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707900000006

第6章 滦阳消夏录(一)(5)

明经张晴岚说:有一个寺庙的藏经阁里住着狐狸。寺庙里的和尚大多在楼下休息。有一天特别热,有一个外来的和尚不喜欢楼下人多嘈杂,于是径直把他的东西搬到楼上去。这时和尚们突然听见房梁上有狐狸对他们说话:“你们暂且都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去,我的家人有不少人,马上要搬到楼下去住。”和尚们问他:“你一直都住在楼上,为什么突然又要占据这里呢?”狐狸说:“和尚在这里。”和尚们又问:“你为什么要避开和尚?”狐狸说:“和尚是佛的弟子,我怎么敢不躲开呢?”和尚们又问他:“难道我们不是和尚吗?”狐狸没有回答。他们又问了好几次,狐狸才说:“你们自以为是和尚,我还有什么好说的?”我的堂兄懋园听说了这件事说:“这个狐狸也把黑白是非看得太绝对了,不过这也可以让那些儒释道三教里的人,好好想一想。”

【原文】

何励庵先生言:相传明季有书生,独行丛莽间,闻书声琅琅。怪旷野哪得有是?寻之,则一老翁坐虚墓间,旁有狐十余,各捧书蹲坐。老翁见而起迎,诸狐皆捧书人立。书生念既解读书,必不为祸,因与揖让席地坐。问:“读书何为?”老翁曰:“吾辈皆修仙者也。凡狐之求仙有二途:其一采精气,拜星斗,渐至通灵变化,然后积修正果①,是为由妖而求仙。然或入邪僻,则干天律,其途捷而危。其一先炼形为人,既得为人,然后讲习内丹②,是为由人而求仙。虽吐纳③导引④,非旦夕之功,而久久坚持,自然圆满。其途纡而安。顾形不自变,随心而变,故先读圣贤之书,明三纲五常之理,心化则形亦化矣。”书生借视其书,皆《五经》、《论语》、《孝经》、《孟子》之类,但有经文而无注。问:“经不解释,何由讲贯?”老翁曰:“吾辈读书,但求明理。圣贤言语,本不艰深,口相授受,疏通训诂,即可知其义旨,何以注为?”书生怪其持论乖僻,惘惘莫对。姑问其寿。曰:“我都不记。但记我受经之日,世尚未有印板书。”又问:“阅历数朝,世事有无同异?”曰:“大都不甚相远。惟唐以前,但有儒者。北宋后,每闻某甲是圣贤,为小异耳。”书生莫测,一揖而别。后于途问遇此翁,欲与语,掉头径去。案此殆先生之寓言,先生尝曰:“以讲经求科第,支离敷衍,其词愈美而经愈荒;以讲经立门户,纷纷辩驳,其说愈详而经亦愈荒。”语意若合符节。又尝曰:“凡巧妙之术,中间必有不稳处。如步步踏实,即小有蹉失,终不至折肱伤足。”与所云修仙二途,亦同一意也。

【注释】

①正果:指学道修仙的人,精修得道叫正果。

②内丹:道家的修炼方法之一,唐代中后期以后逐渐兴盛。道家认为人的身体也是一个“炉灶”,可以在自己的形体中修炼“精、气、神”而成“仙”,称为内丹。

③吐纳:中国古代的一种养生方法,即吐出恶浊之气,吸入新鲜的空气。后来被道教承袭,道教认为这种吐纳可以吸取“生气”,吐出“死气”,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④导引:道家的一种养生方法。一般为呼吸俯仰,屈伸手足,使气血充足,身体轻盈。后来被道教神化为“修仙”的一种方法。

【译文】

何励庵先生说:据说明末有一个书生,独自行走在树丛中。突然听见有大声的读书声。觉得很奇怪,在荒野里怎么会有人读书。于是寻声找去,看见一个老头坐在坟墓中间,旁边有十几个狐狸拿着书蹲坐在那里。老头看见书生起身迎接他,其他的狐狸都拿着书像人一样的站着。书生心想他们既然会读书,一定不会害人。因此回礼席地而坐。书生问老头:“你们读书做什么?”老头说:“我们都是修道成仙的人。一般来说,狐狸要想成仙有两条途径,一个是采集精气,朝拜星斗,渐渐达到通灵变化,然后不断修炼以成正果。这是从妖道成仙的途径。但容易走火入魔,触犯天条。这条途径很便捷但是也比较危险。另一条途径是先修炼成人,成人以后,再修习内丹,这是从人而成仙的途径。虽然呼吸吐纳导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但是一直坚持下去,自然会到最后取得成功。这条途径比较缓慢但是更为安全。形体不会自己变化,而是随着心的修行而变。所以我们要先读圣贤之书,明白三纲五常的道理,心变化了,形体也就会跟着一起变化了。”书生向他们借过书来看,都是《五经》、《论语》、《孝经》、《孟子》一类的书籍。但是只有经文却没有注解。书生问:“没有解释的经,怎么能够给大家讲解,让大家明白呢?”老头说:“我们这些人读书,只要求明理就可以了。圣贤所说的话,本来不是很难懂。大家互相口头教授,把经书的意思贯通,将其中的一些名物解释一下,就可以知道其中的意思和旨趣了。还要注释干什么呢?”书生觉得他们的观点很奇怪,支支吾吾不知道说什么好。于是请教老头的年岁。老头说:“连我自己都不记得了。但是我记得我读经书的时候,世上还没有雕版印刷的书籍。”书生又问:“您经历了好几个朝代,觉得世间的事情有什么变化没有?”老头说:“基本上都差不多。不过唐代以前,只有读书人。北宋以后,常常听说某人是圣人,其实只是稍微有些不同而已。”书生不懂老头所说的话,行了个礼就告辞了。后来书生又在路途中遇见这个老头,正要和他说话,老头转头径直走了。我想这大概是何先生编造的寓言故事。何先生曾经说过:“通过讲经来求取科举中第,把经义都肢解分散了,就地发挥。其所说的言词越优美,离经的本意就越远。”他所说和这个故事的寓意相同。何先生还说过:“大凡巧妙之术,中间一定会有不稳妥的地方。如果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走,即使偶尔会摔跤,但不至于断胳膊断腿的。”这和老头所说的修炼成仙的两个途径,也是一个意思。

滦阳消夏录(四)

【原文】

有山西商居京师信成客寓,衣服仆马皆华丽,且云援例报捐。①一日,有贫叟来访,仆辈不为通。自候于门,乃得见。神意索漠,一茶后,别无寒温,叟徐露求助意。咈然曰:“此时捐项且不足,岂复有余力及君?”叟不平,因对众具道西商昔穷困,待叟举火者十余年。复助百金使商贩,渐为富人。今罢官流落,闻其来,喜若更生。亦无奢望,或得曩所助之数,稍偿负累,归骨乡井足矣。语讫絮泣。西商亦似不闻。忽同舍一江西人,自称姓杨,揖西商而问曰:“此叟所言信否?”西商面赪曰:“是固有之,但力不能报为恨耳。”杨曰:“君且为官,不忧无借处。倘有人肯借君百金,一年内乃偿,不取分毫利,君肯举以报彼否?”西商强应曰:“甚愿。”杨曰:“君但书券,百金在我。”西商迫于公论,不得已书券。杨收券,开敝箧,出百金付西商。西商怏怏持付叟。杨更治具,留叟及西商饮。叟甚欢,西商草草终觞而已。叟谢去,杨数日亦移寓去,从此遂不相闻。后西商检箧中少百金,鐍锁②封识皆如故,无可致诘。又失一狐皮半臂③,而箧中得质票一纸,题钱二千,约符杨置酒所用之数。乃知杨本术士,姑以戏之,同舍皆窃称快。西商惭沮,亦移去,莫知所往。

【注释】

①报捐:秦代开始准许士民通过向政府捐款纳粮而买官职,历代效法,到清代而滥。

②鐍锁:关锁。

③半臂:短袖或无袖的单上衣。

【译文】

有一个山西商人旅居在京城的信成客寓,他的衣饰、仆人、马匹都非常华丽,并且宣称要依照惯例捐钱做官。有一天,一个穷老头来拜访他,仆人们却不给他通报。老头只好自己等在门口,这才见到山西商人。山西商人神情冷淡,在上了一杯茶之后就没有再说什么了。老头略微表示出请求他帮忙的意思,山西商人很不高兴地说:“我现在捐钱做官的钱都不够,哪还有余钱帮你呢?”老头很失望,于是跟店里的其他人说,那个山西商人原来很穷,给他做了十几年的跟班,后来老头给了他一百两银子让他做生意,山西商人才渐渐富起来。现在老头被撤官了,流落街头,听说山西商人来了,以为这下有了希望很高兴。他也没有太高的企图,只希望能够得到他帮助山西商人的钱数,让他可以摆脱债务的拖累,能够返回故乡而已。说完,老头又忍不住流起眼泪来。山西商人在一旁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忽然同在店里住的一个江西人,自称姓杨的,向山西商人行了一个礼然后问他:“这个老头说的都是实话吗?”山西商人脸红了,说:“这件事确实是这样,但是我也很遗憾现在没有能力报答他。”杨说:“你暂且做你的官,不用担心没有借钱的地方。如果有人肯借你一百两银子,一年之内还清,并且没有利息,你肯借来报恩吗?”山西商人勉强说:“我很愿意。”杨说:“你只要写一份协议,一百两银子我来负责。”山西商人迫于大家舆论的压力,没有办法只好写了一份协议。杨收好了协议,打开他的破箱子,拿出一百两银子付给山西商人。山西商人很不痛快地把它给了老头。杨又安排了一桌酒席,留老头和山西商人一起喝酒。老头十分高兴,而山西商人只是应付了事而已。吃完了,老头表示感谢离去,杨过了几天以后也住到别的地方去了,从此再也没有听到他的消息。后来山西商人检查自己的箱子,发现少了一百两银子,但是箱子的锁和上面的封条都好好的,没有空子可钻。他又丢失了一件狐皮的半臂,而他的箱子里有一张质票,上面写着两千钱,大概正好是杨安排酒席的费用。于是才知道杨原来是一个术士,用这个来戏弄他。同在店里住的人都暗暗拍手称快。山西商人又惭愧又沮丧,也搬走了,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原文】

王秃子幼失父母,迷其本姓,育于姑家,冒姓王。凶狡无赖,所至童稚皆走匿,鸡犬亦为不宁。一日,与其徒自高川醉归,夜经南横子丛冢间,为群鬼所遮。其徒股栗伏地,秃子独奋力与斗,一鬼叱曰:“秃子不孝,吾尔父也,敢肆殴!”秃子固未识父,方疑惑间,又一鬼叱曰:“吾亦尔父也,敢不拜!”群鬼又齐呼曰:“王秃子不祭尔母,致饥饿流落于此,为吾众人妻。吾等皆尔父也。”秃子愤怒,挥拳旋舞,所击如中空囊。跳踉至鸡鸣,无气以动,乃自仆丛莽间。群鬼皆嬉笑曰:“王秃子英雄①尽矣,今日乃为乡党吐气。如不知悔,他日仍于此待尔。”秃子力已竭,竟不敢再语。天晓鬼散,其徒乃掖以归。自是豪气消沮,一夜携妻子遁去,莫知所终。此事琐屑不足道,然足见悍戾者必遇其敌,人所不能制者,鬼亦忌而共制之。

【注释】

①英雄:此处为形容词,以为豪迈,勇武的气质。这里是反讽。

【译文】

王秃子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不知道他本来姓什么。他是在姑姑家养大的,跟着姑夫姓王。他的性格凶悍狡猾又很无赖,每到一个地方孩子们都赶快逃走躲避起来,鸡呀狗呀也被他闹得不安宁。有一天,他和同伴从高川喝醉了酒回来,夜里经过南横子一堆坟墓,被一群鬼挡住了去路。他的同伴吓得两腿直发抖,伏在地上。秃子一个人独自和鬼搏斗,一个鬼怒骂道:“秃子你不孝,我是你父亲,你敢放肆打我!”秃子从来都不认识他父亲,正在半信半疑的时候,又有一个鬼说:“我也是你的父亲,你居然敢不向我行礼!”一群鬼同声高呼:“王秃子平常不祭祀你的母亲,让她没有东西吃流落到这里,做了我们所有人的妻子,我们都是你的父亲。”王秃子气愤得不行,胡乱挥舞着拳头,但他的拳头好像打在了充满空气的口袋上。他跳来跳去一直到鸡鸣,再没有力气动弹了,于是一头栽倒在草丛里。那一群鬼都哈哈大笑说:“王秃子平时的英雄气概完全耗尽了,我们今天算是为乡里人出了一口恶气。你如果还不知道悔改的话,我们以后还在这里等着你。”秃子的力气已经耗尽了,居然再也不敢说什么。等到天亮群鬼散去,他的同伴才扶着他回家。从此以后他的豪气消失殆尽,一天晚上,他带着妻子偷偷地走了,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了。这件事情很细小不值得拿来说,但是它也充分说明强悍暴戾的人一定会遇到他的敌人,人不能制服的,鬼也会对他有所讨厌而一起来制服他。

【原文】

佃户张天锡,尝于野田见骷髅,戏溺其口中。髑髅忽跃起作声曰:“人鬼异路,奈何欺我?且我一妇人,汝男子,乃无礼辱我,是尤不可。”渐跃渐高,直触其面。天锡惶骇奔归,鬼乃随至其家。夜辄在墙头檐际,责詈不已。天锡遂大发寒热,昏瞀①不知人。阖家拜祷,怒似少解。或叩其生前姓氏里居,鬼具自道。众叩首曰:“然则当是高祖母,何为祸于子孙?”鬼似凄咽,曰:“此故我家耶?几时迁此?汝辈皆我何人?”众陈始末。鬼不胜太息曰:“我本无意来此,众鬼欲借此求食,怂恿我来耳。渠有数辈在病者房,数辈在门外。可具浆水一瓢,待我善遣之。大凡鬼恒苦饥,若无故作灾,又恐神责。故遇事辄生衅,求祭赛。尔等后见此等,宜谨避,勿中其机械。”众如所教。鬼曰:“已散去矣。我口中秽气不可忍,可至原处寻吾骨,洗而埋之。”遂呜咽数声而寂。

【注释】

①昏瞀:昏昏沉沉,头晕目炫。

同类推荐
  • 七年之痒

    七年之痒

    你和你的他是否正罹患以下症状:你在他眼前晃荡,他视而不见;他在你眼前晃荡,你心里骂他犯贱;脾气点火就着,恨不能—拍两散;到后来干脆省点儿力气,懒得去管;夜里失眠多梦,白天恍如做梦;他背着你睡,你看着天花板睡;你抱他他抱你,就像左手拉右手;有一天,你惊觉你和他有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没做爱了,而此时,你的梦里、你的心里出现了另一张异性的面孔.婚姻这片海,你和他能否同舟共渡?其实,你就是陈晓荷,他就是魏海东。当你偶遇苏逸轩,而他认识了林菲,海平面倾斜了。华灯初上,每一盏或寂寞或温暖的灯光下都有一个或寂寞或温暖的陈晓荷,同一盏灯或另一盏灯下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魏海东。你和他,注定排斥又缠绕。七年,你痒了吗?
  • 医林志2:太素神脉

    医林志2:太素神脉

    杨开逐渐感觉到了朱云背景的复杂,有意脱身。此时结识了鬼医门的莫道生,见识了鬼医门的医术。并在莫道生的帮助下避开了朱云。路遇少女枣儿,结为兄妹。偶然间枣儿施出了武学中的绝技“冷手点穴术”,令杨开大开眼界。意外又与朱云相遇,在朱云的邀请下,杨开随她到了京城,并且到皇家太医院随各位太医学习医术。机缘巧合,认识了正德皇帝朱厚照,被赐封“太医郎”。同时得以见到先祖遗物《归真图》。
  • 回忆一桩凶杀案

    回忆一桩凶杀案

    现在是2012年3月2日晚上9时30分,我试着开始写这个故事。故事的名字是叫第八感觉,还是叫第八感觉前的一个跟头,或者是叫其他别的什么名字,不好意思,我还没有想好。
  • 一次远行

    一次远行

    《一次远行》描写了女主人公奈津子与有脑疾的丈夫外出旅行的故事。奈津子生活在原本富裕的家庭里。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日子的母亲和弟弟花尽积蓄后,把希望寄托在奈津子身上。奈津子却早早地把自己嫁给了母亲和弟弟都看不上眼的男人。小说从奈津子与丈夫的一次二日游说起。一个个琐碎的情节中夹杂着曾经的家族回忆,这些回忆再现了奈津子经历过的压抑和苦痛,让读者得以理解主人公逐步对现实生活抱有满足感的内部原因。虽然丈夫身体有恙,但奈津子不仅没有讨厌他,反而通过这次旅行更坚定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它生动地描写了走向衰落的日本社会:母亲和弟弟虽已遭遇家道中落,但仍依恋旧日荣耀和奢靡;主人公虽含辛茹苦照料行动不便的丈夫,但内心充实自由。书中收录的另一篇《九十九次接吻》描述姐妹情感。小妹妹菜菜子(“我”)对于姐姐们抱有深切的感情,这样的感情看似被姐姐们同时恋上的S打搅了,但故事最后,“我”再次坚定了自己与姐姐们关系的稳固程度不会因恋人的出现而减弱的信念。
  • 文身

    文身

    这是一部充满隐喻色彩和寓言风格的悲情小说。女主人公叶雾美横尸街头,讲述者慕文开始一点点追忆着叶雾美短暂而诡异的一生。两人原本过着无性的爱情生活。父亲死亡之后,叶雾美的生活脱轨,为了释放自己的欲望,她结交了异国男友,迷上了文身——她的生活变得斑斓多彩,但这是一系列噩梦的开始。叶雾美逃离了城市,找到了最原始的文身,却发现自己陷入一个更加窘迫的境地。活的文字吞噬着她和她身边的一切。从第一个到最后一个,那些见过她最原始的文身的男人先后死去。叶雾美的身体也被人篡改和控制,除了毁灭,她无处可逃。
热门推荐
  • 神堕罪

    神堕罪

    没有意义的重生…堕罪的神!为了世界?鬼族?精灵少女?
  • 辞旧迎新:除夕(文化之美)

    辞旧迎新:除夕(文化之美)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谓最为重要的节日,似乎每一个中国人对它都十分了解,但是我们真的了解春节,了解除夕吗?你熟知除夕的历史来源吗?除夕之夜压岁钱放鞭炮又是出于何时何种典故?南方北方及个少数民族在除夕之夜所备食物又有何差异?本书就对关于中国传统节日——除夕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解析。
  • 极品透视高手

    极品透视高手

    平凡小子林小天偶然获得一双神秘的透视之眼,从此人生变得不寻常,街摊捡漏,市场鉴宝,他是最年轻的鉴宝天才;地下黑庄,豪华赌场,他是真正的千王之王;四柱八字测天机,篡命铜钱揽风水,却敌不过一双透视眼;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他的传说,有美女的地方,他就会盯着看……
  • 我家灵兽有点怪

    我家灵兽有点怪

    火焰的主宰,战斗的狂热爱好者----小红,其实是个死吃货。曾一度因为幼年时期过于肥胖而惨遭林凡嫌弃。队友们坚实的“肉盾”,战斗时永远冲锋在最前方的先锋----小灰,最大的爱好竟然是看熊出没?喜好诗歌,舞文弄墨,“满腹才华”的----小金:“我是个文明人,文明人是不会打架的,什么!!!他说我的诗不好!我要咬死他。”小白:队伍的老大哥,似乎是个正常灵兽,......在你忽略他是个爱抽烟的骷髅之前。
  • 受菩萨戒仪

    受菩萨戒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守护我的全世界

    守护我的全世界

    上卷:她因身体缺陷,封闭心门,冷冷看每一个人。他因托付而来,真心付出,为爱伤归。(第一人称)下卷:再重逢,天才萌宝对逗比老爸,暖心治愈,幸福开启,却噩耗突降。(第三人称)
  • 师父父我要上位了

    师父父我要上位了

    对于顾木南来说,大概就是人生处处皆狗血,徒弟上位什么的真的太不美好了,直到遇见了他!顾木南说“你的出现像炙夏的暖阳,猝不及防又不容抗拒”顾琛说“如果我站在黑暗中,你的出现就像一束光照进了黑暗中,目光所及,你站在光下面”
  • 军事间谍

    军事间谍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我的黎惑也很厉害呢

    我的黎惑也很厉害呢

    七千年后,银河系遭遇宇宙桑兰风暴,被宇宙黎惑射线照射。位于太阳系的地球也同样没能幸免,地球生物十不存一。可是幸存下来的少数人类,神奇的拥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能力。幸存的人民为了纪念这场大灾难的降临,用黎惑来命名所得到的力量。每人根据性格,长相还有命运的不同,都进化出了不同的力量。不过有力量就会有纷争,一场人类的内乱就此开始了。。。。
  • 平行线之守护

    平行线之守护

    很怀念,那一年和你吵过的架,跟你聊过的笑话,听你说过的八卦很怀念,那一年我们的年少轻狂,我们的青涩爱情,我们的不变友情时光在我们脸上磨出了沧桑,留下了伤痕,冲走了记忆谨以此书祭奠我们逝去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