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66000000013

第13章 车战的消失 (2)

我们看到的秦俑形象,个个都是膀大腰粗,如果让3个大汉,挤在只有1.00米×0.90米的小车子上,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以中国人体标准体宽0.60米计算,3名甲士所需的活动空间,至少要在1.80米以上,否则这些甲士,根本就不可能施展任何的战斗动作。由于秦俑坑这些车的车舆尺寸非常小、非常杂乱,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制定“舆六尺”的制度,完全不相符合。可以肯定这些车根本就不可能是秦王朝时期制造的车,也不可能是任何一个时代能够用于作战的车。应该说秦俑坑里面的车,是一些早年制造的、只用于非军事作战目的的“等外车、杂牌车”。

出于研究的目的,有必要浏览以下资料:殷商遗址的轮距为2.40米、2.20米、2.00米;陕西老牛坡遗址的车辙宽度为2.25米;陕西周原齐家村的轮距为2.00米;甘肃秦安上袁家秦墓的车轨宽度为1.80米;秦国霸城遗址测得的车轮轮距为1.50米;西安北郊一处遗址中的车辙宽度为1.50米。洛阳东周王城遗址中的车辙间距为1.10米;河北井陉天门关车辙宽度为1.40米;长沙浏城桥出土的车轮距为1.39米;云南曲靖古道上的车辙宽度为1.40米;辽宁朝阳一处城门,留有宽度为1.40米的车辙印痕。这么多尺寸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好几个宽度为“1.40米”的车辙了。

车舆、车轨、车辙、轮距、轴距、轨距,它们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说文解字》说:“辙者,通也;车辙者,谓舆之下两轮之间空中可通,故曰车辙,是谓之车轨。上距舆,下距地,两旁距轮,此之谓轨。”车轨既指车舆两轮之间车轴的长度,也指两个车轮着地形成的车辙距离。从《铜车马发掘报告》的材料可知:一号铜车轮距为0.95米;二号铜车轮距为1.02米;放大一倍后的原型尺寸,一号铜车轮距为1.90米,二号铜车轮距为2.04米。俑坑出土几辆车的情况:多数车轮直径在1.34米~1.35米之间,只有一辆车的车轮直径为1.80米;只有一辆车的轮距为1.80米。

人类的文明与社会的进步,始终都与“车、轨”两个字紧密相连的。所谓“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和“人生轨迹不可磨灭”,都有一种缜密的哲理性。秦始皇的时代精神或者秦代对“车”的立法背景,还体现在“车同轨”的法定制度中。“车同轨”制度确定之后,秦代所有车辆的车轴长度,必须是统一的,也就是车辆的轮距,必须是相同的。任何一辆车是否属于秦代,最权威、有效的鉴别方法,就是看看车的轮距尺寸,是否符合“车同轨”的制度。秦代许多历史悬案,如果不从当时“车轮”和“车轨”的角度去认真地进行梳理和解剖,恐怕是很难进行破解的。

李白《北上行》一诗中,就有“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岗”的句子。说的是各种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对路面都要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即使在石质道路上行进,时间一长也会磨出两道深深的车痕,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车辙。杜牧在《池州诗》里,也有“九衢林马过,千门织车辙”的句子,说的是在四通八达的城外,处处都有如织的车痕。在古代,车轮总是沿着相对固定的轨迹行进的,车辙本身起了一种很好的导向作用。如果车轮正好与车辙相一致,那么车辆就能够十分顺畅平稳地前进。而任何难以与车辙吻合的车辆,根本就不可能在这种特定的轨道上行驶。

俑坑之车竟然出不了函谷关

在统一六国的战争中,战车根本没有它的用武之地,所以认为秦军是以战车进入敌国而取胜的说法,只是一种想象而已。比如,只要在关隘任何的地点,开挖一些横向的大沟、大坑,战车就休想再往前方推进。在近代的工业社会,许多国与国之间的铁路轨距,往往是不相同的,如果谁要想进入对方的路网,必须采取一种特殊的换轨交接措施。在古代,外交使团频繁进出对方领地,也要在指定地点换乘专车,才能够保证成行。而对于来自敌国的各种军事侵袭,除非使用骑兵和步兵,任何以“车”的方式,不同车辙的道路是将强敌拒于国门之外的最佳手段。

张文立、王云度先生在《秦帝国史》一书中说过:“战国时,各国车轴的长度不同,路面形成的车辙也不同。”车不同轨,就意味着当时各个诸侯国之间,车辙有别、互不通车。《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郡国各除道、治道运行。”表明对全国主要道路系统,进行全面的改造和整治,成了秦王朝最为紧迫的工作。秦始皇计划在原来六国道路的基础上,开辟以咸阳为中心的“国道网”。平原地区土质路面和车辙,比较容易修整;但全国绝大多数的山区道路和车辙,当碰到坚硬基岩时,改造起来特别困难。一直到秦朝灭亡,有一些重要的路段,改造工程并未完成。

最早提出“车同轨”并且加以实行的,并不是秦始皇本人。在《管子·君臣》里,有“书同文、车同轨”的说法;在《礼记·中庸》中,也有“车同轨,书同文”的记载。证明各诸侯国,自身都作了改辙的尝试。秦始皇是中国全面实施“车同轨、书同文”的第一人。《隋书·礼仪志》上说:“殷周所以异轨,秦汉于焉改辙”,说明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由于诸侯疆域之间的“异轨”不通车,于是才有秦代全国性的“改辙”工程。应该说,“要致富、先修路”经济发展战略的倡导者,就是这位秦始皇。因为,只有整治道路,才能通车,才能真正加速秦朝经济大发展。

秦代“车同轨”制度,是指全国范围之内,需要在“国道”上行驶的车,不论车型有多大差异,但车上主要部件尺寸必须完全统一,这个部件就是车轴。由于车轴统一,车辆的轮距随之统一,这是车辆制造“标准化、系列化”的先决条件。有了这项措施,秦朝就能在最短时间内大规模、高质量地制造出急需的军用和民用车辆。统一车辆主要构件问题解决了,随之而来的就要解决一个更重要、更困难的问题,这就是要彻底整治六国留下的封闭、割据性质的道路设施,就是要拆毁和清除一切有碍“行车”的道路障碍,要让秦朝的车辆直接通向全国、通向边远地区。

路况得到根本的改善,加上“车同轨”制度的实施,统一轮距之后制造出来的车辆,在行车过程中发生车辆损坏之后,所有标准化的零部件,都能够得到及时地更换,这对加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秦朝统一后的轨距,具体的尺寸到底是多少?“秦式”古道的遗迹又在哪里?2000年8月17日《光明日报》有一篇文章称,“井陉古道两条车辙之间的距离,与秦俑坑出土的战车轮距相同”。2001年8月17日《新华网》一篇文章也指出:“井陉古道车辙与秦陵铜车马坑中铜车的轮距一致。”考古界一致认为,井陉车辙是秦王朝“车同轨”留下的重要实物佐证。

调查资料显示,井陉古道的轨距是1.40米,俑坑出土的“战车”,轨距是1.80米;铜车马坑出土的一号车,轮距是1.90米,二号车的轮距是2.04米。有意思的是,井陉秦皇古道上的车辙,根本不与俑坑的轮距相合,也不与铜车的轮距相同,可是它却与公元前55年,古罗马战车1.435米的轮距,几乎“同出一辙”。1.435米的轮距,在英国沿用了2000多年,现已变成了国际公认的铁路标准轨距。相对而言,秦王朝留下的1.40米的车辙,说明中国轮距的统一工作,比古罗马时期早了165年。应该肯定,秦王朝采用标准轨制度,是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贡献。

铜车马坑出土的两辆铜车,它本身就不能做到“车同轨”,哪里谈得上去与井陉古道“车同轨”。如果井陉古道车辙尺寸是秦代“车同轨”的凭证,那么可以断定,铜车马坑中,无论是一号车、或者是二号车,根本就不可能是秦代之物。同样,秦俑坑中那么多的车,大小尺寸各不相同,尤其是1.8米轮距大车的出现,也突显出它违背秦代“车同轨”制度的重大情节。这些都有力地说明,俑坑里面所有的车,处处与秦王朝的“王令国禁”、“基本国策”相抵触,根本不可能是秦始皇时期的车。这一些目无王法的车,怎么可能会出现在秦始皇面前去为秦始皇陪葬?

周秦时期,凡是不符合制度的车,均称为“奇车”,《释文》里说:“奇车,奇邪不正之车。”《礼记·曲礼上》中,有“国君不乘奇车”的记载。许慎《说文解字·叙》里说,秦统一之前的诸侯各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袁仲一不认同这一说法,他在2006年2月28日《西安日报》上说:“俑坑中的轮距一般都是1.9米左右,即使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天下也有不同类的车,有辇车、战车、独轮车等之别,不同类的车当然车轨不一样。再说,‘车同轨’制实行的如何,还是未知数。”

袁先生认为,秦代实行“车同轨”,根本是“多此一举”的事情,理由是:不同类型的车,就有不同的车轨,不管什么车,都是能够在任何道路上自由地通行的。难道袁先生真的认为俑坑那1.9米轮距、四马驾驭的“战车”,是能够通过狭窄难行的崤函古道而进入韩魏等国的吗?崤函古道有一段石质的车辙,至今仍然完好地存在着,车辙的宽度只有1.06米,这些道路都是“车不方轨、马不并辔”的。除非使用骑兵和步兵,想用这些杂七杂八的所谓战车进军六国,想用这支以战车为主的部队,去进行统一中国的战争,只是一种异想天开的“单相思”。

同类推荐
  • 黄陵文典·戏剧卷

    黄陵文典·戏剧卷

    公元2008年4月4日,时值戊子年清明佳节。由黄帝故里黄陵县组织编纂、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历史文化系列丛书—《黄陵文典》1—18卷
  • 窃谋霸世

    窃谋霸世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那窃世者呢?本书主角本世为贼窃取钱财,穿越异世窃谋霸世。看主角如何经历磨难,挫折,最终一统天下!
  • 法度:依法治国方略

    法度:依法治国方略

    本书分建章立制、礼法并用、遭时定制、法度天下四部分简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法制史,具体内容包括:我国古代首次公布成文法、第一部系统封建法典《法经》、秦朝完善的政治法律体系、汉朝立法思想走向儒家化、三国两晋南北朝礼法合流、隋朝法律儒家化日渐深化等。
  • 下九流

    下九流

    一个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青年人,梦想成真,来到了明朝,历经了彷徨恐惧,终于紧跟在燕王身旁,靖难、出洋、亲征,一个都不能少,每每牛刀小试,其成果却甚是辉煌!一手抓政治,一手抓经济,两手都要硬,什么都要玩儿得转,虽高居庙堂权倾朝野,却时刻不忘江湖之远,这一边高官稳坐,那一边生意繁忙,弄得鞑靼损尽了战马,弄得瓦刺尽失了牛羊,弄得金银满库,弄得地契成筐,弄得富甲天下,弄得妻妾盈堂……【特别提示】大明朝政府鼓励11,并特设其专管机构———太仆寺。但本文主角严守现代婚姻道德之规范,极力挣脱封建礼教之束缚,始终坚持一夫一妻之理念,娶妻一名,纳妾若干。【厚重历史,轻松YY,虚构人物,难有雷同。】
  • 穿越之明朝当皇帝

    穿越之明朝当皇帝

    李亮作为一个来自21世纪理工半学霸,只因用脑过渡意外穿越到明朝有明的木匠皇帝身上,作为21世纪的宅男加学霸突然是选择随波逐流还是佳丽三千还是争霸天下呢?
热门推荐
  • 改变人生最重要的120个定律

    改变人生最重要的120个定律

    本书以大量案例为佐证,归纳出涵盖命运、生活、处世、财富、职场、创业、团队、两性等诸多内容的120个定律。
  • 寻宝记

    寻宝记

    秘宝一出风云变,灭人灭妖灭乾坤!一张记载秘宝所在的藏宝图出世,人界妖界爆发争斗,却意外让藏宝图失落,机缘为妖界一群少年所得。关乎灭世,他们如何保得住这惊天秘密?面对至高的力量,他们之间又会爆发怎样的争斗?
  • 灭天神尊

    灭天神尊

    端木凡,一个一出生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皇族嫡系子孙,却因天赋异禀,而被人废掉丹田,成为一个废人。之后又被废除皇族身份,赶出皇族。路遇神秘老人传授炼体秘法,修炼旷世至尊体。并意外修得灵识秘法。后被魔神残体入体,得魔气丹田。_________灵识秘法,魔气,炼体。端木凡将走上怎样的一条道路。
  • 阴神子

    阴神子

    世界是什么样子的?科学没探索到得难道就不存在吗?我想理论应该是用来解释现象的,并不是来规定现象得,所以应该现有现象后找原因才是真正得科学态度,不能说理论不通就否定现象得存在!宇宙无界,又岂是现在的科学理论能完全描述的?
  • 搞怪三姐妹

    搞怪三姐妹

    写了姐姐,妹妹和表妹之间的搞笑事件,章数较少。这个作者第一次写小说,可能不好笑,但是看看总没关系吧!
  • 蚂蚁的歌谣

    蚂蚁的歌谣

    本书是中短篇小说集。该稿件有爆发的张力、神奇的故事性、叙述的逻辑力量和结构策略的多重指向,足以让读者沉迷其中,却同时感觉到对自身智力的挑战和提升。有智慧的故事性,呈现出来的不是阅读的快感,而是解密的诱惑。
  • 名门弃妇:帝少,悠着点

    名门弃妇:帝少,悠着点

    “女人,你从哪里来?”黑暗中,他说道。他是冷漠无情的总裁,她是命运多舛的豪门贵妇,一次阴差阳错,他拍下照片威胁。她心灰意冷,被亲人、家人嫌弃,一无所有。从此,她成为他的专属玩偶。为了报复那些侮辱自己的人,她假意留在他身边,虚情假意,最终假戏真做。然而,为了他生意的发展,一次游艇豪赌,他输掉了她。原来,她不过是他用来,报复那个男人的工具,仅此而已……
  • 雾泊
  • 妖孽医少

    妖孽医少

    一位大山走出来的少年,身怀逆天针法。白骨生肌、起死回生、逆天传命!玩转花都、泡校花、建立商业医药帝国、追女神,踩敌人!阎王让你三更死,俺能保你过五更!
  • 穿成大理寺福宝去查案

    穿成大理寺福宝去查案

    梁清没想到自己穿书了,还是一个第一章就死了,一直活在回忆里的角色。不仅如此自己的妹妹,各个身怀系统。看着一个个日后要当皇后和将军的妹妹,梁清咬紧牙关。这都是我日后的靠山,一定要帮助大佬成长。却没想到,从自己还没穿过来,就被一个重生的老狐狸给盯上了。李景瑞看着可爱的小狐狸,忍不住嘴角微扬露出两颗尖牙,夫人如此可爱我只能先叼回去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