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44900000002

第2章 序幕(2)

杜威夫人对胡适的臧否也是一针见血。他是不会让家事或任何其他事妨碍他的事业的。早在留美的时候,胡适就秉持“无后主义”了。后来他结了婚,而且连生了三个孩子,但是他的哲学信念,从来就认为妻子、孩子都是“事功”的障碍。他在1914年9月7日的《留学日记》里说:

吾所持“无后”之说,非欲人人不育子女也,如是则世界人类绝矣。吾欲人人知后之不足重,而无后之不足忧。倍根[培根]曰:“有妻子者,其命定矣(绝无大成就矣)。盖妻子者,大事业之障碍也,不可以为大恶,亦不足以为大善矣。天下最大事功为公众而作者,必皆出于不婚或无子之人,其人虽不婚无后,然实已以社会为妻为子矣。”(见《婚娶与独处论》)

又曰:

“吾人行见最伟大之事功皆出于无子之人耳。其人虽不能以形体传后,然其心思精神则已传矣。故惟无后者,乃最能传后者也。”(见《父子论》)

此是何种魄力,何种见地!吾国今日正须此种思想为振聩发聋之计耳。吾尝疑吾国二千年来,无论文学、哲学、科学、政治,皆无有出类拔萃之人物,其中最大原因,得毋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言欤?此不无研究之价值也。

胡适好夸言“无后主义”,但他从来没有说过“无妻主义”或独身主义。这一点是很值得注意的。换句话说,胡适的“无后主义”不是以“无妻主义”作为先决条件。即使他跟江冬秀成婚,也是因为这桩婚事是母亲替他做主的,他不忍违背。就像他对韦莲司所说的:“我有一个很好、很好的母亲,我的一切都是她赐予的。”②新婚之后他在信中告诉他的叔叔兼挚友胡祥木:“吾之就此婚事,全为吾母起见,故从不曾挑剔为难(若不为此,吾决不就此婚,此意但可为足下道,不足为外人言也)。”但我们还是不能轻信他在这封信里接着所说的话:“今既婚矣,吾力求迁就,以博吾母欢心。吾所以极力表示闺房之爱者,亦正欲令吾母欢喜耳。”这封信写于1918年5月2日。然而,在写这封信之前的一个半月以前,也就是3月17日,他有一封以胡适的风格来说,相当缠绵的信给江冬秀:

你为何不写信与我了?我心里很怪你,快点多写几封信寄来吧!今夜是三月十七夜,是我们结婚的第四个满月之期,你记得么?我不知道你此时心中想什么?你知道我此时心中想的是什么?

我昨夜到四点多钟始睡,今天八点钟起来,故疲倦了,要去睡了。窗外的月亮正照着我,可惜你不在这里

胡适在新婚燕尔之后,只身北上,留下新婚的娇娘在家乡上庄。依依不舍的他,写过好几首胡适体的艳诗给江冬秀。比如《新婚杂诗》第五首:

十几年的相思刚才完结,

没满月的夫妻又匆匆分别。

昨夜灯前絮语,全不管天上月圆月缺。

今宵别后,便觉得这窗前明月,

格外清圆,格外亲切!

你该笑我,饱尝了作客情怀,别离滋味,

还逃不了这个时节!

又如他在北上旅途中写的《生查子》:

前度月来时,你我初相遇。相对说相思,私祝常相聚。

今夜月重来,照我荒洲渡。中夜睡醒时,独觅船家语。

换句话说,不管后来胡适跟江冬秀的关系如何,不管他后来一生中有着诸多的“星星”与“月亮”,江冬秀曾经是他“灯前絮语”、“相对说相思”、“中夜睡醒时”、“窗外的月亮正照着我,可惜你不在这里”的相思的对象。

胡适有他的爱欲,而且有他恣纵爱欲的高招。然而,这跟他的“无后主义”是不相冲突的。爱欲与生殖无关,后者只是“无心栽柳柳成阴”的意外。从这个角度来说,胡适的思想是相当现代的。他在生了祖望以后所写的《我的儿子》,把这个“无后主义”并不需要摒除爱欲的思想表达得再清楚不过了:

我实在不要儿子,

儿子自己来了。

“无后主义”的招牌,

于今挂不起来了!

譬如树上开花,

花落偶然结果,

那果便是你,

那树便是我。

树本无心结子,

我也无恩于你。

但是你既来了,

我不能不养你教你,

那是我对人道的义务,

并不是待你的恩谊,

将来你长大时,

莫忘了我怎样教训儿子:

我要你做一个堂堂的人,

不要你做我的孝顺儿子。

结婚生子以后的胡适有了家累。然而,就像杜威夫人所洞察的,胡适“是不会让家事或任何其他事务去妨碍他的事业的”。对胡适来说,事功诚然第一。但事功与爱欲并不必然是互相矛盾的。事功与爱欲可以并行不悖,只是必须能拿捏其间的轻重缓急。就像他对陈衡哲所说的:“Love只是人生的一件事,只是人生许多活动之一而已。”1921年9月16日是中秋节。胡适在日记里回想他几年前在《四月二十五夜》里描写的月亮:

多谢你殷勤好月,提起我过来哀愁,过来情思。

我就千思万想,直到月落天明,也甘心愿意。

怕明朝云遮密天,风狂打屋,何处能寻你?

然而,好不煞风景的他,从中秋之月,急转而下,硬是要插一句按语:“行乐尚需及时,何况事功!何况学问!”③这就是胡适及时行乐但不忘事功的人生哲学的最佳写照。

正由于胡适能及时行乐,又不忘事功,所以他才能在成功之余,有他灿烂的一生。胡适从1917年回国以后,一跃而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在往后的十年里,他如日中天。他在中国文化思想界的影响力,一直持续到1930年代。就像我在《璞玉成璧》的《前言》里所说的,“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能带领一代风骚、叱咤风云、臧否进黜人物者,除了胡适以外,没有第二人。作为一代宗师,他订定了当时中国史学、哲学、文学研究的议题、方法和标准;作为白话文学的作者和评论家,他不只是推行了白话文,还从根本上规范了新文学的技巧、形式、体例与品味;作为一个政论性杂志的发行人、主编、撰稿者,他塑造了舆论;作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最具影响力的董事,他透过拨款资助,让某些特定的学科、机构和研究人员得以出类拔萃,站在顶尖的地位。”

作为叱咤风云的一代宗师,胡适又是一个处世圆通、人见人爱的社交明星。1934年的《中国评论》(The China Critic)发表的一篇《胡适小传》形容得很好。这篇小传的作者说,胡适不是一个骑士,却有骑士的风范。在施展那些无关痛痒但又绝对必要的“轻声细语”(airy nothings)的艺术上--它讨人喜欢,特别讨女士的喜欢--胡博士是个大师。他就是有本领让任何人跟他在一起都感到自在。他可以对高傲的人假以辞色,让他们飘飘然,仿如身在云端;他也可以平等地对待笨伯,让他们觉得自己还颇伟大的。

这篇小传的作者是温源宁,他说:胡适是一个多方面的人物,说他是哲学家、时论家、社交明星都正确。然而,单独使用,它们都只能说明胡适的一个面相,不足以彰显出他的多面性。这篇小传表示,要概括胡适,最贴切的字眼莫过于18世纪所特有的“哲人”(philosophes)。他说胡适就像伏尔泰(Voltaire)、达兰贝尔(D’Alembert)[1717-1783,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霍尔巴赫[Baron d’Holbach, 1723-1789,“百科全书派”成员之一]、爱尔维修[Claude Adrien Helvétius, 1715-1771,法国哲学家]、狄德罗(Diderot)、边沁(Jeremy Bentham)那些“哲人”一样:

他们都既有那么一点儿入世者的气味,也有那么一点儿学者的气息,还有那么一点儿干才的气象,更有那么一点儿哲学家的韵味。他们对宇宙的格局都有自己的定论;他们下笔都充满着干才所特有的乐观与自信;他们分析天地间林林总总的题材,笔调既权威又条理分明。不论对错,他们都有宣扬自己主张的勇气。在这群“哲人”里,胡博士绝对不是敬陪末座的一个。而在中国,我不相信他不会是独一无二的当代特例。

同类推荐
  • 解密北京大案

    解密北京大案

    一鹤的法制纪实作品名声越来越大。最近的一个例子是他关于某演艺圈名人案件的报导,引起湖北与广东两家大刊编辑的争抢,以致他不得不承诺为放弃的一家另写两篇稿子才算平息。从《名幻杂志》为一鹤同志做责编大概有十个年头了罢。这其间,文坛中太多起承转合,波诡云橘了。而一鹤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由一个青涩的山东汉子,成长为深具洞察力的法坛卫士。人类灵魂工程师,自有其独特的理想与追求。
  • 我的富士康日记

    我的富士康日记

    又是一年的年末,我闲下来,整理一下尘封书柜的日记,发现当年的一段富士康工作经历,回忆进厂的前因后果,里面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在我的日记上,演了一遍电影。年轻轻的生命,活生生地装进罐头瓶,每天重复着枯燥的工作,找不到存在的价值;没有物质的基础,找不到感情的寄托。每个人的努力,每一声的呼救,都在时时提醒着我,不要忘记他们。我想把那段日记整理出来,和大家分享,也希望今天还奋斗在各个工厂里的朋友们,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只是文中人物,不可对号入座。
  • 对错都是为了爱

    对错都是为了爱

    30多个故事,30多种不同的人生,30多次直面爱与生命的本质后才得到的透彻感动。在这本书里,历尽世事的刘墉不再传授如何披着铠甲识破假丑恶,反而用一双慧眼和一颗柔软的心,来帮我们认识被淹没在日常琐碎生活中的爱的面目。明明可以有更“精明”的选择,却义无反顾地选了“愚蠢”的那一项;明明爱本身一点也不公平,却从未想过舍弃;明明在心里深爱了一辈子,却无法说出一句简单的“我爱你”……在爱里,我们每个人都不那么聪明,却因为不聪明而幸福着。刘墉用朴素而干净的文字让我们明白,在爱里,不只是爱的形式没那么重要,就连对错都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一颗颗真挚的心。
  • 唐代小说史

    唐代小说史

    《唐代小说史》以时代为线索,系统地考察了唐代小说的兴起、繁荣和衰落,详尽地介绍了唐代前期、中期、后期和五代十国时期小说集的主要内容和艺术成就。并在附录部分考察了唐代小说的文献情况及“诗笔”和“诗文小说”在唐代小说中的兴衰。该书资料扎实,考辨精审,论述精湛,是研究唐代小说的上乘之作。
  • 中国文学原型论

    中国文学原型论

    为一部系统阐述中国原型理论的专著。作者所提出的中国文学有抒情和叙事两种原型体系等一系列学术观点,至今仍具有原创性和新颖性。作者在新的历史视域和理论高度对本书进行了全面修改。
热门推荐
  • 帝女归

    帝女归

    一代帝女,却落得尸首无存;再度归来,定要保护至亲,手刃仇人。
  • 苍澜志

    苍澜志

    龙王之位空缺,世界纷争,奇遇,战乱,争夺,神秘的圣境,悠长的长生河,科技的咆哮,国家的灭亡,秩序被混沌碾压,人们正盼望着新的龙王,带来新的希望....
  • 阿芍你乖

    阿芍你乖

    人间界与妖界秩序链终于生锈了,各族小妖纷纷来人间串门求包养,唯独一只乌鸦精带着一树精言行诡异。“阿芍,阿芍,你盯着人家梅花鹿妹妹做什么呐?”“嗯......当然是人家貌美忍不住贪赏两眼啦?”“哦哦......那你把口水擦擦。”......修为尚浅的小妖小仙自是看不出这只乌黑发亮的乌鸦有什么特别,可是当一神风飒飒美男子拿着一画像带着一帮九重天外的上神逐敲各家妖窝的时候......“你可否见过这位女子?”众妖唏嘘,那不就是那傲娇乌鸦化了人形的鸟样嘛~~阿芍,你乖,好不好?
  • 渊渊

    渊渊

    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谁说凡人不如仙?既生而为人,又何苦羡艳鬼神?求仙拜佛,自视甚微,坐忘长生又如何?一介凡人,如何不能布衣长剑逍遥于世?我自狂歌,飞扬跋扈,上畅九垓,下坼八埏!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消磨;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独酌。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
  • 命定之人命定的抉择

    命定之人命定的抉择

    为了天空树,亦篱从小便失去了母爱,为了坚持心中的信仰,为了守护所爱之人,亦篱选择了与族人和母亲的对立面,开始了一场与命运的斗争。
  • 大理石色的爱

    大理石色的爱

    军舰如脱缰的野马一样在海上驰骋,江硕民和海伦拿着望眼镜看着远方,然后互相对视起来,江硕民笑了笑,把海伦紧紧的抱在了怀里……
  • 荒岭惊魂

    荒岭惊魂

    位于一个人迹罕至的山岭的一个人烟稀少的小镇,这里是本国犯罪率最高的地方,居民们心怀鬼胎,命案频发的背后隐藏着诸多秘密,牵扯出一桩桩惊天黑幕,真相扑朔迷离,死亡人数不断上升。
  • 冯玉祥在西北

    冯玉祥在西北

    本书展现了冯玉祥将军在我国西北地区从事军事、政治活动的历史足迹。包括:初到西北、首次督陕、派兵入甘、固甘援陕、解围西安等。
  • 美食猎人:食之旅

    美食猎人:食之旅

    带着对新生的向往,开始另类的永生一次次的邂逅欢笑,泪水,终是成长的痕迹愿我们都不负此生
  • 名门烟云

    名门烟云

    顾西宁陷入家族的斗争中,自卑沉稳的性格养成,遇见矢泽是她春天的阳光,不料受到苏薇的强烈阻止,前期受苏薇和锦玉的婆媳大战,后期受裘凤的逼迫,沈氏家族的对立和王氏家族的逼婚,让西宁更加陷入黑暗的雾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