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35200000033

第33章 赵盾

秦穆公本就不该到中原去争霸的,那里不是他的战场,西戎才是,他用了一生的时间才明白这一点。秦穆公在西戎完成了他一生该要做的事,这使得他成为一个闪亮的符号永远的刻在了秦国的历史中,在秦国他的功绩永远都不会被抹去。秦穆公三十九年(公元前621年),一代枭雄秦穆公去世,他留下了一个强大的秦国,留下了一片广袤的领土,他本来还可以留下一批贤臣能人,但是他没有。秦穆公之于秦国是伟大的,但是他自己的夙愿是没有完成的,未能成为中原的霸主是秦穆公一生的遗憾,他留下了一个强大到可以媲美晋国的秦国,如果他的儿子秦康公能像晋文公的儿子晋襄公那样争气的话,也许他可以完成秦穆公的遗愿。但是历史没有如果,因为秦国称霸最好的一片拼图被秦穆公带到了黑不见底的墓地,当秦穆公带走这片拼图的时候,原本强大的秦国顿时陷入到了长达数百年默默无闻不敢与中原诸侯争霸的地步。秦穆公到底带走了什么,对秦国造成了这么大的打击?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延续了晋文公霸业的晋襄公到底从晋文公那里继承了什么。在位只有九年的晋文公用短短的九年时间建立起了晋国的霸主强权,在他去世的时候他把这一切都留给了继任的晋襄公,除了晋国的领土和军队,赵衰、栾枝、先轸等一批一直跟随着晋文公的老臣他们才是晋文公留给晋襄公最大的财富和资本,这才是延续晋国霸主强权的根基。明白了这一点再回头来看秦国,在齐桓公和晋文公相继死后,本来秦穆公才是那个最有机会成为霸主的人,可是他没有做到。也许他一生的成就已经很高了,但是却还没有达到霸主的高度,在他死后他的儿子秦康公本来可以借着父亲留下的资本去争霸,可是秦穆公偏偏除了给儿子秦康公留下秦国的领土和军队外,其他的什么都没有留下。秦穆公把那些本可以帮助秦康公争霸的能人贤士都一起带到了自己的墓地里,这便是秦国从此一振不撅原因。

秦穆公以殉葬的方式带走了秦国的一百七十七个活人,这对秦国的力量是一种削弱,在那样一个人口匮乏的年代,就算是普通的一百七十七个劳动力也是一笔巨大的资源,他们也可以为秦国的生产出一份力,更何况秦穆公带走的还包括秦国的能人贤臣。这是一件令秦国人心痛的事情,其中心最痛的非秦康公莫属了,当他因缺少能人贤臣而让自己处理秦国的政务变得缓慢而又效率低下的时候,秦康公才正真体会到什么叫做“多么痛的领悟”。

交交黄鸟,止于棘。

谁从穆公?子车奄息。

维此奄息,百夫之特。

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

谁从穆公?子车仲行。

维此仲行,百夫之防。

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

谁从穆公?子车针虎。

维此针虎,百夫之御。

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这是《诗经·秦风》中的一篇,秦国人毫不掩饰的用它把秦穆公讽刺了一番。

秦穆公走了,殉葬的人也走了,留下的只有哀嚎的秦国人,活着的人还要继续活下去,哭泣的人不仅只有秦康公一个,整个秦国在未来的数百年间都将为此而哭泣。秦穆公一生的夙愿是称霸中原,可是生不逢时,他一生都活在了齐桓公和晋文公的光环之下,而当他为秦国打下最厚实的资本后,又把一切都带走了,这好像是秦穆公给自己开的一个玩笑,但更像是上天给秦国开的一玩笑。当然,也许上天早就有了他的安排,他会把一切都给秦国,只是秦国还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等待。

秦穆公结束了一段属于秦国的历史,从此秦国将迎来凛冬,而作为秦国东大门邻居的晋国此刻也好不到哪里去,就在秦穆公去世的同一年八月十四,晋文公的儿子晋襄公也去世了。与秦穆公用贤臣来殉葬不同的是,晋襄公把晋国的能人贤臣都留给了自己的儿子,就像父亲晋文公那样。晋襄公知道晋国人才的延续就是晋国霸主强权的延续,晋襄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是现实已经跟当年不一样了,他那还在襁褓中的儿子能够帮他延续晋国的这份霸业吗?答案很让人担忧。当年晋文公的死亡是他一个正常的归宿,那时的晋襄公已经长大成人,早已在父亲跟前处理政务多时,面对父亲留下的霸主伟业,他已经有了独自处理的能力,面对父亲留下的那批精兵强将,他同样也可以驾驭之。但是仅仅过去七年,晋襄公还没来不及把自己的烙印留在这份霸主伟业上,时间走得太快了,儿子还没有长大,接下来这份庞大的伟业将何去何从。晋襄公来不及思考这些问题,他走的太匆忙,不过有人比他更匆忙,就在晋襄公去世的前一年,晋文公时代的元老级别人物赵衰、栾枝还有先轸的儿子先且居都相继去世。上天似乎要在这短时间内把整个晋国都挖空,不过这个计划并没有成功,晋襄公没有时间把晋国的伟业收拾好了再交给儿子,但先他而去的赵衰可是早就已经准备好了,他便是赵盾。

赵盾的崛起从晋襄公前期就注定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当那批跟随晋文公流亡的晋国将星相继去世时,他们的死代表着晋国军政大权的空缺,而这些空缺一定是要有人补上去的。这几年随着晋襄公作战一次又一次的胜仗,晋国的威望已经达到了如日中天的地步,晋国强大的军事实力震慑着每一个想要挑战他霸权的人。随着晋国在诸侯间威望的升高,慢慢的就达到了一种孤独的地步,当没有任何人敢来挑战晋国霸主地位的时候,这时晋襄公当初为了抵御戎狄所创立的五军慢慢的就失去了他们的作用。晋国五军已经到了无仗可打的地步,那么他们将何去何从就成了晋襄公需要考虑的问题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在战时是国家坚强的壁垒,但是在太平的时候就会成为国家的负担,晋襄公这支战无不胜的军队也不例外,于是在一次阅兵的时候晋襄公宣布撤销五军中的两军恢复晋文公时代的三军制度。

五军虽然撤销了两军,但是剩下的三军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晋襄公去解决,其中将帅的人选就是最让晋襄公头疼的。跟随晋文公开创霸业的那批老臣已逐渐去世,他们的儿子虽然继承了他们的爵位,但是这批年轻人有这个能力统帅三军吗?晋襄公很烦恼,因为不管他们有没有能力,三军将帅终究也还是要在这批人当中选择。

赵盾就是在这个时候脱颖而出的,他继承了父亲赵衰的爵位,得到的是中军佐的职位。中军在三军中地位是最高的,但赵盾的地位却不是最高的,因为中军将的职位被狐偃的儿子狐射姑得到了,赵盾只不过是狐射姑的副职罢了。职位的差异带来的是地位的差异,赵衰和狐偃一起跟随晋文公流亡列国十九年,在晋文公的心中他们的地位是一样的,他们之间不计较谁高谁低,但是现在当他们都死光了到了儿子这一代时,情况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赵衰和狐偃虽然不分高低,但是他们的家族在晋国的地位可是有高低之分的,赵衰作为晋文公的跟随者,出生入死,死心塌地,在晋文公落难流亡的时候还一直坚定的拥护着他,这是赵氏家族在晋国唯一的资本,这样的资本虽然很重,但是根基太浅,在狐氏家族面前根本不值一提。赵衰所做的一切,所拥有的资本,狐偃一点也不少,甚至更多。并且狐氏在晋国的根基更不是赵氏能比的,狐偃的父亲狐突就是晋国的元老,他把自己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晋献公,生下的是夷吾和重耳。所以轮地位,晋国除了公室外是没有一个家族比狐氏高的,毕竟晋国的国君血液里流淌的可是有狐氏一部分的。说到血缘关系,我们可以来把狐氏和晋国公室的关系理一下,狐突是晋献公的老丈人,是晋惠公的外公,是晋怀公的外曾祖父,是晋文公的外公,是晋襄公的外曾祖父。狐偃是晋献公的小舅子,是晋惠公的舅舅,是晋怀公的舅爷,是晋文公的舅舅,是晋襄公的舅爷。因为狐偃的关系,所以狐射姑就是晋惠公的表弟,晋怀公的表叔,晋文公的表弟,晋襄公的表叔。并且除了这些血缘关系外,狐氏还有一个情分是公室不能忘的,当初晋怀公为了彻底斩除流亡在外的重耳,他命令国内的所有人通知他们的家属,有谁还在外边跟随重耳的限期内召回来,如果召不回来的,杀头处理。这话晋怀公是向所有人说的,但他主要针对的是狐突的两个儿子狐偃和狐毛,后来的结果我们已经讲过了,狐突到死也没有召回自己的两个儿子。这份情晋国公室是不能忘的,也是不会忘的,这便是狐氏与晋国公室的恩与情。情有时候会是脆弱不堪的,但有时候又会变成巨大的资本,这一点赵氏还真没有,所以狐氏和赵氏在晋国的地位也就一目了然了。

狐氏在晋国拥有着巨大的资本,但是现在晋文公死了,狐偃死了,赵衰死了,后来连晋襄公都死了。那么狐氏与公室、赵氏与公室、狐氏与赵氏之间的关系还会像以前一样吗?答案是否定的,就在狐射姑被任命为中军将的那一刻起,狐氏和赵氏的恩怨就已经拉开了。狐射姑的任命通知是晋襄公发出去的,所以狐射姑认为只要晋襄公还在世,自己就可以稳稳的坐住中军的位置。但他没有想到这一切都是变动的,晋襄公会因为一个人的一席话就做出了改变,这个人就是晋襄公的老师,曾帮助晋襄公巩固霸主地位的阳处父。当晋襄公任命狐射姑为中军将的消息传到阳处父的耳中时,身在外地的他连忙赶了回来,只对晋襄公说了一句话:使能,国之利也(任用有才干的人,这是国家的利益)。阳处父为什么要在晋襄公任命中军将的时候说这句话?

哦,原来你阳处父在说我狐射姑没有才干是不是,那好,看样子我狐射姑跟你阳处父这个怨算是结下了。

阳处父的意思晋襄公肯定是能听明白的,那么老师说的话是一定要慎重考虑的。于是我们看到没过多久,晋襄公又举行了一次阅兵仪式,在这次阅兵仪式上,晋襄公撤换了中军将的人选,下台的是狐射姑,上台的是赵盾,狐射姑和赵盾两人换了个位置,狐射姑成了赵盾的佐。能够随意撤换中军将,看来阳处父的一句话分量不可谓不重,在赵氏和狐氏如此争执这么敏感的一个实权职位时,阳处父敢于这么鲜明的树立自己的旗帜,坚定的站队到赵氏这边,我想有一个人如果还在世的话那一定是非常感动的,这个人就是阳处父的老上级赵衰。阳处父不忘赵衰的栽培之恩,即便有可能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他也要保持着这坚定的态度。对于赵氏来讲,他们无法跟狐氏比拼在晋国的根基和历史,但是他们在对未来的储备和培养中,显然是占了上风的。赵衰和赵盾父子知道,根基是可以被松动的,历史是可以被遗忘的,而只有活着的人才能操控现在。

被任命为中军将的赵盾实际上已经手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了,在阳处父口中被称为能人的赵盾也确实有他自己的本事,赵盾可以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实干家,他知道所有的成绩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通过行动才得到的。于是我们看到,赵盾在成为中军将后开始为晋国制定国家章程,修订刑罚律令,清理诉讼积案,督查和追捕逃犯。很快晋国在赵盾的治理之下就成为了一个有规章制度,有执行法令,政治清明,等级森严的初级以“法家思想”为治国理念的国家,赵盾的成绩是显著的,当晋国国民适应了法制并且成为了常态的时候,晋国便成为了一个真正具有凝聚力的国家。

区区一个中军将就能引领一个国家的进步,这是真的吗?在别的诸侯国,答案一定是否定的,但是在现在的晋国答案就是肯定的。现在的晋国还真就是他实干家赵盾一人说了算,为什么呢,因为在阅兵仪式中撤换掉狐射姑任命赵盾为中军将,这是晋襄公为晋国做的最后一件事。

晋襄公死了,他的死不得不让晋国的最高权力再一次进行交接,在这个交接的过程当中,中军将因为他的实权,显然成了晋国最有影响力的一个人,因此在新的国君上任之前,赵盾可以说是为所欲为。当然为所欲为也只是表面的现象,真正的事实是赵盾已经愁死了,看着还在襁褓当中的晋襄公嫡子夷皋,作为这次权力交接的督导人,赵盾不免为晋国的未来开始担忧了。如果把这么一个小孩捧到国君的位置上,那么在他手里晋国将来的命运会是怎么样的?是盛是衰,这都有赵盾的责任,是盛还好,是衰的话,这个责任赵盾很难担当得起。千斤的重担压在了赵盾身上,这让他喘不过气来,并且每当他想起晋襄公临死前对自己的嘱托,都会让他难以选择。晋襄公临死前曾托孤给赵盾,但他托孤的不是这个国家,而是他的儿子夷皋。此子材,吾受其赐,不材,吾怨子(如果你赵盾能把夷皋教导成才,那是你赵盾对我的恩惠,如果你不能把他教导成才,那么我九原之下也要对你有怨恨),这是晋襄公临死前对赵盾说的话,正是这句话让赵盾感受到了身上千斤的重担。晋襄公临死前念念不忘的把儿子交付给赵盾,赵盾当然能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的责任重大,但是比起晋襄公的儿子,更让赵盾寝食难安的是这个国家,这才是他必须注入心血的。赵盾当然也想夷皋成材,这样的话晋国和夷皋就能两全其美了,但是现实不允许,襁褓中的夷皋现在还给不了晋国任何有用的东西。晋襄公断气后,浮现在赵盾脑海里最多的还是西边的秦国、南边的楚国和北边的戎狄,在赵盾看来他们没有一个是善茬,这几年晋国虽然一直压着他们,但如果晋国一旦衰弱下去,那保不定他们什么时候就会率兵而来。

晋国的命运在风雨中飘摇,一想到晋国的未来,赵盾的脑海中就会出现一个令人害怕的想法:夷皋还不能做晋国的国君,他真的还太小了。这个想法自从出现后,在赵盾的脑海中就变得越来越强烈了,实干家赵盾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这么强烈的想法他是安奈不住的,所以他必须当着所有晋国元老的面说出这个想法。

晋襄公的尸体还没有凉,现在就要罢废他的嫡子,赵盾知道自己将要面对什么,可是当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后,随着而来的并不是他意料中那震耳欲聋的嘘声和嘈杂的反对声,而是口口相传的赞同声,晋国所有的元老重臣几乎都同意了赵盾的想法。这点倒让赵盾很意外,但很快他就保持了清醒,他现在要考虑的就是下一步了。既然在晋国没有遇到阻力,那么为了晋国的未来,赵盾确实要好好的为晋国找一个合适一点的国君了。夷皋不用考虑,但晋国的国君终究还是要在晋国的公室血统里找吧,可是晋襄公的儿子实在是都太小了,没有一个是合适的,所以赵盾挑选的人选就扩大到了晋襄公的几个弟弟身上。记得当年,在齐国也有一个叫襄公的,在他死后国内的大夫好像也是找他的弟弟前来继任的,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跟齐襄公的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一样,晋襄公两个合适一点的弟弟公子雍和公子乐也都在国外。其中公子雍正在秦国做着高官,作为晋文公的儿子,公子雍在晋国的地位还是很高的,并且在晋文公的心中也一直有着良好的形象,这还要从他的母亲杜祁说起。

公子雍的母亲杜祁知书达理,由于当时晋文公非常宠爱晋襄公的母亲,本来位在晋襄公母亲之上的杜祁主动请求位居其下,再后来晋文公又把在狄国的季隗母子接回来了,杜祁再一次主动请求把自己的地位放到季隗之下。正是这样善解人意的杜祁才让晋文公很是感动,并且一直让晋文公内心有愧,因此晋文公对她和她的儿子公子雍都十分的宠爱,但是晋国的储君有了一个很好的人选,于是晋文公在公子雍长大成人后便极力把他推荐给了秦穆公,去了秦国后,公子雍也是不负晋文公的一片良苦用心,在秦国深得秦穆公的信任和重用,因此在秦国得到了非常高的爵位。而另一位公子乐运气就没有公子雍这么好了,他的母亲怀嬴,因为当初服侍过晋怀公,这就成了他们一生挥之不去的污点,怀嬴一生的命运都是悲苦的,一切都是他父亲的安排,她没有一丝做主的权力。当她跟随晋文公回到晋国后,便再也没有得到过一丝的宠爱,母亲得不到晋文公的一点宠爱,那么儿子肯定也得不到多少,公子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生长起来的,命运似乎对他们母子就是这么的不公平。公子乐得不到晋文公的喜爱,所以他在成年后便被晋文公早早的就打发到了陈国去了。陈国在诸侯间是什么地位,公子乐心里是清楚的,所以他也清楚自己在晋文公心中是什么地位。公子乐不敢幻想自己的人生,当他来到陈国后,他便以为自己一生也就会这么过去了,但他没有想到,更坏的还在后面。

两个已经退出了晋国政治圈的晋国公子做梦也没有想到,随着晋襄公的死,他们两个人又重新回到了晋国士大夫的视线中来。当这样的两个人出现在晋国的诸位卿大夫面前时,他们立马分成了两个集团,其中一个是以赵盾为首支持拥立有强大的秦国作为后盾的公子雍为晋国国君的赵氏派,另一个则是以狐射姑为首的支持拥立公子乐为国君的狐氏派,自此,赵氏和狐氏的斗争终于拉到了明面上来。这个结果不是有人愿意看到的,同时也不是有人可以阻止的,自从上一次在中军将的位置上败给赵盾后,在军政大权上,狐射姑意识到自己已经处于下风了,所以如果再在迎立拥护新君这个最为关键的时候还让赵盾一人说了算的话,那么将来在晋国恐怕就不会有狐氏说话的资格了。为了做最后的挣扎,狐射姑决定这一次哪怕明知赵盾是对的也要硬着头皮跟他搞一搞,所以他偏偏就要选择拥迎立公子乐。

旗帜已经鲜明了,接下来就是辩论会了,首先开口的是赵盾:公子雍生性善良、年纪稍长,性情稳定,并且晋文公在世时就很喜欢他,还有他这些年在秦国重要的履职,这将来一定可以为晋国带来巩固,所以立公子雍为国君是最合适不过了。赵盾的话铿锵有力,每一句都说到了心里去,可是话都让赵氏派说了,那狐氏派还能说什么呢,确实比起公子雍,公子乐好像真的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所以接下来我们只能看狐射姑的表演了:公子乐的母亲被两任国君宠爱过,立他的儿子做国君,百姓一定会拥戴的。………..历史看到这里,我很难想象狐射姑不是写史书的人安排进来搞笑的。被两任国君宠幸过就可以得到百姓的拥戴?这都什么逻辑,狐射姑的说辞明显是没有感染力的,也是不得人心的,所以赵盾很快就反驳他了:被两任国君宠爱过,那是淫荡,她的儿子能有什么威望。赵盾的话很直接,这让狐射姑很尴尬,他也就没有再说下去的勇气了。辩论会以赵氏派的胜利而告终,但是在权力的争夺当中,辩论从来都不是制胜的利器,谋略和实力才是。不幸的是,在谋略和实力上,狐射姑也还差赵盾一点点,虽然有差距,但是狐射姑依然对自己充满信心,毕竟狐氏家族在晋国经营这么多年,盘根错节的势力一定可以成为自己制胜的法宝的,话说得再多也没有用,得行动起来。

结果需要行动的印证,这一点赵盾比狐射姑更明白,现在已经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候,一招走错,满盘皆输,形容的就是这个节骨眼。辩论的输赢是没有意义的,现在抓紧时间拥立新君才是最要紧的事,如果让狐射姑顺利的迎立了公子乐,到时候不要说什么中军将不中军将的,那时说你是什么你就是什么。赵盾和狐射姑开始了各自的行动,他们各自派出了自己的人前去迎接自己拥护的公子,现在表面上是到了比速度的时候了,实则还是在比谋略,赵盾这边除了派出正常的力量前去迎接公子雍外,还派出了一个暗杀小队,这个小队的任务就是把前去迎接公子乐的人铲除。历史好像又回到了原点,谁跑得快谁就是国君,上一次是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在赛跑,这一次变成了公子雍和公子乐。历史的一幕在这里又出现了,当赵盾的刺杀小队到达他们执行任务的地点后,历史在这里还会开始一段他们的表演吗?上一次管仲射中小白的勾带,小白顺势躺下装死骗过公子纠然后加速赶回齐国,于是后来才有了霸主齐桓公。但是这一次赵盾派去刺杀公子乐的人没有失手,公子乐没有装死的机会,随着狐射姑计划的泡汤,公子雍回国继承君位似乎已成定局了。

狐射姑成了一个彻底的失败者,一次次的失败让他恼羞成怒,原本在晋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狐氏,自从那次任命中军将落败后便一泻千里,再也找不回当年的威风了。彻底的失败让狐射姑想起了一个人,狐氏在晋国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因为阳处父的一句话而失去的,是阳处父把狐氏推到了深渊里,阳处父就是狐氏不共戴天的仇人。现在在狐射姑的脑海里只剩一个想法了:一定要搞死阳处父,狐射姑虽然已经不是赵盾的对手了,但是一个小小的阳处父他还是不会放在眼里的,狐射姑随即派人杀死了阳处父。阳处父的死让狐射姑发泄掉了他心中最大的一股怨气,同时也让他彻底失去了在晋国与赵盾再一争高下的机会,阳处父的死让狐氏和赵氏的斗争从辩论升级到了刀枪相见的地步。撕开了伪装的面纱,露出的就是血腥的獠牙,但是在晋国,狐氏已经没有任何实力可以再跟赵氏相争了,杀死阳处父只不过是狐射姑在晋国做的最后一件事,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离开晋国,彻底的远离赵盾,去到一个赵盾不能涉及的地方,狄国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狐射姑终究还是选择了放弃,这让赵盾也终于松了一口气,他并不是真想跟狐氏家族拼个你死我活,父辈才刚走几年,儿子们就这样相互残杀,没有人愿意看到这局面。现在的晋国是父辈们留下来的,这是一个强盛的晋国,这个晋国还要传承下去,而到下一代手里时,赵盾想他们接手的是一个更加强盛的晋国。其实如果狐射姑能跟自己同心,也许就不会出现这个局面了,不过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有用了,走了就由他走吧,最好永远不要回来。为了让狐射姑在狄国过的安稳,赵盾派人把他的一家老小和他在晋国的财物一同打包送过去了。狐射姑的离开意味着赵氏的胜利,从此,在晋国赵盾成为了一个握有最高权力的人,一个没有了任何对手的人。

狐射姑走了,赵盾可以大刀阔斧的对晋国进改造了,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一点小小的意外还是出现了,虽然这点意外并不会在将来对赵盾在晋国的地位构成威胁,但是起码在这个时候赵盾因为这个意外的出现而不会有舒服的日子过了。这个意外就是晋襄公幼小的太子夷皋,哦,不对,夷皋还太小,他应该还不能给赵盾带来太大的麻烦,真正的意外是夷皋的母亲穆嬴。穆嬴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儿子就要失去原本属于他的国君之位,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是身为一个女人的她没有任何可以与赵盾抗衡的依靠,唯一有的就是眼泪,所以这个时候她只能拿出自己的眼泪来捍卫自己的权益。赵盾做梦都不会想到,穆嬴会抱着太子夷皋跑到晋国的朝堂之上大声的哭泣,对着所有的晋国士卿大夫痛哭:先君有哪里对不起诸位大夫的?太子又做错了什么对不起诸位大夫的?你们竟然要舍弃先君的嫡子而跑到国外去找人来继承君位,你们到时候要把太子怎么处置啊。穆嬴边哭边说,那个声音撕心裂肺,每一滴眼泪都流进了在场的每一个大夫心里,他们只有沉默。这沉默便是对穆嬴最大的支持,得到了诸大夫的支持,穆嬴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抱着太子夷皋跑到赵盾的家里去哭:先君临死前跟你说的话你都忘了吗,他把太子托付给你,想的是你要把他教导成材,现在你不但对他不管不问,还要放弃他而到国外去寻找国君,先君的话现在还回荡在耳边呢,你就不怕遭到报应吗?穆嬴的哭声惊动了整个晋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站在太子夷皋这边,看来九原之下的晋襄公余威还是有的,在这样的大势之下,赵盾也动摇了,于是拥立太子夷皋的信念又在他心中燃起了。

中军将赵盾态度的变化便是晋国态度的变化,这一点是公子雍没有料到的,这让他有点措手不及,不过除了公子雍之外,赵盾也是比较尴尬的,毕竟拥立公子雍一开始就是他的主意,现在又要改变主意,这个场该怎么收呢?迎接公子雍的人已经派出去了,秦国那边也做好了准备,已经派出了一支军队护送公子雍回国,就像当年秦穆公护送晋文公回国一样。对于赵盾来讲,事情又到了一个十万火急的地步,他只好片刻不停的在晋国组织军队前去防御护送公子雍的秦军。赵盾在拥立国君的人选上犹豫不决,但是在行军作战的时候反应是极为迅速的。首先表明自己的立场:晋国如果接受秦国护送的公子雍,那么我们就会把你们当做客人,要是晋国不接受,那么你们就是敌人,现在晋国的态度是不接受的,所以秦军现在是我们的敌人了。一下子从客人变成敌人,秦军还没有适应这个角色的改变,为了让秦军更早更清醒的认识这个问题,不要有什么别的想法,赵盾决定先发制人。秦国人以为到了晋国后迎接他们的会是一个仪仗队,没想到却是赵盾冰冷冷的刀子,当秦军护送公子雍行至令狐时,猝不及防的他们被赵盾打个大败跑回秦国去了,太子夷皋则顺利的坐上了晋国的君位,他便是晋灵公。

同类推荐
  • 大明的崛起:日月恢宏紫禁城

    大明的崛起:日月恢宏紫禁城

    解读明朝的崛起,让这个原本已经远去的王朝背影更为清晰,帝王们的形象不再神秘,变得更为鲜活。大明王朝,我们看到了日月耀华夏的盛世恢宏,末代汉族统治封建王朝依旧是东方的巨龙。
  • 大明之帝国荣光

    大明之帝国荣光

    崇祯和来自未来的穿越者灵魂融合了。本来是穿越者福利的金手指成为了崇祯的战利品。拥有了后世记忆的崇祯决心挽救大明,避免中国走向未来的屈辱道路。家国天下,终大明一朝,不割地不赔款不纳贡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无论在历史上的的崇祯还是现在的崇祯为自己,也为这个民族命运所立下的誓言。
  • 明末之誓死不降

    明末之誓死不降

    一次酒后仇天行穿越到明末,面对犹如乌云压顶般滚滚而来的天下大势,他没有力量去改变什么,唯有誓死不降!PS:不开金手指,打仗靠命填,全无王八气,奉行体制流;书渣,不喜勿骂。
  • 幼年孔子传

    幼年孔子传

    尽可能从人类认知能力发展的角度来展示孔子的一生。本小说描述了孔子父母从认识到孔子出生,以及幼年受教育的情景。本书内容尊重史记、论语、礼记、孔子家语等文献记载的历史事实。对史书上没有记载和有争议的部分内容进行合理推论,用现代语言和概念描写生活细节,以达到较强的可读写和艺术性的要求。
  • 唐瑟

    唐瑟

    唐武宗会昌元年,公元841年。东都洛阳初春的天气仍旧有些料峭,风吹来还有一丝丝的凉意。一家小作坊后院的丝柳发了新芽,几只黄鹂在上面跳来跳去,柳树下坐着一书生摸样的男子,那男子穿一袭单衣,微微凝眉,一手托着下巴,不时拿眼去看柳树上的黄鹂。男子眉间略显清愁,似乎有心事。
热门推荐
  • 布达勒斯迷情

    布达勒斯迷情

    第一次遇见他,他与她一同被囚禁在上了锁的小木屋里。他病态、颓废,形销骨立,倍受折磨。后来她才知道他身披鲜血,从地狱走来,为了救赎甘愿沉沦。为了爱她,他弃恶从善,追寻正义与信仰,遍体鳞伤。为了念他,她脱胎换骨,在金钱漩涡挣扎,傲立群雄。再相见,她问他:“你可曾后悔?”“你在,所以不悔。”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权利与金钱的厮杀,当一切落下帷幕,她重返布达勒斯城。她在等他——回家。
  • 我的造化外挂

    我的造化外挂

    “离线挂机十倍经验值:可以使用,可以升级!”“杀怪升级十倍经验值:可以使用,可以升级!”“打破当前境界极限:当前境界0级玄者,(消耗十点经验值,突破无上限!)”“叮!升级成功!”“离线挂机亿万倍经验值:可以使用,可以升级!”悟性+9999,天赋+9999,运气+9999,机缘+9999带上自己做的外挂,重生到另一个世界。上天之造化,命运戏人生。六道无轮回,因果依然行万古拂一人,九幽踏万邪。追星开天地,逐月破苍穹!新书《千亿层深渊》上架了欢迎收藏
  • 番大悲神咒

    番大悲神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非主流重生

    非主流重生

    “这么多人都重生了,为啥偏偏老子的重生是非主流的。”看着雪白墙面上小时候自己写着的歪歪斜斜的一行小字,想到中午无意中发现的考卷,何子游不由悲从心起。……嗯,五月不好说,六月肯定会大爆发。
  • 控魂

    控魂

    【起点二组签约作品】当你有一天忽然发现自己会催眠了,你肯定会感叹:原来催眠可以干那么多事啊!小乞丐阿木本是一个孤儿乞丐,身世凄楚,一次被一叫不出名儿的小东西咬了一口之后,他发现自己竟然开始有了催眠的本领。会催眠了的他自然抖了起来,首先吃东西消费不用担心了,催眠小吃店老板,对方会傻傻地把阿木需要的包子一个一个往他怀里塞;接着他有发现催眠小妹妹的话,人家会乖乖在他面前脱光衣服。正感觉自己无限幸福的他无奈摔下了悬崖,可是是福不是祸竟然意外成了豪门大少爷,身份的转变他就更抖了!首先他发现自己能够催眠自己成为各个领域的顶尖高手,他可以是舒马赫在街上和警察飙车;他也能成为一流的球员叱咤绿茵场;他还能催眠自己成为一颗子弹不会漏杀一人的神枪手。都说“万花丛中过,片衣不沾身”是最牛叉的把妹境界,却不知阿木用催眠是怎么玩转女人的!催眠还能干什么,看书吧!本人QQ329402541,书友群:11130960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恋上那小狐

    恋上那小狐

    远古时期,狐族与人类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战,为了保全狐族,狐族祖先令(líng)狐带领狐族来到了一座远离人烟的山脉,设下结界,与世隔绝,从那以后这座山被称为——涂山。上万年后,一场狐族公主的生日宴会上,公主因贪玩不慎掉入涂山与人间唯一的通道,她穿越到了现代开始了一个高中生的生活。后来她认识了南宫家族的少爷——南宫煜,二人在一场一场的奇遇中培养了感情,但是因为人妖注定不能相爱,最后他们二人到底是像童话般过上看幸福快乐的生活呢,还是为爱而亡呢?
  • 薄先生好久不见

    薄先生好久不见

    少年时,她的离开,对薄凉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几年后她回来,薄凉把她抵在墙角,说道,女人,这辈子我都不会让你再离开我。
  • 冠军主席

    冠军主席

    从刑警队长到俱乐部主席的转变他帮助他的球队从泥潭获得新生他和球队一起成长他说自己的球队专门和豪门作对让我们重温“七姊妹”时代的意甲
  • 花总是在人走时落下

    花总是在人走时落下

    《花总是在人走时落下》是作者潜心打造、笔耕四载的一部感人的11的小说。小说主要是围绕着叶小七与其爱人郭庆民的情感挫折故事来写。叶小七一开始找到了自己的恋人郭庆民,可是因为庆民的少爷身份,他们的爱情被身边的人无情的剥夺着。直到在那年遇见了庆民。然而在叶小七认识庆民之后,在庆民身边发生了许多本不应该发生的爱情挫折。这部小说是一部催泪的11之间的爱情故事,小七的思念与渴望、庆民的追求与压抑、以及里面还有些角色的各形各色的姿态,表现出一部爱情小说的缤纷色彩、丰富多彩。对于主题,这里的花是代表着渴求得到爱情,需要被爱的人物。这种人物往往会在喜欢“观赏”他的人走时而“落泪”,因为害怕,因为担心,因为心理的种种不安。而这里的“走”也代表着丰富多彩的含义,它是一种不想留下任何东西的走,一种默默的走,所以故事里也更多的写出了这落泪的场面与分离的动人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