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10600000016

第16章 蒋介石评说其幕僚(1)

宋子文

“勋猷永念。”

(《******和他的人际世界》,第280页)

〔宋子文〕(1894—1971)广东文昌(今属海南省)人。早期赴美留学,先后获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17年回国。曾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中国银行董事长、全国航空委员会代主席、保卫中国同盟会长、国民政府外交部长、行政院长、广东省政府主席兼绥靖主任等职。1949年1月辞职抵达香港,6月赴美定居。1971年4月在美国旧金山病故。

〔解读〕

1971年4月25日,在国民党中显赫一时的宋子文在旧金山猝然去世。台湾当局的反映不冷不热。宋美龄以****将派宋庆龄赴美为由,宣布不参加宋子文的葬礼,只是由******“颁挽”一块题有“勋猷永念”四字的匾额,这多少反映了蒋宋之间的裂痕。

******和宋子文是郎舅关系,他们的共同目的就是维护蒋家王朝的统治,保护四大家族的利益。但宋子文是想根据西方近代财政金融学来施政的。他的主要目标之一,便是在统一各地财政的基础上,建立严格的预算制度,确保财政收支的平衡。然而在穷兵黩武的******看来,宋子文只不过是他予取予求的军需官,关于收支是否平衡、巨额赤字如何解央,他是不管的。于是,蒋宋之间时有争执,不过到头来宋子文还得设法为蒋筹款,满足******的要求。

宋在出任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长时期,与******的关系经历了从“合作”到“破裂”的过程。宋是坚决拥护蒋的,即拥护蒋在国民党各派力量间的最高地位,坚决维系强化以******为代表的南京当局对于各地方实力集团的“中央”、“正统”地位。这是宋对蒋所持的基本态度。宋与蒋配合默契,在财政上向其他各派施加压力,急欲不战而削弱各派军事力量。而当蒋与各派兵戎相见时,宋又以财政上的手段有力地支持******、分化瓦解反蒋各派。1931年底,******因宁、粤、沪派系之争宣布“下野”,宋也辞去行政院副院长和财政部长职务,意在给孙科内阁施加压力,为蒋复出提供条件。对于******的反共内战政策,宋也是支持的,为蒋筹措一笔又一笔的“剿共”经费。在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态度上,二人也是一致的,即要尽可能地利用这个阶段政治上的影响,经济上特别是金融方面的力量,以维持和加强国民党中央当局的统治。

但宋子文又在不少问题上对******的做法不满,并时常公开表示歧见。作为财政部长,宋当然要努力做到预算平衡,反对任意增加军费开支。作为一个民族意识未泯又崇尚欧美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的人,宋反对日本的野蛮侵华,对蒋“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颇有微词。在宋出任财政部长的六年中,就四次提出辞职。

宋子文在担任******的外交部长期间,总的来说,二人合作较为融洽。******在争取美国和对苏谈判这两项重大外交使命上,都给宋子文较大的便于处置之权。******在许多问题上都接受了宋的意见,但也有过不同的看法,致使在中苏第一轮会谈之后,宋辞去了外交部长的职务。

1947年3月1日,宋子文辞去行政院长职务,再度被迫离开国民党中央核心。宋这次下台,有政治、经济方面的原因,也与国民党的内部纷争有关。宋推行的财政金融措施,不仅未使经济困难局面根本改观,社会生活中却出现了新的无序状态。宋子文开放外汇、黄金市场,直接干预财政部的中央银行,不仅花掉******的家当,而且引起国民党内部利益分配不均。然而,这并非宋子文下台的真正原因。在蒋的周围,唯唯诺诺的“常败将军”和“糊涂官”比比皆是,其中还不乏青云直上者。事实上,自1946年内战逐步扩大,军费支出直线上升,每月须由中央银行增发数千亿元法币来弥补赤字。宋当然明白这种饮鸩止渴局面是难以维持的。

宋子文辞去行政院长后,又相继被免去了行政院绥靖区政务委员会主任和“四行”联合办事委员会副主席的职务,并在国民党中央执委改选中落选。但宋毕竟是******的郎舅,1947年底,宋出任广东省政府主席。

宋子文走马上任后,对广东进行了惨淡经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企图用广东这块国民党的“腾源地”,作为抵御****的“堡垒”。但毕竟回天无术,无法挽救国民党政权失败的命运。1949年5月,他赴美国定居。

国民党政权退居台湾后,曾屡屡邀请在美的宋子文回台,但均被拒绝。1953年在“党内重大整肃案”中,******一气之下开除宋子文的国民党党籍。事隔十年之后,宋子文应蒋邀请到台湾小住几天,旋即返美。据说,蒋想使宋在争取美援方面再度出把力,但为宋所拒绝。

陈立夫

“共产党没有打倒我,打败我的是自家的国民党。就是你们一班人。”

(刘德久等:《解读台湾》,第40页,九州图书出版社2000年)

〔陈立夫〕(1900—?)原名祖燕,字立夫。浙江吴兴人。陈果夫之弟。早年赴美留学获学士、硕士学位。从1929年在国民党三大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同时出任中央党部秘书长开始,成为国民党统治集团内******嫡系核心成员,与其兄陈果夫成为CC系头目,把持国民党党务与组织系统。曾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教育部长,社会部长,立法院副院长等职。1949年底随国民党政府退往台湾。1950年8月全家离台,在美国新泽西州定居至今。

〔解读〕

******与陈果夫、陈立夫的政治裂痕始于抗战后期。CC系尽管是蒋死心塌地的亲信,有时实力扩张过分也引起主子的不悦。1945年春,CC系曾组织多种座谈会,陈氏兄弟指使CC系的中央委员在国民党会议上慷慨陈词,甚至指责******不民主。******是明眼人,立刻感觉到了这股压力。1946年3月老蒋想让小蒋接收党务系统,而CC系却把持权柄不肯拱手相让,由此埋下了祸根。1947年秋,在国民党与三青团合并过程中,陈氏兄弟表面顺从老蒋,暗中抵制小蒋。一年后小蒋在上海“打老虎”,CC派又从中作梗,从而使矛盾更加激化。

1949年1月,******在南京被迫下野密召有关人士,沉积已久的愤懑一下子爆发出来。“共产党没有打倒我,打败我的是自家的国民党。”他指着陈立夫说:“就是你们一班人。”然后气急败坏地表示,从此永不进中央党校的门。

于是CC系成了******兵败大陆的替罪羊。二陈也成了******首要的打击和排挤目标。

从1950年6月起,******开始向国民党中央党部施加压力。为了表示对中央党部的不满,凡国民党中央党部呈送******的文件,蒋一概不阅,原封退还。国民党中常会开的几次会,蒋也拒不出席。到6月22日,CC大将萧铮提出建议,鉴于国民党总裁不出席中常会,全体中常委应自动辞职。并以中常委的名义,派于右任、居正、邹鲁三人面见******,请他出席会议并指示“改造”国民党的方针。

随后,******召见陈立夫,询问他对改造国民党的意见。陈立夫知道,******对他成见已深,于是主动提出,大陆失败,党、政、军三方面都应有人出面承担责任,党的方面由他和陈果夫承担,因此他们兄弟不宜参加对国民党的改造。陈立夫此举,可谓一箭三雕,既向******承担了责任,表示了高姿态,同时又将了蒋一军,要蒋找出人来,承担政治和军事方面的责任。******听后默然不语,但对陈立夫更加不满。

CC派退入台湾以后,陈果夫重病已不能视事,一切事情,惟陈立夫马首是瞻,陈立夫恶习不改,又和陈诚派闹得不可开交。按照1948年通过的国民党宪法,行政院向立法院负责,行政命令须经立法院通过才有效。当1949年1月******下台时,行政院长先后是何应钦和阎锡山,蒋为使阎有和李宗仁抗衡的权力,授意立法院通过了一项在非常时期“行政院”可以不经“立法院”批准,直接下行政命令的权力。

李宗仁赴美国后,“立法院”把此项权力收回。1950年3月陈诚出任“行政院长”,他不愿事事经过“立法院”,尤其此时“立法院长”孙科不肯去台湾,立法院由“副院长”陈立夫主持,他更希望得到直接的行政命令权力。这样,等于是让“立法院”坐冷板凳,陈立夫当然不肯。于是,陈诚有一天当着******的面,向陈立夫交涉此事,陈立夫婉拒。陈诚不依不饶,随即以“行政院”名义致函“立法院”,要求代行很多“立法院”的职权。“立法院”接函后开会讨论,结果否决了陈诚的提案。陈诚得到提案被否决时正在主持“行政院”院会,他当场大发雷霆,除指责CC派外,声称“行政院长”一职除陈立夫外,无人能够胜任,他本人决心马上辞职。

陈诚对CC派痛恨已极,立即向******建议,把陈立夫、萧铮等人统统送到火烧岛监禁。由于陈诚势大,而且******有意偏袒陈诚,陈立夫知道自己不敌,乃避往台中,并写信给******要求出洋。最后,******亲自出面安抚了陈诚,并通过在家养病的陈果夫转告陈立夫,批准他离开台湾,并送给路费5万美元。

为了让陈立夫早日束装就道,离开台湾,陈诚采取了进一步的压迫措施,特发请帖约CC系的大将余井塘及张道藩两人吃饭,余、张知道陈诚此举一定有其用意,在饭后就问陈诚:“院长有什么意思,请指示吧!”陈诚对余、张说:“我请你们传达我的一句话:陈立夫是个混蛋!”再没有说别的话,******也趁机在下边攻击陈立夫。

1950年7月2日,******在台北阳明山主持国民党中央常委会临时会议,会议通过《本党改造案》,决定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停止行使职权,授权******遴选15-25人组成“中央改造委员会”,代行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职权。

7月21日,******召集全体国民党中常委谈话,在会上,******指责陈立夫。8月初,******又下令改组由陈果夫任董事长的农业教育电影公司,由******接办。8月5日,“中央改造委员会”正式成立,在******主持下,16制改造委员宣誓就职。******在训词中要求全体改造委员“从头做起”,担负起“改造党政,改造国家的责任”。国民党的改造工作正式开始。

在此前一天,即1950的8月4日,陈立夫怀着无比苍凉的心情,以参加“世界道德重振会”的名义,举家离开台湾。先赴欧洲,然后去美国定居。据说在他临行前,去向宋美龄辞行,宋送了他一本圣经,对他说:“你在政治上负过这么大的责任,现在一下子冷落下来,会感到很难适应,这里有本《圣经》,你带到美国去念念,你会在心灵上得到不少慰藉。”陈立夫的反应颇出宋美龄的意料,他指着墙上挂着的******的肖像,语言低沉地说:“夫人,那活的上帝都不信任我,还希望得到耶稣的信任吗?”陈立夫临走时,陈诚曾亲自去机场为他送行。

国民党“改造”开始,实际上二陈的政治生命已基本结束,陈立夫出走,陈果夫卧病在床,二陈的政治影响不复存在。

陈立夫离开台湾后,在新泽西州湖林城外的莱克坞镇养起了来亨鸡。

陈果夫

“资性强毅,志行纯笃,继承革命家风。”

(《中国国民党百年风云录》,第2773页)

〔陈果夫〕(1892—1951)浙江吴兴人。1911年加入同盟会,早年参加“二次革命”和讨袁活动。后曾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代理组织部长等职。1927年,积极支持******“清党”反共。1928年起先后任国民党中央代理组织部长,监察院副院长、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等职。其间,与其弟成立中央俱乐部,后又成立国民党**********调查统计局,控制国民党党务、组织和特务系统,成为******嫡系中的一只重要派系。抗战胜利后,曾任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国民党中央财政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利用政治特权,巧取豪夺,聚敛财富,支持******发动反人民内战。1948年12月去台湾养病,1951年8月病逝。

〔解读〕

由于陈其美的关系(陈系******的盟兄,陈果夫的叔父),陈果夫受到******的提携和重用;而陈果夫也甘为蒋家王朝终其一生,成为******的心腹重臣、“北伐到迁台前的中心人物”。

陈果夫进入国民党的权力圈已是1924年。当时正值黄埔军校创办,孙中山委任其为上海地区招生委员,同时为军校采购各种军用品。1926年1月在国民党二大上,陈果夫竟然当上中央监察委员,正式进入国民党中央决策机构。陈果夫一到广州就成为******最重要的助手。“中山舰事件”后,蒋把陈果夫调来实施整个反共行动计划。陈果夫随即出任中央组织部代理部长。被******一招来就出任“部长”,这在国民党上层仅此一例。

陈果夫助蒋正是******一筹莫展之际,又是******夺取最高权力的关键之时。“中山舰事件”发生,如果****方面反击成功,******的阴谋就会彻底败露。结果让蒋占了上风,从此明里暗里开始了他的反共历程,这其中有陈果夫的功劳。陈也是一位玩弄权术的老手,一当上代理部长,就带着一帮浙江人走马上任,着手部署党员登记和发放党证,从上到下改组各级党部,驱逐共产党人。正因为有了陈果夫这个死心塌地的帮手,******的《整理党务案》才得以贯彻执行。同时陈自己也开始有了小班子、小圈子,中组部的一帮人成了CC系的雏形。“四·一二政变”以后,陈果夫具体主持“清共”工作,领导各级清党委员会,专门对付共产党人。

在作为******的反共助手的同时,陈果夫还积极协助蒋对付国民党内其他派系的挑战。******第一次下野后,陈果夫在上海滩成立“中央俱乐部”,纠集拥蒋力量,准备迎蒋上台。宁汉合流后,国民党的党权从******手里落在西山会议派手中。陈果夫在中组部的努力、班底被彻底铲除。在蒋复出的大局已定下,陈果夫手下的一批CC分子,于1927年11月22日在庆祝西征唐生智胜利之际,趁机鼓动一些不明真相的学生上街游行示威,高呼“打倒西山会议派”的口号,南京政府下令开枪,酿成惨案。在一片追究杀人凶手的呼声中,西山会议派不得不下台离去。次年1月******重新上台,中央组织部又落到陈果夫手中。他出掌中组部的第一件大事,就定于1929年3月召开完全听从蒋指挥、陈氏兄弟控制的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三全”召开时,陈果夫、陈立夫通过CC系在国民党各级党部中的活动,直接控制大会代表的选举,联合另一大派胡汉民系,一脚踢开与******合作的汪精卫派和西山会议派,使单方面召开的“三全”会议自始至终控制在二陈手里,结束了历史上形成的国民党内胡、汪、蒋和西山会议派四派并列;二陈成功地把国民党改造成清一色的“陈家党”。

同类推荐
  •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罗斯福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罗斯福

    罗斯福在20世纪的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学者评为是美国最伟大的三位总统之一,同华盛顿和林肯齐名。
  • 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NightingaleF1820~1910)英国人。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家境优裕,受过高等教育,博览了许多文学名著,通晓历史、哲学、数学、信仰宗教,擅长音乐与绘画,精通英、法、德、意四门语言。年青时代由于常协助父亲的老友(一位医生)精心护理病人,逐渐对护理工作发生了兴趣。她曾到德国、法国、希腊等地考察这些国家的医院和慈善机构,充实阅力,坚定立志于护理事业的决心。她自学有关护理知识,积极参加讨论医学社团关于社会福利、儿童教育和医院设施的改善等问题。1850年在她30岁时去德国学习护理,33岁时又去巴黎学习护理组织工作。回国后任伦敦一家医院的护理主任。
  • 尼采传

    尼采传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1844.年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1868年,24岁的尼采成为了巴塞尔大学的古典语言学教授。1879年由于健康问题辞职,之后他便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的煎熬,直到1900年去世。
  • 布衣天子——刘邦

    布衣天子——刘邦

    《布衣天子:刘邦》将为广大读者重现历史的风云际会,再现一个历史上真真切切、鲜活生动的刘邦。阐释帝王的是非功过,为读者呈现一幅壮美的传奇画卷。
  • 建汉首功:萧何

    建汉首功:萧何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对萧何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历史背景,介绍了西汉建国时期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在品味萧何的经历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历史及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军事等内容也有所了解。
热门推荐
  • 我能预知死亡

    我能预知死亡

    黄正阳穿越了。他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串神秘的数字。每过一天,就减少一点,这让他非常的期待。难道是开大奖?……几天后,神秘数字归零,劫难降临了。原来这串数字的含义是:生命倒计时!!!九死一生渡过劫难之后,他发现神秘数字又出现了。倒计时又一次开始了。
  • 仙帝不会谈恋爱

    仙帝不会谈恋爱

    秦修羽,没错!主角叫秦修羽!现在在想要不要女主!哎!靈灵世界是在一个超高等(就是创世神花费超高心血创造的!,提前剧透一下!本小说上只有创世神是神,其他的也有叫神的但是都是创世神花费心思创造滴!咳咳!扯远了,先记住我说的靈灵时间是花费创世神的心血!心血!心血!这样的事情说三遍!)的位面,而秦修羽则是创世神的......亲的......我也不知道,没想好!到时候再说。反正主角大概是创世神的亲儿子!各位书里见!(哦,对了!回复我会一一回复滴,有时候可能会晚点......但一定会回复的!记得在下面加扣扣裙,在里头讨论。各位,では、また!白白)QQ裙:1098424769←(我又回来了)!记得加扣扣裙啊!说不定我就会女装了呢!......可能吧........
  • 公子乖一点

    公子乖一点

    好好的生活,再一次意外被打破,好端端的来到了知道历史上不存在的世界里,为嘛别人不是千金就是王妃,而自己只是一个打杂的小丫头。为啥人家一穿越不是有知道实力强大到逆天的夫君,就是有权有势的追求者,而自己有的只是压榨自己的老板。每天不是压榨就是嘲讽,老娘我不干了!看朱婉婉怎么在这个陌生的世界与妖孽公子斗智斗勇。
  • 恶魔校草任性爱

    恶魔校草任性爱

    她普普通通,父母双亡,住在孤儿院里。清爽的早晨,一家人竟然想要领养她。好吧,禁不住美食的诱惑,被领走了。本以为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结果那些曲折不堪的事情全部发生在了她的身上。订婚,好吧我听妈咪的话。订完婚之后,却又发生了那么多爱恨情仇。她的那些重重叠叠的身世秘密也揭来来……
  • 离歌世

    离歌世

    这一切的初始,都注定了结局不可挽回的灾难。如果我们都不知道真相就好了。太过于残酷的现实是它们的天堑。朋友?朋友是什么?伊莎贝拉,三年前那件事你忘得可真干净。姐姐,姐姐,对不起啊。霂碎,我守护你一辈子。致过往,致未来,致血腥,致战争,致生存,致灭亡。请……不要再打扰我们的世界了,好吗?
  • 重生红楼

    重生红楼

    看主角重生到红楼,如何拯救红楼佳丽,让悲剧不再重演,各种奇门遁甲,隐士高人,且看主角如何纵横天下。
  • 追你三生,恋你三世

    追你三生,恋你三世

    第一世当呆萌小桃仙遇上专情三皇子会擦除什么样的火花呢?爱而不得,不怕,我们还有好几辈子互相伤害!来呀,互相伤害啊!
  • 从此,你的世界没有我

    从此,你的世界没有我

    躺在病床上被病痛折磨的安芷瑜,想着,若是不曾发生,是不是就不会有后来那么痛苦的一切?“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有资格原谅你,只有我没资格!”
  • 活的是心情

    活的是心情

    本书用大量经典的、充满智慧的故事和深入浅出的道理,详细阐释了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那些无法避免的缺憾、苦难,即心轻上天堂,让心灵自由放飞,幸福与快乐就在心中,每天都是好日子等。
  • 抢救大明朝

    抢救大明朝

    朱慈烺此贼比汉奸还奸,比李自成还能蛊惑人心!——闯王李自成立马虎牙山,遥望东南,感慨万千。慈烺此子忤逆不孝,奸诈凶残,简直是曹操再世,司马复生,让他当了皇帝,全天下的逆贼、奸臣、刁民一定会想念朕的!——大明崇祯皇帝于明孝陵前,痛哭流涕。我冤枉啊!我洪承畴真的不是朱贼慈烺的内应,我对大清可是一片忠心啊!——大清兵部尚书洪承畴在刑场之上,大声疾呼。父皇别跑,儿臣孝顺!——这是被某个来自21世纪的老实孩子灵魂附体的大明太子朱慈烺拎着宝剑,追赶崇祯皇帝时的真心话。书友群:43130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