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409400000004

第4章 迈出辉煌的第一步

1历史上第一次宗教战争

黄巾大起义并不仅仅是一伙泥腿子庄稼汉为了填饱肚子起来闹事那么简单。黄巾起义的组织者张角是一个非常懂得如何将宗教理论切实运用在革命实践中的鼓动家。这场起义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有明确的斗争纲领,有成熟的理论体系。整个过程谋划已久、精心酝酿、组织完善,如果不是出现告密者的话,可以称得上完美。

先看看这场起义的群众基础。大家都清楚当今世界存在着形形色色的数以万计的邪教组织,尤其像美国这样世界头号科技强国,更有邪教王国的美称。境内邪教组织多达一千多个,其名号也不胜枚举。不能说是因为国家贫穷、人民愚昧,才让各种邪教组织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实际上是因为在美国这么个宣称“民主楷模”的国家里,政治黑暗、种族歧视、道德败坏、人权贫乏、贫富不均等种种丑恶生态,成了滋生各类邪教组织的优良土壤。也就是说,邪教组织之所以风靡美国,是有其广泛而可怕的群众基础的,颓丧、迷茫、失望、贫穷,人们只能选择靠邪教去获得解脱。

同理,在东汉末年,统治腐败透顶,老百姓贫困不堪,加上疫病横行,水灾、火灾此起彼伏,使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一片茫然、无助,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他们的信仰上。世界三大宗教中,基督教刚刚成形,在罗马帝国就被禁止流行,别说能传到中国来了。佛教虽然存在了五六百年,但这时候才尝试敲开中国的大门。于是,一个专为这批绝望者定制的本土宗教产生了——太平道。太平道其实是道教的早期形态,跟同时期张鲁在陕西散布的五斗米道一样,被看做是道教的创立与完成阶段。我们的曹操同志就是靠镇压与收编这两支道教信徒起家发迹的。可以说,曹操是历史上单挑道教的唯一者。

由于太平道是当时苦难人民的唯一选择,所以信徒众多,遍布华北大地、黄河南北。在洛阳城内随机抓几个人,也许都是太平道信徒。再加上布道者张角有他独特的个人魅力,善于演说与医术。他用灌输太平道理念来代替收取医疗费,这样使得患者在肉体康健的同时,精神上也得到洗涤,很快地一传十,十传百,在十年里,太平道信徒的数量几何倍增到数十万。正当党锢之祸大兴时,民间已悄然形成一股异常强大的反政府逆流。

张角是在什么时候开始酝酿这股逆流的?熹平三年(公元173年)洛阳虎贲寺东墙的黄怪人谣言散布者,张角就是最大的嫌疑犯。因为张角宣传黄天为至上神,认为黄神开天辟地,创造万物。这个黄神就相当于佛教的如来佛,基督教的上帝。

经过十多年的精心布道,太平道信徒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多。为此,张角在全国各地建立三十六个大教会,称作大方;下属六七千个分教会,称作小方,密集分布在河北、山东、河南一带,构成天罗地网。只要某一天张角一声高呼,这些大大小小的教会同时发难,各地官员就会像大海里的鱼虾,纷纷落网。最后张角慢慢地收拾渔网,天下就变成太平道的天下了。

这一天有个精准的日期:甲子年三月初五日。

为什么要选在这一天起事?

因为太平道的圣经《太平经》卷三十九中有这么一句话:“甲子岁也,冬至之日也,天地正始起于是也。”又说:“三五气和,日月常光明,乃为太平。”

甲子岁就是农历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一年,在这一年起事,意味着开拓新纪元,走向新时代。在术数中,三五是搭配最多的一对数字,如三皇五帝、三辰五星、三生五死、三令五申、三纲五常等等。甲子年三月初五日起事,就是顺应天道事理,遵循万物规律,是太平道日历中最为吉利的日子。于是,张角在布道过程中,编了一句振聋发聩、朗朗上口、抑扬顿挫的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口号很快就在信徒中流传开来,成了他们心中无比坚定的信念。这一天,万能的黄神降临人间,向大地撒送了美满幸福,撒送了欢乐太平。这对于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者来说,就是一缕缕明媚的阳光,一丝丝温柔的轻风。

正当张角与他的几十万信徒沉浸在无比奇妙的兴奋之中,一个叫唐周的可耻告密者打破了他们的美丽幻想。朝廷调查了数以千计的人,其中竟然包括信奉太平道的皇宫卫士,可见太平道确实是无孔不入。于是恐慌的政府很快就逮捕了洛阳的教会头领马元义,在闹市将他肢解,并进一步部署镇压太平道的工作。三月初五日发难的计划也被泄露出去,于是张角果断决定,提前行动。

光和七年(公元184年)二月底的某一天,大地一阵颤抖。华东、华北各地的州郡,几千个太平道教会,数十万信徒在同一时刻揭竿而起,他们高呼:“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像洪水一样,冲刷各州郡的官府,杀死贪婪的官员,烧毁森严的衙门,掠走罪恶的赃物。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壮观的宗教起义爆发了。

2卷入漩涡之前

黄巾起义爆发时,曹操在做什么?

这时候曹操的身份还是议郎(这个议郎据易中天说是调研员,其实应该类似于今天的政协代表),也就是说不必要天天去上班,只有在朝中有事情的时候才把你唤去,跟其他的官员聚议一下。也领着朝廷的俸禄,跟当任顿丘县令一样,都是年薪六百石。尽管曹操在谯的家中时间远多于在洛阳上班的时间,但是由于家道殷实,自己又有工资,根本就不愁吃不愁穿。而且在二十五岁的那年,曹操又添了一个姨太——卞氏,也就是后来的卞皇后。她是一个标准的传统型女人,生活俭朴、脾气温和,而且在任何时候都能表现出稳重、沉静的神态,简直就是母仪天下,所以卞氏很受曹操的宠爱,曹操大部分在家的时光,都泡在卞氏那里,于是引起原配丁氏的强烈抗议,难免激发家庭战争。

丁氏凭着自己是原装配件,又有刘氏留下的儿子曹昂,于是以大欺小,屡屡对卞氏恶语相向,甚至言行粗鲁。面对女人之间的战争,曹操奉行不干预政策,不闻不问,任其自然发展。

但是卞氏表现得一点也没有叫曹操失望。她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曹家的地位不如丁氏,处处小心谨慎,避免激怒丁氏;委曲求全,以求得曹家的安宁。就这样,在张角发动宗教战争前夕,曹操的家庭生活至少可以说是幸福美满的。

光和六年(公元183年),曹操还出席了在洛阳开阳门外太学讲堂举行的“熹平石经”落成仪式。那是汉灵帝时期最重要的文化盛会。“熹平石经”是由当时最博学的哲人——议郎蔡邕在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倡导树立的四十六块石碑,上面刻满了由蔡邕亲笔书写的儒家典籍“五经二传”,旨在为青年学生提供一套最权威、最标准的儒学教材。

曹操与蔡邕的关系甚为密切,尽管他比曹操大二十二岁,但是蔡邕善于知人,乐于奖掖后进,他第一个发现曹操是匹千里马,于是和曹操结成“管鲍之好”。

得益于蔡邕的宣传、推介,曹操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人们不再把曹操看做浪荡弟子,逐渐地用积极的眼光去重新挖掘曹操的潜能。而曹操也不负众望,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不但诗歌作得优秀,儒学也颇为精通。如果不是张角的干扰,曹操本应该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诗人,甚至儒学大师。

当然,曹操也念念不忘蔡邕的知遇之恩,所以在三十三年后,才有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文姬归汉”的历史美谈。

汉献帝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16年),当时东汉唯一的异姓王——魏王曹操,不但苦心积虑,把蔡邕的女儿蔡琰蔡文姬从千里迢迢之外的荒漠接回中原,而且还重新安排了蔡琰的婚姻,把她嫁给一个叫董祀的军官,让她过上美满的家庭生活,这时候蔡琰恐怕也有四五十岁了吧。但好景不长,董祀犯了死罪,曹操的砍头令已经发出。眼看自己将再度孤苦伶仃的时候,蔡琰决定向曹操求情。可是大家都知道,曹操治军从严,执法如山,要想把老公从刀口下救出来,那确实得费一番苦心。于是,蔡琰连夜跑到魏王府去见曹操。当时曹操正好在举行一次宴会,大家都喝得起劲。蔡琰赤着双脚,披散头发,跪在地上,莺语残红,满脸憔悴,不断地哭诉求情。曹操看到蔡琰的伤心劲儿,不禁想起蔡邕对自己的知遇之恩,鼻子一阵酸楚,最后竟然破天荒地赦免了董祀一死。

曹操之所以能够如此悉心照料蔡琰,并不是因为蔡邕生前的嘱托,而是出于对蔡邕的一片崇敬与感恩之情。可见,曹操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男儿。这也是为什么曹操有时候冷酷无情,甚至残暴得令人发指,却能够像磁石一样不断地吸引众多的优秀人才前来投效的缘故。

当然,在谯的家里,曹操并没有只顾陪着妻妾寻欢作乐,他时时刻刻不忘警惕地关注着朝廷的任何动静,就像一只雄鹰躲避在巢穴里并不是为了睡觉,而是等待着地面上蹦出可以猎取的野兔。

很快地,曹操那颗不安分的心得到了满足。

3桥玄的一双慧眼

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口号的黄巾军有五大支,从北到南,依次是:河北广宗的张角、山东昌邑的卜己、河南汝南的彭脱、颖阳的波才、南阳的张曼成,他们形成一道弧线,向帝国的心脏——洛阳发起扇形攻势。

这些狂热的太平道信徒们像火山爆发出的滚烫泥浆,当它们落到地面时,把一切都摧毁了。于是,无辜的老百姓、清贫的儒生,连同那些可憎的贪官污吏,良莠不分,玉石俱焚。苦难的人们眼里露出惊恐的神色,就像一大群被饿狼追赶的绵羊,流离失所,到处寻找避难所。每到一个地方,黄巾军像蝗虫一般,趁乱洗劫,无数豪强的住宅,在一夜之间变成一堆灰烬。从地方郡治到乡村集市,黄巾军所经之处,无不一片荒芜,杂草丛生。

人们本来是怀着美好的愿望去参加革命,现在却抛掉了所有的太平道信仰,失控的人群像一阵飓风,疯狂地肆虐着大地。现在,这阵飓风也刮到了谯,曹操的家乡。

但是,曹操不但没有惊慌,反而显得无比的兴奋。因为他知道,能让他彻底改变命运的那一刻来临了。

朝廷的诏书很快就下来,任命曹操为骑都尉,拨给他一队骑兵,协同皇甫嵩的步兵,向颖阳的波才进攻。

这是真枪实弹的第一战,而且一任命就是机动性极强的骑兵大队长。

经过短短几句令人热血沸腾的动员之后,曹操急冲冲地跨上战马,高喊:“向颖阳进军!”骑兵们挥舞着紧握拳头的右手,雷鸣般的呼声响彻上空:“歼灭黄巾,报效国家!”

对于曹操来说,这是他献给自己多年埋头苦读、隐忍不发的见面礼。

毫无疑问,这是大大的一个见面礼。

在长社之战中,曹操小荷才露尖尖角,尽管初出茅庐,但是冲杀的勇猛程度丝毫不亚于老将皇甫嵩、朱儁。在惜墨如金的史书中,对这次战役的描绘仅仅是轻描淡写的几个字:“大破之,斩首数万级。”

一切尽在不言中,这是一场斩获累累的大捷。

当骑兵们的枪口刀尖挑满了流淌着鲜血的人头,呼啸着迎风而去,曹操这才感觉到人生是如此的美好。此时此刻,最让曹操想念的不是他的老爸曹嵩,也不是围在身边团团转的一大群美艳少妇,而是已经离开尘世一年多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大汉帝国前任太尉桥玄。

要不是桥玄的慧眼识珍珠,恐怕这时候曹操还在谯的街头溜达着。

桥玄,字公祖,梁国睢阳人。睢阳就是现在的河南商丘,离谯不过几十里之远,与曹家是远亲近邻,再加上跟曹嵩同朝当官,所以关系不错。

太尉这个官职,虽然只是名义上的国防部长,徒有虚名,但是威望极高,位列三公之首,所以令不少野心家趋之若鹜,不惜一切代价把这个官职弄到手。曹操的老爸曹嵩就是倾其家产,耗费一亿钱,才过足了五个月的太尉瘾。

东汉一亿钱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元?天涯论坛煮酒论史的一位同志根据米价测算,东汉的一钱相当于现在的10元,那么曹嵩耗费10亿元才当了五个月的太尉,平均每一天要烧钱67万元,这个数据足以令人目眩。

所以说,能够混到太尉这个职位,绝非等闲之辈。不是富得流油,就是具备过人之处。这个桥玄的过人之处,就是目光如火炬,能从一大堆废铁之中一眼就发现黄澄澄的金块。

别人视曹操如烂草、似粪土,独在桥玄眼中,曹操才是货真价实的黄金、灿烂耀眼的钻石翡翠。

桥玄到底看上了曹操的哪一点?

曹操貌不惊人,而且品行不端,好色贪婪。但是,那个时代,有几个人真正是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呢?而曹操,就是裹在水泥混凝土中的钢筋,刚健老练。刚中有柔,能文善武。果断而稍带毒辣的办事风格,圆滑而又略显正义的处世谋略,这一些都是让日渐衰微、危机四伏的大汉帝国重振雄风所必需的品质。

由此看来,在老桥眼中,曹操真乃稀世珍品。

每次曹操从眼前经过,老桥的双眼就显露出无比敬佩与期许的目光,深深感叹说:“当今天下快要大乱了,能够匡扶济世的,恐怕只有曹阿瞒这小子了。”

如果这句话还不能引起人们对曹操的重新审视,那么桥玄在临终前的几句话,足以让世人为之震惊呼号。

一位曾经威名赫赫的一代英才,竟然对一个被人们定义为混蛋、流氓的小子托付身后之世:“我见过的才能之士比吃过的大米还多,但都比不上阿瞒你这个人。你的前途无量,要好好把握啊。老夫老矣,希望你能代老夫照顾一下家中的妻儿老小,拜托了。”

此话一出,曹操犹如丑小鸭变白天鹅,身价顿涨数百倍。一时间,曹阿瞒这三个字家喻户晓、童叟皆知。

有心抬举曹操的老桥把曹操推荐给汝南“平舆渊二龙”之一的许劭(还有一个是他的堂兄许靖)。许劭是一个远近闻名的人才鉴定家,他每个月初一举行一次公开的人品鉴定大会,称做月旦评。只要有人能够让许劭的口中飞溅出赞美的唾沫,他必定红极一时。在人们看来,许劭就是唯一的善恶道德标尺,许劭赞美的必定是美好的事物,许劭批判的必定是丑陋的东西。所以,月旦评就是君子们扬名的机会,而恶人们对此避之不及。

桥玄的本意是想借花献佛,借着许劭的金口把一个完美无缺的曹操推荐给世人。我们有理由相信,桥玄一定给许劭事先打过招呼,或许还有一封亲笔信。

曹操满怀希望,径自登门造访。

但是,许劭似乎一点也不领情,紧缄其口,不发一词。任凭曹操如何央求,就是不开金口。最后惹恼了曹操,利用极端手段逼迫许劭开口。至于是什么办法,史书只有两个字“劫之”,或许是刀枪要挟,或许是揭露许劭的隐私,都有可能。总之,许劭最后是开口了,说了一句极其精准、恰到好处、一针见血的评论:“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能让许劭吐出这么一块大象牙,无疑令曹操惊喜异常。

识阿瞒者,真许劭也!

除了桥玄之外,对曹操无限看好的还有南阳名士何颙。这个人的鉴赏水平一点也不输给许劭。一次,他看到曹操,无比羡慕,惊叹说:“大汉气数已尽,能让天下安定的,非曹操莫属。”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有可能会因一句话而毁了他的前程,也会因一句话而让他平步青云,直上云霄。

曹操就是因为桥玄的一句话,被任命为骑都尉,开始了他那波澜壮阔的一生。对此,曹操终身难忘,感恩不已。

曹操,尽管变幻无常,但是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这是永恒不变的。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在官渡击溃袁绍之后,曹操特意准备牛、羊、豕,隆重祭祀桥玄之墓,还亲自写了一篇感人肺腑的祭文:

“故太尉桥公,诞敷明德,汎爱博容。国念明训,士思令谟。灵幽体翳,邈哉晞矣!吾以幼年,逮升堂室,特以顽鄙之姿,为大君子所纳。增荣益观,皆由奖助,犹仲尼称不如颜渊,李生之厚叹贾复。士死知己,怀此无忘。又承从容约誓之言:‘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笃好,胡肯为此辞乎?匪谓灵忿,能诒己疾,怀旧惟顾,念之凄怆。奉命东征,屯次乡里,北望贵土,乃心陵墓。裁致薄奠,公其尚飨!”

这已经是桥玄死后二十年了!

也许,蔡邕和桥玄是曹操一生中最为敬重的两个人。

同类推荐
  • 杜甫:他若笔落,便惊风雨

    杜甫:他若笔落,便惊风雨

    杜甫,字子美,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本书按照杜甫人生历程的先后顺序,将诗人不寻常的一生划分为八章来叙说,书中的48个小节既独立成篇,又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充分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是一部融文学性、故事性、史实性于一体的人物传记,堪称同题材书稿中的佼佼者。作者从宏观着眼,从细微入手,把一代诗人的一生进行了别具一格的正说,没有戏说的痕迹,必将让广大读者对诗人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了解,有看点,更有卖点。
  •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清朝最后一批士大夫们,用自己的经历和人生书写出了上承大清下启民国的那段历史。本书从不同的侧面记录了他们在这样一段特定的历史时期中的迷茫、痛苦、奋进与革新。他们的人生是当时中国历史的缩影,他们的曲折就是当时中国的曲折。
  • 慷慨悲歌:谭嗣同

    慷慨悲歌:谭嗣同

    本书描述了谭嗣同慷慨激昂的一生。内容包括:青少年时代、求学生涯、甲午战败、仕学思想、光绪皇帝、维新之路、袁世凯其人等。
  • 原子能之父爱因斯坦

    原子能之父爱因斯坦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这样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有益于人格的健康发展。名人活在我们的心里,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伴随着我们的精神世界,遥远而又亲近。本套作品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最具有代表性的名人,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探知他们的人生追求,感悟他们的思想力量,会使我们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生的关键,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生命更有意义。
  • 晚年蒋经国

    晚年蒋经国

    本书主要以大量的历史资料,真实、生动的记述了蒋经国晚年的生活。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为广大读者对了解蒋经国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全面而真实地展示了蒋经国的晚年生活,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要了解台湾的当代历史,就不可不了解蒋经国的晚年。
热门推荐
  • 大师讲堂学术经典:郑振铎讲文学

    大师讲堂学术经典:郑振铎讲文学

    本书介绍了郑振铎先生如何以独特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文学史,本着弘扬平民通俗文学、贬斥歌功颂德文学的原则,以平民化的文学观、史学观、美学观统驭全书,同时又以具有独立气骨的精英知识分子的眼光对文学和历史做出精辟分析,用优美的文笔将中国数千年的文学史娓娓道来,以散文式手法铺陈行文,晓畅雅致,是一部集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身的文史学名著。
  • 权倾天下谋

    权倾天下谋

    一代女将,权倾朝野,却难逃猜忌,一位宰相,一人之下,却遍体鳞伤。到底是谁伤了谁?一眼万年,可敌不过愚忠的你,一次机会,可放不下豪气万丈的你!花开半夏,只待有缘人摘下墓前即将飘零的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红颜乱朝

    红颜乱朝

    她本以为自己是家族被灭,因为某种原因幸存下来的的孤女。却不知,她的灵魂与性格早已一分为二。一个是现代的小白领,开朗彪悍。一个是古代的大家闺秀,温柔聪慧。一场穿越,将2个灵魂束缚在一个躯体里。只是,当灵魂终于合二为一的时候,她该怎样面对,两个灵魂喜欢上的两个不同的男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超级丑女

    超级丑女

    像你这种活着污染空气,死了糟蹋土地的人就不应该活在世上。
  • 龟仙人传奇

    龟仙人传奇

    一只被封印的龟,后来得以化身为人。因机缘巧合窥破天书,获得了天眼秘籍中天眼的修炼之法。为了寻找淬炼天眼之物,他经历了千难万险,最终习成通天神眼。从最初的透视万物,到识阴阳,辨鬼神,后来,他甚至能够看穿“黑洞”,找到时光隧道。凭借着龟派神功,他可以随心所欲地撕开空间裂缝,踏破虚空,进入另一个世界。无论过去还是未来,都随他任意穿越。现在好多小说都是这样一种套路,某某开了天眼以后去做什么,某某穿越了以后去做什么,某某得到仙术以后去做什么。本小说反其道而行之。它叙述了主角是如何打开天眼的,怎样进行时空穿越的,各种仙术又是怎么炼成的。玄幻和科幻元素的完美结合,是本小说最大的看点。
  • 香气伊人

    香气伊人

    万楚五有“眉黛夺得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但再华美甜腻的服饰,在女子冷冽的眉目中,硬生生衬托出一种英气来,不言而厉。是说那石榴花裙本就有那英气只是世人过分关注那甜腻,还是说女子的俊冷倒是冲淡这抹浓重,带来一股清风,佛说“不可说,不可问,有些事,一问就错。”(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君埋

    君埋

    有极好的命,本前途不可限量,可惜,她简直痴愣愚笨到家了,妄想有朝一日能扛起除邪惩恶的大旗,成为天上地下第一人,不想迎来某人冷嘲一句,“就你?”。
  • 黑猫殿下公主妻

    黑猫殿下公主妻

    纯纯的几梦,木有黑化,木有玛丽苏,木有太伤感,纯纯的爱。(可能会后续番外。)?花阡落