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45000000015

第15章 家园在旁(7)

在我少年不知事的年纪,物质贫乏,生产队宰杀一牲畜,全队的人排队来分,岌萁草编织的长条席上,大牲口被大卸小切几十份,放在草席上,这绝对是我们村子的盛宴,鲜红的肉块,排列整齐地放在草席上,对于一年中没沾过腥的乡亲来说是一个天太的诱惑,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这草席上。屠户们不紧不慢地用手把握着斤两,均匀地分摊着,直到一丝一骨都不剩。这种近似原始的分配方式,我想至少存在了近三十年。那一天虽是冬日,但感觉到是特别的温暖,还没有分到肉时,我已经想象驴肉调和该有多香了,我们排队时一点都不拥挤,生产队长像是一个酋长一样,伸出大手,把草席上的一个个小山头一样的肉,放在一家家的瓦瓷盆里,像是恩赐,没有一家迟到或是误事不来的,因为关于分肉这种事的消息,早在三天前就在庄子的上空飘拂传扬了,像是我们庄子上的人,劳作了一年胜利凯旋的庆功宴庆功酒一样。这三天,庄子里男人女人的梦里净是些肉香飘的成分,夫妇间的融洽程度最好,大嗓门都变得小声细气了,都渴盼着分肉这一天早早到来。李家有十口,王家五口,队长了如指掌,大人小人都有标准,没有人会骂大街,嫌这多那少,庄子里一团和气,空气像醉了一样,酣酣地斜移着脚步,条件好的家里在傍晚时分,就飘出了酒香。大家各自拥着一份肉回家,满脸喜悦亮堂,庄子里的土狗们开始张狂了起来,集体向草席涌去,我们的身后就传来一阵又一阵土狗们争斗的撕叫声,它们在捡拾屠户们的疏漏,这也是土狗们的盛宴。庄子里宰杀一个牲口,是有严格限制的,一头牛,一匹骡子,一头驴或是其他什么,受了伤的,生了病的,老得快不能动的,才入选宰杀的名单,一般这些劳动力是不会被轻易消灭的。在腊月杀口,是惯例,在平日里,夏天或其他时节则是对那些濒死的动手,那是特例。

我对草席上那排列整齐的小肉堆,至今都有记忆,每每都跑到我的梦里,我挤着向前,争取抢先分到肉,但往往快接近时,梦就醒了。又回到了现实,不能天天都有肉吃,也不能盼着队上的大牲口残老,失去了他们,我的父老们就要多受苦受罪,犁田变成挖田,劳动强度和田地摧残人的程度,不是你能想象的。劳顿了筋骨,榨干了力气和汗水,还没有多大的指望,我的父老乡亲在这种背景里挺着,渡过漫长的冬。我在这种苦难的边缘,若有若无地参与着,从小就感知了这种艰辛和苦痛的万劫不复,母亲常说我的命好,逃离了劳动,我说命还一样,只不过是用另一种方式奔波在生存的路上,一样地艰辛一样不敢放松,城市和农村人,谁敢说自己比别人的命好,日子好过,日子就是我们的江山,我寄居在城里,相对地好些,随着六十年祖国脚步的踏实向前,一点点地我们的生活在我们的奋斗中渐渐好起来了。

那年头,一年到头还有一个杀口分肉等待,是一个希望在腊月里吸引着昭示着,而今身外的竞争和压力,温和并残酷地存在着,肉可以隔三差五地吃,但前面有没有分肉的情节已十分模糊了,所有的金钱和物质都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楼价疯涨,我们残存的几把碎银子又要缩水了,前面的路走过去了,一年又白干了,追不上楼价的尾巴。

但还要坚持继续,我没有长成父母渴望的那种参天大树,栋梁,但在这丰富多彩,悬浮的世风里,适应着痛并快乐地活着。

飘荡在田野上的歌声

拂晓时分,清真寺里的梆课声响起,悠长而辽远。我在这样的黎明时分醒来,天空还没有任何透亮的迹象,而远处,清真寺中传来歌唱一般的诵经声,就不邀而至了。悠长是我对这声音的第一感觉,新的一天就在这拂晓时分开始了,我至今无法知道,这动听的声音是哪位阿訇的杰作与音响,这悠扬的呼唤声,越过田野,穿越街道,是如何进入我梦乡的。我静静地听着,起起落落,短短长长,时断时续的声音,我猜测这是经书的某个华章,一定十分的精彩,不然怎么会像长了翅膀一样,变成歌声飞翔。

我相逢在这样的清晨,歌声的背景辽阔而寂静,劳作的人们往往在这歌声之后,开始走向原野。存在于我身边的这些肃穆的内容,不经意间就与我们重逢了,我们无法逃开身边的这些民风民俗的包裹,比如说燎干,一堆火在正月二十三点起,比如说二月二龙抬头,还有清明的祭祖,农历七月十五的鬼节等等。我们走在路上,各种民俗和节气都摆放在路的两旁,我们赶集一般地在一年里要把这些日子一一路过,唯有这样才觉得踏实,才觉得跟这里的泥土有一种割舍不掉的血缘。

飘荡在原野上的歌声,随时都能传进你的耳膜,劳作时的夯歌,整齐而劲头十足,荡在某个工地和麦场上。闲暇时的兰花花小调,忧伤且柔情蜜意,那些酸曲曲的花儿,飘得满山满谷,丰收后的大席,铺开台子的秦腔,热辣辣地吼着,就连酒桌上的猜拳也是对唱一般地嘹亮,没有任何乐理知识的父老乡亲,能把这土地上的欢乐与忧伤唱出来,编出来,甚至使其流传久远。我在原野与它们相遇邂逅,这题材众多的曲调,我倾心而听,仔细记录,慢慢感悟,最后让这种养分在我的血脉中流淌,这是我吸取的另一种养分,原野上歌声的要义深藏不露,在宁静中倾听,让歌声在心间行走,我是被这种民间民俗的精华所宠爱着的,我来自于村庄,最终也将回归于村庄,而行走的进程中却是如此生动而美丽,因为我的身世已被歌声洇染。

我在乡间行走,见过二八少女在村头唱着时尚流行的调子,大胆而热烈,没有人能压抑住这种青春的激动,在民风纯淳的乡间,那些茶余饭后的人们,把平日里积攒下来的语言,像捻绳索一般地捻成谚语,民间传说和故事,用口头流传了一代又一代,那些美丽的忧伤的悲壮的情节,那些睿智的机敏的侠义的人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乡亲们把他们最朴素的情感用最简单的形式表达,来自气象、农耕、节气、时令、收成的规律,被他们一言击中,并升华成对天气的判断,收获的多寡,婚丧嫁娶日的掐掐算算,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

这种民间智慧弥漫在乡村,成为土地上的主宰,劳动创造了智慧,财富,同时也使梦想成为现实,而歌声是乡村的另一对翅膀,它飞翔在自由的心间,飞翔在浩荡的胸怀中。那些虫鸣的声响尽管细小入微,但也是内心的一种涌动,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时空,为一切欢乐提供了无限放大的空间,我的倾听和行走,总是以乡村为背景,真纯而又博大。

村庄喊你的名字

日子一进入冬天,就显得格外地漫长。特别是寒冷对一个人的裹挟,其残烈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寒冷对身体的夹击是十面埋伏的攻略,你我的身体置于西北这寒冷的季风里,无处可逃,我有一半的时间,生命都浸泡在这无奈的气候里,慢慢地适应着。十六岁之前,每年冬季我都拖着一条很长的黄黄鼻屎,招摇在日子的深处,这是西北小孩最有人文个性的一条小鼻屎,永远地擦不干净,擦不掉,像是我们面前表情必须携带的一个尾巴。寒冷,西北十一月份到次年五月之前,就是一个词:寒冷。

西北,贺兰山下,一年就两季:冬和夏,春秋几乎是省略不记的两个点缀,宁夏古八景之首的贺兰夏雪就是一个明证,冬天的雪落在了夏天的山顶上,每年的五月,一次寒流来袭,就会让我的贺兰山顶雪白如处子的肌肤,成为人们的仰望,圣洁如天庭的贺兰夏雪,以及五月万物复苏大地。西北的冬季,囊括了所有的漫长、孤单,征途还有往事如烟。许多的神秘就像大雪过后的田野,遮盖一切的真相,只有记忆还在雪之下隐蔽着,像是谁的心事。每年一踏进这雪的季节,迎面而来的就是冷。小哥去村庄外的滩上,湖边或红柳林里去寻找柴火去了,一出去就是一下午,直到傍晚回家,背着比他还要高的一大捆柴,人显得更矮小了,我也常跟他轮换着做这事,就为了抵御冬天无处不在的寒,然后把炕烧热,焐着,一夜焐着被窝。倘若那一天偷了懒,半夜冻醒的滋味,可是以秒来渡过的。我家房顶上多少根椽子,多少根柃条,就是冻醒后数下记清的。我上学的时候,棉袄常常在身外被冻如冰似铁,母亲早起做饭,喊我起来时,已把棉袄在火炉上烤得热乎乎的,迅速裹紧,快步拿来给我穿上,这是几十年间,我最温暖的记忆,忘都忘不掉,柴火、早饭、棉袄棉裤,虎头手套,长耳朵棉帽,共同构成了我孩提时代的记忆。

有一个傍晚,小哥背着柴火回来,放下柴火后就一声不吭地,鞋不脱就上炕了,目光呆滞,不声不吭。我不知所措,母亲却知道咋办,“在滩里丢魂了,给他叫魂去”,这是我们方圆百里最常见的一种病态,叫“丢魂”,得去给领回来。端给小哥一碗热水后,母亲将哥的一件衣服裹上一把笤帚或是家里随便一个物什,在小哥头顶绕三圈后对我说,“走,把他的魂给领回来”,母亲伟大极了,我跟在她身后,母亲念叨一声小哥的名字,“回家了”,我就叨唠一声,“回来了”,就这样在村庄外的滩里,我们曾捡拾过柴火的地方,走一遍,一老一少,念念有词,在昏暗的傍晚,去给我的小哥领魂,深一脚浅一脚地把积雪踢开,最后我们回到家又把包裹物在小哥的头顶绕三圈,喊小哥的名字,共同说“回来了,回来了”。一会儿,小哥就活泛了起来,能下炕了,开始跑跑跳跳了,一家人热热的气氛又重回来了。母亲真像个观音菩萨,能把小哥的魂给领回来,我幼小的心灵就种植下这样的美好。母亲和小妹曾有两次去滩里给我叫过魂,后来长大了才知道,脑子在捡拾柴火时,被冻得不能思维了,叫冻痴了。喊你的名字,领着你的魂回家,那就是母亲,那就是母亲对我们心灵最深切地抚慰了。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白居易《燕诗示刘叟》中的几句话,是说一个家庭的。长大后,羽翼丰满各自飞去,每个人都经历这样的家庭裂变,分划成又一个单元,兄弟姐妹各有各的小家庭,开始奋斗和跋涉,都生于贫寒之家,谁又能拯救谁,唯有自强不息,带领着一个个小家涉过严寒,开枝散叶,或根深叶茂。当母亲的居所已不再冰寒,能有足量的供暖和家电做伴,一个冬天母亲不再因寒冷而生病,这是当儿女最好的企盼,吃饱穿暖,安度晚年,这是为人子的最大企愿。母亲安康幸福,就是儿女们的活菩萨。当我们在打拼的路上奔走,在讨生活中不屈不挠地抗争,积极向前,抵御严寒,让我们的孩子不再像我一样“冻痴”,我们也像父母那样,在冬天成为一堵墙,成为孩子们的避风港,我们也为此骄傲。

母亲,永远在我左右。母亲,在最寒冷的日子里,喊你的名字,领着我们的魂回家。

那耀眼的金黄

秋天,引黄灌区耀眼的金黄。

唐徕渠穿插在卫宁平原上,可以伸直目光去饱览秋实。这个时节,金黄无际地铺开,成熟且品质优良的水稻,成为了土地的主宰,恣肆而且连绵不绝地为大地支撑起富裕的梦想。大地在这样的季节里最为骄傲,因为这个季节里有最充实的内容,摆放在天空的视野中,为成片成片的金黄水稻歌吟,行走在母亲河不息流淌的黄金水岸上,富裕的生活网一样张开。

在一个叫通伏的乡镇,沿黄河一线,水稻铺展得如地毯一般平整,几台收割机,开上了滩地,轰隆隆地吞吐着成熟的稻谷,悠闲的收获季节,农人们从容不迫地配合着机器作业。村长告诉我这个村子家家户户都有几十亩河滩地,由于进行有效的农田排灌改造,才使得昔日白茫茫的滩地迅速转化成了良田,河滩地在昔日由于积水而严重盐渍,荒草遍生,芦苇花白散落无边,一幅凄凉遍布的景象,而今天的投入,科学地规划和对土地的调度,才让这块沉睡的土地,有了价值,给土地上的子民们捧上了真金白银。闲置的土地被村民们打理,散落的土地给予整合,统一地进行整合平复,成就农民自己的土地信用社。科学地规划,合理地利用,规模化生产,这片江山被全新的理念所打理,焕发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富裕了农民。

在家家户户的院落里,堆积如山的稻谷,满满当当,拖拉机呼呼地进进出出,繁忙地运送着收拾上来的稻粒,大地一片金黄耀眼;牛羊闲散地在田间出没,悠然自得地享受生活;孩子们在安静的校园里书声朗朗。看着一切的美好和从容的幸福,我感受到来自大地的馈赠是如此慷慨。

当我们理性地面对这片土地时,这片土地回报给我们的总是那么的多那么的实诚。

同类推荐
  • 此生是我吗

    此生是我吗

    本书是本阅读性随笔集,由评电影、泛阅读、品人生三部分组成。生活有所缺憾,也有所裨益。只是我自愿背向时代,选定了这样的路。而我看到,生命的生动,一定是来之于精神的内部。《此生是我吗》,这本书讲的就是生命的生动与精神的内部。它诠释了刘苇的生活和内心独白,呈现其闲适的生活状态。
  • 巴黎圣母院(英文版)

    巴黎圣母院(英文版)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代表作。该作品着重表达作家的主观心灵。雨果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大量的浪漫主义手法,饱含浓情地控诉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上层人物的丑陋,同时也毫不吝啬地展示了小人物美丽的内心和对生活的强烈热爱,并借此抒发作家激愤的情怀、寄托其对生活的理想。
  • 邢澍诗文笺疏及研究

    邢澍诗文笺疏及研究

    邢澍,字雨民,一字自轩,号佺山、行一,生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大约卒于道光十年(1830年)。是清代著名的文献学家、金石学家、诗人、藏书家、书画家,他在当时的文化圣地江南二十余年的学术仕宦生涯,打开了陇右通往关外的文化交流的大门。归里后,沉静寡营,著书自娱,以致卒年也无从确切考知。
  • 后虬江路文辑

    后虬江路文辑

    本书作者阿垅,曾经像你我一样,真实地生活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他出生于二十世纪头十年,经历过清朝、民国和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到六十岁为他的生命画上了终结号。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他的人生历程不算很长,而生命质量却不同于一般的“百代过客”。他的家庭环境并不具备先天的优越性,但他自小好学不辍,十几岁开始写旧体诗词,二十岁自学英文,同时发表文学作品。日本入侵中国时,阿垅考入了黄埔军校,并于1937年在上海参加了反抗日本侵略的“八·一三”战役,直到负伤回到后方。阿垅不仅是一名抗战军人,还是一名为抗战呐喊的文化战士,他当时写了不少著名的报告文学(如《闸北打了起来》、《斜交遭遇战》等)和抗战诗篇。
  • 《世说新语》名句

    《世说新语》名句

    《国学名句故事绘:<世说新语>名句》是一本双色图文书。以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有名的笔记体小说集《世说新语》为底本,精选了六十六则名句,分为立志修身、交友处世、治家劝学等各篇,逐则释义、析理,再配以暗合名句意蕴的历史典故、逸闻趣事、古画碑帖,供读者阅读、赏析。《世说新语》是中小学生必读名著,是教育部指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物;同时,《世说新语》记述的奇人趣事也最为人们津津乐道,鲁迅就称其为“名士的教科书”。我们以名句+故事+插图的形式出版,帮助中小学生和传统文化爱好者获得“三分钟轻松阅读,一辈子受益无穷”阅读价值。
热门推荐
  • 穿越:调个娘子戏个妃

    穿越:调个娘子戏个妃

    别人玩穿越,我也玩一把,看我新一代的女性怎么玩转异世王朝。王爷:这辈子你都是本王的人,休想在逃乞丐:答应做我娘子就不能反悔盟主:妞,你就从了爷吧神医:我会对你负责的我的妈妈咪呀,谁才是我的真命天子???
  • 占星招魂引

    占星招魂引

    道义,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漠南十四庄,紫微十四星,而爱有十三画,如你的名字铭刻我心。行她走过的路,尝她吃过的苦,怎知所爱之人皆是豺狼虎豹,所到之处皆是荆棘密布。
  • 缥缈之语

    缥缈之语

    这是一个无名大陆,没有高科技,却有不可多得的魂术:金木水火土?狐狸老虎猫?这就是魂术的奥妙所在……一个是天才又是废材的男主,一个腹黑萝莉的女主,一场场生死离别,跌倒起伏的故事情形,幽默风趣的腹黑吐槽式对话……“你到底是谁?我的妹妹,你又在哪?”两个明明就在眼前却认不出对方的“笨蛋”啊,你们什么时候才觉悟?!让我们一起,见证,这惊天动地泣鬼神的爱情:爱,不是喜欢!喜欢是你看见一朵花,毫不犹豫地摘走,带在身旁;爱,却是你看见它,为它遮风挡雨,不是伤害!这些,你懂么!
  • 小废材的远古穿越之旅

    小废材的远古穿越之旅

    她不是身怀绝技的特工也不是医术超群的医生更不是厨艺精湛的厨师所有穿越女主常有的技能她都没有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90后小女生却穿越到这鸟不拉屎的远古时代开启了远古重生之旅……
  • 我有大佬撑腰

    我有大佬撑腰

    当你有了顶级大佬撑腰,你会怎么做?而我们的男主则是发展自己的怪物军团,开始了打人只有群殴的套路,“那个谁?你说你有系统?抱歉在我身后的,大佬说你死定了!”男主梁子俊无比嚣张的说道
  • 大小姐今天又帅翻了

    大小姐今天又帅翻了

    众所周知江家就一个女儿,长得漂亮,学习又好,小提琴得了音乐协会副会长的青眼,早早和盛家少爷定了婚约,是当之无愧的江成名媛。可是那个面容清冷容色艳丽的女生才是真正的江家大小姐?凤凰长在鸡窝里那还能是凤凰了吗?众人鄙夷江家大小姐一无是处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是个百分百纯天然的草包可是有人说大小姐今天又帅翻了?读者群915762772,欢迎进群讨论投票催更
  • 招生老师

    招生老师

    有这么一个特殊行业,招生。有这么一个神圣职业,老师。两者的姻缘巧合,才有了招生老师。在古城西安,全国民办教育重镇,民办教育最为活跃的地方。有几万在校大学生,毕业生,城市待业人员直接或者间接的充当了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当了一名招生老师。有些人是工作生计所迫、生存压力所致,不得不而为之,当了一名老师。有些人确是浑水摸鱼,骗取钱财,瞒着良心,做受道德谴责的事。有的人,为了生存,仍然坚持,还心存财富的梦想,执着要追求。有的人,面对人性道德的拷问,选择了放弃。不管是要坚持还是会放弃,我们不能否认招生老师确实为一些学生指明了人生的方向,点燃了人生梦想,使他们从没有考上好的大学阴影中走出来,使他们从没有人生方向的十字路口找到自己的人生路。重新定位人生,圈点未来,多了一份人生成功的渴求。
  • TFBOYS为你摘最亮的星

    TFBOYS为你摘最亮的星

    “我怎么变这样,变得这样倔强......”听着熟悉的歌,三个女孩却落泪了,看着窗外飘落的雪,她们的心却在落泪。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你们在哪里,曾经的爱,曾经的承诺,你们不记得了吗?(注:本书纯属虚构,欢迎四叶草家人,薄荷第一次写书,不喜勿喷!)作者QQ:2019629060要加作者需要回答太阳翪比不过王源【记得备注你是读者哦!】
  • 探险惊魂

    探险惊魂

    失踪的父母,神秘的银棺,引发一段惊心动魄的探险。恐怖的上古悬棺,神秘的中国北慕大,编织出一张死亡之网。六银棺,上古神话,牵引出一段神话之外的传说。离奇的身世,诡异的能力,张开双眼,我的眼里看到——鬼!********************************************鬼吹灯同人征文公告:请点击收藏!定时更新!另外向霸唱,三叔和大力致敬,正是看了他们的书,我才喜欢上这类书的。欢迎有意见或建议者发邮箱killersyf1@163.com
  • 召唤万界之华夏异世录

    召唤万界之华夏异世录

    穿越到异世界,解锁了召唤系统,召唤华夏群雄,在这异世界再次留下自己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