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90600000022

第22章 痴人论

黄庭坚给晏几道的“小山词”所作的序云:余尝论叔原固人英也,其痴亦自绝人。……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黄庭坚所描摹的北宋诗人晏几道,就是一个痴人。他的痴情痴气痴行,真是天真可爱。

中国人说到痴字,总是把它和“呆”字相连,痴人的特点确实是痴呆气,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看,他们总是痴痴地做下去,追求下去。像晏几道,他是著名诗人晏殊的幼子,属高官之后。宋仁宗时,晏殊官至宰辅,被称为贤相。晏几道虽是宰相之子,但他完全没有台阁重臣子弟的架子,只是痴痴地追求他的人生和他的诗歌艺术,做人作文都有真性情。他的四种痴都充满呆气,身居宦门之家而不懂得和其他权贵交往;文自有体,不懂得迎合当时的八股;花费千百万资金去资助别人,自己宁愿过贫寒生活;被他帮助过的人纷纷背叛他但他从不丧失对人的信念。这种种痴,都是至情至性,非常可爱。一个宦门子弟,能抛弃官家气,世俗气,而保持人性中美好的情性,实在难得。正是黄庭坚所说的这一痴又一痴,使晏几道的诗词凄楚动人,至今还发射着独异的光彩。

痴人有许多种,有诗痴,有文痴,有书痴,有情痴,有事业痴。痴人有痴气呆气,但并不是傻子笨伯。痴人往往绝顶聪明。《红楼梦》中就有许多极聪明的痴人,贾宝玉、林黛玉等,都是很有才能的绝代痴人。贾宝玉常为他所爱的林黛玉和其他姐妹发痴发呆,曹雪芹称他为“痴公子”。而林黛玉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痴人儿,她对宝玉是那样一片痴情:情痴,意痴,神痴,所作的诗词也句句痴。她去葬花,就已经痴得出奇,而她的葬花词,更是句句痴得出奇,“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真是痴人之音,痴人之泪。难怪“宝玉听了不觉痴倒”,同时也发出痴音。听了这声音黛玉心想:“人人都笑我有痴病,难道还有一个痴子不行?”黛玉和宝玉真真都是痴子,真真都害了痴病。因此,当他们的祖辈父辈决定让宝钗和宝玉结婚的时候,这两个痴儿再也承受不住了。一个变得疯疯傻傻,一个变得恍恍惚惚。当黛玉从傻大姐那儿得知这个消息时,身子变得千斤重似的,两只脚像踩着棉花一般,脚已轻了,眼睛也直了,她迷迷痴痴地东转西转,当紫鹃挽着她走到宝玉屋里时,他们俩都只剩下嘻嘻地傻笑——痴情被摧残了,精神也崩溃了。林黛玉受了致命的打击后,做了最后一件事——烧掉她和宝玉那些痴情的诗稿,最后念着“宝玉,宝玉,你好……”而死了。而宝玉也从此丧魂失魄,疯疯癫癫,最后带着迷惘和绝望离开他的家了。

曹雪芹塑造的这两个痴心人,不仅是一般的痴,而且可以说是“痴绝”。人一痴到绝处,痴也就是生命本身;摧残了他的痴情,也就是摧残了他(她)的生命。“痴绝”一词,并非我的发明,《晋书·顾恺之传》中说:“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可见人世间的痴绝早已有之,而且早已被命名。贾宝玉、林黛玉的这种发展到极致的痴情,正是人的真性情。他们打动人的地方,正是这种真性情。明末袁氏兄弟和李贽提倡性灵说、童心说,呼唤人的真性情,而《红楼梦》中这种刻骨铭心的痴情,恰恰把他们的呼唤表现为伟大的划时代的艺术。

贾宝玉林黛玉这类痴人,可以算做情痴。而情痴之外,还有种种痴人,如书痴、学痴、诗痴、文痴、事业痴等等。他们或对书本入迷,或对学问入迷,或对艺术入迷,或对自己的事业入迷;也常变成痴绝。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一篇小说叫做《书痴》。讲的就是一个名叫郎玉柱的书痴的故事。故事说:山东彭城郎生,他的祖辈当了大官,但不愿意把俸禄拿去挥霍,却用它买了满屋子的书。到了郎生时,更是成了书痴。家道已经中衰,什么东西都拿出去变卖,唯独舍不得卖掉父亲给他留下的书。他日夜苦读,直到二十多岁了还不想婚配,因为他相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古训,相信不断读下去,书里就有黄金,就有美女。可是苦读到三十多时,还是见不到美女。此时,有人就劝他娶妻,他还坚持说:“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何忧无美妻乎?”又苦读了二三年,还是没有效果,有人就揶揄他说,最近天上织女私逃,说不定为你而来的。郎玉柱知道这是开他的玩笑,也不在意。但有一天晚上,他读《汉书》第八卷将读到半卷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纱剪美人夹藏其中,他感到很惊讶,说:“书中颜如玉,还不是应验了吗?”他细细地看了这个美人,眉目如生,背后隐隐写着“织女”两个细字。他更是惊讶,因此反复玩赏,以至于忘了寝食。有一天,他正看得入神,这个纱剪美人突然折腰而起,坐在书中微笑。郎生一时惊绝,立即拜倒在桌下,等到他抬起头时,发现美女已有一之高,他更为惊恐,连忙又叩拜,再抬起头时,一个绝世美人已亭亭玉立于他的面前。美人自我介绍说:“妾,颜氏,字如玉,我已知你盼我很久了,如果我不来一道,恐怕今后千秋万载谁也不相信古人所说的‘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话了。”郎生听了非常高兴,每次读书都让她坐在边上,可是,颜如玉一直告诫郎生不要读书,她说:“你所以不能飞黄腾达,就因为你老是读书,你看春秋榜上有名的,有几个像你这样读个不停的。你如果不听我的话,我就走了。”郎生怕她真的走了,只好放下书本,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又忘记颜如玉的告诫,吟诵起书来。片刻,他发现如玉没了,这时他才着了慌,连忙跪而祷之,但仍无踪影。忽然,他想到她可能藏在《汉书》中,一查,果然在那里,但是怎么叫唤她也不动,郎生只好“伏以哀祝”。此时,如玉才说:“如果你再不听我的话,那我一定和你绝断了。”郎生答应并摆出棋盘和赌博器具和颜如玉游戏,但是游戏时心思总是不能集中,偶尔如玉不在,他就赶紧偷偷地浏览书本,然而,他怕如玉发现,就悄悄地把《汉书》第八卷杂放在其他书中。有一次,他又抓住一个机会猛读起来,读得正酣,如玉突然来了,并发觉郎生又在读书,当郎生急忙地把书盖上时如玉已经不见了。郎生非常焦急惶恐,查了好些书都找不到她,最后还是在《汉书》第八卷中找到,他一再拜叩检讨并发誓以后决不读书,颜如玉才从书中下来和郎生下棋,并说:“给你三天时间,如果学不好下棋,我就走了!”三天后郎生果然有了长进并二子胜了颜如玉一局,颜如玉因此非常高兴,送了郎生一把琴,并要他在五天之内弹出一曲。郎生专注于此,无暇顾及其他事情,果然慢慢地弹出节拍了,他真是受到了鼓舞。颜如玉如此整天和郎生饮酒下棋,郎生也乐而忘读了。此后,颜如玉又叫郎生出门去结交朋友,不久便有了“倜傥”的名声。这时,颜如玉才对郎生说:“这回你可以出去当官了。”郎生在这之后,还有反复,请有兴趣的读者自己去欣赏以后的情节。而故事到了这里,已足以让我们看到一种书痴的形象。郎生这种痴人,就是书痴,所以,美人在侧,他还是常常要开小差去读书,难怪颜如玉要生气。

不管是做学问的人,还是做其他事业的人,有这样一种痴情,实在是极宝贵的。我们平常揶揄一些勤奋治学的人,称他们为书呆子,或说他们有书生气,其实,有一股书呆气,是很难得的。这种书呆气,正是对知识对事业一往情深的气质和精神。古人云“大智若愚”,就是说,杰出的人才,常常表现出一种痴呆气。许许多多的所谓天才,他们在另一方面,却是一个书生气十足的痴人。陆游《剑南诗稿·舟山戏书》云:“英雄到底是痴绝,富贵但能妨醉眠”,讲的是功名富贵难以泯灭英雄潇洒自由的真性情。而“英雄到底是痴绝”一句,则道破古往今来的英雄和成功者的一个特性,就是他们的性情和精神,都属“痴绝”。如果不是对自己寻找的目标,孜孜以求,矻矻以修,如果不是在自己追求的目标中注入全部情感,对它有一种痴情的执著,一切都是难以成功的。英雄所以成其为英雄,在性格上,都有其“痴绝”的一面。

十几年前,大陆科学界“发现”数学家陈景润时,我着实钦佩这个数学痴子。这位痴人选择一个危险的课题——哥德巴赫猜想,作为自己追求和攻克的目标。这种选择,如果不成功,人们就要说,此人完全不自量力,完全是狂妄,是痴呆。而他也可能为此付出一生精力而无所获,这真是智力的冒险。然而,他却痴呆地选择这种冒险,并对选定的目标一往情深,痴痴求索。这就是追求事业的真性情,就是科学的献身精神和执著精神。从事科学和从事文学和从事其他事业的人,需要的也是这种专注的痴情。难怪许多大科学家,大作家,从表面上看来,都是糊里糊涂的,决无政治家们的“精明”和“机敏”。那种善于随风转向,可以跟着政治家的意志随时表态的科学家,绝不是真正的科学家。

文学研究所在纪念何其芳逝世十周年时,我写了两篇文章,也称何其芳这位学人诗人为痴人,觉得他身上最可宝贵的还是那股执著追求的书呆气。他生前虽然诗名文名远播四方,而且身为研究所所长,但是,由于他对自己追求的文学事业一往情深,所以并不觉得自己的社会地位提高之后艺术水平也跟着长进。当那些和他经历相似的革命作家自我陶醉并忙于批判“反动作家”的时候,他伤心地发现自己“思想进步”而“艺术退步”了。他很老实地承认自己诗文的退化并为此而焦急和困惑不解。他像孩子一样伤心并请教朋友: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这就是诗人学人的痴情,完全不懂得自我粉饰的真性情。尽管他曾被政治所驾驭,犯了那个时代许多作家都犯的共同错误,但我们还是喜爱和尊敬他,这就因为他还保留着这一种痴人的执著的真性情。这种痴情,比起那些善于自我掩盖、把政治当成文学广告的文坛伶俐人,真不知道要宝贵多少倍。

可惜,现在的社会,像陈景润、何其芳这种痴人愈来愈少,而巧人伶俐人却愈来愈多。人们对于事业,痴情太少,而矫情太多。现代社会生活,大半被利益原则所支配,为了争得眼前的利益,人类变得愈来愈“聪明”,愈来愈懂得各种生活的技巧,愈来愈注意所谓“社会效应”,没有多少人对事业还愿意孜孜以求。如果痴痴地执著地追求某种事业,不仅让人笑为痴呆,而且还常常没饭吃,连立足之所也没有。过去强调和“实际”相结合,而现在却注意和实惠相结合,因此,那些不顾实惠而执著追求某些目标的人,更不知如何是好。正是有感于此,我反而记起种种可爱的痴人们,还记起苏轼的自嘲诗句:“堪笑东坡痴钝老,区区犹记刻舟痕”。我虽不算老,但已有点痴钝,所以许多事都转不过弯子,不管人们怎么说,总是不喜欢那些太聪明的巧人与油子,倒常常怀念那些痴人和赤子。不过,未来的世界,也许是巧人和油子的世界,并非痴人与赤子的世界,所以我写下这篇《痴人论》,也算是在历史之舟船上刻一痕迹。

同类推荐
  •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手册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手册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分析,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环境,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相关举措,国家关于农村教育的政策等。
  • 唐山大地震亲历记

    唐山大地震亲历记

    本书是60位亲历者讲述的发生在大地震中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他们当中很多是文学家,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真诚的创作激情和厚重的文学底蕴,但是它更是一本内容丰富的、第一手的地震灾害评估科学报告和减灾防灾的预警书,让我们学会如何科学的应对今后可能发生的地震灾难。
  • 出版的品质

    出版的品质

    本书收录了二十一位出版家的不凡的人生,内容包括:绥青“为书籍一生”、加斯东·伽利玛“半个世纪的出版传奇”、翁泽尔德“世纪出版家”、张元济“中国现代书业第一人”、陆费逵“以出版为终身事业”、张静庐“在文化与商务的平衡中不懈追求”、巴金“个人生命的开花结果”等。
  • 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的10大技巧

    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的10大技巧

    本书围绕教师如何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易于让学生接受的课堂教学艺术技巧展开论述。阐述了教师除了要有高度的热情与责任感之外,还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一定的讲课技巧等全面素质能力。
  • 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

    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

    以宏大构架、多维视野和立体思维,全面勾勒中国和谐社会视野下舆论传播的特点、模式、影响、作用,对舆论传播学发生、发展的演进过程、特点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系统描述、客观介绍和深刻分析,探讨当下舆论传播所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以及舆论传播成功引导的方法、手段、机制等,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精的见解和观点。全书结构完整,论证严密,语言简洁,涉及广阔的国际国内背景,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现意义。适读对象:宣传教育工作者、媒体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专业师生、学术研究者。
热门推荐
  • 天朝那王爷

    天朝那王爷

    天朝陵王,自幼性情孤僻冷漠,无情无义,无人敢近。他和王语寒相遇,和陆御景相遇,和众多人相遇……血凉了当初的相遇,泪浣了一生的溪沙……谁终是幸福的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歼击机科技知识(下)(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歼击机科技知识(下)(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总称,是空军的主要技术装备。
  • 钢铁“恶魔”

    钢铁“恶魔”

    恶魔的审判,意味着被审判者的罪行将结束。死亡可以让他不再作恶,但他将在世人的咒骂之下消失。故事是从一位14岁的少年开始的,他从小有着身体钢铁化的能力。长得后更是有着无坚不摧的钢铁意志。。~~~~~~~~~~~~~~~~~~~~~~~~~~~~~~~~~~~~~~~~~~~~~~~~~~~~~~~~~~~~~~~~~~~~~~~~~~~~~~~~~~~~~~~~~~~~~~~~~欢迎书友们提意见,如有什么建议请提。
  • 四叶草的盛夏之恋

    四叶草的盛夏之恋

    突然的分离,使这对青梅竹马失去了彼此的联系,但命运又好像冥冥中注定…他和她的相遇。盛夏的四叶草,铺青叠翠;青涩的青春,懵懵懂懂;故事开始了…
  • 清夜无尘

    清夜无尘

    我和贾海修先生的相识,已有些年头了。每次相见,总会被他那调侃中不失风趣、酸俗中充满雅致、机智中有点使坏、插科打诨中又保有底线的大智慧所折服。在场的人为之捧腹,继而从心底生出一缕缕的敬佩。于是,有人借其名之谐音,调侃贾先生——贾害羞,真性情!真性情,藏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
  • 灵祭清明

    灵祭清明

    我们从未想过一个生命的陨落,带给这个世界的是什么,上古时代开始的祭祀,以一方生灵的牺牲换另一方生灵的幸福,只是这些人从未想过那些人是不是愿意以生命激活生命(谢谢(*°?°)=3你的喜欢)
  • 魔女倾天下

    魔女倾天下

    当昔日黑不溜秋,面黄肌瘦的小废材蜕变成傲娇的小公主。怎样辣手摧花严惩众人。俊美绝伦的美人少年遇上傲娇的小公主会发生怎样的啼笑皆非的精彩故事。
  • 苏君与白玉

    苏君与白玉

    苏君是一个人,白玉是一只貂看他们闯五大界寻八神石登灵宵踏瑶台重现五千年前那旌旗蔽空,与天叫板的辉煌一刻只是这次,他们还会失败么?
  • 御龙少女

    御龙少女

    这是一个少女救母的故事,差不多是女版宝莲灯。收获的不只是亲情,还有纯爱。可以说是欢喜冤家,也可以说是一女多男。最终其实还是情有独钟的。不是虐文,大团圆。在这个世界,人分两种。一种叫做人,因为它们天生拥有法力,根据法力的不同,有高低贵贱之分,凡是有法力的人,便有升级的可能,资质是一方面,努力是另一方面。不过但凡是有法力的,便尊贵无比,这是上天赐予的幸运。另一种是没有法力的,不配称作人,他们有个特殊的称谓,叫蝼奴。虽然也有着自己的世界,但是跟奴隶制相似的是,同样命如草菅。他,便是街角蝼奴生出的人。她,便是仙族后裔生出的蝼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