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18500000012

第12章 高盛——美国的御用金融杀手(1)

华尔街是奉行“大鱼吃小鱼”这条生存法则的。存活百年的高盛无疑占据了华尔街生物链的顶端,但是高盛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在华尔街。先不说白宫同高盛之间的“旋转门”,先不说美国财经新闻的尖端人物都出自“高盛”,先不说美国的经济学者大多来自高盛,只说高盛的身影遍布全球——迪拜破产,我们看到了高盛的身影,希腊濒临破产,我们依然看到了高盛的身影……高盛到底在金融风暴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别小看这栋大楼

有好事者做了一项月薪上万的职业大盘点,这份盘点表一经问世便遭“疯转”,无数为找工作焦头烂额的大学生们,将这份盘点表作为激励自己前进的“目标”。在这份盘点表中,高盛名列榜首。以高盛香港为例,不分本科和研究生,起薪便是66万港币。高盛高华的固定收益部trader,仅本科生的起薪便在30万左右,着实让人眼红一把。所以我们不难明白,为什么每年斯坦福、伯克利的应届毕业生们,会将高盛作为第一投简历的机构,大概也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美国高盛更是不得了,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失业率激增的大环境中,还保持了薪酬总额110亿美元,不由让人心神俱往。

可是有利就有弊,虽然高盛的薪酬让人流哈喇子,但是也应了那句老话——有得必有失。如亨利·保尔森(美国第74任财政部长)说的那样:“高盛是一个很难进去,进去了很难升迁也很难待下去的地方。”也就是说,高盛采取的法则最天然——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大浪淘金,自然最终剩下的必然是人中精英,精英中的极品,极品中的精华。

也许正是因为高盛网罗了天下人才,所以才让人无法小看这栋位于纽约宽街85号的大楼。

满城政要出高盛

高盛的高管们,按照“惯例”是要在美国政府的财政部担任个一官半职来证明自己“功德圆满”的。当年罗斯福的新政遭遇到所有的华尔街大佬们的声讨——将富人放在火上烤的时候,时任高盛CEO的西德尼·韦恩伯格便毅然的站在了罗斯福的身后,为他实行新政提供了坚定的支持。从二战到朝鲜战争,韦恩伯格始终是美国战时经济枢纽——“战时生产委员会”的副主席,而他的顶头上司则分别是罗斯福、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

可以这样说,韦恩伯格建立起来一种优良的传统,那便是高盛的高管们总要将自己带入到政要的角色,而这种传统在小布什执政时期被发挥到了极致——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白宫办公厅主任乔舒亚·博尔顿、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市场事务所负责人威廉·达德、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主席鲁本.杰弗里、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邓肯·尼埃德奥尔,全部出自高盛。就像是韩国梨花大学专门出产总统夫人一样,高盛也是出产财政高官的摇篮。

你好,高盛的“话筒”

他在电视上的一番话,能带动第二天的股市;他随意的评语,会得到全部美国人的热捧,他便是吉姆·克莱默。美国《商业周刊》的头面人物,有“华尔街狂人”称号的“狂人”,当然,他也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股评家,同样是美国电视界的名人。如果你稍微懂一点财经知识,而不知道吉姆·克莱默,那么就像是你喜欢脱口秀节目但却不知道奥普拉一样。在2007年8月3日,他在自己的节目上指责美联储,说美联储“他们什么也不懂!他们什么也不懂!”这番言论便立刻风靡美国,成为美国民众攻击美联储的口号之一,他来自高盛。

能跟吉姆·克莱默相提并论的便是艾琳·博内特了,她是美国CNBC的商业新闻主持人、记者。当她加盟CNBC的时候,她所主持的电视节目的收视率立刻飙升至142%。跟吉姆·克莱尔相同的是,她也来自高盛。

高盛的经济学大师

2003年,高盛的约翰·桑顿前往清华大学担任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和全球领导艺术项目的主任,在前往清华大学之前,桑顿在高盛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曾经是高盛总裁兼联席首席运营官,在1996年至1998年间,桑顿还是高盛的亚洲区总裁。而桑顿只是无数高盛人转战学术界的其中一员。另外我们所熟知的,还有伊曼纽尔·德尔曼,他的自传成为《商业周刊》2004年的最佳十本书之一,有57%的读者看完表示,对高盛的向往一时无二。在他的著作中,他将他在高盛任职二十年的经验履历,一一涉及,将自己创建的中国金融交易模型娓娓道来。他的著作,成为学习Black—Derman—Toy模型——最早的利率模式的教科书。

全球疯抢高盛人

当希腊危机爆发的时候,各国媒体,恩,当然,美国媒体除外,都将枪口对准了那些“高盛毕业生”们。比如说在2010年2月8日走马上任的希腊公共债务管理局的负责人克里斯特多罗,便是出自“高盛”。而意大利前总理罗马诺·普罗迪,以及意大利央行行长德拉吉以及前副财长托诺尼全部产自“高盛”。不得不衷心感叹,高盛的确桃李满天下。当然,也无怪乎经济几乎成了烂摊子的意大利民众愤怒的呼喊,“这个国家是不是高盛的?”

如果说高盛是一棵树,那么这棵树历经百年,经风历雨,早已经长成遮天蔽日的参天大树,它的根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纵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如果爱斯基摩人有足够的养分——钱的话,我们丝毫不怀疑企鹅也能看到高盛的身影。也正是因为它拥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根系,所以它才能在金融危机中一枝独秀。也许,奥巴马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对于高盛的“欺诈门”事件才会大棒轻砸。也许,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意大利人才会发出“国家是高盛掌控的”的悲鸣……

推倒的同行引发金融危机

2008年9月21日,61岁的福尔德到公司的健身房运动,被人痛殴,不知道是不是怀着刻骨铭心的仇恨。打人者一出手便让福尔德昏倒在地。似乎福尔德的确有挨打的理由,甚至有人幸灾乐祸的说:“福尔德被揍是美国君子的体现,若是他在那些被经济危机连累的国家中,恐怕会被撕成一片一片的吃掉。”尽管福尔德在年龄上已经是个老人了,但是这点并不妨碍世界人民对他的仇恨。看,他直接造成了经济危机,但是在受到审判的时候还是那么的傲慢。谈到158年的老店在自己手中倒闭的时候,福尔德似乎都没有忏悔之意,他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只是像个老人做的那样——喋喋不休的埋怨高盛,埋怨市场,埋怨做空,埋怨政府。正是因为福尔德的这种态度,才被无数人咒骂。但是平心而论,福尔德所埋怨的对象真的没有过错么?

在雷曼兄弟还没有破产的2008年7月22日,大量有关雷曼兄弟的谣言四处流窜,而这些谣言让投资者感受到了“透心凉”——什么?雷曼兄弟资金缺乏的就像是非洲人的口袋?什么?雷曼兄弟马上要咽气?大量的谣言就像是细菌一样,疯狂的衍生着,腐蚀着所有人对雷曼兄弟的信心。《华尔街日报》登载文章“雷曼、贝尔斯登:谣言就是,你在制造我的谣言。”将谣言的矛头直接指向了高盛,指责他们制造谣言的同时,乘机做空两家公司的股票,同时获得巨额利润。

在2008年7月20日,雷曼兄弟宣布第二财季出现高达约28亿美元的亏损,并计划发行60亿美元新股来充实资本金。6月30日,雷曼兄弟股价下跌2.44美元至19.81美元,跌幅高达11%。至此,该公司股价已跌至2000年5月以来的最低点。分析人士认为,市场对雷曼兄弟财务状况的信心跌至谷底,以及公司业绩持续下滑引发出售传闻是该股股价此次创出八年新低的主要原因。

这个时候的福尔德曾经给高盛的首席执行官布兰克芬打过电话,声称自己最近听到了“很多杂音”,说一些高盛的交易员在散布雷曼兄弟的谣言。面对“斗牛犬”的气冲斗牛,我想布兰克芬可不愿意跟有着大猩猩之称的福尔德“决斗”,他表示十分的震惊,并强调说从来没有发现过这样的操纵行为。同时信誓旦旦的表态,一旦发现了这样的行为出现在高盛,必将严惩不贷。

甚至高盛的新闻发言人还表示出了“委屈”,“公司感到被这样的指控冒犯了。我们以我们的方式帮助你们,这一点你们的高管是清楚的。”但是在高盛高管否认过后,谣言愈演愈烈。7月12日,谣言的版本变成了全球最大的债券基金——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已经停止与雷曼兄弟的交易,雷曼的股票在当天下跌12%。7月13日,谣言的版本换成了政府资助的两房命垂一线,雷曼兄弟的股票继续下跌17%。而雷曼兄弟股票下跌的唯一获利者便是高盛,因为只有雷曼兄弟焦头烂额,那么高盛手中的股票卖空权限才能获得巨额回报。同时,有数据显示,截止到2008年的6月30日,高盛持有的雷曼兄弟的股票高达10%,而2007年的股票仅为4.5%。

就像是摩根士丹力的分析师所说的那样:“大家都很贪婪,经济好的时候是这样,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依然是这样。当然,为了生存,大的要把小的吃掉。”在当时,摩根士利丹已经收购了贝尔斯登,美国政府接管了美林。从规模上说,雷曼兄弟已经成为最小的“小弟弟”。按照华尔街的生存原则——大鱼吃小鱼来说,雷曼兄弟的确应该被吃掉。

更让人生疑的是,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而对雷曼兄弟见死不救的美国财长保尔森,却对美国国际集团伸出了援手,而高盛则是美国政府救助美国国际集团的最大受益者,因为他得到了美国国际集团高达130亿美元的付款。但是如果美国国际集团破产,那么高盛则一毛钱都得不到。保尔森的救助,让高盛顺遂的度过难关,这一切都让人大惑不解,不知道这同保尔森“高盛毕业生”的关系有没有关系。我们能看到的是,在美国政府决定救助美国国际集团的那一周,保尔森同高盛总裁布兰克芬通了24个电话,而同时,保尔森只和摩根斯丹利的CEO约翰·马克通话12次,而那个时候,大摩的情况远不如高盛乐观。

对于保尔森的这些举动,批评人士指出:“如果政府能够出手相救,那么雷曼兄弟破产后出现的系统性风险本来是可以避免的。”而伦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总裁波提斯说:“我不理解他们为何意识不到市场将完全被此次破产所吓倒。”他说:“让雷曼兄弟倒下不会显示政府的决心,而只会让一年多以前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一个核心问题更加恶化,那就是没有人知道哪家金融机构能偿还其债券。”

而媒体大肆嘲讽:“如果有人认为亨利·保尔森能够促使美联储救助雷曼,答案是‘不可能’。”当保尔森不救助雷曼的时候表示自己根本没有这个权力,但是在救助美国国际集团的时候,保尔森如同“超人附体”,不仅有权,而且出手果断。当然,雷曼兄弟的倒台,受益者依然是高盛。毕竟雷曼兄弟是高盛的竞争对手,所以在雷曼兄弟宣布破产的第二季度,高盛银行便获得了137.6亿美元,利润可谓创记录——高达34.4亿美元。

当然,高盛还上演了一出“啖尸”的好戏,在雷曼兄弟破产后,高盛旗下的一个部门从日本信金中央金库手中收购了雷曼兄弟价值5700万美元左右的债权。根据现有资料显示,这项债权包括以日元计价的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雷曼兄弟债券,在向高盛集团出售这些债券以前,信金中央金库共持有价值7120万美元的雷曼兄弟债券。其他文件显示,高盛集团还从纽约投资集团PantonCapitalGroup手中收购了雷曼兄弟的政府借据。

这是因为,雷曼兄弟的债权人已经提交了总价值高达8240亿美元的破产索赔申请,并估测统计完成后的索赔总额可能会达到1万亿美元。也就是说,虽然雷曼兄弟倒闭了,但是雷曼兄弟的债主还是能拿到钱的。这也正是高盛千方百计的变成雷曼兄弟债主的最大原因。

雷曼兄弟在高盛唱空的情况下倒闭了。虽然评级机构的落井下石以及美国政府见死不救和雷曼兄弟咎由自取都是雷曼兄弟破产的理由,但是雷曼兄弟的破产冲击的是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市场,它引发的是“金融海啸”,也启动了金融危机的按钮。当然,这些是高盛所不关心的。

他的后台是谁

早在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的时候,我们的“股神”,美国人的“良心”——巴菲特,果断出手50亿美元购入高盛优先股,成为高盛的股东。大家都知道,金融市场需要的是“信心”,而巴菲特此举更是用行动为高盛注入了强心针,当然巴菲特在救助高盛的同时也获得了超高的利益——每年5亿美元的股息收益。按照巴菲特自己的话说,每当秒针“滴答”一声,高盛就要付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15美元。即便面临2010年高盛的“欺诈门”,巴菲特还是选择了力挺高盛。在2010年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表示,他100%的支持高盛集团。巴菲特是非常注重信誉的人,为什么在“欺诈门”爆发后,他还是选择力挺高盛呢?巴菲特传记《滚雪球》的作者艾丽斯·施罗德表示:“外界需要清楚一点,就是巴菲特其实就是当事人,只要他是一个投资者,他就必须维护这些投资。”

要知道,巴菲特被评价为“股神”并不是浪得虚名。巴菲特从11岁开始购入股票,到目前累积的回报率为4009倍,巴菲特注重的是“恒财”而不是“横财”,所以我们有道路相信,巴菲特之所以力挺高盛,说明高盛必然还有盈利的空间,这次“道德危机”不至于损害高盛的根本。

我经常在市面上看到有关高盛的读物,很多作者都将高盛比喻成绑架美国经济的匪徒。这让我想起了CCTV主持人芮成钢的博客里,有一篇文章讲到对于此次金融风暴的“阴谋论”解释。在他的博客里,他说:“一个可怕的事实是:今天我们往往喜欢用阴谋论来解释周围的现象”。认为高盛去绑架美国经济,便是在阴谋论调下的一种意淫,因为我们面对高盛无能为力,面对美国不良的蓄意的乃至赤裸裸的经济政策无能为力。所以我们愿意臆想出一个“狗咬狗一嘴毛”情节来宣泄。

当然,在国际舞台上纵横捭阖、阴谋、权利、金钱、战争,从来都是稀松平常。但是单单就美国和高盛的关系看,很多人犯了本末倒置的毛病。事实上,高盛并不是操纵美国的傀儡,确切点说,高盛才是美国政府的工具。如果高盛真的能操纵美国政府,在2010年1月13日在美国国会举行的听证会上,高盛、美国银行、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就不会站在同一立场上:即在承认其过失助推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同时,警告美国政府不应限制金融机构的规模。因为如果是高盛绑架美国政府的话,或者绑架美国经济的话,完全可以在经济方面给予奥巴马政府一点“颜色”看看。那么2010年11月份,美国联邦调查局也不会对该国三家对冲基金公司的办公室进行了突击搜查,更不会以“欺诈门”起诉高盛。

同类推荐
  • 绿金时代:妙趣横生的绿色经济

    绿金时代:妙趣横生的绿色经济

    《绿金时代:妙趣横生的绿色经济》在国际采访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梳理了近年来世界各地的城市、公司、个人对绿色经济的实践。作者采用大量的案例,从沃尔玛的供应链到中国的光伏谷、从新兴的纯天然洗涤剂生意到绿意盎然的新西兰农场……
  • 新经济学

    新经济学

    《新经济学》上半部分探究人类起源,找到了人类进化的根本原因是“人是多种能量的使用者”;进而发现并讨论了财富的两种属性,即物质属性与能量属性。精准地指明财富与科学的实质和科学的定义;通过分析热力学三大定律,找到了科学是描述物质能量流动规律的学说;有效地分析了科学、技术、财富之间的关系,阐明了耗散结构与人类社会运转的关系;介绍人类活动中各个概念在热力学定律中的联系和代表意义。最终把热力学引入经济学中来。
  • 中国超过美国还要多少年

    中国超过美国还要多少年

    中国超过美国需要多少年?摸不着门道的话,两百年都不行。美国经济的强大在于虚实结合,金融业、娱乐业、知识产权及品牌经营成为全球敛财的经济手段,而中国经济太实在,导致自己不断被美国的虚拟产业剥削。
  • 你的钱呢:点击经济学关键词

    你的钱呢:点击经济学关键词

    本书从经济学中的“数字”入手,比如GDP、基尼系数等等,话题从这些关系国计民生、贴近百姓生活的数字开始,介绍这数字、指数、常数的渊源等的作用,我国目前所处的水平以及和老百姓的关系。
  • 中国股票市场改革与发展研究

    中国股票市场改革与发展研究

    本书从股票和股票市场的基本概念讲起,总结了股票市场18年的改革开放和不断发展的历程,对股票市场形成的内在机理、发展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和逻辑分析,力图给读者一个比较清晰的股票市场改革与发展的脉络和线索。
热门推荐
  • 我就想踢球

    我就想踢球

    简介:这是一个发生在另外一个世界真实的故事,这里天朝依旧为世界杯奋斗,但是国民对足球却是有非常大的兴趣,全民皆足球,无兄弟不足球,既然现实生活中实现不了,那就用小说来描述我们内心对足球,对青春的澎湃吧。
  • 有花有酒妃做田

    有花有酒妃做田

    病死又如何,老天还不是让我重生了。孤女又如何,老天还不是给了我两个可爱的小宝贝。穷困又怎样,我还有满脑子的点心方子。皇商未婚夫?呸,都退婚了,还贴上来,看我不打死你!王爷追求者?啧,有颜有钱还有权,宠我上天?这个可以考虑看看!此文1V1,绝对甜宠。企鹅讨论群:o宅腐双休院╰530690104,有兴趣的可以加一加,蠢妃子等你们哟~
  • 佞臣悉心娇宠的霸王花

    佞臣悉心娇宠的霸王花

    (本文1v1,一切你喜欢的都有哦。作者蛇精病精分,沙雕欢乐评论交流更你将收获十倍开心)她本就非寻常世家贵女,依着家中长辈的话说她就该一辈子被疼着宠着娇养着,这是她的父兄和夙家军用鲜血为她铸就的底气。她却从未想过,她自小就爱的地方终有一天成了她的噩梦的囚笼,而她的天她的夫君,这大秦的君王,他从未爱过她吧,从始至终都是一场算计吧。夙家所有的人,被冠以谋反罪名屠杀而她是这场大戏唯一还未下台的演员,城墙上、城外埋伏的禁军无一不诉说着,留她不过是希望她见证另一场屠杀或者她还是个有用之人。她平静的看着远方,耳边还有她的夫君的细语:“小九,帮朕杀了他,朕的皇后还会是你,朕免你死罪。”“哈哈哈哈哈哈哈~”这是她活了这十八年来第一次抛弃那努力维持的端庄形象笑的癫狂:“我的陛下啊,你觉得我夙重阳还会继续犯傻吗?”…………………………………………………………………………夙重阳,你还我我的宝儿,你还我!夜冥渊,下辈子我还要你许我盛世娇宠!
  • 穿越之生死之恋

    穿越之生死之恋

    同时遭受到父母遗弃,男朋友背叛的女主角,莫希月(十八岁),因为这些事使本来坚强、开朗的她想走上死亡的道路,但她有一个原则:不管发生什么事,决不会自杀,因为自杀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她在世上已没有任何留念,所以为了寻死她用了许多不自杀的方法,但都没有成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全系天才少年

    全系天才少年

    “对不起,我本来不想做出头鸟的,奈何你实在太菜,这么简单的魔法都不会瞬发。”“对不起,风驰天下,大...大海无量,看我风水魔法无敌旋涡盾...”“对不起,请你自重,我卖艺不卖身,只想赚点零花钱......”一粒老鼠屎是如何带坏一锅粥的,一粒石子是如何在平静的湖面砸出涟漪的,看到风麟歌就彻底明白这个含义了......
  • 快穿攻略男神36计

    快穿攻略男神36计

    啥?被车撞死了居然还被一个破系统绑定了唐苏彻底懵逼了!
  • 王爷专宠:嫡女才是真绝色

    王爷专宠:嫡女才是真绝色

    墨灵穿了!穿到了自己的书里!可惜是个炮灰!原本以为可以凭借着对剧情的熟悉,抱紧女主大腿!从此平步青云!谁知前方突现高能!我才是恶毒女配好吗!女主你这是要闹哪样!还有那个男主!对就是你!你家女主在那边!你这个病娇鬼!扒人家衣服干什么啦!这个崩坏的情节要怎么破!摔!
  • 银眸现世之惊华天下

    银眸现世之惊华天下

    我命由我不由天,你若不公,我便逆天而行又如何?意外横祸,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星盒的存在是一种意外还是命中注定!
  • 快穿之抖音之旅

    快穿之抖音之旅

    沉迷抖音的作者君,被一股神秘飓风卷进抖音软件里,作者君应该何去何从?帅气声优小哥哥:来啊,挑战我,放你离开软儒小弟弟:姐姐,不要走好嘛?美貌倾城古风小哥哥:姑娘,带你长发及腰,小生娶你可好?
  • 半精灵之路

    半精灵之路

    别人穿越的时候都是完完整整的,而李解放穿越成为半精灵格雷之后却瞎了,原因就是在时空当中他的元神被乱流的能量绞伤。但是他还是凭借自己的学识,在异界大陆混的风生水起,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