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47400000033

第33章 李白对鲁文化的接受与排斥(2)

李白身处孔子故乡,对孔子十分崇敬。在《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并序》中说:“共工不触山,娲皇不补天,其鸿波汩汩流;伯禹不治水,万人其鱼乎?礼乐大坏,仲尼不作,王道其昏乎?”李白把孔子的功绩比作“娲皇补天”、“大禹治水”,可谓对孔子推崇备至。在《送方士赵叟之东平》中,拜托赵叟“西过获麟台,为我吊孔丘”也表达了对孔子的崇敬。李白对孔子积极用世、百折不回的精神很赞赏,对孔子一生坎坷、政治理想不能实现非常同情。如他在鲁地写的“荆人泣美玉,鲁叟悲瓠瓜”(《早秋赠裴十七仲堪》),“宋人不辨玉,鲁贱东家丘”(《送薛九被谗去鲁》),“鲁国一杯水,难容横海鳞。仲尼且不敬,况且寻常人。白玉换斗粟,黄金买尺薪”(《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在李白诗文中有二十多处提到孔子,全是尊重、敬慕与同情,看不出有鄙薄之意。有人抓住“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庐山谣》)的诗句,说李白反孔,嘲笑孔子,其实是误解了楚狂接舆的意思,接舆说:“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意思是天下无道之时从政十分危险。他出于好意,劝孔子不要在乱世奔忙于仕途,并无瞧不起孔子的意思。“凤兮,凤兮”,将孔子比喻为吉祥神圣的凤,怎么是鄙薄嘲笑呢?不过李白不是把孔子当成神,而是作为学习的榜样和异代知己。这同鲁地儒生对孔子的态度是有区别的。

李白在鲁地,对儒家的政治理想十分向往,对行仁政的官吏给以颂扬。在《任城县厅壁记》中,先叙述了鲁地的历史及风土人情,接着歌颂了任城县令贺公实践儒家学说,以“礼乐”治邦取得的政绩。“一之岁肃而教之,二之岁惠而安之,三之岁富而乐之。然后青衿向训,黄发履礼。耒耜就役,农无游手之夫;杼轴和鸣,机罕蛾之女……行者让于道路,任者并于轻重。扶老携幼,尊尊亲亲,千载百年,再复鲁道”。在《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并序》中,称赞鲁郡太守李辅“其从政也,肃而宽,仁而惠,五镇方牧,声闻于天,帝乃加剖竹于鲁,鲁道粲然可观,方将和阴阳于太阶,致吾君于尧舜”。这也是称颂的儒家主张的仁政。《赠范金乡·其二》:“范宰不买名,弦歌对前楹。为邦默自化,日觉冰壶清。百里鸡犬静,千庐机杼鸣。浮人少荡析,爱客多逢迎。游子睹嘉政,因之听颂声。”此诗赞扬范金乡的治绩,也是赞颂儒家的政治主张。“弦歌”就是指儒家的礼乐教化,典出《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为邦默自化”,也就是“无为而治”,这既是道家主张,也是儒家的主张。《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只要为官者清正廉洁,不扰民,百姓自然会安居乐业。

李白在诗歌创作上继承和发扬了鲁文化崇实、质朴的传统。他对孔子整理编辑的《诗经》十分推崇,以继承和弘扬《诗经》开创的诗歌优秀传统为自己的历史责任,《古风》第一中说:“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这首表现李白文艺思想的诗,说明其是奉《诗经》为正统,以孔子为榜样,竭力主张恢复《诗经》的正声,遏止背弃《诗经》传统的颓靡文风,提倡诗歌要反映现实,重视诗歌的社会作用,主张继承《诗经》的现实主义诗风;主张情辞相副、文质兼胜;倡导清新、质朴的风格,反对虚夸浮华,雕饰绮靡的文风。李白对于出生于鲁地的建安诗人王粲、孔融、刘桢和祖籍是鲁地的鲍照的诗歌很推崇。他赞扬和倡导“建安风骨”。《渔隐丛话》说:“李太白亦多建安句法,而罕全篇。多杂以鲍明远体。”总之,李白继承和发扬了鲁文化淳厚质朴纯真的优良传统。

李白对于鲁地纯朴的民风,勤劳好客的普通百姓,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壮丽秀美的风光是很赞赏的。他在鲁地写的诗中有很多这方面的内容。如《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的开头四句:“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鲁人重织作,机杼鸣帘栊。”描写和颂扬了鲁地的百姓在农忙时勤于耕织,一片织机的扎扎之声,给初游鲁地的他留下了良好的印象。《鲁东门观刈蒲》更是一首赞美鲁地劳动人民的颂歌。“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描绘了刈蒲人优美的动作和愉快的心情。《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描述了他与一个社会地位不高的小吏的友情,赞美了这位山东朋友质朴豪爽的性格。《客中作》:“兰陵美酒夜光杯,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不仅赞扬了鲁地的美酒,还称赞了主人的热情,面临好客的主人盛来的美酒使人流连忘返。在李白诗中非常赞扬的鲁仲连,是战国时齐人,与鲁同属齐鲁文化圈。李白以他为榜样,建立奇功,不受封赏,功成身退。李白在诗中还赞扬秦汉之际鲁地的著名豪侠朱家,“历抵海岱豪,结交鲁朱家”(《早秋赠裴十七仲堪》)。李白对于出生于鲁地的诸葛亮更是十分崇拜,将其作为自己的榜样。李白在鲁地写了不少诗歌描绘和歌颂鲁地的壮丽河山,如《游泰山六首》、《东鲁门泛舟二首》、《大庭库》、《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等。总之,李白在鲁文化氛围中写的这些诗,也为鲁文化增添了光彩。

第三节 李白对鲁文化的保守主义的排斥

从地域文化的角度看,李白与鲁文化既有受其影响的一面,也有排斥、冲突的一面。

李白青少年时期生活在巴蜀文化的氛围中,巴蜀与东鲁在文化上的地域性差异是存在的。巴蜀地势险要,可凭险拒守,物产丰饶,可自给自足,因而表现出很强的独立性、分散性,常为割据者安身立命之所,或农民起义军的据点。自来有“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的说法。蜀中的文人也表现出一种独行特立,不愿与统治者合作的高傲性格。从学术思想来看,鲁文化以儒家学说为主导;巴蜀文化的学术思想则博而杂,巴蜀虽“其地四塞,山川重阻”,但在文化交流来说,并非是封闭的,自古以来有冲破盆地束缚,勇于接纳外来文化,博采众家之长的传统。巴蜀多次接纳外来移民,秦王政执政时,吕不韦获罪。吕不韦的亲属、舍人约万家迁于巴蜀。这些人不少是参加过《吕氏春秋》编撰的,该书是杂家的代表作。杂家的学术思想必然随之在巴蜀传播。汉代蜀中的几位思想家,如严遵、扬雄、杨统等,都不是局限于儒家思想,而是融合道儒,博采众家,独具一格。唐代蜀中著名的思想家赵蕤,更是博采众家之长,是典型的“杂家”。在 《长短经·正论》中,引用了《汉书·艺文志》对儒、道、墨、法、阴阳、纵横、杂、农等家的长处与弊端的评论,其中对儒家的评论是:“儒家者,盖出于司徒之官,助明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崇师仲尼,此其最高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僻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此僻儒之患也。”赵蕤认为各家学说都有长处和短处,不能一概肯定或否定,应当全面研究各派学说,根据实际情况变通取舍。赵蕤是李白的老师。李白跟着他“从学岁余”,对李白影响很深,所以李白能超越于各派之上,对各家学说都进行研究,博采众家之长。他对儒家思想之精华是接受的,但他不像鲁地的儒生那样完全束缚在儒家思想之中,不能变通。他博览群书,对佛教、道教也都感兴趣,与三教九流的人都有交往,形成了兼收并蓄的开放型的思想体系。

从思维模式来看,巴人“尚鬼信巫”,以巫教为特征;蜀人重仙,比较虚幻,与鲁文化重礼不同。从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文物中有人面鸟身像、人身鸟足像以及太阳鸟形象看,这表现了蜀人最初羽化成仙的想象力。巴蜀的神话传说非常丰富,蚕丛、柏灌、鱼凫“此三代皆神化不死,皆得仙道”。彭祖,王乔成仙,鳖灵死而复生,杜宇魂化杜鹃,开明上天为开明兽,都是仙化。不仅蜀王仙化,他们统治的部族也“随王化去”,成了仙。正是在富于神话传说的巴蜀产生了道教,道教的那些法力无边而又飘逸的神仙,虚无缥缈而又瑰丽的仙境,表现出了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可以说,富于想象,善于夸张的浪漫性、发散性的思维模式是巴蜀文化的特色。

李白从出生到二十五岁出蜀,整个青少年时期在巴蜀度过,而这段时期正是他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时期。巴蜀文化不能不在他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李白思想的博杂,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具有蔑视权贵、豪迈不羁、孤高自傲的人文性格和富于想象、善于夸张的思维模式,与儒家反对走极端的“中庸之道”格格不入。李白不愿循规蹈矩走科举的路子,而是要“一鸣惊人,一飞冲天”。他中年才到鲁地定居,这时他的性格已经定型,在东鲁必然要与当地的文化发生冲突,《嘲鲁儒》一诗就是他与鲁文化冲突的直接表白,诗云:“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然坠烟雾。足著远行履,首戴方山巾。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他还说:“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赠何七判官昌浩》)表示了对皓首穷经的儒生的鄙视。他还认为鲁儒保守狭隘,“鲁国一杯水,难容横海鲸”(《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他还有一首《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说明鲁地的文人在嘲笑李白。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鲁地有浓厚的周孔遗风、洙泗遗俗,要求懂礼、知礼、好礼,言语行动合符于礼,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归之于礼,比较保守、死板。鲁地的一些儒生只知死读儒家经典,走的是“学而优则仕”的路子,通过科举考试,取得一官半职。这恰好与李白的人生道路与思维方式不同,李白的行为举止、想法不符合鲁人的习惯,而被鲁人嘲笑,反过来李白对保守的只知读死书的鲁儒也看不惯,加以嘲笑。这反映了两种地域文化的差异和不同地域文化的冲突与碰撞。

李白在鲁地婚姻的失败也反映出李白对鲁文化的排斥的一面。魏颢《李翰林集序》云:“白始娶于许,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于刘。刘诀,次合于鲁一妇人,生子曰颇黎,终娶于宋。”刘氏与鲁妇人是李白在鲁地先后“合”(应当是没有正式结婚而同居)过的两个女人,她们的关系与李白不好。李白在奉诏入京时说:“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从此诗看出李白对曾与他同居的妇人深恶痛绝。婚姻的不幸有多种原因,通常讲是因为生活习惯的不同,而从本质上看也是文化的冲突。与李白同居的妇人及其家人,深受鲁文化熏陶,他们要求李白应当熟读儒家经典,走科举考试之路,同时为家庭生活计,治置田产,守着家业。而李白却不能治置产业,不参加科举考试,喜嗜酒浪游,与孔巢父等人隐居徂徕山中。对李白的这些行为,其同居妇人与亲戚或屡有劝阻。李白与鲁地女人的冲突正是两种文化的冲突。

不过,我们不能从上述的事实得出李白对鲁文化是一概排斥的结论。我们在论证李白对鲁文化态度时,不能不涉及李白对儒学的态度,因为儒学是鲁文化的核心和灵魂,鲁文化以儒家礼乐观念为其文化特征。若说李白对鲁文化是一概冲突与排斥的,那当然不合事实。如果李白对鲁文化是完全排斥的,他就不可能在这个地方安家二十年。事实上李白并未对整个儒家思想进行批判,而是对于处处拘泥于礼法,严格遵守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不接受,对中庸的处世态度不接受。李白并未排斥整个鲁文化,只排斥鲁文化的保守主义一面。李白并未嘲讽鲁地所有儒生,他还自称是“小儒”。他只是嘲讽死读书本、不知时务的腐儒、鄙儒,也就是他的老师赵蕤批评的那些丢掉儒家学说之精微,违离儒家的本旨,只会哗众取宠的“僻儒”。他在《嘲鲁儒》中推崇的叔孙通,也是出生于鲁地的儒生。叔孙通为汉王朝议定朝仪,当时有两个儒生不肯前去,说:“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叔孙通批评他们“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他征召了“知时变”的鲁地儒生三十人进京,为朝廷制订了一整套礼仪,得到了汉高祖的重赏。李白对于以叔孙通为代表的通达时事的鲁地儒生十分赞赏,而且也希望自己像叔孙通那样得到皇帝重用,“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为国家建功立业。

李白之所以成为伟大诗人,就在于他能兼收并蓄,汲取各地域文化中最健康、最鲜活的因素,博采各地域文化之长,去其所短,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可以说李白诗歌是大开放的盛唐时期,各地域文化大融合、大繁荣的产物。

同类推荐
  • 日本论日本人

    日本论日本人

    《日本论日本人》由戴季陶、蒋百里所著,对日本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原始信仰、皇权崇拜、社会阶级的演变、武士和町人的性格、政党的形成、民族主义向军国主义的演变、社会风气、生活习惯、家庭成员的关系等,一一作了分析。《日本论日本人》从日本的自然条件、历史渊源说起,通过分析近代日本的国际局势、经济困境、政党矛盾、阶级隔阂等,综观了日本社会的变迁,指出了日本民族精神上的空虚与矛盾。这两部作品被学界视为中国人研究日本的标杆性的著作,其思想价值经久不衰,在今天天对于中国读者了解日本的民族性格仍有重要作用。
  • 纪连海点评《史记》

    纪连海点评《史记》

    《史记》是中国的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花了18年的时间写成。全书共一百三十卷,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有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纪连海点评<史记>(套装共3册)》收入本纪4章,点评五帝、秦始皇、汉高祖、吕太后。世家7章,点评齐太公、楚世家、越王勾践、范蠡、陈涉、萧相国、留侯张良。列传21章,点评韩非子、外戚、伍子胥、孟尝君、平原君、廉颇蔺相如、屈原、吕不韦、淮阴侯韩信等20多位人物。
  • 岁时文化

    岁时文化

    《岁时文化》主要内容分为悠久的岁时文化、岁时文化的四季等章节。岁时文化是与我们的文明相伴而生的,其历史之悠久,内涵之丰富,生命力之强大,已成为与我们日常生活、意识、情感紧密联系又蓬勃律动的鲜活基因。岁时文化可以增进现代人对自然和历史的尊重,岁时文化的来源就是自然物候的变化。春节、元宵节、清明踏青、元宵赏月、重阳辞青等,都是踏着自然的节拍进行的。重视岁时文化有利于我们审视自己,继往开来。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茶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茶文化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既豪爽又谨慎,既热情又小心,既善于经营世俗人生,又崇尚精神生活。他们可以披肝沥胆,无私助人,也可以小处计较,谨慎处世;他们可以争强好胜,兼济天下,也可以超然物外,独善其身。本书是第一本诠释湖北人性情的精华本,是洞悉湖北人行为特性的全面攻略。本书着重描写了湖北的地理特点、文化和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本书中,编者突出表现湖北人在经济、教育、社会、性格、人文况味、语言等领域所呈现出的性情特征。其中,尤其对“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俗语,做了细致的解释。
热门推荐
  • 一用就灵刮痧拔罐祛百病

    一用就灵刮痧拔罐祛百病

    实用有效:刮痧、拔罐畅通经络保健康。好学易懂:一学就会,全家人都能轻松操作。速查速用:病症快速检索,方便对症自疗。
  • 帝王之刃

    帝王之刃

    吾有一法,铸脉如刀,锐不可挡。吾有一刀,斩天裂地,所向披靡。刀者,当如霸王降世,踏无尽战火,登临绝巅。有一天,北方拖着把刀,笑着将无尽大陆的天,给捅破了……
  • 阳光正好,再爱一场

    阳光正好,再爱一场

    一座桥,桥的两边,分别站着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男孩与女孩站在原地,望着对方,过了一会,纷纷走上前去。女孩笑着看着男孩,指了指天空:“阳光正好。”男孩动作轻柔的将女孩揽入怀里:“再爱一场。”
  • 借你一双慧眼:大师眼里的世界

    借你一双慧眼:大师眼里的世界

    本书收录了近代文学大家的作品和一些国外名作,内容涉及到很多方面,生活、情感、信仰和梦想,等等。旨在通过文学大家笔下的世界,来揭示人性的美好和人世的纯善温柔,给我们当下浮躁的社会以精神和心灵的洗涤,借他们的慧眼来发现诗意的生活也不是多么难以抵达的,它们往往就隐匿在平凡的烟火人生里。智慧处世,诗意生活,其实我们一直都栖居在前人为我们耕耘好的沃土中,我们只需要擦亮那双被浮躁和欲望蒙蔽的眼睛,那时,我们就会发现,世界原是清明的,人生原是美好的,而我们的生活,也可以如他们一样活色生香,源远流长。
  • 你是我的唯一的妹妹

    你是我的唯一的妹妹

    不一样的我,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家。姐妹共创未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才之道

    天才之道

    一场诡异事件,让凌云得到上百人的灵魂碎片。这些碎片包含着这失踪者的知识和技能,他们中有各个行业的精英也有暗夜的杀手。只要学到相关的知识,就可以把这些碎片融入自己的灵魂,从而掌握这些知识和能力。
  • 每天必须练口才

    每天必须练口才

    本书分为前提基础、手势、演讲的结构、演讲的种类、底稿、自我展示和物品展示六部分,具体内容包括:讲话;言以简洁为贵;还有一个句子;反问;直接对话;祸不单行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