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71200000002

第2章 序言2

2007年3月底,我的女儿郝洁良接到了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当时我们感到虽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我们一直都没有能上哈佛的奢望,只是在考前,我们根据孩子的实力感觉可以试试看,毕竟竞争太激烈了。我们没有像许多家长那样,很早就为孩子制订上名校的目标,也从没有为考取哈佛做任何针对性努力,所以一切看起来都好像是那么轻松和随意。因此,我们也就没有十年寒窗、一朝问鼎的成就感。

对于女儿上哈佛,许多朋友都颇感疑惑,他们说:“没见你们对孩子操什么心”、“没怎么见你们管孩子呀”,还有朋友说我们“胆大”。言下之意,就是说我们没有多管孩子,而“不管”的孩子肯定是不行的,孩子不行居然敢申报哈佛当然是有点儿太“胆大”了。甚至有些朋友认为这是天上掉馅儿饼,撞上了好运气。总而言之,对于洁良上哈佛这件事,朋友们都感到惊奇。对我们来说,孩子上大学只是人生的一个起点,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始终重视的是孩子总体的成长和发展,而不是一时的成败得失。

当然,随后陆陆续续也有不少“取经”的朋友们。这时候我们开始系统思考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些理念、方法、策略和得失。

孩子上学后,教育子女成了我们和朋友们在一起经常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另外,我出国前在太原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任教。在教学和科研之余,我担任过5年学生班主任和年级主任。对于学生工作,我从来没有抱着应付差事的想法去做。那时我总是认认真真地为学生考虑,为学生好我就是牺牲点儿时间也很高兴;只要学生好,我就有成就感。当时我对学生工作很下工夫,有热情、有想法,也有自己的一些措施。因为按照我们中国的传统,传道、授业、解惑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像在国外,教师更大意义上仅仅是个职业而已。正因为我有学生工作的经历,使我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也一直饶有兴趣。所有这些因素使我萌生了写点儿东西与关心孩子教育的父母及朋友们共同分享的想法。

归纳起来,我们教育孩子的核心部分就是12个字:从小教育,培养自立,逐渐放手。我们教育的宗旨不是为了让孩子上个好学校,重要的是为了孩子将来能成功地立身社会。也就是说,不管孩子上不上得了好学校,这些培养教育对孩子将来在社会上工作、为人处世都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孩子如果瞄准了修身做人、立身社会这个终极目标,“上名校”这个初级目标往往也可能顺便达到。因为,上名校毕竟也是为了成功地立身社会。我们认为教育孩子的目光不宜太过实惠,目标不宜太过功利。

我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践行者。因此,本书并不是一本教育孩子如何考上名校的书,而是一本就“培养孩子素质,培养孩子自立能力,让孩子自己去打拼”谈自己的策略和体会的书。我希望借本书就我们自己教育孩子的理念、思想、做法,包括我们虽然能意识到但是执行并不太好的遗憾与读者共同探讨和分享;也希望读者能从孩子成长过程的记叙中或多或少得到一些益处;同时,希望本书不仅能对孩子升学,也能对孩子立身社会、做事为人有所帮助。

本书第一章分35个话题,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思想、策略、方法,以及对家庭教育的领悟和理解。这些思想、策略、方法和感悟大多是我们自己的亲身实践。书中的话题和内容不仅针对孩子和子女的教育,同时也针对成人的自身完善和修养。35个话题中的每一个虽然自成一体,但又有所关联。我希望通过这35个话题让读者得到一些孩子教育方面的思路、技巧和方法,同时也可以对将来孩子立身社会、做事为人有所裨益。

考虑到读者有可能关心孩子的学习、成长过程和经历,本书第二章介绍了洁良从出生、小学、初高中到大学的简要情况。其中,我们还较为详细地介绍了高中阶段洁良报考美国大学的程序和经历。

由于短文是美国大学,特别是名校录取新生时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因此国内外许多朋友都索要过洁良申报大学时写的几篇小短文。有鉴于此,我把洁良的三篇英文小短文和我的译文专门列为第三章供读者阅读、借鉴和参考。

另外,教育理念和思想与个人成长经历、原生家庭、教育背景都密不可分,所以本书最后对作者基本情况做了一些简单介绍。

现在有一种流行于海内外华人家庭的教育方式,其特点是:

父母对教育孩子全力以赴、不惜代价。比如,父母陪孩子做计划、做作业、练钢琴;等等。

父母认为大人比孩子懂得更多,更有经验。所以他们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有目的地为孩子上大学精心包装,甚至为孩子上某个名校有针对性地调研、润色、打扮乃至代劳。

这种教育方式往往有能考上名校的孩子作为教育“成功”的佐证。

这里我想提醒的是不要忘了许许多多不成功的例子,而且这些不成功的例子绝对不会出现在书中、媒体上;就像虽然有成千上万买彩票的人,但出现在报纸、电视上的是其中某个中奖人,而绝非那些陪太子读书的人。所以我认为这种有点儿“赌博”特点的教育方式绝非普通家庭教育的正常做法,其实际效果较差。主要原因如下:

一般家庭,父母没有充足的时间事无巨细地“陪”孩子一直到上大学阶段。

一般家庭,父母没有充足的资源和能力,如父母不都是钢琴专业人员、教师等。其实即使父母是教授、工程师,也未见得是个好的教育者。

教育孩子的意义何在?难道仅仅是为了上名校、成明星吗?

一般家庭,如果父母把“宝”都压在孩子身上,孩子上不了名校怎么办?当不了明星怎么办?孩子如果“失败”了,是否将意味着出现父母和孩子至少三个失败者?这个家庭如何面对期望和结果之间的巨大落差?

父母自己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何在?

如果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也把主要精力用来培养他(她)的孩子上大学,那么该如何看待这种循环?

这种教育方式还有以下问题:

父母如影随形地陪着孩子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长期下来有很多弊端:首先,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对于那些个性强的孩子,父母事无巨细的监督容易使孩子对父母及其管教产生厌倦感甚至逆反心理,进而生发出厌学情绪;而对于乖巧听话的孩子,则容易对父母出现依赖性,心理上很难“断乳”。其次,不利于孩子独立性和主动性的培养。父母把孩子应该考虑的都已经为他考虑到了,孩子唯一能做的只是“有效执行”,孩子即便是按照父母的要求和思路做得非常好,也好比一台计算机,没有人来操纵它,计算机再有本领也无从展现。最后,不利于孩子终身的发展。孩子毕竟是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即便是考取名校,终究也是要踏入社会的。实际上,父母们都明白“高智商、低情商、高学历、低能儿”式的孩子进入社会之后是很难大有作为的。动物园里养大的老虎,虽然能表演几个前空翻、钻火圈,能抓住几只鸭子,但是其实际生存能力很值得怀疑。也许孩子长大了也很成功,不过比起自己所应有的潜力来说,这种成功已经大打折扣了。

不少家长在家庭教育上存在速成和急功近利的思想;有的速成招数的确可能立竿见影,但是急功近利却很容易给孩子留下非常不好的后遗症。到那时,悔之晚矣。

就在我写作此书期间,我弟弟郝勇给我讲了一个他自己的故事:

我有一位同事在孩子教育方面颇下工夫,不管自己多忙,每天都要坚持用很大的精力去辅导孩子,听写生字、检查作业、指导作文。每每发现错误,就要求孩子立即纠正。对于孩子不懂的地方,他还要耐心讲解,保证孩子对作业中的知识都已经掌握之后,才与孩子一起休息。

听到同事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辛苦后,赞叹之余,我开始自责自己对孩子缺少责任心,所以也担负起了自己的“责任”,向同事学习,对孩子具体的学习进行帮助和指导。刚开始的时候,效果确实不错,孩子每天回来都非常高兴地汇报:“我的作业全部正确,没有一点儿错误,老师又表扬我了。”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检查作业时我发现他的错误逐渐多起来了,不懂的问题也是有增无减,考试成绩也有所下降,我感到纳闷,思考哪里出了问题。之后我就多了个心眼儿,一次,在我辅导完他作业后问他懂了没有,他说懂了。讲完之后我有意把给他讲解的草稿拿走了。我刚从书房出来一会儿,他就出来问:“爸爸,刚才你给我讲解的那张纸呢?”孩子的问话立刻让我感悟到了问题的症结。大多数孩子对老师的批评还是非常忌惮的,因此做作业时很怕出错,也就比较专心和认真,以免受到老师的批评。自从我给他检查作业之后,他那根紧张的神经松弛了,做作业时思想也就经常开了小差;对学习中的问题也不很在意了,反正不会的时候有爸爸,爸爸的大脑成了他的“外脑”。而对于不懂的问题他也是不求甚解,即使是给他耐心讲解过的题目,他也不一定真正领会,因为这并不影响他顺利完成作业。对于我的失败,我当时还感觉也许是自己有什么不当之处,就特意去拜访那位同事,但令我尴尬的是当我问到他家孩子的情况时,他好像并不愿意说什么,搪塞几句之后便顾左右而言他了。面对冷场,寻求答案的心情让我鼓足勇气打开话匣子,谈了我儿子的情况。不料同事在听完之后,忽然又显得非常兴奋,好像找到了知音。他总结性地对我说了两句话:“希望变成了失望;付出与成效不成比例。”接下来他才谈到他的孩子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让他非常伤感和痛心,同时还有一种迷惘和无奈,因为他已经付出了太多,而现在又不知道该怎么去做才好。

我弟弟的故事恰好成了我教子观念的一个反证。父母有自己的生活和事业,父母放弃自我全心为子,可以说是:精神可嘉、得不偿失。

因此,本书着眼父母和孩子的长远利益,适用于任何家庭;操作性强、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父母轻轻松松,而教育效果显著。受教育的孩子也将是有智慧的,孩子的受益也将是终生的。

世事复杂难料,不平事以及父母看不惯的事比比皆是。然而,我们却不能因此就教育孩子去适应社会的阴暗面。人之堕落也易,教好孩子恰如逆水行舟。

本书是我们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和教育自己孩子的经历。笔者不仅才疏学浅且为一己之见,谬误之处还望读者明鉴。我也期待着能从读者那里得到反馈和斧正,以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2007年3月底,我的女儿郝洁良接到了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当时我们感到虽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我们一直都没有能上哈佛的奢望,只是在考前,我们根据孩子的实力感觉可以试试看,毕竟竞争太激烈了。我们没有像许多家长那样,很早就为孩子制订上名校的目标,也从没有为考取哈佛做任何针对性努力,所以一切看起来都好像是那么轻松和随意。因此,我们也就没有十年寒窗、一朝问鼎的成就感。

对于女儿上哈佛,许多朋友都颇感疑惑,他们说:“没见你们对孩子操什么心”、“没怎么见你们管孩子呀”,还有朋友说我们“胆大”。言下之意,就是说我们没有多管孩子,而“不管”的孩子肯定是不行的,孩子不行居然敢申报哈佛当然是有点儿太“胆大”了。甚至有些朋友认为这是天上掉馅儿饼,撞上了好运气。总而言之,对于洁良上哈佛这件事,朋友们都感到惊奇。对我们来说,孩子上大学只是人生的一个起点,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始终重视的是孩子总体的成长和发展,而不是一时的成败得失。

当然,随后陆陆续续也有不少“取经”的朋友们。这时候我们开始系统思考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些理念、方法、策略和得失。

孩子上学后,教育子女成了我们和朋友们在一起经常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另外,我出国前在太原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任教。在教学和科研之余,我担任过5年学生班主任和年级主任。对于学生工作,我从来没有抱着应付差事的想法去做。那时我总是认认真真地为学生考虑,为学生好我就是牺牲点儿时间也很高兴;只要学生好,我就有成就感。当时我对学生工作很下工夫,有热情、有想法,也有自己的一些措施。因为按照我们中国的传统,传道、授业、解惑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像在国外,教师更大意义上仅仅是个职业而已。正因为我有学生工作的经历,使我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也一直饶有兴趣。所有这些因素使我萌生了写点儿东西与关心孩子教育的父母及朋友们共同分享的想法。

归纳起来,我们教育孩子的核心部分就是12个字:从小教育,培养自立,逐渐放手。我们教育的宗旨不是为了让孩子上个好学校,重要的是为了孩子将来能成功地立身社会。也就是说,不管孩子上不上得了好学校,这些培养教育对孩子将来在社会上工作、为人处世都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孩子如果瞄准了修身做人、立身社会这个终极目标,“上名校”这个初级目标往往也可能顺便达到。因为,上名校毕竟也是为了成功地立身社会。我们认为教育孩子的目光不宜太过实惠,目标不宜太过功利。

我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践行者。因此,本书并不是一本教育孩子如何考上名校的书,而是一本就“培养孩子素质,培养孩子自立能力,让孩子自己去打拼”谈自己的策略和体会的书。我希望借本书就我们自己教育孩子的理念、思想、做法,包括我们虽然能意识到但是执行并不太好的遗憾与读者共同探讨和分享;也希望读者能从孩子成长过程的记叙中或多或少得到一些益处;同时,希望本书不仅能对孩子升学,也能对孩子立身社会、做事为人有所帮助。

本书第一章分35个话题,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思想、策略、方法,以及对家庭教育的领悟和理解。这些思想、策略、方法和感悟大多是我们自己的亲身实践。书中的话题和内容不仅针对孩子和子女的教育,同时也针对成人的自身完善和修养。35个话题中的每一个虽然自成一体,但又有所关联。我希望通过这35个话题让读者得到一些孩子教育方面的思路、技巧和方法,同时也可以对将来孩子立身社会、做事为人有所裨益。

考虑到读者有可能关心孩子的学习、成长过程和经历,本书第二章介绍了洁良从出生、小学、初高中到大学的简要情况。其中,我们还较为详细地介绍了高中阶段洁良报考美国大学的程序和经历。

由于短文是美国大学,特别是名校录取新生时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因此国内外许多朋友都索要过洁良申报大学时写的几篇小短文。有鉴于此,我把洁良的三篇英文小短文和我的译文专门列为第三章供读者阅读、借鉴和参考。

另外,教育理念和思想与个人成长经历、原生家庭、教育背景都密不可分,所以本书最后对作者基本情况做了一些简单介绍。

现在有一种流行于海内外华人家庭的教育方式,其特点是:

父母对教育孩子全力以赴、不惜代价。比如,父母陪孩子做计划、做作业、练钢琴;等等。

父母认为大人比孩子懂得更多,更有经验。所以他们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有目的地为孩子上大学精心包装,甚至为孩子上某个名校有针对性地调研、润色、打扮乃至代劳。

这种教育方式往往有能考上名校的孩子作为教育“成功”的佐证。

这里我想提醒的是不要忘了许许多多不成功的例子,而且这些不成功的例子绝对不会出现在书中、媒体上;就像虽然有成千上万买彩票的人,但出现在报纸、电视上的是其中某个中奖人,而绝非那些陪太子读书的人。所以我认为这种有点儿“赌博”特点的教育方式绝非普通家庭教育的正常做法,其实际效果较差。主要原因如下:

一般家庭,父母没有充足的时间事无巨细地“陪”孩子一直到上大学阶段。

一般家庭,父母没有充足的资源和能力,如父母不都是钢琴专业人员、教师等。其实即使父母是教授、工程师,也未见得是个好的教育者。

教育孩子的意义何在?难道仅仅是为了上名校、成明星吗?

一般家庭,如果父母把“宝”都压在孩子身上,孩子上不了名校怎么办?当不了明星怎么办?孩子如果“失败”了,是否将意味着出现父母和孩子至少三个失败者?这个家庭如何面对期望和结果之间的巨大落差?

父母自己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何在?

如果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也把主要精力用来培养他(她)的孩子上大学,那么该如何看待这种循环?

这种教育方式还有以下问题:

父母如影随形地陪着孩子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长期下来有很多弊端:首先,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对于那些个性强的孩子,父母事无巨细的监督容易使孩子对父母及其管教产生厌倦感甚至逆反心理,进而生发出厌学情绪;而对于乖巧听话的孩子,则容易对父母出现依赖性,心理上很难“断乳”。其次,不利于孩子独立性和主动性的培养。父母把孩子应该考虑的都已经为他考虑到了,孩子唯一能做的只是“有效执行”,孩子即便是按照父母的要求和思路做得非常好,也好比一台计算机,没有人来操纵它,计算机再有本领也无从展现。最后,不利于孩子终身的发展。孩子毕竟是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即便是考取名校,终究也是要踏入社会的。实际上,父母们都明白“高智商、低情商、高学历、低能儿”式的孩子进入社会之后是很难大有作为的。动物园里养大的老虎,虽然能表演几个前空翻、钻火圈,能抓住几只鸭子,但是其实际生存能力很值得怀疑。也许孩子长大了也很成功,不过比起自己所应有的潜力来说,这种成功已经大打折扣了。

不少家长在家庭教育上存在速成和急功近利的思想;有的速成招数的确可能立竿见影,但是急功近利却很容易给孩子留下非常不好的后遗症。到那时,悔之晚矣。

就在我写作此书期间,我弟弟郝勇给我讲了一个他自己的故事:

我有一位同事在孩子教育方面颇下工夫,不管自己多忙,每天都要坚持用很大的精力去辅导孩子,听写生字、检查作业、指导作文。每每发现错误,就要求孩子立即纠正。对于孩子不懂的地方,他还要耐心讲解,保证孩子对作业中的知识都已经掌握之后,才与孩子一起休息。

听到同事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辛苦后,赞叹之余,我开始自责自己对孩子缺少责任心,所以也担负起了自己的“责任”,向同事学习,对孩子具体的学习进行帮助和指导。刚开始的时候,效果确实不错,孩子每天回来都非常高兴地汇报:“我的作业全部正确,没有一点儿错误,老师又表扬我了。”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检查作业时我发现他的错误逐渐多起来了,不懂的问题也是有增无减,考试成绩也有所下降,我感到纳闷,思考哪里出了问题。之后我就多了个心眼儿,一次,在我辅导完他作业后问他懂了没有,他说懂了。讲完之后我有意把给他讲解的草稿拿走了。我刚从书房出来一会儿,他就出来问:“爸爸,刚才你给我讲解的那张纸呢?”孩子的问话立刻让我感悟到了问题的症结。大多数孩子对老师的批评还是非常忌惮的,因此做作业时很怕出错,也就比较专心和认真,以免受到老师的批评。自从我给他检查作业之后,他那根紧张的神经松弛了,做作业时思想也就经常开了小差;对学习中的问题也不很在意了,反正不会的时候有爸爸,爸爸的大脑成了他的“外脑”。而对于不懂的问题他也是不求甚解,即使是给他耐心讲解过的题目,他也不一定真正领会,因为这并不影响他顺利完成作业。对于我的失败,我当时还感觉也许是自己有什么不当之处,就特意去拜访那位同事,但令我尴尬的是当我问到他家孩子的情况时,他好像并不愿意说什么,搪塞几句之后便顾左右而言他了。面对冷场,寻求答案的心情让我鼓足勇气打开话匣子,谈了我儿子的情况。不料同事在听完之后,忽然又显得非常兴奋,好像找到了知音。他总结性地对我说了两句话:“希望变成了失望;付出与成效不成比例。”接下来他才谈到他的孩子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让他非常伤感和痛心,同时还有一种迷惘和无奈,因为他已经付出了太多,而现在又不知道该怎么去做才好。

我弟弟的故事恰好成了我教子观念的一个反证。父母有自己的生活和事业,父母放弃自我全心为子,可以说是:精神可嘉、得不偿失。

因此,本书着眼父母和孩子的长远利益,适用于任何家庭;操作性强、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父母轻轻松松,而教育效果显著。受教育的孩子也将是有智慧的,孩子的受益也将是终生的。

世事复杂难料,不平事以及父母看不惯的事比比皆是。然而,我们却不能因此就教育孩子去适应社会的阴暗面。人之堕落也易,教好孩子恰如逆水行舟。

本书是我们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和教育自己孩子的经历。笔者不仅才疏学浅且为一己之见,谬误之处还望读者明鉴。我也期待着能从读者那里得到反馈和斧正,以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

同类推荐
  • 父母的行为决定孩子一生

    父母的行为决定孩子一生

    本书从行为、性格、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四个方面深刻剖析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 女人孕期调养食谱

    女人孕期调养食谱

    《女人孕期调养食谱》从饮食角度,教你如何通过合理的膳食以摄取全面的营养,孕出健康聪明的宝宝。炒菜、蒸菜、煮菜、滚汤等,营养与美昧兼备。
  • 父母怎样说,孩子才会听

    父母怎样说,孩子才会听

    本书总结了亲子沟通失效的原因,揭示出父母教育子女的规律,列举了父母说话不当的表现,介绍了亲子交流的语言艺术。我们希望更多的父母成为孩子的模范教师,期待更多的孩子成为未桌的社会栋粱。会说话,让父母的谆谆教诲悦耳动听,善交流,让父母的切切叮咛入耳人心。孩子的健康成长,必定融入父母孜孜不倦的言传身教。孩子的成才之路,始终伴随父母循循善诱的谆谆教诲。孩子的健康成长,必定融入父母孜孜不倦的言传身教。
  • 好妈妈培养完美女孩的100个细节

    好妈妈培养完美女孩的100个细节

    本书从女孩的美好性格、良好心态、生活习惯、智慧培养、情商教育、美德教育、挫折教育、学习生活、娱乐活动、气质修养10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系统讲述。
  • 0~1岁婴幼儿全脑开发

    0~1岁婴幼儿全脑开发

    本书针对0到1岁宝宝的特点,从肢体运动、精细动作能力、语言智能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逐月分类,按照2-3岁宝宝每个月的特点划分,同时也区分了左右脑的功能。
热门推荐
  • 大荒飞仙

    大荒飞仙

    当初升的朝阳再次照亮大荒的黎明,又一个流血的时代来临了。姬云楚,穿越到《山海经》的大荒世界中,踏上了征战八荒,剑指天下的旅途。一路争锋,有上古凶兽,洪荒异兽,又有远古神魔,千年古刹,万年精怪。这是一个古老苍凉的蛮荒世界,这是一个战火连天的乱世岁月。在这个狼烟四起,群雄逐鹿的时代,看姬云楚如何笑傲大荒,纵横天下,抱得美人归。新书期间,跪求收藏,谢谢!(作品相关:萝莉养成、热血、山海志异、搜神、上古神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驭兽仙途

    驭兽仙途

    他,原本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年,意外被人在身体里种了玄天灵虫,从此卷入“玄天灵虫”的争夺之中,又因一件法宝,他的命运彻底被改变。他在修真界尔虞我诈之中修行,逐渐成为强者,开始寻找弑杀他父母和乡亲的仇人!
  • 走在我身后

    走在我身后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国民男神有家室:温柔娇妻很暴力

    国民男神有家室:温柔娇妻很暴力

    他是耀眼的明星,她是默默忠于他的粉丝。他是她成长的动力,是她未来前进的方向,是她黑暗人生的一束光。她想待在他身边,无论用什么样的身份。费尽心思也只能远远的看着他。本以为这一生只能默默地祝福他,可上苍总是爱与人开玩笑。她在最落魄的时候他从天而降。有些事身不由己,有些人不舍却又必须割舍。她在追随他的脚步的途中遗漏了爱她的人。当昔日默默守护的青梅竹马倒在她的面前,她才明白,原来最爱的人一直在身边。原来她从来不是孤身一人。本文主线甜宠,小虐怡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暗黑神传说

    暗黑神传说

    远古的邪恶之神荒神突然降临大地,世界开始被荒神祸乱,人类、精灵和矮人各族的领导者组成联盟军率领族人奋死抵抗,可是精灵族的突然倒戈,让战争陷入持续,祸结兵连,至此战乱不断生灵涂炭,黑暗遍布大地,一个为了躲避战乱的弱小部落遇到了一个失去记忆的神奇女子,女子为了找寻自己的过去发现了这黑暗的源泉…
  • 全能医妃:废物嫡小姐

    全能医妃:废物嫡小姐

    穿越?老娘信了!可为啥带着一身游戏属性,为啥人物等级是0级!好在老天没有亏待她,一朝重生穿越成了玄朝丞相府唯一嫡女!等等,她这个嫡女怎么住这么破的地方,整个房间竟然连个假盆栽都没有!还有那个皇子未婚夫为什么看到她就一脸嫌弃?甚至连外表温和的两个庶妹都对她冷嘲热讽,人生艰苦啊……不行!诗书十级、画画十级、厨艺十级、绣艺十级、琴艺九级、棋艺九级、医术八级可不是盖的!老娘得翻身做主人,治得你们满地打滚!那个谁,本小姐治好了你,你是不是该以身相许?……什么!嫌我是男的?女扮男装难道还能是男的吗!老娘是货真价实的妹子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系统之异界至尊

    系统之异界至尊

    身着系统穿异界,一朝风云便化龙。打脸装逼无极限,天下谁人不识君。
  • 悖天行

    悖天行

    朗朗乾坤,苍穹之下,故而这片土地名为乾苍。乾苍之中,人与玄兽、妖兽、乃至神兽共存,可人有人言,兽有兽语,由此人类与兽相处并不融洽。曾几何时,乾苍中犹如流星一般横空出世的出现了一个神秘门派,他们却能与兽交谈。但也因此被灭,兽语也随之而消失。直至千年之后,能言兽语且不通人类语言的景戌突然空降于对他来讲危机四伏的乾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