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359700000026

第26章 先后本末之间——《子路》讲读(上)

本篇的开篇,孔子讲到为政要“先之、劳之”,若是这样还不够,就再加两个字“无倦”,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孔子思想往往具有更多我们一眼看不到的智慧。为什么要强调“先之、劳之、无倦”?大概是源于更多的人在观望,在权衡,在比较,在不满,在抱怨,也在沮丧。与其在被动中消极,不如主动出击,这是本分。先之,就定下了为政的调子。

做好政治管理,将以何为先?孔子认为是正名。在政治体系中,名与实的关系就如政治制度与政治精神。要有政治精神,才能实行政治制度。但只有政治制度,才能承载政治精神。正名的本质是正确的角色认知,各司其职,履行职责。当然,正名也不仅是指义务与职责,还是人在公众社会中生存的基本权力。每个人都需要这种权力。

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种菜,孔子都没有讲出具体做法。不知道就不知道了,他还认为樊迟是“小人”。不少人认为这是孔子轻视劳动,进而轻视劳动人民的“铁证”。果真如此吗?

面对现实,有必要进行客观真实的判断,这实在是一种理性与科学的心理气质。在这种心理气质之下,才可产生洞达的认知、明智的行动,进而在社会发展、变化的历程中担负起自己的职责,抓住关键问题(如上好礼、上好敬),解决主要矛盾,使得百姓心悦诚服,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

要做到这一切,实在是需要既仁且智,需要以真正的勇敢和无畏来面对可能出现的不理解,甚至是大部分人的不理解,而不是只会讲些百姓们爱听的口号,或者是对虚妄的安慰寄予廉价的期望。这恰恰是圣贤,或者先知们的使命,有必要运用天命所赋予的最佳的理性、最开朗的思想来思考,开启政治治理的智慧之门。如此,就真的不用自己去种庄稼,因为在种庄稼这件事上,有人会做得更好。

本篇的末章,孔子说不教民战,就意味着对他们的放弃。孔子曾讲到“足食、足兵、百姓的信任”是政治的三大立足点。在“食、兵、信”之间,孔子的价值排序是:信在首位,其次为食,再次为兵。必不得已而去之,先去兵。为何孔子又强调要教民战事?

这实在是与我们文化的思维模式有关。本与末是一对,先与后是一对,心与身是一对,知与行是一对。在这一对又一对之中,一定要务本,一定要先之,本篇的开篇一直在强调关于先之,关于务本之事,但是不意味着要取此去彼,求本丢末,需要做的是统筹兼顾,一以贯之,兼顾、贯之于先后、本末间。

问题索引——

“先之、劳之、无倦”,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孔子思想往往具有更多我们一眼看不到的智慧。为什么要强调“先之、劳之、无倦”?

为政要任用贤才。但怎么才能分辨贤才,并且任用他们呢?

做好政治管理,将以何为先?孔子认为是正名。君子所重视的不应该是关于“实”的话题吗?为何要这般在意“名”呢?

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如何种菜。他不好好答,还认为樊迟是小人。看来,孔子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铁证如山。事实真的如此吗?

关于“正”的话题,仅在本篇就三次谈到,难道孔子真的是“迂”了?

使近处的人心悦诚服,远方的人前来归附,实在是政治治理的至高境界。如何能够做到此?

“父子相隐”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公案,几千年来争论不休。有人则据此认为儒家“亲亲相隐”的血亲伦理原则,是现实生活中徇情枉法、任人唯亲等腐败现象滋生的根源。果真如此吗?

一个人,乡亲们都喜欢他,孔子认为不一定他就是个好人。乡亲们都厌恶他,孔子认为也不一定他就是个坏人。到底如何是好,如何是坏?

本章孔子说“善人教导百姓七年,也就可以叫他们去打仗了”。但是,善人教导百姓是为了让他们去打仗吗?

13.1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本章,子路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的回答字数不多,分量极重。

先之,就是先行一步。恪尽职守,认真负责,履行职责。

劳之,就是去做。开始去做,坚持去做,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无倦,就是耐力和韧性。一项事业的达成,不是百米短跑,更像是一场马拉松,冲刺能力不是主要的考量标准,在更多的时候,需要耐力和韧性。所以,坚持很重要。但坚持不是硬撑,是在方向明确的前提下,进退有度,满怀深情又无怨无悔。

“先之、劳之、无倦”,本质在讲“去做,且要先行之,还要肯付出,无怨悔”,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孔子思想往往具有更多我们一眼看不到的智慧。为什么要强调“先之、劳之、无倦”?大概是源于更多的人在观望,在权衡,在比较,在不满,在抱怨,也在沮丧。

英文中有个单词“game”,本质就是游戏。中文词意丰富,还可将它翻译成“博弈”,且有了“博弈论”的说法。于是,人和人、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多处在博弈之中,像极了毛主席所讲的战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人们总是在比较、权衡、算计中决定自己所要付出的程度。这种“战术”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及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其中,老板与职工、人与工作之间的博弈颇具代表性。老板期望下属干起活来不遗余力,职工希望老板发起奖金来也能不遗余力。其实双方的期望都是人之常情,问题是谁进谁退?于是,展开了一场博弈。

当职工对待遇不满意的时候,可能会选择另谋高就,笔者认为这是积极的做法。还有职工直接表明态度,“给我多少钱,就干多少钱的活”!这态度乍一听挺有道理,看似客观、中正。问题是,这般负气的话明显带有不满意。当职工对待遇不满意,认为老板付的薪水不抵自己的付出时,很自然的表现就是降低工作标准。当老板看到这降低标准后的工作质量时,心中甚是“庆幸”没加工资。把活干成这样,现在给的待遇都感觉吃亏。于是,两败俱伤,仿佛又各有道理。孔子的观点是:

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君子行事,就如同拿起弯弓射大雕,没有射中,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能怪雕没有飞好,没有飞到自己瞄准的点上。任何博弈的双方都需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尽到自己的本分与本职。

在劝谏君主、卿大夫们为政时,孔子说: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他还讲:

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

他殷切地期望国君、领导们能够厚爱下属,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领导们的职责就是引领方向,树立标杆,明教化,定政策,定机制,明示一条使人与人之间相敬如宾,各尽本分,通往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当然,他并不能保证把每个人都引上这条康庄大道。

在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对待领导,如何侍君方面,孔子又有另外一番说法。孔子曰: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与其在被动中消极,不如主动出击,这是本分。先之,就定下了为政的调子。

13.2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上章言为政要“先之”,等于是定调子,本章来谈为政的整体框架。仲弓出任季氏家的总管,向孔子请教这个问题。孔子讲了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搭起架子来;二是以一颗宽容的心不计较小过错;三是任人唯贤。

仲弓有疑:“我怎么能够做到分辨贤才,并且任用他们呢?”孔子说:“当然是举荐你所知道的。你不知道的,即便是你不用,别人会舍弃他们吗?”

能近取譬,是仁之方。任贤,首要知贤。若是不知贤,错不在贤者,而要考虑考虑自己的问题:视野是否开阔?心胸是否豁达?

13.3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做好政治管理,将以何为先?孔子认为是正名。一名君子所重视的不应该是关于“实”的话题吗?最好讲些具体的为政措施,为何要这般在意“名”呢?子路认为自己的老师有点迂腐。

孔子知道自己这个学生没有理解自己的意思,要好好给他讲一番。按照孔子的套路,首先要说一说态度问题,关于为学的态度,不仅是就正名这一事而论事。孔子认为,君子对于所不知道的事情,应该采取的态度是存疑,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而不是如子路这般贸然地下结论,自己无知还认为别人是错的。接着就奔往主题,为何政治要以正名为先?

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不合理;说话不顺当、不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制度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没有了标准,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一切都乱了套,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能够理解透彻,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在政治体系中,名与实的关系就如政治制度与政治精神。要有政治精神,才能实行政治制度;也只有政治制度,才能承载政治精神。正名的本质是正确的角色认知,知道自己是谁,他人是谁,大家是谁。每一种角色均有其职能所在,选择具有胜任能力的人,履行职责,即为政治之道。在认知角色的基础上,在其位,谋其政,遵循各自的行为规范,履行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应该像君那样去为君,像臣那样去为臣,像父那样去为父,像子那样去为子。这一正名理念应用到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就是在什么位置说什么话,居于某个名位,都要尽其职分、尽其义务,以使名实相符。由此推而广之,稳定的社会关系就建立起来。

正名对于参与政治管理的各种角色来讲,不仅意味着以文件的形式任命某某人员担任某一职位,更意味着为政者、领导们要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重视的是言传身教。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

当然,正名也不仅是指义务与职责,还是人在公众社会中生存的基本权力,每个人都需要这种权力。

13.4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莫敢不敬;上好义,****莫敢不服;上好信,****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圃:种菜的地方。

襁负其子:用宽布带背着自己的孩子。

对于本章,不少人认为这是孔子轻视劳动,进而轻视劳动人民的“铁证”。事实是,如何种庄稼,当然是要问老农。如何种菜,最应该问菜农。织布当然是要请教妇女,读书当然是要请教先生。

面对现实,有必要进行客观真实的判断,这实在是一种理性与科学的心理气质。在这种心理气质之下,才可产生洞达的认知、明智的行动。进而在社会发展、变化的历程中担负起自己的职责,抓住关键问题(如上好礼、上好敬),解决主要矛盾,使得百姓心悦诚服,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

要做到这一切,实在是需要既仁且智,需要以真正的勇敢和无畏来面对可能出现的不理解,甚至是大部分人的不理解,而不是只会讲些百姓们爱听的口号,或者是对虚妄的安慰寄予廉价的期望。这恰恰是圣贤,或者先知们的使命,有必要运用天命所赋予的最佳的理性、最开朗的思想来思考,开启政治治理的智慧之门。如此,就真的不用自己去种庄稼,因为在种庄稼这件事上,有人会做得更好。

13.5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本章继续谈论关于“本”的话题。进行诗教,为的是“政能够达于四方”。通过诗教,熏陶一个人温柔敦厚的心性,培养出有德的为政者,从而“为政以德”。反之,若是偏离了这个根本,只是能诵诗,处理政事不会灵活应用,出使四方不能独立解决问题,即便是诗三百首全部背了下来,如此之多,又有何用呢?

说到底,这样的人没有将诗教转为己用,是自己被诗牵着鼻子走。对于纸上谈兵者,孔子不欣赏。

13.6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上章言诗教,其实任何一种教化都是法门、是方法、是路径,却不是目的地。但无论通过何种法门,目标、宗旨都是一样的。希望培养出身正,并且可以为政的君子。“正”是君子的根本,“正”本身就是影响力。上行下效,自身正,不令而行;自身不正,虽令不从。

本篇第三章谈正名,本章谈正身。正名与正身就如同是知与行,不可分。

13.7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上下关系之间有影响力,但影响力的产生不仅存在于上下关系之间,还存在于兄弟关系、朋友关系之中。鲁国和卫国之间,就如同兄弟关系。这种关系可追溯到周初之时。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卫国是康叔的封地,周公旦和康叔同为文王之子。兄弟之间,贵在兄友弟恭,团结和睦,友好相处。

13.8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卫公子荆:卫国大夫,字南楚,卫献公的儿子。

善居室:善于居家理财。

苟:差不多。

合:足。

孔子夸赞卫公子荆善于居家理财。在刚开始有一点财富的时候,他就认为“差不多足够了”;再稍多一点的时候,他说“差不多完备了”;更多一点时,他认为“差不多完美了”。

这样看,对于财产的从无到有,卫公子荆的心态是始终如一的,总是认为是足够、完备又完美的。这种心境源于知足。老子曰“知足者富”,真正的富有是知足,知足才会知止,知足才有常乐。

13.9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适:往,去。

仆:驾车。

本章体现了孔子的政治理想。庶,即人口众多;富,即生活富裕;教,即教化。这是孔子传承王道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富强的必备条件。三者是依次递进的关系,人口和物质财富是基础,而最终还是要教化人民,修养人心。

13.10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期月:一周年。

对于自己清晰的政治理想,孔子当然是希望“学而时习之”,自己的学说能够为时代所接受,学有所用。他说“如果有国君肯任用他,一年就可以做出成绩,三年就可以成功”,实现前章所说的“富之”“教之”。

这是一份自信,自信源于自知。孔子以他的行动实现过自己的目标。在《孔子家语·相鲁》篇中有这样的记载,孔子在今天汶上西的一个小镇中都,出任地方长官一年,使得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业,四方诸侯前来学习。孔子认为此法不仅可以治鲁,还可以治理天下。第二年升为司空,使物各得其所生之宜。后由司空为鲁大司寇,“设法而不用,无奸民”。可以看出此言不虚。

但细读本章,再结合上章他所讲到的“庶矣、富之、教之”,这些完备的政治理想,孔子所言除了自信,还有种复杂的情感。如此有才,终是不遇,亦有几分对时世的无奈与感伤。

13.11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无论是自信的践行,还是怀才不遇的无奈与感伤,孔子的坚定,对于王道精神的阐发与力行,从未改变。孔子说:“‘任用善人治理国家,经过一百年,也就可以消除残暴,废除刑罚杀戮。’这话说得真对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为政者只关心政绩,关心GDP,关心所谓的“硬指标”。关于大治,关于善政,关于民风的朴实,关于民心的纯正,这样的追求能打动他们吗?

13.12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不管能不能打动这些所谓的“政治家”,孔子还是要讲,“如果有王者兴起,也一定要在三十年之后才能实现仁政”。也就是讲实施王道政治,追求民风的朴实,关注民心的纯正,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业。实现移风易俗需要时间,需要足够的耐心。

13.13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关于“正”的话题,仅在本篇就是第三次谈到,难道孔子真的是“迂”了?庄子说得好,“以重言为真”。凡是重复出现的,多次强调的就是真知,是重点。

在《孔子家语·大婚解》篇中,孔子表白得更为直接,他说:

夫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而正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君不为正,百姓何所从乎?

可与本章对读。

同类推荐
  •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本书旁征博引,为你讲解近300条国人误用至今的文史常识,分析易错的文史常识的来龙去脉,辨析易错的礼仪知识、容易混淆的词语用法、讲述有特定含义的历史典故、揭秘丰富多彩的民俗……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中,让你恍悟文史知识的真正用法,避免误用的尴尬,增加国学知识,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本书既是编辑、记者等文化工作者及学生的案头工具书,也是一本趣味盎然的历史枕边书。打开本书,带你进行一场充满奇趣的文化旅行,让你轻松掌握近300条文史常识的准确用法。
  • 中国文史精品年度佳作(2011)

    中国文史精品年度佳作(2011)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贵州人民出版社推出的文史精品年度佳作所收录的文章正是以此为目标的。2011年正值辛亥革命百年,而《共和不和》《末世摄政王载沣的角色》《辛亥百年》和《三0二九广州起义之罗生门》从清朝、北洋政府、广州起义等多个角度全方位阐释了辛亥革命前前后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帮助读者全面而深刻地了解辛亥革命。卢荻、吴韶成和莫栋梁、项小米的文章向读者们介绍了为中国共产党取得解放斗争胜利做出突出贡献的地下工作者的生平,历史不会遗忘他们。而最后一类文章更为有趣,李洁非和吴正格的文章则分别从桃色与党争的关系和满汉全席的发展入手,揭示了明朝和清朝在政治上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见微知著,发人深省。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诗经)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诗经)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关庙与关公文化

    关庙与关公文化

    将近10年前,笔者又和王峻峰、郭汾阳合写过一本同名的30余万字的专著。本书是对这本专著的浓缩和深化,又加上了一些新的思考。
  • 季羡林五堂国学课

    季羡林五堂国学课

    聆听国学泰斗畅谈中国文化之精髓,感受东方传统文化魅力。众所周知季老是著名的文化大师,他对于中外文化,尤其是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一位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长期从事东方文化研究,他在晚年也一直在思考“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季羡林的五堂国学课》将引领读者于行文问听大师阐述他对中国文化的体悟与沉思,带领读者从深层次感受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书女配保命守则

    穿书女配保命守则

    别人穿越都自带女主光环,洛小然却穿越成书中万恶女配。骄纵跋扈,折辱男主,虐待仆人。原本天之骄女一手好牌,却打的稀巴烂!为保小命,她百般讨好弥补男主,送补品,挡恶人,谋权位。在上官浩的心里,即便她使出浑身解数,也必须死!可当所有人都想置他于死地之时,是她舍命相救。他开始动摇,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你原谅我了吗?”某人拿着保命手册屁颠儿屁颠儿上前腆着笑脸。“原谅你?那可是要付出点代价的。”上官浩勾起唇角,却瞧见某人双手托腮一脸期待的模样。“额……只要别拿我小命就成……”洛小然眨眨眼。“好,只要你乖乖服侍我……”千年冰山竟然也有绕指柔情?可她只是个女配啊!“咳咳,那啥,可是我……”“没有可是,你只能是我的皇后!”。
  • 将门庶媳

    将门庶媳

    一场阴谋,他折翅断翼,一场豪赌,她凤凰涅槃。一段爱恨纠葛的故事,超度了她异时空而来的灵魂,爱上他,就要与狼共舞,爱,还是不爱?一个是满腹城府的将门少爷,一个是变幻多端的浊世公子,一个是行踪诡异的玉面王爷,三个男人,三种生活,硬生生闯入她的世界,谁才是相伴一生的良人?风口浪尖时,他愤然地牵起她的手,将她护在他的身后……
  • 轩辕邪神

    轩辕邪神

    “妖怪魔兽快快退散!我小邪星降临异世啦!”因为一次失败的招魂仪式,小青年林夕从破庙穿越到异大陆,正式成为异界一份子!想他当年打败校园无敌手,现在也要在异界混出头!上古神器、七彩飞剑,法宝助他树立威名,而妹子们更是死心塌地跟着他要当他的女仆!嘿嘿,看来这异界巅峰宝座,已是他小邪星的囊中之物……
  • 云霄仙途

    云霄仙途

    云霄之上,修仙者神往之地,天道仙途,成神者必经之路。
  • 元帝九山

    元帝九山

    万年前,这里走出过一位灵帝。万年后,灵帝的后人再次踏上这同一条路。他能否守住一生挚爱,再现先祖辉煌?命运之下,万事未定。
  • 神级炮灰齁甜

    神级炮灰齁甜

    [女主团宠甜宠文]一觉醒来,季宛宛成了书中的女炮灰,好在她聪明伶俐,顺带还能得到各大佬的青睐。圈内流言四起,说她是红颜祸水,她抿唇一笑“你们在哪听到的八卦,让我也听听。”满级隐藏大佬回到社会,传闻季宛宛的老公对她情根深种。一代高岭之花顾栾,最想不到是他终有一天会沦陷至此。温行之得知她已结婚有子,胸口竟会如此窒息,众男配猝……各女配举报,表示这个女人居然该死的甜蜜,让她们直接想成为好姐妹,忘掉那些男人我们独自美丽不好吗?#女主#情有独钟#女主飒气满满理智主角:季宛宛配角:其他人附赠:本文是1vs1甜宠事业两头顾系列女主很迷希望大家看到能投个收藏。
  • 我是最笨发财哥

    我是最笨发财哥

    最笨发财哥“我”,三十有二,却陷入了人生的谷底:公司倒闭,债主盈门,众叛亲离……迷惘之际,一个电话让“我”决定从零开始,于是联手旧员工李有喜开始拉单跑业务,再战商场。在刀刀见血、拳拳见肉的商战中,“我”凭“轰不走,踩不死,干不掉”的小强精神,花了两年的时间,用最笨的方法,与讲原则的小林软磨硬泡,与强势的张姐斗智斗勇,与深沉的肖总巧妙周旋。终于,“我”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客户,干掉了实力强大的对手,夺得大单,并从“负翁”变成了富翁。“我”所遭遇过的挫折,也许也在磨砺着你,但是只要你不抛弃,不放弃,善于发现机会,用最笨的方法同样能发财。
  • 当雨落下时

    当雨落下时

    爱情有的时候来的很快,一个眼神一个笑容就足矣,
  • 皇后出墙记

    皇后出墙记

    她是明朝第一将魏国公徐达的长女千金。倾国颜色而不自知,聪慧过人却不欲卷入朝堂纷争。三岁便因算命者一言便远远的送往山上抚养。太子,清朗温柔,秦王和蔼近人,燕王冷峻威严。憨直骄横的表哥靖江王与深藏不露的曹国公之子李景隆。十年后下山回府的锦曦一一遭遇。(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