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95900000016

第16章 藏锋敛锐——行高于人,众必非之(1)

藏锋敛锐是一种处世大智慧。是一种厚积薄发的行为,也是保护自己的有效方法。太过张扬、锋芒毕露的人往往会成为众人攻击的对象,在取得成功之前就被人扼杀。只有不显山、不褥水的人,才能在关键时刻一飞冲天。曾国藩身在官场,既要防备同僚的攻讦,又要消除来自上层的猜疑。因此他始终隐藏自己,不让自己锋芒太盛。

1.锋芒毕露者难成大事

曾国藩深谙藏锋之道,是其取得重大的成就的重要原因。曾国藩处在晚清时期,那个时候的朝廷积贫积弱,在满族贵族的统治之下,朝廷对汉族官员非常不信任。曾国藩却在多种政治力量的夹缝中步步高升,取得荣华富贵。如果他在当时的官场上锋芒毕露,不仅会招来同僚的嫉妒,更会招致朝廷的不满,朝廷很有可能会除掉他。

古语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曾国藩身处政治腐败的晚清,如果他不懂得藏锋,恐怕早已成为刀下冤魂,更不用提他日后的成就了。梁启超先生评价曾国藩说:“有超群轶伦之天才,在当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曾国藩自己也说“自以秉质愚柔,舍困勉二字,别无他处。”“吾平生短于才,爱者或以德器相许,实则虽曾任艰巨。自问仅一愚人,幸不以私智诡谲凿其愚,尚可告后昆耳。”

这几句话就道出了曾国藩能够在官场上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那就是懂得藏锋,所谓大智若愚。他自称愚钝,事实上他并不愚钝,他表面上的愚钝正是他处世的智慧。

曾国藩的祖父曾经这样说曾国藩:“尔的官是做不尽的,尔的才是好的。满招损,谦受益,尔若不傲,更好了。”这也说明曾国藩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但是他善于将才能掩藏起来,适时地收敛自己的光芒。

一个人要想在封建官场上发迹,就要懂得屈伸与进退,如果太过锋芒毕露,就很容易招来祸患,如三国时期的杨修之死,就是因为他太过锋芒毕露。曾国藩深明儒家思想,兼习道家思想,并以之为处世根基,在处理与同僚和朝廷的关系时,总是能藏住自己的锋芒。

曾国藩认为,人不仅要有志气和才气,还必须修炼自己的耐力,能够隐忍,等待时机,蓄势而发,才能一举制胜。

曾国藩在湘军越战越猛的时候,已经意识到潜在的危机。湘军在与太平军的战斗中势力逐渐地扩大,成为清朝政府,最能征善战的一支军队。清政府原本对于汉族官员就有所顾忌,更何况曾国藩拥有这么大的权势。因此,如何消除朝廷的猜忌成为曾国藩打败太平军后最重要的事情。

那个时候,曾国藩声望极高,他开始有了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于是,他开始主动地掩藏自己的锋芒,将本来属于自己的荣耀分到他人的身上,以转移人们的注意力。同治三年,湘军攻破天京,曾国藩在上奏朝廷的时候,就将官文的名字放在了捷报的最前面。

曾国藩明白,这还不足以压住自己的锋芒,朝廷最在意的是自己的手里握有重兵。因此,曾国藩主动裁撤湘军,却保留了淮军,这既使清政府逐渐减轻对他的猜忌,又可以保存自保的实力。淮军的主帅是李鸿章,李鸿章是他的门生,保留淮军就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曾国藩藏锋的“龙蛇伸屈之道”,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生存之道。实际上,藏锋露拙与锋芒毕露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处世方式。锋芒其实是一个人显露在外表的才干。有才干本是好事,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在恰当的场合显露出来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带刺的玫瑰最容易伤人,也会刺伤自己。因此,显露才干一定要适时、适地,如果时时处处才华毕现,只会招致嫉恨和打击,导致做人及事业的失败,这不是智者的所作所为。有志于做大事业的人,可能自认为才华很高,但切记要含而不露,该装傻的时候一定要装得彻底。有才华而又懂得韬晦何愁事业不成功?

一个人在人生中追名逐利本无可厚非,但一定要懂得掩藏才华的锋芒。锋芒毕露的人,虽然看似展现了自己的才华,但是却忘了自己在展示才华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众矢之的。表面上看,锋芒毕露伤害的是别人,但是实际上到头来伤害的却是自己。一个锋芒毕露的人在将名利收入囊中的同时,也将怨毒与嫉恨收入了囊中,在一定的时候,这些会成为致命的武器,危及自身。

2.君子大过人处,只在虚心而已

古人说:“满招损,谦受益。”谦虚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保持谦虚的品德,可以使自己不断得到充实与进步。曾国藩说:“人若保持谦虚,自可进境无穷。”谦虚是儒家强调的一种处事原则。曾国藩从小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将“谦”作为立身之本。这使得曾国藩在经营自己的人生的过程中,不断地取得新的进步,一步步跃向高位。用曾国藩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谦以自持,严以驭下,则名位悠久矣”。

曾国藩处在清王朝摇摇欲坠的时候,内忧外患使清廷一片晦暗。曾国藩本着心怀天下人的思想走上仕途,从一个小小的七品官做起,逐渐成为封疆大吏。他的成功蕴藏着无数的智慧,其中之一就是谦虚。

初入京师的曾国藩有着一股年轻人的狂气,在官场中屡屡受到挫折,这让年少轻狂的曾国藩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保持谦虚的心态,遇事请教旁人,结交当时的大儒,拜他们为师,学习儒家思想。在京为官的10年,曾国藩虽然在仕途上进展不大,但是却增加了见识,增长了学识,这为他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后来,曾国藩创办团练,训练湘军,参与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战争。由于清军节节败退,朝廷不得不倚仗汉人官员所创办的团练来与太平军作战。这个时候的曾国藩开始狂妄自大。湘军在与太平军的战斗中逐渐取得胜利,这让曾国藩不可一世,他开始与朝廷讨价还价,主动向朝廷索要封赏。咸丰皇帝震怒,撤销了曾国藩所有的职务,大有从此不再起用之势。若非后来战争局势紧张,曾国藩的前途就毁在他的狂妄之上了。

曾国藩开始时只是一个文官,带领军队作战,确实是很不可思议。开始的时候,曾国藩也是不敢,深恐误了朝廷大事。然而,他还是选择了创办团练。他对军事一窍不通,因此他要求自己谦抑。他说:“诚恐有师心自用之处,”“惟有敬濯不敢师心,而务要虚心,以收集思广益之效。”

曾国藩是晚清第一大儒,这与他一生勤学不辍有很大关系。他说:“天下无穷进境,多从‘不自足’三字做起。”他这样论证过学习:一个人埋头看书,即使每天不吃不睡不玩,而且坚持看到100岁,在一般人眼里,可能算是知识渊博了。但是中国的古籍浩如烟海,即使有人博览群书,但是,他所看过的书与整个史籍比较,却是九牛之一毛、大海之一粟。因此,一个人不要自满,天下之大,强中更有强中手。曾国藩主张“为学最要虚心”。

在官场博弈、浮沉的曾国藩更加懂得谦虚的重要性,深知官场中最重要的就是人际关系,只要搞好人际关系,即使自己出现某些问题,也会有人帮助自己。如何才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呢?曾国藩倚仗的就是一个“谦”字,在别人面前不居功自傲,以博得别人的好感。曾国藩带领湘军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每一次奏报朝廷的时候,他总是把功劳分在众人身上。后来,曾国藩成为封疆大吏,他对待自己的下属和朋友依然保持谦虚谨慎,这让他博得了美名,在官场中无往而不利。他经常告诫他人:要以谦虚为本。当他的手下大将鲍超因功加官晋爵的时候,曾国藩对他说:“阁下当威望极隆之际,沐朝廷稠叠之恩,务当小心谨慎,谦而又谦,方是载福之道。”

曾国藩以谦虚为本赢得了辉煌的人生,并因此被誉为“完人”。谦虚让他保持着好学的精神,不断地学习各家之言和多方面的知识,这也是他能够从一个文官成为一个驰骋沙场的大将的原因。谦虚使他在官场中获得良好的声誉,减轻了朝廷对他的猜疑,得以不断高升,长久保持富贵。

无论何人,谦虚都是修身养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只有时刻保持谦虚的心,才能不断地进步,才能与人和睦相处,才能在人生路上获得更多的支持与帮助,才能拥有美好的人生。

3.表面给人以钝拙之感

藏锋就是要将自己的才华隐去,因此就要在表面上给人以钝拙之感。古语说“大音稀声、大象无形”,讲的就是同一个道理。曾国藩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他以此换取了自己人生的富贵。纵观历史,人们可以看到有很多人因为不懂得藏锋显钝,结果死于非命。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一个人追求好的名声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很多人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急于表现自己,恨不得时时都要将自己的才华展现在别人的面前,以求得晋升的机会,殊不知,他们因此犯了急功近利的错误。“好粥要以文火煮之”,追求名利也应该慢慢地争取。真正有才的人,会在适当的时候掩藏自己的才能。特别是在封建官场上,在自己的上司面前,尤其是在皇帝的面前,绝不能将自己的才能使尽,否则会让自己陷于被动,甚至可能因此断送前程。

曾国藩在谈到为人处世的禁忌时,一直强调为人应力戒表现欲太强,不要夸夸其谈,到处表现自己。他说,人只要是有些才能,就想到处表现,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就像孔雀因为自己的美丽,总喜欢在众人的面前表现一样。争强好胜的人这样,追逐名利的人更是这样。同当士兵,就想着要挺出于同列;同当小军校,就想在军校中出人头地;同是将军,就想着比别的将军高一头;同是主帅,就想着比别的主帅高明。尽管这样做的人才能有大小之别,但是他们的共同点是不知足、不安本分。能打破这种世俗风气的人,就能和他谈论用兵之道。

从某种意义上讲,有才华的人往往会遭受到更多的不幸和苦难。曾国藩在初入官场的时候,就是因为表现欲太强,因此处处遭人忌妒,被人暗算,就连咸丰皇帝也不相信他。

咸丰七年(1857年)二月,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病逝,朝廷给了他3个月的假,令他假满后回江西带兵作战。3个月后,曾国藩认为自己才能出众,创办湘军,朝廷必须给予自己足够的权力,才能统领湘军与太平军作战,因此,在奏章中伸手向朝廷要权,结果遭到了咸丰皇帝的拒绝。同时,来自各方面的指责之声让曾国藩更是难以忍受。当时大家指责曾国藩在行军途中弃军而去,已经属于不忠的行为,现在又以此要挟朝廷更是不忠。面对这些,曾国藩忧心忡忡。经过一段时间的反省,曾国藩终于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复出后的曾国藩在自身修养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曾国藩说:“处兹大乱未平之际,惟当藏身隐匿,不可稍露圭角于外,至要至要。”曾国藩认为,大家在一起交往的时候,如果一个人老是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处处争强好胜,不给别人表现和施展的机会,那么很快别人就会对他产生反感,将来就难以在一起合作共事。

曾国藩经常检点自己的行为,他认为喜欢夸夸其谈的人是想表现自己的长处,但是却不知,在他表现自己长处的同时暴露了自己的短处,反而得不到重用。

曾国藩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否则,他不可能功成名就;同时他是一个懂得藏锋露拙的人,他的才能从来不会轻易地表现出来,他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将自己的才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当身居高位之时,曾国藩一再将自己掩藏起来,示人以钝拙,让朝廷放心,让同僚们放心,让自己处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里,免除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明枪暗箭,得以长保富贵。

4.枪打出头鸟

同类推荐
  • 清圣祖康熙(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圣祖康熙(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康熙大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是清代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是被公认的英明皇帝。他聪慧好学,知识丰富;他精明强干,勤于政务;他南征北战,叱咤风云;他事必躬亲,励精图治;他所向披靡,政绩卓著,向被史学家所称道其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尽管因为社会制度封建性的局限,使康熙大帝具有与其他封建帝王同样的阶级压迫及封建剥削,但这并不损害他作为封建君主的睿智与英明。
  • 成就霸业——管仲

    成就霸业——管仲

    管仲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杰出的政治家、理财家、改革家,他的治国方略,影响了此后中华民族历史的全过程。他是中国历史上治国安邦、富国强兵第一人。
  • 我认识的杜润生

    我认识的杜润生

    本书收录了资深农村问题专家杜润生先生的同事与学生对杜老工作生活往事回忆的文章,真实再现了杜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与方式方法,对后人是一种激励与启发。书内还有媒体采访杜老的稿件,使读者能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位为“三农”奉献一生的杜润生。
  • 当仁不让

    当仁不让

    《当仁不让》为美国前总统约翰·F·肯尼迪1955年完成的作品,刻画了美国历史上八位勇敢的参议员的形象,讲述了他们在面对党内同事和选民压力时,依然勇敢坚守原则、坚持正确方向的事迹。
  • 哥伦布——地理大发现的先驱

    哥伦布——地理大发现的先驱

    《图说世界名人:哥伦布(地理大发现的先驱)》介绍了,哥伦布,意大利著名的航海家。哥伦布的远航是大航海时代的开端。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它使海外贸易的路线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从那以后,西方终于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开始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于世界,并在之后的几个世纪中,成就海上霸业。
热门推荐
  • 夏之言颂

    夏之言颂

    高中的这三年里,发生了很多很多事,有突如其来的表白,突如其来的反目成仇,突如其来的在一起,仿佛这三年里,除了备战高考,他们把剩下所有的心思和精力花在了这些突如其来的事情上,处理,坦然,接受。这三年的所有的痛苦也伴随着他们去到了大学里......
  • 斗破之刀气纵横

    斗破之刀气纵横

    特种兵依天,因一把鹰刀意外来到斗破苍穹的世界,附身在一个枉死的少年体中,同时也得到了鹰刀里的战神图录功法。身处魔兽森林,依天竟好运得到烈焰狮的庇护,奇遇不断,竟得斗圣传承。日渐强大的依天决心为少年复仇,扬名斗气大陆,和萧炎比较一下,谁才是最佳穿越人!
  •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

    在叙述中,说者先要被说,然后才能说。主要靠主体意识回向自身才能出现。《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由赵毅衡所著,本书介绍了叙述行为、叙述主体、叙述层次、叙述时间、叙述方位、叙述中的语言行为、情节、叙述形式的意义等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供读者阅读学习。
  • 青冥历晚期见闻录

    青冥历晚期见闻录

    少年在师傅的帮助下用神器改命,至此改变了他的命运……
  • 网游之又弱又衰的人生

    网游之又弱又衰的人生

    虚拟现实游戏《人生》开始发售,大学生余失,刚刚失恋的他为了赚钱也开始玩这个游戏。系统bug,选到最弱职业!随机属性,面板上全都是0!疯狂打怪,就是不爆装备!在排行榜上,就连刚进入新手村的玩家都比他强!妥妥的倒数第一!一次偶遇山洞试炼,从此走上《人生》巅峰!快来看他如何屌丝逆袭,玩转《人生》!
  • 楼外谈红

    楼外谈红

    作为著名的小说家,李国文先生以独特的视角,将《红楼梦》中的人和事置于现实生活中,用现代人的视角进行解读,涉及政治体制、人情世故,甚至饮食文化、语言文化,内容广泛而有趣。对《红楼梦》的解读可谓鞭辟入里,独辟蹊径,读出了普通读者所没有看出来的内容,通过通俗幽默的语言,进行深刻的剖析,是一本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中国国民性、大众心理和多种文化常识的必读书。红楼是梦原非梦,李国文以作家犀利的视角,鞭辟入里,独辟蹊径,在现实世界里重新解读红楼梦,读出了新鲜的内容。
  • 别样的我魔之道

    别样的我魔之道

    林贵光:休息啊,别惹我,这里这么多人,别弄得自己下不了台。某位原魔修:哼,玉虚修士,居然敢对战我清虚修士,你这是找死,,我槽你姥姥的。林贵光:……唉,跪下!!侮我老婆者,给我跪下,侮我父母者,给我跪下,伤天害理者,直接给我跪到双腿废掉,林贵光,古魔血脉的继承人,注定不能去仙界找嫦娥姐姐聊天,找王母娘娘要蟠桃吃,却可以在三千年后,去赴瑶池之约。我虽是魔,可是我维护的是正道,保护的是我的朋友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倾耳而听天完成的任务中

    我倾耳而听天完成的任务中

    好吧、这种人生态度还是如此对待别人说自己
  • 学校后山是坟墓

    学校后山是坟墓

    夏砚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开学他认识了一个叫做“孜然”的朋友,住进新宿舍的当天晚上就死了一位舍友,死亡地点是学校后山,学校后山到底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