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90600000021

第21章 俭人论

俭人,也就是悭吝人,吝啬人。这是一种节俭过度而性格变态的人。

陈文烛所撰《天中记》,搜集了许多俭人的故事。这些俭人们均爱钱如命,爱财如命,爱物如命,吝啬得非常“古怪”,并形成一种不可救药的癖性,所以,俭人也被称为“钱癖”、“财癖”、“物癖”。这种人虽拥有家财万贯,但其生活如同乞丐,常常因惜财而自我折磨以至饿死。其中有一则故事,是写汉代有个老人,一直无子,但家极富有,可惜性吝啬,他侵晨而起,侵夜而息,营理产业,聚敛不厌,但总是“不敢自用”,舍不得花一文钱。他生平做了一件大事,就是偶尔有一乞丐来求他救济,他实在推诿不掉,不得不入内取出十文钱,一面走一面看着手中的钱,走一步减一文,走到门口,只剩下五文钱,最后他下了狠心,才闭起眼睛,“闭目以授乞者”,然后又对乞者千叮咛万嘱咐:我倾家而给你这些钱,千万不要告诉别人。最后,这个老富人竟饿死而终。死后他的财产被“没入内帑”。俭人不仅爱财如命,而且觉得“财大于命”,因此要他几分钱,就像割他身上的几两肉,以至使他如同赴汤蹈火。所以他给人几分钱时,便闭起眼睛,自己不忍目睹。

使我想不到的是,唐代的著名诗人韦庄也是一个俭人。《朝野佥载》中说:韦庄颇读书,数米而炊,秤薪而爨,炙少一而觉之。一子八岁而卒,妻敛以时服,庄剥取,以故席裹尸。殡讫,擎其席而归。其忆念也,呜咽不自胜,惟悭吝耳。(引自《天中记下》第廿八卷)韦庄爱惜钱物胜于爱惜亲子。儿子死了,他竟然舍不得给儿子的遗体一件衣服一条草席。可见,吝啬性会使人变态到什么地步。

韦庄如此吝啬,是我想不到的。这大约是因为我过去看到的文学作品,知道作家是比较鄙视俭人的。

中外作家笔下都有这种人,最著名的是法国喜剧作家莫里哀(Moliere)笔下的“悭吝人”,巴尔扎克笔下的葛兰台。这些爱钱如命的人,是作家很不喜欢的人,甚至很鄙视的人,他们着实被作家狠狠地挖苦嘲讽了一顿,以俭名远扬千秋。

本文不想谈外国的俭人,倒想说说中国的俭人。人性的弱点、性格的弱点确实有普遍性,无论哪一民族,都有很古怪的俭人,都有爱钱比爱自己的生命更甚的人,而且俭性浸入骨髓,至死也不悔悟。

《儒林外史》里的严监生(严致和),就是一个至死本性不移的俭人。他家私豪富,足有十多万银子,可是一生胆小守钱,一事无成。他临死时,喉咙里的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到一声的,但总不肯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挚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几个侄子和一些家人,不知道什么意思,都忙着乱问。大侄子上前问:“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又把头狠狠摇了几摇,而把两个手指越发掐得紧了;接着,他的奶妈又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严监生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后来,还是他的妻子赵氏了解他的心思,她揩了揩眼泪,分开众人,走近前去说一声,“爷,只有我晓得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她忙走去挑掉一茎,此时,严监生才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断了气。严监生生性节俭,直到死神已等在他的身边,他马上就要离开人世间,最牵挂的还是眼前灯盏里多用了一茎灯草,实属“浪费钱财”,多费一茎灯草,使他死不瞑目,可见,人的俭性,常常是根深蒂固,连很有力量的死神也拔不掉。

在中国,像严监生这种人很不少。为了一点像灯草轻的小钱财,常常不顾面子,不顾感情,不顾大义甚至不顾生命,一茎灯草似的钱财,竟重于一切,高于一切,这种人真是可笑又可怜。

《阅微草堂笔记》中还记载了一个被举为孝廉的俭人,也是俭性压倒一切,以至压倒其立身之本——孝:一孝廉颇善储蓄,而性啬。其妹家至贫,时逼除夕,炊烟不举,冒风雪徒步数十里,乞贷三五金,期明春以其夫馆谷偿;坚以窘辞。其母涕泣助请,辞如故。母脱簪珥付之去,孝廉如弗闻也。(卷十·如是我闻四)这个孝的模范变成反孝道的俭人故事,有意思的地方是说“啬”可以毁掉最基本的人性,可以改变人的各种关系,以至使人六亲不认,丧失天良。它说明不可救药的俭性,会导致人类掉入一种很冷酷又很黑暗的陷阱。

因为“悭吝”令人讨厌,因此也就有破悭的故事。传说元代,有一个幻术高明的外国道人,着意要和一个巨富而性悭的人开点玩笑。有一天,他到这位悭吝人家中,发现这个人对家中的好马异常珍爱,系在柱下,不断玩赏。这位道人便使用幻术,让马突然消失,悭吝人非常着急而四处寻找,第二天发现马就在一个五升瓮中,但这瓮无法打破,他只好求助道人。道人说,只要你花些钱准备好一百人的饭菜以周济穷人,马自然就会回到你家的柱下。悭吝人只好忍痛“作百人厨”,作毕后马果然返回原处。又一天,悭吝人的父母忽然不见,举家惶恐,四处寻找后发现父母就在一个泽壶中,只好又求道人,道人说,这回你得准备可供一千人吃的东西,以周济穷人。悭吝人只好又忍痛破财,照办一千人的饭菜,然后,其父母果然又自在床上。个故事告诉人们,悭吝人的俭性已病入膏肓,除了用幻术,已无法从他们手中取出一点钱财以救济社会。

但是,在中国,也许因为太贫穷,俭德一直被认为是美德。中国比较穷,讲究一点节俭,本来也无可非议,但是,节俭一过分,就从俭变成“啬”,俭与啬几乎划不清界限。由于俭被视为美德,就带给许多中国人一种很不好的精神性格,即消极保守而缺乏进取和探险的性格,甚至缺乏同情心和援助他人的性格。关于这一点,谭嗣同曾很尖锐地指出过,对中国人的“崇俭”极为不满。他的《仁学》第二十节里,对“佥人”批评得毫不留情。他认为“佥人”简直是天下之大罪人,他说:“若夫力足以杀尽地球含生之类,胥天地鬼神以沦陷于不仁,而卒无一人能少知其非者,则曰‘俭’。俭,从人,佥声;凡俭皆佥人也。”

谭嗣同给“佥人”列了许多罪状,其中最重要的有两条:

一、导致流通的停滞,遏制生民之大命,使钱财不能再生产,“以其尚储九千”于“无用武之地也”。

二、不仁:“坐视羸瘠盈沟壑,饿殍蔽道路,一无所动于中,而独室家子孙之为计。天下且翕然归之曰:俭者美德也。”意思是说,一俭,便只顾自己的钱财而不顾他人的死活,俭人总是见死不救的冷酷之人。更有甚者,就是有些俭人为了守住财富,不去生产,而靠放高利贷,“以剥削贫民为务”,结果一乡财富皆为他们所并吞,“遂不得不供其奴役而入租税于一家”,这样,“愈俭则愈陋,民智不兴,物产凋窳,所兴皆窭人也”。所谓“窭人”,就是穷人。俭人自己占有财富,却制造大量“窭人”,这是谭嗣同的一个发现,所以,他对“俭人”极为反感,说俭人乃是德之贼,“言俭者,龌龊之昏心,禽道也”。把俭人的俭德,称为反人道的禽道,这可以说是攻击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了。

谭嗣同作为我国近代的第一批改革家,其思想是相当激进的。他痛切地感到中国积弊太重,民族的精神素质上的弱点太严重,不得不用很激烈的语言来批评。他虽然骂得过于激烈,但对于俭德可能造成的危害,却是看得很透的。

谭嗣同在对俭人的批判中还有一点很有意思的是,他有力地说明一条人所共知但不容易觉悟的道理,这就是性格决定命运。他说,这些俭人,“家累巨万,无异穷人”,“宁使粟红贯朽,珍异腐败,终不以分于人”。俭人一旦悭吝成性,虽拥有巨大的财富,但其命运也如穷人、乞丐。所以,一个人的命运,往往不是他的财富所规定的,而是他的性格所规定的。许多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一味追求财富,忘记生命的本体意义,忘记金钱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其结果,虽然掌握了钱财,却被钱财所控制,反倒成了钱财的奴仆。这种人的命运并不好,在物质层面上,他们形同穷人,在精神层面上,他们更是缺少人性人情的穷汉。一个人,如果只是以自己的人生证明财富,而不是以财富证明人生,那么,他的性格、才智、热情,一定会被金钱所吞没,所变形,变成十分丑陋和不幸。俭而堕落,俭而导致心灵的冰冷,情感的伪善,性格的残暴,这类事实不少。看看这些现象,觉得谭嗣同说得很有道理。可惜了解这种道理的人很少,所以只要钱财、不要良知的经济动物就愈来愈多。

我原先也是一个尊敬俭人的人,而且也不断地接受俭德的教育。在“增产节约”运动中和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我和同学们都去捡废铜废铁和其他废物献给国家,而且从小就接受老师的教育:任何一颗掉到桌上的饭粒都要捡起来吃,任何一块乃至十分之一块馒头扔到地上都是罪恶。于是,我和同学们个个都变得很节俭。老师这样教育也无可非议,只是,他们光说节俭,不说创造和勇敢探险,不说应当慷慨地帮助别人,久而久之,会算计的人就愈来愈多,人的精神境界也愈来愈低。这种精神退化现象,倒使我认同谭嗣同关于俭人的见解了。如今,我对俭人,特别是那些性格变态的俭人,虽也同情,但已很不喜欢,就像看到乞儿,虽也同情,但并无敬意。

同类推荐
  • 罗山思踪——温州大学学术沙龙(第一辑)

    罗山思踪——温州大学学术沙龙(第一辑)

    书稿以场记的形式记录温州大学近两年举办的学术沙龙内容。主题有:1.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性。2.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地方治理模式追寻;3.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温商的机遇与挑战;4.当代具象表现主义绘画漫谈;5.社会进步与体育发展;6.:道德力与社会进步;7.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
  • 欠发达地区县域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关键问题研究

    欠发达地区县域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关键问题研究

    指出欠发达地区农户参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意愿受社会保障政策、新建或改建住房意愿、职业、家庭收入、家庭住房建造年份、一户多宅、家庭住房结构、土地承包经营面积、拆旧补偿、家庭规模、家庭住房面积以及土地耕作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在统计学意义上达到了显著的水平。其中社会保障政策、新建或改建住房意愿、职业、家庭收入、家庭住厉建造年份、一户多宅、家庭住房结构以及土地承包经营面积等因素是促使农户参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主要推动因素,而拆旧补偿、家庭规模、家庭住房面积以及土地耕作方式等因素则是促使农户不参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主要障碍因素。
  •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6年卷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6年卷

    展现十六大以来党报改革、发展的新成果;交流十六大以来党报新闻宣传、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新经验;探讨今天和明天党报应对诸多挑战的新方略,既是“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三届(2006)年会的主题,又是业界和学界大力支持年会的原因。据统计,年会共收到论文、演讲稿105篇,反映了近五年来党报工作的基本面。现取89篇,辑成《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6年卷》以飨读者。
  • 悦读MOOK(第九卷)

    悦读MOOK(第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语文知识小丛书:怎样修改病句

    语文知识小丛书:怎样修改病句

    《语文知识小丛书:怎样修改病句》是以国家正式颁布的语言文字规范为依据,以中学课本经典文章为实例,对常见的语文现象进行明晰透彻的辨析。从字、词、句、段、文,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讲析,包含了语文常识的方方面面。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浮生归烬

    浮生归烬

    舒辞秋母亲的寿辰将至,萧家二小姐又如期来到舒家,但这一次,她还带来了一块陋石。是什么让舒家家主震惊不已,十年前武林发生了什么,这块石头的出现到底牵扯出了怎样的过往?这浮生若梦,是谁的眼眸说着话——只要幸福来了,就都不算晚。
  • 签到首富未婚妻

    签到首富未婚妻

    系从检测到,检测到宿主是穷人,请是否开启系统?叶凡:哈哈!终于有系统了。以后人生就可以开了,叮!首次签到:首富未婚妻一个!!!叮!签到七个首富姐姐!!!
  • 天元帝界

    天元帝界

    诸天万族,宗门林立。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斩天地,踏阴阳。灭强敌,掌乾坤。他从弱小的走向强大,一步一个脚印,踏上俾睨天下之路。天元帝界书友群:1084441564
  • 凤凰涅槃:唐山

    凤凰涅槃:唐山

    唐山,一座钟灵毓秀、物华天宝的英雄城市。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她-因地处环渤海湾中心地带、东接出入东北隘口、西联京津重地,而成为联接华北、东北的咽喉地和走廊;她,因四季温和、地貌多样、土质肥沃、物产富集,而被称为“京东宝地”;她因人文奇葩而绽放异彩,评剧、皮影、乐亭大鼓被誉为“冀东三枝花”;“铁肩担道义”的大钊精神、开滦工人“特别能战斗”精神、“穷棒子”精神、“当代愚公”精神、唐山抗震精神,与“恩、博爱、开放、超越”的新唐山人文精神,共同熔铸了厚重的文化积淀与历史传承,成为全市人民团结奋进的巨大精神力量。
  • 网游之机缘修仙

    网游之机缘修仙

    2345年,一款名为《大仙侠》的虚拟现实游戏横空出世。刘秀一进游戏,发现自己的机缘缘属性是一串问号,紧接着开局送奇遇,后面奇遇更是接踵而来,凭着神秘的机缘属性他开始了在游戏世界里成为最强剑仙的传奇旅程。
  • 不抱怨,不折腾,不懈怠:你在为自己的未来工作

    不抱怨,不折腾,不懈怠:你在为自己的未来工作

    一道润泽员工心灵与幸福人生的智慧鸡汤,鉴于现代职场负面情绪的蔓延,《不抱怨,不折腾,不懈怠:你在为自己的未来工作》从不抱怨、不折腾、不懈怠三个方面入手,结合员工的工作实际,用大量生动翔实的故事和案例,阐述了"为自己工作"的职业理念,从而引导员工不断走向卓越。
  • 刁蛮宠妃:王爷你绿了

    刁蛮宠妃:王爷你绿了

    穿越是门技术活,楚星月简直用生命证明了这一点。穿越过来就要被自己的夫君杀死,因为自己爬墙爬的光明正大?要杀我?好,很好,非常好!她出墙不仅要光明正大,还要出的人尽皆知!楚星月,你敢出墙一寸,本王就挪一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