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35200000026

第26章 回国

从重耳来到秦国的那一刻起,秦穆公就是把他当做晋国的国君来招待的。为了让重耳在秦国吃好、睡好、玩好,秦穆公可是费了不少心思的。

这一日秦穆公宴请重耳,并且还让他带上随从去参加宴会。赴秦穆公的宴,得是个人物才行,重耳第一个想到的当然是自己的舅舅狐偃,不过狐偃可不想跟重耳一起去赴这个宴。他觉得像这种喝酒吃肉吹牛聊人生的地方不太适合自己,于是他把这个机会让给了赵衰。

宴会开始,为了表达对秦穆公的敬仰,重耳让乐工弹奏了一首诗献给秦穆公,作为回礼秦穆公也让人弹奏了一首献给重耳。

秦穆公一直把重耳当做上宾来招待,但重耳心里清楚,自己不过是一个流亡之人,地位完全是不能跟秦穆公相比的,并且今后还要依靠他,所以他必须抓住每一次拍秦穆公马屁的机会。于是,就在秦穆公让人弹奏了一首诗给重耳回礼后,赵衰立马抓住了这个机会让重耳拜谢秦穆公,重耳心领神会退到台阶下扣头拜首。

虽然不知道这两个人在唱什么戏,但秦穆公内心还是美滋滋的。随后赵衰解释说这是秦穆公用辅佐天子的诗来命令重耳,重耳理应拜首。秦穆公对重耳和赵衰这种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把马屁拍起来的人内心还是比较有认同感的,他觉得像这样的人才绝不能让他们在秦国待到废了。

通过种种的迹象表明,秦穆公坚定的认为重耳才是最有资格成为晋国国君的,于是在晋怀公二年(公元前636年),秦穆公决定派重兵护送重耳回国。

这是秦穆公的第三次选择,前两次都不可谓成功,但这一次秦穆公依旧没有犹豫。他一路护送重耳向东渡过了黄河,重耳带领着秦国的军队包围了晋国的城池令狐,并且一路攻陷了桑泉和臼衰。

率领秦军的重耳势如破竹,国内的晋怀公则坐立不安,自己才刚刚即位,屁股还没有坐热,重耳就带着人来抄底了。

当然晋怀公也不是一个示弱的人,他立马带领着晋国的军队前去迎战重耳带领着的秦国军队。同是晋国人,一个伯父,一个侄子,一个领着秦军,一个领着晋军,在晋国的土地上展开了一场战斗。

大战一触即发,正当晋怀公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秦军这边却好像并没有要拼死拼活的样子。与晋怀公那种火急火燎的气势不同的是,秦穆公有他的计划。他首先派一个人到晋国的军队中传一下话,然后神奇的一幕就出现了,晋军竟然后退到了一个地方驻扎。

晋军的撤退代表着局势的缓和,也代表着战火被慢慢的扑灭,在别人的眼中,他们看到了停战的可能,但秦穆公看到的则是晋怀公失去了对晋国军队的控制。

面对兵强马壮的晋国,秦穆公知道要是真和他打一仗,不管输赢如何,都将损失惨重,所以他选择了一个绝顶聪明的办法。

秦穆公看到了年轻的晋怀公即位不久在晋国还没有太大号召力的弱点,他知道只需派一个人到晋国的军队中传一句话,告诉他们重耳就在对面的秦军阵中时,晋国的军队便会不攻自破。

事情的发展按照着秦穆公的设想进行着,晋国军队的后退便证明了这一点。对于秦穆公来讲,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于是,秦国、狐偃和晋国国内的大夫们抛开了晋怀公直接开了个小会就把事情解决了。接下来就是重耳进入晋国军队接管指挥权,一切的事就这样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接管了晋国军队的指挥权那就等于掌握了晋国,这意味着周游列国十九年的重耳又重新回到了晋国。十九年前他带着失败逃离晋国,十九年后他带着胜利回到晋国,接下来就是进祖庙朝拜。

在外流亡十九年的公子重耳终于回到了晋国,但他并没有过早的高兴,因为还有一个人还活着。自己的侄子晋怀公,名义上他现在才是晋国的国君,所以重耳要想成为晋国正真的国君,那晋怀公就必须死。斩草必除根,重耳派出了杀手将晋怀公杀死在临汾。

重耳的回国标志着晋国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因为我们现在要叫他晋文公了。不过虽然已经成为了国君,但是并不代表着就没有一点危险了。

吕甥和郤芮作为晋惠公的忠实簇拥,对于晋文公抢夺晋怀公的君位和杀死晋惠公血脉的行为耿耿于怀,并且他俩也感到了不安。自己作为晋惠公的亲信,晋文公能让自己在晋国活太长时间吗?这样的恐惧一直环绕在吕甥和郤芮的内心,看着晋文公在晋国一天天的稳固,他们的恐惧则在一天天的增加。

为了摆脱这样的痛苦,吕甥和郤芮决定开始行动,他们想要把晋文公杀死。当一个想法一直漂浮在脑海里的时候,总有一天是会行动的,为了早日完成计划,吕甥和郤芮想到了一个办法:把晋国宫殿一把火烧干净,连重耳一起烧死在里面。

计划已经生成,那就开始行动吧,不过吕甥和郤芮的计划虽然是挺狠的,但两人保守秘密的能力显然和策划杀人的能力是成反比关系的。

在他们还没有开始行动的时候,一个叫寺人披的家伙就已经知道了他们的计划,并且还准备要去向晋文公汇报,不过晋文公也差点就错过了这个信息。

原因是这样的,晋文公不太喜欢寺人披这个人,因为当初晋文公还在晋国做公子的时候,晋献公受骊姬的蛊惑要对几个公子赶尽杀绝,晋文公当时就在这个被赶尽杀绝的名单之中。当时晋文公在自己的封地蒲城,晋献公给寺人披下达了一个任务,要他在一夜之后到达蒲城捉拿公子重耳。而这个寺人披是一个彻底执行领导任务的工作狂,他在当天就领着献公的命令到了蒲城。这让重耳好不尴尬,说好的第二天到,你好歹也给我点时间逃跑啊。

寺人披提前出线,不过幸运的是当时重耳还是成功逃跑了。可是就在重耳匆匆忙忙逃离晋国后,晋国对他的杀心并没有丝毫的减弱。虽然晋献公和骊姬都死了,但是他继位的弟弟晋惠公却一直把流亡在外的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总担心着他还会回来抢自己的位置。所以重耳在狄国的那段日子,晋惠公也没有让他舒坦着,而是派出了人去追杀他,而这个奉了晋惠公的命前去追杀重耳的人又是寺人披。没办法,执行力强的人总是会得到领导的器重的。

恰当时重耳和狄国国君在渭水之滨打猎,得到了消息的晋惠公立马派寺人披前去刺杀重耳,并且要求他三天之后一定要赶到。结果这个寺人披每次得了君命就像打了鸡血似的,他在第二天晚上就到达了渭水之滨。还好重耳命大,在搏斗的过程中只是被寺人披砍掉了一只袖子,命算是没有丢掉。但是,这让重耳真的很惊喜、真的很意外。大哥,虽然你得到了国君的命令,但也没必要这么快吧。从此寺人披给重耳在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准确的说应该是严重的阴影。

因此,当重耳回国之后就一直对这个寺人披不是很感冒,但也没有因为以前的事把他杀了,毕竟要是太小气怕是国君这个位置也坐不长久。但是,虽然不能杀了,我不待见你总可以吧,所以,当寺人披手里拿着情报说要见晋文公的时候,晋文公并不在乎他手里的是什么情报,而是派人把他臭骂了一顿,把以前他怎么追杀自己的老黄历拿出来翻了一遍。

寺人披也是一脸懵逼的,晋文公的反应完全出乎了自己的意料,于是他淡淡的回了一句:“我以为你回国为君了就会懂得了为君之道,看来你还是不懂,这恐怕又是我们晋国的灾难。”

晋文公对于这种语重心长的话还是很敏感的,寺人披继续说到:“我当初只是尽力执行国君的命令罢了,国君要我杀他反对的人,我当然尽力去做,难道你现在就没有反对你的人了吗,想想当年齐桓公,管仲不也是拿箭要射死他吗?齐桓公还是照样任他为相,你要是没有齐桓公那样的度量,也成不了他那样的事,到时候不用你下命令,我会自动离开你的。”

没想到寺人披会把自己提到了跟齐桓公同样的高度,这让晋文公重新开始重视这个人了,于是就召见了他,一见面寺人披就把吕甥和郤芮的阴谋全抖出来了。

没想到有人想谋划这么大的事来杀死自己,这让晋文公惊出了一身的冷汗,看样子国君的位子还是不好坐的。人啊,真难,在外流亡吧,总有人想着要斩草除根,现在都已经做国君了,还是有人一心的想要杀你。面对这次危机,晋文公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于是他找到了老朋友秦穆公来商量。

面对晋文公的求救,秦穆公也没有办法阻止晋国宫殿的大火,该发生的事还是发生了,晋国宫殿被烧。冲天的火光照耀着内心的希望,那是吕甥和郤芮放下内心沉重包袱的希望。可是当他们正准备庆祝的时候,却迟迟不能在大火过后的废墟中找到晋文公的尸体,本来冉冉升起的希望再一次跌落谷底,二人感觉到事情的不妙了,这时候他们要做的就是抛开一切的杂务,全力的逃命。

当吕甥和郤芮一路逃到黄河边上的时候,紧张的心情才有了一点放松。渡过黄河,便可逍遥自在,晋国的繁华大不了从此与自己无关,留下性命才是最要紧的。可是当他们来到黄河边上的时候,他们发现有一个人在这里等他们,秦穆公。

难道秦穆公是想把我们招到秦国去为他效力吗,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哦。可怜的吕甥和郤芮还以为秦穆公是来给他们接风洗尘的,于是高高兴兴的就登上了秦穆公的船,没想到一渡过黄河本来面相慈祥的秦穆公就立刻变脸了,就这样吕甥和郤芮死在了秦穆公的手里。

杀死了吕甥和郤芮,安定了国内的事,晋文公心里的一大块石头也就落了下来,心情不免大好。想到这次又是秦穆公帮了自己的大忙,这让他想起了秦国的一个人:怀嬴。趁着这件事就把怀嬴接到晋国来了。秦穆公看着自己的女儿终于也算是有了着落,心里也是一阵的轻松,于是大手一挥就给晋文公送去了三千卫兵。

秦穆公和晋文公频繁的交流让秦国和晋国成为了春秋时的好基友,从此也就拉开了一段号称秦晋之好的历史。

把反对自己的人都平定了,一切都进入到了稳定的阶段,国家无事,通常会让执政者产生倦意,但是晋文公并没有在这样的日子里沉沦。现在的生活越是安逸,那十九年在外流浪的生活就越历历在目。有太多的恩还没有报,有太多的情还没有还,现在是时候了,把能还的情全部还上,怀嬴就是第一个。怀嬴还是比较幸运的,刚从秦国分开,重耳接回来的第一个人就是她。比起怀嬴,有一个人还在苦苦的等待,这一等就是七年,七年前重耳从住了十二年的狄国离开,留给他在狄国的老婆季隗的只有一个无情的背影,季隗一等就是七年,跟她一样在等待的还有他的姐姐叔隗。

现在的晋文公想起了还在狄国的老婆和孩子,他想找个合适的机会就把她们母子俩接回来,不过还没有等晋文公派人去接她们的时候,狄国人就主动把季隗送过来了。

外面的情要还,身边的情也不能忘。跟随自己一起流亡的这些人,他们的情比任何人都重,晋文公深深的知道这一点。赵衰作为其中的一个,为了报答他的跟随,晋文公把自己的女儿赵姬嫁给了他,然后还生了三个儿子,看着幸福美满的赵衰,晋文公也算了了一桩心事。

赵衰是幸福美满了,但在晋文公看来还总是缺点什么,当他看到孤孤单单的季隗时,这样的想法更加强烈。想当初季隗和她的姐姐一起被送给了自己,然后自己又把她的姐姐叔隗送给了赵衰。现在姐妹二人分隔两地,相思之苦谁能不懂,季隗的孤独让晋文公感觉自己还有些事没有做完。

赵衰幸福美满的表面之下也许还是一颗孤独成性的心,所以晋文公决定还要去把叔槐也接回来。不过还没有等晋文公开始行动,就已经有人提出来要把叔槐接回晋国了,这个人不是赵衰,而是晋文公的女儿,赵衰的老婆赵姬。

赵姬请求把叔隗接到晋国来,并且还要求把她的儿子赵盾也一起带过来,这让赵衰感到很惊讶。多了一个女人和一个儿子,对赵姬来讲就是多了一份威胁,赵衰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会惊讶。但是很快赵姬就告诉了赵衰,她不是在开玩笑,她是认真的。事实告诉我们晋文公的女儿赵姬就是有这么大度,他不仅只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付出了真实的行动把叔隗和赵盾接回来了。

赵衰现在在晋国作为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那么他的女人和儿子肯定也是有头有脸的,而且赵衰还是一个有封邑的人,将来他的封邑也是要传给儿子的。作为晋文公的女儿,赵姬理所当然就是赵衰的正室了,而赵姬生的儿子也就是嫡子了,以后继承赵衰爵位的就是这个儿子。那么赵姬真的就不怕叔槐和赵盾给她和她儿子带来的威胁吗?

当然,在别人看来,赵姬和她的儿子作为晋文公的女儿和外孙,她们是无需为自己的地位而担心的,所以把叔隗和赵盾接过来也就是让她们来享享清福啊什么的,根本就对赵姬构不成什么威胁。别人的想法永远是别人的,赵姬只在乎自己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当赵盾来到了晋国后,赵姬完全被眼前的这个少年惊呆了,小小的年纪才能却不是一般的。所以当赵盾来到晋国后,赵姬做出了一个决定,她看到了赵盾的才干,但她并没有担心赵盾会抢他儿子的世子之位,因为她看到了赵盾的才能远在自己的儿子之上,所以她知道,赵盾比自己的儿子更适合继承赵衰的爵位。

赵姬是一个聪明的人,既然事实已经如此了,与其日后的不测,不如现在就把嫡子的位子让给赵盾。

赵姬亲自向父亲晋文公请求立赵盾为赵衰的嫡子,而甘心让自己的三个儿子居于赵盾之下,并且连自己的正室之位也让给了季隗。

对于赵衰来说,能娶到这样的妻子,人生何不圆满。对于赵姬来说,也许她看不到今天做的这个决定对赵盾来讲意味着什么,他也不知道日后的赵盾对晋国来说意味着什么。但是她现在知道,嫡子之位不仅仅是一个称号,更意味着这是一份责任。而要扛起这份责任的人一定要是有能力的人,这份责任不仅仅代表着赵家,还关联着整个晋国。赵姬清楚的看到,赵盾就是最合适的人。

有赵姬这样的女人,这不仅仅是赵衰的幸运,这也是晋文公的幸运,这更是晋国的幸运。

目前国内形势已经稳定,能人贤士伴随左右,老婆也接回来了,晋文公一把年纪了,是不是到了安享晚年的时候了。在这样的条件下,大部分人是会选择沉沦的,但是晋文公清楚自己并不是来这个君位上安享晚年的,在他的内心还有一份让他激情彭拜的事业还没有开始。

像齐桓公一样,称霸诸侯,这便是晋文公的梦想。

晋国国内现在已经具备所有条件了,所以晋文公要去实现他的梦想,当然这还需要等一个时机。梦想很多人都有,他们也都为此付出过很多的努力,可是很多人离成功也都只差一步,这一步就叫做时机,很多人一辈子也等不到一个时机。

宋襄公的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所以晋文公很明白,称霸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强行号召诸侯会盟就可以完成的。

与宋襄公相比,晋文公绝对就是那个为争霸而生的人,晋国不是宋国能比的,晋文公也不是宋襄公能比的。在晋文公回国之前,他的父亲和弟弟早就已经把他争霸的基础打好了,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去完成父亲和弟弟遗留给自己的使命。对于晋文公来讲,这就像是上天赋予自己的使命。而当一个人拥有上天赋予的使命时,当他已经完全准备好了时,机会便会来到他的身边。

晋文公的这个机会还要从郑国说起,郑国在郑庄公死后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那种诸侯争霸的感觉了,不过他一直不甘寂寞。虽然没办法跟齐国、楚国、晋国争,但小国家还是很多的嘛,没事可以去欺负欺负他们啊,在他们身上找到一点争霸的感觉还是可以的。

这不,一个叫滑国的诸侯就成了郑国的玩物。

面对比自己强大的郑国,滑国一直以来都是听命服从的,不过最近不知道哪根筋搭的不对劲了,滑国突然不听郑国的了,这让郑国火冒三丈。脆弱的人总是想在比自己还要脆弱的人身上寻找自豪感,当有一天那个比他还要脆弱的人突然不惧怕他了,他就会无比的愤怒,这么做的目的无非就是想通过愤怒来掩盖自己的恐惧。这时那个曾经脆弱的人就会发现,他的愤怒不仅没有掩盖住他的恐惧,反而会暴露他的无能。

无能便是对现在这个郑国最好的定义,不过郑国虽然无能,但他现在至少还没有无能到在滑国面前也抬不起头的地步。所以面对滑国的背叛,郑文公立马率军攻入了滑国。

军队向来是有说服力的,看到郑国的军队,滑国的心里虽然有一百个不愿意,但还是不得不低下头颅。好,既然你服气了我也就回去了,郑文公的目的也不过如此,但是郑国军队一走,滑国又立马变脸去亲附卫国去了。刚回到家的郑国军队鞋还没有来得及脱呢,滑国反叛的消息又传过来了,他们不得不又操起刚放下的家伙奔向滑国而去。

和第一次一样,郑国来到滑国绝不是为了挑起战事的,无非还就是吓吓他,可是这样的行动次数多了就不管用了。

郑国和滑国就这样一来二去的闹腾着,这让一个人看不下去了,周天子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了,消失得太久对周王室来讲不是什么好事。所以周襄王决定趁着这个事露一下面,在诸侯们面前刷一下存在感。

周襄王选择用郑国和滑国来刷自己的存在感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现在的郑国和滑国已经是二、三等以上的诸侯了,他们的势力没有齐国、晋国等一等诸侯强势,就不会那样独断专行,容不得别人插手自己的事,所以当他们产生纠纷的时候就会更愿意接受别人的调停。

这是周襄王在准备出手调停郑国和滑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之前做的分析,于是以为万无一失的他派出了周王室的两个卿大夫前去郑国请求不要再攻打滑国了。当然,说是请求,但周王室的卿士到了地方,多少还是有点居高临下的,这便让事情往坏的方向发展了。

郑国本来对滑国是没有多大仇多大怨的,就是寂寞了跟他玩玩,滑国要是低头认个错郑国也就回去了。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们自己闹着玩,你周襄王没事进来插一脚干嘛,平时给你送点贡品过去你就自己吃得了,你还以为自己是以前的天子呢?你真管得了我们诸侯之间的事啊。

周襄王的掺和不仅没有起到调停的作用,反而让郑文公想起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当年郑厉公在王城帮周王室平定王子颓的作乱,后来设庆功宴的时候,在宴会上周惠王把他老婆的镜子送给了郑厉公,而把自己的青铜酒杯送给了虢公。我先父那么大的功劳你就赏一个你老婆的镜子,而这个跟在后面的虢公你竟然把自己的酒杯赏给了他,天子的酒杯和女人的镜子哪个意义更大就不用说了吧。

郑文公对此一直很生气,并且这口气一憋就是三十七年,现在三十七年过去了,虽然当事人基本上都死光了,但是现在周襄王掺和到郑国和滑国的纠纷中来让郑文公又把当年的事浮现在了眼前,于是,郑文公决定要把憋着的这口气吐到周襄王的身上。

郑文公的做法是面对周襄王那和稀泥的热脸,他很冷静的拖掉了自己的裤子把自己的冷屁股贴到了他的脸上。

郑文公不仅不听周襄王的话,还把他派来的两个王室卿大夫扣了下来,这就让热情饱满的周襄王颜面无存了。

郑文公不给周襄王面子,这让周襄王很尴尬,不过周襄王虽然没有成功调停郑国对滑国的用兵,但起码他把郑国的火力吸引过去了,这也算侧面营救了滑国。而郑文公想的是:知道你没本事,就要给你脸色。

周襄王确实没有本事,如果周王室想跟郑国干一仗,谁输谁赢各自都清楚。不过周襄王虽然知道自己干不过郑国,但是并不代表着他就一点办法都没有,怎么说自己好歹也是天下的共主。

感觉到被郑文公羞辱了的周襄王为了教训一下郑国,他决定借助其他人的力量,身为中原诸侯的天子,这一点是难不倒周襄王的,但是谁会是最合适的人选呢。中原的诸侯肯定是不会看着自己的天子和身边的诸侯把事情闹大的,所以周襄王想来想去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戎狄之国。

没有人会比他们更愿意掺和这种事了,于是,周襄王找到了狄人。

出动狄人,周王室的大夫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于是他们纷纷前去劝阻周襄王,试图把他拉回来了,但是这时候的周襄王已经听不进去别人的话了,他立马派出了大夫率领着狄人出兵攻打郑国。

狄人一出手,更何况还是举着周王室的旗号,郑国哪里还招架得住。

带领着狄国攻打郑国,攻陷郑国的城池,这让周襄王拾起了天子旁落多年的威风。他觉得这样是施展了王室的雄威,沾沾自喜的他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以后那些不把天子放在眼里的诸侯就这么伺候他们了。

周襄王能够享受到这样的威风,他得感谢一下狄国,于是他把狄人的女儿娶回来了封为王后,从此以后狄国就是天子的国丈了。

当周襄王还沉浸在喜悦之中时,有人已经看到了危机。周王室的卿大夫富辰就觉得狄人现在虽然用得好,但是狄人生性就贪婪,绝不会完全听命于周襄王的,现在这么信任他们,到时候会后患无穷的。可是当富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周襄王时,周襄王根本就不想理会他。

富辰的话没有一点错,狄人今天帮你打郑国,明天他就会跟别人一起来打你。周襄王似乎忘记了自己刚继位那会,王子带是怎么带着戎狄打到京城来的,那时候要不是齐桓公的全力支持,自己现在还不知道有没有轮回投胎呢。

说起王子带,当初齐桓公还好几次来求情讲和呢,周襄王都完全不给面子。不过现在时间过去了这么久,毕竟同室血脉之情,周襄王也渐渐原谅了王子带,他也把王子带接回来了。但是王子带却还是没有改变狗吃屎的本性,当初想夺王位没弄成,现在老哥原谅了他,但是这小子又是不干正经事,回来后的他就和周襄王娶的狄国王后通奸了,面对这样的窝囊废,周襄王也只能无奈的摇摇头。

周襄王并不打算计较王子带跟王后通奸的事,他已经看淡了这一切,他内心的独白是:“只要你不再犯上作乱,老哥我就不追究你。”

不追究王子带,但是跟别人通奸的王后还是要处理的,所以周襄王就把狄国王后废了。这一废便引来了大事,因为废掉从狄国嫁过来的女人,这让狄国人很尴尬,而尴尬的后果就会变成报复的心理,这就让王子带又逮到了机会。狄国人心情的变化也被周王室的大夫颓叔和桃子看在了眼里,于是周王室的一场内乱就在这些微妙的变化里慢慢酝酿出来了。

周王室政坛风云际会,但这也不影响男女偷晴,王后虽然被周襄王废了,但是她跟王子带的关系却没有改变,这一点也让狄国人改变了立场。既然自己嫁过去的女儿不是周襄王的王后了,那不如就让她做王子带的王后吧。而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满足一个前提,那就是王子带是周天子。

狄国人有这个想法,这也被颓叔和桃子看透了,于是他们两人打着拥护王子带的旗号便率领着狄国的军队前来攻打周襄王了。

叛军来犯,周襄王身边的人坐不住了,纷纷请示要出兵迎敌,不过周襄王却展现出了异常的冷静和从容。他表示:王子带是惠后(周惠王甚是宠爱)宠爱的儿子,我要是杀了他,到时候惠后会怎么说(注:当时惠后已死,周襄王可能在讲鬼话)。

卿士们不知道周襄王葫芦里买的什么药,但是叛军总得有人去收拾吧总不能真把天子之位拱手相让吧,可是周襄王却坚持表示这件事宁可让诸侯国来帮忙解决也不要自己动手。

周襄王不想动手和自己的弟弟干,但是王子带可没这么手软,他率领着狄人全力攻打王城,周襄王只有弃国外逃了。周襄王的离开让王子带觉得自己已经成功,得了一点便宜的他并没有一鼓作气去追杀周襄王,而是带着周襄王的前妻狄国的那个女人安心的过起了小日子。

也许这一切周襄王都已经意料到了,出逃在外的他也没有着急着想要回到洛阳去。周襄王到底在想什么,他的葫芦里到底在卖什么药,王子带不知道,但周襄王自己很清楚:杀王子带这种人何须自己动手。

于是,接下来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幕:周襄王派出使者向中原各个诸侯国传达王子带叛乱的消息。

这便是周襄王的手段,他不屑与王子带对抗了,因为争着帮他收拾王子带的人多得是。正如周襄王所料,各诸侯国一接到天子落难的消息,各个都激动万分,就连刚被周襄王带着狄人教训了一顿的郑文公也第一时间带着郑国的大夫前去慰问了。

时间果然是个好东西,它会让一无是处的人继续一无是处,它会让聪明的人更加聪明绝顶。在这个问题上,王子带和周襄王就是最好的例子。十几年过去了,王子带还是一如既往的无能和无赖,还是一如既往的成不了气候,但与他相反的周襄王就完全不一样了。

十几年前,太子郑看到父亲对自己的宠爱偏少了,看到自己的弟弟在父亲心里面的地位越来越重了,他就知道自己的危机正在一步步的逼近。局势的变化让当时的太子郑感受到了地位的变化,他很清楚随着父亲的变化,惠后和王子带也会跟着改变,这一切现象都表明自己在这里的一切都已经被悄悄的改变了。聪明的人在变幻的局势中挣扎时是不会选择暴力的手段的,那时的太子郑知道自己如果公开在父亲面前和王子带展开争夺君位的话,那么失败的一定是自己。所以他很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他还有一线的希望,这个希望就是王室太子的这个身份,因此他找到了高举尊王攘夷大旗的齐桓公。作为当时唯一一个可以左右天下大势的人,太子郑知道自己以王室太子的身份找到齐桓公的时候,自己太子的身份就已经无比的稳定了。

几十年前周襄王就能够考虑到这么多,那么现在的他就更不会轻易的被王子带打败了。所以当王子带再一次作乱的时候,周襄王没有表现出愤怒,而是一再退守,因为他知道会有人来帮自己解决问题的。

同类推荐
  • 蒹葭酒楼

    蒹葭酒楼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口蒹葭酒,忘却所有,夕日归来,必是回头;王室之家,莫辞难奈,为人臣子,当所不负。为王者,多为政务所执,少为媚色理花;阴暗的天下,总会有人带来光明,注入希望。蒹葭不幸,留有余口,夕日夕日,布衣归来。人之形同复生双灵,当有轮回未竞之志,轮回轮回,一步入,万丈深。
  • 重生之天子传

    重生之天子传

    重生二十五年的他,本想在古代平平安安的过一辈子,却没想到还是被拖进了历史的漩涡中。他本以为他能掌控一切,却深陷亲情,友情,爱情的漩涡中,是放任自流?还是该挥刀拔剑?
  • 纪连海评点史记(上下册)

    纪连海评点史记(上下册)

    《史记》是中国的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花了18年的时间写成,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本书收入本纪4章,点评五帝、秦始皇、汉高祖、吕太后。世家7章,点评齐太公、楚世家、越王勾践、范蠡、陈涉、萧相国、留侯张良。列传21章,点评韩非子、外戚、伍子胥、孟尝君、平原君、廉颇蔺相如、屈原、吕不韦、淮阴侯韩信等20多位人物。
  • 二十四史-三国志

    二十四史-三国志

    作者陈寿少好学,就有志于史学事业。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如义薄云天的关羽、胆量非凡的赵云、刚真勇猛的张飞、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等等,栩栩如生,性格鲜明,表现了作者较高的艺术才化,故事情节曲折动人,脍灸人口,三英战吕布、连环计、三顾茅庐、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其场面历历在目。
  • 民国名匪的黑道江湖

    民国名匪的黑道江湖

    民国时期,外强环伺,军阀混战,许多土匪也曾在这个乱世或成为一代枭雄,如张作霖;或成为一代将才,如马占山;或成为一代恶盗,如孙殿英;而更多的是孙美瑶、老洋人、瞿伯阶、蒋世英这样的地地道道的土匪。他们无恶不作,却又左右逢源。而无论是一代枭雄之将还是鸡鸣狗盗之徒,他们又都能在民国的大舞台上占据一个角色。
热门推荐
  • 源速记

    源速记

    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故事,梦里,神仙给我讲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
  • 我是超级大高手

    我是超级大高手

    系统提醒:下一个任务:在大街上跳舞白辰满脸黑线,你娘的还能在坑一点么!
  • 活着就要往前走

    活着就要往前走

    作品以一个淮边小县的粮食企业为背景,以粮校毕业生蔡鸿雨为主人公。作品深刻揭示了主人公蔡鸿雨在粮食系统二十多年的人生沉浮和喜怒哀乐,包括其家庭、工作、恋爱、人生等诸多方面。蔡鸿雨在粮食系统工作的二十多年,也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发生发展的重大变革时期,粮食企业和其他国有企业一样,经历了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艰难过渡,蔡鸿雨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经历了人生的凤凰涅槃,终于从困境中走向新生。
  • 全能美女进化系统

    全能美女进化系统

    突然有一天一个名叫全能美女进化系统的东西降临到了韩雨落身上。从此,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室寒微、长相平凡、身材一般又如何?曾经告白被拒饱受侮辱又怎样?看我全能美女进化系统怎样把她从一个穷矮挫培养成白富美,看她怎样翻身逆袭。
  • 燃尽之夏

    燃尽之夏

    “我喜欢这个日光泛滥,温暖翻滚的夏天,我疯狂的喜欢着这个微风漫山遍野,清爽流淌不止的夏天,我痴狂的爱恋着这个季节,可它就快要燃尽。”
  • 锦绣田园:庶女攻略

    锦绣田园:庶女攻略

    一朝穿越,成了慕家庶出五小姐,美则美矣,却是个人尽皆知的疯丫头。父不疼,亲不爱,还想尽法子将她往外塞——嫁给个商户家的公子做媳妇。今世她原本只想好吃好喝过一辈子,奈何家族庞大,各种阴谋横行。嫂子弟妹公公婆婆,一个比一个难缠,她不招谁惹谁,怎的一个个都瞧她不顺眼,时不时就来踩她一脚?她怒了,难道没人告诉你们,她外表乖顺如猫,实则却是个掩藏了利爪的小狐狸?!
  • 师妹且慢

    师妹且慢

    桑隐小师妹,下山记忆没;揍人不眨眼,吃饭不给钱。刚被二师兄一脚踢出门派,赵幼菱摸着被踹得生疼的屁股蛋,脑海中想着怎么跟大师姐告状。下一刻,赵幼菱脑袋一空,发出夺命三连,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么?镇国公府消散的痴情伶人;孤山古寺遗留前朝的佛花;边疆沙场重蹈血腥的覆辙;桑隐不入尘世的秘密……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儿实在是令人头疼。赵幼菱觉得她被坑了。不过嘛,这位世子爷还挺香的,与我有缘,想吃。
  • 薛仁贵征东

    薛仁贵征东

    本书内容大致以薛仁贵的生平为经线,以他征东的事迹为纬线。薛仁贵本来是一介平民,应募投军,被埋没在火头军中,虽屡立奇功,但是他所有的功劳,却被奸臣张士贵的女婿何宗宪冒领去了。后来经元帅尉迟恭侦查了很多次,才水落石出。因此,张士贵被治罪,他被封为平辽王,征东的故事就告一段落。
  • 洪荒封神决

    洪荒封神决

    一笑沧海笑,一怒三天抖。少年身怀三大太古血脉,在当时却被世人判定为废材,被天道所排斥。以我灵帝之威傲世天下群雄,以我死神之血成就无上至尊,以我洪荒之道破天道之阻。我命由我不由天,天道焉能阻我!
  • 感恩的心大全集

    感恩的心大全集

    一直以来,感恩在人们心中是感谢“恩人”的意思。其实,“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感恩的态度可以使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想要的东西上。我们如果满足自己的生活,并对上天充满感恩之心,那么好东西就会源源不绝。我们会越来越占据生活的天时地利人和,会越来越接近梦想。同时我们会施予别人更多的爱心,我们也会生活得越来越幸福,你会发现一切都在良性循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