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务府大臣文庆被黑了一道,毫不情愿的拿出一百万两银子,说不心疼那是假的,但也不至于哭爹喊娘。因为内务府衙门油水多,随便一划拉就是几十万两,内务府的油水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低买高卖、直接贪污和工程揽财。每年预算支出达五百多万两,当然只是账面上的数字,实际上多半被他们贪污。如果再碰上宫殿修缮或营造,从材料到施工,银子会贪的更多,最终吃亏的还是皇上本人。
道光帝上台后,一直在整治内务府,先是把支出预算限定在几十万两,接着又拒绝了各地的进贡,最后停止修建宫殿。如此一来,内务府的收入损失很多,特别是从工程上贪污这一项没有了,只好见招拆招,最终还是战胜了道光帝。
如此痛快的一场交锋,让道光帝彻底高兴了一把,笑道:“奕呀,朕心甚慰,干的不错,痛快!”
奕道:“托皇阿玛洪福,儿臣只是鬼点子多了些,还是仗着皇上的龙威,才能逼他出血。”
道光帝叹道:“下次再用这招数就不灵了,内务府的问题始终得不到根治,实在令朕气愤。”
奕暂时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来,走一步算一步,能敲诈一点是一点,而且还不能过分得罪内务府。
现在积攒了一百三十万两银子,可要牢牢把握在手里,否则让皇帝老子变着法要过去,可就麻烦了,说道:“皇阿玛,募捐上来的银子,儿臣打算专款专用,否则又要被下面的人贪污了。我和四哥一起派人登记造册,详细记录每一笔项收支,把每一份钱都用在刀刃上。”
道光帝笑道:“兄弟齐心,其力断金,你们只管去做,朕做后盾,这也算是上阵父子兵吧,接下来,你们要做什么?”
奕道:“下一步还是募捐,对象是皇亲国戚和在京官员,只是有点难度,所以要请父皇帮个小忙。”
道光帝道:“朕现在一贫如洗,除了银子,无论什么都满足你们。”
奕笑道:“儿臣想要一个官职,两江总督。”
道光帝吓了一跳,奕刚满十四岁,虽然历史上甘罗十二岁就做了宰相,但我大清国可没有少年皇子做总督的,疑问道:“你要做两江总督?这太荒唐了吧,绝对不行,会闹笑话的。”
奕道:“皇阿玛,都怨儿臣没说清楚,这个官不是自己做,是为了筹款用的。”
道光帝好像有点明白了,吼道:“大胆,难道你要卖官?”
奕道:“儿臣不敢,只是想给皇阿玛推荐一个人才,绝不做卖官鬻爵的勾当。”
道光帝道:“那就好,仅此一回,下不为例,剩下的事情,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其实,两江总督的位置,自从耆英调任两广总督后,很多人都在活动,可是道光帝迟迟不松口。
奕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立刻有了主意,离开养心殿的时候,还是留下三十万两银子给道光。算是变相贿赂,也迎合了道光帝的心态,为以后办事做铺垫。
奕和奕詝再次分工,皇亲贵族由四阿哥奕詝负责,奕收拾在京官员,这两个群体不同于宫女太监,可不是那么容易对付。当然,个个都是家产万贯,如果能顺利募捐,成果必然很可观。
奕制作了两本红色封面账册,三个大字“认捐录”,金光闪闪,暗中找了几个京官,连哄带骗的让他们捐了银子,都是一千两以上。
午门的东侧门供文武大臣进出,西侧门供宗室王公出入,早朝后,两门前聚集了很多人。只见墙上贴着两张大红纸,一张上写着“捐银助国,忠君爱民”劝捐布告,另一张是光荣榜,上面写着捐献者的名讳和数额,按捐献银两的多少排名,每天公布前二十名。
早朝上,道光帝对率先捐献的官员大家赞赏,而且对这种忠君爱国行为极力鼓吹,言谈举止之间表示,对这些官员要重用,他们都是忠臣贤良。他这一番“演说”可不得了,简直就是兴奋剂,刺激的文武百官慷慨解囊,但是,数额有限,都是几百两,因为他们不敢在皇上面前露富,以免落个贪官的罪名。
当然也不全是这样,一部分官员捐了一年的俸禄,这样既落个好名声,又不至于被怀疑。做官清廉的,只能尽其所能,也拿出几十两,或者百两银子。
那些极力专营的人,另当别论了,先捐了一部分,静观其变。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闲置在京的璧昌,蒙古镶黄旗人,笑呵呵的来到奕面前。
“六阿哥吉祥,这样的事让下人做就是,微臣除了多捐点银子,还能帮着做点什么?”
“璧大人,能得到您的支持,已经感激不尽了,改天我做东,好好请你一顿。”
“这怎么成,六阿哥是办大事的人,赶明儿还是奴才做东,一起坐坐。”
“也好,那就聚仙楼吧,地方熟,菜也不错。”
“择日不如撞日,今晚如何?”
奕知道他是竞争两江总督人选之一,一定是为了此事才和自己套近乎,不请自来,那就好好利用一下。
奕自己带着侍卫赴约,人多了不好说话,璧昌也不敢把心里话说出来,酒过三巡,璧昌首先开口道:“六阿哥,今天战绩如何?筹集了多少银子?”
奕道:“还不错,已经有十多万两银子进账了,会越来越好的。”
璧昌恭维道:“六阿哥衷心为国,功勋卓越,是我等做臣子的楷模,奴才就算丧失全部家当,也要全力支持六爷。”
奕道:“那可要谢谢璧大人了,量力而行就可以了,用不着变卖家财。”
璧昌笑道:“这倒也是,六阿哥,两江总督什么时候能定下来?”
奕暗喜,终于来了,微笑道:“确切的消息,我也不太清楚,听说皇阿玛正在考察几个人选,咦,好像提到过璧大人。”
璧昌大喜,笑道:“是吗?多谢皇上恩典,还请六爷在万岁爷面前美言几句。”
奕当然不能那么痛快答应,犹豫道:“递个话倒是没什么,可是我现在还不适合参政,恐怕会误了你的大事。”
璧昌知道这六阿哥现在最需要什么,听说两广总督耆英临上任的时候,还得到过他的指点,现在保持着良好关系,自己必须把握住机会。
讨好道:“六阿哥只要能递个话,微臣就感激不尽了,明天我们全家和亲戚再捐十万两白银。”
奕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当然还不够,这只能解一时之急,需要有个长远打算,点头道:“话说到这个份上,我不答应也得答应了,我尽力吧。但是,只靠我传话还不够,璧大人还需有个长远打算,让皇上无可挑剔。”
璧昌一时之间没什么好的主意,谦虚道:“还请六阿哥不吝赐教!”
奕道:“皇阿玛节俭治国,勤勉治国,但是有两大心病,一是整治官吏,一是充盈国库,璧大人只要能做好一项,定能把总督之位坐实坐牢。”
璧昌当然知道皇上最心疼的就是银子,整治官吏和严惩腐败,历朝历代都没有做好,这一点他不担心,只要约束好各级官吏,不把百姓逼反,就是大功一件。
璧昌道:“有什么具体办法吗?还请六阿哥明言。”
奕道:“具体的办法我没有,但是有几点建议供你参考,首先,要保持地方的稳定,不能出乱子;其次,鼓励工商,增大贸易,以便获取更多赋税;最后,在两江地区推行募捐活动,每年能募捐一百万两就够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把赋税强加给百姓,不能把募捐变成摊派。”
璧昌算是彻底明白这位阿哥的想法了,不但要自己现在带头多捐些银子,而且还要在任两江总督期间,还能继续为他募捐银子。
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更何况总督呢,今天花十万,两三年后就是几十万,上百万的油水。两江总督可是外放肥缺,兼管两淮盐政,巨商富豪多不胜数,稍微一拨弄,就是几百万的银子。每年一百万的捐献银,分派到两江所有官员和富商身上,简直就是杯水车薪,每家少吃一顿饭就出来了,根本就不是什么负担。
接下来,两人达成协议,只要璧昌能顺利放任两江总督,任职期间,他确保每年至少一百万两的捐献银,奕确保三天内给他准信。
第二天,璧昌果然又捐了十万两白银,表明是全家人共同捐献,高居荣誉榜榜首,这一下子成了名人,誉满朝野。
道光帝大喜,在朝堂上极力称赞璧昌深明大义,忠君爱国,实为柱国之臣,久悬未决的两江总督之位,顺理成章的落在璧昌头上。
这一记重炮,如同一个响雷,惊醒了一大批官员,特别是那些正等着升迁和谋官的人,都开始疯狂的捐银子了。
四阿哥奕詝那里也取得骄人的成绩,宗室皇亲眼见**娘娘和文武大臣都在捐款,他们也不能无动于衷,几百两上千两的捐。
捐助活动持续了半个多月,都影响到周边的几个府县了,抽空赶来送银子,最后一统计战果,把奕惊呆了,总计募捐到二百多万两白银。由此可以想象到,整个大清国四十多万政府官员,积累了很多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