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澶渊之盟后,真宗有一次与辅臣谈论五代历史,说:“冯道历事四朝十帝,依阿顺旨,以避患难。为臣如此,不可以训也。”(《长编》卷六五)开始对冯遭作出新的评价。天禧元年(1017),宰相王旦病死。社会上评论王旦:“逢时得君,言听谏从,安于势位,而不能以正自终,或比之冯道云。”(《长编》卷九〇)显示人们认为王旦晚节不终,就像冯道一样。仁宗明道元年(1032),下令录用冯道和王朴的后裔为官(《长编》卷一一一)。王朴也是五代的名臣,后汉时状元,后周历任枢密使等职。此后,由于范仲淹等名士大力提倡气节,对历史人物也完全以新的观点进行评价。欧阳修在重编五代史(《旧五代史》)时,将冯道列入“杂传”,又在传序中对冯道进行评价。他说:“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又说:“予读冯道《长乐老叙》,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从而知也。”把冯道视为“无廉耻”之徒。皇佑三年(1051),冯道的曾孙冯舜卿进呈冯道的官诰二十份,希望朝廷录用为官。仁宗一改明道元年的态度,对辅臣说:“道相四朝,而偷生苟禄,无可旌之节。所上官诰,其给还之。”(《长编》卷一七一)认为冯道“偷生苟禄”,不忠不义,没有值得表彰的气节。
宋神宗时,王安石在神宗面前称赞冯道“能屈身以安人,如诸佛菩萨之行”。唐介反驳说:“道为宰相,使天下易四姓,身事十主,得为纯臣乎?”王安石答道:“伊尹五就汤,五就桀,正在安人而已,岂非纯臣乎?”以伊尹为例,认为只要能安定百姓,就可算作“纯臣”。唐介又说:“有伊尹之志则可。”王安石听后“色变”(《永乐大典》卷二九九九《人字》引张师正《倦游录》)。司马光则痛斥冯道为“不忠”之臣,说:“忠臣不二君,贤女不二夫。……彼冯道者,存则何心以临前代之民,死则何面以见前代之君?自古人臣不忠,未有如此者。”进一步指出五代时人们不以冯道等人“失节”为耻的原因说:“庸愚之人,往往犹称其智。盖五代披攘,人主岁易,群臣失节,比踵于朝,因而誉之,欲以自释。”他担心“后世以道所为为合于理,君臣之道将大坏矣”(《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七三《史赞评议?冯道为四代相》)。
南宋时,对冯道的评价始有定论,即完全否定其业绩,视为奸臣叛贼。其中以高宗时学者范浚为代表。范浚在所撰《五代论》中说:“五代之乱极矣,凡八姓十有二君,历四十余年,干戈战伐,殆无宁岁。其间悖逆祸败,自古未有若是其烈,而兴灭起废,亦未有若是其亟者也。”冯道生活其间,不管王朝更替,照样高官厚禄,还“著书自陈更事四姓与契丹所得阶、勋、官爵以为荣。呜呼!有臣如此,唐与晋、汉安得不亡乎?”范浚还指出,像冯道之类“腼颜于梁,于唐,于晋、汉、周者,皆倾巧乱人,谋身卖国”(《香溪集》卷八)。把冯道看成个朝秦暮楚的无耻之徒。
四、旌表义门的用心
义门是指尚义的家族或家庭。在宋朝,主要指世代聚居共财的家族,少数指崇尚孝义而得到朝廷表彰和社会赞誉的家庭。《宋史·孝义传》载有世代聚居共财而获朝廷旌表的58个家族,其余为被朝廷旌表门闾的孝子和孝妇的家庭。
唐末以后,以血缘为纽带的门阀士族宗族组织完全崩溃,族人星散,封建宗法关系松弛。入宋后,地主阶级逐渐利用农村公社的残余,重新建立新的封建家族组织。新的家族组织主要采用聚居而不同产(即存在族人私有经济)的方式,这种方式在全国占大多数。另一种是世代聚居而同产的方式,这种方式只占少数。宋朝统治者大力提倡而加以旌表的往往是后一种封建家庭组织。
宋太祖和太宗时,每逢地方官府申报“数世同居”者,朝廷“輙复其家”,即免除其家族的赋役,同时“旌其门闾”。这些家族在五代十国社会动乱的年代,因其凝聚性而安身保命,且延续至北宋,显示出它顽强的生命力。《宋史·孝义传》记载这一时期受到朝廷表彰的义门有19家。真宗时,有35家。仁宗和徽宗时,各有1家。南宋时,有2家。
以上58家义门中,最有影响的有江西德安(今属江西)义门陈氏和南康军建昌(今江西永修西北)义门洪氏。陈氏在唐僖宗时已被“诏旌其门”,南唐时立为义门,免除徭役。此时,江州长史陈崇为其族长,“持家有道,敦规有礼,室无私财,厨无别馔”。宋太祖开宝初年(968),到陈昉为族长时,已13世同居,长幼700口。“不畜婢妾,上下姻睦,人无间言”。一日三餐,全部在大食堂吃饭,未成年人另桌。建造书楼,“延四方之士,肆业者多依焉”。在陈昉家族的影响下,“乡里率化,争讼稀少”。仍免徭役。太宗时,又免杂科。淳化元年(990)陈兢为族长,“常苦食不足”,太宗下诏本州岛每年贷米2000石。至道初(995),派内侍至德安赐“御书”。内侍回京,回报太宗说陈氏“孝友俭让,近于淳古”。太宗曾与近臣谈论陈氏,参知政事张洎说:陈氏“家族千余口,世守家法,孝谨不衰,闺门之内,肃于公府”。太宗“以远民义聚,复能固廉节,为之叹息”。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赐其族长陈旭为江州助教。仁宗天圣元年(1023),全族2000口,族长陈藴年八十,且“有行义”,江州申报朝廷。仁宗说:“良民,一乡之表,旌之,则为善者劝矣。”特赐陈藴为本州岛助教(《长编》卷一〇一)。陈藴病死,其弟陈泰继为族长(《宋史·孝义传·陈兢》)。为保证家族的常盛不衰,陈氏家族有不少男子参加科举考试,博取一官半职。庆历四年(1044),陈氏家族共3700多口,其中应举者403人,“郎署之在朝者,琛、逊而下十有八员,当要路而居刺史、司马、参军、县令者,珪、俦而下二十有九员”。同年,“家长以食者太多,义门地窄,诸庄粮供寓远,拨遣一千四百余口往黄州庄舍就食”。开始将近三分之一的族人分往外地。但到嘉佑三年(1058),这支族人“思时节归侍违远,聚会失期,似亏义气,告乞归宗”。于是回到故里,在德安的东冲建小屋500间,称“黄州庄回归院”(《义门陈氏宗谱·分居封官记》,民国三十六年丁亥重修本,第49页)。嘉佑六年,陈氏宗族已达3900多口。大臣文彦博、包拯等论陈氏家族在“朝野太盛”,仁宗命江西转运司官属谢景初、德安县令穆恂、湖口镇巡检官范彬等“车马拥门,监护分析,岂容忤旨抗拒”!第二年,经议定,将“知”、“守”、“延”、“继”等排行者“别号分派”,共291庄,分迁川、浙、广、福等路。在“分析”后,各分支的“家长”议决:“今奉分之后,祖宗之庄虽析,子孙之心莫二,仍效前人规确凛义方之训,往来无间,音问莫疏,长幼必识,尊卑必辨。”又说:“自一庄至众庄,惟以义相继,不以各处一方,遂堕数百年之义风,则今日一义门,后日千百其义门又此始也。”(同上《义门分庄记》)
南宋初,陈氏家族遭遇兵火,“家属离散”。从高宗建炎间算起,到宁宗嘉定五年(1212)进士、族长陈炎及及孙子,不过7代同居,100多口。该族仍然“自幼至长,不蓄私财”。江州申报朝廷“乞加旌表”。宁宗手书“真良家”三字赐之,并下诏“特赐旌表门闾,仍令长吏致礼”(《宋会要辑稿》礼六一之一三)。
建昌义门洪氏,宋太宗时洪文抚为族长,已“六世义居,室无异炊”。洪文抚的曾祖洪谔,曾任唐朝虔州司仓参军,“子孙众多,以孝悌著称”。洪文抚在所居雷湖之北创建书舍,招来学者读书。至道间,建昌军将洪氏家族的义行申报朝廷。太宗派内侍带“御书”100轴专程赐给洪家。洪文抚派弟洪文举赴京进贡土产,表示谢恩,太宗又将“飞白”书“义居人”一轴为赠,还授洪文举为江州助教。至道三年(997),下诏“表其门闾”。从此,洪氏家族每年派遣子弟进贡土产,朝廷“必厚赐答之”。洪文抚兄之子洪待用,真宗咸平三年(1000)登进士第,历官至都官员外郎(《宋史·孝义传·洪文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