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357100000001

第1章 南方的异动

皇祐四年四月,汴梁城中显得格外热闹。御街东侧的相国寺中不断回响着诵经声,从寅时起的青烟缭绕一直到未时都不曾终结。街道边的店铺粉刷一新,百姓们的兴致更高。自本朝艺祖废除市坊分离之后,沿街叫卖的商贩络绎不绝,天南地北的奇货不断涌入城中。

突然,一支马队的闯入引起了百姓们的注意。来者的左衽衣着暴露了他们的身份:不是汉人,而是北方的契丹人。为首的一人身着绿服窄袖袍,垂发于耳畔。腰间配着一把白鲨鞘镶金铜柄弯刀,随从们身着兔褐色的服饰,重环垂耳。似乎是感受到周围异样的目光,来使掏出一幅地图,认准了方向后迅速消失在视野中。

“看哪,契丹人又来了!”

人群中有老者见过契丹人,以一种指责年轻人少见多怪的口吻训斥道:“怕什么?先帝在的时候,把这群蛮夷收拾得服服帖帖。就快到乾元节了,他们是来给官家祝寿的。”

乾元节是宋仁宗赵祯,也就是老者口中的“官家”的诞辰。每逢佳节,契丹使者必带重礼赴汴京朝贺。

皇宫里,宫娥彩女们也都忙开了,每逢乾元节就是他们最累也最开心的时刻。当今官家仁德治国,在大内更是宽待下人。又蒙皇后曹氏贤德,佳节之际总要打赏些首饰、金银之类的。

只不过,官家似乎并不喜欢皇后。尤其是坤宁宫出事后,不知怎的竟恼了皇后,至今也不入坤宁宫一步。宫人们记得清楚,庆历八年的一个晚上,官家夜宿坤宁宫。不料突遇贼人放火,多亏皇后及时关闭宫门,打水救火,找来入内都知王守忠平叛。本来一切都好,却被以“护驾”为名跑来的张美人抢了功劳,官家还因此以护驾之功晋升张氏为贵妃。想想真是替曹皇后抱不平!

“今日乾元节,官家必要在紫宸殿朝会重臣,不知可有请妾的伯父?”

张氏口中的伯父张尧佐是生父张尧封的胞弟,张尧封去世早,留下寡妻孤女无处安身。张氏便跟着母亲去投奔伯父,没想到张尧佐翻脸不认人,硬是把她们赶出了府邸。后来,张氏流落到齐国大长公主府上成了舞女。齐国大长公主是先帝宋真宗之妹,赵祯的皇姑。见张氏生得可人,便将她带入宫中。张氏虽然深恨伯父的薄情寡义,可放眼整个庙堂,再找不到一个靠山。

为了替伯父争下这个宣徽使,张贵妃可谓是费尽了心思。今日又斥退了宫女,以贵妃之尊亲自伺候仁宗更衣打扮。

“张卿有功于朝,自然要请的。”赵祯看着铜镜中的自己,伸手摸了摸颌下的短髯。践祚已经三十年了,鬓角也开始钻出了白发。回想当初爹爹晚年和大娘娘一起主政,把残破的江山重新收拾起来交给自己。只是没想到,这顶乌纱竟如此难戴,当真是长满了荆棘的。

“官家,妾的话你可听见了?”张贵妃有些不满仁宗的走神,有些埋怨地说着,“伯父持身谨畏,恪守君子不党的古训。可那些谏官却合伙欺负老实人……”

“贵妃,我与你说了多少次?你只知要宣徽使,却不知包希仁是谏官吗?”每次提到张尧佐,宋仁宗就有些烦躁。爱妃,我对张卿的重用难道你还看不出吗?非要去争那虚浮的尊荣……

赵祯毕竟也做了几十年的皇帝,早就看出张尧佐志大才疏,因此只是给了他一些象征荣耀的虚衔。只不过自己也心急了些……

皇祐二年某日的文德殿常参,赵祯下旨撤去张尧佐的三司使差遣,转而加封宣徽南院使、淮康节度使、景灵宫使、群牧制置使。景灵宫使和节度使不过是闲职;宣徽院掌内廷供帐,群牧制置使主管马政。没想到还是惹恼了台谏官们,御史中丞王举正在殿上廷争面折,怒斥张尧佐为“庸常之材”,“叨窃居位,日觊大用……”连带着说自己“过授宠渥,使忠臣义士无所激劝”。偏偏像这样的常参,似乎只要张尧佐不被贬为庶民,台谏官们还是不会放过自己。

皇祐三年,赵祯下了莫大的决心,以空前的勇气再次封张尧佐为宣徽南院使。结果再次捅了马蜂窝,王举正联合知谏院包拯、殿中侍御史唐介再次“开炮”。唐介听说张尧佐入主宣徽院还走了时任同平章事文彦博的门路,言辞更加激烈,不惜自己被贬,生生把文彦博拖下了相位……

“妾知错……”张贵妃听出仁宗话中隐藏的怒意,善于逢迎的她当然不会继续执着下去。“今日乾元节,官家还是去看看曹姐姐罢。”说完,转身离去。

“站下!”仁宗轻声唤住她,起身从身后拥住她。“你听,什么声音?”

“什么声音?”张氏愣了一下,“没有声音啊。”

“我听见了。”宋仁宗故作正经地说着,“醋坛子打翻的声音。”

张氏“噗”地笑出声来,仁宗搂着她说道:“坤宁宫是再不去的了。令伯父的事,再容我些日子可好?”

“妾遵旨。”张氏回过身子施礼,正巧内侍蓝元震在宫外请旨入见。仁宗放开张氏,问道:“何事?”

“启禀官家,庞相公、梁参政和高枢相在文德殿候见。”

“知道了。”赵祯心中好生奇怪,乾元节的大好日子,怎么东、西二府同时来人呢?是西边还是北边出事了?如今的中书省和枢密院刚刚调整,原同平章事文彦博以观文殿学士、行吏部尚书的告身出知许州,参知政事宋庠以行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出知河南府。昭文馆大学士、同平章事这一实权宰相落到了庞籍头上,中书省出现空前的精简。至于高若讷正好顶了前者枢密使的空缺,和王尧臣共同主政枢密院。

不敢怠慢,匆匆别过张氏,带着蓝元震直趋垂拱殿而来。刚踏进殿门,只见梁适、高若讷和庞籍三人站在一起面面相觑,似乎刚讨论到某一症结所在。

“三位相公同来所为何事?”宋仁宗快步走过去,“不必行礼了,有话直说。”

“陛下,辽主遣使入京,恭贺陛下乾元节万寿。”

“好事啊,先帝在澶州时与辽约为邻邦,和睦至今。辽使前来有何话说?”宋仁宗知道庞籍性子谨慎,不肯把话说全了。其实,他已经做好接受西夏李谅祚和辽兵同时进犯的消息。

梁适可不比庞籍,直言不讳:“辽使上奏甚为无礼,欲以我朝称南朝,契丹称北朝。艺祖开国至今,宋有华夏九十余年。岂能与番邦蛮子一样以南、北为国号?”

“梁卿所言甚合朕意。”宋仁宗满意地拍手,“辽使陛见时若再提起,梁卿可愿为朕一驳?”

“臣遵旨。”

宋仁宗望了一眼高若讷,辽使进京是小事,那枢密院的事应该不算小了吧?“高卿有何话讲?”

“陛下,邕州知州陈珙、通判王乾祐上疏,广源州蛮酋侬智高请求内附为邕、桂节度。”高若讷从袖中取出劄子,蓝元震连忙拿给赵祯。

“朕听说他是广源州的酋长,与交趾李氏有杀父之仇……请内属,求邕、桂节度以统摄诸部?”看到这一句,宋仁宗心头一颤,“此何意也?”

“侬智高是想借我朝的力量威慑李氏,好教他报父仇、威慑诸部。”高若讷本身对此不屑一顾,上奏也不过是例行公事。“陛下,此乃化外生番惯用之计,不可上钩。可命陈珙等严密监视,以观后效。”

“可据报,侬智高在广源州聚众五万余人。自立大南国,与广州进士黄玮、黄师宓,其母阿侬、其弟侬建中、侬智忠等日夜谋划,似有不轨之举……”梁适话音未落,庞籍一声冷笑,“仲贤又要胡乱猜疑了不是?侬智高与李氏之仇不共戴天,又是诸部酋长,必是思索为亲报仇之意。与我朝何干?”

“庞相此言差矣!”梁适横了他一眼,“广源州与邕州横山寨相去不足五十里,兵马可朝发夕至。据司户参军孔宗旦所奏,邕州有白气出于邕江,时而邕江水溢,恐非吉兆。”

高若讷也辩道:“广南路气候潮湿,江上起雾也是常有之事。梁参政,捕风捉影之事也能在陛下面前提及吗?”

梁适尚未反驳,赵祯听不下去了,“罢了,三位不必再争执。今日是朕诞辰之日,且去紫宸殿赴宴。广南之事,容朕思虑后再议。”

三人领旨告退,唯独梁适走得慢些。趁高、庞二人下殿后又折返身去见仁宗。

“梁卿还有何事?”

“陛下……”梁适顿了一下,“臣以为侬智高之事不可纵。臣在陕西时,见守边禁军多是纨绔子弟,临敌必败。广南路承平日久,武备不修,一旦有事……”

“梁卿,朕说过此事容后再议。”

“是,是。嗯……臣还有一事,请陛下召还范仲淹吧。”梁适说着双膝跪倒,朝仁宗施了大礼。“范仲淹为陕西四路边帅时,恩服众邦,乃国之柱石。听闻他有眩转之疾,又有肺痨。贤臣去朝,臣为陛下惋惜。”

提到范仲淹,赵祯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宝元二年,西夏李元昊反叛,先破金明寨,再战三川口。范仲淹历任鄜延路、环庆路、泾原路,为政主忠厚,所至必有恩。提拔了许多的名将,比如如今的马军副都指挥使狄青、周美,还有已经殡天,却留下一座青涧城的种世衡……庆历新政,又是他矜矜业业,从头收拾着一片千疮百孔的社稷江山。如果不是夏竦和郑戬等人的势力太大,他也不会把这样一位贤者重新贬去陕西,又贬去江南、山东……范卿,你是朕的恩人,是上天给朕的膀臂……朕贬你是不希望你被污泥所侵害,一旦有机会,朕还会用你。可是这一切,他不能说出口。

“让范仲淹改知颍州吧。”青州不适合养病,还是回到江南吧,离汴梁也近些。宋仁宗不便多说,拂袖离去。梁适听到“知颍州”三个字,心头一阵惊喜。他知道皇帝已经默许了他的请求,调范仲淹回京!毕竟得有个折中的办法,去颍州也好,只要希文兄能将养好身子,趁着侬智高犯边的事重新入朝、宣抚广南也就顺理成章了。

紫宸殿的晚宴早已布置停当,能在此时入殿朝贺的多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连早已致仕的驸马王贻永也赶来参加庆典。步军副都指挥使许怀德和马军副都指挥使周美来得晚些,他们都是从宝元年间西夏李元昊叛乱时,在陕西战场上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功名。如今上了年岁,宋仁宗念他们劳苦功高,便将三衙中马军司和步军司的副都指挥使封给了他们。

周美从进殿伊始就不断地轻咳着。虽然饮了药酒,脸上的蜡黄和黯淡掩盖不住。

“之纯,你这身子可是大不如前了。”许怀德轻拍着他的后背,“旧疾又犯了吧?”

“都是当年打仗留下的……咳咳……李元昊的铁鹞子都没要了我的命,没想到要被这肺痨害杀了……”周美手捂着胸口,喘了好一会儿才稳下来。

“你可不能倒啊,听说如今广南路极不安稳,广源州首领侬智高厉兵秣马,似有北犯之意。说不定,官家还要启用你去征南呢。”

“好啊,到时候咱们老哥俩还得一路同行。”周美苦笑着,攀着许怀德的手臂一步步踱进殿中,和大臣们互相见礼。也不知交谈了多久,声音渐渐轻下来。各自按班站立,等候宋仁宗驾临。

同类推荐
  • 汉歌引

    汉歌引

    他,一介书生,却是历史上少有的仅凭一战成名的将领;他,侠骨柔肠,却也是智勇双全、赫赫有名的战将;他们,共同发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 掌控盛世

    掌控盛世

    这是一本讲述清穿男的故事,主人公曹磊从现代意外的穿越到了清朝,并以假太监的身份掌控着整个康熙王朝,最后建立属于自己盛世帝国。除满贼鳌拜,平汉奸三藩,收宝岛台湾,抗外侵沙俄,杀噶尔丹,定西藏。且看五品太监总管曹公公在天下豪杰协助下如何建11,治河运,斩贪官,破奇案。。。。最后龙袍加身。康熙:“小磊子,你为何夺我江山,抢我女人。”曹磊:“夺你江山,因为我是汉人,江山本姓汉,抢你女人,因为我是男人,我爱她们”
  • 穿越之县令开局

    穿越之县令开局

    穿越成为小县令,却被斩首示众……一腔抱负,不被世人理解!两世为人,又该如何自我救赎?天下群雄起,南郡风云动,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化作龙……
  • 清朝野史大观(中册)

    清朝野史大观(中册)

    本书分“清富遣闻”、“清朝史料”、“清人逸事”、“清朝艺苑”、“清代逮异”五辑,共十二卷。内容涉及上至帝王后妃、天潢贵胄、悍将权臣、名媛佳丽、学士才子,下至讼师衙役、游侠术士、市井小民,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光怪陆离的众生世相。
  • 华元传

    华元传

    华元(?―公元前573年),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臣,官至大夫,成为宋国六卿之一。历事昭公、文公、共公、平公四君,堪称“四朝元老”。长期任右师,掌握国政。集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刺客、人质、战将于一身,在强敌如林、诸候纷乱的时代,为宋国独撑一方大厦。
热门推荐
  • 理科生读宋史

    理科生读宋史

    本书对上启五代十国下至崖山海战对宋朝三百多年的历史进行全方位讲述,以史料为线索,对当时社会、政治、战争等全方位讲述。在很多人看来宋朝是历史上积贫积弱的朝代,但专家学者却认为宋朝是历史上登峰造极的盛世,通过宋朝以及宋朝周边势力辽、西夏、金、蒙古甚至高丽和越南的历史跟大家一起一探究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时空之错爱

    时空之错爱

    一次意外的车祸,让张茉穿到一个很灵异的世界,她不知道自己是原来的自己还是只是一个灵魂,爱上了不该的爱的人,最后真相大白,她是留下还是离开……
  • 异世界的现代魔法师

    异世界的现代魔法师

    既然处于魔法盛行的异世界,就好好做一个万人敬仰的魔法师吧。
  • 我是平民:一个平民怎样投资房产致富

    我是平民:一个平民怎样投资房产致富

    本书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坐拥百万、投资前的热身准备、机不可失、投资房产的方法、我的独门法宝、关注自己的事业等。
  • 溺宠蜜婚:大叔轻点宠

    溺宠蜜婚:大叔轻点宠

    萌萌哒吃货VS酷炫冷大叔,两人日常对话是酱婶儿的:“大叔,你刚才许了什么生日愿望啊?”“……我的愿望是……尽快完成这次的修订案,然后给自己放一天的假,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干,除了你……”大叔,我刚刚救了你,你这条命是我的哦。”“别说命了,我连命根子都是你的。”当然,不管自家大叔多么不正经,我们萌萌哒吃货都不介意,她其实只是好奇,“大叔,像你这种极品男神,肯定都特别在乎形象,那天气冷了,你穿秋裤吗?”
  • 修仙寻爱

    修仙寻爱

    与人争夺血参,却被别人自爆炸死,灵魂吸入空间裂缝之中。正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裂缝之中被鸿均圣人收为徒子。重生异世却生在帝王家,他整流氓,耍无赖,戏美女……直到遇见她,俩人俩情相悦,大婚之日新娘失踪,他只并一纸书信,千里把爱寻,随着他逐渐强大,一个困惑在心中诞生,她是谁…………,到我身边是阴谋还是……,,。
  • 重生成狐

    重生成狐

    夏唯意外穿越到了神罗大陆,失去记忆,并重生成为了九尾狐,神罗大陆是一个魔法大陆,但是魔法的来源来自于灵兽,没有灵兽契约,人类就不可能使用魔法,而夏唯恰恰就是万中无一的灵兽。本书要讲述的,便是夏唯身为一只狐狸,和众多魔法使徒的故事。
  • 格林童话全集1

    格林童话全集1

    格氏家族在十七世纪初就定居在黑森,格林兄弟向外人津津乐道的是,格氏家族有很多文化巨人以及学术专家,这使格林兄弟在思维上有充分的富足感,他们以祖上为榜样,不断地向他们学习,读他们读过的书,研究他们研究过的学术,所谓家学渊博,世人皆知。
  • 暂且等等,可好

    暂且等等,可好

    他,放弃轮回,只为太白长存。他,驾青铜战车,只为千年一诺。他,守候千年,只为再见那沉鱼落雁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