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75500000032

第32章 寿终正寝(4)

隔河内蒙古、陕北,礼数与山西这厢差不太多。但中间一个环节,值得一说。女婿披红挂绿跪拜的时候,总小心翼翼往后向观瞧,磕一个头看一下,磕一个头再看一下。果然有蹊跷,村里的一帮媳妇子早等在背后,等磕到第四下,一拥而上,把老女婿放倒,脱鞋的脱鞋,撕帽的撕帽,按倒还要耍笑一番,女婿在那里狼狈不堪。说法是女婿出了大礼,然而却不分房子不分地,他心中定有怨气;耍笑一番,这是要败一败他心头的怨气。

悲痛的仪式,此时突然照进一抹喜色。

这个过程张老师你知道的更为详尽详细,我就不必细说。

其实,整个祭奠活动搞得如此漫长,在客观上起到了缓释悲痛情绪的作用,不至于让生者将悲情郁积在一块爆发出了问题。生者能够匀出工夫思前想后,想逝者生前种种,情绪进入日常。进入“礼”这个程序之后,即所谓“事死如事生”,所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礼的仪式化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超越形式的意义。

张:近十年来,我为父亲母亲二老送终,身处乡俗礼仪的过程之中,对丧礼的体察应称切肤刻骨。丧礼的琐细、按部就班,如你所说确有缓释生者悲痛的功能。既要让你释放,又要节律有制,合于中和。当然,丧礼的隆重庄严,更多地体现的是死者作为一个人的尊严。

一介农夫,一个普通百姓,一辈子何尝有坐轿的机会?说不定倒是要给大老爷们抬轿服役。然而,当他去世的时候,无论棺木厚薄,要躺一口棺材,要体体面面乘坐一次“八抬”。子女亲朋隆重祭奠,死者要享受到古老礼仪的祀奉敬仰。

乡间的丧礼,铺张还是简约,一方面确实要“称家之有无”,一方面确也不得不依循时代的变化。不变的,是礼仪法度,是礼仪法度当中折射出的天理人伦。

我爷爷去世在1946年。当时我还没有出生。父亲在太原脚行当工头,是所谓国统区;盂县老家属于抗日老区,如今是解放区。国共两党开战在即,父亲竟然被阻隔在太原无法回家奔丧。尽管如此,爷爷的丧事办得格外隆重。七个儿子长大成人,老六在脚行挣大钱,家道兴隆蒸蒸日上。便是苌池镇的老财都主动要与我家攀亲。当初有民谣说的是“苌池镇有三大硬,子英克顺羊廷栋”,三位都是镇上最出名的乡绅。那羊廷栋何等精明,早已看出天下形势,其实是要设法寻找防空洞,所以托人说合,一定要将女儿许给张家老七。我爷爷哪知就里?只剩下得意和满足:哈哈,老财羊廷栋都要和咱攀亲哪!

爷爷的丧礼,奶奶和大伯们倒不多说起,偏是几位大娘给我叙述过详情。从停灵之日开始,灵棚外就动了鼓乐,家人族人祭祀、亲朋吊唁上香,都有鼓乐依礼伴奏、曲牌应和。出殡前三日,另外请来千佛寺的和尚道士各十名,每日都要诵经拜忏、登法台放焰口。和尚们是钟铙法鼓、道士们是笙箫笛管,轮番献艺。

奶奶去世在1964年,我读高一。革命口号震耳欲聋,“文革”浩劫山雨欲来。不说别的,一人供应四尺布票,单是孝衣孝衫预计需要白布一百丈,这就要愁死人。多亏老人家自己操心,柜底存着三十多丈白布。我爹又买了几十丈高价黑市布票,总算吊唁者人人挂孝。有个细节,我爹1958年大跃进砸断腿,奶奶来太原伺候照应,老人将带血的绷带洗净存起,结果竟然顶了一百多丈孝带。我父亲翻出那些绷带,那个铁人也泪眼模糊的了。

我爹倒是想请戏班,县剧团已经改造成了国营团体,根本不允许涉猎什么民间婚丧。父亲能做的,就是请纸扎匠艺做了一百对纸扎。有童男童女、花红童子、孝白童子、引路菩萨、打道煞鬼、金山银山、金斗银斗、花红幡幢、孝白幡幢、香幡、元宝幡、绣球幡等等,种种仪仗执事,排满整道村街。

——依一个孙儿的心情,我觉得我爹就该那么张罗,那才符合他的身份名头,能多少抒发一位孝子的孝亲之心。而我的可亲可敬的老祖母,她完全当得起这份排场。

鲁:我们那里在入殓三日的小叫夜之后,开吊正祭当晚,还有正式叫夜仪式,规模相对要大一些。正像你所谈到晋东南地方的“送路灯”,这是一天祭奠仪式的尾声。

张:顺民,到这个时候,我突然领悟到:你说的小叫夜、大叫夜,大概是祭祀仪礼中的“打醮”。它本来是古老的祭祀礼仪,后来变化为僧道两教为生人与亡灵祈福的一项宗教仪式。民俗变迁,老百姓自行主持,取其祭祀祈福的内涵,倒不一定非得有和尚道士来参与了。

鲁:或许正是如此。我觉得张老师你讲得相当在理。

孝子们在开吊祭祀结束的当晚要守灵,长明灯不灭,香火不断。这时候,夜深人静一段时间,鼓班要“聒灵”。“聒灵”在晚饭后如期举行,鼓班聚齐吹拉弹唱一干人马,要吹要唱,一直喧阗到午夜。三四个小时下来,就是一台大戏了。

游走乡间的鼓班,小觑不得。一般以“八音会”为骨架,文场筝管唢呐,武场锣鼓铙镲,都是多面手。放下唢呐吹管子,吹罢管子弹扬琴,四五个人就可以用乐器模拟人声演绎一台大戏,有《算粮登殿》《三娘教子》《金水桥》等传统北路梆子。河曲家办丧事,鼓班多请自神池、定襄、五台三县。这并不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而是各有专攻。我们县虽是民歌大县,但正经唱大戏的鼓班却凑不起来。早年有“一声雷”“小秃子”等把式,50年代吹《大得胜》能吹到中南海。可惜都已经一个个凋零老去,后继者等而下之,渐渐不成气候。而唱家则要临时延请,对演员来说属于所谓“走穴”。过去的剧团解散,散落在乡间能唱大戏的演员很多,凑三五个男女唱家并不是难事。乐手吹奏间隙,唱家接着唱折子戏,偶尔来一段二人台,算是衬场。

鼓班说来辛苦,春夏秋三季尚好说,一到冬天,甚是苦瘁。围定火塔子,火塔上坐一只大壶,滚开一壶砖茶,所谓“喝皮壶,吃冷饭,大炭烟熏常流泪”。

鼓班是不是说得太多了?前些年看到过一位乡间名角年轻时候的戏装照,她退休之后也不消停,结果有一次坐拖拉机到乡间演出,不幸出车祸亡故。照片上的戏装与化妆当然简陋得不得了,但是我看到的是一种来自乡间传统的梦想。前些年我曾做过一段时间农村调查,从经济、福利角度考察农民的生存状况,还有意跟着一个鼓班游走乡间,从文化角度考察农民的精神生活。但后来实在匀不出整月的时间进行跟踪,最终作罢。

聒灵当晚,就是一台小戏,邻里都会聚在院子里来听,哪怕电视里放天大的新闻,播再好的连续剧,对他们而言简直狗屁不是。北路梆子二人台,唢呐吹奏的八音会,就是人间最好的音乐。

80年代中期,有一段时间村里人办丧事,会请来乡里文化站的人放电影,30块钱一场。但没能坚持多久,鼓班再度兴起。

张:所谓礼仪,好比国学,其基础是农耕文化,是千万老百姓的拥护喜欢。老百姓的舆论也说,某某家办丧事是“活着不孝,死了浪叫”。但假如这家老人死了,丧事再不好好办,试试看,人们会骂得更加厉害。从村人邻舍旁观的角度,婚丧大礼又确实有表演的成分。

娱神祭鬼的鼓乐演唱,原本就有娱人的功能;而庄严有序的礼仪程式,又确实能让人产生类乎宗教的情感。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不说“尊礼”而说“复礼”,呼吁光复礼仪制度,是因于三代的礼仪有着仁道、仁政的本质。体察其中的精神指向,对当今道德滑坡、信仰缺失,应该说不无积极意义。

你们河曲的情况,我多少知道一点。正如我们盂县,当年政府养着剧团,一年唱不了半年戏,演员发不出工资;一旦政府放下包袱,让演员自救,大家活得恰恰是非常好。老百姓婚丧大事、丰收祈雨,包括子弟升学当兵,需要祭祀庆贺,有着极大的市场需求。各种小型娱乐演出班子,及时服务到村口院落千家万户,这岂不是真正的文艺为人民服务?

红崖底办丧事,先前的规矩是不兴请戏班演唱的。到大办三周年,方才可以唱戏。但如今与时俱进,老人去世,是为喜丧,也有请来戏班演出的。传统大戏、二人台、流行歌曲联唱,应有尽有。

我给老父亲做三周年,有鼓手一班、戏曲一台,晚间还要放电影。那面放着电影,灵棚低下大吹大擂,乐曲吹奏的是《大摆队》。演员上妆,踩着曲牌鼓点,依次向二日祭祀的供桌上摆放祭品,台步圆场,行礼如仪,前后也得展示那么几个钟头。村邻老少围观,直至午夜。

鲁:河曲地面,出殡前夕,入夜要“聒灵”。但闻唢呐声声,呜呜咽咽,一直要持续到子夜方罢。如果要让鼓班再吹一会儿,一般延续一个小时,会到午夜一点多。需要外甥几个来凑钱,不经管家直接付给班主。但班主也不敢延迟到太晚,第二天还有重活,延长那么一个小时,也就收三百五百不等。

聒灵,不知道这名称里有什么讲究。但聒灵当晚,会有蹊跷,家里不肖子弟会莫名其妙“跟上鬼”。刚才还听戏听唱,突然坐在那里神态语气浑如逝者生前,叙说这子弟的不肖之处,不明就里的人会吓晕过去。这样的传说很多。别说,我还亲眼见过一个。80年代中期,隔过护城楼东门外,邻村一位老太太去世,我晚上去听“聒灵”。突然人声鼎沸,原来是逝者的孙媳妇“跟上鬼了”。那女子盘腿坐圆,一如老人生前,口气姿态一模一样。数说几个孙辈管不住自家媳妇,“一门上你们都要出这么一个骚货”。老人活了九十几,三个儿子,三个儿子名下各自又三个孙子,每三个孙媳妇中就有一个不守妇道,招蜂惹蝶。“跟上鬼”的这位恰恰是其中一位。

阴阳先生有解法,灌一瓢滚开水递上去,那“跟上鬼”的人也不嫌烫,咕咚咕咚一口气就喝下去,然后瘫软如泥,醒来不知道发生了甚事。说起来颇魔幻,可能是某种心理暗示。

大出殡

张:出殡前夜的祭祀、摆供,盂县家的程序和你们其实一样,但名堂上不叫“聒灵”而已。但在其他场合,人们嫌乱,会用这个词语来诅咒:这么乱道,这是聒灵哩?

出殡在即,丧礼的气氛趋于紧张。聒灵,在迷信说法的意义上有惊动邪魔外道的作用。

至于“跟上鬼”那样颇具灵异神秘的情况,所在多有。如你所言,那多半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方面的缘由。庄严的祭祀,礼仪的严整,气氛的紧张神秘,会有巨大的宗教压力感。跟上鬼云云,不过就是心中有鬼罢了。——这样实例的存在,往往也会给他者一种警示和教益。

父母去世,我身为孝子,虽有总管诸人帮忙协理,关乎丧礼的诸多琐细我又哪能不殚精竭虑。具体种种礼仪,各地风俗大同小异,我就不一一详说了,只将需要强调的讲述几点。

一点,是丧服区别。孝子与逝者儿媳的丧服,称为重孝,也就是古礼记载的斩缞。斩缞之斩,就是粗布毛边,不加缝制。子媳二人,都是孝衣、孝裤,白鞋、孝帽。斩缞的孝帽,首先与其他孝服的孝帽有等级的不同。用布较多,折叠的形制也相对复杂。其次,则是男女有别。女眷的孝帽,两侧鸟翼一般张开,更趋美观。所以,传统上有“女要俏,一身孝”的说法。

然后,孝子夫妇都有白布孝袍,可天可地的,也是毛边。系于腰间的腰带,也是最宽的。而且,在孝帽和孝袍上都要缝上去麻皮若干绺,是为披麻戴孝。

——丧服到了四服、五服等级,如曾孙是戴黄色孝帽,玄孙是戴红色孝帽。所谓“死了爷爷喜孙子”,其中折射出的人情味道、喜剧色彩颇有意思。

到第二天出殡时节,孝子在棺木前拉灵,要有整个布幅那么宽的一条灵带,拴在丧舆之上,一般是丈二长短。孝子腰间此刻还要系一根粗麻绳,但听发引号令,阴阳先生念动咒语,用令牌敲碎白灰碗的同时,孝子用哭丧杖击碎盛放纸灰的砂锅,背起孝带、手拄丧杖,匍匐弯腰、以头抢地,哀哭前行。逝者的侄儿辈,在旁身背一条长绳,亦是拴在丧舆上,叫做“纤索”。

而所有送殡的亲朋女眷,都在棺木后部列队哭泣。儿媳在队伍最前,除全身孝装之外,还要有整幅白布遮盖了头面。

出殡前夕,灵堂设供,逝者玉照和牌位供在当央,各种纸扎冥物摆列两厢。后面是高高悬挂的家谱,前面极大的供桌上,此刻特别要依礼摆上各种供献。计有巨型白馒头十二,叫做大供;油炸馇馍供献五种,有连塔、松果、钵盂、褡裢、圪缭之属,每份五枚、五份一种,五种共125件。大米五碗、汤饭五盏,另有肉类菜肴果蔬供品若干,酒水盛于特致祭祀器皿。

——如上献祭亡灵的种种酒馔,盂县人统称为一桌“惟飨”。惟飨到底是什么?谁也说不清,反正主家和厨师都明白。我儿子张沛教授喜欢“每事问”:爸爸,这“惟飨”是怎么回事?我说:前头族人祭祀哭泣,不是有过“呜呼哀哉”了吗?今番灵堂大祭,这便是“伏惟尚飨”啊。古人祭祀庄严郑重的祭文用语,老百姓将之化于自己具体的祭祀活动之中了。

同类推荐
  • 中华散文珍藏版:牛汉卷

    中华散文珍藏版:牛汉卷

    飘逸,我以为只能凭感觉去悟知;要想捕捉到它难于上青天。它不是辞典里能查到的那个有定义的“辞语”,是难以形状的灵性或风骨。我的众多朋友之中,真具有飘逸气质的极少,聂绀弩可算一个,再想一想,还有一个蔡其矫。当然,还有别的一个两个,不会再多了。
  • 常春藤诗丛武汉大学卷·张宗子诗选

    常春藤诗丛武汉大学卷·张宗子诗选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如地壳运动一样,崛起了一座座诗歌山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诗歌重镇。在这一时空节点上,诗人们所具有的探索、独立、低调的写作态度,朴素、豁达、真挚的诗风,构建和丰富了当代诗人特有的诗学与美学传统,并取得有目共睹的诗歌成就。就整体成就而言,可立于世界诗歌之林。《常春藤诗丛》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活跃在中国,且至今仍在全国诗坛具有影响力的诗人的成就以及他们诗歌创作的面貌。
  • 延安女兵(第一卷)

    延安女兵(第一卷)

    本书是一部丰富完美的历史挡案、历史资料,书中包括蔡畅、邓颖超、帅孟奇、康克清、丁雪松、罗琼、王云等百位风云人物,塑造了一群伟大时代的中华民族的巾帼英雄,一批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锋。
  • 多维视野中的《呼啸山庄》

    多维视野中的《呼啸山庄》

    关于《呼啸山庄》的研究成果早已卷帙浩繁,但是,由于经典文学文本的丰富性,往往不断被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反复研读和阐释。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的心得。作者在认真、审慎、反复、仔细地研读原小说的基础上,在作品的主题思想解析、人物形象剖析、艺术建构探析、文本对比分析和故事章节评析中提出了自己的不少的独立见解,让文学研究者能更全面、更客观地去把握和解释小说内涵。该著作的五部分互为关联、互为支撑,构成一个完成的逻辑链来阐释该部小说。
  • 他们看我不顺眼

    他们看我不顺眼

    《他们看我不顺眼》收录了柳恋春近年来创作发表的24个短篇小说,其中多为公开发表的小说和省级文学刊物获奖作品。
热门推荐
  • 其实我想快乐过一生

    其实我想快乐过一生

    没有很大的梦想,没有特别想要的,简单就好
  • 现代管理学

    现代管理学

    人类是一种群居性的社会动物。凡是有人类的地方必然有人类的社会活动;人类社会活动的开展必然伴随着管理。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社会,管理就以某种形式开始了萌芽,而管理作为一项活动而独立出来也有了几千年的历史。
  • 勿念漓

    勿念漓

    天之神女的她慢慢长大后就喜欢围着将军转,结果忘了默默守护着她的上神,她如愿以偿过诛仙桥与将军举行婚宴,结果被从小的情敌推下桥,进入三生一梦中,出梦后终于知道自己到底喜欢的是谁,可是上神忘记了她,不过没关系,她追就好。上神,我叫你相公你应吗?上神:没鲜花,没三生石,没下跪。她一想就转头去准备,谁知上神以为她又要离开他,怒了。上神一下子扑倒了她等等……不是应该她扑倒上神的吗?
  • 星光之恋

    星光之恋

    这是一个魔法小队的扬名史,同时,也是他们的成长史。圣光,这一支并不为人所知的魔法小队,由六个来自不同地方的人所组成,在经历无数的磨难挫折之后,他们终究成长起来,羽翼丰满,扬名宇宙。星光恋,这一个不朽的咏唱,一个绝世的魔法,终究没有被历史的尘土所掩盖淹没。
  • 重生从电商开始

    重生从电商开始

    电商企业高管,重生回到大学校园。 面对波澜壮阔、波涛汹涌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洛修不由发出一声呐喊:爷的青春回来了! Q群:951844589
  • 深空之下

    深空之下

    (新书已发:《深空之流浪舰队》!)深空之下,星河璀璨,文明无数……这里是月球1号基地,随着一次史无前例的超强核爆,一艘庞大无比的超级战舰正式高歌起航!它是人类最后的希望,其名为……诺亚!(传统星际科幻小说,Q群:642704770)
  • 道劫轮回

    道劫轮回

    生逝红尘,遍尝百般疾苦。辗转万世,唯求轮回超脱。修炼一途,破红尘,求大道,超轮回,成一念夙愿。
  • 魂武风云

    魂武风云

    苏天佑本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人,却不料意外来到魂武大陆,附身废材少爷,修炼速度狂生,奇遇连连。为寻心中至爱,踏上了世界巅峰。。。
  • 为何美国是老大:美利坚200年改革实录

    为何美国是老大:美利坚200年改革实录

    梳理美国200年来政经变革历程,介绍了建政与建党、西进运动、镀金运动、进步运动、城市美化运动、市场改革运动、新闻扒粪运动、文官改革运动、民权运动、伟大社会运动,麦卡锡主义的疯狂、赤字繁荣的欺骗等历次重大运动和事件。
  • 妖寒纪元

    妖寒纪元

    妖月出,点将光烛荧煌,虚生来,定生至,须俟浮生行世。少年纨绔,别出心裁,犯了蜂虿之毒,乐极生悲,世人唾弃,人生茫茫之际,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幸福,面对未来,是沉沦,还是崛起?是善良,还是恶毒?且看一个智武双绝的男人,如何一步步打破六道轮回,石破天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