既保持了严谨的学术态度,又让我们大多数人看得懂,看得轻松,觉得有趣,有料。作者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副馆长,在写作本书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原始材料,尤其是从一些当事人的回忆录、日记、电文中寻找蛛丝马迹。比如《周佛海日记》、陈公博《八年来的回忆》、《戴笠自述》,等等。这些材料有的公开发表过,有的是作者在台湾“国史馆”查阅档案所得,此前没有公开发表,对研究人员而言犹为珍贵,如《汪兆铭史料》(典藏号118-010100-0018-039)、《戴笠史料-戴公遗墨》(典藏号144-010106-0003-028)、《周佛海致汪精卫电》(典藏号118-010100-0032-068),《李士群致汪精卫电》(典藏号118-010100-0017-033)等等。
热门推荐
  • 春风吹又生

    春风吹又生

    丈夫晚归,严玉接到小三添加自己的微信消息。夫妻间爆发矛盾冲突,无业主妇逆袭成为职场丽人。丈夫不愿离婚,乐观自信的严玉想明白生活的真谛,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 快穿之逆袭女

    快穿之逆袭女

    无cp 注:女主绝不傻白甜强者之路——注孤生。且看她快穿之路之茫茫。打得了怪兽,捉得了鬼,虐得了渣渣,踢得了渣男:装得了萝莉(暴力萝莉)扮得了蜀黍:卖得了萌,耍得了帅:……脸…可要可不要是终身代语.永远耍酷永远装嫩永远不知好歹。
  • 殇绫

    殇绫

    世界上最可悲的就是知道自己的命运,知道自己死亡准确时间,玳绫试图更改自己的命运,却因为玳雪的到来失去对生的希望,生活的一次一次给玳绫希望却又一次次得把玳绫打击的体无完肤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圣金刚

    大圣金刚

    额滴师父是八百万斗神将中战功第一、勇力第一的阿修斗罗!额滴师姐是南明离火之精、太古凤凰之种的离鸾!额滴娘是帝释天第一王后舍脂!额滴爹……额滴爹是神秘人!额?俺是一只小金刚~
  • 斩天见日明

    斩天见日明

    剑开两刃,死中求生。挥剑决浮云,斩天见日明。这世上有无情剑,亦有有情剑。有活人剑,亦有死人剑。但剑究竟是什么,还需要人亲身体会才能知道。所以我来到这世上,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剑与剑客,只是为了搞明白我为何拔剑。
  • Tfboys的海妖之恋

    Tfboys的海妖之恋

    三个海妖和Tfboys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敬请期待!
  • 谋宠

    谋宠

    她不过是好心扶了一个老爷爷过马路而已,为什么到头来搞得自己小命不保?一梦醒来,她成为将军府的三小姐,为什么身边总跟着一只阴魂不散的王爷?这位王爷,我们好像不是很熟吧,拜托你不要随便动手动脚,某王爷邪魅一笑,反正早晚都是我的王妃,提前洞房都是可以的。这位王爷,拜托你捡一捡碎成渣的节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