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529000000007

第7章 虒祁微蒙

君不见,铜鞮观,

数里城池已芜漫。

君不见,虒祁宫,

几重台榭亦微蒙。

介马兵车全盛时,

歌童舞女妖艳姿。

一代繁华皆共绝,

九原唯望冢累累。

——唐杜《故绛行》

如诗所记,铜鞮宫和虒祁宫是晋国的两处地标性建筑。

铜鞮宫乃晋平公修建的别宫,位于今山西省沁县南。《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载:“铜鞮之宫数里。”当代考古发现印证了这一说法。经测算,该宫城南北长七百多米,东西长一千五百多米,周匝长四千四百多米,洵为当世罕见的雄伟之作。

虒祁宫亦是晋平公治下的产物,旧址位于今山西省侯马市,恢宏壮美,极尽奢华,当不逊于铜鞮宫。

晋国弄这么两个大家伙出来,不差钱固然是必要的物质基础,但最关键的心理动机,乃是和平氛围所造就的安逸思想。

公元前546年,宋大夫向戌主导晋楚弭兵,南北诸侯都获得了机制性的安全保障,忧患意识因之淡化,骄奢淫靡随之漫长,大兴土木成为各国的普遍现象。

除晋国的铜鞮宫和虒祁宫外,楚灵王建章华宫和章华台;鲁襄公艳羡章华盛况,毅然山寨之,题名楚宫。

就晋国而言,修建铜鞮宫和虒祁宫的时机其实并不恰当。从历史的大角度来看,晋平公远非雄主。晋平公时期的晋国和独霸中原的巅峰状态相比,不说判若两者,酸涩苦辣自在心间。

面对楚灵王的步步紧逼,晋平公不思积极进取,反而耽于享乐,将宝贵的民力耗费在形象工程上,这或许就是杜□长嗟繁华共绝的原因吧。

公元前534年春,晋国魏榆发生怪事,一块石头竟然说起了人话。晋平公收到奏报后,咨问音律大师师旷,这块疯狂的石头到底想干吗。

师旷不仅在音律方面有极高的造诣,同时还是晋国久负盛名的政论家,常向悼、平二公陈以治国安邦之策。

他回答道:“石头本身不能说话,一定是有什么东西凭借它而发声。下臣听说,若当国者为政不合时令,怨恨诽谤便会在百姓中滋生,原本不能说话的东西也会说起话来。现在国家的宫室豪华气派,百姓的财力凋尽枯竭,以致流言四起,石头能不说话吗?”

这番话可谓真知灼见。怪力乱神之说,多属托词附会,究查起来,其背后往往隐藏着政治的诉求。

以陈胜、吴广起义为例。

公元前209年的七月,秦二世征发民夫戍守渔阳。一行九百余民夫途经大泽乡时,遭遇连日暴雨,道路被洪水阻断,预计无法在设定的期限抵达渔阳。

依照秦朝律法,凡失期者斩无赦。民夫为此近乎崩溃。

危急关头,两个常以鸿鹄自居的民夫队长,也就是陈胜和吴广,秘密谋划发动武装暴动。

搞暴动,最急需的就是大量不明真相的群众。因此,如何煽动九百民夫的情绪,成了陈胜、吴广的当务之急。

他俩首先想冒用秦始皇长公子扶苏和楚国名将项燕的名义树立威望。[32]后来有个巫师指点他们,说冒用扶、项的名义,不如借助神鬼的意志见效快。

陈胜、吴广豁然开朗,随即用朱砂在一块白绸子上书写“陈胜王”三个字,塞进别人用网捕来的鱼的肚子里。

民夫买鱼回来烹煮,赫然发现了鱼肚中的帛书,心中不禁讶异,对陈胜已有了三分敬畏。

陈胜趁热打铁,又让吴广躲在驻地附近一座草木丛生的古庙里,入夜后点起篝火,模仿狐狸的声音叫喊道:“大楚兴!陈胜王!”

民夫一听,哟嗬,连狐狸都掷地有声地拥戴陈胜了,看来陈胜果然是天命所归呀,咱可不能后知后觉,赶紧揭竿而起,跟着陈胜、吴广打土豪分田地去。

然后没过几天,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爆发了。

所以,但凡民间有“非言之物而言”的传闻,当政者最好不要掉以轻心一笑了之;必须认真审视自己的言行,同时加强对舆论的监控和引导,防止别有用心的人传播谣言、蛊惑群众、危害社会稳定。

那么,晋平公有没有什么诱发舆论攻讦的失德之处呢?当然有,正在修建的虒祁宫就是。

大夫羊舌肸一针见血地点评道:“是宫也成,诸侯必叛,君必有咎。”

建一座宫就能把自己弄到众叛亲离、灾殃缠身的地步,难道羊舌肸是在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劝谏晋平公吗?

这个问题需要时间来回答,眼下对我们有重大参考价值的是:修章华台和章华宫的楚灵王死得非常难看,修楚宫的鲁襄公也把人生的最后一口呼吸落在了楚宫。

你不得不承认,有些事情,就这么邪乎。

虒祁宫于当年夏天落成,鲁国和郑国屁颠屁颠地前往道贺。

晋国大夫史赵虎着脸说贺什么贺,这是要死人的事,你们来吊唁还差不多。

郑国使者游吉觍着脸打圆场,说哪里哪里,道贺一下还是必需的,不但我国要来道贺,天下各国都会来道贺。

游吉万万没有想到,甚至或许连史赵本人也没想到,“吊唁”的说法一语成谶,一眨眼工夫,晋国竟然真的迎来了天下各国的吊唁。

公元前532年的七月,也就是虒祁宫落成仅仅两年之后,晋平公便撒手西去了。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物是人非事事休。只不过,晋平公身赴黄泉,即便心中有悔有恨,却已无泪可流。

晋平公一了百了,晋国面临的中原局势,却堪称危机深重。

欲壑难填的楚灵王继吞并陈国之后,又马不停蹄地向蔡国挥起了屠刀。公元前531年,楚灵王先是以诱骗的方式杀死蔡灵侯,接着派王子弃疾领兵围攻蔡国。

此时的晋国,就像是一个路见不平的社会名流。你说挺身而出拔刀相助吧,害怕人没救着反而连自己的老命也被恶徒一并收了;你说视若无睹听之任之吧,又担心被群众戳着脊梁骨骂从此再也无法保持优越感进而暴露出伪高大上的本色。

所以呢,愤慨的姿态还是要做一做,但愤慨的动作大可三思而后行。

作为因应,晋国召集鲁、齐、宋、卫、郑、曹、杞诸国在厥憖会见,对楚国侵蔡的行为大加挞伐,貌似言辞相当激烈。

可慷慨陈词于前,竟然温言软语于后。盟会达成的决议,只不过是由晋国出面,请求楚国宽宥蔡国而已。而且请求的结果,还是楚国一口回绝,毫无通融的余地。

当年十一月,在晋国和其他诸侯国的集体围观下,楚灵王亲自率军攻陷蔡国都城,并将蔡灵侯的世子杀了祭天,手段残忍,根本就没把劳什子弭兵协议记在心上。

晋国的逐渐衰落被天下看在眼里,某些素怀异志的诸侯也就不可避免地萌生了自立门户的想法。

公元前530年夏,齐景公、卫灵公、郑简公和鲁昭公前往晋国朝见新君晋昭公。

其中鲁昭公刚涉足黄河就吃了晋国的闭门羹,原因是鲁国于两年前侵占了莒国的郠地。当时,莒国曾请晋国主持公道,但晋国恰逢晋平公过世,无暇顾及,便把鲁国的违法乱纪行为记在账上,直到今天才借机施以惩戒。这是顺便提及的题外话。

作为朝见者的齐国,有着春秋首霸的辉煌历史、相对优良的地缘环境和不可小觑的综合国力,打造多极世界的想法,那是竟日萦怀、不可磨灭的。

之前,本书已经数度谈及齐国在晋、楚两霸夹缝中闪转腾挪的往事,相信大家都不难发现,齐国的外交具备如下特点,即一旦晋国的霸权有所松动,齐国就会在第一时间表现出另起炉灶的本能,这个推导反之亦能成立。

因此,通过考察齐国的外交活动来分析晋国的运势,是一件靠谱的事情。

话说晋昭公设宴款待齐景公,晋国上军将中行吴担任相礼。

春秋时代,上流社会的人们在宴饮娱乐时常常玩一种叫作“投壶”的游戏。就是准备一个口大腹大颈部细长的壶,内盛坚滑之小豆,然后用重矢投之。多中者胜,少中者负,胜者酌负者饮。既锻炼了身体比试了技艺,又品尝了美酒活跃了气氛,基本上人人都好这口。

于是晋昭公和齐景公较投。

晋昭公先举矢,中行吴在一旁祷念祝词:“有酒如淮流,有肉像高丘。寡君若中,统帅诸侯。”话音落,晋昭公的箭矢已稳稳地投入壶中。

接着,齐景公举矢,为自己祷告道:“有酒如渑水,有肉像山陵。寡人若中,代君(指晋昭公)盛兴。”此言一出,满座皆惊,代晋昭公而盛兴,敢情你齐景公想撂倒晋昭公自己当大哥?

纷乱的瞬间,齐景公手起矢发,一蹴而就。在场的全体晋国人不由得心里一齐骂道:“摔你个板鸡!”

晋大夫士匄[33]悄声责备中行吴:“晋国本来就是霸主,关投壶什么事?依你之言,寡君若投中,可以统帅诸侯;若没投中,难道就不能统率诸侯了吗?你这样措辞,显得晋国很软弱,齐君回去以后不会再来了(意不会再尊奉晋国)。”

中行吴也意识到自己言语欠妥,可是已经无法收回,当下恼羞成怒,陡然提高嗓门,像是抗辩士匄,又像是警告齐景公道:“我们的将领强而有力,我们的士兵争相勉励。晋国仍然像以前一样领袖着诸侯,齐国又能有什么作为?”

这番话如同向沸油中又扔了一颗炸弹,溅得满场都是黏稠的火药味。

就当晋昭公和齐景公不知如何收场之际,一直在堂下待命的齐大夫公孙傁急中生智,顾不得礼法尊卑,疾趋而进,朗声道:“天色已晚,国君俱各疲乏,不如再会吧!”说完,他扶起齐景公径直往外走。

主宾皆未道别,一场外交风波就此不了了之。

齐景公公然拂逆晋国,应当视作各国诸侯对晋国不满情绪的总结性表达。其实晋国也已经体察到,自虒祁宫落成以来,凡是到晋国朝见过的诸侯,回去之后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了某种推诿或者抗拒。

站在各国诸侯的角度,我很能够理解他们的心情。毕竟他们每年都向晋国孝敬了不菲的财货,并指望晋国能够肩负起匡正天下的重担。

而晋国六卿擅权,正卿韩起爱己甚于爱国,晋昭公也胸无大志,一门心思修建楼堂馆舍,奢靡之风越刮越猛,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却没有承担起相应的义务,坐视陈国和蔡国灭亡就是最大的败笔。

长此以往,人心离散,羽翼渐解,晋国恐怕连和楚国平分天下亦不可复求。

当然,齐景公的勇敢表达,也是对晋国高层的当头棒喝。若还不赶快清醒,下一次就会有张景公王景公李景公依葫芦画瓢,到时候众叛亲离,看晋国摁得住哪一头。

正当晋国加速下行的时候,从南方传来了意外的惊喜。

当年冬天,楚灵王起兵伐徐,意在威慑吴国。可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趁楚灵王亲征的空当,楚国内外多股怨恨楚灵王的势力联合起来发动大规模政变,迅速架空了楚灵王。

楚灵王走投无路,于次年五月上吊自杀。

新君楚平王为了稳固政权,致力于扭转楚灵王的暴政,不但允许陈国和蔡国复国,还主动向郑国释放了和平共处的善意。

于是,晋国承受的外部压力一夜之间骤减,轻装上阵重振国威有了现实的可行性。

随即,晋国开始谋划召集诸侯联军攻打鲁国。鲁国最近几年孜孜不倦地侵犯莒国,背弃弭兵协议的精神,晋国老早就想揍它的屁股了。

只是楚国一直不消停,所以晋国也一直没敢贸然出手,顶多也就是用屡屡拒绝两国国君举行会面的方式表达对鲁国的厌恶。现在楚国战略收缩,晋国正好向诸侯展示军威,一扫坐视陈、蔡灭国的萎靡。

公元前529年的七月二十九日,晋昭公在邾国南部检阅军队,刻意大操大办,满载战士的战车就有一千辆之多。继而在位于今河南省封丘县东的平丘与周卿刘献公、齐景公、宋元公、卫灵公、郑定公、曹武公、莒著丘公、邾庄公、滕悼公、薛文侯、杞平公、郳子举行会见。[34]

接着移驻卫国,晋昭公意欲和上述众公卿重温过往的盟誓,以巩固晋国的领袖地位。

齐景公久怀二心,不同意盟誓。

晋国人很恼火,此次盟会的力倡者羊舌肸遂前往齐国代表团公关。

齐国人敷衍说:现在诸侯同心同德,没有盟誓的必要。

羊舌肸反驳道:按照上古明王创设的制度,诸侯本来就应当定期盟誓,以明确职责、演习礼仪、显示威严和维护信义;如果违背的话,就会上下失序,诸事不谐,最后触怒神灵,导致国破家亡。

羊舌肸说的话虽然都是大道理,但威胁的意味甚是浓重。齐国人瞟一眼外面那一溜望不到头的晋国兵车,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同意了盟誓的要求。

齐国人的暧昧态度,加重了晋国人的危机感。羊舌肸觉着这个事情暗流汹涌,指不定还会有什么磕磕绊绊发生,便建议晋昭公在八月七日正式会盟之前,再搞一次大阅兵,向诸侯秀秀肌肉,也好省去许多口舌。

八月四日,晋国举行阅兵,建立旌旗,不曳其旆[35]。

八月五日,又把旆带系上。诸侯暗暗心惊,不知晋国下一步意欲如何。

最焦虑不安的当属鲁昭公。他原本不在受邀与盟之列,但又不想眼睁睁地看着晋国带人上门来找碴儿,就厚着面皮主动跑到平丘,请求与列国签订和平协议。

可是晋昭公依然将他拒之门外。

其实,这也怨不得晋昭公绝情,他案头现今就摆着邾国和莒国的起诉书,上面字字血泪地写着十六个字:“鲁朝夕伐我,几亡矣。我之不共(共即供奉晋国),鲁故之以。”

你鲁国平时违法乱纪不亦乐乎,老子一而再再而三地警告你,你总是不以为然。非得逼老子动手,你才想起老子文武双全,你说你不是犯贱吗?

晋昭公让羊舌肸去回绝鲁昭公。

鲁大夫子服椒硬着头皮发牢骚,说晋国怎么可以听信蛮夷(谓邾、莒)、断绝兄弟(晋、鲁同为姬姓)、丢弃周公的后裔?

羊舌肸冷冷地说:“鄙国有兵车四千,甲士无数,即便不按常理行事,也足以撼动天下;倘若按常理行事,天下还有谁能抵挡?虽然是一头瘦牛,如果压在小猪身上,难道还怕压小猪不死?”言下之意,晋国不会改变初衷。

羊舌肸是活跃于悼、平、昭三朝的著名政治家,目光深邃,公忠体国,为人坦荡,被孔子誉为“古之遗直”。我素来敬佩羊舌肸,但仍忍不住要对他的上述言论吐槽。

所谓晋国兵力强盛、可以横行天下而无所顾忌,言过其实了一点儿。晋文公或许当得起,晋昭公嘛,恐怕要道声汗颜,否则晋国也不至于和楚国搞联合模式。

瘦牛压小猪的比方就更加搞笑了。既然有晋国强盛的自夸在前,为何要以瘦牛自比居后?到底是前面打肿脸充胖子,还是后面不小心暴露了声厉内荏的本原?

当然,胖牛也好,瘦牛也罢,压死小猪还是毫无悬念的。所以,鲁昭公终于放弃了外交方面的努力,不再争取与盟。

八月七日,正式会盟。根据《左传·昭公十三年》的记载,其过程依然乖蹇,郑国执政大夫国侨为进贡物品的轻重次序同晋国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国侨说:“以前周天子都是根据诸侯国的地位来确定进贡物品的次序轻重[36],现在晋国却对诸侯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譬如郑国,位不在公侯,却必须参照公侯的标准向晋国进贡物品,实在是力不从心,难以为继。诸侯之间应当休养生息,平等相处,可晋国催问贡赋的使者无月不至。况且贡赋过于沉重,小国一旦没有如期如数缴纳,必然招致大国攻伐。诸侯重温盟誓,是为了使小国得以生存;如果贡赋没有限制,那小国离死期也就不远了,盟誓还有什么意义呢?”

晋国不许。这贡赋嘛,本就是等级制度的产物,不收不足以彰显盟主的优越性。至于收得多了点嘛,那也是盟主迫于高品质生活的压力不得已而为之。你们当小弟的,难道就不能发扬艰苦奋斗、舍己为人的精神把裤腰带再勒紧点吗?

于是双方吵哇吵,从中午一直吵到晚上,晋国才勉强让步。

事后郑大夫游吉责备国侨,说虽然省了些贡赋,但如果晋国怀恨在心故意找借口攻打郑国,郑国岂非得不偿失吗?

国侨说怕什么,晋国政事出于六卿,六卿之间又互有嫌隙,他们自顾尚且不暇,怎么会有闲心攻打别国?

国侨的话,游吉将信将疑。晋国攻不攻打郑国暂且放在一边,这攻打鲁国的事都箭在弦上了,焉得不发?

可是,接下来游吉傻眼了。因为直到盟会结束,他愣是没见到晋国提出任何有关攻打鲁国的议案。

真是神一样的晋国人。我若有幸位列平丘,真想当面问问晋国人,你们当初召集诸侯是干什么来着!

当然,晋国对鲁国的厌恶并不是一夜之间烟消云散了,免打可以,羞辱还是少不了的。

盟会尚未结束,晋国就拘禁了随鲁昭公前来的鲁国正卿季孙意如,并用幕布围地作牢以囚禁之(会场没有现成的牢房)。

夏秋之交,天气炎热,季孙意如锦衣玉食之人,如何承受得起阳光的曝晒?

一个叫射的鲁国司铎(官职名),担心季孙意如挺不过去,就怀揣锦帛,手捧壶冰,想偷偷地爬进幕布牢房,让季孙意如喝口水缓缓气。

可是看守及时发现了射,当即喝止。射也是体制中人,懂得转圜之道,立马掏出锦帛贿赂看守,总算顺利地把救援物资送到了季孙意如手上。

季孙意如侥幸保全了性命,但霉运还没到头,平丘盟会结束后,他被晋国人押解到新绛继续坐牢。与会的鲁大夫子服椒倒是有几分骨气,主动申请连坐,也跟随季孙意如前往晋国。

鲁昭公垂头丧气地打道回府,心里忐忑不安,毕竟手下的正卿被跨国收监,里子面子都丢大了;遂于同年十月再次朝见晋国,试图谈判缓和鲁、晋关系,看能否顺便把季孙意如赎回来。

可晋国不予接待,派士弥牟(士匄之子)赶赴黄河,就在河边上截住鲁昭公,直接发了免见通知书。

晋国的硬气,固然是出于对鲁国干犯他国行为的依法惩处,但这不能证明晋国就是中原大地上说一不二的仲裁者。鲁昭公徒劳而返,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结于他没有找到说服晋国的切入点。

所谓谈判,说穿了就是一种利益交换。鲁国倘若拿不出能够诱惑或者震慑晋国的东西,我相信,就算鲁昭公再去求晋国十遍八遍,晋国也不会释放季孙意如。

至于这个说服晋国的切入点,鲁昭公茫然无知,但鲁国也不乏火眼金睛。

一天,陪同季孙意如服刑的子服椒私下里拜会晋国上军将中行吴,并阐述了下面的观点,即鲁国是一个地广人多的重要国家,如果晋国一意孤行,为了夷人而抛弃鲁国的话,那对不起,鲁国只好转投楚国或者齐国。

这番话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中行吴一转身又劝中军将韩起说:晋国坐视楚国灭陈县蔡,已经让中原诸侯心存芥蒂;如果再为了夷人而放弃鲁国,只怕今后队伍会更加不好带。

韩起一想也是,反正晋国已经在鲁国面前耍够了威风,现在应鲁国所请正好又可以展示晋国的大度,何乐而不为?于是下令释放季孙意如和子服椒。

季孙意如早就归心似箭,一获赦令,恨不得插上翅膀腾空而去。

子服椒一把拦住他说不忙,然后向韩起提出抗议,称晋国既然在盟会的庄严场合逮捕鲁国重臣,想必鲁国犯有罪过,如果昭明罪行,那鲁臣死而无怨,如果核定无罪,那就不应该悄无声息地释放,否则,不知就里的各国诸侯还以为鲁臣是私自越狱逃跑,那鲁国岂不是要背上天大的黑锅?

韩起懂了,子服椒要求晋国搞个欢送仪式之类的公开活动,让天下诸侯都看清楚,晋国羁押鲁臣非鲁国之过。

韩起犯了难。非鲁国之过,那就属晋国之过啦?你要我晋国在天下诸侯面前扇自己的脸,那晋国情何以堪?再说了,明明是你鲁国屡屡背离弭兵协议在先,我是为了防止你狗急转投楚齐才对你法外施恩。你不要得寸进尺、蹬鼻子上脸好不好?

道理很充足,但是说不出口。思来想去,韩起只好问计于羊舌肸。羊舌肸说这事我办不下,但我弟弟羊舌鲋能行。

于是老油条羊舌鲋出马,极其贴心地向季孙意如透露了一个秘密,他说:“承武子[37]的恩惠[38],一直无以为报。我听说,晋国让您回国而您不同意,所以官吏准备在河西建幢宅子来安置您,这样似乎不大好吧?”

季孙意如大惊失色,什么叫不大好,简直坏透了!河西是晋国的西鄙之地,离鲁国十万八千里,我又不是孙猴子一个跟头就可以翻回去,趁宅子还没建好我赶紧走吧。谢谢呀!

辞别羊舌鲋,季孙意如急匆匆地通知子服椒:不是我不想找回面子,我家地里的菜已经熟了,我得赶紧回去收,迟点就要被偷光光了。

子服椒刚想有所行动,季孙意如人已风驰电掣般地到了十里地开外。

晋国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可马上又发现问题没这么简单。为主的季孙意如卷铺盖走人了,旁边的子服椒却死活不肯挪窝,大有黄沙百战穿金甲、牢不坐穿誓不还的架势。

晋国搞得心力交瘁,不想再和子服椒继续磨叽,只得如子服椒所愿,敲锣打鼓把他送走了。

讽刺的是,孔子在《春秋》中记述此事时留下了这样的文字:“意如至自晋。”《左传·昭公十四年》为之注释道:“(舍季氏而仅称意如之名是表明)尊晋罪己也。”尊晋罪己却偏偏能逼晋国就范,真不知晋国人看了作何感想。

晋国人的感想发自两年后。公元前527年冬天,鲁昭公为了打破不能和晋国国君见面的尴尬局面,再次朝拜晋国。晋国显然对上次败给子服椒的铁齿铜牙而感到懊悔,见鲁国居然又送货上门,就毫不客气地把鲁昭公软禁了起来。

晋国的行为,说明他们一点儿长进都没有。扣押诸侯非同儿戏,怎可意气用事?万一等下鲁国又拿楚国和齐国当筹码,你说晋国到底是放了鲁昭公呢还是放了鲁昭公呢?

搞笑的是,这次鲁国都不用开口,楚国和齐国就各自行动了起来。

公元前526年的一月,楚国北上用兵,攻取了位于郑国西南的戎蛮。晋国高度紧张,小心提防。

二月,齐国南下伐徐,兵锋狂扫三百多公里,直抵位于今江苏省睢宁县西南的蒲隧。徐国被迫投降,贿以甲父之鼎(古国甲父的国宝)。郯君和莒君望风归顺,会同徐君一起在蒲隧与齐景公结盟。

据此,鲁国的叔孙婼发表时政评论,认为晋国失去了领袖的气质,根本无法保障小国的安全。

晋国的神经愈发脆弱,不由得想起了去年软禁鲁昭公后,下军佐智跞(智盈之子)出访洛邑的经历。

当时周景王的王后去世,智跞代表晋国前往吊唁。

周景王宴请智跞,席间用鲁国进贡的器具斟酒,突然触景生情,对智跞大发感慨,说为什么诸侯都有礼器进贡周王室,而唯独晋国没有?

那一刻智跞非常难堪。平丘会盟时,郑国提议减少对晋国的贡赋,晋国还板着面孔不许,没想到这才一眨眼的工夫,就轮到周王室指责晋国供奉有缺了。

敢情贡赋这玩意儿,都是收取的时候多多益善,支付的时候宁缺毋滥,位置决定态度,规矩跟利益相比,简直一文不值。

智跞语噎,只好让陪同出席的副手籍谈作答。

籍谈大概也没思想准备,但又不可能再把皮球踢出去,于是慌乱之中天马行空地答道:以前诸侯受封的时候,周王室都赐以礼器,唯独晋国受封的时候没有获赐,所以晋国不必向周王室进贡。

周王室到底有没有赐给晋国礼器过,并非一桩有争议的悬案,大家至少可以在本书的两处地方找到答案。

探究曲沃代翼的历史渊源时,我曾提道:周成王恭贺唐国(晋国前身)开张大吉,赐给唐叔虞(晋国始祖)大路、密须之鼓、阙巩、沽洗等镇国宝器。

在叙述楚灵王的自我修炼时,我也曾提道:楚灵王向郑丹抱怨,说楚先王熊绎与鲁、卫、晋、齐的先君一道侍奉周王室,四国都被颁赐宝器,唯独楚国没有。

这些往事众多史籍均有收录,白纸黑字,不容抵赖,籍谈你信口开河,就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果不其然,周景王对他大加奚落:“唐叔有大路之车和密须之鼓吧,那曾是(周)文王检阅军队的用具;有阙巩之甲吧,那曾是(周)武王攻克商朝的武器。(晋)文公有大路之车、戎路之车、金斧钺、黑黍香酒、彤弓、虎贲吧,那都是(周)襄王的赠礼。这些难道不算是(周王室)对晋国的赏赐吗?你们籍氏世世代代掌管晋国的典籍,因之得氏为‘籍’,为什么连如此重大的事件都忘记了呢?”

籍谈的脸一下子涨得比智跞还红,周景王遂嘲之以“数典而忘其祖”(成语“数典忘祖”的出处)。

晋国使者和周景王碰撞的衍生意义很丰富,归纳起来有三条。

第一条,晋国以诸侯领袖自居,但在遵守礼法、崇敬尊者方面,并没起到表率作用。

第二条,历史已经反复证明,志霸诸侯疏远周王室相当于使用七伤拳,令周王室难堪的同时,也会损及自身的道义形象。

第三条,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既然晋国自己放火,那就怨不得有朝一日别国点灯。

周王室本身固然衰微,但周王室在名义上的支持,仍然是春秋时代志霸诸侯不可多得的力量源泉。

但凡看别国不爽,一顶“你要是反对我就是反对周天子”的大帽子先扔过去,别国基本上就没法满血满状态跟你过招。而获取这个无敌帽子的代价仅仅是平时喊几句万岁的口号兼逢年过节好言厚物地笼络周王室一下,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划算的生意好不好?

慢待周王室,则晋国在国际政治博弈中可以借助的巧劲逐渐消散,并且势必引起天下诸侯的信任危机,造成对晋国实力的多重损害。

大家都知道,信任有个特点,那就是毁废起来易如反掌,建立起来却难于登天。

所以我说呀,通过分析晋国缺贡这件事,再联系公元前533年晋人和周人争夺阎地那件事,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晋国高层缺乏具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或者可以说成,具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在晋国高层占不到主导地位。

总之,晋国内部潜伏着破坏力不容小觑的政治危机。

周景王的谴责备在那儿,使得晋国面对楚、齐有威胁性的动作时,焦灼感格外强烈。作为老牌霸主,晋国身处困境,自然不甘心也不至于束手无策,施以补救势在必行。

到底怎么补救?采取强力措施当然不是上佳之选。因为严厉制裁齐国的话,只可能迫使齐国彻底倒向楚国;而同楚国短兵相接的话,又感觉底气不充足,实在没有必胜的把握。

晋国最终做出的抉择是抓大放小,曲线救国。即先把齐国起哄当作内部矛盾放在一边,然后着力于晋、楚之间的传统势力分界点郑国,用进一步密切晋郑关系的方法,来防止楚国向北方的渐进式扩张。

在这样的背景下,晋国正卿韩起于公元前526年的三月访问了郑国。

稳固郑国这块前沿阵地,当属明智之举。可以想见,只要楚国止步不前,齐国顶了天也就是池塘里的鱼鳖,扑腾不起多少波浪。

韩起和郑定公的会晤起初比较顺利,双方一起回顾传统友谊,探讨深化合作,气氛一度非常融洽。但谁也没料到,韩起突然提出一个私人要求,差点儿搞得郑国下不了台。

这个要求说起来蛮扯淡。韩起有一只玉环,此环原本成对,其中另外一只为一名郑国商人所有,故韩起借访郑之机,向郑定公求取。

郑国君臣商议此事。

国侨认为,玉环非公家府库所有,郑君怎可强取民间之物以逞他人私欲?

游吉等人则认为国侨太死脑筋,玉环既不是凤毛麟角也不是你老婆,韩起要就送给他呗,叽个啥歪嘛。要是因此惹毛了韩起,进而触怒了晋国,那郑国再去热脸挨冷屁股就没意思了。

国侨反驳说,他正是为了维护韩起的个人形象以及郑、晋平等友好关系才主张拒绝的。韩起求取玉环乃非分之想,要是郑国答应,那么非但坐实了韩起的贪婪之名,而且助长了晋国索贿的气焰。如果下次晋国得寸进尺提出更加无理的要求,郑国拒绝会招致更大的怨恨,接受又有伤国家根本,与其彼时左右为难越陷越深,还不如此刻就鼓起勇气防微杜渐。

群臣无言以对。郑定公也觉得韩起的手伸得太长了点儿,便捎个口信予以回绝。

可是韩起仍不死心,私自找到那个郑国商人,半买半抢地把玉环搞到了手。商人不敢违拗,只要求韩起事后知会国侨一声。韩起答应了。

后来韩起向国侨提及此事。国侨有些动怒,都已经说了不能给,你还巧取豪夺,你此行是来拉拢郑国呢还是来疏远郑国?

国侨对韩起说:“当年先君桓公和商人们俱从周王畿迁徙而来,定居虢、郐之间后,戮力同心耕耘土地、建设国家,彼此盟誓世世代代互守忠诚,商人不背弃叛变国君,国君也不强买掠夺商人,郑国才得以存续至今。如今您带着友好的意愿光临郑国,却又要我们强夺商人的货物,这不是对郑国盟誓的粗暴践踏吗?得到一个玉环和失去一个诸侯孰轻孰重,请您好好斟酌吧!”

一席话说得韩起冷汗涔涔,赶紧把玉环退了回去,并赠国侨以玉和马,再三致谢国侨的金玉良言。

四月,韩起结束访问,启程回国,以国侨为首的郑国六卿前往郊外饯行。

其间,各人赋诗作别,颇说了一些客套话。但是,素来恭维晋国的郑大夫游吉,出人意料地赋了《褰裳》。

《褰裳》是一首郑国情歌,它以女子的口吻、热辣豪放的风格唱道,你要是想我,就赶紧撩起衣襟涉水过河来追求我;你要是不想我也没关系,反正世界上的男人又不止你一个!

这首歌若用以在私人派对上佐酒助兴,那真是再妙不过;但在高层外交场合出现,听起来就别有深意了。

韩起蓦然回想起鲁国囚臣子服椒关于晋、鲁、楚齐三角恋关系的论述,不得不收起大剌剌的架子,恭恭敬敬地回礼,称韩某人主政晋国,必定尽心竭力护卫郑国,岂敢劳动郑国再去侍奉他人。

游吉说,您太客气了。

韩起说,哪里哪里,今天要不是听您拿《褰裳》说事,恐怕晋郑两国的友好关系就要断续呢。

后来,明代有个叫傅逊的学者读史至此,有感而发写了这样一条评论:“人情相与玩习,恒不善其终,惟有是警戒,当能终于好。”

这话什么意思?

国际关系和人际关系一样,无不是围绕着各自的利益而钩心斗角、尔虞我诈。什么永结同心,什么相好以终,统统都只是权宜之计。只有时刻保持对别国的警惕,才能消除别国对你的觊觎,反过来又促使国家之间各自隐忍,从而保持长久的安宁。

精辟精辟!斗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傅逊一语道尽。但是作为历史的赏玩者,我们还是应该在晋国和郑国整体平衡的外交格局中,体会出一种此消彼长的味道。

屡屡被诸侯国以“你要是不对我好,我就跟别人走”的言论击中要害,反映的是晋国对诸侯控制力的滑降。

一个唯我独尊的霸主,应对三心二意的诸侯时,标准做法从来只有两条。

一是:贱人,给老子有多远死多远,老子才不稀罕你呢!

二是:贱人,想红杏出墙?不怕死你就试试看!

很明显,晋国离这种风范有不小的差距,它眼下急需的是笼络天下诸侯,以维持它那风雨飘摇的霸权。

韩起怀揣着满腔的心事归国后,晋国立刻释放了鲁昭公,再没有片刻的犹豫。

一队车驾自新绛驶出,朝着曲阜的方向渐行渐远。鲁昭公透过帘幕回望三晋大地,山峦依旧,汾浍如昨,虒祁宫渐渐地只剩下轮廓,最后都湮没在了烟尘之中。

同类推荐
  • 回到三国做老大之辅助系统

    回到三国做老大之辅助系统

    回到三国,天地大变,灵气复苏,诸子百家齐争鸣,即使如此万千大世界,仍要臣服于我刘备之下
  • 沧桑巨奇

    沧桑巨奇

    同时作为一个群体,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着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几十年的沧桑巨变。
  • 日月方为明

    日月方为明

    明字由日和月组成,来自现代普通人黄杰认为日月之下皆为明土,日不落皆为明海。带领一群本该不能存活的明人,打造一个新的大明
  • 异世贤婿

    异世贤婿

    上能骑马武艺定乾坤,下会提笔决策治安邦。没错,这说的就是我叶尘。
  • 周朝铁臂奶爸

    周朝铁臂奶爸

    周朝,迎来了两个大小身影,迎来了不一样父爱子孝。此番种种又意外引得众美垂涎。拥有高精智能右臂的林如风化身蝙蝠侠惩奸除恶、快意恩仇,却又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衰败的周朝是否也会因父子二人的乱入而焕然一新呢?敬请关注,大型古装小说——铁臂奶爸!
热门推荐
  • 经济检查实务

    经济检查实务

    本书对经济行政案件调查处理程序和证据调查、审查与运用方法、技巧和策略,以及案件核审、审批和法律适用、执法文书的制作等内容作了全面具体的介绍,具有内容完整、知识系统、功能实用和普遍适用的特征,从而构建起经济行政案件调查处理实务理论知识体系或架构,为基层行政执法人员学习培训理清了头绪。既可以作为行政执法人员学习培训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经济行政案件调查处理工具书。
  • 人不轻狂枉少年

    人不轻狂枉少年

    姓名:丁毅。外号:丁抢抢。爱好:专治各种不服。“我是东宁丁毅,我喜欢以德服人,你千万不要逼我,因为我狂起来,连我自己都害怕。”
  • 捡到一个疗养院

    捡到一个疗养院

    扪心自问,只有疯子才能坦然接受胡迪的处境。一家顶着“神明”称号的三无不良黑心企业,一群不三不四没头没脑(物理意义)的精神病患者,以及一个二四六断水断电的疗养院。每逢夜晚还要担心某个病号的房间里爬满触手,或者害怕某位误入的倒霉蛋成为点心。每天定时要让所有人起床,不然总会有人被拉入它们的光怪陆离的梦境。作为为数不多的看护人员,胡迪表示自己头很大。但好在“我是胡迪,也是个疯子。”他如是说。这是一个有关一群具有星际主义精神疯子到处搞事的故事。
  • 微风起故人来

    微风起故人来

    上穷碧落下黄泉,誓死追随别想抛下我,因为你是我此生唯一的挚爱呀傻丫头
  • 始于2006

    始于2006

    你为什么要打篮球?高天想了想说,热爱!你没天赋,打不了NBA甚至CBA,更改变不了华夏男篮的颓势,热爱,有用吗?那,如果我能呢?
  • 你与星月皆温柔

    你与星月皆温柔

    你像宇宙那般捉摸不透,更像能够随时随地吞噬我的黑洞。高智商学霸vs高情商学霸状元之争(万年老二能否逆袭?)组织研学(两大学霸光明正大出去约会?)高考分别(两大学霸竟要开始异国恋?)追逐远去(顾韵岚相思成疾居然跨国寻爱?)……喜欢,不需要细节来体现,当你看到他时心跳漏了一拍,而下一秒心里却有个小鹿在乱撞,明明人海拥挤,目光所致皆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他。
  • 重生之锦绣风华

    重生之锦绣风华

    直到封家破产,她才明白,她所以为的良人,不过是一个狼子野心的负心汉。痛彻心扉地自杀,却重生在10年前。且看重生的封锦如何护报恩还恨许良人,大展宏图成伟业。
  • 青春之恋:爱如夏花

    青春之恋:爱如夏花

    韦一凡家境不好,上大学的动机就是好好读书,希望自己将来能有出息。他怕学业分心,拒绝谈恋爱,拒绝与异性走得太近。可惜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认识了她,并情不自禁的坠入了爱河。爱情是美丽的,青春的狂野与天真令他毫无顾忌的爱着;爱情也是残酷的,一件意外的事情在他憧憬和她美好的未来时,突如其来……
  • 青春期的星少年

    青春期的星少年

    在一个电影大学里一些帅男帅女们,为了自己的事业,白手起家,有的背景显赫,从不依靠父母,有的并不富裕,需要别人的支持,这是一部以爱情为基础的小说,作者为本小说打造了几个活泼可爱冷酷帅气的几个人,在他们的创业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有趣故事
  • 无敌了殿下

    无敌了殿下

    穿越成为被流放三年的皇子。当召唤出可以毁灭天地,征服万族疆域的强者。有着无数魔神为其出谋划策,并且有着天庭中的天兵天将,还有阴曹地府的阴兵……为其开疆扩土。召唤魔神以及诸天万界中的无数强者,为其攻陷天下。你说你是天下第一炼丹师,而我有着药老、萧炎、太上老君,哪一个不比你强……开疆扩土有着荒天帝、狠人大帝、辰南、二郎神、齐天大圣……无敌了殿下书友群,群聊号码:782395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